pkm图片转换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上海行政学院 图书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1:18:22
城镇人口结构性失业的突出矛盾及治理体系
分类号: F241
责任者a: 康 文
责任者b:
责任者c:
责任者单位: 中共广东省云浮市委党校
文献出处:
年: 2006
卷(期):
页:
非控主题词1: 城镇人口
非控主题词2: 结构性失业
非控主题词3: 结构性就业
非控主题词4: 治理体系
非控主题词5: 劳动力
非控主题词6: 社会政策
非控主题词7:
非控主题词8:
文摘: 针对城镇人口结构性失业这一主要矛盾,从理论与实际、因素与特征、现象与本质的结合上阐述了深层多元因素,研究了结构性就业的概念及其必要性,提出培育、健全结构性就业体系的整体思路,即培育和健全产业结构型就业机制、地区结构型就业机制、城乡结构型就业机制、所有制结构型就业机制、素质结构型就业机制、企业组织结构型就业机制、市场结构型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结构型就业机制。
全文: 城镇人口结构性失业的突出矛盾及治理体系康 文 (中共广东省云浮市委党校, 广东 云浮 527300) 摘要:针对城镇人口结构性失业这一主要矛盾,从理论与实际、因素与特征、现象与本质的结合上阐述了深层多元因素,研究了结构性就业的概念及其必要性,提出培育、健全结构性就业体系的整体思路,即培育和健全产业结构型就业机制、地区结构型就业机制、城乡结构型就业机制、所有制结构型就业机制、素质结构型就业机制、企业组织结构型就业机制、市场结构型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结构型就业机制。关键词:城镇人口; 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就业; 结构性就业体系中图分类号:F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2674 (2003) 06-0026-06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我国正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三碰头”局面。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1000万人,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已达1150万人,今后不可避免地还会增加,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寻找新的就业岗位。在总量性失业压力空前的同时,结构性失业压力日益突出并成为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矛盾。因此,针对我国城镇结构性失业这一主要矛盾,本文研究了城镇人口结构性就业概念及培育和健全结构性就业体系问题,以期对城镇人口结构性失业问题作些初步探索。一、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提出和成因  所谓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的变动而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所诱发的失业,其特点是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失业时间较长。经济结构的变动常要求劳动力的流动适应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动。但由于劳动力有其一时难以改变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和性别结构,很难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动,从而就会出现结构性失业。在我国面临的失业主要矛盾是总量(过剩)问题还是结构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意见。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首先是一个人口和劳动力过剩的国家,因此总量失业是主要矛盾。笔者承认总量压力,但同时结构性失业矛盾十分突出,是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矛盾。结构性失业成为主要矛盾受诸多经济、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一)劳动者素质结构的失衡导致结构性失业产业生命周期和劳动要素流动滞性有密切联系。一是产业生命周期决定了社会结构性失业的存在。任何行业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阶段。根据生命周期的长短,可以划分为长生命周期的行业、中生命周期的行业和短生命周期的行业。由于现代技 术进步,新兴产业层出不穷,在不同程度上缩短了一些行业的生命周期,加速其衰退进程。据此,我们可将现有产业划分为新兴产业、成熟产业和衰退产业三大类。如果劳动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能够自由流动,且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安全迅速的,结果会导致衰退部门现有劳动力素质结构在短期内无法快速调整,该产业部门的劳动供给就会大于劳动需求部分,劳动力将自动或被迫退出,向成熟产业或新兴产业进行直接或间接转移;成熟产业劳动力的需求基本上达到平衡,而只有新兴产业的劳动力供给增加。这就决定了劳动力结构性失业成为必然。二是劳动要素流动滞性决定了当前中国城市人口结构性失业现象难以消除。新兴产业有空缺的岗位,而衰退产业的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若欲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充分就业,则需要衰退行业富余的劳动力向新兴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包括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转移,衰退产业的劳动力直接转移到新兴产业;第二种是间接转移,首先是成熟产业的劳动力转移到新兴产业,然后,衰退产业的劳动力再转移到成熟产业。在我国劳动力流动具有很大的滞性,流动滞性的大小直接与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有关。大量事实表明,素质高,则流动性强;反之则弱。衰退产业往往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要求不高,职工受教育程度偏低,新兴产业多属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于他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这表明低素质劳动力的确更易成为失业者,因为他们可以形成供给的恰恰是劳动力过剩市场,而劳动力短缺市场上他们又无法形成供给。 (二)经济发展失衡导致区域结构性失业从整体看,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造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二元经济结构下的结构性失业,而且导致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不同所有制的经济失衡,进而引发区域结构性失业。