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风华郭嘉:世界古宫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3:26:35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一砖一瓦都在表现着皇权至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3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彩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内廷之后是宫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凋的苍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优美而恬静。       

温莎城堡(Windsor Castle),位于英国英格兰东南部区域伯克郡温莎-梅登黑德皇家自治市镇温莎,是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个。城堡的地板面积大约有45,000平方公尺(484,000平方英呎)1。与伦敦的白金汉宫、爱丁堡的荷里路德宫(Holyrood Palace)一样,温莎城堡也是英国君主主要的行政官邸。现任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每年有相当多的时间在温莎城堡度过,在这里进行国家或是私人的娱乐活动。她的另外两栋宅邸则是皇室的私人住宅,分别是桑德林汉姆别墅(Sandringham House)及巴尔莫勒尔堡(Balmoral Castle)。

早在11世纪,征服者威廉一世为防止英国人民的反抗,在伦敦周围郊区,建造了9座相隔32公里左右的大 型城堡,组成了一道可以互相支援的碉堡防线。温莎古堡是9座城堡中最大的一座,坐落在泰晤士河岸边一个山头上,建于1070年,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1110年,英王亨利一世在这里举行朝觐仪式,从此,温莎古堡正式成为宫廷的活动场所。

  经过历代君王的不断扩建,到19世纪上半叶,温莎古堡已成为拥有众多精美建筑的庞大的古堡建筑群。温莎古堡占地 7 公顷,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尚有人居住的古堡式建筑。所有建筑都用石头砌成,共有近千个房间,四周是绿色的草坪和茂密的森林。

  古堡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面的“上区”为王室私宅,包括国王和女王的餐厅、画室、舞厅、觐见厅、客厅、滑铁卢厅、圣乔治堂等。这里以收藏皇家名画和珍宝著称。滑铁卢厅是为庆贺滑铁卢战役胜利而建的,在宽敞高大的长方形大厅内,墙壁上挂满在滑铁卢战役中立下战功的英国战将的肖像,屋顶上悬挂着巨大的花形水银吊灯。西面的“下区”,是指从泰晤士河登岸进入温莎堡的入口处,这里有座著名的教堂。圣乔治教堂在西区中部,始建于1475年,是一座当时盛行的哥特式垂直建筑,其建筑艺术成就在英国仅次于伦敦市区的威斯敏斯特教堂。英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自18世纪以来,英国历代君主死后都埋葬在这里。此外,还有许多王后、王子和其他王室成员的陵墓。教堂内厅是举行宗教仪式和举行嘉德骑士勋章(the Order of the Garter,其标记为蓝色天鹅绒袜带勋章)获得者每年朝觐国王的庆典的场所。嘉德骑士勋章是英国的最高荣衔。每一位嘉德骑士在厅内都有固定的席位,席位后面的墙壁上悬挂着每位骑士的盔甲、佩剑和旗帜。艾伯特教堂在西区东部,原作为亨利七世的墓地而建,后由维多利亚女王改为安放其丈夫艾伯特遗体的教堂。教堂内有艾伯特亲王纪念塔。
