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郭向红:特级教师为你支招小学作文教学高年级阶段复习指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2:09:50

 

小学作文教学高年级阶段复习指导

 

前 言

每到期末,大多数语文老师对复习工作十分重视,但又对作文教学的复习束手无策。尤其是到了高年级,作文教学变成了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对之可谓是既爱又恨,大家都希望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但更多时候,希望就是希望,永不能成为现实。只感觉是有劲无处使,有力无处用。

作文是全面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在语文考试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分数,因此,写好作文就成为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学生到了六年级,经过几年的训练,作文的基本方法已经掌握了,到现阶段要做的就是指导学生把所学到的写作知识熟练地运用到作文的过程中去,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作文应考能力。关于如何进行作文复习辅导?老师们肯定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也肯定看了好多相关的资料。在进行作文复习时,我们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明确高年级阶段的习作要求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的教学目标第三学段(5~6年级)“习作 ”的总目标是: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根据这七点总目标的要求,分解到作文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1.言之有序

所谓言之有序,就是按一定的顺序写。说话、写文章都要有一定的次序,作文时按一定的顺序写,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合理、主题鲜明。这样的文章不仅容易让人读懂,还能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言之有序,就是按一定的顺序写,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1)事情发展的顺序

叙述一件事情,一般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即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及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按顺序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组成一件事的三个阶段,而事情的经过则是一件事的重点部分,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要注意两点:

(l)要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一句连一句,一层接一层地写下去,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要有序而紧密。要避免前后不分,顺序混乱,否则就会教人理不清头绪。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仍然要根据事情的特点,抓住重点来写,这样才能使读者得到的印象比较深刻。如果只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平铺直叙地写下来,一桩桩,一件件,好像记流水账似的,就会教人读了没有味儿,留不下深刻的印象。

2)时间先后的顺序。

按时间先后连句成段、连段成篇,这是写文章常见的一种方法。

3)方位变化的顺序。

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物品,常常是按方位顺序写的,或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或从近到远,或从前到后等等,按方位顺序写的文章,听起来有条理,看起来有次序。按方向位置的顺序来写的,显得条理清晰,中心突出。

无论是人、事,还是景、物,都有不同的特点,只有抓住特点写,才能使读者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按方位顺序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物品时,同样要写出这个地方或物品的特点,使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或是什么物品,它有哪些明显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除以上三种顺序外,还有总分式、因果式、转折式、并列式等多种顺序,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要根据所反映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按怎样的顺序写。

 

2.言之有物

 

日常生活中,有的孩子的作文生动有趣,内容丰富,而有的小朋友表述起来却很笼统,三两句就没话可说了。言之有物言之有物,意思是文章要有内容;所谓有内容,意思是不管题材是什么,内容都要有价值。什么是价值,这就比较难说了。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和作文指导的程式化训练使学生把作文当成了一种文字游戏。“好”学生还总结了一套套应付作文的手段:一凑、二套、三抄。或凑即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来个改头换面,凑成一篇自以为美不胜收的“杂文”;或套文章格式总分总;或抄脑子中背下几篇情节曲折生动感人的文章,一旦碰上类似的题材,便有了现成之作。这样便有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千篇一律的现代八股。

要做到言之有物,首先,我们指导学生作文应让学生敢于说自己的真心话,敢于写自己的真实事,敢干在作文中倾诉自己的喜悦,自己的困惑,自己的踌躇,自己的惆怅,流露自己的心声,敢干在作文中刻划自己在人生道路中成长的轨迹和印痕,表达自己对生活及生命的认识和了解,表现自己的感情和精神。哪怕她还不成熟,哪怕她还很幼稚,甚至她还很丑陋。但那毕竟是自己的。

其次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向生活索取素材。作文教学究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有的生活素材进行综合思考和书面表达的一种教学,生活基础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生活,特别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的作文一定会无话可说。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也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也就活泼地流个不歇。”可是正如苏联著名地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所说地那样:“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开始,我们就在他们面前关闭了通向大自然迷人世界的大门,他们不能倾听小溪流水的淙淙声,不能倾听春日里融雪的水滴声和云雀的歌唱。”的确是这样,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学校应试教育自然也是。我们不能改变,但可以尽自己的努力改善,培养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

江西省甘仲园老师在这一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典范。他在学完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之后,感悟到这一单元全是培养学生亲情的,便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感悟亲情,在行动中培养亲情,学完这一单元他布置了这样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反映亲情的作文。题目是这样的:为了儿女的健康成长,爸妈不知为你做了多少事,操了多少心,作为儿女,你为他们做过什么让他们开心的事吗?如果做了,那么请你详细地记下来,可以适当地抒情和议论,如果没做,那么请你试着做一件吧,请记住不论你做好做坏,只要你有这份心,父母都会高兴的。题目自拟。作文布置下去后,有的当场交了卷,也有两三天后才交卷的。但全班100%的学生都做了一件让父母高兴的事,写了一篇说真话、诉真情的好文章。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观察、积累、思索是中学生作文是否有话可说的关键。我们指导学生应该让他们认真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做生活的有心人。每天坚持写日记,眼看耳闻、脑思、去粗取精、把有意义的东西记下来。鼓励他们多实践、多体验人生世态和大自然风光。有意识的抓住大千世界与自我内心世界的融会贯通。发现生活的丰富内涵和感受平凡生命的价值。

