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泉文旅:朱子读书法讲义(袁学孜讲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13:39
朱子读书法讲解(一、二)
主讲人:袁学孜(梦的轮回)
主持人:小雅
劝学网讲堂
1朱熹生平介绍
朱熹(1130.9.15~1200.3.9)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出生于南宋时期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尤溪县),后随母迁居建阳崇安县。晚年曾在抚州定居,游历甚广。南宋诗人、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
朱熹为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初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任满后,请求为辞官,潜心理学研究,四处讲学,宣扬他的“太极”即“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体系,成为程(指程颢、程颐)朱学派的创始人。
淳熙二年(1175年),与陆九渊为首的另一学派在信州(今上饶)鹅湖寺相聚,就两学派之间的哲学分歧展开辩论。
淳熙五年(1178年),经宰相史浩推荐,朱熹出任南康(今江西星子县)知军。八年三月至八月,朱熹任江南西路茶盐常平提举,来到抚州常平司官邸。在任期间,他募集钱粮赈济灾民,百姓得以安生。拟调直秘阁,他以捐赈者未得奖赏不就职。宰相王淮以浙东大荒,改荐朱熹为浙东常平提举。待捐赈者得到奖励,他才赴绍兴就职。后官至秘阁修撰、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庆元六年卒。
嘉定二年(1207)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
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间,力主抗金,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猎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
相传朱松曾求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恐是后人附会,朱熹学成大儒则是事实。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后延平府今南平市),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熹十分热衷道学,与当地道学家交往甚密。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师承当时的洛学一脉“南剑三先生”李侗的教诲,开创闽学,集理学之大成,与“南剑三先生”并称为“延平四贤”。
朱熹晚年定居建阳考亭讲学,四方学子不远千里前来求学,研究理学,著书立说,与蔡元定等创建学术史上令人瞩目的“考亭学派”,考亭也因此喻为“南闽阙里”,建阳称为“理学之乡”,也因朱熹、蔡元定、刘爚、黄干、熊禾、游九言、叶味道史称“七贤过化”之乡。如今每年清明节前后,远在美日韩及港澳台等海外朱子后裔都会前来祭祀拜谒,他所创立的南宋理学迄今仍被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来等国推崇。
2儒学蒙学经典介绍介绍
蒙学,即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
中国传统蒙学教材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等。
至于“四书五经”等等,那是“大学”了,起码也是“中学”。
引用古人之论读书
古之学圣贤易。今之学圣贤难。只如读书一节。书籍之多. 千倍于古。学者茍欲学为圣贤。非博学不可。然茍欲博学. 则此汗牛充栋者将何如耶。偶思得一读书法。将所读之书. 分为三节。自五岁至十五为一节。十年诵读。自十五岁至二十五为一节。十年讲贯。自二十五至三十五为一节。十年涉猎。使学有渐次。书分缓急。庶几学者。可由此而程工。朝廷亦可因之而试士矣。所当读之书。约略开后。
十年诵读。
小学 四书 五经 周礼 太极通书西铭 纲目 古文 古诗 各家歌诀
十年讲贯。
四书 五经 周礼 性理 纲目 本朝事实 本朝典礼 本朝律令 文献通考 大学衍义 天文书 地理书 水利农田书 兵法书 古文 古诗
十年涉猎。
四书 五经 周礼 诸儒语录 二十一史 本朝实录及典礼律令诸书 诸家经济类书 诸家天文 诸家地理 诸家水利农田书 诸家兵法 诸家古文 诸家诗
以上诸书. 力能兼者兼之。力不能兼. 则略其涉猎. 而专其讲贯。又不然. 则去其诗文。其余经济中. 或专习一家。其余则断断在所必读。庶学者俱为有体有用之士。今天下之精神皆耗于帖括矣。谁肯为真读书人。而国家又安得收读书之益哉。

“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材。教术之端自闾巷始。人材之成自儿童始。”-养正遗规