       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与金角湾及马尔马拉海的交汇点上有一座辉煌的建筑,这就是从15世纪到19世纪奥斯曼帝国的中心——托普卡普皇宫,这迷宫般的豪华至极的地方,是当年苏丹们办公的地方。宫殿外侧是绿木葱郁的第一庭院,原本是宫廷餐室的第二庭院,现在成为帝国时代水晶制品、银器以及中国陶瓷器的藏馆。左侧是苏丹的后宫,当年这里发生了种种阴谋。在第三庭院有谒见室、图书馆、服装珠宝馆(可看到世界第二大的钻石)以及价值连城的中世纪的绘画书籍。
毕竟是皇室的宫殿,我们必需穿越重重城墙与殿门,行经长长的银杏树大道,才来到托卡匹皇宫门口。
  哈麦德二世于1453年从拜占庭手中征夺伊斯坦堡,立即建造了美仑美奂的托卡匹皇宫,从那刻起,御前会议在这里召开,这里也成为哈麦 德二世和往后三个世纪鄂图曼土耳其的苏丹官邸,直到后来才又新建了三处皇宫,如多马巴切皇宫(Dolmabahce)、栖拉杆皇宫(Ciragan)、 宜帝皇宫(Yildiz)。
  托卡匹皇宫于1991年才改成博物馆,将四百多个房间的皇宫内院实景公诸于世。在皇宫左院的瓷器陈列室中,展示中国和日本的众多精致 陶瓷,在遥远的土耳其看到这些中国明清时代的瓷器,亲切感油然而升,其中最大的中国瓷盘直径更长达1公尺。
  土耳其皇宫在世界上,以其富有和收藏丰富的珠宝钻石闻名,而这些宝石都收藏在宫里的四间宝物展览室里:世界最大、重达3公斤的祖母绿宝石陈列在第一间的苏丹御用宝物里,此外,这里最著名的宝物还有一颗世界第二大、重达八十六克拉的钻石,闪闪发亮,紧紧吸住每一位旅客的目光。在第二、三、四间宝物展览室内还陈列了许多战争中的战利品,式样风格之繁复让人目不暇给。
  在鄂图曼土耳其帝国的400年间,托卡匹一直都是国王的宫殿,它位于可以眺望马尔马拉海(Sea of Marmara)和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orus)的高地上,现在以宫殿博物馆的身分对外公开。位于圣索菲亚大教堂以东、依山面海的帝王门内,有一尊十九世纪的巨型大炮,炮名「托卡匹」,而整座皇宫便因此而得名。
  宫里的御座殿是古代苏丹和首相朝议国事或接待外国使节的地方,偌大的殿宇内铺满了锦织缎绣的地毯,显得极为富丽堂皇;殿内陈设了许多历年来各国致赠进献的宝物,而从这些做工精细、象征权势的摆设,我们仿佛可看出昔日仙乐飘飘、笙歌舞影和各国使节络绎不绝的帝国盛况。
  托卡匹皇宫的最深处,是当年的后宫,由此规模宏大,包括有马赛克装修的国王寝室,王子的房间、后宫嫔妃的住处和国王的浴室等,昔时国王的日常生活宛如历历在目
这个气势宏伟的皇宫在新德里城内,是17世纪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帝王沙杰汗建造的。长约915米,宽518米,因为它的城墙和内部是用红砂石砌成,所以称为“红堡”。 托普卡帕故宫托普卡帕故宫,是土耳其最大的博物馆,在土耳其古都伊斯坦布尔的欧洲部分、黄金角海湾南岸一个叫“皇宫鼻”的山顶上。“皇宫鼻”像一小半岛伸入海中,右前方为广阔的马尔马拉海,左前方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入口处,景色绮丽。托普卡帕故宫是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25 位苏丹寝住过的宫殿,1478 年建成,作为皇宫达 400 年之久,是奥斯曼时期宫殿建筑的杰出典范。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将这座王宫改为博物馆。这座宫殿占地 70 万平方米,四周有 5 公里长的宫墙环绕。整个宫殿有 7座大门,4 座朝陆地,3 座朝海洋。其中主要的一座大门面对圣索菲亚教堂。