怎样使作文言之有物,不空洞呢?我们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努力做到:

(1)眼中有物。大家都知道,没有到过长城的人,很难写出“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没有看过大海日出的人同样也写不出“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由此可见,同学们观察生活越仔细,作文内容就越充实。怎样做到眼中有物呢?一件事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常常是一个全貌,而这个全貌是由许多局部组成的,如果不能按顺序将一个局部考察清楚,那个全貌必然模糊不清。比方说,我们观察一盆花,不光要对它的花、叶、茎、根逐一看去,还要分别从颜色,形状等方面一一考察。同样,写好一个人就应该注意观察他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要写好一件事就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只有这样,按顺序、抓特点、抓重点,仔细观察生活,言之有物才有可能。

(2)心中有物。观察生活要时时注意自己的主观感受,一旦你对眼中之物有了喜爱或厌恶的感情时,带着这种感情去写,不光言之有物,而且言之有情。比如,有一位同学观察清晨的雾,他在雾中行走,认真观察、感受。湿漉漉的雾滴轻轻拂过他的脸,那么温柔,叫人那么舒服,闭起眼睛,他尽情地享受着,好像感到是妈妈轻轻抚摸着他的脸蛋。有了这种感受,言之有物就有了保障。

(3)言之有物。要使同学们知道,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作文。用笔表达之前还应打好腹稿,练说几遍,只要能说得连贯,具体,下笔自然能做到言之有物。具体到一篇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应指导学生明白:叙事的文章,要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人的文章,要注意把人物活动的生活细节写具体,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来表现任务的特点。写景的文章,要注意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特点写具体,注意写出自己的感情来。状物的文章,要通过对物品特点的细致描述来把文章写具体。

3.言之有情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课标强调“内容真实、感情真实、自主表达”。怎样把这种情感真实、自主地释放,诉之于笔下呢?

要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在教学中应随时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生活,从生活中去发现、感受,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多点有趣的生活情境,多点个性,积累写作素材,体味作文的乐趣。与其多一些所谓的写作题材、体裁、方法的指导,倒不如大胆地解放学生,让他们的思维自由驰骋,使他们的习作能真正地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现内心世界、童心童趣。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少限定题目、范围、形式,要更多地创设情境,提供条件,创造宽松的环境,引导学生在童心的世界里自由驰骋。

在指导小学生写作文时,要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我们必须选择一个能够凝聚情感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成为情感信息的传递中界,是文章的外壳。在小学生动笔写作前,一定要指导其理清自己感情的脉络,给感情一个准确的定位,然后选择一个适当的载体,将感情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动人心弦的好文章,才能做到“字字句句皆珠玑。”基础作文如何指导学生巧妙地把握载体,学会凝聚真情呢?一是物化的载体。所谓物化的载体就是将自己的感情凝聚在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物象上。对于这种载体,中国古代的文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李商隐的《无题》组诗中的许多佳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本来表达的是对爱人思念和爱恋之情,然而诗人并没有直白地表露,而是巧妙地借助了两个物象——春蚕和蜡炬。春蚕吐丝是以生命的终结而结束,蜡炬流泪也不例外,二者合而为一就是相思之泪。诗人正是运用了这两个载体,将一对有情人的爱之深意之绵思之苦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诸如此类,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俯拾皆是。现当代文学也不例外。如《一面五星红旗》,作者把情感凝聚在五星红旗上,这面五星红旗就成为作者情感的载体。二是感官的载体。所谓感官的载体就是指人的感官直接所能感受到的,不需要转化的。这种载体没有选择的余地,它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感情因素。它的特点在于具有强烈的冲击性,是在你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到来的,需要的是善于捕捉的心灵。如《难忘的一课》一文,作者就是通过描述自己感官的所见(历史伟人)所闻(听老师上课“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和所想。因此,这种只能用感官感受到的事情成为自己情感的载体。三是意念的载体。所谓意念的载体是人幻想或精神上的一种依托,它可能是心灵的碰撞,也可能是心灵的漫游。这种载体的选择需要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能从整体上把握住感情的发展变化方向。如叶文玲的《我的“长生果”》,“我”的感情就是随着图书内容而变化的。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图书中人物的感情就成为“我”的感情载体。这种载体是心灵碰撞的结果。再如现在的许多学生作家创作的幻想小说,其感情就是一种漫游的状态。因为他们对现实生活感到困惑迷惘,于是就在幻想中寻找解脱。那么,他们此时的情感载体就是虚无的。基础作文要使小学生在习作中能够快速地凝聚真情,通过读的练习,向古人学智慧,向今人学文笔。通过写的练习,为做人而作文,在内容上求真;以作文促做人,在章法上求善;以作文述做人,在语言上求美。力求达到凝聚真情的美好境界。

在作文教学的复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我们应鼓励学生能自主地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让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爱写啥就写啥,不管对否,写出来后再进行启发和引导。比如在指导写作关于父亲或母亲的文章时,我先让学生回忆生活,注意体会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自己与父母相处时产生误会与走向理解的过程。老师要想尽办法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自由的说,尽情的说,说出心中的苦与乐,说出心中的烦与脑,说出心中的爱与憎,然后指导学生把刚才说的话,想要表达的意思,在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写下来。指导同学们写文章的时候融进自己真挚的情感,写得真切、感人,洋溢着温馨。在小学生对习作产生极度的热情时,老师要及时捕捉时机,多些开放,让学生真正地感受生活,真情地表达感情。充许学生不按照提出的内容范围来写。虽然提供的内容很宽乏,但学生有可能有更想写的内容,这是充许的。因此,老师在基础作文指导课上,可以让学生爱怎么说就怎么写,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像小鸟一样爱怎么飞就怎么飞。

