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者 天豪txt下载:汉语新诗鉴赏(38)刘小梅?刘洁岷?施蛰存?冯至?臧克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53:51

汉语新诗鉴赏之三十八

刘小梅/刘洁岷/施蛰存/冯至/臧克家

 

  刘小梅(1954-),女。台湾诗人,出生于台北市。著有诗集《惊艳》、《雕像》、《刺心》等。 

 

    布丁还在桌上

 

    布丁还在桌上

    不敢卸妆

    九点了

 

    它娇嗔地要我

    给个交待

 

    我趴在它的耳边

    轻声细语

    等我……

 

    (选自:2008年3月《创世纪诗杂志》154期)

 

    [赏析]

    这一首娇小可爱的情色诗,写得清透而不淫不邪。诗中布丁被拟人化了,因此可以“不敢卸妆”、可以“娇嗔”、还有“耳”朵可听“我”的细语。“布丁”应是我自身弥足珍贵的一部分,此处以布丁拟之,具有柔软、有弹性、且质地纯正之意。它本应是等待他人安抚的部位,却得回身向我要求“给个交待”,“我”还愿对其“轻声细语”,显示人如何勇于面对自我的身体、如何与自我的孤独相处的方式。此诗也呈现了现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自处之道。 (白灵)

 

 

 

刘洁岷(1964-),湖北松滋人,现居武汉。著有诗集《刘洁岷诗选》等。

 

 

很多人是在水里丧生的

很多人在火里和山中,车祸

撞飞了一些人的余生

 

寒冷的天气与饥谨,铸就了

另一些人的性格、生平

 

更多的人躺在病榻上

病因尚且不明,却已经有了

穷极无聊的征候

 

还有个别的在弥留之际

良心发现了

 

双眼被药膏涂满的人

会想些什么——惶恐

还是开开心心?那是以

最为原始的方式离开人世

 

远方的霓虹与战火闪耀

使我发笑的是我的

后人,对着我(空气)的发问--

 

你会醒过来吗,你

在睡觉吗?就像对着

无知的小动物那样耳语

 

(选自:《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赏析]

生老病死作为人类无法回避的一个终极性命题,在诗人一生的写作中,无疑会被多次表述。如果有心对某位诗人的全部作品进行统计,我们就会发现很多诗歌其实都可以归结到这个话题下面。诗人写关于死亡的诗歌,往往并不在于生命的结束这一事实,他们思考的要比事实本身更为深刻。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诗人书写死亡是为了表达对活着的警醒,刘洁岷的《问》就是一首通过死亡来追问生命意义的诗。

本诗作者采用了类似于亡灵说话的叙述语态。通过想象构造出来的亡灵不仅对逝者本人的一生具有发言权,同时对他身边的人也具有发言权,这种全知视角可以看透每个人的命运。开头写生命结束的种种原因,从这些原因我们可以获得这些人的大致信息。第二节是说生活中的挑战可以使一些人变得不同寻常,接下来的情况是诗人所要批判的,平庸而无聊的生活,比死亡本身更可怕。至于那些“双眼被药膏涂满的人”,指的是被疾病折磨的病人,有的害怕死亡,有的则视死亡为解脱,不同心态,古已有之,所以诗人说他们以“最为原始的方式离开人世”。

结尾两节是诗歌的叙述重点。“霓虹”与“战火”是一对具有对立意义的意象,暗示着这是一个现实生存场景。后人像对无知的小动物一样说话言外之意是后人很无知,这是诗人最不想看到同时也最无奈的结局。因此,“如何去活”并且“活得有意义”,给世人留下了一道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是诗歌写作意图所在。 (龙扬志/文)

 

 

  

施蛰存(1905-),生于杭州,随父母旅食苏州。辛亥革命后,又迁居松江。是著名的现代诗人。

 

 

 

横陈在菜市里的银鱼,

土耳其风的女浴场。

 

银鱼,堆成了柔白的床巾,

魅人的小眼睛从四面八方投过来。

 

银鱼,初恋的少女,

连心都要袒露出来了。

 

(选自《现代诗选读》,澳门五月诗社版)

 

[赏析]

《银鱼》三节六行;每一节都有“银鱼”,但并不单写银鱼,而从这一主题三种“银鱼”互相支撑,互相映射,叠合成为一个较为丰富多层次的感悟,读者可以从这些单一的和复叠的意象之中领悟作者传递的感情信息。

诗的第一句是写实,陈述菜市中众多的银鱼,但“横陈”一词带有感情色彩,它表达了诗人对菜市里鱼档上或杂乱或有序的放置银鱼的图景:白花花的、银闪闪的,通体浑圆透明,给人悦目的感觉,所以是“横陈”,假如用“搁放”一词,就没了感情色彩了。第二句是一个跳跃,作者从银鱼的横陈联想土耳其女浴场的风光,也是雪白的身躯横陈沙滩。

诗人的联想力由菜市跨越到土耳其浴场,第二节的银鱼已经发生意象的变化,它已经是土耳其浴场的虚幻境象,所以可以“堆成了柔和的床单”,那就是一片雪白的女体“横陈”所形成的错觉,而“四面八方”的“小眼睛”也因女体横陈的“魅力”而“投过来”,这是诗意象复叠的效果,是现代诗惯用的手法之一;它的第二句,是词语无序性的结果,应把整个句子重新组合,才可以明白真正的含义,这又是现代诗常见的手法之一。

