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和大洋评课:天人合一│中国人永恒的歌。 【极品收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1:36:19
)——————————
',1)">

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之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主要有道家、儒家、佛教三家观点。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
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在禅宗来看,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
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从某种秤谌看,仍有点象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渴来喝水,饥来吃草。”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
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中西哲学在根本问题上无论如何是能相交沟通的。经海德格尔、杜夫海纳等人对现象学的改造性阐发,现象学的核心概念“意向性”愈加显出“天人合一”的面貌。在我们说,“天人合一”即相当于“意向性”,它是审美活动赖以存在的本体论意义的基础。
天人合一,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原初亲密相关性。在此意义上,我们有“情景合一”的具体表现。天人合一不能是抽象的概念,只能体现为情景交融,在情景交融的审美体验中,我们领会到天人合一。不通过情景合一的审美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难以向我们的意识提交或显示。
意向性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对象或现象,可以是审美对象,也可以另外的非审美的,如认识对象或知识对象。这取决于主体的意识活动性质,或者说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角度或态度,以审美的角度或态度看,它便是审美对象。非之,则不然,它会变成现成的对象。
以审美眼光看事物,事物是创造性或主动构成意义上的事物,不是现成地就存在的事物。观念对象或物质实体对象都是现成的非创建意义上的事物,它不是本真的事物。在审美活动中的事物才是本真的事物。这时的事物内在地具有天人合一的本体性质,在审美活动中它向我们“提交”了出来。
也就是说,事物的本真态,只有在动态的、主客原初互动中构成,这是一个“动态场”的构成机制,取决于双方,不是取决于某一单方。任何单方,都是原本的动态构成的“合一体”所派生,或衍生。现象学的还原,只能是天人合一的意向性,也就是说只能是审美活动或审美经验。是审美经验表征出世界的真实面貌,美的面貌。
在审美经验中,我们经历和体验着世界之真,事物之真。这就是中国古哲、诗人反复强调的,在“情景合一”中“生发”出来的事物才是事物的真相。古代诗人强调的“兴”,就是审美活动或审美经验。这种审美经验不一定立即过渡到实践活动,到了实践活动中会受理性左右,因而失去“原味”。因此,审美活动经验不等于实践活动经验。
审美活动经验有自己的领域,无关乎观念领域和物质实体领域,但又能沟通观念领域和物质领域。或者说,原初的天人合一的或“意向性”的审美经验,给出或照亮了观念领域和物质实践领域。审美活动的本体意义上的存在,具有优先地位,基础地位。这就是中国古代思想反复强调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的审美原因。
如果说事物有因果关系,那么,“审美因”就是人类文化的“第一因”,“第一推动力”。审美经验活动领域是一个特殊的样态或存在领域,这个领域最容易被概念之思、符号之心、形式之心、功利之心、真假之心、分别之心、实体之心等“非法前提”所遮蔽。因此,我们说它是“柔弱”的。
老子说“知强守弱”,坚信“柔弱胜刚强”,就是因为审美经验得到的“真”是“本真”,但与任何实体者相比,它又是十分柔弱的,然而它毕竟“胜刚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