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制品:浅谈中医特色疗法 - □-达缘灌水-□ - 达缘商务网 达缘俱乐部 - Powered b...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52:20

浅谈中医特色疗法

.keysearch{ border:1px solid #E6E7E1;padding:4px; width:500px;}.keysearch_title{ background-color:#1E4B7E;padding:2px 0; height:24px;}.keysearch_title form{padding:0px; margin:0px;}.keysearch_title h3{color:#C3D3E4;font-size:12px;margin:0px;padding:5px 0 0 10px;}.keysearch_title h3 strong{font-size:14px;}.keysearch_form{ float:right;margin-right:10px;}.keysearch_content{font-size:12px;}.keysearch_content ul{ list-style:none;margin:0px;padding:0px;}.keysearch_content li{ line-height:34px; border-bottom:1px solid #E6E7E1;padding-left:8px;}.keysearch_content li a{color:#444;}.keysearch_content li span{color:#1E4B7E;}.keysearch_more{ border:none !important;}.keysearch_more a{color:#09C !important;}

关于“中医特色疗法”的内容

  • 浅谈中医特色疗法
  • 本站搜索更多关于“中医特色疗法”的内容
浅谈中医特色疗法
    我们祖国的传统医学内容非常丰富,就中医特色疗法而言,不下几十种,笔者经过搜集整理,推

出此主题,陆续会给大家介绍中医特色疗法,希望同行们积极跟贴。谢谢!
不足之处,望赐教!
                                                              

   
  穴位注射疗法
一、概述

  1.水针的概念
  水针,又称穴位注射疗法,是选用某些中西药物注射液注入人体有关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它是在针刺腧穴治疗疾病的基础上,结合药物的药理作用,使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有机地结

合起来,发挥其综合效能,以提高疗效。

  2.针具和常用药液
  针具 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浅,选用不同规格的注射器和针头,经常规消毒即可使用

。一般可使用1ml、2ml、5ml注射器,若肌肉肥厚部位可使用10ml、20ml注射器。针头可选用5~7号普通

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以及封闭用的长针头。 常用药液 穴位注射法的常用药液有三类。

  ① 中草药制剂:如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生脉针注射液、人参注射液、鱼

腥草注射液、银黄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徐长卿注射液,

清开灵注射液等。

  ② 维生素类制剂:如维生素B1、B6、B12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维丁胶性钝注射液。

  ③ 其他常用药物:5%~10%葡萄糖、0.9%生理盐水、注射用水、三磷酸腺苷、辅酶A、神经生长因子

、硫酸阿托品、山莨菪碱、加兰他敏、强的松龙、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氯丙嗪、利血平等。

  二、操作方法

  1. 选穴处方
  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辨证取穴,局部取穴则选用压痛点、皮下结节、条索状物等阳性反

应点进行治疗。选穴宜精练,以1~2个穴为妥,最多不超过4个穴,并宜选取肌肉比较丰富的部位进行穴

位注射。

  2. 操作程序
  根据所选穴位的部位不同及用药剂量的差异,选择比较合适的注射器及针头。局部常规消毒,用无痛

进针法刺入穴位,然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待针下有"得气"感后,回抽一下,若回抽无血,即可将药推

入。

  3.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根据穴位所在部位与病变组织的不同要求,决定针刺角度和注射的深浅。如头面及四肢远端等皮肉浅

薄处的穴位多浅刺,而腰部和四肢肌肉丰厚部位的穴位可深刺。三叉神经痛于面部有触痛点,可在皮内注

射成一"皮丘";腰肌劳损的部位多较深,故宜适当深刺注射

  4. 药物剂量
  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差异较大,决定于注射部位及药物的性质和浓度。一般耳穴每穴注射0.1ml,面

部每穴注射0.3~0.5ml,四肢部每穴注射1~2ml,胸背部每穴注射0.5~1ml,腰臀部每穴注射2~5ml。5%

~10%葡萄糖每次可注射10~20ml,而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乙醇)和特异性药物(如抗生素、激素、阿

托品等)一般用量较小,即所谓小剂量穴位注射,每次用量多为常规量的1/10~1/3。中药注射液的穴位

注射常规剂量为1~2ml。

  三、适应范围

  穴位注射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是针灸的适应证大部分可以用本法治疗。


病 名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穴位 曲池、手三里、足三里
常用药物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胞二膦胆碱、ATP、CoA、维生素 B1、B6、B12注射液、维脑路通注射



病 名胃下垂
穴位 阳陵泉
常用药物黄芪注射液、人参注射液

病 名痢疾
穴位 脾俞、胃俞、足三里
常用药物 庆大霉素、人参注射液

病 名阳萎
穴位上巨虚(或足三里) 关元、八髎
常用药物鹿茸精注射液

病 名多发性神经炎
穴位 上肢:曲池、外关

下肢:足三里、阳陵泉
常用药物 ATP、CoA、加兰他敏、维素 B1、B6、B12注射液

病 名腓总神经麻痹
穴位 环跳、阳陵泉、足三里、
常用药物 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 ATP、CoA、加兰他敏、 维生素 B1、B6、B12注射液

病 名急性尿潴留
穴位悬钟
常用药物 5%~10%葡萄糖4~8ml,每穴2~4ml

病 名腰肌劳损
穴位中三里、三阴交
常用药物 当归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2%普鲁卡因2ml+ 强的松龙1ml

病 名梨状肌损伤
穴位肾俞、大肠俞、腰眼
常用药物 同上

病 名遗尿
穴位 阿是穴
常用药物阿托品0.25mg

病 名弱智儿童
穴位 关元、三阴交
常用药物乙酰谷酰胺、胎盘组织液、神经生长因子

病 名小儿麻痹后遗症
穴位脾俞、肾俞、足三里、 曲池、悬钟
常用药物当归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胎盘组织液、 ATP、CoA、加兰他敏、神经生长因子、维素 B1、B6、

B12注射液

病 名慢性鼻炎
穴位上肢:肩髃 、臂臑、 手三里、曲池、合谷 迎香、肺俞
常用药物 辛荑花注射液、0.5%普鲁卡因0.5ml/穴





  四、注意事项

    ①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② 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禁忌及毒副作用。凡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

、普鲁卡因等,必须常规规皮度,皮试阳性者不可应用。副作用较严重的药物,使用时应谨慎。某些中草

药制剂有时也可能有反应,应用时也应注意。

  ③ 使用穴位注射法前,应注意药物的有效期,不要使用过期药物。并注意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

情况,如已变质即应停止使用。

  ④ 药物不宜注入关节腔、血管内和脊髓腔。若药物误入关节腔,可致关节红肿、发热、疼痛;误入

脊髓腔,有损伤脊髓的可能,严重者可导致瘫痪。

  ⑤ 在主要神经干通过的部位作穴位注射时,应注意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如针尖触到神经干

,有触电样感觉,应及时退针,更不可盲目地反复提插。

  ⑥ 内有重要脏器的部位不宜针刺过深,以免刺伤内脏。

  ⑦ 年老体弱及初次接受治疗者,最好取卧位,注射部位不宜过多,药量也可酌情减少,以免晕针。

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等穴,不宜作穴位注射,以免引起流产。






五、水针疗法的沿革
  水针疗法又称穴位注射,是中西医结合的一种新疗法,它是根据所患疾病,按照穴位的治疗作用和药

物的药理作用,选用相应的腧穴和药物,将药液注入腧穴内,以充分发挥腧穴和药物对疾病的综合作用,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水针疗法50年代初期才形成。于封闭疗法的广泛应用中,开始将封闭与针灸疗法结合起来用于临床,

被称为"孔穴封闭",经临床观察二者结合应用对某些病症较单纯使用效果为佳。50年代中期一些单位开始

对"孔穴封闭"疗法进行初步整理并加以报道,其后此疗法被临床广泛采用,所用药物亦多样化,把中西药

物中适宜肌肉注射的大部分注射液,也扩充进去,注射的部位及临床治疗的病症也日益增多,使用范围涉

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

  从40年来临床应用资料来看,水针疗法按注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 穴位注药:有中药、西药以及中西药物混合制成的针剂。

  ② 穴位注水:如生理盐水、注射用水及低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等。

  ③ 穴位注液:即穴位注射组织液。

  ④ 穴位注气:亦称穴位充气疗法,常用氧气、空气等。

  ⑤ 穴位注血:即抽取患者血液注射于穴位上。

  ⑥ 穴位注油:用某种植物油,如花生油、生姜油等。

  六、水针疗法的作用及特点

  水针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近代医药学中的药物药理作

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疗法。使用时,将注射针刺入穴位后,作提插手法,使其得气,抽吸无回

血后再将药液缓缓注入穴位,从而起到穴位、针刺、药物三结合的作用。一方面针刺和药物作用直接刺激

了经络线上的穴位,产生一定疗效;

  另一方面,穴位注射后,药物在穴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故可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效能,并使之沿

经络循行以疏通经气,直达相应的病理组织器官,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再有,药物对穴

位的作用亦可通过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系统作用于机体,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产生出更大的疗效。

  所以水针疗法不仅为针刺治病提供了多种有效的特异性穴位刺激物,而且也为药物提供了有相对特异

性的给药途径(经络穴位),能减少用药量,提高疗效,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水针疗法具有以

下特点:

  ① 既有针刺对穴位的机械性刺激,又有药物等化学性刺激,二者发生协同作用,更有利于调整机体

的功能以达到治疗目的。

  ② 穴位注射操作方法,虽较一般注射稍为复杂,但与针刺术的手法比较,则易于掌握。

  ③ 水针疗法用极小剂量的药物,即可取得和大剂量肌肉注射同样的效果,所以不仅能提高疗效,而

且可以减少用药量。由于用药量的减少,相应的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也减低,如度冷丁常规注射,一般25

~50mg,有的患者即可发生头晕、恶心,而小剂量(10mg左右)穴位注射,效果不低,副作用则甚轻微。

  ④ 一般患者穴位注射以后,即可随意活动,较之针刺留针法缩短了治疗时间。

  ⑤ 注入的液体用量多时刺激范围大,且吸收需要一定时间,可于穴位可维持较长时间的刺激,延长

治疗时效。

  七、水针疗法应用举例

  十二指肠溃疡 在脾俞穴区压痛点注射三磷酸腺苷或维生素B10.5毫升,左右梁门穴或上脘穴,鸠尾穴

注射当归或黄芪注射液1毫升。每日1次,每次1穴。止痛可在脾俞区压痛点注射0.3毫升阿托品。30日为

一疗程。 胆囊病证 在胆囊穴(阳陵泉穴下一横指的压痛点),背部10~12胸椎棘突右侧的压痛点,外丘

穴区的压痛点注射柴胡或丹参注射液0.5毫升。止痛,可以背部压痛点注射阿托品0.3毫升或三磷酸腺苷

0.5~1毫升。

  慢性支气管炎 在肺俞穴、风门穴、大杼穴、哮喘穴、膻中穴、华盖穴注射三磷酸腺苷或维生素B11毫

升,每日1次,每次1穴,10日为一疗程。

  肩周炎 在肱二头肌长头和短头肩前区压痛点、三角肌区压痛点、肩胛冈肌区压痛点,每点注射1%普

鲁卡因2毫升、强的松龙1毫升和当归注射液2毫升的混合液,每隔4日注射1次。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在压痛点内注射1%普鲁卡因0.5毫升,强的松龙0.2毫升,和当归注射液

0.5毫升的混合液,要注射到肌肉的附着点上,并采用多点注入法。

  腰部急性扭伤、腰部肌肉及韧带陈旧性损伤疼痛 在压痛点或硬结组织注射普鲁卡因、强的松龙与当

归混合液5~20毫升。

  肌肉麻痹症 在有关穴位交替注射一叶秋碱0.3毫升,或注射三磷酸腺苷0.3毫升,维生素B10.3毫升,

隔日注射1次。






刮痧疗法
【概述】

  刮痧疗法是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玻璃,或头发、苎麻等工具,蘸食

油或清水在体表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刮动,用以治疗有关的疾病。

  本疗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简易治疗方法,流传甚久。多用于治疗夏秋季时病,如中暑、外感、肠胃道

疾病。有学者认为刮痧是推拿手法变化而来。《保赤推拿法》载:“刮者,医指挨儿皮肤,略加力而下也

。”元、明时期,有较多的刮痧疗法记载,并称为“夏法”。及至清代,有关刮痧的描述更为详细。郭志

邃《痧胀玉衡》曰:“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又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吴尚先《