4.言之有趣

所谓言之有趣,就是要指导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描述出自己的生活体验。

言之有趣,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率真而为,言别人所未言,道别人所未道。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首先在课堂操作层面上,我们应该追求个性化思维,个性化语言,个性化的想象,个性化的表达,个性化的情感活动,个性化的修改能力。从常规的写作方法到个性化的自由写作方法,逐步提升。

言之有趣,在作文中应该积极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抒真情,讲真话,写个性。大力倡导学生在习作中着重体现独特的想象,体现心灵的个性。巧妙地历练悟性,使学生心动;训练文采,使学生笔动;引导落实,使学生行动。没有心动,只有笔动,写出来的只能是假大空废“四话”泛滥的灰色文章;既有心动,又有笔动,才能写出健心润笔的绿色文章;而“心动”、“笔动”之后,追求“行胜于言”,做到“三动”兼备,方始登上基础作文的最高境界。基础作文的训练过程,既是文字章法的训练赛程,也是思维逻辑的训练过程,同时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陶冶过程!小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和最清澈的。表现在作文中,应该是可以体现“准确、鲜明、生动”和充满个性的文风。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将这些“花盆中的学生”放回到肥沃的土壤中,让他们汲取土壤中的营养自由的成长,这样才能使我们看到一篇篇闪烁着个性,流淌着真话的“基础作文”。

在我们的作文的复习的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的开启学生的创新门扉,为学生具体的作文创新活动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作文,应积极进行思维的变通性训练。培养学生随机应变,及时改变思维方向,打破定势思维,不受种种局限的思维训练方式。如打破定势训练。把最普通、最常见的中心或题材排除,引导学生从纵向、横向、逆向等角度去发现。或表达变换训练。要求用新奇的词句代替色彩一般的词句,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优美的语言。也可进行思维的独特性训练。培养学生从新角度、新观念去认识事物,形成对事物超出寻常的新见解,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的思维训练方法。如求异求新训练。提出问题,请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要求不重复,有独创。再如最佳选择训练。针对多种方案(中心、选材、语言等)作出最佳选择。或点评文章训练。利用课文或给出一篇文章,请学生评论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新见解。学生互改或自改作文,在原有基础之上,增加作文个性。要注意的是,训练往往不是依托某一种思维训练方式,经常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作文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基础作文教学就是要把准学生成长的脉搏,活跃学生的身心,开拓学生的视野,找准学生的“激情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激活学生的生命力,让学生“我手写吾心”,兴趣盎然,激情勃发,文思泉涌,酣畅淋漓,写出“清水出芙蓉”般的基础作文,让学生作文与做人齐头并进。果真如此,我们的习作教学定会出现杜牧所描绘的那种可喜景象:“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果满枝。”

明确高年级段的作文教学重点

一般来说,低段的习作重点,应以说话写话为主。中段的习作重点,应以写段训练为主,完成由写段到篇的训练。高段的习作重点,应以写篇的练习为主,注意构思行文中布局谋篇的练习。

在作文教学的复习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注意归纳总结。

作文类型主要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用文等五类。在这五种类型中,写人、写事最能体现同学们的表达能力,也是小学作文训练的重点。我们进行作文总复习时,也要围绕这个重点。

回忆过去老师让我们进行这方面作文练习的题目类型主要有:一是全命题型;二是半命题型;三是看图作文;四是提供材料,自由命题或续写。如:提供开头,让你展开想象,续写中心部分和结尾,或是提供开头、结尾,让你补写中心部分和命题等。

弄懂了记事、写人的基本题型,还要注意对叙述方式的归类总结。叙述的方式的多种多样,我们必须熟练地掌握其中的一两种,特别是开头、结尾方法和中心部分的叙述方法一定注意掌握好。

2.要将总结归纳出来的作文方法,用简练的语言推荐给学生,让他们都能理解、掌握。如:“怎样审题三字经”:要作文,先审题。明范围,知题义;扣题眼,重点记;知数量,不离题;明人称,好下笔;附加语,须重视。写真情,出新意。又如“怎样开头三字经”:开好头,是关键。直入题,时地点;设悬念,趣味见;描绘景,抒发情。借故事,吸引人;好诗句,引入文;借哲理,巧议论;先概述,再具体;要成功,须新颖;方法多,灵活用。

3.要围绕重点,练好“三板斧”。隋唐时有一大将名叫程咬金,传说他在睡梦中得到仙人指点板斧功夫,只教了三招便从梦中醒来。随后他便反复地演练这三招,在与敌人交战中用这三招屡屡建功。程咬金的“三板斧”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发:我们在大量作文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绝招”。练好自己的“三板斧”:一是写好一个令你难忘的人,他(她)可能是你的同学、伙伴、老师,或者是你最亲近的人,也可能是你的邻居,或者素不相识的人。由此可以产生出许多写人的作文题,像《我的邻居》《我的小伙伴》《我最熟悉的人》等等;二是写好一件令人难忘的事,这事可能是你亲身经历的,也可能是你耳闻目睹的,可能是令人愉快的,也有可能是令你伤心落泪、后悔不已的。由此可以产生《一件伤心的事》、《我真后悔》等等;三是写好一处景,这可以是家乡的一处山水美景,也可以是田园的丰收景。在练这三招的过程中,再把自己拿手的开头、结尾方法和中心部分叙述方法加以反复运用,这“三板斧”也就练成了。

