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格测试个人:中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04:26
中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作者:楚国良  湘潭市委党校 来源:楚国良博客 添加日期:10年11月25日

       [摘要] 中部地区地处内陆腹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是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三十多年,也是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拉开差距的三十多年:东部地区凭借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西部地区随着2000年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也逐步突显;东北老工业基地抓住“振兴东北”的战略机遇,努力实现经济的突破性进展。面对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落后趋势。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提出了要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的方针。加快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是中部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全国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针的指引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并且关键在县域。由于我国地区间历史、区位、体制、政策、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尤为突出。我们常常只看到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却较多地忽视了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造成了认识上和工作上的偏差,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中部地区县域经济要想获得较快的长足发展,只有在借鉴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认真分析自身经济发展现状,正确选择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发挥中部县域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开拓创新,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本文从分析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着手,对加快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提出了若干促进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作者生活在中部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地区,对中部县域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有着深刻的了解,对加快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深切感受,加之作者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所关注,积累了一些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自己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认识和看法,为撰写本文打下了一定基础。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认真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运用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经济学等原理,结合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对中部地区县域经济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思考,形成了本文粗浅的不成熟的认识,希望引起人们对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视。

       一、中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是相对于发达地区县域而言,一般是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不同产业间的产值、比值等指标体系均劣于发达地区的县。身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体,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县域经济是欠发达地区经济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一方面发展县域经济可以承接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效应,推动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各生产要素的积聚和产业结构的对接,进而形成农业、工业、商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全面推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吸纳当地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批欠发达地区的富余劳动力涌入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经济圈,给这些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给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打工、经商的农民打造新的职业生涯平台,加快当地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了大中城市的社会管理负担。

       3.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我国现阶段城乡统筹重大战略举措的中坚力量。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在统筹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协调发展上,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在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物品提供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缩减城乡差距,改变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4.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在我国,由于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集聚在县一级。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薄弱,农村人口比重大,只有加快其县域经济的发展,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进而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二、中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运行特征。

       处于前投资主导期的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县域经济运行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一是社会体系和经济体系的开放度差。随着发达地区的发展拉动,全国的经济社会运行形态正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按着发达地区的发展导向,不断向新的发展阶段转变,这种转变不断引发经济和社会系统的自适应性调整,形成了大量的非政府性质的经济、社会现象,如股份制等超出旧体系外延的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新型社区等新的社会组织形式、超出原有城镇规划设计能力的劳务流动、金融企业无法包办的金融产品、民间资本膨胀后的资本变相流动……各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合理紊流现象层出不穷。这些合理的紊流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创新力,同时也对旧的运行系统特别是经济社会管理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运行系统还不具备从容应付这种变化的能力,管理体系难以主动适应这些积极的变化,往往通过限制紊流来实现阶段效果的平稳控制,这必然限制了自身的开放程度,也严重抑制了创新力的形成。

       二是市场化主体支撑薄弱。欠发达地区投资增长过于依赖国家政府的政策调整和直接投资,资源配置和资本配置过于依赖政府的直接干预,无法最大限度地提升区域性资本聚集能力,也无法按市场价值实现本地资源效能,市场化的投资主体及龙头资本(龙头资本系指对某一区域、某一领域、某一经济板块或某一产业发展具有主导作用的资本集合)缺乏足够的利益空间和发展空间,难以迅速壮大,市场体系的支撑力明显不足。市场体系支撑力不足是欠发达地区市场体系不完备、市场配置功能软弱的根本原因,也是县域经济行政依赖性太大、自主性不够、活力不足的根源所在。

       三是投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拉动力。对欠发达地区而言,没有快速的投资增长和必要的投资总量规模,劳动投入要素、科技进步要素就没有必须的存在基础,县域经济就无法完成发展的阶段转换。从欠发达地区各要素贡献水平和规模构成来看,投资总量规模和龙头资本规模都很薄弱,经济增长对投资增长的依赖程度依然很高,投资高速增长的资本聚集期还没有到来,因而相当长的时间内,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增长只能通过投资拉动来实现。