《五种遗规》,清陈宏谋辑。清代社会教育和蒙童教育教材,清末中学堂修身科教材。辑者有感于世上多有弊端,遂于公务之余,采录前人关于养性、修身、治家、为官、处世、教育等方面的著述事迹,分门别类辑为遗规五种:《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总称《五种遗规》。五种《遗规》的成书时间不同,《养正遗规》为乾隆四年(1739年),《从政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分别为乾隆七年七月、九月、十月,《在官法戒录》则为乾隆八年四月。合刻本《五种遗规》始行于乾隆八年,为南昌府学教授李安民集校本。各《遗规》单行本甚多,以单本形式收入各类丛书、类书亦甚多。而合刻本则不多,除李安民集校本外,尚有同治七年(1868年)的金陵书局本、楚北崇文书局本,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的浙江书局本等,并收入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上海中华书局辑《四部备要·子部·儒家》。共计十六卷,其中《养正遗规》二卷,《补编》一卷,《教女遗规》三卷,《训俗遗规》四卷,《从政遗规》二卷,《在官法戒录》四卷。除通行本外,另有一种刊本,去《在官法戒录》,改列陈宏谋晚年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所辑的《学仕遗规》(四卷,《补编》四卷),主要有光绪十九年(1893年)上海洋布公所振华堂刊本和宣统二年(1910年)学部图书局本。
本书汇集了自汉迄清80位名人学儒的有关著述,其中以宋、明、清三代居多,还有自撰的《序》及按语、评语等,系统阐述了封建社会为人处世方方面面的要求、问题、楷模、借鉴。兹分述各《遗规》内容于次。
《养正遗规》辑录了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沧州精舍谕学者》、《童蒙须知》,程端蒙、董铢的《朱子论定程董学则》,方孝孺的《幼仪杂箴》,程端礼的《朱子读书法》,吕得胜的《小儿语》,吕坤的《续小儿语》、《社学要略》,陆世仪的《论小学》、《论读书》,唐彪的《父师善诱法》,朱用纯的《治家格言》,等等。主要是有关养性、修身、儿童及青少年教育、读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论述。每篇首均有陈宏谋所加按语,说明选辑的指导思想和该篇的具体作用。而《序》则集中表达了陈宏谋的中心思想。《序》开篇就说:“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材。教术之端,自闾巷始;人材之端,自儿童始。大《易》以山下出泉,其象为蒙,而君子之所以果行育德者,于是乎在。故‘蒙以养正,是为圣功’,义至深矣。”这就是所谓“养正”之义,也是陈宏谋编辑本书的指导思想。陈宏谋认为《养正遗规》“凡所以笃伦理、砥躬行、兴道艺者,悉已引其端,由是以之于大学之途,庶几源洁流清,于世教不无少助乎!”
针对当时世俗追慕科举功名、不务求实的风气,陈宏谋特意把《白鹿洞书院揭示》列在首篇,并加按语:“特编此为开宗第一义,使为父兄者,共明乎此,则教子弟,得所向方。自孩提以来,就其所知,爱亲敬长,告以此为人之始,即为学之基,切勿以世俗读书取科名之说汨乱其良知。”主张从小树立学习的正确方向,以“爱亲敬长”作为学、为人的出发点,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袭扰,成为“明人伦”的贤士。
朱子读书法讲解
第一问:为什么要读书?
[ 原文]:
读书乃学者第二事。方子。
读书已是第二义。盖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及理会得了,又皆是自家合下元有底,不是外面旋添得来。至。
[ 解释]:
读书乃学习得第二等方法。
书对于人生而言已经第二等的学问,正因为个人对人生道理的感悟还不够全面,所以要去读书。圣人他们把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写在书里,提供给后人参考,让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人也能够了解到做人的真谛。
所以真正一等道理都是自己亲身经历所感所想所悟,而不是借用他人的所言所说
[ 原文]:
学问,就自家身己上切要处理会方是,那读书底已是第二义。自家身上道理都具,不曾外面添得来。然圣人教人,须要读这书时,盖为自家虽有这道理,须是经历过,方得。圣人说底,是他曾经历过来。佐。
学问,无贤愚,无小大,无贵贱,自是人合理会底事。且如圣贤不生,无许多书册,无许多发明,不成不去理会!也只当理会。今有圣贤言语,有许多文字,却不去做。师友只是发明得。人若不自向前,师友如何着得力!谦。
为学之道,圣贤教人,说得甚分晓。大抵学者读书,务要穷究。「道问学」是大事。要识得道理去做人。大凡看书,要看了又看,逐段、逐句、逐字理会,仍参诸解、传,说教通透,使道理与自家心相肯,方得。读书要自家道理浃洽透彻。杜元凯云:「优而柔之,使自求之,厌而饫之,使自趋之。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椿。
今读书紧要,是要看圣人教人做工夫处是如何。如用药治病,须看这病是如何发,合用何方治之;方中使何药材,何者几两,何者几分,如何炮,如何炙,如何制,如何切,如何煎,如何吃,只如此而已。淳。
[ 解释]:
只有自己体会经历的道理才是自己的,书上读来的终究是外物。其实所有的人生道理都在我们自己的心里,就算是有圣人作老师,他也是教你,你所经历过的,体会到的,不能教你,你未曾遇到的。所以能够称为圣人的人,也是因为他经历过了。
学问的大小与个人是否聪明无关,与人的年纪无关,与人的身份无关。只要是人都有自己的道理。假如这个世界没有圣贤,也只是少了几本论道之书,少了几种论道之术。人们还是一样的在追求生活的道理。然而今天我们有了前人的经验和指路,但是我们却不去遵循参照。所谓老师和朋友只能提醒你,启发你。自己如果不努力,老师和朋友也帮不上忙。
学习的方法,先人圣贤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读书的精神,在于钻研。从书中学道理是读书人的宗旨。懂得道理了才能做好人。看书,反复钻研,逐段,逐句,逐字领会;参照解释和别人的心得,才能够真正掌握书中的道理。读书的目的是要融会贯通书中的道理。
读圣贤书,就像看药方 治病一样,要看这个病的病根在哪里,再下药房;才只要用什么药材,每种用几两,煮到几分熟,如何炮制,如何制药,如何切,怎么煎药,怎么服用。对于所有的学说,都应该抱这样的态度来学习。
第二问:为什么我们读不懂?
