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隋唐风云蒙曼:網路大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41:02
沃德七年前中風導致半身不遂,下半身癱瘓,左手無法運作,坐在輪椅上連出門都很困難。有賴網路課程的快速發展,沃德全程透過網路與老師聯繫、自修課程,不但將於明年拿到大學學位,還準備繼續攻讀心理學碩士。來自台灣的留學生小瑩則是在紐約讀研究所時,修了一堂網路必修課,她只記得要上網拿老師給的講義、定期交心得報告,結果「到現在我也不記得到底學了些什麼。」

越來越多學校提供網路課程,為無法配合上課時間者提供絕佳的進修機會;著名大學如麻省理工學院、耶魯、哈佛,在「教育無國界」的理念下,將課程教材、影音內容貼上網,以不提供學分的方式,讓全球有志向學者一窺知識殿堂。但這種「看不到老師、也見不著同學」的學習方式,是否適合每個人?學校如何保證學生獲得與課堂上相同的知識、值得發出畢業證書?學生又如何確定網路大學的文憑有沒有用?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隨著虛擬教育的快速發展,未來年輕人的大學回憶,恐怕不再只是校園生活,更多的是端坐電腦前,透過視訊、網路討論版,完成一門又一門的課程。

虛擬教室 遍布48州

根據丕優民眾與媒體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People & the Media)今年8月的統計,全美目前有超過四分之三的大學(university)和學院(college)提供網路課程,近23%的學生曾經透過網路修得學分;專門研究網路教育的史隆路學習調查中心(Sloan Survey of Online Learning)針對全美2500所大學和學院作調查,2010年約有560萬名大學生至少修過一門網路課程,接受網路教育學生的比率增加21%,而過去兩年來接受正規校園教育者比率僅上升2%。

美國包括華府等48州皆有所謂的虛擬學校,其中29州提供全部網路授課學校。研究機構Ambient Insight去年針對K-12年級學生和學校進行調查,指出全美約有超過50萬學童所受的教育完全透過虛擬教室(Virtual Class),估計至2015年,全國將有1700萬學前班至12年級學生接收虛擬教育,其中有逾400萬學生將在網路上接受所有教育課程。

與傳統的在家自學不同,虛擬學校和虛擬課程的課表依照各州教育廳規定,提供各年級學生與在校學生相同的教材、接受相同標準的教育,不過虛擬學校雖然一樣有課表,但相對來說很有彈性空間。

原本在亞利桑納州讀正常高中的吉萊姆四歲起就練體操,每個星期要花上30小時練習,更要不停地到處比賽,上了高中後他發現兼顧學業與他心愛的體操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上了高中後,我幾乎每天只能睡四個小時,很擔心到底能不能順利畢業。」吉萊姆每天在學校與體育館之間疲於奔命,學業成績一落千丈。吉萊姆高一結束後便轉到網路公立特許學校亞利桑納聯結學院(Arizona Connections Academy)上課,他可以自主挑選何時學習、何時練體操,或是在出賽時挪開上課時間。他今年如期從該校畢業,並已成為亞利桑納州立大學 (ASU)的一年級新生。

另類求學 評價兩極

儘管初、高中網路教育為青少年學生開啟另一扇求學之窗,但是對它的評價也正反兩極,支持者認為網路教育可以讓學生提早學習自我管理與規畫,同時對想要加快腳步完成學業、或是像吉萊姆這些擠不出時間到學校上課的運動員,不啻是較好的選擇。而反對者則擔心教育網路化,會遲緩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建立人際關係、領導能力,這些都是必須經過與同儕互動才有可能培養的能力。

然而,與中小學相比,大學、研究所以及更高深專業學問教育,在推廣網路課程時,由於高等教育課程涉及專業知識、臨床實驗、必須閱讀的大量教材,以及如何評估學生是否獲得與在課堂上相等知識,這些複雜性讓虛擬課程實體化的困難度大大提高。