4.要加强应用文的复习。应用文的复习重在记住书写格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密切,应用文的书写变得更加重要。在全国各类语文科考试中,作文命题出现了一大配一小的形式。大题,目的是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小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应用文格式的书写规范化。因此,同学们不能忽略了留言条、通知、表扬稿、请假条、书信、还有这学期学习的发言稿、竞选稿的复习。对这些应用文的格式不能混淆,要区分清楚,牢记于心。

总之,作文总复习一定要善于归纳,突出重点,反复练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年级段作文教学的复习方式

作文教学的复习指导,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从全局把握,合理地执行复习计划。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卓有成效的作文复习呢?对此,我谈几点粗浅意见,敬请指正。

1.整体把握,增强计划性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复习时,以下问题首先必须心中有数:《课程标准》是怎样要求的,教材是怎样安排的,学生的水平怎样,哪些地方还有待解决,复习时间如何分配等等。教师要在复习之前,立足作文复习的总体要求,制订一个较好的计划。

(1)整体把握。把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写作目的:“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它也指出:第三学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鼓励自由表达,强调习作的个性化,尊重并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比如“有意识地丰富自己地见闻,珍视个人地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独特感受”即鼓励学生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培养学生地创新意识。在过程和方法方面,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出了重视修改地要求;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课程标准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在作文条理性方面提出了“能根据习作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的要求。这里要强调的是,一定要落实“感情真实”的要求,要力戒目前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假情”、“矫情”。“真情”表现的不仅是文品,更是人品;要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或不写命题作文。

把握教材。现行语文课本里作文训练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记叙文,包括写人、叙事、科学小实验、想象作文等;二是应用文,包括感谢信、毕业赠言等。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作文能力状况,以教材的作文训练系列内容为依据,立足整体,考虑作文复习。

(2)突出重点。整体把握,但切忌平均用力。首先,作文复习要突出重点。如命题作文中的“审题、选材、构思”训练;材料作文中的“围绕中心,重点发散”训练;看图作文中的“观察”训练;应用文中的“格式” 训练等。抓住这些重点复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对薄弱环节下功夫,比如记叙文中的叙事、状物 ,重在求“序”,即按一定顺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物体的形状、作用叙述清楚;写人、写景,重在求“异” ,即抓住特点,写出该人物、景物与其他人物、景物的不同之处。

(3)有计划性。一是作文复习的时间安排要有计划性。作文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根据复习总体目标及学生作文能力的状况合理安排。如记叙文与应用文的复习时间安排,前者要多一些,后者可少一些;再如作文复习的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要具有恰当的时间比例。二是作文复习的内容安排要有计划性。可先安排单项复习,然后再相对集中地进行综合能力的复习训练。三是每节课的作文复习要有计划性。每节课复习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怎样复习?要认真做好作文复习教学设计。

2.一题多变,训练多用文

一题多变,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从一个基本作文题,变出多个相类似的题目。就好比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所以深得孩子们的喜欢。如果我们老师也有“七十二般变化”,学生肯定会非常佩服和羡慕。而“多用文”就更好理解了,就是一篇文章适合多个作文题目。当然,实际操作中也并不像说的那么简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试试。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习作训练,是写人的作文,练习中有两个角度。角度一,用一两件事介绍自己的小伙伴,注意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角度二,发挥想象,将发生在“我”和好朋友间的一件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在复习要指导学生用先概述后举例的方法写一个人,写出人物优秀品质。在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还能找出多少相类似的题目?细细回忆一下,学生会发现在五、六年级的习作训练中有好几个题目都是类似的。比如《我熟悉的人》、《一个_____的人》、《我尊敬的人》、《我的好_____》等。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一组写人的作文题,写事的可以吗?写一件事,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注意语句通顺。在五、六年级的习作训练中有好几个题目都是与其类似的,如《这件事_____》、《一件难忘的事》、《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童年趣事》等。至此,大胆的教师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一篇写人加一篇写事足矣!我们先不下结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往年毕业考的作文题。《一个——的晚上》,《我学会了——》,以《在老师家里》为题续写,给亲友写一封信,告诉对方一件事,《_____进步了》,《想起这件事,我真_____》,写一篇体现情谊的作文,《我给全家带来欢乐》,《我长大了》……其中奥妙留待大家细细体会。当然新课标强调的是语文素养,实行的是更多元、更生活。

3.别具匠心,谱写生命文

掌握了“一题多变”,训练了“多用文”,是否就马到功成了?答案当然是非也。不妨让我们先来读读下面三个故事。

“马踏飞燕”是一件古代青铜艺术珍品。该作品巧妙地表现了马跑得快这一主题。看,骏马四蹄生风,后蹄踏在一只飞燕身上,令人叫绝的是,飞燕竟安然无恙!