       四是在宏观区域经济结构中表现出明显的从属性。现阶段,欠发达地区由于自身体系和基础缺陷、资本导向力和聚集力不足、产业配套和市场配置能力薄弱,在全国宏观区域经济结构中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其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不能单纯地按照自身的区域特点来确定,很大程度上要服从于发达地区的经济走势和战略方向,具有明显的战略从属性。以上特征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主要问题的基本概括,也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对策选择的基本依据。

       三、中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观念和意识落后。政府的位置没有摆正,或是过多的干预,或是扶持不力,发展氛围不浓。首先,思想观念和意识守旧,成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其次,欠发达地区政府行政部门效率低下,缺乏对市场经济或市场配置资源的深刻认识,不能为客商提供一个公平的投资环境,难以吸引资金和资源。

       (二)基础设施条件差,竞争能力弱。落后地区不仅在区位上处于劣势,而且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滞后,导致在区位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缺乏投资竞争力,难以吸引大型项目落户,招商引资的难度较大。

       (三)支柱产业还很薄弱,带动能力不足。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大都支柱产业较薄弱,特色产业不突出。表现为工业企业少,难以达到有规模的工业化程度,支柱产业发展缓慢,产品缺乏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较小,产业链非常短。农业上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形不成有特色的本土优势,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
      
       (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组织化程度较低。对于既无资源优势,又无特色和技术优势的地区,积极努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限于资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等问题,就业培训发展缓慢,劳动力输出规模较小,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城镇化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和当地的收入状况难以改善。

       (五)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充分。沿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最具增长潜力的因素。落后地区由于当地政府没找准位置,观念守旧,再加上本地资源优势欠缺,资金、技术、人才相对匮乏,民营、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当地经济缺乏活力。

       四、加快中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中国经济百强县县域经济成功的共同经验

       首先,坚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目标,不照搬照抄其他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这些县、市政府从自身出发,找出适宜本地经济发展和增长的主体战略和思路,这是成功的关键。

       其次,坚持多元发展的道路,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积极发展外资、个体私营经济。越是实力强的县域经济,民营经济的比例越高。浙江经济发展较快的最大特点就是民营经济发展充分,以私营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不仅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而且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财富,成为本县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再次,经济百强县、市的政府,非常重视服务于企业,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抓住发展机遇,为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而不是去主导和干预企业的发展。

       第四,成功的县域经济都非常注重培育特色产业,发展适合本地区的经济,把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紧密结合起来。最后,政府思想解放,开放程度高,给民营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等较大的发展空间,重视引进外资,制定优惠政策,有效拓展资金的来源渠道。

       (二)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选择超常规发展应当明确的五个战略思路

       县域经济既是区域经济的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单位。从宏观角度看,发展县域经济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实力提升,从而壮大国民经济。在这个意义上,发展县域经济就是发展国本经济。从微观角度看,发展县域经济可以解决辖区内居民的就业问题,从而提高其生活水平。在这个意义上,发展县域经济又是发展民生经济。然而,对于不发达地区而言,这个既关乎国本经济,又关乎民生经济的县域经济,其发展战略客观上不得不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常规发展战略的选择,另一种是超常规发展战略的选择。在当前区域竞争几近白热化的背景下,常规发展战略的选择,实质上是选择亦步亦趋的跟进战略。实施这一战略,将会使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永远处于落后状态。因此,我们只有选择超常规的发展战略,才可能给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带来前景和希望。