喬治亞州的沃德今年28歲,七年前她連續六次中風,導致半身不遂、左手無法運用,只能坐在輪椅上。沃德的先生是職業軍人,她雖然得獨立照顧家中四個幼兒,仍想完成上大學的夢想。

「雖然想上學,但光是想到坐著輪椅、拖著殘廢半身在校園中穿梭,就讓我感到焦慮,而且我得考慮家裡的小孩,不可能長時間留在校園裡。」在友人的介紹下,她進入凱普蘭大學攻讀應用行為分析,將於明年拿到學士學位的她準備繼續攻讀心理學相關領域。

不同設計 自主性強

位於堪薩斯州、擁有百年歷史的綜合性大學富特赫斯州立大學(Fort Hays State University),20年前開始提供網路課程,目前除了有針對學士和碩士學位的網路課程,還有逾50個考證照網路計畫。

該大學虛擬學院溝通策略師畢克(Hayley Bieker)指出,由於在虛擬學院授課的教授多半同時也在校園技相同課目,因此兩者的課表相同,學生可以透過網路黑板(Blackboard),拿到網路課程所需的教材、課程表、課堂主題和目標;她指出,春、秋兩學期通常是16周,夏季則濃縮集中於8周內完成,由於在設計課程時刻意不同步,學生只要能在教授規定的時間內交報告或功課即可,「只要學生有網路,不論任何時間、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學習」。畢克說,在虛擬學院,有些學生一學期只修三個學分的課程,也有一口氣修12至15個學分,「完全看他們的私人時間安排」。

不過儘管網路教育逐漸普及,高等教育學府在運用上顯得較為謹慎,部分常春藤大學如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耶魯大學雖然提供網路課程,但通常與校園課堂結合,學生仍須到校上課,或是在網路學習該大學的課程,但不具有獲得學校學分的資格。

名校開課 報名踴躍

史丹福大學今年8月推出由史大電機系教授吳恩達主持的計畫-在網路上提供三堂免費電腦相關課程,這三堂在史大最受歡迎的電腦相關課程,儘管不提供史大正式學分,但是開課資訊甫上網,已有約6萬人上網反映要註冊選讀。

三堂課程內容分別是「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介紹人工智慧」(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及「介紹數據庫」(Introduction to Database),免費課程提供與史大相同的教材,包括全套作業、小測驗和考試,選修者每周在每堂課得花至少12小時研讀。

吳恩達教授指出,網路課程所有內容都在網路上,「有些課程我們會要求學生在電腦裡下載指定軟體,但大部分課程內容可以透過網路視訊、討論版等進行」,有時學生透過網路可能可以獲得立即解答,但要視課程內容而定,「例如『機器學習』這堂課,當學生完成一道程式設計,我們會立即告訴學生他們所設計的程式是否正確,這樣他們才可以立即修改。」但由於學生所在時區 (timezone)不同,學校不會要求學生們在特定時間登入上課,僅規定交報告的期限。

「與在校學習的最大不同,是在校學生們擁有完整直接的幫助,不論是從教職員或科系助理,」吳恩達指出,網路課程與在校課程的不同處,除了回家作業會有些許不同,且在校學生可能從老師或助教獲得更多直接而即時的建議。不過在網路上完成課程者,會收到史丹福大學或該課程指導老師發出的「完成課程聲明」 (statement of accomplishment )。

以科技著稱的賓州卡內基美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目前把邏輯、統計、化學、生物、經濟和法文等十種課程以免費開放的形式,完整地放置於網路上。該大學的「開放學習計畫」(OpenLearningInitiative)同時提供免費但沒有學分的課程,以及可獲學分的正規網路課程,通常學生在本身學校找不到類似課程時,取得學校同意後,可在卡內基美隆網路課程選擇想修的課程,再回原校取得學分。不過此舉學生可能同時繳付兩邊學費,花費不貲。

