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蛇口育才二小网站:《青年文摘(彩版)》2011年第16期 你的青春多少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37:21

《青年文摘(彩版)》2011年第16期

[情]

李宇春,你好差劲

李宇春

今年是我出道第六年。“超女”之后,六年来,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第一次拒绝

唱歌、跳舞、演出时感受不出来,但是平静下来,我比较痛苦。跑通告、做宣传、各种出场,整日飞来飞去,身体的紧张和劳累还不算怎样,最大的困惑在于:我为什么要去做这些事情?那一年里,我面对媒体采访的时候,都是“嗯、啊”敷衍,因为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跟媒体聊。

我第一次学会拒绝,是忙碌了一年多之后。那时候我应该出唱片了,才发现身不由己,居然连录音的时间都没有。在我的设想里,作为一个歌手,出唱片之前起码要抽出很长一段时间,专注于音乐。可那个关节,我周一到周日都在外地,当时我就崩溃了,这怎么是做音乐呢?

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第一次跑去找老板:不能这样了,我要专心做音乐。效果还好,他们同意了。那是我第一次说不,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

但学会了说“不要”也不能老拒绝,后来我逐渐调整自己的思路。我之前觉得做音乐就好好做音乐,哪来这么多社会活动,后来知道了,这些采访、拍片、宣传、通告,是我能做音乐的基础之一,是切割不开的,属于我工作的一部分。我就会告诉自己:这是工作,请你认真一点。

我用了两年的时间,才走出“超女”的影响。工作中我的主动性越来越大,做专辑、演唱会,我的想法越来越多、越来越投入,也越来越对幕后的工作感兴趣。

 

李宇春,你好差劲

可大概有两年的时间,我会感觉很累,状态比较低迷。我会在心里大声喊:李宇春,你好差劲。

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差劲?因为觉得自己的头衔越来越多,光环越来越重,什么青年领袖啦、某某大使啦、时代偶像啦,这么一堆头衔放在那里,就会感觉责任比较重,做事缩手缩脚,不敢活出自己。回头看以前的我,最最青涩时,很自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怕。很多媒体说,李宇春那时你多难搞。我就觉得那个时候的状态挺好。

其实我很想挣脱那些束缚,不想缩手缩脚,但是光环在那里,一旦你做事出位,人家会说对青少年有影响,有一万双眼睛盯着你。

刚出道时我年轻气盛,《皇后与梦想》、《我的王国》,都太自我。谁会在KTV点《我的王国》?因为你们跟我的情况不一样,怎么会有共鸣呢?后来,在看到日落时,或者在看某一部电影时,又或者是吃到一个什么东西时,我会想到某一个人,所以会写《对不起,只是忽然很想你》。意思就是说,每一个人应该都会有这样一个瞬间,会想念一个人……这或许是另一种纠结。

在工作中,我怀念自己青涩时期的凌厉样子,但在音乐里,我不可遏制地成长了,开始关心别人的共鸣和内心感受。

 

第一次放假

六年间,我改变了很多。去年我去英国旅行了一次,那是我第一次给自己放假。我很享受那种自由的感觉,想在路上闲逛就出去走走,享受阳光,想在哪个地方坐一下,就坐一下,无人打扰。

我去了伦敦,看过一些景点,也去参加了户外音乐节,坐在草坪上,天气很好,想躺就躺,整个下午就在那里感受音乐氛围,感受大自然。还去看了一场英超比赛,阿森纳4∶1赢了伯明翰,压倒性胜利,球场氛围很热闹。还去了利物浦,去看“披头四”的博物馆,他们的家,演出的小酒吧——他们演出过200多场的地方。全球各地的歌迷们来这里玩,很多是老头老太太,很嗨,还唱很多老歌,令我很有感触。

回来之后,我回顾自己的生活状态,这五年我一直埋头苦干,没有休息,没有生活,家就像一个仓库,一切为了工作方便。而英国旅行算是一个分水岭,我会试着放松一下,喝喝咖啡,看看电影,晒晒太阳,给自己多一点儿生活元素,我的心态比之前轻松多了。

 

微博是个可怕的东西

伦敦之旅很不错,于是春节我又出去了一次,去北海道滑雪。现在的我会多给自己安排旅行,多半是国外,因为在国内围观的人太多了,特别是有了微博之后,更加可怕。

之前我出门的时候,我身边的助手都会注意看有没有人偷拍之类的。我怕给他们带来麻烦,于是尽量少出门。我有一天只是随意地出去喝个咖啡,从下车到咖啡馆也就200米的距离,可是好几拨人,拿手机拍我然后传上微博。简直是全方位、立体式的拍摄,有在屋顶上拍的“机位”,有侧面的,有背面的,被拍了很多次。有人还在微博上专门收集了这些照片,组合成一个系列,我就崩溃了。其实也没什么,但是我觉得有点儿不太舒服,干吗都……

你的青春多少分

魏天一

最根本的问题不是制度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所以真正可怕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在那种环境当中的沉沦、消磨,是我们自己从一个以六十分为耻的人变成了一个高呼六十分万岁的人,是我们自己的惰性一天天蚕食着我们,将我们都变成同样懒惰、沉沦的人,而人又恰恰是群居动物,少数服从多数,一个人坚持着正确也会惶恐,随大流错却觉得安定,当我们满目四周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那么在这种堕落的洪流之中,你什么都不需要去做,只要保持着这个惯性,你就会变成这样的人。——题记 

自打我上了大学之后,就没有一天不在骂大学。这在高三是无法想象的,当时的我们,每天课桌有多一半让给了练习题。高三如此让人窒息,考大学却是一件约定俗成的事情,每个人都该做,你不去考大学就是社会青年,社会青年就是流氓。这是多么流氓的一个逻辑。

大学里,我每天临睡前都会想这一天做了什么,然后发现每天都是不痛不痒的肥皂剧,剧情冲突永远都是要不要去上课,点名怎么办?等到了学期末,剧情立刻起了风起云涌的变化,冲突变成了要不要复习?不复习挂科了怎么办?

要不是亲身经历,我真的很难想象大学的期末考试会把人折磨成这个样子。在我上初三的时候,因为旷了一节微机课被班主任从第一排扔到最后一排面壁思过,然后我就每天靠着墙壁,拿一本小说看。看到《草样年华》里邱飞和杨阳每次为了过考试挖空心思的时候,觉得特别不能理解,六十分就能及格,六十分都考不了?这不是废物嘛。在若干年后,在我上了大学以后,我才真正明白了《草样年华》中邱飞和杨阳为考试所做的一切。

所以,在大一期末考试的时候,有人总结,高考其实并不可怕,学了几年才考,考的都是会的东西;大学考试才可怕,学了几天就考,考的还全是不会的东西。

每次在考试前我就会想,我为什么不早一个月看书,要是如此,今天也不会如此窘迫。我也时常在思考,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我的室友,高三时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半睡觉,生活规律,每天都在学习。结果上了大学后,前一个月还保持着早起的习惯,等到了学期中期就变成每天最后一个下床的了,六十分万岁喊得比我都响。

大学就是这样一个消磨人意志的地方,我们怀着对一种自由美好的生活的信念来到了这里,然后便开始无可抑制地堕落下去。花着父母的钱,旷着课,谈着恋爱,吃着火锅还唱着歌,经常还有人告诉你,你挂科了!