这首诗的思维空间相当广阔,跨度从菜市到土耳其浴场,从柔白的床布到初恋少女,空间的转移和物与人的交替,表达了诗人的复杂感情。第三节的银鱼,其意象摆脱了上边两个意象所指,这里的银鱼,是指初恋的少女;她有雪白的形体,空白的心灵,圣洁的情怀,只要遇上真正的心上人,她就“连心都要袒露出来了”。这又是作者的联想。再重复说一遍,现代诗人为某一事物所刺激而写诗,但从不把那事物再现,而以联想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为主。  (陶里/文)

 

 

 

冯至(1905-1993)本名冯承植,字君培。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县)人。著有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等多种。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冰冷地没有言语——

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莫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伴侣,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在想着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光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潜潜走过;

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选自:《昨日之歌》,北新书局1927年版)

 

[赏析]

冯至的诗到1925年趋于成熟,1926年写的这首《蛇》,便是诗人收获季节里的一颗硕果。

这是一首爱情诗,新颖别致之至。一般人对蛇总是怀着厌恶、惧怕的心理,然而冯至笔下这“蛇”的形象,却使人感到亲切可爱。抒情主人公在当地心爱的姑娘不在身边的时候,感到无比的寂寞;他将这寂寞比作一条长蛇,借蛇的游走、乡思、归来,抒发了“我”对姑娘的深沉的爱恋。这比喻,给人以奇美之感。第一节取蛇的修长和无言,形容寂寞,说它“冰冷地没有言语”。读者也仿佛有触到蛇身似的感觉。嘱咐姑娘如梦到它时,不要害怕,这一方面显现了“我”对姑娘的细心关怀,另一方面,也委婉地希望姑娘在梦中能与“我”的心接近。第二节取蛇的栖息草丛的生活习惯,用它暗示“我的寂寞”——忠诚的爱的化身产生的原因。从姑娘头上的浓郁的乌丝,想到“茂密的草原”,这联想简直使人叫绝。第三节取蛇行走和它只能用口衔物的特点,表达了“我”的愿望,探悉姑娘的内心世界。至于“像一只绯红的花朵”,既可以理解为姑娘的梦境,也可以理解为使“我”高兴的消息,或者正是“我”的美丽的希望。这些想象,真像天马行空,引人遐想。诗中所用的一系列比喻,喻体与被喻的事物,相近相似,却又不过实过死。寂寞与长蛇,草原与乌丝,梦境与花朵,都是如此。在诗中,比喻欠真,就失去比喻的作用;比喻过实,又显得呆滞。齐白石谈及绘画时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诗亦如此。有了这个“之间”,才便于读者在欣赏过程中驰骋想象。

《蛇》的感情表达方式,是曲折的或者说是间接的,不是直接的宣泄式的。全诗没有一个爱字,主要是写“我”的寂寞——长蛇的活动,较为明显的地方,也只是说,它想着草原——姑娘的乌丝,但“我”对姑娘的深深思恋之情,可以说,已表达得恰到好处。诗人仿佛是一个导游,他将旅游者引到可以隐约窥见胜地之处,即让旅客自己去欣赏,去发现,去神会。

《蛇》有点近似海涅早期作品和后来苏联伊萨柯夫斯基的诗,有情节线索贯串全诗,每一节诗,都有一个情节。第一节告诉她,如果梦见这“蛇”,不要害怕;第二节写“蛇”的乡思,说它想念的草原,就是她的乌丝;第三节写“蛇”悄悄地把她的梦境衔来。其中有小小的情节波澜,这小小的情节波澜,隐藏着浓郁的诗趣。

《蛇》在艺术上兼具中外是个之长,它有中国古代诗歌的那种优美意境,而在表现方法上又创造性地融化了象征派诗的某些东西,例如重暗示,采用蛇、梦境、花朵这些近似象征性的形象等。由于这种择取是融化在作品之中,而不是模仿和生搬硬套,因而很难说某一部分是从那里受到启迪和熏陶。  (陆耀东/文)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著有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生命的零度》、《泥土的歌》、《凯旋》等。

 

老 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选自《烙印》,开明书店1934年版)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的小诗。作者曾说:“其实我写这首诗,并没有存心用它去象征农民的命运。我亲眼看到了这样一匹命运悲惨令我深抱同情的老马,不写出来心里有一种压力。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对蒋介石政权全盘否定,而对革命的前途觉得十分渺茫。生活是苦痛的,心情是沉郁而悲愤的,这时的思想情感与受压迫受痛苦的农民有一脉相通之处。对于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的老马亦然。”(公木主编:《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0~331页)

诗人的本意只是想通过写诗来表达对老马的同情,抒发内心的压力和痛苦。与时代同悲戚的人生理念,使诗人的个人情感与其所处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普遍情感交融为一体。因此这首诗的主题,一直被认为是表达了对旧社会农民的同情。

本诗与古典诗歌中的咏物诗(如白居易的《凌霄花》、杜甫的《病马》)相较,“时代各异而感寓正同”。

全诗明白晓畅,用词(如“垂”、“飘”)贴切生动,笔法圆熟自然,情感真实厚重。  (张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