       县域经济既是区域经济的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单位。从宏观角度看,发展县域经济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实力提升,从而壮大国民经济。在这个意义上,发展县域经济就是发展国本经济。从微观角度看,发展县域经济可以解决辖区内居民的就业问题,从而提高其生活水平。在这个意义上,发展县域经济又是发展民生经济。然而,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这个既关乎国本经济,又关乎民生经济的县域经济,其发展战略客观上不得不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常规发展战略的选择,另一种是超常规发展战略的选择。在当前区域竞争几近白热化的背景下,常规发展战略的选择,实质上是选择亦步亦趋的跟进战略。实施这一战略,将会使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永远处于落后状态。因此,我们只有选择超常规的发展战略,才可能给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带来前景和希望。       
         
       选择和实施超常规发展战略的根本着眼点在于:避免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后发劣势,使之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在区域和县域经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取得发展格局上的持久战略优势。事实上,战略的本来含义,就是指在竞争和对抗的关系中,通过出奇谋和用奇招来扬长避短,以达到小胜大、弱胜强的目的。早在战国时期,《孙子兵法》就有有关战略的经典论述。用现代语言讲,战略就是用辨证思维,来审视现实竞争和对抗关系中的内外两方面情况,在此基础上首先建立起局部优势,尔后实现整体优势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的总和。为了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中首先建立起局部优势,最终赢得发展格局上的整体优势,我们在选择和实施超常规发展时,应当明确以下几个战略思路:

       1,“拿来主义”的战略思路

       “拿来主义”就是对外开放。这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的首要思路。众所周知,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最大劣势是资本匮乏。由于资本匮乏,使得自然资源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无法结合成现实生产力。因此,要使自然资源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结合成现实生产力,并推动其快速发展,就必须首先着力解决好资本的来源问题。解决资本来源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内部积累的方式获得资本,另一种是通过外部引进的方式获得资本。前一种是小农经济思维支配下获得资本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资本获得的规模小、速度慢。依靠这种方式来解决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来源,其目的是无法达到的;后一种则是市场经济思想指导下获得资本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只要能够创造出适宜的条件,资本就会受利益的引导,源源不断地流向这里,将沉睡的自然资源和劳动魔术般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其他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已证明了这种方式的有效性。

       “拿来主义”作为不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谋求超常规发展的战略思路,不应当是盲目的,应当是有针对性的。必须针对资本流动的规律。当前,国际资本是按照两种规律来流动:一是按照梯度转移的规律来流动,二是按照跨越式转移的规律来流动。以国际市场为主要开拓对象的资本,通常遵循前一种流动规律,即首先落户于最方便进行国际交往的地区。当资本积聚到相当水平,生产成本也上升到不经济的程度时,再由近及远地梯度式向外围扩散;以国内市场为主要开拓对象,或者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要投资对象的资本,则通常遵循后一种流动规律,一开始就会把资本投放于方便国内市场交易的地方,或者是自然资源的富集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国内市场向国外资本的进一步放开,资本跨越式流动的规摸也会越来越大。认识到资本流动的两种规律,可以使欠发达地区在“外资中移”的机遇中,自觉依据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来选择资本的主攻对象,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资本来源的不同,还使资本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搞清楚这一点,对于增强“拿来主义”战略思路的针对性,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把国外引进资本称之为外源性资本,国内土生土长资本就是内源性资本。外源性资本的运动方式是:在国内投入资本,将盈利转往国外;内源性资本的运动方式是:在国内投入资本,将盈利留在国内。盈利转往国外还是留在国内,是外源性资本和内源性资本的一个根本区别。这个区别决定了它们对内地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倾向是不同的。比较而言,内源性资本具有更强的内地投资倾向。基于此,不发达地区在面对“南资北移”的机遇时,可以根据不同资本所占的比重,正确判断出哪类“南资”具有更大的“北移”性。“珠三角”和“长三角”是人们普遍公认的“南资北移”发源地。但由于“珠三角”外源性资本的比重大于“长三角”,“长三角”内源性资本的比重大于“珠三角”。所以从实际角度看,“长三角”资本的“北移”概率,比“珠三角”资本的“北移”概率相对更大。认识到不同来源资本的不同运动方式,可以使不发达地区在“南资北移”的机遇中,有针对性地确定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减少工作的盲目性。

       2, “创造优势”的战略思路

       优势就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具体包括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优势、人文优势和产业优势等。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于把优势仅仅看作是现实既有的有利条件。实际上,现实既有的有利条件是优势,现实没有的,通过主观努力创造出来的有利条件也是优势。这后一点,对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同样至关重要。那么,缺乏既有优势的欠发达地区地区,如何能够创造出优势?

