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0 战役 攻略:“新广州人”:不只是称谓、理念的改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26:51
“新广州人”:不只是称谓、理念的改变

话题缘起 最近,在广州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上,广州市市长万庆良提出“新广州人”概念,指出“新广州人”有五大内涵:新身份、新服务、新地位、新认同和新家园,他建议用“新广州人”取代原有“农民工”、“打工仔”、“外来人员”等称谓,促使“新广州人”更好地融入广州,并表示将“新广州人”纳入广州市的公共服务体系,让其逐步享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待遇和公共服务。这是广州市委市政府适应城市化不断深入与社会流动不断加剧的新形势,整合多元化人口结构,聚集新时期建设力量的积极尝试,也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行动。那么,在称谓、理念的改变之外,要让“新广州人”真正融入广州,还需要作哪些相应的改变?
“新广州人”需要坚实有效的社会支持
以平等的社会政策和开放的社会心态迎接“新广州人”
□王建平
随着全球化、城市化与社会流动的不断加剧,城市人口越来越复杂多样。如何整合多元化的人口结构,聚集新时期城市建设的力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新广州人”的提出,是新形势、新背景下破解这一难题的积极尝试。这一尝试是新时期开放、自由、宽容的城市发展理念的体现与延续,同时也是经济发展之后社会建设的具体行动。理念上的提升自然重要,但如果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再好的理念也可能会落空。因此,“新广州人”应该有坚实、有效的社会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新广州人”成为广州人。
公平、公正、合理的公共政策是接纳“新广州人”的前提
公平、公正、合理的公共政策是接纳“新广州人”的前提,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社会支持。在早期的城市发展中,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城市发展优先的社会政策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人为设置了界限,产生了城市人与农村人;在不同的工作性质之间形成了体制内外的单位人、社会人的分割;在不同职业与社会地位之间形成干部、工人、农民的分化;户籍制度在城市与农村划出了鸿沟;社会福利政策在单位人与社会人之间设置了障碍;就业方式在不同出身与地位的人之间标示出藩篱;在不同的地域之间划分出本地人与外来人。这种分化是基于不合理、不平等的社会政策之上的,是社会政策而不是市场发展、个人能力形成了这种社会差别。“新广州人”要囊括新时期的广州建设者,就必须不断消减那些不合理、不平等的社会政策,让社会政策的公共之光惠顾每一位广州人,否则“新广州人”的社会融入就只能是空谈。由于社会政策的不平等导致的身份排斥会让他们离得更远,甚至凭空生出不满、对立与怨恨。因此,“新广州人”需要在户籍、就业、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工作待遇等方面平等、合理的社会政策和社会支持。广州在改革开放中最先向不平等、不合理的社会政策开刀,并因此尝到先行发展的好处,现在更应该继续以平等、合理的社会政策聚集人气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消除城市发展的社会政策障碍与藩篱。
开放、包容、自由的社会心态与文化取向是“新广州人”融入的社会心理支持
自近代以来,岭南文化开拓、务实、宽容、自由、多元的特点曾经吸引了各地才俊,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间,这种文化特质尽显优越,全国一时无两的流动人口就是一个明证。而目前,要接纳更多的“新广州人”,广州与广州市民需要更为宽广与包容的胸怀。只有开放、包容、自由的社会心态才能让“新广州人”感受到城市的亲和力,才能在良好互动中形成“美人之美、美己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城市。
消除不良的社会偏见与社会刻板印象是接纳“新广州人”的社会心理需要。在不同的社会互动与文化交流中,由于信息的不足与认识上的局限,人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对认识对象进行分类,根据有限的认识将社会群体类化,这种类化往往会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形成社会偏见与刻板印象。这种偏见往往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社会认知,产生对特定群体的社会排斥。社会发展与文化交流就是不断与社会偏见与刻板印象斗争的过程。虽然广州本身开放、包容、自由的文化取向使得广州发展较很多地方更为顺利,更少受这种社会偏见的影响,但相关的社会偏见与刻板印象也从没有断绝,可以说,广州的开放与发展也是不断建立与消除这种社会偏见的过程。应该通过积极的宣传引导与真实的交流互动,不断减少与排解社会偏见,才能真正形成心理与情感上的相互认同。这是需要新时期城市市民本身完成的心理调整,它甚至比政策的调整更为艰难,因为只有经过心理调整的认同才真正是发自内心的,自然也是最为自然、真实与长久的。
新广州人、老广州人,都是广州人;南方人、北方人,都是广州发展的建设者。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以积极、开放、宽容的公共政策和社会心态为“新广州人”融入提供更多的方便,积极接纳、认同“新广州人”,才能为新时期的城市建设整合更多力量,为城市建设注入更多的活力与发展空间。
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新广州人”“口惠”之外还要有实惠
只有把他们当成“广州人”,他们才会乐于做“新广州人”
提要