理瀹骈文》载有如“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

自松解。”《串雅外编》、《七十二种痧证救治法》等医籍中也有记载。由于本疗法无需药物,见效也快

,故现仍在民间广泛应用,我国南方地区更为流行。

【基本内容】

  一、工具选择

  1.苎麻:这是较早使用的工具,选取已经成熟的苎麻,去皮和枝叶晒干,用根部较粗的纤维,捏成

一团,在冷水里蘸湿即可使用。

  2.头发:取长头发,揉成一团,蘸香油,作工具使用。

  3.小蚌壳:取边缘光滑的蚌壳,多为渔民习用。

  4.铜钱:取边缘较厚而又没有缺损的铜钱。

  5.牛角药匙:即通常用于挑取药粉的牛角及其他材料制成的药匙。

  6. 瓷碗、瓷酒盅、瓷汤匙、嫩竹片、玻璃棍等,选取边缘光滑而没有破损的即可。为现代所习用的

工具。

  7. 准备小碗或酒盅一只,盛少许植物油或清水。

  二、刮治部位

  1.背部:病人取侧卧或俯卧位,或伏坐于椅背上。先从第七颈椎起,沿着督脉由上而下刮至第五腰

椎,然后从第一胸椎旁开沿肋问向外侧斜刮。此为最主要和常用的刮痧部位。

  2.头部:取眉心、太阳穴。

  3.颈部:项部两侧,双肩板筋部(胸锁乳突肌),或喉头两侧。

  4.胸部:取第二、三、四肋间,从胸骨向外侧刮。乳房禁刮。

  5.四肢:臂弯(在肘的屈侧面)、膝弯(腘窝)等处。

  三、治疗机理

  本疗法有宣通气血,发汗解表,疏筋活络,调理脾胃等功能,而五脏之俞穴皆分布于背部,刮治后可

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根据现代医学分析,本疗法首先是作用于神经

系统,借助神经末梢的传导以加强人体的防御机能。其次可作用于循环系统,使血液回流加快,循环增强

;淋巴液的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据研究证明,本疗法还有明显的退热镇痛作用。

【操作方法】

  1.先暴露患者的刮治部位,用干净毛巾蘸肥皂,将刮治部位洗擦干净。

  2.刮治手法:施术者用右手拿取操作工具,蘸植物油或清水后,在确定的体表部位,轻轻向下顺刮

或从内向外反复刮动,逐渐加重,刮时要沿同一方向刮,力量要均匀,采用腕力,一般刮10~20次,以出

现紫红色斑点或斑块为度。

  3.一般要求先刮颈项部,再刮脊椎两侧部,然后再刮胸部及四肢部位。

  4.刮痧一船约20分钟左右,或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适应证】

  本疗法临床应用范围较广。以往主要用于痧症,现扩展用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疾病。

  一、痧症(多发于夏秋两季,微热形寒,头昏、恶心、呕吐,胸腹或胀或痛,甚则上吐下泻,多起病

突然):取背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刮治,如见神昏可加用眉心、太阳穴。

  二、中暑:取脊柱两旁自上而下轻轻顺刮,逐渐加重。

  三、伤暑表证:取患者颈部痧筋(颈项双侧)刮治。

  四、伤暑里证:取背部刮治,并配用胸部、颈部等处刮治。

  五、湿温初起(见感冒、厌食、倦怠、低热等证):取背部自上而下顺刮,并配用苎麻蘸油在腘窝、后

颈、肘窝部擦刮。

  六、感冒:取生姜、葱白各10克,切碎和匀布包,蘸热酒先刮擦前额、太阳穴,然后刮背部脊拄两侧

,也可配刮肘窝、腘窝。如有呕恶者加刮胸部。

  七、发热咳嗽:取颈部向下至第四腰椎处顺刮,同时刮治肘部、曲池穴。如咳嗽明显,再刮治胸部。

  八、风热喉痛:取第七颈椎至第七胸椎两旁(蘸盐水)刮治,并配用拧提颈部前两侧肌肉(胸锁乳突肌)

约50次。

  九、呕吐:取脊柱两旁自上而下至腰部顺刮。

  十、腹痛:取背部脊柱旁两侧刮治。也可同时刮治胸腹部。

  十一、疳积:取长强穴至大椎穴处刮治。

  十二、伤食所致呕吐腹泻:取脊椎两侧顺刮。如胸闷、腹胀剧痛,可在胸腹部刮治。

  十三、头昏脑胀:取颈背部顺刮。配合刮治或按揉太阳穴等。

  十四、小腿痉挛疼痛:取脊椎两旁(第五胸椎至第七腰椎)刮治,同时配用刮治腘窝。

  十五、汗出不畅:取背部、胸部顺刮。如手脚出汗不畅者,可在肘部、腘窝处刮治。

  十六、风湿痹痛:取露蜂房100克,用酒浸3日后,蘸酒顺刮颈、脊柱两旁,同时取腘窝、肘部或痛处

刮治,每日2次。

【禁忌症】

  1、凡危重病症,如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应即送医院治疗,禁用本疗法。

  2、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均不能用本疗法,如初愈也不宜采用。

  3、饱食后或饥饿时,以及对刮痧有恐惧者忌用本疗法。

【注意事项】

  1.治疗时,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如天气转凉或天冷时应用本疗法要注意避免感受风寒。

  2.不能干刮,工具必须边缘光滑,没有破损。

  3.初刮时试3~5下即见皮肤青紫而患者并不觉痛者,为本疗法适应证。如见皮肤发红患者呼痛,则

非本方法适应证,应送医院诊治。

  4.要掌握手法轻重,由上而下顺刮,并时时蘸植物油或水保持润滑,以免刮伤皮肤。

  5.刮痧疗法的体位可根据需要而定,一般有仰卧、俯卧、仰靠、俯靠等,以患者舒适为度。

  6.刮痧的条数多少,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处刮2~4条,每条长约2~3寸即可。

  7.刮完后应擦干油或水渍,并在青紫处抹少量驱风油,让患者休息片刻。如患者自觉胸中郁闷,心

里发热等,再在患者胸前两侧第三、四肋间隙处各刮一道即可平静。

  8.刮痧后患者不宜发怒、烦躁或忧思焦虑,应保持情绪平静。同时,忌食生冷瓜果和油腻食品。

  9.如刮痧后,病情反而更加不适者,应即送医院诊治。

【按语】

  本疗法长期为人们所喜用,方便易行,副作用小,疗效亦较明显,具有独到的优势。尤其在不能及时

服药或不能进行其他治疗方法时,更能发挥它的治疗效用。故值得进一步总结推广,扩大应用范围。




 【刮痧疗法历史渊源】
  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确切的发明年代及发明人,难以考证。较早记载这一疗法的,是

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医得效方》。“痧”字从“沙”衍变而来。最早“沙”是指

一种病证。刮痧使体内的痧毒,即体内的病理产物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因很多病症刮拭

过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紫红色或暗青色的类似“沙”样的斑点,人们逐渐将这种疗法称为“刮痧疗法

”。

  《痧胀玉衡》记载刮痧的方法有:

  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症,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子脚蘸香油刮之。

头额腿上之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软肉内之痧,用食盐以手擦之。

  淬痧法——在头额和胸胁出现小出血点或小充血点,用纸捻或大个的灯草蘸上少量香油点燃, 然后

用火头直接粹到痧点上,火头爆出一声响即熄灭, 再点燃去粹烧其他痧点。

  放痧法——在委中穴或在十指尖放血,就是“放痧法”,也叫刺血疗法或放血疗法。

  搓痧法——用手指撮拧、拿捏、提拉患者的皮肉,使局部充血或现出血点,此法若用于治疗痧症,则

叫撮痧法。

  民间刮痧法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选取刮拭部位,基本上采取哪疼刮哪的“阿是”穴取穴方法,主要用

于治疗感冒、发热、中暑、急性胃肠炎、其它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初起,肩、背、臂肘、腿膝疼痛

等一类症证。刮痧法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外治法,以其有立竿见影的疗效,既在民间流传不衰,也被医家

广泛重视。






拔罐疗法
「概述」

  拔罐疗法是以竹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的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造成被

拔部位的皮肤郁血现象,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拔罐疗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在马王堆出土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

中就有记载,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中皆提到角法。古代中医文献中亦多有论

述,常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以吸血排脓,以后又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

目拾遗》中提到“火罐气”时说:“罐得火气合于内,即牢不可脱……肉上起经晕,罐中有水出,风寒尽

出”。近年来,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不仅火罐的质料、拔罐的方法均有改进和发展,治疗范围也进

一步扩大,并经常与针刺配合应用,成为针灸学中一种重要的疗法。

  「基本内容」

  罐的种类根据制罐的质料可分成五种:

  1.竹罐:用坚固的圆竹筒制成。其特点是轻巧价廉,不易跌碎,取材容易,制作简便。缺点是易爆裂

漏气。至今仍被广泛采纳应用。

  2.陶罐:由陶土烧制而成。优点是吸力大,缺点是较笨重,落地易碎。较少应用。

  3.铜、铁罐:系用铜和铁皮制成。优点是耐用牢固,不会破碎。缺点是价格较贵,传热太快,易烫伤

皮肤。目前已基本不用。

  4.玻璃罐:系用玻璃制成。优点:质地透明,可清楚地窥测罐内皮肤的瘀血程度,便于掌握起罐时间

。缺点是容易破碎。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拔罐用具。

  5.抽气罐:有青、链霉素瓶或类似小药瓶,将瓶底切去磨平,保留瓶口橡皮塞,便于抽气时应用。或

用透明塑料制成,上置活塞,用来抽气。优点是可根据病情需要掌握拔罐松紧,轻巧便于携带,且不需燃

烧排气。缺点是制作较麻烦。它是今后火罐发展应用方向。

  「操作方法」

  (一)以排气法分类

  1.火罐: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排去空气。即借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去罐内空气,使之形成负压而

吸着于皮肤上,称火罐法。又可分为四种:

  (1)投火法:用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不等纸条燃完,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吸于体

表。

  (2)内火法:以镊子夹住点燃的酒精棉球,在罐内绕一圈,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有吸住



  (3)贴棉法:用1厘米见方的棉花一块,不要过厚,略浸酒精,贴于罐内壁中段,然后点着,罩于选

定的部位上,即可吸住。

  (4)架火法:用一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直径2~3厘米,放在被拔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

,点燃后将罐扣上,可产生较强吸力,使罐吸住。

  2.水罐:利用煎煮水热力排去空气。一般应用竹罐,先将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用时将罐倾倒用镊子

夹出,甩去水液,或用折叠的毛巾紧扪罐口,乘热扣在皮肤上,即能吸住。

  3.抽气罐:抽出空气。先将抽气罐紧扣于需要拔罐的部位上,用注射器从橡皮塞中抽出瓶内空气,使

产生负压,即能吸住。或用抽气筒套在塑料罐活塞上,将空气抽出,即能吸住。

  (二)以拔罐形式分类

  1.单罐: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明显压痛点。可按病变或压痛范围大小,选取适当口径的火罐。如胃病

在中脘处拔罐;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在肩内陵处拔罐;冈上肌腱炎在肩髃处拔罐等。

  2.多罐:用于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疾病。可在病变部位吸拔数个乃至排列吸拔十数个罐,称为“排罐法

”。如某一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位置成行排列拔罐。治疗某些内脏器官瘀血时,可按脏器解剖部位在相应

体表纵横排列拔罐。

  3.闪罐:吸拔后即起去,反复多次。即将罐拔上迅即起下,再拔上,再起下,如此反复吸拔多次,至

皮肤潮红为上。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虚证。

  4.留罐:吸拔后留置一定时间。即拔罐后,留置5~15分钟。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

夏季及肌肤瘠薄处,留罐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

  5.推罐:又称走罐,吸拔后在皮肤表面来回推拉。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处,如腰背、臀髋、

腿股等部位。须选用口径较大的罐,罐口要平滑,玻璃罐最好,先在罐口人涂一些滑润油脂,将罐吸上后

,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即后半边着力,向按,前半边不用力略向上提,慢慢向前推动,如此上下左右

来回推拉移动数十次,至皮肤潮红或郁血为止。

  (三)以综合运用分类

  1.药罐:用中药煎煮竹罐后吸拔,称煮药罐。或在罐内存贮药液,称贮药罐。

  (1)煮药罐:将配制成的药物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适当浓度,再将竹罐投入药汁

内煮15分钟,使用时,按水罐法 拔于需要的部位上,多用于风湿病等症。常用药处方为:麻黄、蕲蛇、

羌活、独活、防风、秦艽、木瓜、川椒、生乌头、曼陀罗花、刘寄奴、乳香、没药各6克。

  (2)贮药罐:在抽气罐内或玻璃罐内事先盛贮一定量的药液,药液量约为罐的2/3~ 1/3,使吸在皮

肤上。常用药为辣椒水、两面针酊、生姜汁、风湿酒等。常用于风湿病、哮喘、咳嗽、感冒、溃疡病、慢

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癣等。

  2.针罐:在留针的过程中,加拔罐。即先在一定的部位施行针刺,待有痠、胀、重、麻等得气感后,

留针原处,再以针刺点为中心拔罐。多用于风湿痛。

  3.针药罐:在留针过程中,加拔药罐。即先针刺,得气后留针,再以针刺点为中心,加拔药罐。

  4.刺络拔罐:用三棱针、皮肤针等刺出血后加拔罐。即用三棱针或皮肤针等叩刺病变局部或小血管,

使潮红、渗血或出血,然后加拔火罐。适用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丹毒、神经

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禁忌症」

  孕好、妇女月经期、肌肉枯瘦之人、6岁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精神病、水肿病、心力衰竭、活

动性肺结核、急性传染病、有出血倾向的疾病以及眼、耳、乳头、前后阴、心脏搏动处、大血管通过的部

位、骨骼凸凹不平的部位、毛发过多的部位等,均不宜用拔罐疗法。

  「注意事项」

  1.高热、抽搐、痉挛等证,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肌肉瘦削或骨骼凹突不平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使

用,孕妇腰骶部及腹部均须慎用。

  2.使用火罐法和水罐法时,要避免烫伤病人皮肤。

  3.针罐并用时,须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造成损伤,胸背部腧穴均宜慎

用。

  4.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入,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5.拔罐后一般局部皮肤会呈现红晕或紫绀色瘀血斑,此为正常现象,可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

