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大苏网招聘:明理与坐入此道理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30:02

明理与坐入此道理明

                                                

明理即明白道理。比如“生命在于运动”这个道理几乎人人皆知,但真正把这个理用在生活中的人却不多。而且从人类的群体性行为来看,很多时候人们的行为其实是在违背这个道理。诸如汽车、电梯、缆车、按摩椅、沙发等等发明都是以让人们减少运动和安逸舒适为目的,并美其名曰提高效率。还有大人看到小孩玩耍时看似善意的“停下来暍暍,不要太累”的劝导,都是在用事实告诉人们,一方面大家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才能长寿,但另一方面在现实中人们却不喜欢运动,从懂事的那天起就有意无意的拒绝运动,最后把自己整死了才算完结。

因此对于每一个有志于修真的人来说,不要把自己仅仅放在明理的层面,弄明白很多道理,而应身体力行,一步坐入道中,与大道同运。在这个过程中效果也就自然出来了。然后你把这个过程与效果略加总结整理就是道理,也就是理明的状态。就如那些读书甚少的乡村长寿之人并不懂得多少中医、西医、健康学的知识,但他们的思想行为举止已暗含这些学说的精义,长寿也就是自然的了。因此也就有一些人把他们的生活习惯加以整理、总结,出版一些长寿秘籍之类的书,也就是道理之所在。同时在前面的“生命在于运动”的探讨中,“运动”在我看来至少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运”指元气之运,为虚,“动”指形体动作,为实。合“运”与“动”为“运动”,指的是形与神的实虚互化与谐调,包含形神俱动、形神兼备的意思。因此从这一点出发,“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就有了更加丰富与深刻的内涵。

而如何做到与大道同运,首先要破开内外的概念。很多人以肉体之存为内,以肉体之外的空间为外,这样就有了一个内外的空间分野,有了一个内外的差别。而修真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消除这个差别,做到内外无别,内外同运。在具体的方法,禅道养生是以太虚周天起手,即通过大宇宙的周天运化来带动身体内的周天运化,最后达到内外周天同步运化,也即内外无别、天人合一。因此对于禅道养生的初习者来说,上来就应以体外为修习目标,即把心安在体外,以外为内,则原来的体内就变成了体外,叫周天逆运。同时为了保证周天逆运的效果,我们提出了正形、正心的要求。即正形是内外经络勾连通畅的保证,而心放大是内外能量信息交流通畅的保证。所以我们才说正形正心不仅只是一种道理或心性要求,而是修真者能够继续前行的前提,也是所谓绝招之所在。因此周天逆运、内外互换也是一次参考系的转变。如能完成则这种转变,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则自身的变化也就更快。否则如仅关注肉身,则无形中就把太虚周天的作用减小了,相当于用体内周天来推动体外周天,则是以小推大,就会感到费力,周身不通透处很多,则进步反而相对慢,且易进入气冲病灶类的反复。

所以我们说坐入此道理明,即在大道的运化中一切是生而知之。如有些学员能看到周身有小球、有火柴棍似的东西,即是在告诉你太极、八卦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些东西不用我说,到时你就知道了。因为它就在那里明明白白的演化着,如你眼睛看到山川、河流,不用别人说你也就知道。而知道后你来问我就只是某种印证而已。这也是我们一再强调正形正心的原因,就是如果一上来我们以一些看似神奇的东西展示给你,则你也就有可能奔着那些神奇的东西而去。而实际上这些看似神奇的东西只是修习的自然结果,而不应成为修习的目的。因此如果你求以神奇,则无疑是本末倒置,离道愈远而不知。

如果你能坐入道中,则原来的东西在你眼中可能就是另外一幅景象。如我们曾说过生病的人其实是在积德。因为一种病在一定时期从概率上来说是一定的,所以你病了,别人就不病了。就是不管你知不知道,愿不愿意,现在别人生病的机会到了你身上,别人都认为不好的东西现在到了你身上,你也就有了某种奉献与伟大的意义,也就有了德之所在。但如你不在道中,只看到肉身之自我,心不够大,形不够正,则这个病你运化不了,也就成为了痛苦。反之,如果你能运化开,则这个病只是增加了你一些能量,长了一份功力。所以德与心容一定要相应,否则不相配,也就不好了。因此对于道德一词,有道,德才是真德。不在道中,则德也即非德。

最后要说明的是,对于理明来说,如前所述,并不一定需要经过明理的过程。如禅宗六祖只听过五祖讲解了一遍《金刚经》即进入理明的状态,则虽其余的经他没读过,也不识字,但只要你读给他听,他就能直指经之要义。而对于我们所处的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一方面海量的信息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视野,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但同时并不是所有信息都能安全有效的指引你走向道之本源,其中的真假虚实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很难分辨。当然所谓假的东西里面其实也含有真的存在,只不过如果你沿着那条路走下去,虽然经过你的努力最后也可能到达真的彼岸,只不过这个过程要曲折一些。就如你事先如果有了病、病气的概念,则也就有了治病的思想,则改变起来也就有了反复。而如果你一开始就站在无病的位置上,站在道中,则病也即德,也就无需破开治病的命题,而一步坐入此道,则病也即非病,为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