一是我国人力资源的分布历史上就已形成东重西轻的格局。改革开放后,我国劳动力除了农村向城镇流,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公有部门向私有部门流外,主流趋势是中西部向东部流。2000年,东部12个地区有8个地区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只有3个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9个地区失业率全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地区就业供求差异,使东部的广东、北京、上海、福建等地成为劳动力净流入地区,而西部地区均为劳动力净输出地区,形成了东密西疏的就业格局。二是经济与技术基础较好、外向度高、区位优势明显的沿海地区及中心城市有望获得较快发展并带动就业增长。老工业城市,中西部地区以中小企业为主,且技术、设备水平普遍落情况下,发展会更加艰难,就业压力也会更大。三是不同所有制间,国有企业人员富余问题突出,结构调整任务重,加入WTO后富余人员压力增大。相比之下,非国有经济则会有更大发展空间并将成为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领域。总之,我国城镇今后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的结构性失业矛盾会非常突出。 (三)就业职业选择结构的演变引发结构性失业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要求改善人力资源各个职位与领域,均要求有知识与技巧的人来应聘。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简单增加就业机会的问题。适应需求的热门行业、热门职业存在大量就业机会,高级人才的短缺局面不会消失。首先是各类高科技人员,他们涉及到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软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其次是同“入世”有关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更加开放的经济发展有关的人才。主要是精通外语、学有专长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具有涉外知识、擅长商务谈判的人才;金融、保险、财务管理专家;律师、注册会计师;国际化的经贸人才等。第三是与产业调整、发展相关的人才。“入世”后有竞争优势、比较优势的产业,就业岗位增加的行业,其人才的需求也会增加。第四是与现代社会发展有关的人才。如信息人才、教育工作者、心理医生、物业管理人才、家庭健康指导人才、园艺家、幼儿托管人才、旅游人才等。就业职业发展的高级化趋势必然进一步引发结构性失业。 (四)新世纪就业结构变动的趋势引发结构性失业就业结构也称社会劳动力分配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占用的劳动力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就业结构反映着一个国家社会劳动力的分布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和方向。世界部分经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情况表明: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服务产品的更多需求,从事第一、二产业的劳动力在不断减少,而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明显增加。据统计, 1991年到2001年,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了2585万人,第二产业净增2269万人,第三产业净增7850万人。解决我国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主要潜力在第三产业尤其是传统服务业。2001年,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7?7%,而发达国家,如美国为74?5%,法国为74%,英国为72?8%,日本为63?1%,德国为62?6%。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也己达到50%左右。我国当前面临的就业问题,突出地反映了就业结构中的问题。只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抓住就业结构调整这个环节,是完全可以缓解当前就业矛盾的。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大得很。据国家统计局测算, 20世纪90年代,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17万个,而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达85万个。从1998年到2001年,黑龙江省180多万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中,有一半是在第三产业实现就业的;辽宁省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中,有一半是在第三产业实现就业的;辽宁省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近150万,其中在第三产业就业的达到70%以上。此外,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第三产业加速发展的转折点。我国2002年人均GDP已超过900美元,大中城市和部分发达地区早已超过1000美元。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第三产业尤其是商贸、餐饮、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和旅游业等新兴服务业,将是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如果劳动力供给结构适应不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就会引发结构性失业。上述分析可见,解决城市失业问题,不是单纯增长足够多的岗位所能奏效的,还有劳动力供给结构能否适应问题,即结构性就业问题。一些学者认为,治理失业的对策在于增加足够多的岗位提供给劳动者,而就业岗位增加与经济增长是密切相关的。经济增长常常取决于投资的增长,因此,降低利率、增加政府支出刺激投资增加的总需求管理政策可以缓和失业问题。但据1985年-2001年数据,我们发现,中国(现阶段)的失业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似乎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总需求管理政策可能对中国难起作用。也有一些学者得出了低利率政策并不利于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结论。近两年拉动内需的政策对解决城市失业问题没有多少帮助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这表明,一方面,中国城镇失业主要面临的是结构性压力,而总量压力是次要的;另一方面,政府应把解决城镇失业问题的重点放到劳动力供给结构调整、加大结构性就业力度上来。关于城镇人口结构性就业的概念,有的学者己提出过,但研究还不够深入。笔者认为,对城镇就业问题的研究,既要重视总量性就业研究,更要注重结构性就业研究,其理由已如上述。