[ 原文]:
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节。
做好将圣人书读,见得他意思如当面说话相似。贺孙。
圣贤之言,须常将来眼头过,口头转,心头运。方子。
开卷便有与圣贤不相似处,岂可不自鞭策!祖道。
圣人言语,一重又一重,须入深去看。若只要皮肤,便有差错,须深沉方有得。从周。
[ 解释]:
读书的目的是学习先人的经验,学习先人的经验,是为了更好的研究自然的道理
书读到深处,犹如与先贤当面交谈
读书学道理,要反复去看,反复念,反复思考
打开书看到有不合乎先人正确指导的,怎能不好好反思改正。
古人的话里,有深意,需要我们沉下去思考理解。若只是了解个大概,就会有差错,需要沉下去仔细读书才会真有收获。
[ 原文]:
人看文字,只看得一重,更不去讨他第二重。僩。
读书,须是看着他缝罅处,方寻得道理透彻。若不见得缝罅,无由入得。看见缝罅时,脉络自开。植。
文字大节目痛理会三五处,后当迎刃而解。学者所患,在于轻浮,不沉着痛快。方子。
[ 解释]:
很多人看书,只看得一重字面意思,不求甚解。
所以读书,需要找到理解的切入点,才能彻底了解书中的道理。若找不到文字理解的切入点,是无法理解全文的。
对于那些文字意思难懂的文章,找到三五处突破口,对照上下文,融汇贯通,就能够理解全文。读书切忌因过于轻浮而不能够用心体会和理解文章的道理。
第三问:为什么我们读书要“看进去”?
原文:
学者初看文字,只见得个浑沦物事。久久看作三两片,以至于十数片,方是长进。如庖丁解牛,目视无全牛,是也。人杰。
读书,须是穷究道理彻底。如人之食,嚼得烂,方可咽下,然后有补。杞。
看文字,须逐字看得无去处。譬如前后门塞定,更去不得,方始是。从周。
关了门,闭了户,把断了四路头,此正读书时也。道夫。
学者只知观书,都不知有四边,方始有味。鏋。
第四问:古人废寝忘食到底在学什么?
原文: 「学者读书,须是于无味处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因叹:「骤进二字,最下得好,须是如此。若进得些子,或进或退,若存若亡,不济事。如用兵相杀,争得些儿小可一二十里地,也不济事。须大杀一番,方是善胜。为学之要,亦是如此。」贺孙。
看文字,须大段着精彩看。耸起精神,树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却;看注时便忘了正文,看正文又忘了注。须这一段透了,方看后板。淳。
看文字,须要入在里面,猛滚一番。要透彻,方能得脱离。若只略略地看过,恐终久不能得脱离,此心又自不能放下也。时举。
解读:在这里我们发现朱子也会读到一些感觉“无味”之书,也会没有兴趣。但是从这儿朱子给我们引导了一条新的道路,那就是"于无味处致思",尤其是在读国学经典中。古人用语废话很少,有很多文字,我们在诵读的时候如果只看字义,会感觉到匪夷所思,这么个简单的道理也被人奉为经典。但是如果仔细看下去,又总是能够发现古人的深意,同时产生新的疑问。
而读书中,我们常见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断章取义,为何会如此。是因为我们自身在读书的过程中,就总是间断,跳跃,省略,结果还是所读非书所述。
第五问:读书是种休闲娱乐,还是种人生追求?