由此让人联想到“深山藏古寺”一画的意韵:远山绵延起伏,林木茂盛。山脚下的小河中,一个小和尚正弯腰取水,身后石径蜿蜒,隐没于丛林之中。此画真是意境深远。

另传有人对郑板桥说:你画竹之所以栩栩如生,是因你“胸有成竹”,而这正是你天天观竹研竹的结果。你会画风吗?板桥沉吟片刻,泼墨挥毫,一丛丛墨竹做倒伏状,观看的人惊呼,好大的风!这是以有形的物表现无形的物,颇具匠心。

这三个例子,有异曲同工之妙,艺术上均以构思奇巧见长,对我们学习写作文也有不同寻常的启示。看同学们的作文,似曾相识的多,老调重弹的多。为什么?构思不巧(内容不新,角度不巧等),作文没有创造力,没有表现力,也就没有生命力。

作文怎样才能构思新巧且有生命力呢?可从两个阶段下点功夫。

厚积阶段:加强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广开渠道,学会观察、思维、表达、修改的方式方法,此为作文成功的必要前提。

薄发阶段:也是同学们动手写作文的阶段,不仅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运用学会的写作技巧,更要善于捕捉灵感的火花,写出富有灵气,浑然天成的作品。

学生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生活底蕴,写起文章来才有可能得心应手。动手写文章时,更要精心选材、巧妙构思,创造性地发挥出自己的作文水平,才能写出令人拍案叫绝的作文来。

4.自编作文选,总结经验和教训

五、六年级,学生课内外写的作文加起来就不只十几篇,这些作文,大部分是在老师指导下写的,由老师认真批改、讲评过的。我要求每个学生利用节假日把自己写过的作文分类编成作文选,每到期末或毕业复习时,让他们重温自己的作文选,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周一次作文展示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展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作文,读给大家听或者传阅,然后自己评,小组评,说说好在哪里,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最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两位学生在全班交流。活动后,由学生自己再修改完善,然后把最好的作文誊写在班级作文选中。

在班上可以准备一个大作文选,把活动中大家一直认为优秀的作文誊写在上面,谁的作文入选了,就给他一页的位置,学生自己设计版面,除了在那一页誊写作文,还可以绘画、摘抄名人名言,写上毕业赠言,或者自己的简历等等,再由老师和学生在作文后加上点评。

通过在我们班里的实验,学生对这项活动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觉得作文选上有自己的文章,这是一件特别荣幸的事情。这本作文选就放在教室的图书角,它是同学们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学生从作文选中,既能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又能总结出自己的失败教训,而且还能够感受自己的进步,学到别人的长处。临场应考无论碰到哪种类型的题目,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思考有路,这比猜题碰运气更有把握。同时对于学困生来说,在这种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读读同班同学的好作文,对他们既有激励作用,又有示范作用,容易激发写作欲望。

 

注意指导高年级段考试作文的方法

小学生到了高年级,已经经过了两年的说话训练,两年的习作练习,对于作文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悟。一般来说,从三年级开始,每一学期都要经历作文考试。所以,对于作文考试并不陌生。对于高年级段的作文教学的复习,关于考试作文的方法必须要年年讲,期期讲。考场作文与平时作文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考场作文是在气氛紧张、情绪紧张、心情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考试作文的阅卷老师也是极为紧张的(时间紧张)。因此在复习时,教师指导学生在作文内容和形式上掌握一些技巧,会事半功倍,从而占据一定的得分优势。

关于考试作文的写法,我们在复习时应该指导学生过好四个关:

1.指导学生过好审题关

审题正确与否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如果把作文写得文不对题,作文就会“一败涂地”,因此,过好审题关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

随着近年作文的开放度和自由度越来越大,作文跑题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这也成为我班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毛病之一、作文课或者考场上,有的同学一见作文题便匆匆忙忙拿起笔就写。由于事先没有经过仔细审题,有时写了很长一篇,才发现写跑了题,于是不得不从头写起,或者根本就无法弥补了,结果事倍功半,欲速不达,这样就严重地影响了考试成绩。所以,不管写那种题材的作文,我都特别强调学生认真审题,审题的目的是为了不偏题,不离题,让写出来的习作符合试卷题目的要求。

怎样指导学生正确审题呢?

(1)指导学会分析,从题目的总体认知上审题。

所谓分析,就是把构成题目的每一个词拆开,逐一推敲,分析每个词语的意义和各词语之间的关系,以区分题眼、中心词和修饰词语等,弄清题目规定的范围和重点。如我的第一位老师是篇命题作文,中心词是“老师”,属于写人记叙文;“我的”“第一位”则是关键词语,是用来修饰和限制“老师”的,这篇作文应当写“我”有生以来的“第一位”老师。至于中心思想,题目没有明确限制,就有待学生根据材料自己确定了。

分析法是审题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法,这种方法要求对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要认真地推敲、揣摩、辨析、然后综合起来,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题目。如“我班最近发生的一件新鲜事”这个句子告诉我们作文要写的是一件“事”,是什么样的事呢?不是平常的小事,也不是一般的好事,而是“新鲜”事。这种新鲜事不是许多件,是“一件”事,而且不是过去发生的,是“最近”发生的。同时,“我班”又对事情发生的空间进行了限制,在作这个题目时忽略了哪一个词都容易造成偏题,所以让学生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每一个词、一个字的含义,这样题目才能审清楚。也就是说审题要审清题意,就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对象(是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是日记,还是书信;是记叙文,还是想象作文……)弄清题目要写的范围(明确题目对作者所选材料在时间、空间、数量、对象及内容上有哪些限制)。