当考试结束我走在回寝室的路上的时候,我想起了在上小学的时候小舅对我说的: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六十分万岁!

那时总是考一百分的我毫不犹豫嘲笑了他。

可现在,我是真的想高喊:六十分万岁,前提是,你可以给我六十分。

最后,分享一些大学期末考试的状态。如果你是高中生,恭喜你,你以后会用到。如果你是大学生,我相信,你一定已经看过:

年十八,遇线代(线性代数)卒;年十八,遇高数,生不如卒。

线代,现die!

考试给学生扣分是违反刑法的,刑法规定:利用他人无知造成他人损失的行为就是欺诈罪。

有的人死了,就不想让别人活,比如牛顿、莱布尼茨、拉格朗日……

过(guo)与挂(gua)的区别是听到成绩以后是哦(o)还是啊(a)。

你看,或者不看书,分数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开,或者不开卷,态度就在那里,不紧不慢。你挂,或者不挂科,命运就在那里,不悲不喜。让我背到考题,或者,让考题住进我的心里。默然,淡定,寂静,欢喜。

全世界女孩都经历过的尴尬事

(美)蕾切尔·纳尔布芙 李静懿 译

每个女生都不会忘记“大姨妈”初次造访时的经历,可又有多少惊恐、不安和无助而无处诉说呢?其实,全世界所有的女孩面临初潮时都是激动的、恐慌的、尴尬的,你并不孤独。

对“死讯”守口如瓶

我那年11岁,所有朋友里,我是第一个来例假的。一个夏天的下午,我独自在家,突然觉得两腿之间黏黏的,就像尿湿了裤子一样。我跑进浴室,惊讶地发现内裤已经被血浸湿了。

我以为自己要死了。

想想父母知道了一定会伤心的,于是决定对自己的“死讯”守口如瓶。

就这样熬了四天,每天太阳快下山时我都换下被血浸透的内裤、短裤或是外裤,跑到屋外树林边的垃圾桶,把这些脏衣服点着,直到看着它们烧成灰烬才离开。

第六天,妈妈把我拽到卧室,逼我解释为什么烧内裤。不得已,我说,我要死了,肚子很疼。

谎言

那时我13岁,每天都检查内裤,看看是不是出现了同龄女孩们曾经说起的黑栗色污迹。我那么热切期待着它,以至于后来说谎了。

妈妈问:“是什么时候来的?”“在学校。”我耸耸肩说,好像这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天我无意中听到姐妹淘在聊天:“天哪!我差点儿就死了,裙子上到处都是。”我也加入了她们的谈话。“嗯,没错,”我甩甩头说,“我也是那样。真可怕,不是吗?”

说谎让我有负罪感。

后来,我终于忍不住了,爬上我家四楼的天台祈祷——“亲爱的上帝,请把我的月经赐给我吧,求你了,我只是想和大家一样!”

两天后,我梦想成真了。可惜的是,当它真正发生时,都没人在旁边跟我分享那一刻的感受。

第一件手绘作品

一天正上着课,站起来时觉得裙子黏黏的,我转过头一看,黄褐色灯芯绒裙子上竟然有块血迹,有硬币大小。我赶紧把裙子前后调了个个儿,找了根圆珠笔认真地涂那块污迹,我的艺术生涯就这么开始了。而那条裙子,也成了被我“上色”的第一件“作品”。后来的“作品”就远不止衣服了,还包括伦敦里斯卡尔顿大饭店里制作精良的路易十四椅子和遍布世界各地不计其数的床垫。

女性用品的考古专家

一个人的初潮经历竟然和她未来的性格发展息息相关。

一个朋友第一次来月经时没找任何人帮忙,自己搞定一切,现在她是一个特别独立、坚忍克己的人。另一个朋友超级洁癖,她最喜欢的物品不是碎纸机就是吸尘器,初潮可把她吓坏了,因为那东西看起来“太脏了”。

我7岁时对女性卫生用品就特别着迷,会悄悄地偷走浴室里放的卫生棉条说明书,还会到妈妈的女性杂志里去找经期用品广告。我还特别爱逛日用品店的女性用品专柜,把零花钱存起来,每种都买一个,看看芳香型和无香型到底有什么区别。等到月经真正到来时,我已经是个女性用品“考古专家”,早已身经百战了,我觉得还没有攒钱买女性用品时激动。

害羞的爸爸

我的初潮姗姗来迟,当时正好在家,当我不得不吞吞吐吐地问妈妈的卫生巾放在什么地方时,老实的爸爸说不知道,因为妈妈用卫生棉条。

我请爸爸告诉我卫生棉条该怎么用,但他就是不好意思说,最后居然开车载我去药店买了盒卫生巾。45分钟的车程,我俩都沉默不语。终于,我再也忍不住了,喊道:“我只不过是来月经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爸爸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原来我也“小清新”

陆款柔

看网上这样揶揄小清新:“莉莉周是信仰,陈绮贞是活佛。穿白色棉布裙子,往耳边塞个大耳机,再找一个金灿灿的小麦田,往里一钻,双眼一闭,脑袋一仰,仰望华丽丽的45度天空,再拿个小LOMO一喀嚓,哇噻,文艺了。”看完,我忍不住大笑。一时好奇心起,去网上做了一组测试题——你是别人眼中的小清新吗?

第一题:你可以不化妆,但保养皮肤的工夫不能省?Yes。偶不会化妆,但心里还挺想美一美的。

第二题:比起高跟鞋,更喜欢球鞋?Yes。偶1米69,老公1米74,不喜欢高跟鞋实在是因为不敢穿高跟鞋。

第三题:比起摇滚,更喜欢民谣弹唱?Yes。喜安静,最听不得吵吵嚷嚷的高音了。所以,不能摇滚,只能民谣。

第四题:很容易被感动? Yes。如果女人是水做的,偶就是山洪做的。上回看乌达木在《中国达人秀》上唱《梦中的额吉》,偶的那个老泪纵横哗啦啦呀。

第五题:喜欢旅行。Yes。偶在开心网上玩了个足迹插红旗游戏,就是每去一处地方,在地图上插一面红旗,偶好想把地图全插满红旗啊。

第六题:喜欢的东西常常和周围的人不同?Yes。偶闺密常说偶是怪物,约会时,她们拎着LV,我拎的是只花布袋。

第七题:会反复地听同一首歌?Yes。偶想哭的时候就听马头琴《天边》,越听越哭,越哭越听,然后就爽快了。

第八题:比起说出来更喜欢用文字记录心情?Yes。自从开了Blog后,偶的双手完全够格评选为五一劳模了。

好了,测试完毕,电脑自动弹出一个结论框——

“你是一个有自己的世界的人,你执著地喜欢自己选择的东西,你乐意别人懂得你,但是不懂也没关系,反正你知道自己的生活。你喜欢待在家里,也会一时兴起而跑去旅游,这样的你,在别人的眼中是不折不扣的小清新。”

哇噻,我也成小清新了。这个暑假我是不是该计划着去趟小清新们爱去的凤凰古城?或是青海湖?哦,我应该小清新地说,我想去美丽的库库淖尔仰望华丽丽的45度天空!哈哈。

豪斯奶奶

王佩

陪老婆去看病,挂了个专家门诊。一进门,满屋子人。一位穿白大褂的老太太正在训一个小伙子:“小三阳好?放屁!还是大三阳好,笨蛋。”我跟老婆对视了一眼,这位老太太这么粗犷,难道她是豪斯医生的奶奶吗?