“新广州人”不能只是“口惠”,还要有实惠,就目前来看,公租屋、子女入学、社保转移等可能是最为急迫的;另外,能不能有当家作主的感觉也是最重要的,要切实考虑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吸收“新广州人”代表,这是把他们的利益诉求纳入体制内表达的最佳渠道。
□彭 澎
最近,广州市市长万庆良在市委全会上建议用“新广州人”取代原有“农民工”、“打工仔”、“外来人员”等称呼,促使“新广州人”更好地融入广州、扎根广州,并表示将“新广州人”纳入广州市的公共服务体系,让其逐步享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待遇和公共服务。
“新广州人”更多体现了一种平等意识和人文关怀
从万庆良市长的建议来看,“新广州人”的称呼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平等意识和人文关怀,为的是促使其与整个社会融合。当然,也要对“新广州人”群体树立新理念,让“新广州人”真正成为广州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广州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更好地共享幸福广州建设成果。
不管怎么样,这都表现了一种政府的态度,倡导的是一种平等相处的价值取向。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外来人员感情上不愿“见外”,较为“喜新”,但关键是实实在在的“广州人”才是这个群体诉求的真正目标。早些年,我们这类人都被称为“北方人”(除广东之外的人)。近年来,外来人口在户籍人口中所占比例更高了,原先户籍人口中还划分本地人和外来人的情形较少了。但起码法律社会地位上是一样的,而所谓“新广州人”似乎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新广州人”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万庆良市长表示,“新广州人”是广州的共同建设者,也是广州发展成果的共同享有者。广州将探索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新广州人”纳入广州市公共服务体系,让“新广州人”逐步享有越来越多市民待遇和公共服务。
其实,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提出已经多年,但进展却并不迅速。主要原因还是外来人口数量太大,而且有些公共服务很难由一个地方单独推进。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广州外来人口总数达到713万,几乎与户籍人口相当。在实际操作中,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是“同城不同命”的,如小孩入学、老龄人公交优惠、保障房的申请、公务员的报考等等。
因此,“新广州人”不能只是“口惠”,还要有实惠。当然,所谓“新”还是不同于含户籍的“本”,当前能给予被称为“新广州人”的外来人口的,只能是户籍人口的部分居民权利,否则,就直接称呼“广州人”了。显然这里“新”的意思还有“少”的意味,只能是“逐步享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待遇和公共服务。
就拿“新广州人”的子女入学问题来说,据有关部门测算,要全部解决“新广州人”的子女入学问题,要建150所学校,广州财政根本负担不起,而且全市用地规划只是按户籍人口下达的。这里涉及到财政问题和有关体制问题。
我在东莞了解到,许多“新莞人”并不苛求得到户口,而对小孩托管、入学需求十分迫切。他们说在此工作五六年后可能就回家乡了,户口并不一定是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小孩问题是现实的后顾之忧。就目前来看,公租屋、子女入学、社保转移等可能是最为急迫的,而我们即使逐步地解决待遇和服务问题,也要分轻重缓急。
最好都叫“广州人”
怎么称呼是一回事,能不能有当家作主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切实考虑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吸收“新广州人”代表,这是把他们的利益诉求纳入体制内表达的最佳渠道。在这一进程中,可以率先建立“新广州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制度,充分听取其对“新广州人”服务管理工作以及其他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要让“新广州人”与户籍人口在社区里共建共享。能否融入城市社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与户籍居民在社区里认同。让“新广州人”能参与居委会选举、参与业委会管理,就可将许多与切身利益相关的诉求解决在小区里,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街道”,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再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便捷渠道反映“新广州人”的诉求。许多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内容涉及到体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现有渠道的充分利用就变得十分重要。网络问政可能比上访信访更有利于“新广州人”意愿的及时表达;各类听证会、座谈会应该有“新广州人”参加;各界别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要有专人反映“新广州人”的相关意见;各项重大政策都应该反映“新广州人”的利益并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等等。总之,只有把他们当成“广州人”来看待,他们才会乐于做“新广州人”。否则,“新广州人”天长日久也会变成“外来人员”、“外来工”的另一个说法。
作者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外来人口成为“新广州人”的关键
一方面,广州要给力创新管理服务;另一方面“新广州人”要给力主动融入
□杨再高