,不宜在原位再拔。由于留罐时间过长而引起的皮肤水泡,小水泡不需处理,但要防止擦破以免发生感染

;大小泡可用针刺破,放出泡内液体,并涂以龙胆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






针灸疗法
    【概述】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

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

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

,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

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

疗方法。干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

群众所信仰。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

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

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起源】

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

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

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

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

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

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

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或 石。

《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

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

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

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

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

、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针灸的历史】

据古代文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篯”刺破痈肿的记载,以及《盂子》:“七年之病,求三年

之艾”的说法,再根据近年在我国各地所挖出的历史文物来考证,“针灸疗法”的 起源,可能就在石器

时代。

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早在公元6世纪,针灸学术便开始传播到国外。目前,在亚洲、西欧、东

欧、拉美等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应用针灸术为本国人民治病,不少国家还先后成立了针灸学术团体、

针灸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著名的巴黎大学医学院就开设有针灸课。据报道,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种达307

种,其中效果显著的就有100 多种。1980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43种推荐针灸治疗的适应病症。

1987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在世界医林中得以确立。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

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

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

总括概念。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行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

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

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

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

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

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

刺法灸法学,是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临床治疗疾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历代针灸学家在长

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刺法灸法的内容不断充实,理论不断完善,为本

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主要的针灸法】

★毫针刺法

★灸法: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

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拔罐法: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吸筒疗法、

拔筒法。古代有以兽角制成的,称角法。通过吸拔,可引致局部组织充血或郁血,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

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作用。

★其他刺法

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皮内针刺法,火针刺法,芒针刺法,电针刺法。

★现代刺法灸法:

耳针法,头针法,眼针法,手针法,足针法,腕踝针法

声电波电针法,电火针法,微波针法

穴位激光照射法,穴位贴敷法,穴位埋线法,穴位磁疗法,穴位注射法

穴位指针法,穴位电离子透入法,穴位割治法,穴位结扎法 一项医疗保健技术。包括针法和灸法。针法

是以针形工具,刺入或按压穴位或患病部位的医疗保健方法;灸法是以燃着的艾绒或其他可燃材料,温烤

或烧灼穴位或患病部位的医疗保健方法。上述两者在临床上经常配合使用,合称为“针灸”。

【针灸疗法的特点】

针灸疗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

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以

达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种称作针法,后一种称作灸法,统称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

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

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第一,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

防;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

痛等作用;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第四,医疗费用经济;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

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这些也都是它始终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原因。

针灸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

及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以及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发现了人体特

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



【针灸是否疼痛】

针灸的是否有疼痛的感觉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医生,另一个是病人。

一般来说,针灸刺入人体后会产生酸、麻、胀、重、疼等感觉,这些都是针刺得气的反应,是好的表现,

是检验本次针刺是否“合格”的一个指标,如果针入人体后没有任何感觉,那说明这次针刺是“不太合格

”的,这个医生的针刺手法是值得怀疑的。

一个好的医生,他的针刺入病人体内后,会使病人的局部产生或酸、或麻、或胀、或重、或疼的感觉,这

种感觉不是存在于病人表皮的,这种感觉来源于针尖所到的部位,一个好的针灸医生,会使针尖所到之处

的一大片区域产生这几种感觉,产生感觉的部位可以达到直径5厘米,甚至更大。这种感觉是非常舒服的

感觉,是一种挑动沉疴的感觉,是一种按摩弹拨劳损的肩背的感觉。

一个手法差的医生,带给病人的是进针时的疼痛,行针时的疼痛,这种疼痛是非常不舒服的疼痛,这个疼

痛的部位是在皮肤的表层,是一种牵拉皮肤的刺痛,跟上面所说的感觉非常舒服的“疼”发生的部位不一

样,上面所说的疼发生在深层,也就是针尖所到的部位,也就是有病痛的部位。

当然,一个身心放松的病人,也会配合医生的进针,减少针刺发生疼痛的概率。一个非常紧张的病人,他

的那种不好的疼痛感是会经常发生的。

所以说,针灸的疼,不是绝对的,好的疼可以解除病人的痛苦。不好的疼,是因为病人的紧张和医生的技

术太差造成的。

如果你在做针灸时,能够做到全身心的放松,并且找一个好的针灸医生来扎针,那么,你基本上不会被疼

痛困扰!

【针灸的应用】

针灸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

及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以及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发现了人体特

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

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性,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

少副作用,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并在他国开花结果

,繁衍出一些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到目前为止,针灸已经传播到世界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

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针灸是在中国历代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

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

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

针灸能治疗很多病情,用于美容,最多的就是治疗成人痘和减肥。

针灸去痘原理:根据每个人的长痘具体原因,比如肺火、胃火或者脾胃不调等,有针对性地制订针灸调理

的方案,通过治疗病症,实现经络通畅,实现去痘美容的目的。

针灸减肥的原理:其实就是克制你的食欲,让你少吃,再加上运动,你就可以减肥。针灸减肥有禁忌:以

下三类病人和有一些特殊状况,是不适合接受针灸减肥的:1、心脏病病人;2、二期、三期的高血压病人

;3、糖尿病病人;4、空腹、疲劳、严重出汗、运动后伴有大出汗等状态下,不能马上接受针灸减肥,应

暂缓,或更改时间。

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很广,举凡内、外、伤、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的许多疾患,大部分都能应用针

灸来治疗,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公开宣布针灸对一些疾病确实有帮助。以下列出世界卫生组织(WHO)

公布的43种针灸有效的病症,包括:

(1980年)
一、呼吸系统疾病
  1、鼻窦炎 2、鼻炎 3、感冒 4、扁桃腺炎 5、急、慢性喉炎。 6、气管炎 7、支气管哮喘;

二、眼科疾病
  8、急性结膜炎 9、中心性视网膜炎 10、近视眼 11、白内障;

三、口腔科疾病
  12、牙痛 13、拔牙后疼痛 14,牙龈炎;

四、胃肠系统疾病
  15、食道、喷门失驰缓症 16、呃逆 17、胃下垂 18、急、慢性胃炎 19、胃酸增多症 20、慢性

十二指肠溃疡(疼缓
  解) 21、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 22、急、慢性结肠炎 23、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 24、便

秘   25、腹泻 26、
  肠麻痹;

五、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27、头痛 28、偏头痛 29、三叉神经痛 30、面神经麻痹 31、中风后的轻度瘫痪 32、周围性神

经疾患 33、小儿脊
  髓灰质炎后遗症 34、美尼尔氏综合征 35、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 36、遗尿 37、肋间神经痛 38

、颈臂综合征 39、
  肩凝症 40、网球肘 41、坐骨神经痛 42、腰痛 43、关节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43种疾病针灸

临证指南。中国计量出
  版社。1995)



【传承价值】

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症,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

少副作用,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并在他国开花结果

,繁衍出一些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到目前为止,针灸已经传播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

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针灸是在中国历代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

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

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





放血疗法
概述
    放血疗法就是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

,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1、物品准备 消素的三棱针(或粗毫针、小尖刀)、75%酒精、棉签、消素纱布、胶布、弯盘。

  2、操作方法
  (1)点刺:(又称速刺)
  ①选好点刺之穴位血络,局部用酒精行常规消毒。
  ②术后右手持针,左手固定待刺部位,将针尖对准选好之血络,迅速刺入约0.1~0.3cm立即出针。
  ③用手指轻轻挤压点刺穴位周围皮肤,挤出少量血液,用干棉签擦之,再挤压1~2次,放出适量血液

后,用干棉签压迫止血。
  (2)挑刺:(此法多用于胸背部及耳后部位放血)
  ①选好部位,轻轻揉挤局部,使细小静脉充盈。
  ②常规皮肤消毒。
  ③用消素的三棱针或小尖刀挑破(或划破)微小静脉,并挤出少量血液。
  ④用干棉球擦去血滴,再揉挤放出少量血液,用干棉球压迫止血。
  (3)缓刺:多用于肘部、腘窝部的浅静脉放血。
  ①选好部位,并在放血部位上方用手自上而下按挤,或扎上止血带,使其静脉充盈。
  ②常规消毒皮肤。
  ③用消毒的三棱针或粗毫针刺入浅表静脉约0.3cm,再缓缓退出针头。
  ④以干棉球擦去放出的血液,松开止血带,再以干棉球压迫止血。
  (4)围刺:(又称散刺)用于皮肤病等病灶周围点刺出血。
  ①点刺部位常规消毒。
  ②用消毒的三棱针沿病灶周围按顺序点刺出血。
  ③用酒精棉球再次消毒点刺皮肤,必要时覆盖上消毒敷料。

  3、护理
  (1)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以免紧张,体质虚弱、孕妇及凝血机制不良者不宜采用此法。
  (2)注意器械及皮肤的消毒,防止感染。
  (3)手法宜稳、准、轻,不宜过猛,放血不可过多。
  (4)一旦出现晕针现象,立即扶病人平卧,喝热水,并注意观察面色、脉象、血压。症状较重者,

请医生处理。

  4、在护理的中应用
  (1)高热降温:大椎、十宣点刺放血
  (2)咽喉肿痛:少商穴点刺放血
  (3)头痛:太阳穴点刺放血
  (4)中暑:十宣穴点刺放血
  (5)全身搔痒:耳后静脉挑刺放血
  (6)神经性皮炎、丹毒、痈疖在病灶周围及相应部位散刺放血
  (7)急性胃肠炎:曲泽、委中穴缓刺放血。
  渊源
    本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其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

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

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本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

,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

热喘、衄血等病证。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

。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

头眩不能视症”。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

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

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病案

;叶天士用本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

中。近代,尤其在民间仍广泛地应用放血疗法。其价值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






敷贴疗法
  概述
    祖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方法众多。古代医学在长期医疗实践中,

创造并积累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归纳起来不外乎内治法和外治法。外治法包括了许多内容,而中药外

敷贴法正是其之一。它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根据不同的病证,选择相应的药物,制成膏、丹、丸

、散、糊、锭等制剂,贴敷于相应的腧穴或病变部位上,通过药物对腧穴的刺激作用,激发经气,疏通经

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人体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随着中医实验科学的发展,人们不断在寻找新的中药给药方式,敷贴疗法正好给了我们一个较理想的模式

,值得我们去挖掘,整理,研究和普及推广。

中医外治之法,以内治之理为依据,根据祖国医学基础理论,将辨证施治,理法方药贯通在一起,增加了

给药途径,扩大了治疗手段。名医徐大椿曰:“汤药不足尽病之论”,“人之疾病,由外以入内,其流行

于经络脏腑者,必服药乃能驱之;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可按而得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

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过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有力。”中医认为人体健康是

机体阴阳平衡的结果,由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因素,致使阴阳失去平衡,就产生了疾病。因此,治疗

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来调整失去的阴阳,其治疗就包括了内治法和外治法。

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它是根据中医的经络学说,按照疾病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中药配方,在相应的腧穴上敷贴,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疗法。敷贴疗法是一种穴位刺

激疗法,它既具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可通过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正如《理瀹

骈文》所说:“切于皮肤,彻于肉理,摄于吸气,融于渗液。”今天,敷贴疗法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更

可喜的是,它能被广大老百姓接受,深受人民群众欢迎。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华医药》栏目,还专门

为此作了专题报道。

外敷贴法选用相应的药物敷贴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上,通过药物不断刺激穴位,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

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现代研究表明,药物不断地刺激皮肤,会使局部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

梢进入活动状态,藉以促使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和免疫机能,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使机体

康复,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同时,药物本身的作用通过穴位皮肤的渗透和吸收,使药物分子进入血液,

参与血液循环,达到病所,发挥治病作用。清代外治法专家吴师机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

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其意即是,外敷贴法属外治之法,虽然给药途径和方法与内治法不

尽相同,但其治病机理是一致的,实为殊途同归。

敷贴疗法的特点:

外敷贴法在我国已应用了两千多年,由于其固有的优点和特点,一直流传延用至今,并越来越受到医家和

病人的重视和欢迎,其特点如下:

1、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外敷贴法只需将一些药物敷贴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上,外加胶布固定即可,不需

煎药、注射,男女老幼患者均可选用,可操作。

2、药源丰富,经济价廉:中药外敷贴选药广泛,有的还可以自己采集中草药,可尽量少花钱或不花钱,

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3、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外敷法在临床上可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使用灵活,奏效

快捷,疗效明显。

4、使用安全,减少毒副作用:此方法不用内服,只需外敷,可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副作用,即安全可靠,

若药物对刺激皮肤过敏,停药即可,症状可自行消除。

敷贴疗法的功用与适应证

中药外敷贴法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通经活络,行气止痛;2、健脾和胃,降逆止泻;3、通调三焦,利水消肿;

4、收敛止汗,固精止带;5、调理冲任,安胎固经;6、强壮保健,延年益寿;

7、温阳益气,救逆固脱;

由于外敷贴法具有诸多功能,因此可广泛运用到各种病证的治疗。如咳嗽,哮喘,感冒,鼻炎,痹症,痿

证,扭伤挫伤,腹泻、呕吐,高血压,浮肿,呕逆,失眠等待。

敷贴疗法的注意事项

1、注意体位,暴露施术部位,以药物不流失为适宜,选择适合体位。

2、严格消毒,防止感染。治疗前,一般宜用75%酒精作局部消毒,然后再外敷贴药,避免皮肤感染。

3、认真覆盖,束紧固定。药物敷贴后,选消毒纱布覆盖,胶布或绷带固定,以免药物流失、滑脱而影响

疗效。

4、发生水疱者,可用消毒针挑破,外擦紫药水。

5、小儿皮肤薄嫩,不宜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贴药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在1-2小时内为宜,此外,小儿