MIT「開放」 全球受惠

如果說到提供免費的網路課程,美國知名大學麻省理工學院 (MIT)即使不是開先河之始祖,也至少是讓全球好學者受惠最多的教育機構。2002年,MIT啟動「開放式課程網頁」計畫 (OpenCourseWare Project,簡稱OCW),在網路上提供MIT幾乎所有課程的教材,包括教授上課的影音錄像、講義、課本章節、小組計畫、課堂測驗及解答等。這些教材不能用於商業用途,但可以複製和用於其他用途。

OCW外展部主任伍依芳 (Yvonne Ng)指出,MIT免費網路教學並非MIT正規教育,既不會拿到證書、不會獲得MIT教職員和學生的學術建議與互動,網路上呈現的也非所有MIT的教育資源;透過網路學習MIT課程者,即使做了功課,也不會有教授改正。

由於開放式課程數量多、科目齊全,又有麻省理工學院的品質保證,吸引了許多美國以外的使用者,尤其對於沒錢去美國的第三世界教師、學生而言,這項計畫讓他們得以一窺MIT的知識殿堂。MIT統計,該網頁迄今提供逾2000堂MIT課程、約有6800萬人次閱覽使用。OCW的部分課程同時還提供中譯版本。該網頁啟動之後幾年,台灣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兼執行長朱學恒雇請編輯與十多位義工聯合將該網路教材譯成中文,並獲MIT同意將之與「開放式課程網頁」連結。

原本只計畫做十年的開放式課程網頁計畫,去年被美國科學促進協會獲頒教育類網路資源科學獎。MIT決定延長這項免費課程項目,同時加強其服務範圍-該計畫置入「開放學習」 (OpenStudy)軟體,讓世界各地以往只能在家自學的學習者,可以透過視訊、線上討論版,互相討論同質科系的功課。

OCW執行主任詹姆絲 (Kate James)表示,儘管「開放式課程計畫」已經被全球廣泛的使用,但「對於如何利用與時漸進的科技去呈現MIT 的教材內容,好讓整體教學品質更精進而正式,我們還處於很初步的階段」。

這項在當時被外界視為是顛覆傳統的行動,實施初期也曾被外界擔心:到底誰會來用這些網路課程?

MIT對此也曾感到好奇並前後做了兩次調查,根據去年的調查結果,發現學生使用者為42%,教育學者和獨立學習者分占9%和43%。有趣的是,12%曾使用該網站的教育學者坦承他們把MIT的教育方式搬進了自己的課堂裡,另有高達37%的教育者是用來提升自己的知識水準或是學習MIT教授們的教學技巧。

伍依芳指出,MIT推出開放式課程網頁後,有不少MIT大一新鮮人、或是即將進入MIT的學生,會事先在該網站了解課程內容,「甚至有些學生是因為閱覽了網上的課程,決定來MIT就讀」。她指出,至少半數即將成為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在開學前即已在OCW網站上查詢未來可能面對的教材並作預習;進入MIT後,更有高達九成以上的學生使用開放式課程網頁作為學習的輔助工具,「MIT新鮮人也透過OCW決定未來專業領域的攻讀方向。」

另外一項讓外界關注的是,難道MIT不怕因網路課程的開放、未來願意付出數萬元到MIT上課的正規學生會因此減少?不過這個想法很快就被事實給打破,因為網路上課拿不到MIT的畢業證書,想要進入高等學府的人仍是趨之若鶩。

缺乏互動 所學有限

在伊利諾州立大學芝加哥分校攻讀衛生政策與管理的台灣留學生小利因為衝堂,曾經選修一堂「健康規畫與評估」的網路課程。「課程有課表,每周指定看書的特定章節,老師每周把問題貼在討論版上,我們就要在規定時間內看完章節內容,上去回答心得和老師的提問。」小利說,他從未看過上這堂課的老師,會遇到同課同學,「也是因為課程規定我們要選一個機構去實習,然後做出評估報告」。