随后上演的一幕幕,比什么德云社、海派清口好看多了。轮到一对婆媳,豪斯奶奶对身材苗条的媳妇开口了:“你们这些年轻人,就不知道好好吃饭。饿,比谁都饿得快,吃,吃那么一点点。这样生出小孩,就是一只小老鼠。”婆婆在一旁讪笑:“小兔子。”奶奶严肃地说:“别美化,就是小老鼠。”

豪斯奶奶对女病人的装束非常在意,穿得少而露的,她都会谐谑地骂:“上次有个女的,生完小孩40天来看病,穿的露背装,光着两条腿。我说,你穿成这样,以为是欧洲人啊。欧洲人体质可以,你不可以,再穿成这样要打屁股。”

接下去,来了一个中年人。豪斯奶奶知道这个人是烟鬼酒鬼之后,就说:“你们这些人我很了解,每天不是搞搞这个。”她两手一端做搓麻状,“就是弄弄这个。”她双手抬起做玩电脑状。中年人赶紧说:“电脑我玩不来的。”豪斯奶奶笑了,“当然,那是要技术的。你嘛——”她双手再次摊开,“只能搞搞这个。”

豪斯奶奶并不是对谁都开玩笑,她是因人而异。她对一个农村来的病人说:“你自费,我给你配个实惠点的药物。”对一对来自富阳的兄弟说:“你们嘛,江边上的,多游游泳。”忽然看到了我,“你下次再来,把肚子给我减掉。”我赶紧唯唯诺诺,点头称是。

终于轮到我老婆,豪斯奶奶说:“你们现在条件好多了。我怀孕的时候,每天还要跟着院长查房,一站就是四个小时,跑到卫生间吐完,漱漱口,继续上班。”她今年77岁了,已经参加工作55年。

在认真地看了老婆的病历化验单后,她否定了前一个医院的治疗建议,给了一个吃药降指标的方案,并且讲了一堆注意事项,详细到将来小孩要打几针疫苗。看病过程用时14分钟。此时我眼中的她,不再是个脱口秀老太太,而是一位语重心长的特丽莎嬷嬷。

回顾豪斯奶奶看病的一幕幕,我忽然明白了,有两个中国,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是微博上的中国。前者踏实、具体、蓬勃,后者变形、夸大、灰色。网友、精英、意见领袖、热门人物,组成了一个虚假的、神经质的、变形了的中国。豪斯奶奶隐于民间,为惨兮兮的病房带来欢笑和亮色,她不微博,不表演,她所代表的中国,才是真正的中国。

少年甲

石磊

少年甲起早摸黑辛辛苦苦上了半年的学,暑假大赦,埋头猛睡,日日十点已过,方怔忪起床。这日吃过早餐,少年甲悠然挂到网上。此地尽是些刚起床或者还没睡下去的少年人,一堆东西半球的黑白黄小人,在网上叽叽喳喳,聚众围观欧美音乐本周排行榜,发射暗器一样,飞来飞去发几曲猛料私房歌给网友分享。然后下载一个免费的玩意儿,拆卸世界最畅销手枪Glock17,3分14秒拆,2分48秒装。然后看一会儿西夏王国的神奇历史,少年甲有一个西夏文字的打字软件,装在电脑上,打出来的字,清一色的西夏文字,炫死。少年甲做梦,哪天要是有埃及象形文字的打字软件就好了,以后给女朋友写情书,埃及象形文字的。

中午,少年甲被妈咪带去外婆家吃饭饭。进门已经摆满琳琅一桌,外公一把将少年甲按倒在栗子炖鸡响油鳝糊跟前,吃饭吃饭。少年甲的妈咪吩咐少年甲,外婆烧的,侬要猛烈吃,不吃外婆要难过的。少年甲囫囵嗯嗯两声,以年少不败食欲,奋力大战鸡鸭鱼肉,饭后还有樱桃糖藕,小暑三宝,一餐吃齐。

午后大人吃茶聊天,八卦家族财务人事,少年甲独坐一旁看书,Antony Beevor的《斯大林格勒》,一卷在手,少年甲跌进历史的硝烟炮火里。

下午回家,晃去邻居家,找同学打球,球毕汗淋淋晃回同学家喝水看碟,爆笑警匪片一枚,少年甲乙丙丁在地下室七歪八倒笑到抽筋。

黄昏,少年甲打电话回家,妈咪,我可不可以在同学家吃晚饭?同学少年乙挑食成精,不吃饭不长个子,父母双亲担忧得一地心事。少年甲完美的食欲再度受到热捧,少年乙的妈咪在饭桌上热泪盈眶地现场感慨:你看你看,人家少年甲,连丝瓜都吃。

饭后少年甲晃回家,跑去阳台上,看望他种的猪笼草,很妖冶的植物,魔幻气息在夏夜散发,引发少年甲诸多宫崎骏式的想象。

夜晚再翻出《斯大林格勒》,打开电脑,刷刷刷做了一张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战场列表,少年甲的雄性热血翻滚得无处可去,只好洒在电脑上。

然后再翻出他的DJ软件,把Metallica,Greenday,Linkin Park和帕瓦罗蒂串烧在一起,疯疯癫癫玩一把少年DJ。

夜里拖拖拉拉好不容易被他妈咪赶到床上,少年甲跟他妈咪推心置腹,妈咪,下学期开学,我剪个朋克头去上学,绝对酷冠全校。少年甲的妈咪点上蚊香,关上灯,温柔地跟少年甲说晚安,仿佛没有听到这一惊人宣言。

少年甲的狂言实在多得一天一箩筐,听一句,惊一句,那真不要活了。

穷人的品位生活

上上签

商家都摸清了中国人的消费心理:砸钱买一件贵的商品,不需要任何理由;而买一件便宜的东西,需要一千个理由。所以我家门口的那家小饭馆就贴出了标语“白菜的价,鱼翅的味”,洗脚城也有“百姓消费,老板享受”的广告卖点。凡客CEO陈年开玩笑说想收购LV,让它卖凡客的价钱。

没钱有什么关系?没钱依然可以有生活情调。公司有同事织一条围脖说:“晚餐半瓶红酒微醺。”听起来竟然有一丝丝小性感。看到了吧,微胖秃顶的男人喝一杯产地烟台的张裕干红,也能拗造型玩情调。至于洗完澡躺沙发上擦乳液看亦舒的小资女友,尽管乳液只是二三十块钱一大瓶的超市货,却也不影响她的自恋情绪。乳液里鳄梨油的味道试图侵略掉原先沐浴露里薰衣草的香,却终于证明徒劳无功,两种味道纠缠不休,抵死挣扎——加一起不超过50块钱的沐浴露和乳液竟然能掀起女友这样的心情狂潮,真的好划算。