人言读书当从容玩味,此乃自怠之一说。若是读此书未晓道理,虽不可急迫,亦不放下,犹可也。若徜徉终日,谓之从容,却无做工夫处。譬之煎药,须是以大火煮滚,然后以慢火养之,却不妨。人杰。
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看人文字,要当如此,岂可忽略!鏋。
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是不恕他,方得。夔孙。
看文字,正如酷吏之用法深刻,都没人情,直要做到底。若只恁地等闲看过了,有甚滋味!大凡文字有未晓处,须下死工夫,直要见得道理是自家底,方住。赐。
看文字如捉贼,须知道盗发处,自一文以上赃罪情节,都要勘出。若只描摸个大纲,纵使知道此人是贼,却不知何处做贼。赐。
看文字,当如高[舟+我]大艑,顺风张帆,一日千里,方得。如今只纔离小港,便着浅了,济甚事!文字不通如此看。僩。
第六问:看书太慢、看不懂是不是因为自己太笨?
[原文]读书看义理,须是胸次放开,磊落明快,恁地去。第一不可先责效。纔责效,便有忧愁底意。只管如此,胸中便结聚一饼子不散。今且放置闲事,不要闲思量。只专心去玩味义理,便会心精;心精,便会熟。淳。
读书,放宽着心,道理自会出来。若忧愁迫切,道理终无缘得出来。
读书,须是知贯通处,东边西边,都触着这关捩子,方得。只认下着头去做,莫要思前算后,自有至处。而今说已前不曾做得,又怕迟晚,又怕做不及,又怕那个难,又怕性格迟钝,又怕记不起,都是闲说。只认下着头去做,莫问迟速,少间自有至处。既是已前不曾做得,今便用下工夫去补填。莫要瞻前顾后,思量东西,少间担阁一生,不知年岁之老!僩。
第七问:天下知识浩瀚,博学是否就要多读,或者看得多就是学得多?
天下书尽多在。只恁地读,几时得了。须大段用着工夫,无一件是合少得底。而今只是那一般合看过底文字也未看,何况其它!僩。
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方子。
读书之法,先要熟读。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复玩味。时举。
少看熟读,反复体验,不必想象计获。只此三事,守之有常。夔孙。
太凡看文字:少看熟读,一也;不要钻研立说,但要反复体验,二也;埋头理会,不要求效,三也。三者,学者当守此。人杰。
书宜少看,要极熟。小儿读书记得,大人多记不得者,只为小儿心专。一日授一百字,则只是一百字;二百字,则只是二百字。大人一日或看百板,不恁精专。人多看一分之十,今宜看十分之一。宽着期限,紧着课程。淳。
读书,只逐段逐些子细理会。小儿读书所以记得,是渠不识后面字,只专读一进耳。今人读书,只羇羇读去。假饶读得十遍,是读得十遍不曾理会得底书耳。「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则王之尺也。」读书当如此。璘。
读书,小作课程,大施功力。如会读得二百字,只读得一百字,却于百字中猛施工夫,理会子细,读诵教熟。如此,不会记性人自记得,无识性人亦理会得。若泛泛然念多,只是皆无益耳。读书,不可以兼看未读者。却当兼看已读者。璘。
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两边如此,方看得熟。直须看得古人意思出,方好。洽。
读书不要贪多。向见州郡纳税,数万钞总作一结。忽错其数,更无推寻处。其后有一某官乃立法,三二十钞作一结。观此,则读书之法可见。可学。
「读书不可贪多,常使自家力量有余。」正淳云:「欲将诸书循环看。」曰:「不可如此,须看得一书彻了,方再看一书。若杂然并进,却反为所困。如射弓,有五斗力,且用四斗弓,便可拽满,己力欺得他过。今举者不忖自己力量去观书,恐自家照管他不过。」鏋。
读书,只恁逐段子细看,积累去,则一生读多少书!若务贪多,则反不曾读得。又曰:「须是紧着工夫,不可悠悠,又不须忙。只常抖搜得此心醒,则看愈有力。」道夫。
第八问:读书如何做到量力而行?
不可都要羇去,如人一日只吃得三碗饭,不可将十数日饭都一齐吃了。一日只看得几段,做得多少工夫,亦有限,不可羇去都要了。淳。
读书,只看一个册子,每日只读一段,方始是自家底。若看此又看彼,虽从眼边过得一遍,终是不熟。履孙。
今人读书,看未到这里,心已在后面;纔看到这里,便欲舍去了。如此,只是不求自家晓解。须是徘徊顾恋,如不欲去,方会认得。至。
某最不要人摘撮。看文字,须是逐一段、一句理会。贺孙。
读书是格物一事。今且须逐段子细玩味,反来覆去,或一日,或两日,只看一段,则这一段便是我底。脚踏这一段了,又看第二段。如此逐旋捱去,捱得多后,却见头头道理都到。这工大须用行思坐想,或将已晓得者再三思省,却自有一个晓悟处出,不容安排也。书之句法义理,虽只是如此解说,但一次看,有一次见识。所以某书,一番看,有一番改。亦有已说定,一番看,一番见得稳当。愈加分晓。故某说读书不贵多,只贵熟尔。然用工亦须是勇做进前去,莫思退转,始得。大雅。
读书,且就那一段本文意上看,不必又生枝节。看一段,须反复看来看去,要十分烂熟,方见意味,方快活,令人都不爱去看别段,始得。人多是向前趱去,不曾向后反复,只要去看明日未读底,不曾去紬绎前日已读底。须玩味反复,始得。用力深,便见意味长;意味长,便受用牢固。又曰:「不可信口依希略绰说过,须是心晓。」宇。
第九问:如何才算是精通?