(2)指导学会比较,抓住不同题目的“题眼”审题。

所谓比较,就是把类似的两个或三个以上的题目并列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来弄清它们之间取材范围的细微差异,以完成审题过程。如通过对比《我的老师》、《我爱老师》、《我和老师》这组题目,使学生明白:这三道作文题目都是写人的,但各有侧重。《我的老师》以写人为主,重点在于写老师,要具体地写出这位老师是个怎样的人;《我爱老师》以抒情为主,重点在于写“我”,要写出“我”爱老师的原因和具体事例;《我和老师》两者并重,要写的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事。通过比较,学生就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每个题目的范围和重点,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来。

我针对学生审题马虎、不仔细和粗心大意的毛病。把一些相关的、意思相近的题目组合在一起进行审题练习,尽量找出这些题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我这个小孩》和《邻居家的小孩》,虽然都是写小孩,但前者是写自己,后者却是写别人。又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文章的重点分别为“钦佩”、“喜欢”,两篇文章的选材也要从“钦佩”和“喜欢”入手。用这样的方法来复习审题,可以把相似题目的微小差别区分开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当然作文复习时要根据不同体裁突出重点训练。如命题作文重点进行“审题、选材、构思”训练;材料作文中重点进行“围绕中心,思维发散”训练;看图作文重点进行“观察”训练;应用文则重点进行“格式”训练等,抓住这些重点进行复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写出的作文一般能做到不偏不离。

(3)从反面提醒学生,明确题目的限制。

就是对作文题目提出“不应该那样写”,从反面加以限制,。以《校园新鲜事》为例,如果从反面加以限制,可以提出三个问题:(1)不是写家庭里、社会上发生的事;(2)不是写老一套的;(3)不是写一两件事。这样从反面一限制,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就深刻多了。

(4)指导学生审题的基本要求。

①审清作文的类型。小学生的的作文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比较具体,语句比较通顺,感情真实健康。简单的记叙文包括这样一些类型:叙事,记人,状物,写景。审题时首先要审清题目是属于哪一类作文的。如果审错了题目的类型,作文时就会离开作文的要求。怎样识别作文题目对作文类型的要求呢?

叙事的作文。有的作文题目直接点明是叙事作文。如《一件小事》,《一件难忘的事》,《童年趣事》,《家乡新事多》等。这些题目中决定作文类型的词是“事”。有的作文题目虽然没有一个“事”字,但暗含着所叙的是事情。如:《我有一个秘密》,“一个秘密”可以指自己所做的一件不让人知道的事情。《假如我是》。这个题目含着的意思是假定“我”当了什么,我会怎么做。“怎么做”包含着做什么,怎样做,记的是事情。《难忘的第一次》,题目中要填写的是一件事,如洗衣服,做饭,旅行等。《快乐的夏令营》,题目要求叙的是愉快的夏令营生活。《参观》,题目要求写参观一个地方的过程和感受,是叙述一件事情。

记人的作文。一般来说,记人的作文大多在题目中直接点明。如《我的同桌》,《我尊敬的人》,《新来的老师》,《珍惜时间的人》等,这类作文题很容易识别。但有的作文题不直接点明是记人的,要通过仔细审题才能领会题目的意思。如:《温暖》,不是写气候的暖和使人感到温暖,而是某人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予真诚有帮助和鼓励,使别人在心里感到“温暖”。还比如《胜似亲人》,《老师的微笑》等。

值得注意的是,写人和叙事这两类作文有时较难区别。因为写人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叙事又离不开写人的活动,因为事情是人做的。但这两类作文还是有区别的,它们的对象和目的是不同的。如《爸爸的胡子》,这样的题目所涉及的事情与表现人物品质密切相关,所以是写人的题目。又如《放学以后》,虽然要写“谁”,但重点是写“谁”所做的事情。

状物的作文。状物的作文一般都能从题目中看出来。物体有静物和动物之分。所以,描写静物,动物够的形态,颜色,结构,动作的作文都是状物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题目中有要求描写季节,时间或游览,见闻意思的,一般是写景作文。如《春》,《 的早晨》,《春游 》,《秋色》等。写景的题目有时与状物的题目难以识别。一般来说,重点写景物中某一物体,那就是状物作文了。如《街头小书亭》,要写小书亭的位置,周围的环境,书亭的陈设等。

②看清题外的要求。有些作文题下面还有一些文字说明。这些大都是附加的要求,如“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展开合理的想象”,“字数在400字左右”,“字迹端正,格式正确”等。这类题外要求可以概括成两个方面,一是对作者选材,写作思路作出提示;二是对作文的篇幅,行款格式,字迹等作一些具体规定,作者作文时必须遵守。所以作文前要看清题外的要求,这是审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2.指导学生过好选材关