我其实也喜欢买便宜货。(谁不喜欢呢?)我和先生有一阵子热衷淘便宜的“古玩”收藏。先生去拍卖行买了好多壶底有印章的茶壶和越南黄花梨家具,价格低得离谱,当时以为捡了大便宜,后来才知道,无论什么壶都可以有印章。越南黄花梨听起来华丽,其实比起海南黄花梨差很多。何况,更有可能根本就不是黄花梨。

我曾屁颠屁颠地买过一张桌子,台面说是“火烧墨青石”(火烧石是花岗岩的一种)。我儿子用玩具小榔头敲这桌面,一敲一条裂缝。石头应该不会这么容易裂开呀?我和先生仔细研究这张桌子,灵光突现——火烧墨青石,谁说是火烧石了?人家其实就是一块瓷砖而已。

爱情的另一个完美结局

艾小羊

前辈你好:

我今年26岁,我男朋友25岁,我们是初中同学,一直异地恋,毕业后,依然在不同的城市工作。联系也不像以前那样密切,长长的谈心短信不再有,好几个月也不见一次面。对于他的工作,我总是不冷不热,有时候甚至嘲笑他。直到前几天,他跟我提出了分手,我一下子懵了。我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反省,我不应该给他那么多压力,不该不支持他的工作藐视他的能力,更不应该反对他留在外地打拼。

我想我这次是真的慌了,对他,有习惯,也有爱。我不想一味迎合他,放弃自己的前程,却也不想放弃这么多年的感情,请前辈指点我一下!谢谢!

着急的女孩

十万个不应该小姐:

面对男友的分手提议,你进行了“十万个不应该”的反思。其实要我说,你没有任何不应该。S.H.E有首歌叫《不想长大》,歌词大意是说长大后世界就没有了童话,长大后我就失去了他……长大之罪行可谓罄竹难书,我简直想一招“排山倒海”打死它,还你一个玫瑰花永不凋谢的美好世界。可这只是安慰,一旦我们开始关注玫瑰花之外的世界,成长便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58年前,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骑着摩托车穿越南美大陆。8个月后,两人分道扬镳,一个留在委内瑞拉做了一名麻风病医生,一个前往古巴当了游击队员。当游击队员的那个年轻人后来成为无数人的精神领袖,他叫切·格瓦拉,终年39岁,而他的“摩托车伙伴”一生平静、默默无闻,88岁仙逝。

生命如同一列火车,沿途有数不尽的车站,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从起点陪伴我们到终点。那些中途下车的人,或自愿或无奈,不是源于成长的必然便是源于命运的必然。选择会让一些人分开,却不会阻止他们各自精彩的人生。

对人生,“失去”是一堂永远上不完的课。那些相识于青葱时代的恋人,如同小孩子过家家般地在一起,彼此有着柔软的躯体与纯净的心灵,不用考虑柴米油盐与生老病死,吵架斗气也不至于影响明日的选择。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坏就坏在它太好,以至于我们误以为能够一生一世。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灵与身体都会变得坚硬与棱角分明。倘若双方有意,你们的确可以一起成长,死磕到底,即使被对方磨得皮开肉绽也无怨无悔。但倘若一方完全放弃了磨合的意愿,想要独立成长,那么你的等待也就成了独自等待。我们无不是被时间的河流裹挟着前进的泥沙,与其留在原地,不如承认变化,然后在激流勇进中,寻找一粒与自己相似的沙子。

既然“在一起”已经成了一道难题,唯一的答案是不再在一起,“就此别过”其实也是爱情完美的结局。若干年后,某个细雨过后的栀子花清晨,关于青春的思念尚有一个虚幻的地址能够抵达,这,就是他/她存在于你的生命的最重要的意义。

爱的衡量单位

黄俊郎

为了彼此能理解更多的东西,所以发明了单位来衡量每一件事物的价值。例如,这个爱花了我20次心痛,每次心痛都要丢掉100自尊,我的自尊值8场分手,每场分手都要浪费掉6000个爱,所以爱=20次心痛=2000自尊=16000场分手=96000000个爱。

所以得到一个结论,爱·心痛·自尊·分手=0时才成立。

 

“爱,到底是什么?”女人问。

“我不知道。”男人说,“但我知道你并不快乐。”

“为什么?”女人问。

“因为快乐的人不会问。”男人回答。

 

关于爱情的题材最好写,只是,怎么写都有错误和不完整。不过,由于总是错误和不完整,所以大家才能不停地写更多,唱更多。

 

之所以知道黑暗是因为有光;之所以觉得孤独是因为热闹过;之所以发现不再那么爱是因为以前会想念;之所以记得那盏路灯,是因为她在黑暗孤独不再被爱之后,曾经靠过。

 

在荷兰的有风车处她买到一张明信片,准备寄给我。她在各个不同地方买不同明信片寄给相同的我,我在同一个信箱用相同铁钥匙拿出不同的她。在一个大楼里我又收到一张明信片,开始想念她。

 

“你为什么和她分手?”女人问。

“因为我受不了那些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男人说。

“那你为什么要难过?”女人又问。

“因为我忘不了那些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男人说。

 

“你为什么那么注重女人肤浅的外表呢?”女人悲伤地问。

“那你喜欢什么样的男人呢?”男人好奇地问。

“我喜欢成熟风趣又有个性的男人。”女人仔细地说。

“成熟、风趣、有个性、老实,”男人说,“也是一种外表,只是你没察觉。”

 

男人走了,在女人没有回来之前。

男人带走所有一切他的东西。

女人回来后悲伤地翻遍整个房间。

最让女人悲伤的不是带走的东西,而是男人没有带走一件有关她的东西。

当文艺女恋上理科男

李重蓉

理科男赵家明是个笨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

文艺小说中的邂逅总是荡气回肠,但阿阮和他的第一次,简直是个笑话。

那天阿阮一如既往地坐在图书馆第二排靠窗的座位上,对面的清爽男生递过来一张纸条。

阿阮不动声色地接过,展开来看,上边工工整整地写着一句话:同学你好,我是物理系的赵家明,可以认识你吗?

言简意赅,这是典型的理科生风格。

阿阮心底长长舒出一口气,近两个月他和她天天风雨无阻地来此自习,直到今天他才终于有所表示,真怕再这么耗下去自己都要变成化石了。

虽然是女孩子,可阿阮就是阿阮,随即收拾好东西,敲敲他的桌子道:“我要走了,你呢?”