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甘是辛,始为知味。又云:「园夫灌园,善灌之夫,随其蔬果,株株而灌之。少间灌溉既足,则泥水相和,而物得其润,自然生长。不善灌者,忙急而治之,担一担之水,浇满园之蔬。人见其治园矣,而物未尝沾足也。」又云:「读书之道,用力愈多,收功愈远。先难而后获,先事而后得,皆是此理。」又云:「读书之法,须是用工去看。先一书费许多工夫,后则无许多矣。始初一书费十分工夫,后一书费八九分,后则费六七分,又后则费四五分矣。」卓。
因说「进德居业」「进」字、「居」字曰:「今看文字未熟,所以鹘突,都只见成一片黑淬淬地。须是只管看来看去,认来认去。今日看了,明日又看;早上看了,晚间又看;饭前看了,饭后又看,久之,自见得开,一个字都有一个大缝罅。今常说见得,又岂是悬空见得!亦只是玩味之久,自见得。文字只是旧时文字,只是见得开,如织锦上用青丝,用红丝,用白丝。若见不得,只是一片皂布。」贺孙。
第十问:读书是专一好,还是博爱好?
读书须是专一。读这一句,且理会这一句;读这一章,且理会这一章。须是见得此一章彻了,方可看别章,未要思量别章别句。只是平心定气在这边看,亦不可用心思索太过,少间却损了精神。前辈云:「读书不可不敬。」敬便精专,不走了这心。
其始也,自谓百事能;其终也,一事不能!言人读书不专一,而贪多广阅之弊。僩。
第十一问:如何做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道夫。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然熟读精思既晓得后,又须疑不止如此,庶几有进。若以为止如此矣,则终不复有进也。
书须熟读。所谓书,只是一般。然读十遍时,与读一遍时终别;读百遍时,与读十遍又自不同也。履孙。
为人自是为人,读书自是读书。凡人若读十遍不会,则读二十遍;又不会,则读三十遍至五十遍,必有见到处。五十遍暝然不晓,便是气质不好。今人未尝读得十遍,便道不可晓。力行。
李敬子说先生教人读书云:「既识得了,须更读百十遍,使与自家相乳入,便说得也响。今学者本文尚且未熟,如何会有益!」方子。
读书不可记数,数足则止矣。寿昌。
「诵数以贯之。」古人读书,亦必是记遍数,所以贯通也。又曰:「凡读书,且从一条正路直去。四面虽有好看处,不妨一看,然非是要紧。」佐。
第十二问:什么是“贯通”之道?
温公答一学者书,说为学之法,举荀子四句云:「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以持养之。」荀子此说亦好。「
诵数」云者,想是古人诵书亦记遍数。「贯」字训熟,如「习贯如自然」;又训「通」,诵得熟,方能通晓。若诵不熟,亦无可得思索。广。
山谷与李几仲帖云:「不审诸经、诸史,何者最熟。大率学者喜博,而常病不精。泛滥百书,不若精于一也。有余力,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篇亦得其精。盖以我观书,则处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先生深喜之,以为有补于学者。若海。
读书,理会一件,便要精这一件;看得不精,其它文字便亦都草草看了。一件看得精,其它亦易看。山谷帖说读书法甚好。淳。
学者贪做工夫,便看得义理不精。读书须是子细,逐句逐字要见着落。若用工粗卤,不务精思,只道无可疑处。非无可疑,理会未到,不知有疑尔。大抵为学老少不同:年少精力有余,须用无书不读,无不究竟其义。若年齿向晚,却须择要用功,读一书,便觉后来难得工夫再去理会;须沉潜玩索,究极至处,可也。盖天下义理只有一个是与非而已。是便是是,非便是非。既有着落,虽不再读,自然道理浃洽,省记不忘。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谟。
第十三问:如何做到把知识从书中放到心中?
