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样本漫画汗汗漫画:曲径幽兰 各美其美——棠湖中学“三格教育”的理论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5:38:37

曲径幽兰 各美其美——棠湖中学三格教育的理论解读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张烨

 

自有学校教育活动以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可以说一直都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然而,在传统的中国学校道德教育中,大国、小家,奉献为公、不计私利,舍己、为人等等过于崇高而外在强迫的德育目标一直被强调。在这种德育活动中,学生基于自我的道德诉求被压制,而英雄式的道德假设成为套在大多数学生身上的隐形枷锁。在这种道德教育的目标设计和过程推进中,作为道德教育的基层实施机构——学校,其成功的道德教育出之乏然,道德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校的处境尴尬。
  而如今的中小学在探索如何更好的育人,如何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中,可以说已然逐渐摆脱旧式道德教育的窠臼,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实践探索样态。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的三格德育整体构思和实践探索就是一个德育实践的典型范例。
                 三格教育的基本内涵


  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创建于1991,是一所公办完全中学,也是一所很年轻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从建校起,棠湖中学就以改革力度大、发展速度快、育人环境优美,育人目标明确,师资实力雄厚,实施开放办学,外语、信息技术、艺术教育特色显著以及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而备受瞩目。其中,自2006年推行至今的三格教育,因其创新的德育观念,扎实的德育实践而成绩斐然。
  棠湖中学的三格教育体系,核心内容在于实行入格——合格——品格的递进式可选择的德育。目的在于使学生成为具有仁爱之心,道德之行,宏远之志,智慧之脑,恒久之信,健康之体,卓越之识,创新之能等品格的棠中人,营造了文明、和谐、创新、进取的校园氛围,形成了团结协作,永争一流的棠中精神。
  在这个三格教育体系中,入格教育,侧重习惯养成教育。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掌握终身受用的强身健体法。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具备作为自我独立规范个体的典型品行特征;而合格教育则是以此为基础的能力培养教育。它在于让学生活学活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审视美、欣赏美、具有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呈现棠中人的典型品行特征,成为名副其实的棠中人;至于品格教育,则是个性张扬教育、追求卓越教育。它侧重于学生个性的生成与张扬,使学生具有实现目标和远大理想的决心和恒心,增强学生追求卓越的信心,最终成长为独具品格的棠中人。
  在我看来,三格教育的整体构思集中体现了棠湖中学对于人的德行修为的准确理解以及学校作为德育教育机构所承载功能的合理定位。棠中现任校长熊伟认为,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能促进每一个学生获得自我最大可能发展的教育,是以人为本,帮助每位师生走向成功的教育。真正好的学校应该是能够提供学生最大可能发展的教育空间和孕育丰硕果实的沃土。这一教育理念也与该校大力倡导的多元办学、大众教育办学方针一脉相承。所谓多元办学,是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的体现,是建立在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的各美其美的教育观的体现。而大众教育旨在体现学校所担当的社会责任和承载的教育功能。为大众的福祉而教,为正义公平的教育而努力,真正发挥学校作为社会良心、担任社会调节器的重要作用。沿着这一思路,我们不难理解,三格教育所体现出来的德育理念最可贵的一点就是针对每个学生的道德修为基础去开展它所能达到的德育目标,而不是设置刻板的德育目标教条、促进德行修为基础不一的学生齐步前进,强力而不返也
                  三格教育的三大板块