天地良心,这是多明显的回应,但可爱的理科生赵家明同学竟一时间有些无措,半天憋出这样一句话来:“呃,我、我还有几页书没看完,你先走吧。”

阿阮顿时僵在原地,任她平日再怎么大方爽快也禁不住烧红了双耳。事后她才知晓赵家明根本就是有贼心没贼胆,那张纸条还是他宿舍的兄弟撺掇出来的,否则以他的情商,阿阮只能是变成化石了。

不过缘分这回事很难说清楚,比如阿阮和赵家明,最终还是走在了一起。

可是渐渐的,阿阮越来越觉得赵家明不是她的那杯茶。当然,他是个好人没错:去图书馆给她占座;吃饭时把肥肉挑出来自己吃,把瘦肉留给她;每天睡前发来晚安短信,主动汇报自己的去向,从来没有过她找不着他的时候。问题是阿阮,她是公认的文艺女,心思缜密且敏感,对于爱情,只有要求更高的。她的理由是:拜托,恋爱又不单是过日子。她渴慕和心仪的人,一起在有月亮的夜晚看场乡间的露天电影,一起在窗前看雨水顺着屋檐流成一挂水晶帘,一起在阳光明媚里骑车穿越一片片花田,一起在雪花纷飞中拥抱,感受绽放的温柔——可是赵家明从来没有给过她那样浪漫的感觉,老实巴交的他好是好,却太像一杯白开水了。

她心中对赵家明的不满日积月累,有一天终于爆发了。

那天吵架的起因是件小事,小得事后连阿阮都记不起到底是因为什么了,坏在吵过之后赵家明的表现上:阿阮激动地拂袖而去,赵家明居然无动于衷,整整一个下午都无动于衷!

其实每次争吵赵家明从来没有占过上风,准确地说是他说不到三句连贯的话,便被阿阮抢过了话语权。久而久之,无论阿阮说什么他干脆都不搭理,以免越辩越错。所以他们之间渐渐地没了“争执”,总是阿阮机关枪般发泄一通,赵家明则沉默到底,以不变应万变,阿阮一个人吵不起来,只能拂袖而去。这时候,只要赵家明追上去一哄,两个人自然重归于好。

偏偏这一次,赵家明不知头脑发什么昏,竟然眼睁睁地放任阿阮跑掉。整个下午阿阮都坐在图书馆的天台上生闷气,但是赵家明连短信都没有一条。她回想起以前无论她躲到学校的哪个角落,赵家明都会急匆匆地找到她的情形,昨日今夕一对比,眼泪忍不住掉下来。

傍晚,阿阮实在忍不住了。她出了图书馆,找赵家明。

阿阮透过玻璃窗,一看,赵家明同学正气定神闲地待在实验室里写东西。她简直气不打一处来:竟然对我漠不关心!

文艺女近乎神经质的敏感任性又发作了,阿阮买了南下的火车票。恰值周末,她当晚就奔赴上海。赵家明,谁稀罕你来找?

下火车是翌日清晨,春寒料峭的天气,淅沥落着小雨。一出站便有人唤“阿阮”,一名清俊的男生立于人群中。

她微微笑着走过去,唤他:“冉恋。”

冉恋的笑容一如当年般好看,他一边将伞撑过来一边接过她的行李,轻轻说了一句:“阿阮,你来了真好。”

只此一言,便胜似千言万语,抵消了旅途中的所有疲惫与忧伤。彼时天青色的天空下,细雨、烟雾,一切都是那样朦胧又清新。

冉恋带她看复旦铺天盖地的杜鹃花,逛南京路,去了外滩。有好几次在人群中怕走散,他都自动伸过手来牵住她。他的手还是那样干燥而温暖,让阿阮的一颗心禁不住悄悄一动。这样的时刻,她忍不住想到了赵家明,那个呆呆笨笨的理科男,从来没有给过她这样的感觉。那种感觉呵,是百转千回之后的温柔,微微的苦涩,又带着清甜。在这么小小一瞬间,她迷惑而恍惚,仿佛时光从来不曾流逝过,仿佛他们仍是高中生,谈着纯白的小恋爱。

晚上冉恋送阿阮去旅店,她留他喝杯水。温黄的灯光下,两个人相对而坐,没有说话,气氛却不觉尴尬,相反有种知己知彼的轻松和默契,静白若雪。

突然冉恋的手机响了,他走开几步去听。整间屋子就那么大,又很安静,于是阿阮清晰地听见电话那头是娇弱的女声,态度亲昵。

“一整天不见你,学生会的事可有办好?什么时候回来?”

“我会尽快,等会儿我再打给你。”冉恋有些不自然,忙不迭地想要结束来电。

其实无需再多听什么,阿阮也猜到了几分。谁知冉恋回过身来解释:“一个不相干的朋友。”

不知为什么,一时间他在她心中的形象改天换地,何必这样欲盖弥彰?阿阮笑笑:“今天真是辛苦你了。”委婉地暗示他离场。

冉恋迟疑片刻,又试探着道:“明天早晨,我再来?”

阿阮摇头:“不必,该玩的今天都玩了,我很开心,谢谢你。”

“阿阮,我想念你,这么久了,我发现真正理解我的还是只有你一个人……”

“当然,我们是朋友。”阿阮赶紧打断他,“只是有些事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对不对?”

冉恋很明显地一震,或许很少有女生能够这样拒绝他的魅力吧?

最终他还是离去了。

门合上的一刹那,阿阮才掩去故作轻松的欢颜,叹口气,脸上有落寞的神色。她庆幸没有告诉他,她来,是为着见他——见一见这个曾经深爱过的男生。或许人性总有脆弱的地方吧,一旦在感情上遇到不如意便总想逃避,甚至怀念起已逝的旧时时光,所以当时负气之下一时冲动地跑了出来。可是这样的相见,不如不见。

是,她来并不为着要求一个结果,但冉恋还是让人失望了——原来时间真的没有改变他,他还是即使有了正牌女朋友仍然同别的女生态度暧昧,当年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和他分的手吗?

她爱的人,一定要是能够全心全意对她的人,她才不要再回到从前为冉恋的反复无常而患得患失的日子里。

第二天,阿阮乘上北归的列车,靠在车窗前,那个憨憨理科男的脸随着窗外飞逝的风景渐次清晰起来。离开他的两日,在他去实验室去食堂去图书馆去打球回宿舍的每一个时间里,他都发来短信,向她报告每一次去向,他这样道:“阿阮,我好,你也要好,我相信你。”很质朴的话,他从来不会甜言蜜语,但从来不会让她焦躁不安,平实如泉般细流。

是,赵家明,这个傻傻笨笨的赵家明,从来不会像冉恋那样。

这一次,阿阮史无前例地为了赵家明反省自己,她首次发觉自己的幼稚任性。这几日的经历,让她越发看清了自己的心、自己的渴望。她的一颗心得到了安放。

下了车,尚未出站,阿阮远远地望见赵家明在朝她用力招手。她没想到一向木讷又不知她去了何处的赵家明竟会来接站,心中虽然惊喜,但仍故意装作看不见。赵家明笑眯眯地跑过来。她板着脸,问:“是谁告诉你来这儿找我的?”