书只贵读,读多自然晓。今即思量得,写在纸上底,也不济事,终非我有,只贵乎读。这个不知如何,自然心与气合,舒畅发越,自是记得牢。纵饶熟看过,心里思量过,也不如读。读来读去,少间晓不得底,自然晓得;已晓得者,越有滋味。若是读不熟,都没这般滋味。而今未说读得注,且只熟读正经,行住坐卧,心常在此,自然晓得。尝思之,读便是学。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又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卼臲不安。一似倩得人来守屋相似,不是自家人,终不属自家使唤。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某旧苦记文字不得,后来只是读。今之记得者,皆读之功也。老苏只取孟子论语韩子与诸圣人之书,安坐而读之者七八年,后来做出许多文字如此好。他资质固不可及,然亦须着如此读。只是他读时,便只要模写他言语,做文章。若移此心与这样资质去讲究义理。那里得来!是知书只贵熟读,别无方法。僩。
读书之法:读一遍了,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常教此心在上面流转。若只是口里读,心里不思量,看如何也记不子细。又云:「今缘文字印本多,人不着心读。汉时诸儒以经相授者,只是暗诵,所以记得牢,故其所引书句,多有错字。如孟子所引诗书亦多错,以其无本,但记得耳。」僩。
今人所以读书苟简者,缘书皆有印本多了。如古人皆用竹简,除非大段有力底人方做得。若一介之士,如何置。所以后汉吴恢欲杀青以写汉书,其子吴佑谏曰:「此书若成,则载之车两。昔马援以薏苡兴谤,王阳以衣囊徼名,正此谓也。」如黄霸在狱中从夏侯胜受书,凡再踰冬而后传。盖古人无本,除非首尾熟背得方得。至于讲诵者,也是都背得,然后从师受学。如东坡作李氏山房藏书记,那时书犹自难得。晁以道尝欲得公、谷传,遍求无之,后得一本,方传写得。今人连写也自厌烦了,所以读书苟简。铢。
讲论一篇书,须是理会得透。把这一篇书与自家羇作一片,方是。去了本子,都在心中,皆说得去,方好。敬仲。
第十四问:为何同一本书,一人一个说法?
莫说道见得了便休。而今看一千遍,见得又别;看一万遍,看得又别。须是无这册子时,许多节目次第都恁地历历落落,在自家肚里,方好。方子。
放下书册,都无书之意义在胸中。升卿。
欧公言:「作文有三处思量:枕上,路上,厕上。」他只是做文字,尚如此,况求道乎!今人对着册子时,便思量;册子不在,心便不在,如此,济得甚事!义刚。
今之学者,看了也似不曾看,不曾看也似看了。方子。
看文字,于理会得了处更能看过,尤妙。过。
看文字须子细。虽是旧曾看过,重温亦须子细。每日可看三两段。不是于那疑处看,正须于那无疑处看,盖工夫都在那上也。广。
圣人言语如千花,远望都见好。须端的真见好处,始得。须着力子细看。工夫只在子细看上,别无术。淳。
圣人言语皆枝枝相对,叶叶相当,不知怎生排得恁地齐整。今人只是心粗,不子细穷究。若子细穷究来,皆字字有着落。道夫。
某自潭州来,其它尽不曾说得,只不住地说得一个教人子细读书。节。
读书不精深,也只是不曾专一子细。伯羽。
第十五问:为何明明觉得自己看明白了,却还是无所得?
看文字有两般病:有一等性钝底人,向来未曾看,看得生,卒急看不出,固是病;又有一等敏锐底人,多不肯子细,易得有忽略之意,不可不戒。贺孙。
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若曰何必读书,自有个快捷方式法,便是误人底深坑也。未见道理时,恰如数重物色包裹在里许,无缘可以便见得。须是今日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使粗心大气不得。广。
观书初得味,即坐在此处,不复精研。故看义理,则汗漫而不别白;遇事接物,则颓然而无精神。扬。
读书只要将理会得处,反复又看。夔孙。
今人读书,看未到这里,心已在后面;才看到这里,便欲舍去。如今,只是不求自家晓解。须是徘徊顾恋,如不欲舍去,方能体认得。又曰:「读书者譬如观此屋,若在外面见有此屋,便谓见了,即无缘识得。须是入去里面,逐一看过,是几多间架,几多窗棂。看了一遍,又重重看过,一齐记得,方是。」讲筵亦云:「气象匆匆,常若有所迫逐。」方子。
看书非止看一处便见道理。如服药相似,一服岂能得病便好!须服了又服,服多后,药力自行。道夫。
读书着意玩味,方见得义理从文字中迸出。季札。
读得通贯后,义理自出。方子。
读书,须看他文势语脉。芝。
看文字,要便有得。
看文字,若便以为晓得,则便住了。须是晓得后,更思量后面尚有也无。且如今有人把一篇文字来看,也未解尽知得他意,况于义理。前辈说得恁地,虽是易晓,但亦未解便得其意。须是看了又看,只管看,只管有。义刚。
第十六问:为何我总觉得书里说的不对?