  如果棠湖中学的三格教育仅仅停留于此,在理念式口号的宣讲下无实质的德育管理实践,那么,这样的三格教育也就不足为奇,创新意义自然十分有限。可喜的是,在与其接触和合作中,棠湖中学以德育主题课程为主线,以成长的足迹为动力,以学生成长共同体为突破口的三大实践板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板块一:德育主题课程。对于现今的学校德育教育来说,开设德育主题课程是推进德育教育整体提升的基本方式。但在这一基本方式的实施过程中,棠湖中学的德育主题课程充分体现了德育专题的相对独立和专题间的互补融合,以及专题层次的层级递进特点。从生命教育、公民教育、健康教育到礼仪教育、美德教育和理想教育等,我们很清晰地看到棠湖中学的德育专题设置清晰而层次分明,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专题之下的课程设置上,举全校教师之力,尤其在班主任和学生处老师的仔细甄别、反复权衡基础上,选择小、亲、近、实的德育专题素材,在创新思维指导下编写规范、系统的德育主题教案,作为学校正向德育教育的主要手段。
  我们看到,棠湖中学在德育主题课程的目标设定上,不以单纯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强调通过课程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丰富、内化为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在德育主题课程的实施中,通过科学的课程结构和有效的德育主题课堂教学,把社会的积极价值导向和学生的人生发展课题相结合,启发主体的德育实践。通过施加系统、持续、有效的德育影响,让学生不仅在高中三年能有良好的道德表现,而且更能对其未来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如果说德育主题课是学校实施道德教育的正向影响力的主要渠道的话,那么,这一渠道也不是整齐划一,没有任何灵活性的规定动作。在棠湖中学的德育教学主题的安排上,规范与灵活处理的很好。学校每月确定主题,同时也充分考虑年级、班级情况的不同,注重其自我设定或选择(自行申报)。这样既解决了德育主题课缺乏实质内容的问题,又可以兼顾班级具体情况的不同给予班主任自由支配的教育内容,调动基层德育实践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板块二:学生成长共同体。所谓学生成长共同体,是指具有共同愿景的个体在团体情境中通过有效互助,相互激励而促进所有成员成长的教育活动组织。学生成长共同体突出了团体的合作精神,以及小组成员的个体主动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愿景。具体来说,在棠湖中学的学生成长共同体建设中,尊重学生、灵活调整、自主选择等基本原则被遵循。学生成长共同体有多种类型,既有以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和学习能力提升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也有基于某种兴趣、爱好而形成的志趣共同体。既有以班主任老师安排调配为主的互帮互助共同体,也有基于学生自我选择、自主生成的发展共同体。从范围上来说,既有以小组为基础或者小组间的班级基层共同体,也有班级间、甚至年级间的校内发展共同体。共同体的多样化既昭示着组织功能的互补,同时也反映出学生道德担当和自我发展诉求的多元统一。在促进学生发展共同体方面,并非单一的将学生禁锢在某一个或者某一类共同体中,而是在道德约束的同时,凸显学生的多样化选择,最终使学生成长共同体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为了学生成长共同体持续健康的发展,棠湖中学形成了一整套激励评价机制。在班级内部,每个周、每个月会评选班级之星和星级成长共同体,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年级每个月评选星级成长共同体,学校每一学期评选星级成长共同体,被评为星级成长共同体的小组将走上学校红地毯接受最高级别的表彰,并在全校作经验交流和典型事例展板展示。