“有心要找,一定找得到,何须劳驾他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赵家明竟答得这般有技巧。

其实赵家明还是笨,他不懂解释那天吵架后不去找她是为了替她赶傍晚要交的高数作业。不懂向她表白这几日他是如何想念她,也不懂得诉说他找过多少地方如何巴巴地天天等在她宿舍的楼下,最后阿阮的室友实在看不下去了才“出卖”了阿阮告知了他。他只是用行动,来表达着自己的心意。

比如这一刻,他只懂得看着阿阮傻笑。阿阮无奈地叹口气,一副认命的表情,心里却是甜蜜的,不由自主地任他握牢手、跟着走。

原来很多时候,幸福的爱情无关乎轰轰烈烈惊心动魄,就是一种放心、安宁和欣悦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即使是身为文艺女,一样无法抵抗。

团购来的爱情

有凤来仪

她最近迷上了团购网,团购网里应有尽有,购买也简单,鼠标一点,令人吐血的低价货品就到手了。于是每天上去转转,看到价格低廉的东西就团下来。

举着团购来的火锅优惠券冲进餐厅时,她刚加班到很晚,又饿又累。进店才知,客人基本都是团购而来,所以人满为患,她只得耐心等待。

好不容易在餐桌前坐下来,却发现对面坐了个白净秀气的大男孩。与陌生人进餐,她不能接受,找来服务员质问,得到的回答是:“您的优惠券必须两人同时使用,否则无效。”

大男孩两手一摊,做无奈状,说:“我也是。”

看在298元的套餐只花59元就能享受的份上,她只得同意。

没想到的是,这顿饭有了男孩的加入,竟变得滋味不凡。他一直讲着笑话,逗得她前仰后合,眼角溢出不知是辣的还是笑的泪花。

这样巧合的相识后,她和他便如约好一般每天泡在团购网上,买到便宜东西就发信息通知对方。

团到打折话剧票,两人就穿越大半个城去观看,在黑暗的剧场中两双手生出纠缠。

团到低价冰激凌,她和他站在春寒料峭的街头,你一口我一口吃得香甜无比,冻得瑟瑟发抖,却忍不住相视大笑。

团到打折衣服,她拉着他去,几十块的衣服也被她穿得活色生香,他端详着她的眼波流转,早已出了神。

密友得知她的新男友是在团购网结识,便取笑她的爱情低价简单,是团购群的夫妻双煞,只是,他的爱情可别像开网页一样时快时慢,有时还会无法显示。她不以为然,这爱情经济时尚,有什么不好?她甚至能想象两人以后的家庭生活,充实又充满新奇。

美好的感觉被他的生日礼物破坏掉。

这是与他相识后的第一个生日,25岁。她原本期待着他的神秘大礼与浪漫晚餐,再加个深夜舞场,这样才甜蜜又浪漫。可他却说还要等几天,她在疑惑中等了一个星期,终于等到一份他团购来的护肤品。

她上网查了一下,这套生日礼物价值48元,被9457人买过,晚一个星期是因为购买日期没到,所以才要她等。

她自认不是物质女人,却也涌起深深不满,自己的生日在他眼里竟然如此低廉,如此平常?

转天,她将礼物还给他,他诧异问道:“你不是喜欢团购的东西吗?”

她才明白,是自己将爱表现得太轻易,太廉价,才使自己在他心中只值48元。

这样想着,就非常郁闷,她一气之下不上团购网,也不接他的电话,不回他的信息。想等到他的千恳万求再给他好脸色,爱情中的争吵,当然应该他来哄自己开心。

可是她想错了,关机两天后再开,竟然再也没接到他的电话和信息。等了半个月,他人间蒸发,更别说登门道歉博她一笑。

她更加气恼失望,难道真如密友所说,他的爱情像网页一样不稳定?想起有他陪伴的快乐,更加按捺不住,主动拨打了他的电话。第一遍,他挂掉,第二遍,不再挂掉,却是长久的无人接听。

密友见她落寞,便拉着她去做团购美容。美容院早已挤满了团购一族,熙熙攘攘。

她正东张西望,突然,在人群中看到他,胳膊上缠绕着一个妖娆女子,他正陪着新女友一起来做团购美容。

她悄然离开,听到美容院里一阵吵闹声,大概是因为谁先来谁该先做而争吵起来。

他没看到她,她自然也没有过去质问他,闹起来有什么意义呢?好在她伤得并不深,好在她及时明白,女人在爱情中,千万不能让自己太过没心没肺、太过轻易,你越无所谓,他就真的当你是个无欲无求的女子,于是,他的爱情也就抱着玩玩的态度,廉价,善变。

不知他的新女友收到一份48元的廉价生日礼物时,会不会像自己一样幡然醒悟呢?

另一个星球

蔡春猪

他们经常说,我(编者注:“我”指一位自闭症患儿)生活在另一个星球,可是另一个星球在哪里呢?

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布娃娃的肚子里都是布。这是我在找另一个星球的时候发现的。他们说我生活在另一个星球,可是我还没见过另一个星球呢。它长什么样,是像爸爸还是像妈妈?我就像爸爸。有一个阿姨问爸爸:你儿子像你吗?爸爸说:像,尤其是性别。我看到阿姨的脸红了。妈妈说我眼睛像她,我知道眼睛在哪里是什么,但爸爸说性别像他……性别在哪里呢?识图卡上也没有性别。

另一个星球不在妈妈的包里,今天我又翻了。我才没有失望呢,因为我翻出了比另一个星球更好的东西——巧克力。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吃巧克力最好用两个手指抓——你不喜欢5个手指同时被牙齿咬到吧。为什么没有人早告诉我这一点呢?

爸爸的包里没有巧克力,只有纸巾。妈妈用两个手指小心翼翼捏着纸巾,嘴里还说:擦过鼻涕的纸怎么还放包里?爸爸说:当时没有垃圾桶,我不能乱扔在路上吧。妈妈说:那也不能放进包里。爸爸说:当时没有垃圾桶,我不能乱扔在路上吧……

爸爸最厉害了,妈妈问一百句,爸爸都是一句。妈妈问:你爱我吗?爸爸说:我爱你妈!妈妈说:严肃点儿,你爱我吗?爸爸说:我爱你妈!妈妈说:好好说话,再问你一遍,你爱我吗?爸爸说:我爱你妈……后来妈妈就不再问了。妈妈不问,爸爸就着急了。

我还是没找到星球,能找的地方我都找了。其实我知道另一个星球藏在哪里,但是他们都不让我去找。比如今天,我刚伸手,就被爸爸抱走了,然后听见爸爸说:妈,喜禾又要去抓屎。

不管妈妈愿不愿意,你就要自己飞了

佚名

儿子:

经过了炼狱般的高考,今天你18岁了。很快,你将步入大学的校门,开始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儿子,妈妈想提醒你,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也许并不像你想象的那般美好。

也许你会发现,大学的课堂并非那么充满智慧,老师的水平也不会让你100%满意。照本宣科、人云亦云的人也能在大学占有一席之地,而有些课程简直就是浪费时间,还有,食堂的伙食肯定比不上家里……儿子,你得习惯。生活中很难有十全十美的事,缺憾才是生活的真相。很多人进了大学会迷茫、失望很长时间,其实,儿子,你得明白,大学既不是天堂,也绝不是地狱。大学里学到的东西未必有用,可是如果你没学,要用的时候就晚了。你在学业上付出的努力如果有十分,如果其中的三四分将来能起到作用,你的大学就没有白上。妈妈希望你记得我们曾经感慨过的一句话:向着月亮奔跑,即使够不着月亮,至少,你也能成为繁星之一。