读者不可有欲了底心,才有此心,便心只在背后白纸处了,无益。扬。
大抵学者只在是白纸无字处莫看,有一个字,便与他看一个。如此读书三年,无长进处,则如赵州和尚道:「截取老僧头去!」节。
人读书,如人饮酒相似。若是爱饮酒人,一盏了,又要一盏吃。若不爱吃,勉强一盏便休。泳。
读书不可不先立程限。政如农功,如农之有畔。为学亦然。今之始学者不知此理,初时甚锐,渐渐懒去,终至都不理会了。此只是当初不立程限之故。广。
「曾裘父诗话中载东坡教人读书小简,先生取以示学者,曰:「
读书要当如是。」按:裘父诗话载东坡与王郎书云:「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当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放此。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慕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方子。
「尹先生门人言尹先生读书云:『耳顺心得,如诵己言。功夫到后,诵圣贤言语,都一似自己言语。』」良久,曰:「佛所谓心印是也。印第一个了,印第二个,只与第一个一般。又印第三个,只与第二个一般。惟尧舜孔颜方能如此。尧老,逊位与舜,教舜做。及舜做出来,只与尧一般,此所谓真同也。孟子曰:『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不是且恁地说。」广。
第十七问怎样读书才不会断章取义?
读书须教首尾贯穿。若一番只草草看过,不济事。某记舅氏云:「当新经行时,有一先生教人极有条理。时既禁了史书,所读者止是荀扬老庄列子等书,他便将诸书划定次第。初入学,只看一书。读了,理会得都了,方看第二件。每件须要贯穿,从头到尾,皆有次第。既通了许多书,斯为必取科第之计:如刑名度数,也各理会得些;天文地理,也晓得些;五运六气,也晓得些;如素问等书,也略理会得。又如读得圣制经,便须于诸书都晓得些。圣制经者,乃是诸书节略本,是昭武一士人作,将去献梁师成,要飘官爵。及投进,累月不见消息。忽然一日,只见内降一书云:『御制圣制经,令天下皆诵读。』方伯谟尚能记此士人姓名。」又云:「是时既禁史学,更无人敢读史。时奉使叔祖教授乡里,只就蒙求逐事开说本末,时人已相尊敬,谓能通古今。有一士人,以犯法被黥,在都中,因计会在梁师成手里直书院,与之打并书册甚整齐。师成喜之,因问其故,他以情告,遂与之补官,令常直书院。一日,传圣驾将幸师成家,师成遂令此人打并装迭书册。此人以经史次第排,极可观。师成来点检,见诸史亦列桌上,因大骇,急移下去,云:『把这般文字将出来做甚幺!』此非独不好此,想只怕人主取去,看见兴衰治乱之端耳。」贺孙。
第十八问:我们真的在读书吗?
近日真个读书人少,也缘科举时文之弊也,纔把书来读,便先立个意思,要讨新奇,都不理会他本意着实。纔讨得新奇,便准拟作时文使,下梢弄得熟,只是这个将来使。虽是朝廷甚幺大典礼,也胡乱信手捻合出来使,不知一撞百碎。前辈也是读书。某曾见大东莱吕居仁。之兄,他于六经三传皆通,亲手点注,并用小圈点。注所不足者,并将疏楷书,用朱点。无点画草。某只见他礼记如此,他经皆如此。诸吕从来富贵,虽有官,多是不赴铨,亦得安乐读书。他家这法度却是到伯恭打破了。自后既弄时文,少有肯如此读书者。贺孙。
第十九问:不同之人看书是否有所区别?
精神长者,博取之,所得多。精神短者,但以词义简易者涵养。
中年以后之人,读书不要多,只少少玩索,自见道理。
第二十问:圣人到底在说什么?
千载而下,读圣人之书,只看得他个影象,大概路脉如此。若边旁四畔,也未易理会得。焘。
第二十一问:如何通过读书来正心?