所谓城镇人口结构性就业,是指调整城镇劳动力供给结构以适应劳动力需求结构而引起的就业。这种就业是针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等不断演变引起失业的产业、行业、领域、岗位,城镇劳动力供给结构适时调整,使劳动力的流动逐渐、日益适应经济结构及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动,从而引发结构性就业。但是,结构性就业与结构性失业一样,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常随着客观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城镇人口结构性就业类型包括:产业结构型、地区结构型、城乡结构型、所有制结构型、素质结构型、企业组织结构型和市场结构型。研究结构性就业问题,对于解决结构性失业矛盾、加强结构性就业指导以及培育、健全结构性就业机制有着重要意义。二、培育和健全结构性就业体系  结构性就业体系,是指结构性就业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包括诸多子系统在内的完整的大系统,各子系统不是孤立、静止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统一于大系统当中。结构性就业体系,依赖政府、社会、市场、企业根据结构性失业的动态变化有的放矢地予以培育、健全,并付诸实践,其效果取决于培育、健全的力度、强度和幅度。有关治理城镇人口结构性失业的思路、对策,学术界提出了诸多有见地、有价值的观点。在吸收、借鉴学术界成果的基础上,笔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培育、健全结构性就业体系的综合、整体思路,力求在一个整体框架内运用联系、系统、发展的观点对结构性失业治理机制作些综观研究。这里所讲的结构性就业体系,包括如下内容、项目:即产业结构型就业机制、地区结构型就业机制、城乡结构型就业机制、所有制结构型就业机制、素质结构型就业机制、企业组织结构型就业机制、市场结构型就业机制、社会保障结构型就业机制。如何培育、健全上述结构性就业机制,探索城市人口结构性失业的适应性结构选择,成为缓解城镇结构性失业问题的重要课题。 (一)培育、健全产业结构型就业机制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影响的总趋势,我们要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使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相协调,必须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是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必须实施适当的工业政策,适当延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命周期,重视发展有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引导它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扩大就业空间。在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加快发展各类服务业。90年代以来,农业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几乎一直是负值;工业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一般在0?12-0?16;而服务业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则平均高达0?75。要高度重视发展社区服务业。因为,社区有大量的就业岗位;社区的就业岗位适合下岗失业人员。大量事实表明,不少地方将开发社区服务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都取得了促进就业的效果;社区服务业大有就业潜力可挖,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使劳动力供给结构逐步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如强制推行就业预备制度,降低劳动参与率;缩短工作时间,减少劳动力的无效供给;依靠产业结构政策调整就业需求,缓解结构性矛盾。 (二)培育、健全地区结构型就业机制要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在于人员的流动性,西部人员流向投资环境好的东部就业,也是有助于东西部的差距缩小的。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就解决就业问题来说,人员流动要比转移支付更有意义。中部地区是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板块矛盾转化的关节点,是启动内需、解决就业问题、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决战地区。西部和东部在经济上具有很大的异质性,而中部介于两者之间,承东启西,是东、西部要素流通必经之地,是两地区富余要素异地结合的最佳载体空间。今后20年内中央政府应该把精力、财力主要投放到中部地区,使中部地区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不同区域应选择不同的产业结构。广东总体上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珠三角地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主导作用日益明显,这将影响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但在发展第三产业、社区服务业和优势传统产业方面,还有很大的就业空间,可以相应消化第二产业在结构调整中释放出的富余劳力。两翼地区人口密集,工业基础较弱,要通过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尤其是仍具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努力增加劳动岗位供给。北部山区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应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发展资源型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等方面,为富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三)培育、健全城乡结构型就业机制解决城镇人口结构性失业问题,应有开放的思维和眼界,要立足于城乡统筹、城镇化运作和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注意,我国的人口城市化一误再误,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如果我国城市化正常发展,目前城市人口可以达到60%以上,第三产业劳动力可以占50%以上。那么,我国的失业率不会超过5%。远的不必说,从1978年起城市化正常发展,一年1?5个百分点,到1998年人口城市化可以达到50%以上。20年来由于城乡出生率的差异,可再少生一亿人口,我国就业的压力将大大减轻。可见城市化滞后是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性原因,长期以来,学术界和政府都特别重视发展小城镇,这不无道理。