外敷还应加强护理,嘱小儿不能用手抓搔,拭擦,防止敷药脱落。

6、妇女孕期当禁用麝香类的堕胎作用的药物,以免引起流产或影响胎儿。

7、有皮肤过敏、皮肤破损者不宜使用中药外敷贴疗法,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撤去药物,甚者可

对症处理。

渊源
    敷贴疗法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先民就已学会用泥土、草根、树皮外敷伤口止血;长沙马王

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许多外敷方剂,用以治疗创伤等疾;晋《肘后备急方》载用鸡子、白醋

、猪脂、水、蜜、酒等作为外敷药和调和剂;南北朝《刘涓子鬼遗方》用猪胆汁外敷治疗痈肿;唐《食疗

本草》用胡桃研泥外敷治疗白发;宋《太平惠民方》以地龙粪研饼敷在小儿囟门,治疗小儿头热、鼻塞不

通;明《普济方》用生附子和葱涎为泥敷涌泉穴治疗鼻渊等。说明本疗法相沿习用甚久。清《理瀹骈文》

集敷贴疗法之大成,标志着本疗法的临床应用达到了更为完善的水准。
Posted: 2007-08-13 08:40 | [楼 主]  

yanshoufeng
   

级别: 初来乍到

   精华: 0
发帖: 22
鲜花: 6 朵
啄木币: 75 个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1(小时)
注册时间:2007-08-12
最后登录:2007-08-18  小 中 大     



敷贴疗法治疗那些病
三叉神经痛
穴位:太阳穴(双)
  操作方法:用全虫21条、地龙6条、蝼蛄3个、五倍子15克、生南星30克、生半夏30克、白附子30克、木香9克,研细末,装瓶备用,每次用药未适量,加上1/2的面粉,用酒调成两个药饼,敷太阳穴。每天1-2次。
中风昏迷
取位:后颈
  操作方法:取苎麻根30克、大蒜30克,同捣烂,敷于后颈。约20分钟后可渐苏醒。本方只适应于中风闭
中暑
  穴位:气海
  操作方法:大田螺3枚、青盐2克,同捣烂,敷于肚脐下气海穴
高血压

穴位:涌泉穴(双)
  操作方法:吴茱萸20-30克研细末,用醋调敷两足心涌泉穴。临睡时敷上,用纱布固定,次日起床时去掉,每天1次。
半身不遂
取穴:涌泉穴(双)
  操作方法:取穿山甲60克、大川乌头60克、红海蛤60克,研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15克,用葱汁调成半寸大小的药饼,贴涌泉穴(双),以纱布固定。再将双脚浸热水中,待身麻汗出,马上去除药饼。治疗时要避风。每半个月敷1次。
胃脘疼
方法一
  取穴:心窝鸠尾穴
  操作方法:取射干10克、蜘蛛香10克,捣烂,敷于前心窝鸠尾穴。冷痛热敷,热痛冷敷,每天2次。
  方法二
  取位:胃痛部位
  操作方法:取大黄30克、元明粉30克、栀子30克、香附30克、郁金30克、黄芩15克、甘草15克、滑石60克,研细末,加姜汁调成糊状,敷于痛处。每天2次。本方适宜于肝气犯胃,饮食停滞引起的胃痛。
  方法三
  取位:胃痛部位
  操作方法:将青黛30克、雄黄15克、密陀憎30克、铅粉15克,研细末,用2个鸭蛋的蛋清调匀,敷在痛处。每天2次,本方适用于胃痛并有热感的患者。
面神经麻痹
方法一
  取位:患侧腮上
  操作方法:取黑鱼头1个,捣烂,再将南星5克、天麻5克、草乌5克,共研为细末,与捣烂的黑鱼头和匀,敷于患侧腮上。每天l-2次。
  方法二
  取位:患侧部
  操作方法:用蔓荆子10克、黄芪10克、炙甘草5克,研细末,以开水调成糊状,贴于患例。每天1-2次。
  方法三
  穴位:劳宫穴
  操作方法:鲜蓖麻叶1张,捣烂,敷于患侧手心劳宫穴。每天换药2次。
  方法四
  取位:患侧部
  操作方法:将生马钱子略用水泡,刮去毛,切成薄片,先贴在胶布上,将胶布贴面部患侧,7天换药1次。
  方法五
  取位:患侧部
  操作方法:取鲜鹅不食草30克,捣成泥,摊纱布上,敷面部患侧。2天换1次药。
  方法六
  取位:患侧下颌关节、口角处
  操作方法:取蓖麻子去壳,揭为泥状,敷于患侧下颌关节及口角处,再用纱布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方法七
  穴位:太阳、下关、地仓
  操作方法:取白芥子研细末,用蜂蜜调成膏,取蚕豆大3份,分别贴于患侧太阳穴、下关穴、地仓穴。有烧灼感时去掉。
  方法八,
  穴位:太阳、牵正、劳宫
  操作方法:取蓖麻子30克、冰片2克(冬季可加干姜与附子各3克),捣泥,稍加醋调成药膏,敷于患侧面部太阳穴、牵正穴、手心劳宫穴,以纱布胶布固定。每天1次。
痢疾
方法一
  穴位:涌泉(双)、脐中
  操作方法:取吴茱萸6克,研细未,醋调为糊状,敷脐中穴与双涌泉穴。每天1-2次。
  方法二
  穴位:印堂
  操作方法:取雄黄、巴豆,朱砂、麝香、蓖麻子各10克,先把雄黄、朱砂、麝香研为细末,再与巴豆、蓖麻子共捣,制成药饼,每次取像蚕豆大一团贴印堂穴,贴后出现红晕时去掉。每天1-2次。适用于寒湿痢。
  方法三
  穴位:涌泉(双)
  操作方法:取大蒜头1个捣烂,敷涌泉穴,1小时后取下。本方适应于疫毒痢。
  方法四
  穴位:涌泉(双)
  操作方法:取吴茱萸20克,研细末,以醋调匀,敷双涌泉穴,纱布包扎固定,2小时后取下。每天2次。本方适用于细菌性痢疾不思饮食,四肢发凉者。
肠痈
方法一
  取位:麦氏点(脐和有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作为标志。)
  操作方法:取生石膏50克,研细末,用桐油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本方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脓肿。
  方法二
  取位:麦氏点
  操作方法:木芙蓉叶500克、大黄500克、黄芩450克、黄柏450克、黄连450克、泽兰叶450克、冰片10克,研细末。每次用200克药未与黄酒煎成糊状,摊在油纸上,厚约3毫米,外敷患处,外加纱布固定。每天换药2次。
  本方适用于较重的阑尾炎,或阑尾脓肿早期合并轻型腹膜炎患者。
  方法三
  取位:麦氏点
  操作方法:取生半夏、天南星、川乌、猪牙皂、浙贝母、广姜黄、黄芩、大黄各30克,黄柏、败酱草、木芙蓉叶各60克,穿山甲50克,白芷15克,研细末,装瓶备用。按3:7的比例加凡士林或蜂蜜调成膏状,摊于油纸上,外敷患处,再以纱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本方宜用治阑尾穿孔合并腹膜炎。


以上稍举几例,总之敷贴疗法涉及内外妇儿四大科上百种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大家可以试试。

推拿按摩疗法
概述
    推拿按摩疗法,是在人体体表上运用各种手法以及作某些特定的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中医外治法,具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调整脏腑气血功能和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按摩的手法很多,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种:

1、摩法:用手的掌部和指腹在患部慢慢作往返直线抚摸,作用部位较浅,动作应轻巧灵活。

2、按法:用掌心或掌根或双手重叠在一起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压患部适当部位,注意用力要均匀适当

3、拿法: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适用于肌肉丰满出或肩、肘关节部位

4、擦法:用手掌、大小鱼际、掌根、或小指腹在皮肤上摩擦。操作使用上臂带动手掌,力量大而均匀

,动作要连贯,是局部皮肤有灼热感。

5、揉法:用拇指和四指呈相对方向揉动,手指不能离开皮肤,是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

6、搓法:两手掌相对置于患部,用力作上下和前后的搓动,动作宜协调轻快,双手用力要均匀、连贯

7、滚法:用手背掌指关节突出部或以小鱼际、小指掌指关节的上方在皮肤上滚动,操作时用力要均匀

8、捻法:用拇指和食指罗纹面捏住患侧的手指等小关节部位对称性反复交替的揉动。操作时动作宜加

速、灵活,防止或纠正指、趾挛缩及畸形。

9:拍打法 :用虚掌拍打患侧肢体肌躯体部,用力轻巧而又反弹感,动作要有节律。起到解痉作用。

10:屈伸 :一手握住患者肢体远端,另一手固定其关节部,顺着关节缓慢地作屈伸活动。屈伸幅度

应根据病情而定,先小后大,逐步恢复到正常活动度。

11:抖法 :用手握住患肢的远端,轻轻抖动,患者应放松肌肉。抖动时应连续不断,不可间断用力

历史渊源
推拿按摩是民间主要的医疗和养生保健方法.与其他传统医学学科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起源 在远古时代,人类因寒冷或撞击、扭挫、跌损等外伤引起肢体麻木、疼痛时,都会出于本能的或自己或让同伴搓摩、按揉不适部位以抵御寒冷、减轻伤痛。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不断的总结,这种自发的本能行为逐渐发展成自觉的医疗行为,形成了最古老的推拿按摩疗法。 先秦时期 如文献所载殷商的原始巫吏常利用包括推拿按摩在内的一些民间疗法的效验来印证其神力。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用按摩诸术治愈虢太子暴疾尸厥等。安阳殷王墓发掘的陶搓、玉牙头梳等,不仅是卫生用具,也是民间自我推拿按摩的工具。 秦汉晋时期 推拿按摩疗法成为一门有民族特色的中医学科,其中包含了许多民间推拿按摩的技术和方法。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的捶背、抚胸、搓腰、揉膝等手法;《五十二病方》中对木椎、筑、钱币、羽毛、药巾等的运用;《汉书.苏武传》记载的用足踩背救醒昏迷的苏武等技术;《肘后备急方》记载的掐按人中、拇指按胃脘、抓脐上3寸、抄举法、捏脊法、背法、口内复位法等手法治疗昏厥、溺水、卒心痛、颞颌关节脱位等急症。 隋唐时期 是推拿按摩发展的盛世,隋唐时期推拿按摩疗法在医学领域有较高的地位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在民间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如《千金要方》记载的按摩治疗“小儿客忤项强欲死”、“鼻塞不通有涕出”、“夜啼”、“腹胀满”、“不能哺乳”等,以及“小儿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风寒”,及膏摩小儿心口、脐等民间小儿推拿保健方法。《续神仙传》记述的唐杭州县吏马湘以“竹杖打之”治疗腰、脚曲等病,是器械拍打手法的最早记载。 宋金元时期 这一时期民间推拿盛行,并有很多创新和发展。一些医学机构比较重视对推拿作用和应用的研究,在一些医学书籍中也记载了许多民间推拿按摩疗法。如《圣济总录》的生铁熨斗摩项治风热冲目及膏摩顶治疗目疾、鼻塞及诸痫证;《宋史》记载庞安时按摩催产;《苏沈良方》载掐法治疗新生儿破伤风;《医说》载搓滚竹管治疗骨折后遗症;《回回药方》的“脚踏法”、“擀面椎于脱出的骨上”治疗脊柱骨折等。 明代 是推拿按摩发展的又一盛世,推拿学得到了较全面的总结、创新和发展,除政府重视设专科外,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和小儿推拿独特体系的形成是这一时期推拿按摩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这一体系的产生、成熟和发展又源于民间推拿诊治惊证技术。在民间,推拿流传于洗浴、理发业和养生群体,使保健推拿更加职业化、规范化和个体化。如罗真人《净发需知》(又名《江湖按摩修养净发需知》)、《按摩修养歌诀》详述了人体各部位保健推拿方法。王廷相《摄生要义》论述了自我养生按摩和全身保健按摩法一一大度关法;曹珩《保生秘要》论述了各种疾病的自我推拿导引法等。此外,民间推拿器械也有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如《韩氏医通》的“木拐按节法”,《易筋经》的木杵、木槌、石袋拍打法,《古今医源》的木梳梳法和翎扫法,《寿世保元》的铁物压法,《景岳全书》的刮痧法等。 清代 太医院虽未设推拿科,但推拿学在小儿、骨伤、内科、五官推拿及膏(药)摩的应用以及流派形成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如一指禅、内功、正骨、腹诊、脏腑经络、捏筋拍打等民间推拿流派,加上明代传承下来的小儿点穴推拿流派,均以分散的形式在民间存在和发展,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并出现地域性特征。如鲁东湘西的儿科推拿、北方的正骨推拿、江浙的一指禅推拿、山东的武功推拿、川蓉的经穴推拿、上海的擁法推拿等。 综上所述,推拿按摩疗法起源于民间,自殷商成为宫廷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秦汉发展成为一门中医学科。此后,在历代的发展中不断从民间汲取新的手法和医疗保健经验,经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创新和完善,形成了一门跨学科的中医临床专业。而推拿按摩学的发展,又推动了民间推拿按摩疗法的不断创新和成长,并成为民间推拿按摩疗法坚实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中医推拿按摩学科与民间推拿按摩疗法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为用。