全宫分 3 个内苑,四旁环绕着成组的宫室,其中有名的建筑有:1472 年建筑的彩石砖阁、谒见厅、保留着先知穆罕默德圣物的圣堂,为纪念 1638 年攻下巴格达而建的精致的巴格达亭等。托普卡帕故宫博物馆分瓷器馆、土耳其国宝馆、历代苏丹服饰馆、古代刺绣馆、古代武器馆、古代钟表馆等,还有一座图书馆及书法展览室。在历代苏丹服饰馆里,有历代苏丹和后妃穿过的丝制大袍,其中有金色图案,有紫地黄花,十分华丽。据说,当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的皇帝穿的皇袍,就是从中国运来的丝绸制作的。那时世界上只有中国能缫丝织绸,这些丝绸的色彩鲜艳,质地柔软,通过“丝绸之路”运到君士坦丁(伊斯坦布尔的古称),成为宫廷珍品。托普卡帕故宫最为精彩的储藏,是中国的瓷器,人们称这里是中国陶瓷的宝库。瓷器馆是由 10 间宽敞的圆拱顶御厨房和带有青铜大门的后妃们居住的闺房改成的。馆内收藏有 2 万多件来自中国宋、元、明、清时代的瓷器,其中有一只白底蓝花明朝烧制的瓷碗,上面有苏东坡《赤壁赋》的全文及苏东坡游赤壁的中国画。还有一套中国青花餐具,是世上少见的 16 世纪珍品,据说用这套瓷器进餐,如遇有毒物,餐具会立即改变颜色。陈列馆中还有色彩醒目、造型美观的元末明初的大碟、大钵,有南宋到元明时代出产的各种类型的青瓷。这里还挂有一幅画,描绘奥斯曼苏丹梅赫梅特二世宴请外国使臣的场面,宴会上用的全是中国的瓷器。因此,在今天的土耳其语里“中国”和“瓷器”是一个词。托普卡帕博物馆还收藏了历史上许多罕见的文物和文献,其中有:阿麦德一世的御座,从椅背到椅脚全部由纯金覆盖,并镶有 1000 多颗巨大的钻石、红宝石等各种宝石;苏丹的王冠、宝座;装有几百粒金刚石的闪闪发光的甲衣;重 48 公斤一人高的金制蜡烛,上下镶着 6666 个金刚石,光泽耀目,巧夺天工。这些豪华绚丽的陈列品,既反映了封建君主们穷奢极侈的生活,也反映了土耳其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创造才能。     美泉宫(Schonbrunn),又译为舍恩布伦宫,位于维也纳西北部,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季行宫。30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森林,1569年,马克西米连二世在此修建了一所猎宫。1619年,美泉宫被土耳其入侵者破坏,1692年重建时,原计划超过法国的凡尔赛宫,但未能如愿。现法国式的庭院建于1705年于1780年间。自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执政时起,这里成为皇族最喜爱的夏宫,许多重要的国事活动在这里举行。    美泉宫共有1441间房子,但只有45间对公众开放,即使如此,有向导的游览也会花去大半天,旅游者也足以从中管窥哈布斯堡王室的生活方式。整座皇宫的建筑豪华壮丽且精雅细致。在宫殿内部的镜厅里,年轻的莫扎特曾举行了第一次皇家独奏音乐会。宫内还有两间屋子专门陈设中国青花瓷器和福建漆器,反映了18世纪欧洲上流社会对来自古老东方物品的偏爱。陈列中国瓷器的屋子名叫“蓝宫”,又称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秘密餐厅。在她召集秘密会议进行磋商时,从地板上会升起一张桌子,上面摆满了饭菜。1918年也是在这里,奥匈帝国末代皇帝签署了退位诏书,黯然结束了延宕7个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宫内有哈布斯堡王朝历代帝王大摆宴席的餐厅和华丽的舞厅,奥地利政府现仍在餐厅内设宴招待外国使节,或在舞厅举办舞会。宫殿长廊挂满哈布斯堡王朝厅代皇帝、玛丽亚女王及其16个儿女的肖像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安东尼特少女时代的画像。    