人们常说,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在作文教学中,审题并确定中心之后,能否过好选材关,就成为作文成败的关键。指导学生选材时要让学生学会五看、两做到。五看:一看题目的要求;二看中心的需要;三看材料是否真实;四看材料是否熟;五看材料是否新。两做到:(1)宽打算。要训练学生按题目要求打开思路,从各种角度想一想,尽量多找一些材料,以从中择优而用。比如《发生在我们班里的一件事》,就可引导学生先理解“班里”这个词所指的范围,然后再让学生想想:除去课上、课下的事,校外的事算不算班里的事?这样一摆思路就宽了,可供选择的材料就多了。(2)细挑选。思路打开了,摆出的材料多了,就有挑选的余地了。怎样挑?一要细比较;二要严格选。细比较就是要求学生将想到的材料按题目的要求加以鉴别比较。严格选就是让学生在比较中严格地选出最典型、最熟悉、最新颖的材料来。在选好材料的基础上,还有个组织材料的问题。训练学生组织材料,要从四个方面做:一是让学生利用小标题将材料分类,把相同的材料归在一类中;二是让学生考虑一下开头写什么,中间写什么,最后又写什么,安排一个次序;三是寻找文章段落之间的联系手段,想一想怎样衔接好;四是考虑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

我认为:训练组织材料的最好办法是让学生养成列提纲的习惯,因为提纲可把上面的四项要求用简明的语言明晰化。

3.指导学生过好提纲关

考场作文,一般来说时间很紧张,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打草稿,因此,我班大部分学生写作文,往往对想写的材料不做全面安排,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他们这种随想随写,随写随想的情况,就很容易造成条理不清,层次混乱,详略不当……要想让学生在作文时节约时间,少走弯路,避免或减少刚才所说的种种毛病,我在作文复习时,就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他们可以事先大略考虑一下:选取什么材料,哪些材料先写,哪些材料后写,哪些材料要写得详细,哪些材料可以简略,文章分几层意思来说,前前后后怎样把材料连贯起来,然后列个提纲,那样写起来就比较顺利,往往可以做到一气呵成,顺理成章。而且,有助于理清思路,巩固记忆,使学生不至于把原来准备写的某些内容忘掉,避免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又可以把作文写得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到了高年级,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列写作提纲的方法,以训练学生选材、组织材料和布局谋篇。

怎样指导学生编写提纲呢?

我要求学生编写的提纲内容要简明,语言要准确。“简”,就是简单,没有多余的话;“明”,就是清楚明了,一看提纲,就了解全文的布局,各部分内容及详略安排。就像盖房子一样,先立好框架。在毕业复习的时候,由于时间相对比较紧张,我一般在课堂上出示作文题目和要求后,就只要求学生编写提纲,不要求作文。我觉得这种复习方法很快捷,因为编写提纲实际上是从审题到布局谋篇进行构思的全过程,不写成文章便于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机会,集中精力考虑作文写什么和怎么写。而且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这样既增加训练密度、节约训练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快速思维,既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办法,又能互相学习,提高审题,选材和立意的能力。学生对自己的提纲感觉满意了,再进行作文。

 

如何写好标题、开头、结尾

作文的标题、开头、结尾如果写得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得分,我们要特别警惕这三大失分“硬伤”,拟好标题,写好开头和结尾。

A、作文标题的拟定方法。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老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因此,我们在拟标题时,首先要准确扣准话题,不能偏离话题;其次要醒目,要扣住话题内容,让人一看就有一目了然,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三,要简洁,短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

B、 题作文的开头方法指导。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开头,称之为“凤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话题作文开头就要入题,千万不要半天不贴题,既要注意写得精彩,又要注意切题。所谓入题,是指文章的主题内容要尽快表现出来,这样既可扩大文章的容量,又可尽量发挥每个字的效力。毕业阅卷时间紧,任务重,不理想的开头,容易使阅卷老师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即使你后面的文章上档次,也难作出公正的评判。因此,我们应花大力气写好开头。

C、 话题作文的结尾方法指导。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作文来不及刹尾,或者用一句话硬断,或者点上省略号,或者干脆空在那里。不论哪种情况,都会被视为未完篇处理。阅卷老师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就是要看整体,所以,考生交给老师的作文无论如何也应该是一篇完整的作文,而不是一篇无尾文。结尾的总要求是:呼应、升华。 

4.指导学生过好考试方法关

考场作文与平时作文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考场作文是在气氛紧张、情绪紧张、心情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考试作文的阅卷老师也是极为紧张的(时间紧张)。因此在复习时,教师指导学生在作文内容和形式上掌握一些技巧,会事半功倍,从而占据一定的得分优势。

(1)审题要仔细。由于时间较紧张,有些同学往往萆草地一看题目就自以为是,匆匆动笔。这是考场作文的大忌。老师要告诉学生,毕业考试作文的命题都是由命题者反复推敲、字斟句酌才拟定的,每个字都有它的作用,切不可粗枝大叶,造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惨局。如十二册第五单元检测卷上的作文题:《我学会了关心》,重点应抓住怎样“学会了”来写,结果我班就有几个学生写自己怎样被人关心的、自己是怎样关心别人的,就是忽略了“学会了”这个词,造成了审题发生偏差。

(2)开头要夺目。常言道:“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考试作文的开头十分重要,它要求语句要优美亮丽、引人入胜,要达到古人所说的“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不敢弃去”的效果。开头一段一定要细心经营,锤炼词句,获取阅卷老师的好感。