但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小城镇遍地开花,规模偏小,影响了城镇的积聚功能与宏观效益。另一方面,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正按照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没有减慢的迹象。它们在吸纳和积聚劳动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国际上看,特大城市和都市圈、都市带的发展势头很猛。我认为应该积极而科学地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对中等城市要大力扩大规模和提高非农产业的集结能力,尤其是培育吸引中小企业集群的环境。城市化模式的改变必然带来城市结构体系的调整,进而决定着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从企业集群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出发,我主张实行异地转移为主的形式。理由是由企业集群推动的城市化对吸纳劳动力有放大作用,大中城市具有较优的城市发展综合效益,以及某些地区不适合发展工业等。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应该把城市化工作的重点放到地区级中心城市上来。看来,推进城镇化可成为政府解决城镇结构性失业的有效思路。同时,城镇结构性就业要放眼农村,形成劳动力的城乡双向流动。目前一些地区出现城镇下岗工人上山下乡,到农村寻找再就业和致富门路的现象。田园就业开辟城镇就业新天地,确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现象。 (四)培育、健全所有制结构型就业机制在所有制结构调整过程中,在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的同时,要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增加就业岗位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些年,随着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深化,我国的就业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原来大量安排新增劳动力的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吸纳更多的人就业,而且富余职工还要下岗分流。同样,集体企业也在减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这一趋势还在继续。相反,随着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目前已经成为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鼓励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鼓励他们吸收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是我们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方面。当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的方向,不能搞重复建设。从广东的实践来看,民营企业正成为再就业的主要载体。广东省当前提出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并把吸收下岗职工就业型的民营企业列为重点扶持的对象之一。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广东就业的主渠道。据了解,截至2002年11月,我省共有私营企业25?01万家,从业人员267?95万人。从业人员基本上由三大块组成:来自我国中西部地区、我省贫困县的人口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同时,通过引进外资,扩大就业容量也不失为一个有效地增加就业机会的渠道。在改革开放初期,大量的“三来一补”企业吸纳了大批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人口和城镇的失业人口,拉动了广东第一次经济起飞。因此,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把民营经济提高到就业新增长的战略高度来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大力扶持。 (五)培育、健全素质结构型就业机制随着科技的迅速进步,产业、产品结构变化在所难免,产业、产品结构的变化必将导致旧产业人员的溢出,成为失业大军。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抗结构性失业的能力。具体方法有: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改革教育制度,提高国民的基本文化技术素质。第一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调整教育投资结构,普及中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第二,我国当前的应试教育制度限制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影响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状况严重。当前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严峻,在很大程度上与高校体制改革滞后、人才培养结构失衡密切相关。所以必须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急剧变化的高素质人才。(2)建立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在职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扩大知识技能面,使之及时迅速地适应变化了的市场需要。(3)针对就业过程中的各不利群体,制定不同的计划,开展有效的培训。要有计划、有步骤、大规模地开展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增强劳动要素的流动性,促进劳动者尽快就业、再就业和稳定就业。(4)要适当调整城镇失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和文化层次结构选择。目前我国的失业人员各个劳动年龄段的人都有,即使只观察下岗职工这个群体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在新增就业机会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各劳动年龄段的失业人员的就业数量也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作为政府部门应积极促进中等劳动年龄段的失业人员就业,帮助低劳动年龄段的人就业,通过适当措施限制离退休人员再就业,以相对增加其它失业人员的就业机会。此外,在我国目前需要政府帮助就业的人员,基本都属于高中以下文化层次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文化层次不同,就业的难易程度也不同。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低,就业难度越大。