在弗兰茨一世和皇后希茜的卧室里,蓝色丝质窗帘低垂,红木家具古色古香。据说家具是维也纳家具制造者协会送给“家具制造者”弗兰茨一世的结婚礼物。根据哈布斯堡家庭的传统,皇位继承人必须掌握一门手艺,于是在王朝的皇帝中不乏木匠、表匠、装潢工以及金匠。卧室的墙上装饰满了洛可可风格的图饰,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墙上真人大小、由著名画家winterhalter所创作的希茜和丈夫的画像。画像中的希茜是那样的超凡脱谷,阳光般的金发,天使般的身材和面孔,独具一种母仪天下的美。然而,她那炯炯的秀目却总让人读出几许嘲弄味儿。的确,在长达45年的婚姻中,这间卧室的使用率极低。希茜为了逃避繁文缛节的礼仪和婆婆的道德说教,逐渐从宫中生活逃出,徜徉于欧洲山水之中。   美泉宫是一大片广阔的花园,8个大花圃设在白色的碎石上。在喷泉后面的山坡上,有一座希腊式的观景亭,气势恢宏,象征着哈布斯堡王朝的兴盛。从这里既可以俯视美泉宫,又可以向北鸟瞰维也纳,向南即则是郁郁葱葱的维也纳森林,美妙的景色尽收眼底。过去,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最喜欢和她的16个孩子来此游玩, 也正是在这里,16岁的莫扎特恳请这位女皇将她的一个女儿嫁给他。花园两旁是形状相似的树林,每隔一段就有一尊雕像点缀其间。林木浓荫蔽日,曲径通幽,徜徉其间,美不胜收。   美泉宫还拥有欧洲最古老的动物园。洛特林格皇帝被召为哈布斯堡王朝的驸马,但不许他干涉女皇的政务。无所事事的皇帝就养起鸟来,成立了自家观赏的动物园。后来亲朋及邻邦投其所好,馈赠的珍禽异兽逐渐多了起来,至今已成为颇具规模的动物园了。   美泉宫也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19世纪初,拿破仑占领维也纳时,曾将美泉宫作为大本营,乘着8套马的马车在美泉宫纵横驰骋,皇帝弗兰茨一世不仅敢怒不敢言,还把自己的女儿玛丽·路易莎嫁给这位法国皇帝。拿破仑战败后,他的废后和独生子返回故里,儿子最终病死在这里,他的废后则被封为意大利女公爵,领了许多封地,并再结了一次婚。1814年9月至1815年6月维也纳会议期间,美泉宫是一个重要的外交活动场所。反法联盟国家的君主和代表根据所谓的“正统主义”与“补偿原则”,恢复了各国被推翻的封建王朝统治,并对欧洲进行了重新瓜分。当时的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在这次会议上大耍手腕,在欧洲列强之间玩弄均势外交,为弱小的奥地利获得了意大利的伦巴地和威尼斯等地     无忧宫(Sans Souci Palace)位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部勃兰登堡州首府波茨坦市北郊。宫名取自法文原意“无忧”(或“莫愁”)。无忧宫及其周围的园 林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1745—1757年)时期仿照法国凡尔赛宫的建 筑式样建造的。整个园林占地290公顷,座落在一座沙丘上,故也有“沙丘上的宫殿”之称。无忧宫全部建筑工程前后延续了约50年之久,为德国建筑艺术的精华。无忧宫前是平行的弓形6级台阶,两侧由翠绿丛林烘托。宫殿前的大喷泉 是用圆形花瓣石雕组成,四周用“火”、“水”、“土”、“空气”4个圆形花坛陪衬,花坛内塑有神像,尤以维纳斯像和水星神像造形最为精美、生动。据说,整个宫内有1000多座以希腊神话人物为题材的石刻雕像。正殿中部为半圆球形顶,两翼为长条锥脊建筑。殿正中为圆厅,门廊面对一座大喷泉。瑰丽的首相厅的天花板装潢极富想像力,四壁镶金,光彩夺目。室内多用壁画和明镜装饰,辉煌璀璨。宫的东侧有珍藏124幅名画的画廓,多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荷兰画家的名作。在无忧宫的花园内有一座六角凉亭,被称为中国茶亭。茶亭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伞状圆形屋顶、上盖碧瓦、黄金圆柱落地支撑的建筑结构。亭内桌椅完全仿造东方式样制造。亭前矗立着一只中国式香鼎。据说当年普鲁士国王常在此品茶消遣。