「有的課是因為太熱門,除了課堂之外才會另開網路班;對學校而言也不啻為另闢財路。」因為許多沒有時間到學校上課的上班族可以透過網路課程修學分,但小利認為與課堂上課還是有所不同。「老師在討論版上貼問題,同學可以針對問題去找答案,根本不用讀完指定的章節。」另外網路課程也缺乏即時性的互動,學生將問題貼上網,也要等個半天到幾天,才會收到老師的回答。「當然我們還是可以用電郵或直接去找老師,不過這種情形很少發生」。

三年前在紐約普萊特學院(Pratt School)攻讀碩士的小瑩也曾經拿過一堂必修的網路課程,所有課程都是在網上進行,如果有問題,也是在網路上問老師,不需要去學校,「可是這樣上課很沒有真實感,只要每星期登入、拿講義,到現在我也忘了當時那堂必修課到底在上什麼」。

遠距教學 顧慮品質

「無法確切掌握學生吸收知識的程度,可能是部分著名大學尚未考慮開設網路課程的原因。」一位在常春藤大學的行政人員指出,儘管網路教育為許多人提供了便利性,但對學生的掌握度減少,即使有討論版或定期測驗,也無法確知學生是否真的學到了些什麼,在維持學校教育品質的考量下,以現有的網路和科技條件,尚不足以讓知名大學願意嘗試。

以麻省理工學院為例,目前MIT僅有工程系統部門 (Engineering Systems Division)提供部分的遠距離教育,學生有正規的課表,必須在指定的上課時間上網,家中電腦也需有視訊的功能,與該堂課的教授或助教直接對話。接受該類課桯的學生必須考慮自己的電腦設備和上網速度,另外即使提供遠距離教學,學生仍必須參與校園的課堂時間。

伊利諾芝加哥州立大學也提供部分網路課程,例如該校生物工程系的生物信息課程(bioinfomatics)。該系自2006年即嘗試網路課程,至今已有100至150名研究所學生獲得學分,根據統計,選修網路課程的學生大約一半是芝加哥本地學生,另一半是外州或外國的。很多學生通過網上學習,轉行進入生物醫藥公司或研究機構,另一些由於自己對該領域很感興趣而申請攻讀博士。

該系華裔副教授呂暉表示,由於生物信息課程不需要做實驗,主要是理論、算法、軟件應用和編程,學生可以透過網路進行互動;為了保證網路學生吸收到同等知識,在生物信息的網路課堂上,相當重視每個星期的家庭作業和小型項目的成果,確保大家有按照課表進度讀書;期終考試則是閉卷考試 (closed book exam),學校會聯繫學生居住附近的當地學校或圖書館,妥託人協助監考。他指出,這些考試是確保教學內容品質的方式之一,由於學生通過考試可以拿到伊校學分,「我們在執行教學上也要做到更嚴格。」

同時在校園也有開課的呂暉認為,網路學生由於躲在電腦螢幕後,總是有兩、三位特別害羞的學生,即使功課遇到問題也不會主動提問,「但其實這個結果讓我感到驚奇,」他指出,校園上課的學生有時會因為擔心自己問了笨問題,寧願先問同學,等過了幾個月後與教授熟悉了,才逐漸發問。呂暉說,在網路授課,老師和助教必須更積極,主動關心學生進度,聯繫可能遇到學習困難的學生,才能協助學生度過課業上的難關。

富特赫斯州立大學把在校與網路課程一視同仁,不會因為透過網路學習而有什麼偷懶的機會。畢克指出,儘管課目不同,但學生們都必須完成作業、小測驗、考試、寫報告以及參與討論版上的討論主題。

成本高昂 考驗學校

製作網路課程的成本也是各學校的考量重點。麻省理工學院花了1億元、用十年時間將課程貼上網,哈佛開放式課程甚至動用八台攝影機記錄上課情形;耶魯大學將每堂課貼上網的成本費用約在3萬元至4萬元之間,耶魯大學估計至明年秋天,該校的「開放耶魯課程」計畫(Open Yale Courses)約可將36堂包括影音、講義等內容的課程貼上網,供全球學生使用。

