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是昏君吗:教师绩效工资正在毁掉基础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41:05
教师绩效工资正在毁掉基础教育4208 次点击

  这些年,教育改革一个被视为重大举措的就是绩效工资。实行绩效工资,初衷是好的。想以此来鼓励教师们认真工作。可是教育的不同阶段具有其相对特殊性。大学教育,主要基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考核,属于综合素质验收阶段。可是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幼儿教育却不然,基础教育重在培养孩子形成健康的发展方向与基本技能。这就出现问题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培养其基本技能的方式也就不尽相同了。

孔子当年在教育上就非常注重因材施教。他常教导学生要言行一致,不可巧言令色。结果有一天,他的学生子路对孔子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孔子恐怕子路还未孝养父兄,就去杀身成仁了。 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学生冉求也来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 公西华问道:“先生!子路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有父兄在。冉求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应该闻而即行。我弄不明白,请教先生?” 孔子说:“冉求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其实在对待当今的未成年人的教育上,个性差异又何止“懦弱与勇武”这么简单。

在对待未成年人的教育上,要注重其发展的方向性,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其次才是知识的培养。如果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在学习上学生就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起来事半功倍,否则将事倍功半。基础教育是为孩子终生打基础的,如果回避健康世界观的培养,一味地着眼知识的培养,被动学习的孩子们不但很难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一但走出校门学生就会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

到了大学,则侧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且学生在成年以前形成的一些行为习惯与认知价值取向是非常不容易改变的。因此,基础教育的许多教育方式纷繁复杂。难有统一评价标准。加之现行教育体系理念的滞后与体制本身的弊端,许多旨在培养学生健康世界观的教育模式不被理解。即便教育理念得到改善,客观上,那些不是每天与孩子共同学习生活的评价者(领导们),也根本不可能知晓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以确定对于每个具体教育对象的教育方法之优劣。

所以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的“绩效”是不易在短期内考查清楚的。尤其是“效”,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体现出来。就“绩”而言,也非一朝一夕所能洞悉。因为“绩”是为“效”服务的,重在最后结果。学生的个性差异使然,学生在校学习的每个时期,快慢急缓不可能完全相同。学习成绩排在前面的,不一定就永远排在前面。学习成绩暂时居后,由于前期基础打的牢实,会出现院内积薪后来居上的效果。

笔者曾长期从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工作的绩效是具有抽象性的。抽象的东西非要用具体的标准来衡量,只能促使被评价者违背教育规律急功近利,迎合评价标准。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笔者先后带过各式各样差生集中的乱班六七届。这些学生在小学就已经被甩在后面,几乎所有学生均存在小学知识的欠账。而且基于学校与家庭、孩子自身多方面的因素,大多数已经长期属于被弃管状态。本校初中建制是每个年级八个班。入学伊始,这个班的成绩稳稳落在后面垫底。这种情况下,按正常教学方式,这些孩子必定最终彻底残废。因为在其小学知识欠账较多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初中教育,形同在四楼五楼(四五年级的文化水平)上直接盖七楼(进行初中教育)。建这种空中楼阁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是绝对不可能有效果的。所以,当年在笔者的主张下,得到任课教师的配合,边给学生补小学欠账,边学习中学课程。这就使孩子们中学课程成绩长期处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上。可是两年以后,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孩子们后起直追,在初三下学期中考总复习前全班的各科成绩就已经从原来的均第八名上升到第三名(个别有一两科第四名),仅次于挑出来的优秀学生组成的两个“实验班”,位列普通班之首。其中能够参加中考晋升到高中的学生人数是其他五个普通班之和。高分段人数(六百分满分,五百分以上)是其他五个班的总和。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笔者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全校规定每班一周只有两节体育活动,笔者利用作全校学生工作之便,给完成学习任务,每次考试学年排名不落后(哪怕提高一名,或者与上次考试持平)的学生每天一节体制活动时间,如果期考优秀(进步幅度大)的学生可以每天两节课甚至整个下午都进行体育活动,并且丰富他们的活动内容。这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了学习效率。由最初的有近三分之一学生不能参加,到一年以后,所有学生均能参加每天一节以上的体育活动。

学生读书,就怕读死书,死读书。所以要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现实,用现实中案例的成败分析,引导学生正视综合能力的培养,正视自身的差距。“直面现实,坦视人生”是笔者送给所有学生的座右铭,使学生形成考试抄袭的自欺欺人行为可耻的观念,并且引导学生正视自身的这种毛病,用实际行动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的学生可以参加学校每周两节的体育活动,可是不能参加笔者奖励给学习诚实成绩不下滑的学生的体育活动)。夏天其他学生体育活动时,笔者将这样学生的书桌移到操场上其他同学活动的场所,让他们完成抄袭科目的单独作业,直至在老师认为适当的时候通过重新单独验收合格,方能参加班里的这种活动。