腓特列大帝1745年1月13日腓特列大帝下旨建造波茨坦的行宫。根据腓特列大帝的草图,由建筑师乔治·温彻斯劳斯·冯·克诺伯斯多夫(Georg Wenzeslaus von Knobelsdorff)完成了设计图。克诺伯斯多夫最初的建议是将无忧宫建成一个高高的带有基座和地下室的宫殿。以便于从山下就可以一眼看见。但是他的提议遭到了腓特列大帝的反对。腓特列大帝不想要一座雄伟的宫殿。而是一座带有洛可可风格的满足他个人需求的私密居住宫殿,一座以山为基座的一层建筑, 一座让他可以不必走很多台阶就可以到达宽敞的露台并到达花园的,和大自然无限接近的个人宫殿。 在所有腓特列大帝时期建造的宫殿中,都有他在行政上和艺术上进行的干涉。根据他的指示,设计图被重新设计并进行了成本预算。 在得到他的授权许可后,工程开始了。腓特列大帝经常亲自监工,并不断强调在细节上那些他和建筑师们意见的分歧之处。由于他的独断专横,也导致了建筑师乔治·温彻斯劳斯·冯·克诺伯斯多夫不能将他自己对建筑的理解和想象发挥出来。两年后,尽管不是所有的房间都完工的情况下,1747年5月1日还是在无忧宫举行了落成典礼。 除了战争时期,腓特列大帝每年从四月底到十月初一直都居住在无忧宫。除了他本人,只有被他选出的男宾客们才允许住在无忧宫。他和他的夫人伊丽莎白·克里斯蒂娜·冯·不伦瑞克(Elisabeth Christine von Braunschweig-Bevern)在1733年结婚。在他1740年登基后,就长期分居。只有在重要的场合才共同出席。他赐予她美丽堡(Schloss Sch?nhausen),但是长达四十年之久,不允许她踏入无忧宫。无忧宫又一度被称为“无妇宫”
("sans femmes")。
法国王宫。位于巴黎西南郊的凡尔赛。路易十四时,开始建宫,1661年动工,1685年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园林,1689年落成。由名建筑师勒·沃·哈尔都安和勒·诺特尔设计建造。
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建筑以东西为轴,南北对称,宫殿南北总长约400米。无论建筑、雕刻、绘画还是园林艺术,都称得上法国文化艺术的瑰宝,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典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点文物。宫殿中间是王宫,有卧室、客厅、餐厅、工作室、会议室、游艺室和长廊,两翼有王室教堂和歌剧院等。大殿小厅共500间,皆金碧辉煌,并各有独特风格,里面均陈列着珍贵的饰品。如名贵的王国贵族画像挂毯、精细的雕刻门窗、耀眼的明镜、名画家绘制的天花板、华丽的整幅大地毯等。中部的镜厅更为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凡尔赛宫一大名胜。镜廊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其西墙由17扇高大的拱形窗户组成,东墙则是相对应的17面大镜。窗、镜均以漂亮的白底玫瑰色的大理石柱相间,壁龛中立着精美的塑像。宫殿外观雄伟壮丽,建筑南北对称。大门用黄金和黑铁铸成,冠以国徽和别致的图案装饰。院子正中有路易十四的塑像,两旁排列着历代历史人物的全身塑像。宫殿外面为一纵深达3千米的典型法国式大花园。花园呈几何图形,在中轴线上分布有雕像、喷泉、草坪、花坛、柱廊。园内还有一条长1650米、宽60多米的十字大运河,在运河北岸尽头,是端庄典雅的大特里亚农宫。穿过汽车博物馆,在国王的植物园边,是精巧玲珑的小特里亚农宫。著名的玛丽·安图娃奈特草屋便坐落在这里,这是10处分散在绿荫深处、清水塘边的草房小村落。包括小戏院、磨房、奶场、住室、鸽房、粮仓等建筑群,整个花园布置雅致,十分幽丽。