推拿按摩疗法
推拿的作用及特点

1.推拿保健的作用

(1)疏通经络。《黄帝内经》里说:“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说明按摩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如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功能等,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及组织间的代谢过程,以协调各组织、器官间的功能,使机能的新陈代谢水平有所提高。

(2)调和气血。明代养生家罗洪在《万寿仙书》里说:“按摩法能疏通毛窍,能运旋荣卫”。这里的运旋荣卫,就是调和气血之意。因为按摩就是以柔软、轻和之力,循经络、按穴位,施术于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 节全身,借以调和营卫气血,增强机体健康。现代医学认为,推拿手法的机械刺激,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综合作用,以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促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血液粘滞性减低,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故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3)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如小儿痢疾,经推拿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小儿肺部有干湿性罗音时,按揉小横纹。掌心横纹有效。有人曾在同龄组儿童中并列对照组进行保健推拿,经推拿的儿童组,发病率下降,身高、体重、食欲等皆高于对照组。以上临床实践及其他动物实验皆证明,推拿按摩具有抗炎、退热、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也正是由于按摩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周流、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2.推拿保健的主要特点

推拿按摩经济简便,因为它不需要特殊医疗设备,也不受时间地点气候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实行;且平稳可靠,易学易用,无任何副作用。正由于这些优点,按摩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养生健身措施。对正常人来说,能增强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取得保健效果;对病人来说,既可使局部症状消退,又可加速恢复患部的功能,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注意事项

(1)身心放松。按摩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

(2)取穴准确。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3)用力恰当。因为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过大易产生疲劳,且易损伤皮肤。

(4)循序渐进。推拿手法的次数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渐增加。

(5)持之以恒。无论用按摩来保健或治疗慢性病,都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常须积以时日,才逐渐显出效果来,所以应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除上述注意事项外,还要掌握推拿保健的时间,每次以20分钟为宜。最好早晚各一次,如清晨起床前和临睡前。为了加强疗效,防止皮肤破损,在施推拿术时可选用一定的药物作润滑剂,如滑石粉、香油、按摩乳等。若局部皮肤破损、溃疡、骨折、结核、肿瘤、出血等,禁止在此处作推拿保健。作自我推拿时,最好只穿背心短裤,操作时手法尽量直接接触皮肤。推拿后有出汗现象时,应注意避风,以免感冒。此外,在过饥、过饱、酗酒或过度疲劳时,也不要作保健推拿。
  按摩的优点

  按摩的优点很多,容易学习。操作简便,经济实用,还可代替药物。比如有些病人使用按摩后,可使精神振奋,起到兴奋剂的作用,也可使患者安静下来,起到镇静剂的作用。

由于按摩有利于循环系统和新陈代谢,对于一般慢性病或身体过度虚弱的患者,是比较安全可靠的。对于不便吃药的孩子,按摩可增强小儿体质,起到预防保健作用。对于某些复杂疾病,还可配合针灸、药物治疗。但是,对于一些急性的或高烧的传染病,或脏器有病变,如伤寒、肺炎、肺结核等,按摩只能起配合作用。如果患有肿瘤,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肠穿孔、胆道蛔虫引起的胆囊炎等,发病凶急,速转医院急诊,决不可应用按摩而延误病情。对于闭经二月左右,突然发生下腹部剧烈疼痛的已婚妇女,为了确诊是否有宫外孕或其他急性病发作的可能,也应该急速送往医院抢救,不要耽误。

1 按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扭伤,关节脱位,腰肌劳损,肌肉萎缩、偏头痛,前头后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股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腰背神经痛,四肢关节痛(包括肩、肘、腕、膝、踝、指(趾)关节疼痛)。颜面神经麻痹,颜面肌肉痉挛,腓肠肌痉挛。因风湿而引起的,如肩、背、腰、膝等部的肌肉疼痛。以及急性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滑囊肿痛和关节强直等症。

其他如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症,习惯性便秘,胃下垂,慢性胃炎,失眠,遗精,以及妇女痛经与神经官能症等,都可考虑使用或配合使用按摩手法。

(2)禁忌症:各种急性传染病,急性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传染性皮肤病,皮肤湿疹,水火烫伤,皮肤溃疡,肿瘤,以及各种疮疡等症。此外,妇女经期,怀孕五个月以上的孕妇,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患者。某些久病过分虚弱的、素有严重心血管病的或高龄体弱的患者,都是禁忌按摩的。

2 按摩注意事项

(1)按摩前要修整指甲、热水洗手,同时,将指环等有碍操作的物品,预先摘掉。

(2)态度要和蔼,严肃细心,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病情,争取患者合作。

(3)患者与医生的位置要安排合适;特别是患者坐卧等姿势,要舒适而又便于操作。

(4)按摩手法要轻重合适,并随时观察病人表情,使患者有舒服感。

(5)按摩时间,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按摩次数以十二次为一疗程。

(6)患者在大怒、大喜、大恐、大悲等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要立即按摩。

(7)饱食之后,不要急于按摩,一般应在饭后二小时左右为宜。

(8)按摩时,有些患者容易入睡,应取毛巾盖好,以防着凉,注意室温。当风之处,不要按摩。





推拿按摩疗法
常见病治疗
急性腰扭伤
穴位:肩井、肾俞、环跳、委中
  操作步骤:
  1.病人俯卧位
  两膝伸直,恨窝向上,两手放于体侧,使腰部肌肉尽量放松。
  (1)点按肩井、肾俞、环跳、委中,每穴均半分钟。
  (2)推揉法。医者两手掌指着力从上背至腰部,再从腰部至上背部,在足太阳膀胱经上,往返施术5分钟。然后在腰部作重点按揉,直至腰部有温热感疼痛减轻为宜。按揉中要先轻后重,随着肌肉痉挛的逐渐缓解而逐渐加力。
  (3)板法。医者一手前臂压住病人腰部痛点,另一手前臂抬高一侧大腿达最大限度,然后再猛然一抬,如听到弹响声或病人感到松快时即可停止。图56。
  2,病人侧卧位
  患侧在上,嘱患肢屈膝屈髋。斜板法,医者两手分别扶持病人肩及臀部,适当用力,作相反方向的左右晃动,趁其不意,用力下压腰部关节可发出清脆弹响声。然后再用同法换作健侧。
  3.病人下蹲位
  足跟着地,腰部前屈。医者一手扶病人肩部,另一手掌指着力擦腰骶部,向上向下擦之,直至腰骶部发热为止。图57。最后以轻叩打手法施于患处而结束治疗。
  注意事项:
  经穴按摩治疗急性腰扭伤,只要治疗及时得当,可很快痊愈,否则转为慢性,长期腰痛,造成治疗困难,也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
颈椎病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因椎间软组织退化性改变。当髓椎退行性变后,椎间隙变窄,加之后纵韧带的附着缘部分被掀起,微量的出血又可导致骨质增生或形成骨赘。随着椎间隙变窄,以及椎体前后诸韧带的松弛,又可造成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或出现后凸,甚至发生半脱位,使椎管的前后变窄,椎间孔也相应缩小,终致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若推椎缘骨质有唇形增生,则可直接产生对脊髓的压迫;而上、下两个椎体侧缘的骨赘有时也可累及椎动脉,使之发生扭曲或受压,出现脑组织供血不足的现象及出现疼痛。临床表现感一侧肩、臂、手麻木疼痛,可有头晕、耳鸣、耳痛和握力减弱及肌肉萎缩等。
  穴位:风池、缺盆、肩井、肩髃、曲池、合谷等
  操作步骤:
  1.病人坐位
  (1)点按风池、缺盐、肩井、肩髃、曲池、合谷,每穴约半分钟。
  (2)揉捏法。医者两手掌指着力交替进行,先在颈项两侧自上而下,又由下而上往返揉捏2分钟。然后在双侧肩、背部及患侧上肢揉捏3分钟。
  (3)牵拉法。医者一手臂自后侧置于病人腋下稍向下向外提拉,另一手握住患肢前臂远端向下牵拉放松,反复施术1分钟。
  (4)拨法。嘱病人做头颈部自动左右转动的同时,医者以拇指或中指着力在颈肩及背部的痛点作上下左右拨动3-5次。
  (5)提法。嘱病人颈部肌肉放松,然后医者两前臂尺侧压住病人双肩,两手拇指顶于病人枕骨下后侧凹陷处,余指托住下颌。前臂及掌指逐渐向相反方向适当用力,将头部徐徐向上端提的同时,边提边缓缓摇晃头部,以理顺经络,活动关节。图52。
  (6)捏拿法。医者站在病人背后或患侧.一手扶定头顶,一手捏拿胸锁乳交肌、斜方肌上部,两手交替进行,反复3-5次。然后捏拿患侧肩关节、冈上肌、肩胛间肌,反复施术3-5次。
  (7)搓法。医者站在患侧,两手掌指合力,从患肩开始由上臂搓到前臂末端反复5-7次。
  2.病人仰卧位
  (l)牵拉法。病人颈部置于床尽头。一助手两手握住病人双小腿远端,适当用力向下牵拉。医者左手托住病人枕部,右手托住下颌部作持续牵引1-2分钟。然后在牵引下轻轻将头部向左右转动和前屈后伸2-3次,再慢慢放松牵拉。图53。
  (2)抖法。嘱病人患肢肌肉放松。医者两手握住患肢末端,徐徐似波浪样起伏颤动,反复5-7次,以舒筋骨,滑利关节。
  注意事项:
  (1)手法要轻柔、均匀,切忌暴力。
  (2)治疗过程中,嘱病人要坚持颈部功能锻炼,如颈部前屈、后伸、左右环转等等,以提高疗效,防止复发。
腰部劳损
穴位:肩井、肾俞、腰阳关、环跳、委中、昆仑
  操作步骤:
  1.病人俯卧位
  (1)点按肩井、肾俞、腰阳关、环跳、委中、昆仑,每穴约半分钟。
  (2)推揉法。医者两手掌指着力,沿背部两侧足太阳膀胱经,从腰骰骶部至胸椎,边推边揉往返治疗5分钟,重点推揉腰骶部。
  (3)捏拿法。医者两手指着力于腰部至臀大肌,重点放在腰椎棘突两侧,骶棘肌和痛点,反复捏拿约3分钟。
  (4)擦法。医者立于患侧,两手交替着力,一手扶其一侧腰部,另一手全掌着力,置于腰骶部,上下左右擦摩,以局部发热为止。
  2.病人仰卧位
  摇法。嘱病人髋、膝屈曲,两手抱住膝关节。医者一手托住背部,另一手扶住膝关节,嘱病人来回摇动。
  注意事项:
  (l)工作和生活中,注意纠正不良体姿。
  (2)腰部保暖。
  (3)认真进行腰背肌的锻炼。
高血压
 穴位:气海、神阙、曲池、内关、神门、合谷、足三里、太冲、肝俞、肾俞、命门等。
  操作步骤:
  l.病人仰卧位
  (1)摩法。医者两手宁指着力,分别置于上腹际肋部,向上向下抚摩2分钟。
  (2)拿法。医者两手掌指分别置于腹外侧部,自外向内交替将腹肌挤拢,从上向下,逐渐移动反复拿提5一7次。图46。
(3)点揉气海、神阙、曲池、内关、神门、合谷、足三里、太冲,每穴约半分钟。
  2.病人俯卧位
  (l)推法。医生两手全掌着力,分别置于脊柱两侧,沿足太阳膀胱经从第一胸椎至腰骶部反复推摩5-7次。
  (2)滚揉法。医生两手掌指交替着力,置于脊柱两旁自上而不,自下而上反复擦揉5-7次。
  (3)点按肝俞、肾俞、命门,每穴约半分钟。
  3、病人坐位
  (1)捏拿法。医生一手扶一侧肩部,另一手拇、食、中、无名指对称捏拿后颈部,自上而下反复施术2分钟。
  (2)点按风地、印堂、太阳、人迎,每穴约半分钟。
  (3)叩法。医生两手四指交替叩击颈项和肩、臂部,反复施术5-7次。要求叩击手法要轻巧,速度要快。
  注意事项:
  嘱咐患者生活要有规律,不能过度劳累,适当锻炼,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少食或无食刺激的食物。