       首先要辨证地认知优势。在一种情况下是优势,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是劣势。比如,靠近中心城市的欠发达地区,“靠近”是一种优势。但这种“靠近”可能会阻挡其成为中心经济区的崛起。在这个意义上,“靠近”又是一种劣势。而远离中心城市的不发达地区,“远离”是一种劣势。但这种“远离”可能会促成其作为中心经济区的崛起。在这个意义上,“远离”又包含有优势。优势与劣势的相互包含、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必须用辨证的视野,来选择不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的道路。在靠近中心城市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可以充分发挥“靠近”的优势,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资本梯度转移的规律,一开始就直接从推进工业化切入,用工业化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在远离中心城市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则可以充分发挥“远离”的优势,从创建商贸集散地入手,进而推动相关工业的发展。如果不是这样,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就可能在始终找不到最佳切入点的情况下,一再丧失发展的机遇。

       其次要做强放大局部优势。这可以弥补欠发达地区整体优势的不足,从而实现相对优势。我们知道,优势是包含有许多内容的。既使是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也不是在完全具备了各种优势后才开始发展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县域经济,甚至是在严重缺乏自然资源这一关键优势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这也就是说,一个地区只要具备了一项或几项优势,就可以通过做强和放大这一项或几项优势,来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地方能够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就能够对资本产生吸引力。这恰恰是一个地区实现和发挥优势的根本所在。因此,对于优势十分缺乏的欠发达地区,我们应当及时抓住为数不多的少数优势,并尽可能将其发挥到极至。唯此,才能增强欠发达地区的相对优势,形成对资本的吸引力,达到实现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的目的。

       第三要用创新的方法创造优势。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提出过一个沿用至今的创新概念。这一概念将企业生产过程中新生产要素的引入,以及新生产要素组合方法的引入定义为企业创新。实际上,这一概念同样可以用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创新问题。因为在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优势中既有客观性因素,也有主观性因素。但无论是客观性因素,还是主观性因素,都存在一个能够用创新方法获得的问题。不同点在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客观性因素,其创新获得一般需要支付较大成本。比如,在交通不便的地方修建公路,不支付很大成本是根本做不到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主观性因素,其创新获得一般不需要支付较大成本。更新理念、创新办公方式、优化社会环境、改善政府服务和制定优惠政策等,都可以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从而使我们能够从无到有地获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主观因素,也就是创造出新的优势。从欠发达地区的现实状况看,我们应当首先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主观因素切入,来创造新的优势。

       3, “重点突破”的战略思路

       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不仅缺乏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优势,还缺乏必要的经济积累和产业基础。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突破原有的停滞状态,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根本跃迁,就必须按照“重点突破”的思路分阶段开展工作。