凡尔赛宫外景



凡尔赛宫在1789年因法国大革命爆发而被废弃。1833年,七月王朝首脑
路易-菲利浦下令整修,辟为国家历史博物馆。凡尔赛宫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如1783年在此宫签订承认美国独立的条约;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德军入侵巴黎,在凡尔赛宫设攻城司令部;1871年德皇威廉一世在镜厅举行加冕典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协约国与德国在镜厅签订《凡尔赛和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总部1944~1945年设在凡尔赛宫等。凡尔赛宫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这里收藏有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重达135克拉的特大钻石等。
彼得宫(Summer Palace Of Peter)又称夏宫,曾经是彼得大帝的避暑行宫。这里宽阔的草坪、花园、拥有相当多的喷泉与镀金雕像,是夏宫花园的最大特色。150个喷泉的2000多个喷柱,不停地向蓝天喷放出水柱,形成瀑布和千姿百态的造型,令人目不暇接,还有幽静、高大的森林,更使人流连忘返。由于建筑豪华壮丽,夏宫被人们誉为“俄罗斯凡尔赛宫”,成为世界各地游客来圣彼得堡的必游之地。该宫的主要建筑有:大宫殿、下花园、玛尔丽宫、奇珍阁、亚利山大花园和茅舍宫等.大宫殿是一座宏伟的两层建筑物,建于1714到1724年,1747到1757年重建。大宫殿内外装饰极其华丽,两翼均有镀金穹顶,宫内有庆典厅堂、礼宴厅堂和皇家宫室。大宫殿前是被称做大瀑布的喷泉群。这里有37座金色塑像、29座浅浮雕、150个小雕像、64个喷泉及两座梯形瀑布。在喷泉群一个大半圆形游泳池的中央,耸立着大力士参孙和狮子搏斗的塑像,这就是著名的萨姆松喷泉。塑像高3米,重型吨。参孙双手把狮子的上下颚撑开,泉水从狮子口中冲天而出,水柱高达22米,是全宫最大的喷水柱。它像征着俄国在1700到1721年北方战争中的胜利。下花园占地102.5公顷,有150个喷泉,2000余个喷柱。下花园偏西的海边有玛尔丽宫,宫高两层,规模不大,但装饰豪华,是沙皇私人起居之处。奇珍阁座落在下花园西侧,为沙皇接见俄国名流的场所。蒙普拉伊宫在下花园的东部,该宫有一层,是彼得大帝亲自设计的,彼得大帝常在该宫的平台上远望大海。19世纪中,下花园附近又建了几个模仿自然景物的花园,其中的亚利山大花园和茅舍宫最为著名。
彼得大帝是好大喜功的人,一边建造新都城,另一边却在数十里外盖了一座花园宫邸,作为夏天用来避暑的行宫,正式名字叫彼得宫,但一般人们都爱叫它夏宫。这座宫殿位于
波罗的海芬兰湾畔,从圣彼得堡市区乘船前往是最方便快捷的途径。下船码头直通夏宫大门,购票进场后,沿着一条运河前行,首先观赏一下两旁凡尔赛式园林的布局作热身,不久便来到中心部分的精华地带。
整个夏宫可以分成上半宫殿区和下半园林区,而后者比前者更值得花时间游览,因为彼得大帝为了加强消暑效果,特意在园内装设了大大小小奇趣壮观的喷泉。紧挨着皇宫平台的斜坡上,便有一座巨型喷泉,数不清的水柱从二十多个“铜人”里激射而出,在艳阳下,水花的晶莹和雕像的金光相互辉映,非凡的气势令人看得目瞪口呆。散布在两旁的小喷泉则各具特色,不过要小心其中隐藏的陷阱,或是突如其来的水箭,或是从天而降的“骤雨”,或把你围困在进退两难的水柱阵内。应付这些彼得大帝设计来戏弄皇宫大臣的机关,最佳办法就是穿上雨衣,或备好替换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