婴幼儿泄泻
穴位:建里、神阙、大鱼际
  操作步骤:
  1.病人仰卧位
  (1)摩腹法。医者一手四指罗纹面或掌心置于腹部,用摩法沿剑突下至耻骨联合上,以建建和神阙穴区为重点,作有节律、轻柔、顺时针方向环旋抚摩3分钟。
  (2)揉板门。医者一手固定病儿腕部,另一手用指揉法在手掌大鱼际部赤白肉际相连接处操运1分钟。图72。
  (3)推大肠。医者一手固定病儿食指,另一手用指推法,在食指桡侧缘,从食指尖向指根直推1分钟。图73。
  2.病人俯卧位
  (l)揉龟尾。医者一手扶住病儿臀部,另一手拇指罗纹面或中指端用揉法在尾椎骨端揉转1分钟。图74。
  (2)推七节。医者一手扶住患儿臀部,另一手用拇指或食、中二指在第二腰椎至尾椎骨成一直线由下向上直推一分钟。
  (3)捏脊法。将病儿裤退下到尾骨下缘,上衣撩起至第7颈椎。医者两手自然屈曲成虚拳,拇指伸张在拳限上面,食指和中指横抵在尾骨上,两手交替沿督脉循行线向前推进,同时两手的大拇指将皮肤轻轻提起,随捏随推向上抵至第7颈椎为止,如此反复3遍。在推、握过程中,每推捏三下,须上提一下,可能会听到“得拉”作响声,这是捏脊得法的良好现象。以背脊皮肤出现微红为宜。
  注意事项:
  (l)本病经穴按摩治疗,对轻型泄泻疗效很好,一般每天1次,经3-5次治疗症状就能逐渐减轻或消除。对重型泄泻,在经穴按摩治疗的同时必须应用药物治疗,可缩短病程。
  (2)喂养要定时定量,不吃不洁食物。注意保护腹部,勿使受凉。
神经衰弱症
本病多因长期思想矛盾或精神负担过重,或脑力劳动者劳逸结合长期处理不当所致。临床表现精神疲劳、神经过敏、失眠、疑病、焦虑和忧郁等。
  穴位:印堂、太阳、风池、内关、神门、安眠、足三里、心俞、肾俞、命门等
  操作步骤:
  l.病人仰卧位
  (1)分抹法。医者两手拇指腹着力分别在前额纵、横分抹5-7遍。
  (2)运揉法。医者两手四指着力,分别运揉前额、眼睛、颊部、鼻唇沟。右手在前,左手在后,相互配合,反复施术5-7遍。图50。
  (3)点按法:取穴印堂、太阳、风池、内关、神门、安眠、足三里,每穴约半分钟。
  (4)振啄法:医者两手指微曲,五指自然分开,指腹着力振,啄头部2分钟。图51。
  (5)按揉法:医者两手全掌交替着力,以脐为中心,做顺时针方向移动,由内向外反复按揉5-7遍。
  2.病人俯卧位
  (1)推法。医者两手全拿着力于脊柱两侧足太阳膀胱经上,自第七颈椎棘突水平至腰骶部,反复施术5-7遍。
  (2)点按心俞、肾俞、命门,每穴约半分钟。
  (3)擦法。医者两手掌指交替着力,置于骶髂关节八髎穴处,反复擦至皮肤微红,有温热感为宜。
  注意事项:
  (1)器质性病变引起失眠,应重视病因治疗。
  (2)解除思想顾虑,鼓励病人坚持体育锻炼。
便秘
穴位:中脘、天枢、大横、水道、足三里等
  操作步骤:
  1.病人仰卧位
  (1)点按中脘、天枢、大横和左侧水道、足三里,每穴约半分钟。
  (2)按摩法。医者两手掌指着力,自膻中穴开始,往下按抚至脐下关元穴,反复施术5-7次。然后两手全掌着力交替进行,沿升、横、降结肠行经反复团摩5分钟。
  手法要轻快、柔和、深浅适度,横结肠压力宜重,降结肠压力宜轻。此法是本病的主要手法,可将聚积之粪便松软散开,顺肠而排出体外。
  (3)推拿法。医者两手四指托起病人两侧之腹后壁,大拇指合拢于病人腹中。然后有手拿住腹直肌,左手全掌从剑突下向下推抚至下腹部时,右手自脐上向剑突方向作振颤,反复施术5-7次。
  (4)按揉法。医者两手掌指交替或重叠按揉左下腹部3分钟。手法要轻柔、和缓、着力适度。
  2.病人俯卧位
  (1)推法。医者两手全掌着力,沿脊柱两侧膀胱经自肝俞穴开始至八髎穴,直推5-7次。
  (2)擦法。医生两手掌指交替着力,置于腰骶部八髎穴处,反复擦摩以局部有热感皮肤微红为宜。
  注意事项:
  (1)首先要针对病因采取措施,如改变饮食习惯,多食粗粮、蔬菜;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加强体育锻炼等。
  (2)如受肿瘤影响造成的便秘,不属经穴按摩范围。

胃肠神经官能症
本病为一全身性疾病,由高级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胃或肠的功能性障碍,主要为胃肠分泌与运动功能紊乱,伴有失眠、头痛、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心悸、胸闷、忧虑、倦怠、盗汗、遗精、神经过敏等。
  穴位:建里、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阳陵泉、内庭、胃俞、脾俞、肝俞等
  操作步骤:
  1.病人仰卧位
  (1)点按建里、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阳陵泉、内庭,每穴约半分钟。
  (2)按抚法。医者用两手全掌着力,自剑突下沿腹中线至脐下反复按抚3分钟。
  (3)团摩法。医者两手全掌交替着力,沿升横、降结肠方向,自右向左旋转运摩,手法要轻快、柔和、较深透,反复团摩3分钟。图48。
  2.病人俯卧位
  (1)点按肩井、胃俞、脾俞、肝俞,每穴约半分钟。
  (2)捏脊法。医者两手拇、食、中指着力,横抵长强穴上,两手交替沿督脉循行线向前推进至大椎穴上,随捏随推,每捏捻三下,上提一下,反复施术3-5遍。
  (3)擦法。医者两手全掌着力,置于骶髂关节八髎穴处,反复擦摩至皮肤微红,有热感为宜。
  注意事项:
  (l)腹部经穴按摩手法要轻柔、缓和、适中,切忌马虎粗暴。病人饭前、饭后1小时内和酒醉后不宜作此法治疗。
  (2)本病平时要注意护理,防止复发,特别要注意饮食适当,情志舒畅,生活规律,禁忌吸烟饮酒。
痛经
穴位:气海、关元、中极、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步骤:
  1.病人仰卧位。
  (1)点按气海、关元、中极、血海、足三里、三阴交,每大约半分钟。
  (2)按抚法。医者两手掌指着力,置于下腹部回旋按抚3分钟,局部有热感为宜。
  (3)拿提法。医者自剑突下沿任脉至下腹部反复提7次。手法要缓慢、轻重适宜。
  2.病人俯卧位
  (l)点按肾俞、肝俞、膈俞,每穴约1分钟。
  (2)揉法。医者两手交替着力,滚揉腰骶部3分钟。
  (1)擦法。医者两手交替着力,一手指掌面置于骶髂关节八髎穴处,反复施术2分钟。图68。
  注意事项:
  (l)治疗前须作妇科检查,明确诊断。
  (2)经期注意腹部保暖和卫生。
半身不逐
穴位;殷门、委中、承山、八髎、气冲等。
  操作步骤:
  1.病人俯卧位
  (1)按法。医者拇指端置于枕骨下方之风府穴处,自上而下,沿督脉逐步按至腰阳关穴止,反复3遍。
  (2)滚揉法。医者两手掌指交替着力,反复滚揉背部脊柱两侧及下肢膀胱经,反复施术5分钟。
  (3)推法。医者两手拇指分别置于脊柱两旁大杼穴平高处,其余四指置其两侧,自内向外下方沿背部肋间分推至腋中线止,自上而下至腰骶关节处止,反复施术2分钟。
  要求手法轻揉、均匀、有力,以背部有热感为宜。然后用两手拇指掌侧对置臀下承扶处,其余四指分别置于大腿两侧,自上向下沿股后膀胱经上,经殷门、委中、承山至足跟止,反复推摩3-5遍。
  (4)擦法。医者两手交替着力,一手扶住臀部,另一手掌指置于骶髂关节八髎穴处,反复擦至皮肤微红,有温热感为宜。
  (5)根据病情适当配合腰后伸和髋后伸的被动活动。
  2.病人健侧卧位
  揉捏法。医者站在病人背后。一手固定患肢,另一手掌指着力,自患侧肩部,沿上臂肘部至腕部反复揉捏3-5遍。然后再以同样手法自臀部沿大腿外侧,经膝部至小腿外侧反复揉捏3-5遍。
  3.病人仰卧位
  (l)揉法。医者自患侧上、下肢的内侧,从上向下依次反复揉摩3-5遍,尤以肩、肘、髂、膝关节为重点治疗部位。
  (2)按压法。医生两手四指掌侧并置于患侧小腹部近髋关节内线气冲穴处,用指端点按一分钟(图47)。
  要求用力先轻后重再轻的三个步骤进行,以腹部轻松及单侧下肢感到温热为宜。
  (3)在行手法的同时,根据病情轻重,适当进行患肢的被动运动。
  4.病人坐位
  (l)如有面瘫者,点按印堂、睛明、太阳、颊车、地仓、风池,每穴约半分钟。
  (2)被动活动肩关节。按揉肩井、曲池、合谷,捻指关节,搓上肢结束治疗。
  注意事项:
  (1)本病以早期治疗为主,经穴按摩一般在发病后2周进行。
  (2)肌肉萎缩或有肌肉率缩行,手法宜轻。健侧为配合患侧治疗,可以患、健侧交替治疗,但重点治疗患侧。
  (3)在经穴按摩治疗过程中,病人有主动运动后,及早应用体疗锻炼,一般下肢主动运动恢复较上肢为早,应尽量用站位和扶持走路,上肢可在病人坐或站立下做刺激运动。
  (4)每次经穴按摩治疗25-30分钟,必要时可加长治疗时间,隔天1次。


同样推拿按摩疗法治疗范围也很广,这里就不一一举例。





分为敷脐疗法、熨脐疗法和灸脐疗法,
    一 敷脐疗法简称“脐疗”,敷脐疗法:是将一定量的药物研细末,调敷于脐中(神阙穴),上面用胶布或纱布等覆盖固定,,通过药物热、冷、香味等渗透入皮肤经络,通过经脉传导,沟通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

  1.根据病情选定方药。
  2.将选定的药物研细末,或作散剂用,或用调和剂调匀作膏剂用。如为新鲜湿润药物,可直接捣如泥,作膏剂用。
  3. 将患者脐部洗净擦干,然后将配制好的药粉或药膏置入脐中,然后用脐布或纱布垫敷盖固定。
  4.根据病情,或l-2天换药二次,或3-5天换药1次。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一、禁忌证
  本法无绝对禁忌证,但敷脐的药物一定要与疾病相符合。
  二、注意事项
  1.明确疾病,辨证施治,正确选用和配制敷脐药物。
  2.敷脐后如局部有皮疹痒痛,应暂停3-5天;如出现局部溃疡,应停止敷脐,改用其他疗法。
  3.用此法7-10天后仍无效,改用其它疗法。
  4. 此法对有些病收效较慢,可配合药物内服、针灸、推拿等疗法同时治疗,以提高疗效。   
三 常见病治疗
小儿夜啼
方法一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用陈茶叶3克研细末,白酒调和,敷患儿脐部,覆纱布垫,再用绷带包扎固定。
  方法二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用公丁香3粒研细末,米饭适量调和做饼,敷于脐部,覆纱布敷料,再用绷带包扎固定。
小儿遗尿
方法一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用补骨脂30克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0.3克,置入脐中,纱布覆盖,绷带包扎。2天换药1次。
  方法二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取五倍子3克、何首乌3克,研细末,用醋调和,敷于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晚敷1次,连敷3-5天见效。
  方法三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取丁香3粒研细末,用饭和匀,做饼敷脐。每晚睡前换药1次。
小儿消化不良
方法一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取石榴皮(鲜)30克捣成泥状,敷于脐部,用胶布封贴。每昼夜换药1次。
  方法二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取胡椒粉(或加白花粉少许)填脐中(以满为度),从胶布(或小膏药)固定。操作者以手掌按脐部3-5分钟。2-3天换药1次。适用于寒泻和伤食泻,或久泻不止。
  方法三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取葱白6根、食盐少许,酒糟1小杯,混和炒热,布包敷脐。适于初生儿肠鸣腹泻。
  方法四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取鲜生姜1片置脐中用胶布封贴固定。每24小时换1次药。主治单纯性小儿消化不良及因寒引起的小儿水泻。
腹泻
方法一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用酒曲1粒、艾叶5片、胡椒3粒、大蒜1瓣,共捣烂,用小饭团和匀做药饼,放火上烤热,敷于脐中。药饼凉了再烘再敷,如此反复多次。适用于小儿腹痛腹泻。
  方法二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取吴茱萸5克研末,用食醋5毫升调成糊状,加温,敷于脐中,用纱布敷料覆盖,再用胶布固定。早晚各换药1次。此法适用于风寒泄泻及过食生冷引起的腹泻。
  方法三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取艾叶7片、白胡椒7粒、五倍子1粒,研细末,加醋少许,再用糯米饭少许调和成团,敷于脐中。适用于脾虚泄泻及小儿消化不良。
方法四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取车前草捣烂,拧取汁液,调和六一散(六一散配制:滑石6份、甘草1份,研细末即成)敷脐。适用于湿热型泄泻。
高血压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取吴茱萸(胆汁制)100克、龙胆草酸提物6克、白矾(醋制)100克、朱砂50克,环戊甲噻嗪12.5克、地龙100克、罗布麻醉提物10克,混合为极细末,装瓶备用。将患者脐部用温水洗净擦干后,取药本0.3克放入脐中,敷盖棉球,胶布固定。5天换药1次,同时测血压。连用1个月无效者,改用其他方法。
腹痛
 方法一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白胡椒15克研极细末,装瓶备用。每次成人用0.2克放入脐中,再用药棉填满,外贴胶布固定。适用于寒凝腹痛。
  方法二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取吴茱萸30克、小茴香30克,研细末装瓶密封备用。用时成人每次取0.5克,用热酒调干湿适度,纳脐中,用纱布覆盖。适用于虚寒腹痛。
  方法三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用鲜苦楝根皮30克、胡椒3克、葱白少许,捣烂,用2个鸡蛋清调和,再用茶油煎饼,敷脐中。冷则再煎再敷,反复多次,直至痛止。此法对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效果良好,可缓解疼痛。但疼痛解除后应用驱虫药驱虫。
子宫脱垂
方法一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取蓖麻仁10克,醋炒研细,用热米饭适量共捣如泥,做饼敷脐,纱市覆盖,包扎固定。每晚临睡前换药1次,直至子宫复位、疗效稳定为止。
  方法二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取五倍子10克研细末,渗入黑膏药中贴脐中。每天换药1次,直至病愈为止。
却病延年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取麝香0.05克(另研)、青盐12克、丁香9克、夜明砂15克、乳香6克、木香6克、小茴香12克、没药15克、狗骨30克、乌蛇骨15克、龙骨15克、朱砂15克、雄黄9克、白附子15克、人参21克、附子21克、胡椒21克、五灵脂15克,研细末装瓶备用。如成人用,先用白面作条,圈于脐周,将上药1料分为3份,先将麝香末1伤倒入脐中,再上药未1份倒入面圈内,加入人乳适量,按实,插数小孔,再用槐皮1片盖于药上,用艾条灸之。3个月灸1次,每次灸50-100壮。可却病去毒,益寿延年。若小儿用,可将麝香木少许、药未0.3-0.6克倒入脐中,加人乳适量;操作者将手洗净,用手轻轻揉散,可治脐风、腹痛、疳积等。