我们看到,在该校学生成长共同体的建设中,同一个学生,可能在某个成长共同体中,需要得到同伴的帮助,可是在另外的共同体中,他又最大限度地发挥着自身的能力,促进共同体的发展和其他成员的进步。共同体的教育力量真实的影响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学生。棠湖中学高一21班猎梦小组这样表达:我们明白集体的荣誉,也明白自己的责任,这是作为成长共同体中一员的必不可少的意识。凭着这股凝聚力,我们懂得拼搏、合作甚至竞争来捍卫我们成长共同体的荣誉。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中的玩笑,给了高中生活许多不一样的色彩。而我们,也在为那个星级成长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对于棠湖中学的学生成长共同体,我认为非常符合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人的成长一定是在与人交往中成长,脱离了群体生活环境,人是孤立而非社会的。在成长共同体中,成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激励、相互评价、在实现共同体增值的同时,也一定会带来个体的增值。棠湖中学在设计、建构以及总结学生成长共同体时,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自我效能感成为频繁出现的词汇,这是很好的。但是,也需要注意的是,齐格蒙特.鲍曼在理解共同体时,更强调共同体作为一个温馨、温暖的地方(比如家、壁炉等)。我想,这对于棠湖中学在进一步推动学生成长共同体方面,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板块三:《成长的足迹》。在棠湖中学的学生手中,有一本并不太厚的册子,取名为《成长的足迹》。这本册子由现在的我理想的我行动的我……“同学心目中的我班主任心中的我家长眼里的我等主题内容组成,实际上就是用来记录学生在学校生活的点滴心得、进行自我反思、自省自得的心灵港湾。我们知道,在中国,孔夫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等的箴言无时无刻的告诫着中国人,静以修身,贤以养德,多加反思,方能圣贤。孔夫子一省言行、二省作为、三省信念的自我道德修养方法尽管对于后人来说绝非易事,但棠湖中学却以一种略带外在强制的方式,将言行、作为、信念等通过学生每周一次的自我文字反思来试图达成学生三省吾身的习惯化,自(我)(能)动化。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自我反思的实效,棠湖中学不断完善成长足迹的内容,比如,通过家长有话说的方式促进家庭教育力量参与到学生的自我反思活动中,而且还试图通过规定时间的集体自我述说的方式进一步推动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化。
在《成长的足迹》的封面上,写着这么几句话岁月无声岂能无痕,这里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和梦想,见证着我们的成功和欢笑,留下了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我们迈着坚实的步伐,放飞理想,走向成功。许多同学把它作为高中三年心路历程最真实的写照,作为宝贵的财富永远保存。学生在谈填写后的感受时写道:每一次填写《成长的足迹》就如帮我们到达成功的一步阶梯,虽然每一步很小,但是日积月累确是很长的一段路。我可以把得与失、悲或喜都记录在上面,在得意的时候,看着上面写的不足之处,就不会再骄傲自满;在我失意的时候,看着上面我的成功之处,就充满了自信。在《成长的足迹》上还有我梦寐以求的大学,在一次一次的填写中,这个梦就深深地种进心里。通过填写《成长的足迹》,学生强化了目标意识,并通过不断的强化训练,自我反思,学生进一步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从入格到合格再到品格,逐步成为独具品格的棠中学生。
                 