       第一阶段,要首先解决产业“从无到有”的问题。这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第一阶段的发展重点。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的工作重心,就是千方百计通过实施“拿来主义”和“创造优势”,来尽可能多地引进资本和项目,而无需过多地考虑单个资本和项目的规模大小。大量的招商引资实践表明,在这一阶段,欠发达地区还不具备对资本和项目挑肥拣瘦的条件。如果在这一阶段就开始对资本和项目挑肥拣瘦,结果必然会延缓不发达地区产业基础的形成。不能尽快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基础,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就无从谈起,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有些同志认为,欠发达地区缺乏一定规模的产业基础,这正好如同一张白纸,我们一开始就可以通过引进高技术含量的资本和项目,在上面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其实,这是一种缺乏经济工作操作实践的看法。在现实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高技术含量的资本和项目,大都需要一定的产业平台,需要相关的产业与之相配套,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和人才队伍。没有这些条件,引进高技术含量的资本和项目,就如同在无水的沙漠里种植莲藕一样,是很难收到好的效果的。要想获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创造引进高技术含量资本和项目所需要的条件,就必须尽快不分大小、从无到有地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基础。否则,我们会既拣不到西瓜又丢掉芝麻。还有的同志认为,现在提倡均衡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在这种情况下,搞重点突破怎么行?其实,这些同志忘记了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是发展,落脚点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因此,当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尚缺乏必要的产业基础时,用“拿来主义”和“创造优势”的办法实现重点突破,尽快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基础,这就是实事求是地落实均衡协调的科学发展观!

       第二阶段,要解决产业“从有到好”的问题。这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第二阶段的发展重点。经过第一阶段富有成效的努力后,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客观上就会具备向更高层次变迁的产业基础。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这个产业基础不管它是否完备,(在县域经济这个狭小的范围内,完备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都会受到市场机制的有力调节,并按照区域产业生命周期的自我更新规律,自发地进行优化与重组。在这个过程中,不适应市场需要的产业,会被适应市场需要的产业组合掉,形成更大规模的产业。这个更大规模的产业,又会通过前向和后向的产业关联,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这个能够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主导产业。同时,适应未来需要的前瞻性产业,也会萌生并开始发展。问题在于:产业内部的优化与重组完全处于自发状态时,结构重组的阵痛和资源浪费是不可避免的。要减轻结构重组的阵痛和减少资源的浪费,就必须在尊重市场机制基础性调控作用的前提下,有效地发挥地方政府的调节作用。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的工作重心,就是通过制定区域产业政策,来选择、扶持和培育主导产业。那么,在已有的一定规模的产业基础上,如何选择主导产业?首先要选择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也就是说,把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需求会有更大增加,市场会有更大前景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其次要选择劳动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劳动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一定是科学技术水平高的产业;再次要选择前后向关联度强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关联度强是一个产业具有强带动性的主要标志。

       然而,对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而言,我们只有首先完成好第一阶段的任务,才能接下来完成好第二阶段的任务。当我们处于第一阶段,并在倾力打造一定规模的产业基础时,我们要同时具备开始实施第二阶段任务的背景思路。不是用这种背景思路,来操作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而是用这种背景思路,给第一阶段的工作以未来的前进方向,减少盲目性。

       4,“长期坚持”的战略思路

       发展经济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发展不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就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推动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那就是难上加难的事情。我们之所以这样说,首先是因为欠发达地区不仅底子薄、基础差,而且还缺乏经济发展所必要的积极理念和人文精神。启蒙和培育这种积极理念及人文精神,需要花大的力气,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奏效。否则,落后的理念就会反过来扼杀经济发展,更惶论经济超常规发展了。成安县近几年在推动经济超常规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了持续不断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观念更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其次是因为欠发达地区存在一种低水平的系统稳定性。这种低水平的系统稳定性,不仅仅体现于人口增长会吃掉经济发展的成果,使人均收入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还体现于财政供养人员的增加会吃掉经济发展的剩余,使政府本应承担的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功能无法正常发挥,致使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劳动力,也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要打破这两种状态,突破经济运行的低水平系统稳定性,仅靠常规发展是不行的,必须要靠持续不断的超常规发展。根据国内外经验,这个过程大约需要20-30年的时间,更短时间则无法实现基本经济的根本转变。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在20-30年的时间里,持续不断地推动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欠发达地区低水平的系统稳定性,就会通过内在的均衡机制重新复制不发达状态,或者在一个放大的规模上复制这种状态。第三是因为在区域或县域经济竞争中,欠发达地区如果不能通过持续不断地超常规发展,尽快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基础和相当程度的产业竞争力,发达地区就会在产业积聚和极化效应的作用下,进一步拉大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使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相对边缘化甚至绝对边缘化。当然,发达地区的产业积聚和极化过程不会是无限的,达到一定高度后,就会反过来向周围不发达地区扩散。既使在这种情况下,不发达地区也只能处于亦步亦趋的跟进状态。但无论是差距拉大带来的绝对或相对边缘化,还是亦步亦趋的跟进状态,都不利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都会使其深陷难以进一步发展的困境。