卡內基美隆大學的免費網路課程成本更大,每堂課約花25萬元。

另一項讓大學卻步的原因,是隨著網路課程興起,詐騙分子也跟著出現。聯邦政府日前破獲一個詐騙集團並起訴64人,這些人涉嫌利用人頭向大學的網路課程報名,申請助學金甚至聯邦助學金、聯邦助學貸款,然後人間蒸發。據統計,教育部於2005年至今已調查出逾百起同類型詐騙案,215人被捕判刑。

完全虛擬 先查認證

根據統計,全美約有上千所純網路的虛擬大學,學生只要修滿應修學分,就可以拿到該校的證書,可能從開學到畢業連一位教職員都沒見過面,但是,這份文憑到底有沒有用?

美國教育部指出,學校課程是否獲得認證(Accreditation)非常重要,也是學生首先應注意的原則,只有取得獲得認可的學校文憑,才會是未來找工作或繼續求學深造的助力。

這類「認證」並非聯邦政府管轄的權責範圍,它通常是由非營利的第三方機構進行審核評估,美國有許多類似的教育審核機構,但僅有少數為聯邦政府認可。目前最大的兩個機構分別是高等教育協會議會(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ssociation,簡稱CHEA),以及特殊與專業教育協會(Association of Specialized and Professional Accreditors,簡稱ASPA),這兩間機構綜合各州、各區以及全國教育委員會,與其他監督教育機構形成一個保護傘,確保學校提出的課程,師資和內容皆符合高等教育的品質與意義。

獲得認可的學校也因教育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認證,一般大學包括史丹福、加州大學、紐約大學等是以學校的整體表現取得學術機構認證 (Institutional Accreditation)和區域性 (Regional)認證;職業學校或針對某項專業領域而設立的學校,則須取得全國性(National)認證,全國性認證又分特殊專長教育、宗教和職訓等類別。

教育部特別指出,並非沒有認證的學校就是違法經營,「認證」旨在確保該所學校提供的高等教育符合一定標準,也是對求學者接受知識的一個保證。教育部也強調,教育部扮演的是「監督」的角色,各州教育部門及非營利學術機構才是審核者。另外部分學校提供海外教學的部分,由於不在美國境內,課程內容不會獲得審核。

如何確認一所學校是否獲得認證,美國教育部網站列出至2011年8月全美獲認可的學院、大學、研究所,網址為http://ope.ed.gov/accreditation/GetDownloadFile.aspx。 指導有意透過網路取得學位的網站Guide to Online Schools,也強調就讀認證學校的重要性,因為未獲認證的學校除了教育品質可能不完整、找工時學歷不被雇主認同,還有許多缺點,例如轉校時學分無法轉移或不被承認,無法申請聯邦助學金、私人助學金,還有可能被超額收費。
 免费网上大学22岁的维拉纽瓦桑切斯(Naylea Omayra),居于秘鲁北部亚马逊雨林的边缘地区,塔拉波托(Tarapoto)。她说:“我住的地方,只有森林,无法接触到大学教育。”

这是真实的,不止地理原因,维拉纽瓦桑切斯曾经遇上一次摩托车事故,造成腰部以下瘫痪,长期坐在轮椅上。

现在,她就读于人民大学(University of the People),一间线上的学育机构,声称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免学费的,非盈利的网上大学”。

目的是帮助世界各地的贫穷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维拉纽瓦桑切斯,在恢复期间,上网找到人民大学。当她申请入学时,她必须要确认至少年满18岁,已经高中毕业,懂英语。

她要支付一次35美元的申请费,但是,她的工商管理课程全部是免费的。她不用支付学费,也不用支付书本。

她说:“当然,你看到是免费的,可能马上会怀疑。”

但是,当细读该组织的使命声明之后,她明白到为什么它会是免费的。她说,这是为了像她一样的年轻人,没有机会或没钱读大学。

人民大学的创始人雷谢夫(Shai Reshef)说,这就是办学的目标。
刚开始之时,雷谢夫与两名朋友合作创办这所网上大学机构,并没有校园,也没有访客中心,甚至在加州帕萨迪纳(Pasadena)市中心租用的办公室,也没有掛上招牌。