敷脐疗法更适合小儿的疾病,腹泻、疳积、消化不良、口疮、腹胀、小儿遗尿、小儿肺炎、脐疮等,也可以应用于老年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有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等,也可去病延年。应用范围也非常的广,对许多的常见病有很好的疗效。



点穴疗法
概述

    点穴疗法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既不用药物,又不用工具,仅凭双手在患者的体表穴位上,运用一定的手法,就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点穴疗法的起源,一支源于古代按摩术的按法;另一支源于中国武术中的点穴术和解穴术。此法在欧美及东南亚各国都得到自成体系的发展。目前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学习和运用点穴疗法来强身健体。
  手法
点穴的手法分为平揉法、压放法、皮肤点打法、经络循按法、五行联用法等五种基本手法。此外,还有头部推运法、背部循压法、四肢摇运法等及其他辅助手法。
  一、平揉法
  平揉法是指平而揉之之意。所谓平,即不许偏斜,保持适当的水平。“揉”是按着摩的动作,是“按劲”和“摩劲”两者互相结合的动作。按劲是重手按住肌肉不动,摩劲是轻手摩着皮肤不停;不动为静属阴,不停为动履阳。而揉是“按”、“摩”结合的发挥,具有调节阴阳的作用。
  平揉法的具体操作是:术者的中指端点在患者的穴位上,继从拇指端抵中指内侧第一指关节,再以食指与无名指紧压中指第一指关节的外侧,以作辅助中指之势,便于中指的操作。然后,用中指端在穴位上,作圆卷形的平揉,含有按、摩两者之意。因而,揉的指端面,应陷入穴位皮肤之下,这样揉动,就可以不离开皮肤。平揉1个圆圈为l次,一般以50-100次为标准。而次数的增减,应随着病情来决定。
  平揉法的揉转,虽然是在穴位上操作,但由于连续平揉的刺激,在穴位组织中,也引起酸麻或酸困等感觉,能使穴位组织发生变化,引起生理上的机能调节,而发生抵抗疾病的作用。同时,在揉的动作上,不论速度的快慢,都会直接地促进血液的循环。根据血液循环在人体组织的生理关系,这一手法,在整个点穴中是非常重要的。
  手法的轻重,要根据病人体质的肥瘦、病情的新久而定。体质瘦弱和病情长者,用轻手法;体质肥壮和新病者,用重手法。但有时肥壮者也有用轻手法,瘦弱者也有用重手法。这样的变化方法,是根据疾病的特殊情况而灵活决定的。
  1.左右平揉的标准:向左手揉,或是向右平揉,是以患者的位置来决定左右的。揉患者的左侧或右侧穴位时,不论是阳经的穴,或是阴经的穴,从右往左向上揉转,为之向左平揉。反之,从左往右向上揉转。为之向右平揉。
  2.左右平揉与补泻:左与向有平揉的补泻方法,可加强其调节阴阳之不足。这是根据十四经,在人体循行起止关系,及左阳右阴升降问题,结合具体操作方法,进行迎随补泻。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揉左侧穴位时,向左平揉,即从右往左揉;向上随着轻揉转为之补,向下迎着经揉转为之泻。揉右侧穴位时,向右平揉,即从左往石揉;向上随着轻揉转为之补,向下迎着轻揉转为之泻。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揉左侧穴位时,向右乎揉,即从左往右揉;向上迎着轻揉转为之泻,向下随着经揉转为之补。揉右侧穴位时,向左手揉,即从右往左揉;向上迎着轻揉转为之泻,向下随着轻揉转为之补。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揉左侧穴位时,向右手揉,即从左往右揉;向上迎着轻揉转为之泻,向下随着经揉转为之补。揉右侧穴位时,向左平揉,即从右往左揉;向上迎着轻揉转为之泻,向下随着轻揉转为之补。
  足三阴经从足走胸:揉左侧穴位时,向左平揉,即从右往左揉;向上随着轻揉转为之补,向下迎着经揉转为之泻。揉右侧穴位时,向右平揉,即从左往右揉;向上随着轻揉转为之补,向下迎着经揉转为之泻。
  督脉经从尾骨上走头部,向左平揉,即从右往左揉;向上随着经揉转为之补,向下迎着经揉转为之泻。
  任脉经从小腹中线向上走:向右平揉,从左往右平揉;向上随着轻揉转为之补,向下迎着轻揉转为之泻。
  平揉补泻,是以男性为例。如果对女性用平揉补泻时,左右相反。即男性向左平揉为补,女性则向右平揉为补;男性向右平揉为泻,女性则向左平揉为泻。
  3.手揉法的作用:平揉在穴位上所起的作用,是使经络的本属得到调整,改变了气血在经脉中的循行现状,使人体生理机能产生一种新的变化,影响到本经有关表里脏腑等各方面。总的来说,平揉是调节阴阳不平衡现象,能补虚,能泻实,可升,可降,消积,除满,具有推陈致新等作用,为点穴中的主要手法。
  4.平揉法的应用:在临床上,不论用补法,或是用泻法,或是平补平泻法,必须配合手法的轻重,揉转速度的快慢,并结合病势的轻重缓急、患者体质的强弱胖瘦以及男女老少等不同关系,随机掌握,临症应变。
  5. 平揉法在临床应用上极为广泛,一般疾病都可选用。在手法配合上,常与压放法配合使用,与其他手法也可配合。在操作上,单手中指可以揉,双手中指也可以揉;向左平揉也可,向右平揉也可,以术者手顺为是。如果对于某一种病不见效或收效不大时,即可选用平揉补泻方法。
  二、压放法
  压放法是在穴位上进行的一种手法,“压”是向下压位;“放”是往上放开,互相对立,又互相结合的动作。
  在平揉法操作完毕时,仍以中指端在原穴位上,向着穴位的深部下压,使指端在穴位的皮肤水平之下,压下即放,放后再压,一压一放为1次,一般以50-100次为标准。其次数的增减,仍须结合病情来决定。
  1.压放法的标准:压和放,在压后放开和放开再压的距离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着适当的快慢速度。如果快慢不匀,就会失去压和放的协调性。压在深处,劲在穴位的里层;放开与皮肤相平,劲在穴位的表层。但在这个原则下,由于病情的不同,还可把压放过程缩短。但不得把指端离开皮肤。压是用中指端压,不要用指甲压。用指甲压就成为切了。也不要用指头肚压,用指头肚压就成为按了。压下、放开的两种过程,要保持着穴位的中心,使动的劲和穴位中心成垂直线,不然,就减弱了本手法应起的作用。
  2.压放法的补泻:压放法对于补泻的关键,主要是掌握压下的动作。但必须按照十四经的循行关系,以便做到“迎”和“随”,达到“补”和“泻”的手段。
  手三阳经的气血,由手走头,运用补法时,压劲在穴位中微往上;运用泻法时,压劲在穴位中微往下。手三阴经的气血,由胸走手,运用补法时,压劲在穴位中微往下;运用泻法时,压劲在穴位中微往上。足三阳经的气血,由头走足,运用补法时,压劲在穴位中微往下;运用泻法时,压劲在穴位中微往上。足三阴经的气血,由足走腹,运用补法时,压劲在穴位中微往卜;运用泻法时,压劲在穴位中微往下。此外,压劲保持在穴位中心,就属于平补平泻法。
  3.压放法的作用:压是压迫穴位的组织,使他收缩、抑制,趋向于静止状态。放是把压迫的穴位放开,使它扩张、兴奋,趋向于活动状态。
  压下去的深浅,以放来控制,所以压放结合,以放制压。压深,在体内为营分;压浅,在体内为卫分。因而,压放有调节营、卫、气、血的功能。压是压止一切病势的活动性,具有收敛、止逆、止吐、止汗、止血、止痛之效。放是维持其压后所起的作用,不至由压而引起不良现象。
  4. 压放法的应用:压放法在临床应用上和平揉法一样的重要。在操作上也须结合患者体质的强弱、胖瘦,保持适当的轻、重手法。按照病情的轻重,及得病时期的久暂,掌握压与放的速度。压的深或浅,与压的轻或重有关系。而压的轻、或是压的重,又与经穴的部位有关系。因此,压放在应用上,要连系到各方面,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皮肤点打法
  皮肤点打法,仍是以中指端进行操作,先把中指提起,离开皮肤约一、二寸远,再将中指端对准穴位中心,向下点打。在点打的时候,要把劲提位,似有弹性。这样,点打的指力,点在皮肤表层,不致使打的重要不平衡。一打一提为1次。点打的次数,仍以100次为标准。而点打的轻重,同样要依据病情来决定。至于点打的速度,一般点打都是快手法。因为快了能够产生热,这就相当于艾灸的作用了。
  1.皮肤点打法的作用:皮肤点打法,是在患者的体表穴位上进行点打,可以引起局部皮肤毛细血管的扩张,使穴位周围发生微红微热。这种微红微热现象持续时间不久,就逐渐消散,这就是毛细血管的收缩过程。由于局部皮肤毛细血管经过点打后的扩张转为收缩,很显然给穴位外层组织,增加了力量,代偿了循环,对生理机能起到强壮性作用。
  点打过的穴皮肤微红微热,和艾灸后的微红微热相似。艾灸热为外部供给热,点打热则是本身引起的热。而艾灸热多燥,禁忌症较多;点打热少燥,禁忌证也较少。
  此外,点打法有促进机能吸收水分的作用。例如,治疗小儿腹泻中的点打法,一经治疗,即可使一天腹泻20多次,减为10次以下。又如,点打法对于大便干燥的患者,反而引起大便秘结。这证明点打法能够促进肠机能对水分的吸收。从临床实践中证明,皮肤点打法是具有止泻、祛风、止痒等作用。
  2.皮肤点打法的应用:皮肤点打法能够强壮机能,对于虚弱症极为有效。如小儿麻痹症,每个穴位都不可缺少点打法。失血症用隐白穴,也必须有点打法才能发挥止血的作用。
  皮肤点打法的重点,主要在皮肤的表层,因而,对一般风寒感冒等病症,效验颇佳。对皮肤搔痒,收效更为显著。
  总之,皮肤点打法常与前两种手法配合并用。但对一般皮肤病和荨麻疹等可以单独使用。对湿疹需要配合平揉手法。热性病少用,便秘者禁忌。
  四、经结循按法
  循按法是以中指或拇指,在点过的经穴和它的经络线上或揉、或压、或点,往返的进行为之循按。例如,合谷为大肠经穴,为了加强本经的作用,就在会谷穴至肩髃穴之间,选择数穴,往返的揉、或压、或点。另外,有经络循推补泻以及循按辅助手法,搓捻、压按、摩擦等法,以便临床酌情配合选用。
  1.经络循按法的补泻:循按法的补泻,是按照经络的循行经路进行循按手法。行循按补法的操作,顺着经络去的方向多,逆着经络来的方向少,一般是2与1之比。例如,手阳明大肠经合合谷穴至肩髃穴之间,或揉、或压、或点作2次,肩髃穴至合谷穴则作1次。或由合谷穴循按至肩髃穴,再由肩髃穴至曲池穴,这也是2与1之比。
  行循按泻法,则与上述补法相反,即由肩髃穴至合谷穴作2次,由合谷穴至肩髃穴则作1次。或是由肩髃穴至合谷大,再由合谷穴至曲池穴。
  循按法的平补平泻法,来去相等,往返操作。
  2.经络循按法的作用:循按法由于在经络的范围内操作,可直接促进气血的循环。同时,由于补泻的不同,还可改变气血在经络中的来去状况。这样,就更能发挥前面几种手法的补泻作用。
  循按在配合上,则是辅助性质。如单用循按,则亦有通经络、活气血、止疼痛、治麻木等之效验。因为循按中,有兴奋手法,也有抑制手法。由于手法轻、重、快、慢的木同,还可使用平揉、压放两种手法的性能有所改变。如手法操作慢而重,就能把兴奋性的作用,变为抑制性。反之,手法操作快而轻,也可把抑制性作用,变成兴奋性。这是因为兴奋的对立面是抑制,兴奋减弱了就会变为抑制的。
  3.经络循按法的应用:循按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是依据经络分布和循行的关系,一般用于风湿性疼痛和麻痹性机能障碍。在操作的次数与部位方面,须根据患者的病情范围,进行局部性循按,或全身性循按,以5-8次或更多一些的适宜。手法的配合,须结合病情来选择,并不是把全部循按法都用上。
  循按法的轻、重、快、慢,也须根据患者病势轻重及新久,并结合体质强弱和胖瘦,灵活掌握,自可达到循按预期之效。