三格教育的四大亮点


  为实现总体的德育目标,该学校设计了一个科学合理、行之有效并独树一帜的德育实践体系,并坚持不懈的践行着。在我看来,棠湖中学德育实践体系可以以四大亮点来概括:层次递进且有针对性的德育目标推进,为基础、为方法的德育管理观念创新,多点合一的德育力量汇聚,注重过程、强调参与的德育评价。
  亮点一:层次递进且有针对性的德育目标推进。三格教育的最大亮点就在于德育目标科学准确、层次非常清楚,而且切实可行。我们知道,德行教育的基本原则在于循序渐进,学不躐等。过高的德育目标,尽管可能催人奋进于当下,但终因缺乏持续的道德牵引力而搁置。务实而有梯度的德育目标如果辅以扎实的德育实践必将产生良好的德育实效。还有,三格教育的目标理解十分科学。一个并不复杂的道理早被人熟知,要将一个铜的材料打造为一个金的品质,似乎有勉为其难之处。对人的道德教育也具有类似的道理。有的学生可能本身道德修为就要差一些,或者说道德基础要弱一些,那么,对其进行道德教育就应该有一个与这种道德水平相符相称的道德目标。有的人可能本身道德修为就高一些,舍己、为人、乐于奉献对他来说不具有太多的德行实践难度,那么,这样的学生的道德目标就自然会更高一些。根植于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棠湖中学的道德教育是个体的,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有针对性的,递进层次的德育目标推进是扎实的。
  亮点二:为基础、为方法的德育管理观念创新。对的传统释义中,除了作为一种乐器之外,《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较早的阐释了的另外一个基本涵义: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在这里的直接解释为钥匙,实则喻为控制城门的官职,有权力控制之意。而《说文解字》中对于则给出了治玉也这样概要而精妙的解释。即,顺着玉之文而剖析之。通俗来说就是按玉石的纹理加工雕琢它。如果我们稍加引申,可以理解为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而达治理、理顺之效果,是艺术性的体现。棠湖中学对管理二字的区别认识,其实正契合了二字的原初之意。在棠湖中学的德育系统中,被认为是基础。在德育教育实践中,首先必须依靠规章、制度,必要的规制对于学生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则意识的形成是重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此处带有一定的强制规训之意,甚至可以将其理解为管理的刚性层面。而则是方法,是倾向于对学生道德修为、品质养成的柔性引导方面。可以看出,对于的这种理解是建立在学生道德养成的自我内化、生成的前提条件之下的。它关注到道德教育的渗透、疏导特性,是对传统灌输德育的反思与纠正。对于德育管理的这种理解无疑是正确而有新意的。
  亮点三:多点合一的德育力量汇聚。所谓多点合一,就是指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并非一方力量的单项推动,而是充分调动学校的正向的,有计划的影响力、团队(或称群体)的互助力量以及学生自我反思力量来形成强大的德育推动力,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能力全面提升,达致德育的最佳效果。上文已经介绍的棠湖中学三大板块的德育活动,其实正好体现了来自学校领导管理层面、教师班主任层面、学生群体和个体层面,甚至也包含校外家长层面。这种多点合一的德育力量汇聚正是棠湖中学德育实效得以实现的基础。
  马卡连柯曾说过,具有决定意义的不是孤立的教育手段,而是和谐的组织起来的手段体系。从棠湖中学的若干德育实践活动来看,无疑契合了马卡连柯德育手段体系的建议。棠湖中学基于(三大板块的)多点合一的德育力量汇集又何尝不是一个漂亮的组合式方法的典型呢?
  亮点四:注重过程、强调参与的德育评价。棠湖中学三格教育的整体构思还体现在注重过程、强调参与的德育评价环节的切实推行。在棠湖中学的三格教育中,针对不同板块,其德育评价是切实跟进并效果斐然的。棠湖中学的德育评价体系既有针对个体的棠中之星的评选,也有针对群体的星级学生成长共同体的评选。这些评价并非一个单纯的终结性结果,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全程参与,真正实现对学生道德素养和修为的过程渗透与教育的隆重仪式。最终,棠中之星星级学生成长共同体逐渐成为棠中学生心中的德育标杆和德育榜样,成为所有棠中学生无上的荣誉。这种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德育评价观,使德育评价成为诊断、调整、激励、提高整体德育活动的手段,并且充分运用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集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多种手段的有机结合,量化指标和质性评价的融合贯通,最终形成了以德育评价促进整体德育活动提升的创新模式。
                   