当年笔者的这种作法,频遭非议。认为笔者让抄袭的学生到操场上做作业是作秀。其实笔者这种作法,一是为了能够同时监督他们与活动的学生,二是让他们感受与集体的差距。这种学习效果不可能是最佳的,可是就好象一条鞭子,在鞭策他们。他们会在其他时间用心弥补自己的过失。班主任需要注意的是,要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心理与生理承受能力的极限。离极限太远,起不到最佳效果。超越极限会让孩子丧失希望,破罐破摔,绝望地不再努力。所以,作为班主任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承受能力,在明确意识到这类学生发自内心的悔改努力后,于适当的时候,要求科任老师对其进行检测。并依据该生的学习效果,建议检测试题的难度,意图让学生能够通过测试,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直面自身的不足,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

这种教育程序,最终收到与正常教育教学相同的效果,可谓殊途同归。只是因为学生的个性差异,方式不同而已。然而,现行评价模式下,这种作法是不会被普遍接受的。当年尽管三年后,学生的效果,要居于同类学生之首,可是那三年中的两年多对所有任课教师与笔者这个班主任,评价都是最低,相应的待遇也是最低的。任课教师与笔者达到最后的效果,要付出比教育其他正常学生多倍的努力与心、智慧。可是待遇与收入却形成极大的反差,尚且不如那些最终落在他们后面的其他几个普通班教师收入的一半。荣誉更是与之无缘。因为学校的各种荣誉都是年终评比,在初中三年的一个轮回的两年半中,学生成绩没有明显起色,荣誉自然都是其他教师的了。当学生成绩上来时,三年中的最后一次评比已经过去。下一次评比时,这些教师已经又接新生,没有谁还会记得毕业的班级成绩如何。除了笔者是因为这种班级别人操纵不了出任班主任外,其他任课教师几乎都是不被校领导看好的非骨干。即便有了成绩,也会被认为是偶然。下一届仍然会被安排教最差的班,结果循环往复。领导几届后换人,没有哪个领导会对新任领导说自己看走了眼,委屈了哪个老师。新任领导也不会一上来就立刻改弦更张。

笔者曾经有篇杂文是阐述中国基础教育中名师是怎样产生的。在基础教育中,与领导关系好,给你好学生教,你即便水平平庸,也会教学相长,迅速提高,很快成为名师。如果不懂潜规则,那只能被平庸下去。就象笔者教过的那几批学生,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成绩想超越挑出来的好学生组成的班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学制只有三年,不会给你机会。

自绩效工资后,再也没有人为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方式花费心血了。缺乏其他任课老师的配合,任你班主任再有雄心、信心、恒心也是无法收到以前的那种效果的。教差班的老师,虽然依然什么都得不到。可是人家选择从减少付出来找平衡。或者干脆只盯着几个条件相对较好的一点学生,教出一个比其他班最高分成绩高的学生,就说明自己不差。还可以得个什么单项将什么的。那些被抛弃的绝大多数学生,而再也没有希望改变自己的人生了。

这之前笔者所带的班里毕业的学生,从入初一没有一科成绩及格,到毕业后上高中,上大学(尽管多是普通大学),从事较好的职业。无不浸入着老师们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巨大牺牲。可绩效工资实行后,工资结构调整,大部分收入被绩效。剩余的一少部分难以维持教师的生计,老师们不再选择“牺牲”也是体制逼近下的无奈。因为这种牺牲太大,已经超越教师作为人的承受极限。

所以目前中国教育体制下的教师职称与绩效工资,在现行体制下都走了样,而且走的面目全非。有句俗话,讲台上没有烈士,成绩是不干出来的。如其几十年如一日,让父母妻(夫)儿一同与之受煎熬,不如按照绩效标准努力,解决一下现实问题。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收获一次的“效”已经突破大多数教师的心理感情底线。老师们多只关心眼前的“效”,关注一家老小的生计。

政体改革制约了时下中国所有行业的进步。可能有读者会嘲笑笔者:“你不就是说老师待遇太低么……”!是的,让中国的老师拿着世界(实际上的)最低收入标准,去教出世界上最尖端的人才,也只有中国如此特色。可是笔者也要说,即便中国教师的待遇提高上去了,在现行体制下也很难收到从本质上改善中国教育的效果。教师待遇一提高,那些只知道工作,不懂得潜规则的老师,就将被排挤出来。原来那些享受教育“成果”的仍然享受。他们依然决定着中国教育走向,决定着中国教育结果。最后一句话,这句话可能让此文夭亡于襁褓中,可是如果回避,此文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那就是现行体制下,任何教育改革都是徒劳的,注定不可能有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