和舍友像亲兄弟一样相处。从上幼儿园开始,你就一个人睡了。偶尔,家里来了客人,妈妈想让客人和你一起住,你会委屈得眼泪汪汪,你宁愿一个人在书房打地铺。你的房间再乱,也不许妈妈替你整理。如果一直在家里生活,这都不算什么。可是,儿子,你就要开始住宿生活了。现在大学住宿的条件都还不错,可是,儿子,它还是没法和家里相比。你遇到的舍友,可能有人打呼噜,让你难以入眠,你得习惯;可能有人不拘小节,随手用了你的东西就像用他自己的一样,你得习惯;可能有人很懒,出一身臭汗也不洗澡,让那股令人窒息的味道在宿舍飘来荡去,你得习惯……你要明白,你的一些习惯或许别人也难以忍受。集体生活不能斤斤计较,你是独生子,而大学让你有了好兄弟,儿子,珍惜吧。

遇到喜欢的女孩,就谈一场恋爱吧。中学时,妈妈视早恋为洪水猛兽,怕影响了你的学习。现在,你18岁了,成人了。如果碰到了自己喜欢的女孩,你就向她勇敢地表白吧,男人得主动。如果女孩拒绝了你,也不要伤心,更不要轻言放弃。也许女孩只是出于矜持,也许她以为自己可以摘到更大的麦穗,但你得坚持,爱情也会青睐锲而不舍的人。万一,妈妈是说万一,你的坚持还是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那就果断地放手,相信“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古老格言。大学时代的爱情大多会无疾而终,但因为它纯洁,较少功利性,很多人会觉得错失了很遗憾。但是,儿子,你得知道,恋爱不是想谈就能谈的,不来电也毫无办法。如果丘比特睡着了,忘了向你射出属于你的那根箭,那你就耐心等待吧。

坚持锻炼。你爱运动,篮球打得不错。好的身体会让你受用终生。妈妈希望你不要变得懒散,希望你能天天坚持锻炼,跑步啊,打球啊,随便哪项运动,关键是坚持,这个习惯最终让你收获的绝对不只是一个强健的体魄。

……

儿子,18年来,你像一只风筝,飞在天空,妈妈手里紧紧扯着那根线,可是现在,不管妈妈愿不愿意,你就要自己飞了。妈妈心里空落落的,但更多的是一种期待。

儿子,大学也就是人生的一个驿站,妈妈希望你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希望你能很快度过适应期,真正享受属于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

这样的事你做了几件

朱波 译

给父母捶背

记录下父母对你的爱

整理那些儿时最珍爱的礼物

为父母做饭

教父母发短信

为父母洗澡

带父母旅游

记下自己最喜欢父母的地方

父母得病要想好说还是不说

学会家传菜

定期举办家庭聚会

问问父母的初恋故事

回忆和父母吵些什么

记得照全家福

和爸爸出去喝一杯

在自己生日那天送父母礼物

陪父母旧地重游

吃光妈妈做的菜

和父母一起做运动

挽着爸爸的胳膊

和妈妈逛街

和父母一起看相册

问问父母的梦想

和妈妈煲电话粥

把父母的照片做成台历

算算父母花在自己身上的钱

探询他们成为父母之前的人生

问问自己会说的第一句话

记得父母的结婚纪念日

打听自己出生时的故事

买回父母最为珍视的东西

问问父母相识的趣事

记住父母的生日

问问父母的烦恼

问问第一次挨打的故事

向父母求助工作上的疑难

用有意义的钱请父母吃饭

为父母定制衣服

每年带父母做一次全面体检

跟父母一起享受爱好

写信感谢父母

带父母去迪斯尼乐园

一起做年夜饭

问问自己名字的由来

和父母一起大扫除

为父母拍DV

鼓励父母完成心愿

给孩子写下父母的名字

常回家

当我和父亲谈起恋爱这件事

李世萌

我打高三走过,当青春期的恋情如一朵开错季节的花偷偷绽放的时候,我选择将那懵懂的心灵寄托在这朵花上。然而,当父亲和我谈起“恋爱”这两个字时,我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爱情。

第一次和她逛街,我们就被老爸逮个正着。可是老爸没有当着我的面让我难堪,他像小孩子那样有些腼腆地笑了笑,就走开了。回到家,我原本以为一场风暴将要立刻降临。

“你喜欢那个女生吗?”父亲温和地问我。

“喜欢,可是您应该会反对吧?”我有些没有底气,声音软弱无力。

“不会!”

父亲恳切的回答让我无语,我怎么也弄不明白他说的是气话还是狠话。

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令我至今难以释怀。那时候,每次放假在家,我总要拿着父亲的手机给她发数不完的短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执意要给我买一部手机。可是一个月后的中考,我名落孙山。我这才问起父亲执意给我买手机的缘由,他的回答很是淡然:“当初看你整天魂不守舍的样子,我有些担心。我知道你在想她,你老爸我是过来人,知道恋爱中的人是怎样的互相牵挂,就像那时的我和你妈一样。”

“但您明明知道,为什么还给我买手机呢?”我仍然疑惑不解。

“人生只有经历了酸甜苦辣,才知道酸甜苦辣的味道。就算我再干涉,又能怎样?你还不是要去想她。”

父亲的回答让我伫立良久,好一阵子才咂摸出个中滋味来。

后来,这段让我觉得刻骨铭心的“爱情”以分手告终,但和父亲的那次对话让我对“爱情”多了些许清醒的认识。

高中的某个周末,父亲和朋友在家中聚会。我突然当着父亲朋友的面,高声宣布:“我喜欢上了邻班的一个女孩,可惜她不认识我。”父亲的朋友都诧异地看着我,只有父亲笑着说:“如果你真的喜欢她,就用你的行动去证明你说的话。”后来我果真如此做了,带着一股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和不顾一切的精神。如父亲所言,虽然没有“爱情”,但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18岁生日的时候,父亲陪我喝酒。酒至酣畅时,我问父亲为何对我的“爱情”如此“纵容”。

“爱一个人好像没有错,是吧?当你跟我分享恋爱的快乐与悲伤时,又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快乐呢?”

“可是我的同学们都害怕自己早恋被父母知道啊。”

“年少时的恋爱就像一朵开错了季节的花,虽然如此,只要是花,它就应该有绽放的美丽。”

“那我应该去追求她吗,还是应该忘掉她?如果她带给我很多苦痛。”我着急地问。

“小伙子,老爸永远不会强迫你做任何事情,但是你知道吗,如果你真的爱她,你是否考虑过她的感受,是否为她的前途着想过?作为一个男子汉,‘爱’字说得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父亲说完,深深地抿了一口酒。

原来爱情并不是我们孩子眼中的那些天真与浪漫。真正爱一个人就像喜欢一盆花一样,不管它是盛开还是凋谢,都应该默默地守候,静静地欣赏;爱一个人更像栽一盆花一样,不管自己曾经付出多大的努力,即使最后无法结出甜美的果实,也不会后悔、埋怨。爱,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的事,也是一件神圣的事。

和父亲谈起恋爱话题的时候,正是一年里花开得最灿烂的季节。

让她再笑一会儿

小米

小小女孩,手持一把饭勺,从锅里盛什么(其实就是白粥)。蓝白相间的校服,枣红裤膝盖上一对卡通图案,短发上别一个粉红夹子,笑得咧开了小嘴,笑得眼睛像弯弯新月(图右)。

难道现在的小孩很少这么笑吗?为什么她的笑容被如此疯传,乃至很多媒体都用大尺幅刊载?