作为政府部门,应优先帮助失业人员中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员就业;对文化层次较低的人员,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以利为再就业创造条件。 (六)培育、健全企业组织结构型就业机制在企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既要重视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支持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转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使企业转产不停产,职工转岗不下岗;同时又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对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重要作用。(1)中小企业是就业载体结构调整中矛盾转化的关节点,是从小农户到企业集团生产方式转变的关节点。中小企业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结构,是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中吸纳90%以上劳动力的就业组织形式。(2)中小企业集群的重要效应是有效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扩大了就业需求,促进劳动力加速集聚。这种机理在珠江三角洲表现得尤为明显:目前在珠三角,一个壮观的都市群已经形成,成为吸纳省内外劳动力和人口的巨大“容器”,流动人口达2152万人,占全省流动人口的82%。中小企业对就业的吸纳不仅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而扩大,而且中小企业在地域空间上的集聚,带动着相关产业的集中和基础设施及市政建设的发展。从广东的实践看,许多原来默默无闻的小镇由于大量中小企业的群集,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新市镇,有力地推进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中小企业衍生出来的集群机制和劳动就业机制的市场化倾向较强,从而有利于促进竞争性就业市场的形成。中小企业集群对就业有乘数效应。(3)目前我国各类中小企业超过800万家,占注册企业总数的99%,提供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为吸纳就业作出重要贡献。要切实落实国家的有关政策,对提供新就业岗位和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给予政策鼓励和支持,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创业审批,扩大融资渠道,减轻税费负担。社会有关方面应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七)培育、健全市场结构型就业机制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要彻底打破计划配置劳动力资源的陈旧体制,真正建立起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机制。第一,稳妥解决好下岗职工的问题,妥善处理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及时接续下岗职工社会保险,通过政府的扶持鼓励,干方百计地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实现由生活保障向就业保障和失业保险转移。第二,深化国有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用工和分配制度,解决人员“能进不能出”的问题;建立市场化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分配制度,解决工资“能多不能少”的问题。第三,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以竞争机制为基础,以价格信号为引导,实现全社会劳动力的充分流动和双向选择。第四,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机制。第五,政府要正确处理初级就业与再就业结构选择的关系。显然,在就业机会一定的前提下,这两类人员的就业数量也多少存在内在的替代关系。作为政府部门应积极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帮助初次就业人员就业。 (八)培育、健全社会保障结构型就业机制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效益有好有差,有的企业兴旺发达、有的则破产、倒闭或实行兼并、重组,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但是对于广大职工来说,退休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方面保障就显得更加重要。只有构筑好市场经济的安全网,才能使广大劳动者具有安全感,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同时也为企业深化改革减轻负担,为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社会条件。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一是要为失业者提供一定的救济和经济补助。逐步在全国推行最低工资收入线、最低退休金标准线和最低生活保障线“三线制”。二是要建立范围覆盖全体职工的失业保险制度。费用由国家、单位、个人三方面合理负担。三是要建立再就业专项基金,用于开展再就业。四是要实行特殊的救济政策。例如:对退(下)岗或失业职工搞个体,进行工商登记中给予优惠,优先办照、减免费用,在财政税收方面给予照顾等等。参考文献: [1]李刚?试论我国结构性失业问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999, (5)? [2]李宜勇?从战略高度促进就业和再就业[N]?人民日报, 2002-5-23? [3]刘福垣?解决就业问题需要新的思路[N]?经济日报, 2002-5-23? [4]董志强?结构性失业理论及其对中国失业现状的解释[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1, (1)? [5]蒋选?论各类失业的结构性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2, (5)? [6]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7]吴邦国?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J]?经济日报, 2003-2-24?
引文题名1: 试论我国结构性失业问题
引文责任者1: 李刚
引文出版日期1: 人民日报, 2002-5-23
引文题名2: 从战略高度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引文责任者2: 李宜勇
引文出版日期2: 人民日报, 2002-5-23
引文题名3: 解决就业问题需要新的思路
引文责任者3: 刘福垣
引文出版日期3: 经济日报, 200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