       因此,为了使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既走出当前的发展困境,又避免陷入未来的发展困境,就必须按照“长期坚持”的战略思路,持续不断地开展思想解放运动,以培育有利于经济超常规发展的人文精神;持续不断地招商引资和推进项目建设,以突破经济运行的低水平系统稳定性;持续不断地扩大产业规模和尽快形成产业竞争力,以做到后来居上。只有这样,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才有可能真正完成经济起飞的历史任务。

       此外,为了确保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在寻求超常规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落实好“长期坚持”的战略思路,我们还需要与之相应的政治安排。具体包括:增加领导机构中的专业人才,维护领导班子的相对稳定性,以及有针对性地扩大干部队伍的培训力度等。

       5, “和谐稳定”的战略思路

       推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必然会对原有的产业结构、社会经济关系、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产生重大冲击,使其发生大的裂变。这种裂变既可以在自为的方式下发生,也可以在可控的方式下发生。如果在自为的方式下发生,社会就会陷入动荡和不稳定状态,从而破坏经济发展;如果在可控的方式下发生,社会就能保持和谐与稳定,从而维护经济发展。因此,要成功地推动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就必须把可能由此引起的种种社会剧变,都置于可控的方式下。为此,也就必须把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超常规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能否把经济的超常规发展,与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下的超常规发展?回答是肯定的。

       首先,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与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有着内在统一性的。这种内在统一性,不仅仅体现于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无法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还体现于在不发达地区普遍存在贫困的情况下,不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就更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大量的国内外实践已反复证明,贫困绝不能带来和谐稳定。因此,要消除欠发达地区业已存在的贫困状态,并彻底拔除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源,就必须坚决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二是坚定不移地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在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中,推动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在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中,达到社会更高层次的和谐稳定。

       其次,对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的过程,我们是可以做到有所作为的。是可以根据我们所处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以及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主观努力,将其置于一个可控的状态下。

       综上所述,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要想成功地选择和实施超常规的经济发展战略,就应当认真落实好“拿来主义”、“创造优势”、“重点突破”、“长期坚持”和“和谐稳定”这五大战略思路。尽管落实的过程会有许多困难,但却是我们最终摆脱当前及未来发展困境的现实选择。

       (三)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注意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要求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去观察事物,把握其发展态势,让人们在看待事物时更加理性、更加全面、更加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这也是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方法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县(市)作为功能相对齐备的最基本的经济社会单位,其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其发展质量好坏、速度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班子驾驭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取决于经济工作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方法。能否与时俱进,因势而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创新县域经济工作的方式方法,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何推动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笔者认为,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1、好与快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就不能表现出质,总量太小的经济不能体现出质量。否定量变,否定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就会导致脱离实际的盲干蛮干;同样,当量变积累条件成熟时,不实行质变,也会导致停滞不前和僵化保守。只有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和相互交替,才能体现出事物的统一,实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因此,对于又好又快的发展问题,我们应当从总体上进行把握。