  五、五行联用法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相互关系,即相生、相克、相乘、相侮。按五脏之五行所属(肝与胆属木,心与小肠属火,脾与胃属土,肺与大肠属金,肾与膀胱属水),五脏所主(肝主筋,肾主骨,心主血,肺主气,脾主肌肉)等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整体,与内部五脏部位是一致的。心、肺在上,与气血在肢体浅层相一致;肝、肾在下,与筋骨在肢体深层相一致;脾、胃在中,与肌肉在气血筋骨之间相一致。五行联用法,就是按照上述的理论,分为如下。
  1.五种手法的名称:五行联用法的名称
  (l)骨压放;(2)筋振颤;(3)肌肉左右揉;(4)血脉摩推;(5)皮肤点打。
  因为这五种手法是配合五个俞穴,即井、俞、经、合连续操作。所以,称为五行联用法。
  2.五行联用法操作次序:根据气血、筋骨、肌肉等不同深浅组成的相互整体关系,并结合手足阴阳经脉循行的方向,把这一手法分别先后次序进行操作。由于手的阴阳经脉循行趋势,是从上往下的,手法的次序是:点打、摩推、压放、振颤、左右平揉。足的阳经和阳经循行趋势,是从下往上的手法的次序是:压放、振颤、点打、摩推、左右手揉。任脉和督脉循行,都是从下往上的,手法次序与足经相同。
  3.五行联用法的具体操作和理论:
  (1)点打。点打的操作是与穴位的皮肤接触,属于肺,肺为金主气。手法的过程是:一手中指在所选的主穴进行点打;另一手中指切压住配穴经脉范围内的金穴不动,为配合主穴增强点打的作用,有似肺脉之短涩的点打,一般为100次。
  (2)摩推。摩推的操作是与穴位的血脉接触,属于心,心为火。手法过程是:一手的手掌或拇指本节的侧面,在所选主穴部位,顺着经脉往返摩推为一次;另一手切压住配穴本经的火穴不动,为配合主穴增强摩推的作用。摩推的范围超过穴位,有似心脉浮大而散,每穴共摩推100次。
  (3)骨压放。压放的操作是按触到骨的部分(假如是腹部,临时酌情压放,重压感到好,则重压;重压难受,则减轻压力),属于肾,肾为水。手法过程是:一手中指在主穴向下深压,达到骨的部分,然后缓缓地微放到筋的部分。一压一放为1次。手法慢而且重,所以一般只压放5-7次即可。压放的力量在深部,动作且缓,有似肾脉沉而软。在压放的同时,另一手的中指切压住本经的水穴(扶突),如配穴,以增强压放的作用。
  (4)振颤。本手法是与筋的部分接触,属于肝,肝为木。手法的过程是:一手中指在主穴作振颤,先作摇振7-9次,每次摇振一二下,稍停,再作前法,继而作振颤70-90次。摇振或振颤,都要含有弹动性,有似肝脉之弦长。在振颤的同时,另一手的中指切压住本经的木穴,为配穴,以增强主大的振颤作用。
  (5)左右手揉。左右手揉的操作是与肌肉接触,属于脾,脾为土。手法的过程是:一手的中指在主穴作正揉、倒揉各100次,不轻不重的揉而且要匀,有似脾腺之和缓,对慢性胃肠炎较好。如果对风湿性疾病或神经痛,可作稍轻揉和稍重揉。稍轻揉,即肌肉连血脉,这是阴济阳;稍重揉,即肌肉连筋骨,这是阴济阳。稍重揉,即肌肉连筋骨,这是阳济阴。
能止痛,能促进机能的恢复。
  4.井、俞、经、合:十二经脉是联系着五脏六腑的,各脏腑则是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又互相联系的。每一条经脉都有井、俞、经、合等五个俞穴。它们的分布是:手的阴经和阳经,是从手到肘排列着;足的阴经和阳经,是从足到膝排列着。这五个俞穴的排列与分布,显示了一经脏气与其四经脏气的互相联系。阴、阳经脉的井、俞、经、合,在部位上是一致的,如按五行则有区别。所以,手足的阳经,井为金;手足的阴经,井为木。阳井金,从手到肘、从足到膝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阴井木,从手到肘、从足到膝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阳井金与阴井水的排列:和十二经脉总的循行起止是一致的。按肺属金,气血循行出于手太阴肺。按肝属木,气血循行最后一经为足厥阴肝。这就是井、俞、经、合在每一经,以五行排列的主要理论根据。
  六、其他辅助方法
  点穴疗法中的辅助手法,是为了帮助以上几种手法不足的一种局部性手法。分为头部、背部、腹部、四肢、穴位等各个方面。兹就其性能和方法,分别叙述如下:
  l. 头部推运法:头部推运时,先令患者坐端正,术者以两手按在患者两鬓部,再以两手拇指由患者的眉心交替上推24数,继由眉棱骨上方,分向两鬓旁推,经两耳上际达头部枕骨下风池穴处。上推时两指尖朝上,推2次;旁推至两鬓处,两指尖相对朝里、向上推至两头角经头维穴向后,推2次。再在发际中线,两拇指侧面相合,指尖朝上,或指尖着于皮肤,一齐上压,随压随移位置,直到百会穴处,压2次。以上推运方法,可以往返推运数次。手力轻、重、快、慢,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此法对于头痛、头昏、气上逆、呕吐等症有效。
  2.背部循压法:本法是用拇指在患者的胸椎两侧,即足太阳经的第一侧线、第二侧线,向上而下,先右后左,上轻而下重的循压。这样就是抑制和诱导作用,对于呃逆、呕吐等上冲性症状,最为相宜,为一般内脏疾患的辅助手法。每线可循压8-9次。在压完两侧的第一侧线和第二侧线后,并宜循压脊柱中线。循压两侧足太阳经时,由上约与第一胸椎平,向下约至第七胸椎以下。
  3.振颤法:为腹部振颤、穴位振颤,及肩、膝关节等部振颤。
  (l)腹部振颤。用手掌按在患者的腹部,如中脘、神阙、关元穴等处。按着稍停,微作振颤,有止痛作用。振颤几分钟即可。
  (2)穴位振颤。用中指点在穴位上,重压穴位的深处,略停,作摇振动作,对风湿性关节痛,或神经痛,有止痛作用。
  (3)肩、膝关节振颤。用两掌心合按在肩关节,或膝关节的两侧,按上几分钟以后,两手就可同时摇动振颤。此法虽然是局部手法,确有止痛、活血之效。
  4.四肢摇运法:如用于上肢,有二种手法。一种是以一手托患者之肘,一手持其手腕,使患者作伸肘和屈肘动作,往返数次;另一种手法是以一手按着患者肩关节,拇指在臑俞穴处,中指压在云门穴处,即拇指在肩关节后,中指在肩关节前,一手持腕,使患者上举,继而放下,转向后背,或缓慢地作环绕状运动,继续作8-9次即可。
  如用于下肢,以一手按于膝盖部,拇指在外侧,食、中等指在内侧;另一手持患者的足掌,使下肢作屈回和伸直的动作,并可作外转伸屈和内转伸屈等动作。次数各以8-9次为适宜。四肢摇运法,主要是对运动机能障碍症,用之有效。
  5.压穴法:是利用两手或一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同时压着适应症的2个或3个穴位。头部多用此法。在压着穴位时,指端需作揉压和振颤动作数分钟。
  (l)前头痛压穴法。以拇指压着两攒竹穴,两食指压着头维穴,两中指压着太阳穴或丝竹空穴。
  (2)偏头痛压穴法。以拇指压着太阳穴或丝竹空穴,食指压着头维穴,中指压着率谷穴。
  (3)后头痛压穴法。两拇指齐压风府穴,两食指压着风池穴,两中指压着完骨穴。
  6.切穴法:不论是经穴或是奇穴、阿是穴,都可用切穴法。具体切法是用拇指或食指、中指等指甲,在穴位上切。切穴和压穴不同,一定要注意切穴的部位。如果用力重,容易切破皮肤。除头面手足等处的穴位外,一般最好隔着衣服切。切穴手法的轻重,应根据患者的自觉情况而定。此法,有止痛之效。如切十二井穴与人中穴,对于急救及醒脑有良好的作用。
  7.抖振法:分为局部抖振法和全身抖振两种。通过抖振,活动了机体组织,能达到舒经络、活血脉的目的。可用于运动机能障碍病症。
  抖振法用于手指、上肢、下肢及足趾等部。如做手指和足趾抖振时,术者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手指前端或足趾端,上下的摇动抖振,使被抖振的关节发生振动活动,连续抖振数次即可。
  作上肢抖振时,术者用两手紧握患者的手腕关节部,即两手拇指相靠在患者手背例的腕关节,其余手指相合在掌侧的腕关节,然后用力抖振,使整个臂部和肩关节受到抖振,连续抖5-10次左右。
  作下肢抖振时,术者一手托着患者的足跟,拇指在内踝下照海穴处,其余四指在外踝下,使食指适当在申脉穴处;另一手握着足掌,拇指在足掌下涌泉穴处,其余四指在足背上,使食指适当在太冲穴处。然后,握足掌的手用力摇振,托足跟的手用力固定,这样就能使整个下肢发生抖振活动,连续抖振5-10次。
  8. 切摇法:本法的操作,是在手与足的每一条经络的金穴和木穴部位。根据全身气血循环所出肺金和所入为肝木的理论,每一经的金穴和木穴,是气血循环的关键所在。手法是:一个手指切住穴位,作环状的摇;另一个手指压住穴位揉,以摇指环绕一圈为1次,共做100次左右。本法具有通关节、活气血的作用。本手法可与其他手法配合,适用于落枕、扭伤等病。
  9.捏穴法:本法主要用于肌肉能捏的部位,操作是用拇指和食指,把穴位上的皮肉捏住提起再放松为1次。一般为100次。本法有宣通活血作用,可用于慢性病症。
  10.推颈项法:用一个拇指或两个拇指交换推,从风府穴推到大椎穴为1次,共推18次;再从风池穴推到肩井穴,也推18次。
  11.压颈动脉弹人迎法:让患者坐在一个方凳上,医者在患者身后,用右手四个手指压在患者的颈动脉处,从上向下移着振颤,有如提抖口袋似的,使物从口袋内向下沉,这样往返操作3次;继而用中指在人迎穴处颤弹3次。这个方法连续做3回。然后,左手四个手指在患者左侧颈部,照右侧也做3回。
  12.抚背法:两手中指重压肩并穴,继压臑俞穴,压穴的同时并作振颤动作;继而以拇指从胛背边沿向下抚推到膈关穴处;然后,由膈俞、膈关穴处,两手掌向下抚推到肾俞、志室等穴处,当即变拳着力在这两侧的志室穴处,压住振颤3-5次,为抚背法1次。此法,可做3-4次。
  13.压脊法:两拇指相并,用指端从大椎穴向下,一节一节从上往下压,压到阳关穴处为1次。此法可压2-4次,适用于高血压患者。
  另一压脊法:用两拇指在患者病例的腰椎边沿压,如腰椎间盘脱出症,脱出大部分在腰三、四椎部位,压时即在腰三、四椎上下往返分压十数次。
  14.按住分绷法:此法专用于腰椎间盘脱出症,医者一手掌按在五腰椎以下病侧部位,另一手掌按在第2腰椎以上病侧部位,两手掌用力按住,同时向上下分绷为1次。此法,可做50-100次。
  15.举摔法:此法专用于腰椎间盘脱出症。让患者蹲下,并使患者两手向上抱头成固定姿势;医者从患者后边,用两臂从腋下伸向前方,两手由前向上相搭于患者的颈椎部;这时医者全身力量与姿态保持固定,继而起身挺立,患者亦随着医者上举,在这挺立上举的时刻,一定事先告患者保持蹲地姿势,这样就能使患者两脚离地;医者即时由上举,变为下摔,举摔过程可连续做1-2次。在这上举下摔的过程中,患者的腰椎部位,就形成牵引过程。患者的抱头固定与医者举摔的用力固定,目的是防止患者须根发生扭闪。   
禁忌症与适应症
1.适应症
  (1)神经系统疾病如大脑外伤及手术后遗症、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儿童脑性瘫痪、多发性神经炎、面神经麻痹、臂丛神经不完全性麻痹、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损伤、腹及坐骨神经损伤等。
  (2)脊椎疾病如颈椎综合症、落枕、腰椎后关节紊乱、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腰椎间盘脱出症、腰骶及骶髂关节损伤等。
  (3)上肢骨与关节疾病.如肩关节周围炎、腕关节扭挫、腕部腱鞘炎等。
  (4)下肢骨与关节疾病如坐骨神经痛、臂部软组织损伤、股内收肌、腓肠肌痉挛、膝关节痛及韧带损伤等。
  (5)其它如头痛、牙痛、呃逆、癔病、小儿消化不良、感冒、急性咽喉炎。遗尿症等。
  2.禁忌症
  (1)急性病。包括化脓性关节炎急性期、急腹症、传染病。
  (2)严重心脏病、肺结核、癌症。
  (3)出血性疾病。
  (4)严重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