目前,广州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外来人口,将广州的“外来人口”称为“新广州人”,是建设和谐社会及幸福广州的必然要求,不仅有利于消除本地人与外地人的隔阂,增强相互之间的理解与信任,而且有利于增强外来人口对广州这个现代都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仅体现了“敢为人先,奋发向上,团结友爱,自强不息”的广州城市精神,而且也体现了“敢想会干为人民,和谐包容共分享”的广州亚运精神,体现了把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成为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及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的目标要求。
笔者认为,将“外来人口”改称为“新广州人”,在体现社会发展必然和城市关爱的称谓及形式上的改变之外,更关键的是两方面要共同给力,实质地促进“新广州人”更好融入和根植广州,共享广州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外来人口”成为真正的“新广州人”及广州人。
广州要给力创新管理服务,加强对“新广州人”的人性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
一方面,广州要给力创新管理服务,为“新广州人”全面融入广州创造良好环境。政府、社区、企业等要转变思想观念,把“新广州人”作为广州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工作和生活上支持、关心他们。要切实转变重户籍人口服务、轻“新广州人”服务的思想观念,创造条件吸纳“新广州人”参与社会管理服务,促进本地人管理服务模式转化为本地人与“新广州人”共同管理服务模式。在“新广州人”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聚集较多的地区,应成立“新广州人”管理服务机构,推行居住证、“新广州人”服务一卡通,为“他们干事创业和居住生活排忧解难。要以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为契机,完善街镇及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对“新广州人”的人性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为他们提供积分入户、社保、就业、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多方面的优惠服务;要建立积分制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新广州人”通过积分制形式享受入户、入学、公租房、困难救助等公共服务,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新广州人”延伸和覆盖。要促进“新广州人”更好融入社区生活,吸纳他们参与社区管理服务,与社区居民共建幸福家园。要吸纳他们中的优秀人才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公务员,拓宽他们参政议政渠道。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沟通交流,引导他们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和克服各种困难,更好适应城市文明及生活方式。社区、企业等要加强对“新广州人”的人文关怀,积极举办外来工喜闻乐见的各种文体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要努力改善用工环境,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广州市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强非公企业劳资纠纷排查预防和调解,强化文明执法和服务,切实维护好“新广州人”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他们在广州生活得更有尊严和更加幸福。
“新广州人”要给力主动融入,树立“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理念
另一方面,“新广州人”要给力主动融入,为广州全面接纳“新广州人”创造条件。广州是一个GDP超万亿元、总人口达1500万的超级大城市,未来加快转型升级及建设低碳、智慧、幸福城市的任务十分繁重,也为包括“新广州人”在内的各类人群创造了发展机会和条件。“新广州人”作为广州城市的新主人,在逐步共同分享广州改革发展成果时,也应增强“新广州人”的责任意识,积极承担“新广州人”的责任和义务,给力主动融入广州,共同促进广州社会和谐与繁荣。为此,“新广州人”除了用心做好本职工作外,应主动融入街镇社区生活,树立“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理念,积极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组织和提供社区管理服务,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积极参与社区举办的文明创建和各种文体活动,自觉爱护社区环境卫生,共同为建设广州城市的幸福港湾贡献力量。“新广州人”应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教育,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科技知识、文化知识、城市管理规章制度等,主动了解广州的风土人情和岭南文化,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及其就业创业、生活居住能力,更好地适应广州的环境和融入本地生活,奉献单位和社会。此外,“新广州人”应遵纪守法,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和维护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创和谐,做一个文明礼貌的“新广州人”,为扎根广州创造好的条件。