原来是因为,她是外来民工的孩子,爸妈都在外省打工,她和爷爷一起生活在杭州。

爷爷是看公共厕所的,厕所隔壁有三平方米的一个小间,爷孙俩住。

爷爷收入不多,还要给孙女攒学费,他们吃得比较清苦,一般是咸菜面饼,或者咸菜稀饭,偶尔才吃一次肉。

粗茶淡饭的孩子,笑容竟然比锦衣玉食的孩子来得灿烂,人们就生出好奇之心,纷纷赶来看望。

怀着些许怜悯之心,有人带来一包馒头,有人拎来一篮子高档水果(那些水果女孩都叫不出名字),有人号召为女孩捐款。有人开着宝马车过来,拉着自家小孩与女孩合影,再放上几张钱,走人。

房间那么小,不能让客人进来坐,也无法关上门,前来看他们的人越来越多,爷爷不解:我们的生活还可以呀,为什么要送这送那?送来的钱,都原封不动,爷爷不想用别人的钱。

当然心里是感激的,但爷爷也发愁,菜没了,想去买点,那么多人,走不开,晚饭只好吃白粥。

女孩上学要起早,转公交车,本来晚上8点就上床,现在人来了一批又一批,没法睡觉了。

女孩放学回家,本想在晚饭前做完作业的,看见那么多人在等她,那么多镜头对着她,问她这般那般的问题,她收起笑容,锁上了眉头。

要问的,其实都已经问过了,不外是:你觉得苦不苦?你想过那种吃得好、穿得好的生活吗?

女孩也都毫不迟疑地回答了:我现在过的就是吃得好、穿得好的生活啊。

吃饱穿暖,有安全的住所,有书读,有爷爷的疼爱,足以让一个孩子灿烂地笑了。

而有些孩子的不灿烂,那都是欲望无边的大人加给他们的,现在他们又想加给这个女孩。

被她的笑容感染就可以了,不要打扰她的笑,让她再笑一会儿,不好吗?

盲人摄影师

刘炎迅

照片上除了一个闪着橘黄色暗光的“6”字,别无他物,旁人不明就里,但当事人孙志远却想了很多,“这算我的生活,我抓住了它。”他戴着眼镜,不留意很难发现,他的目光与众不同。

“我是个视障人。”孙志远说。5年级时,酷爱运动的他突然左眼视网膜脱落,最后失明。半年后,他的右眼也坏了,视力还不到0.01。

外面世界的大门轰然关上,只留下一条细缝的微光,这是孙志远对世界的感知。

那一年,孙志远刚12岁。他不会想到多年以后,作为“盲人”的自己,还能“重新看这个世界”。

孙志远一直是北京“1+1声音工作室”的成员,这是一家以视障人为主体的公益机构,平时主要通过广播,与健全人之间搭建沟通桥梁。2009年,工作室与英国的一家公益机构Photo Vioce开展了盲人摄影培训。

盲人摄影是一个合作完成的工作。志愿者和盲人,两人一组,共同确定拍摄主题,寻找表现方法。盲人很多时候想拍摄的,是一种对世界的私人化的认知感受,是一种抽象的想象,比如孙志远的那个“6”字,是他工作和生活的楼层。那天拍摄时,孙志远拿着相机,摸索着进了电梯,摸到6,按下,然后等了几秒,电梯叮咚一声响,他迅速双手举起相机,紧贴在脑门上——这是盲人控制相机简易可靠的方式之一,可以保证相机更稳、位置更正,在志愿者的提示下,调整自己与“6”之间的距离和高度,然后按下快门。

而先天失明者他们对空间、颜色、角度都很难理解,他们拿起相机显得慌乱和局促,只能通过触摸了解闪光灯、自动档和镜头,依靠声音判断开机、关机和聚焦。不过,拍照时他们有时还会忘记相机的状态,就只能关机再开机。

拍照前,培训师往往先给他们听两分钟音乐,然后,每人用相机去表现与听音乐时相似的情绪和画面。孙志远听的是一段拉美曲风的歌,由缓慢渐而欢快,他说,起起伏伏的音乐让他满脑子想的是一个画面:“傍晚,暮色昏黄,罩着一棵大树,树下坐着他和几位朋友,大家在闲聊,有一人开始讲他去拉美冒险的故事。”每个人想到的画面都不一样,听先天失明者的描述,仿佛看一张印象派绘画。

拍照时,一旁的志愿者会不断用语言告诉盲人四周的景观如何,一起去寻找合适的拍摄对象。“漂亮”、“鲜艳”、“广阔”等词不能用,先天失明者无法理解它们,志愿者通常需要拉着盲人的手,一边讲述,一边去触摸,这是他们熟悉的方式。

除了志愿者的语言引导,盲人摄影时,很多会依靠自己的鼻子和耳朵。李彦双就一直对水很好奇。当水龙头打开时,哗哗流淌的水流带着下坠的力量,冲击在手掌上,但抓不住留不下。她在志愿者的协助下,拍了半个小时,只为抓住水滴离开水杯的那一瞬间。这张照片上,右上角是半只水杯,一滴水挂在杯底,行将下落,往下便是一只大手,那是志愿者的手。

摄影的过程暴露出了盲人生活常识的欠缺,比如有人想拍“烫”,因为他每天摸着被太阳晒得发烫的天桥栏杆,印象深刻;有人则想拍飞鸟,因为经常能听到鸟叫,但他们并不知道鸟有多高,不知道飞行时有什么阻挡物;还有人想看到给树木浇水后,树木是什么样子,会和人吃饱饭一样兴奋吗?

还是有些新东西被创造。比如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音乐教师金威,他的视力只有0.08。“如果我想拍摄日出,我就用心体会太阳在我身上的热量;如果我想拍摄石头,我就用心触摸它,在拍摄以前感受它的角度。”金威说,“面对常人所忽视的生活细节我会落泪。能够看到,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奢侈。”

摄影这件事,让孙志远建立了信心:盲人摄影如此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现在也能“拿下”,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去尝试呢?

其实在国外,盲人摄影早已发展很久,并出现了Eckert这样的知名盲人摄影师,也出现了很多教盲人影像的专业培训机构。但在中国,盲人摄影还是个新鲜事物。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有盲人4000万到4500万,低视力者是盲人的3倍。中国约每分钟就会出现1个盲人和3个低视力患者。到2020年,我国视力残疾人数将达到5000余万。

海伦·凯勒曾经说过:“我的身体不自由,但是我的心是自由的。”无论孙志远还是金威,他们都对这句话感触良多,“身为盲人,要给自己自由,不能自我禁锢。尽管失去视力,但我们没有失去自我的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