雷谢夫说:“实际上,你看到的是两个房间,我们只租用一半的地方。”

2009年,雷谢夫创办了学校。

美国,欧洲和中东等各地,以营利为主的网上教育,至少赚几百万元,他说,他意识到世界各地有很多人无法有机会就读高等教育。

雷谢夫说:“每个人都应该接受教育,我关心一些没有受教育权利的人,现时,他们都应该有权利。”
雷谢夫说,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都希望具有一个美国的学位。他们想要学习,想找到一份工作,他们希望得到被认可的学位。

目前,大学有来自129个国家,1,300名学生,其中大部分来自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海地和美国。有一些学生在网吧下载课堂的功课,再拿回家里学习。

位于约旦首都安曼(Amman),33岁的阿里帕特里克(Ali Patrik Eid)通常在晚上登录大学的网站。他说:“有时候,我阅读一篇文章四次,五次,甚至十次,有时候,无法完全理解教授在谈论的内容。”

当阿里帕特里克修读工商管理课程,经常挣扎于英语,他说,他的老师,大多数是美国大学机构的退休教授,他们都一直耐心地教导。

许多的阅读作业或讲座的转录,经常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透过讨论区,进行漫长的网上交流。
但是,如果学生支付很少或是根本不用付费,人民大学有机会持续不断的成长吗

从短期来看,答案是否定的。因此,从下个月开始,新的学生将要开始支付100美元的费用,用于每一个学期最终的考试。

即使是学校最狂热的支持者也担心其不断增长的营运开支。

前纽约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道尔顿(Dalton Conley)说:“我有很多关注的盈利问题,还在试图弄清楚。”

目前,他也透过贷款,以帮助学校扩大课程。
到目前为止,学校只提供两年和四年制学位,有工商管理和计算机科学。

有一个开放资源的组织,在互联网上免费提供教学材料,耶鲁大学和惠普企业也与人民大学合作,提供资源。

不过,康利说,要实现人民大学的崇高使命,是不便宜的。

雷谢夫说:“我们如何来完成这项工作,保持它是免费学费,不收任何繁琐的费用,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年轻人服务,但是,同时又能够保持大学的增长?”

其他的教育机构也面对盈利和开支的问题。
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中心菲利普阿特巴赫(Philip Altbach)说:“人民大学的概念,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是,我认为这可能是时机不成熟。”

阿特巴赫说:“美国高等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声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机构也得到荣誉。”

阿特巴赫说,有一些线上教育机构,陷入骗案或被丑闻所困扰。

他说:“例如,你如何找出秘鲁的学生自己做测验呢?”
直到有人解决这个问题,阿特巴赫说,网上大学的信誉程度,仍然是令人怀疑的。

雷谢夫说:“许多人仍持怀疑态度,这是真实的。”但是,他坚持认为人民大学将会持续下去,因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却又不用付费,这个需求是如此之大。

他说:“我们正在构建一个模式,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所有的高等教育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免费或收费低廉的优质在线高等教育