(3)行文要扣题。所谓扣题,就是紧紧地围绕题目来做文章。除了内容要紧扣题目外,在行文中必须做到:开头要破题,中间要顺题,结尾要点题。也就是说,开头要结合题目导人,中间要顺应题目展开,结尾要呼应开头点题。由于时间关系,阅卷老师对文章不能作细细揣摩,反复推敲。学生把自己要表达的主旨,锤炼成简明的精彩句子,放在文章的显要处,以便阅卷老师迅速了解你的文思,避免造成评分的误差。

(4)模仿范文和使用“多用文”。作文要得高分,除了掌握以上的作文形式技巧外,更要调动平时对生活自我体验的积累,唤醒记忆,学会快速构思,把自己平时熟悉的作文从内容上进行包装。考场上尽可能使用“多用文”和摹仿作文。多用文就是一个基本作文,可以适合多个作文题目。如:写事的作文:《这件事____》、《一件难忘的事》、《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童年趣事》等,写人的作文:《我熟悉的人》、《一个____的人》、《我尊敬的人》、《我的_____》等等。这些作文的材料就是相通的,还有就是平时课外积累的作文素材和范文,在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定位上根据作文题意作一番 “ 随机应变 ”,从而切合文题要求,这样更容易得到评卷老师的高分。

(5)提醒学生以下五种作文容易丢冤枉分:

①文不对题:作文千万不能偏题。

②选材太俗:得分一定不高。

③分段太多或太少:作文一般4-6段为好,不能少于3段。

④字数过多或过少:字数一定要足,字数不足,写得再好分也不高,也不要太多,不要超出作文纸,万般无奈,最好在2行以内。

⑤书写潦草涂改:书写要端正,不得用涂改液,不得随意修改,千万别连作文题都涂改,只改明显的错别字,能将错就错,能不改就不改。

总之,我认为学生平时作文是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悟性,一种兴趣的培养。但考试作文却是应考,要想得高分,就得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应考技巧。以上所谈的复习方法仅仅是根据我班的实际拟订的。作文复习其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像“教无定法,只要得法”一样!我们每个教师应该根据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选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进行有效的复习。

(6)考试之前要反复强调的问题。在习作动笔之前,要向学生反复强调,在考场上作文,它与平时的写作训练有许多不同:①有严格的时间限定。在规定的时间里,要完成审题、立意、谋篇的构思过程,还要写出完整的文章,是十分紧张的。②试题是严格保密的,只有到考场时才能知道,审题、立意、选材都必须从自己头脑中搜索,全靠平时的积累和记忆。③卷面占有重要地位,错别字和病句都会影响成绩。正因为有这些特别,所以写作文要注意如下几点:

①快速准确审题。审题是临场作文的第一关,既要快又要准。作文试题限定的内容包括文题、文体、写作要求等,审题时一定要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些要求。特别是对文题的把握,如果是纯命题作文,要仔细思考,抓住题眼,确定题材;如果是给材料作文,要准确理解材料的中心意思,揣摩命题人所引导的立意方向,做到文章切题。有时文题采取“一题多作”的形式,一定要明确所要求的项目,不要有所遗漏。只有经过这样的审题过程,才能保证文章写出来符合题目要求。

②正确深刻立意。立意与审题几乎需同时思考和确定。同一文题,不同的立意会产生很大差异。例如以《礼物》为题作文,如果写过春节某长辈赠送了一件自己期盼已久的物品,自己很高兴,觉得这个春节没白过,这样的选材和立意就很一般;如果写某人送你一本《世界名人名言集》,你如获至宝,并举出几个读后获益的例子,说明读书的好处,文章立意就高于前者;如果所赠礼物仅是一句箴言或一项启示,却能使你受用终身,写出来又能给读者以深刻教益,这种立意就更高远了。文章立意越高,成绩当然越好。不过一定要注意不要失控,如一味追求立意的高远,自己却没有能力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会造成文章苍白无力或前言不搭后语。所以在思考立意时既要求高远,又要量力而行。

③严密完成构思。临场作文时间紧张,有时连起草的时间都没有。平时要练习列出写作提纲,据以直接成文的习惯。有的同学怕写不完作文,连提纲也不写,想到哪写到哪,这样容易出现中心偏斜、内容重复、结构短缺等毛病。应花一点时间好好想一想,把思路记录下来(即列提纲),然后再作文。

④精心组织语言。临场作文的语言力求精练、通顺、有表现力。语言熊力的形成本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积累和修炼。语言准确是基础,要尽量不出或少出语病。想少出语病,就应该少用长句,多用短句,以免在语言照应上出问题。写考场作文时能体现你原有的最高语言表达水平就很好了,不要追求“超水平”的发挥。有的同学感到考试作文非同小可,一定要写好,于是大加描写,大加发挥。平时本没有这种能力,就很容易出现用词不当或语言不合乎逻辑的问题。要尽量精心去组织语言,不要只考虑“出奇制胜”或追求“一鸣惊人”。

写好临场作文全靠平时加强训练和积累。要脚踏实地学写作,不要靠侥幸取胜。

综上所述,在高年级阶段的作文复习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作文教学没有捷径可走,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没有什么巧妙的小路可走,那完全是一种日积月累的东西,作文教学必须实实在在,老老实实。作文教学必须遵循三个规律:一是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二是遵循作文本身的规律,三是遵循作文教学的规律。也就是作文教学必须全面贯彻作文教学的规律:读写结合、先说后写、激发兴趣、多读多写、从内容入手、发展思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