       改革开放30年来,各地县域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大、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也日益突出。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成为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十七大及科学发展观将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从“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把“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具有全局性和强烈的针对性。因此,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与“快”的关系问题,对于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与快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好是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要高,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快是指经济增长的速度要快,要有一定的速度。好是关键,快是条件,抓住了好,就抓住了关键;实现了快,就具备了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基本条件。实践证明,要快不容易,要好更难。只快不好,不仅劳而无功,而且得不偿失。只有好字当头,加快发展,才是有效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平稳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当然,不能用好否定快。只好不快,就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不符合社会需求,无法支撑社会的稳定。可以说,好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快来做支撑的。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加快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端正指导思想的加快发展,是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加快发展,是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环境保护的加快发展,是汲取他人和自身经验教训基础上少走和不走弯路的加快发展。一句话,就是要坚持好中求快。

       2、把握全局与重点突破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即事物的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动力。事物的诸矛盾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该事物的发展趋势。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矛盾双方处于主导地位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县域经济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如何从无绪中理出有绪,在全局中突出重点,进而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努力找出阻碍发展的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坚持重点论,把主要人力和精力、物力和财力放到抓重点、抓中心、抓主要矛盾上来,放到抓事关县域经济发展全局的突破口上来。

       第一,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优化工业门类结构。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标志,是促进三次产业良性互动的核心枢纽,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引擎,也是实现跨越式大发展的关键所在。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工业作为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工业为主导,优化结构,做大支柱,提档升级。不一味谋求工业门类发展上的“大而全、大而散”,而是要坚持在现有并已取得成功的门类基础上的“强又壮、强又大”。依靠优势工业带动产业繁荣,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努力实现工业大跨越。

       第二,坚持“特色经济”战略,优化区域发展结构。经济发达县市的实践证明,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就是竞争力,发展特色经济就是成功之道。要想实现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顺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和开放型经济的思路,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大做强特色经济。要根据各地不同区位、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在推动区域联动互补上做文章,“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促进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

       第三,坚持“特色产品”战略,优化特色产品结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是一个不断从“一般分工”到“大类分工”,再到“个别分工”的演进过程。产品结构的调整,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应当遵循这一客观规律,从产业结构调整,做到产品调整,经济调整工作要愈做愈细。要把优势产业落实到优势企业,优势企业落实到优势产品,优势产品落实到优势品牌。通过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优势品牌,增强市场占有率,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3、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的关系

       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县域经济必须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时俱进地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新变化,用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去解决新问题。又好又快地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从过于主要依赖于计划的、行政的手段,转移到主要依靠市场的、经济的办法上来。政府利用规划、政策、引导资金和提供基础设施等手段,企业作为项目运作、产业发展的主体,通过资产重组、产权转让、经营权转移、资本置换等手段,开发资源,盘活资产,激活资本,优化县域经济生产力配置。这是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减少工作阻力和压力风险的总开关、总钥匙和总抓手。

       无论是发展特色产业,还是改革国有企业;无论是推进城镇建设,还是开发产业园区,都要学会在政府的主导下,利用市场机制的办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资金、市场等困难。譬如在资源开发问题上,对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滩涂林地资源,在规划、整理的基础上,打捆包装成整体项目,再引进有实力的投资商进行整体开发,变潜在的资源为现实的财源;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土地利用上,通过组建城投公司,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由公司行使“统一收购权”和“统一招拍挂权”,有计划地将土地推向市场,通过招拍挂,获取建设资金,带动城镇建设;在融资问题上,可以城投公司为平台,与金融机构签订金融协议,为项目提供贷款担保,利用银行资金推动项目建设。

       总之,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只要是有利于壮大县域经济,增强财政实力,实现强县富民,不影响生态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事,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决策,勇于负责,排除干扰,大胆实施。

       4、自我发展与借力发展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县域经济作为全省、全国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主动求新求变,自我发展,另一方面,要顺应宏观大环境,借力发展。

       第一,要练好内功,内强素质,加快发展。从经济发展的动力来看,县域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不懈地抓在手中,通过抓投入、上项目、引资金,才能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体现在项目的竞争,谁能上项目,上大项目,谁就能在县域竞争中占据主动,赢得先机。要想靠有限的资金换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立足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导向,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选准投资建设方向,避免低层次盲目重复建设。通过项目建设,巩固经济发展基础,壮大经济发展总量。