上个月我在“麻省理工开放课件——全人类免费分享 ”一文中介绍了美国著名高校将自己的课程上网,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利用。 其实,人们对在线教育这种不需要学生与老师面对面的教育形式并不生疏。从函授教育算起,到以广播和电视为媒介的远程教育,这种最初针对成人的高等教育形式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历史。拿美国来说,营利性的凤凰城大学成立于1976年,今天在线教育已经成为它的重要教学手段,其注册学生超过30万人,授予的学位包括副学士、学士、硕士和博士,2008-2009学年学生申请得到的联邦佩尔(Pell)助学金超过6亿美元,比美国任何一所大学都多。 今天人们面对的现实是,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要求学士以上的学位,但是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学费的增长都高于普通民众收入的增长,上学难,上好大学尤其难,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免费或收费低廉的优质网上课程,再加上如果可以得到学分,甚至拿到学位,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顶尖大学将其课程开放上网、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近年来,勇于探索的人们正在试验更加大胆的学习方法。他们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将在线授课与面对面学习的各种长处结合起来,集授课、答疑、作业、考试和答卷判改于一体,创造一种全新的网上高等教育模式。下面是几个最新的例子: 专门报道技术创新的网刊“TechCrunch”在今年4月2日报道,创办于2008年的在线教育公司2tor获得了第四轮融资,希尔曼公司(The Hillman Company)、硅谷银行资本公司(Silicon Valley Bank Capital)等风险投资公司向其注入了2600万美元,加上前三轮贝塞迈创投(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等公司的投入,2tor已经获得接近1亿美元的资本,用在与南加州大学、乔治敦大学与北卡州立大学合作创建在线学位项目,与教师一起设计移动教学平台,包括实时交流、课堂讨论和社交网络,为3500名位于30多个国家的学生服务,授予的学位有南加大的艺术教师硕士和教学与社工硕士,乔治敦的护士,北卡州大的MBA和公共管理硕士。 就在2tor获得最新一笔融资的一两天后,高等教育纪事、财富杂志、经济学人、大西洋月刊、CNN和路透社等著名媒体纷纷报道,一家以罗马神祗弥涅尔瓦(相当于希腊的智慧与胜利女神雅典娜)命名的在线教育机构(Minerva Project)获得了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基准资本(Benchmark Capital)的2500万美元启动资金,计划在两年内开办一所挑战常春藤盟校的在线大学。它将与顶尖大学的资深教授签约创建专有在线课程,聘请已经拿到博士学位而且热心教书的教师辅导上课,而不是在哈佛耶鲁常见的那些正在读学位的助教。与2tor有一点最大的不同,Minerva是自主招生,计划四年学习每年学费不到2万美元,只有常春藤学校的一半,学生如果选择在世界各地的大都市设立的学生中心寄宿的话,外加1.1万美元的食宿费。Minerva的创始人和执行长纳尔逊(Ben Nelson)说,申请哈佛大学的学生当中85%学业条件都合格,但是只有十分之一被录取。Minerva将只以学生的学业资质为录取标准,为这些顶尖的学生创造世界一流的学习条件。 另外一家在线教育的新秀起名叫Coursera,它是由两位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创办的。Coursera的课程不但上网公开,而且像在校学生一样,有答疑、作业、考试和答卷判改。尽管这些都是通过网络进行,但是因为学生可以自己掌握学习的进度,并不比面对面教学差,实际效果可能更好。Coursera与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密歇根大学、宾州大学等顶尖名校合作,开设的免费课程包括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数理、经济和社会科学等。 尽管它现在还是完全免费向所有人开放,但是不久前得到了被华尔街日报称为世界上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风险投资公司KPCB的创办人帕金斯(Kleiner Perkins)等人1600万美元的投资,今后的盈利模式尚待观察。 类似的公司还有不少。例如在线教育机构Course Hero,它由当时还在康乃尔大学读书的学生格劳尔(Andrew Grauer)在2006年创办。Course Hero从为学生们提供教授们的讲义、课堂笔记、作业和考卷开始,现在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成为一家向二三十万学生用户提供优质课程、仅靠辅导答疑收费的综合性在线教育网站。 在美国,人们还在探索一种未来的高等教育模式,即不再以“学位”来衡量学历,企业以更加适合自身需要的模块化课程结业“微学位”为录用人员的标准。等到那个时候,这种以在线优质教育、收费低廉为号召的教育模式,加上现在美国高中不断将大学课程作为选修课包含到高年级学习中来,非常有可能颠覆目前的高等教育,创造一个全新的市场。 很多事情都是人们冲破传统的约束做出来的。“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不断地追求幸福,是人类创新的动力。从历史上来看,近代人类创新的突飞猛进靠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更要借助于市场。近几十年的经济全球化,加上网络的普及,为发现和开发新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当然这还需要一个既有法治,更有自由的体制。我们有理由期待,和互联网的兴起类似,高等教育的创新也极有可能从美国蔓延到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