作者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建构“新广州人”的“接纳机制”
包括公平就业机制、社会管理服务机制“融城”能力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等
提要
促进“新广州人”向“广州人”转变的最主要目标是广州城市普遍接纳。“接纳机制”包括公平就业机制、社会管理服务机制、“融城”能力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等,最终实现“来穗有工作,上岗有培训,劳动有合同,报酬有标准,管理有参与,维权有渠道,住宿有改善,子女有教育,生活有尊严,养老有保障”。
□谢建社
广州市长万庆良近日提出要将外来务工人员称为“新广州人”,这是创新广州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观念上的重大突破。让“新广州人”建设在广州、生活在广州、贡献在广州,同时幸福在广州,有利于使之尽快地融入广州,促进广州社会和谐稳定。
促进“新广州人”向“广州人”转变的最主要目标是广州城市普遍接纳
要让“新广州人”真正成为“广州人”,关键在于建构“接纳机制”。接纳是推进“新广州人”向“广州人”转变的重要步骤,促进“新广州人”向“广州人”转变的最主要目标是广州城市普遍接纳。“接纳机制”包括公平就业机制、社会管理服务机制、“融城”能力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等,最终实现“来穗有工作,上岗有培训,劳动有合同,报酬有标准,管理有参与,维权有渠道,住宿有改善,子女有教育,生活有尊严,养老有保障”的十有“接纳目标”。
公平就业机制——— 推行平等就业制度是解决“新广州人”就业问题的关键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新广州人”提供公平就业服务是广州市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民生性服务”,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从政府角度来说,应把促进“新广州人”就业摆在公共服务的突出位置,强化促进就业的职能。目前,“新广州人”的主要就业渠道是依靠非正规就业,从而产生两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就业歧视,二是同工不同酬。因此,推行平等就业制度,是解决“新广州人”就业问题的关键。公平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性服务,直接关系到“新广州人”最基本的权利,是“新广州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管理服务机制——— 让本地人与外地人共同参与社会管理服务
事实说明,传统的本地人管理外地人的模式已经过时,建构“新广州人”的社会管理服务机制,就是让本地人与外地人共同参与社会管理服务。一要建构“新广州人”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表达权是强化“新广州人”法律保障的前提,统摄和提升“新广州人”的基本人权。“新广州人”的利益表达权需要相应的法律和法规进行整合,从而使“新广州人”利益表达权的法律规范,既具有较高位阶的效力,又易于操作实施。二要建构“新广州人”的政治参与机制。
“融城”能力机制——— 让“新广州人”再社会化
“融城”能力是“新广州人”融入城市的必备素质。“新广州人”的“融城”能力,就是指他们进城后,不断地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社会心理上作出种种调适,从而顺应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的能力。“新广州人”融入广州城市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融城”能力。提升他们的“融城”能力需要再社会化,“新广州人”的再社会化包含两个过程:一是主动适应广州城市社会环境对他们施加的影响,整合新、旧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过程;二是主动适应广州城市社会发展,并能动地反作用于广州城市社会环境的过程。同时,政府与相关教育部门做到:一、开放灵活的补偿教育,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专业、多途径的“新广州人”文化教育培训的格局,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为“新广州人”进行补偿教育;二、订单加定向式教育;三、社区补偿教育,通过社区教育机构、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机构,为“新广州人”的文化教育、文化生活提供服务。
社会保障机制———这是“新广州人”向广州人转变的核心
社会保障缺失是“新广州人”向广州人转变的难点所在,因此,社会保障是“新广州人”向广州人转变问题的核心。第一,医疗保障机制,医疗保障正成为关怀“新广州人”健康不可或缺的制度,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使“新广州人”的基本医疗得到保障。第二,子女教育保障机制,解决好“新广州人”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推动广州社会建设具体体现。第三,社会福利保障机制。社会福利保障是“新广州人”融入广州城市的一张安全网,“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高级形式,保障“新广州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体面地生活,享有教育、健康、居住和城市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福利,满足生活的需要。第四,养老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养老保障制度是保障和改善“新广州人”融入广州城市的基础工程,是“新广州人”向“广州人”迈进的重要保障。
作者系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