       第二,要转变职能,优化环境,主动发展。加快发展要有项目作支撑,上项目要有资金作保障,而要投资必须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作保证。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新形势下,投资者的投资选择已经由注重优惠政策向注重投资环境转变,投资环境成为吸引资金的关键因素,成为各生产要素流向的基础条件。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投资安全和投资回报,最需要的是公平、公正和服务的高效率,这些都必须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来保证。通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服务思路服务领域,着力打造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效率政府,精心营造、全面优化有利于发展的软硬环境,形成资金流、人才流、商贸流的洼地聚集效应,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为跨越式发展夯牢坚实的基础。

       第三,要吃透上情,摸准下情,借力发展。一方面要注重观察和研究全省、全国的宏观政策,特别是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另一方面要根据中央、省市政策的要求,做好基础工作,努力创造条件,抓住机遇,争取到政策、项目、资金的倾斜投放,领办各项改革建设试点,借助外部力量,拉动催生本地发展。

       5、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从内部事物要素与要素、事物与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入手来分析、解决问题,是系统创新的重心。一个好的系统,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完备和谐的统一体。县域经济的系统性体现在其强大的凝聚功能上。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把各个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形成一股合力,使县域经济追求的目标与个体追求的目标趋于一致,从而把每个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增强个体对整体的使命感、归属感和向心力,在一个和谐的使命共同体中各尽其职,各负其责。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应当看到,一方面,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为改善民生提供条件和可能;另一方面,只有不断改善民生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和可靠的保障。如果GDP增长很快,而改善民生的步伐却很慢;对经济发展的投入很多,而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却很少,就可能损害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更多的分享成果,得到实惠。因此,我们应当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始终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放到优先的位置来考虑。

       第一,要实现经济社会趋于协同。通过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社会发展,将经济建设的成果充分运用到社会发展中去,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社会的全面发展,来锻造经济建设的基石。要加强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建设,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要畅通群众合理诉求表达渠道,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在征地、拆迁中的切身利益;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良好治安环境;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积极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解除后顾之忧,确保安居乐业。

       第二,要实现城乡之间良性互动。城乡良性互动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工业化是城乡一体化的着力点,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有了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城乡一体化推进就有了依托与附着、基础与前提。因此,要大力发展工业,加快积累,反哺农业,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乡一体化;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充分发掘和发挥各地的区域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区域特色支柱产业和品牌农产品,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基地,扩大特色生产规模,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要在依托城镇集中发展工业产业的同时,在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大力发展教育、社区服务、商贸物流、文化娱乐、生态旅游等服务业,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布局结构,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通过一、二、三产业联动,促进城乡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收入、消费和居住条件等差距。

       第三,要实现区域之间携手并进。要有针对性地谋划区域发展思路,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基础较好的乡镇率先发展,发展水平中等的乡镇迅速崛起,欠发达的乡镇尽快赶上。对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在财政转移支付、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努力形成全县经济加快发展、竞相发展、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在大发展、快发展中受益。

       第四,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就是要实现人口适当增长、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好的目标,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快推进生育文明建设,优化人口数量、素质和结构。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为重点,强化对水利、土地、森林、矿产资源的生态保护,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工作,严格落实环保“一票否决权”制度,实行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现节能减排,不断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环境质量,认真解决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把县城建设成为最佳投资环境和最佳宜居环境,取得“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互动双赢。
 
参考文献:

[1]王瑞璞: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调研和思考.学习时报,2006~01~18

[2]董庆民:从九个方面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人民论坛,2005(11)

[3]潘晓萍等: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发展.商业时代,2008(8)

作者介绍:楚国良(1962---),男、湖南湘潭人。中共湘潭市委党校经济学讲师,主要从事邓小平理论,区域经济,"三农"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