三格教育的理性反思


  第一,关于德育目的。我们知道,德育过程一般存在三个矛盾:第一,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与一般的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第二,德育目标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第三,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其中,第二对矛盾是主要矛盾。制定德育目的无疑需要仔细分析这些矛盾。从棠湖中学三格教育的德育目的制定维度来看,该校的递进式的、有针对性和可供选择性的德育目标显然有一个科学的德育目的观在引领,那就是既体现了德育目的的预见性、超越性,又认真仔细考虑了德育目的的可能性。从棠湖中学的入格、合格到品格的三格德育目标来看,入格教育、合格教育就是在考虑到社会发展及德育对象的道德发展两个方面的实际来制定的,而品格教育则以一种道德榜样的引领作用具有典型的超越性。同时,这种层次性又依据学生的实际道德水平而具有针对性和可选择性。正是基于这几个方面的整体构建,我们觉得,棠湖中学在考虑学生道德实际基础上的有选择的德育目标制定和规划,无疑是三格教育优越性的先决条件。
  第二,关于德育实践模式。棠湖中学探索出来的具有棠中特色的德育实践模式也同样体现出先进性。如果我们稍加回顾德育过程理论发展的轨迹,我们知道,以康德、赫尔巴特等所强调甚至过分夸大了教师教化作用的传统的德育过程模式无疑已被现代德育理论所摒弃。而以学生主体作为道德教育出发点、强调道德教育惟一有效的途径在于学生的道德架构的科尔伯格、拉斯思等现代德育理论代表者尽管具有道德过程观的先进性,但是,过分强调价值及其掌握的个人相对性,对价值引导的重要性估计不足的价值相对主义也使其在教育事实面前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从而影响着德育实效。直到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考纳为代表的品德教育理论真正有效的实现了道德价值引导与道德自主建构的统一,推动了现代德育过程模式的新发展。对于这些理论界的探索,棠湖中学的德育实践者们也许并不清楚,但是,基于对教育活动的真切理解,对德育实践的不懈摸索,该校逐渐形成的三大板块德育恰恰有机融合了凸显教师整体教化力量的德育主题课程,彰显学生自主建构德育价值观念的学生成长共同体成长足迹的双重力量,走出了一条既不过分倚靠于教师群体的教化作用,同时也不完全撇开学生的自我道德价值建构,倡导道德价值引导与道德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棠中德育过程模式。
  第三,关于德育隐形课程。当然,德育活动最难的一点并不在于是否认识到道德价值引导和道德自主建构的统一性,而在于如何将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联系起来,不至于产生断裂。或者说,环境的设计能否与主体的接受状态联系起来。棠湖中学显然深刻领悟到这一点,除了大力建设显性课程外,它在德育隐形课程方面的整体培育和优化正在成为该校提升德育实效的重要举措。在学校课程层面,我们不仅看到了德育主题课程的扎实推进,而且各种学科教学中非预期的德育影响也已成为被关注、被优化的对象;在学校制度层面,棠湖中学民主的领导风格、团结亲民的领导团队、细致而不乏人性的规章制度甚至灵活、开放、积极的教学组织形式无不承载着隐形道德课程的力量;在学校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的建设自不待言,而着眼于学校精神层面的校风、班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等的营造和培育在整个棠湖中学的校园中正在持续进行着。檀传宝教授曾言,不进入主体接受的阈限,德育目的就是妄想。棠湖中学在德育隐形课程方面的努力值得称道。
  柏拉图曾讲过,人若是接受了正确的教育,受幸运的资质的恩惠,就会成为至高无上的上帝的动物,倘若未接受充分的教育,未能完美成长起来,就会成为地上最狂暴的动物。我想,在他的语境中,正确的教育一定包括道德教育的内容。从棠湖中学三格教育的整体介绍来看,学习、生活于棠中的学子们无疑受到了幸运的资质的恩惠。因为,棠湖中学的德育工作者们懂得怎样给学生最充分的教育。
  在与棠湖中学教师的接触以及合作中,我不断被这所学校充盈的教育精神所感染和打动。真正好的道德教育是一个需要有价值引导和价值定位、需要有个人反思和自我诉求,需要有集体合力和团队合作,需要有组织引导和制度性影响力共同作用的德行养成和品德提升的道德修为过程。多主体的相互促进,多目标的自我选择是好的道德教育的重要体现。一所西部地区的普通中学何以能够在德育实践中散发出如此之幽兰清香?我想,棠湖中学校长熊伟的一段话可能有利于我们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我们矢志不渝追求的教育境界是活教育和真教育。活教育是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特长彰显的教育;真教育是符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学有所获的教育。”“我们矢志不渝追求的教师的品质是用先进思想引领自己,用团队精神激励自己,用高尚行动展现自己,用卓越业绩证明自己,用崇高境界提升自己。
  我想,棠湖中学的三格教育正是中国基层学校德育实践智慧的真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