人之为学固是欲得之于心,体之于身。但不读书,则不知心之所得者何事。道夫。
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凡平日所讲贯穷究者,不知逐日常见得在心目间否。不然,则随文逐义,赶趁期限,不见悦处,恐终无益。
人常读书,庶几可以管摄此心,使之常存。横渠有言:「书所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则一时德性有懈。其何可废!」盖卿。
初学于敬不能无间断,只是才觉间断,便提起此心。只是觉处,便是接续。某要得人只就读书上体认义理。日间常读书,则此心不走作;或只去事物中羇,则此心易得汨没。知得如此,便就读书上体认义理,便可唤转来。贺孙。
本心陷溺之久,义理浸灌未透,且宜读书穷理。常不间断,则物欲之心自不能胜,而本心之义理自安且固矣。
须是存心与读书为一事,方得。方子。
课堂提问解答
Q1:常思  21:18:24
“于无味处”如果只是一二次还可以坚持,但我看书,无味之处太多了,“致思”不过来,如何处理呢?
解答:其实在朱子读书法后文也有提到,读书不要“宽限”。尤其是读经典(小说,杂书不算),要反复琢磨。比如古人在四书五经的学习中,四书中任意一本都会学习一年以上(四书中大学全文也仅有几千字)。此外,读书无味的另外一个原因,在朱子读书法开篇提到,读书乃学者第二义,许多书中的道理是要去生活中体味和寻求答案的。(完)
Q2 :应如是  21:19:42
心静不下来怎么办,特别是一上网心就乱了
解答:其实这也是劝学网友经常问的一个问题,对于心静而言。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静,静是不是什么都不想?不是。是我们不受情绪的干扰,那如何做到不做情绪的干扰。有些朋友会选择打坐,或者是有好的法门,但是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做到心静是很难的,而且对于很多人而言,希望短期马上达到心如止水,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有没有方法?有的。古人告诉我们要知止,这个止是什么?其实对于一般情况而言,就是适可而止。我们很多人一坐下来看书,心就会撒丫子到处跑,挂念着之前没做好的事情,担心明天要发生的事情,想着自己的朋友,孩子在做什么。
而把心拉回来放到文字之上,就这个过程和行为就叫做止,初时可能杂念比较多,没有关系,逐渐的努力,就能够做到注意力集中,心情平和。此外,其实古代儒家,佛家,道家都有礼法,戒律,这些礼法和戒律是干什么的,包括斋戒的目的是什么?也是在帮我们减少欲望的产生,帮助平静心神。(完)
Q3 范文彦  21:33:26
现在许多家长带孩子学儒学,而自己却不学习,我认为这样不对,家长尤其要学,梦老师您说对吗?
解答:儒学以修身为本,修己以正人。这也是儒学的原则,道德修养并非拿来要求别人的,而是自身提升完善的目标与准则。所以身为父母,更应该从自身做起。(完)
回复
Q4:应如是  21:35:46
3岁小孩能教他三字经吗?
解答:可以的,带领其诵读就行,其实国学中还有一本幼儿读物《神童诗》
通过古代神童的故事激发小孩读书学习的欲望,也是本经典的幼儿故事教材。(完)
Q4 常思  21:39:23
对于古文中一些不同解释,我们应如何处理?
比如,南怀JIN在论语别裁中多次说朱子讲得不对,而我们又没有能力辨别谁对谁错
解答:其实这里头藏着一个学问的玄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一个概念叫“三十而立”
这个立是什么?是站起来?肯定不是,是经济独立?也肯定不是(古人参加工作都比较早)
这个立是指的是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自我思考和辨别的能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找到自己的信仰
而信仰和迷信的区别是什么?缺少信仰和自我思想会如何?常人大多偏听偏信,以他人的思考代替自己的思考,只知果不知因,本末倒置。
这也是古代儒学所提倡之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原因。所以对于很多问题要自己去探究,到底学术的争执因何而起,为何而争执,对于自身的生活和思想又有何影响。(完)
Q5主持人:小雅(491922154)  20:15:40
请解释一下上面说到的“道学”是什么意思?
解答:在这里其实牵涉到的是儒家的学派的划分,我们比较熟悉的儒家派别有理学派,心学派,还有一些大家不熟悉的礼学,清学,包括后世的新理学
回复
而这些学派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主要是大家对于儒家经典的解读是有所差异的。例如前面我们说“理”学家,是以“理”为根本,探求人身所具之“理”。而“道”学家是以“道”为本,遵道而行。而“心”学更加类似佛家的禅宗,认为一切善恶均是由“心”生。
回复
对于后世的学习者而言,到底决定我们生活和思想的是“理”“道”还是“心”?我想这个答案,还是需要大家深入的了解儒家的经典,各家思想起源以及当时的历史状态,逐步才能够有自己的体会,所以在这里今天我们就不再进一步的展开去说。(完)
Q6:gongxia  20:19:52
现在的孩子学习任务比古代要多很多倍,再加上古文功底也不好,要学习这么多书有可能吗?
再加上父母从小还要逼着孩子学绘画、书法、英语、钢琴等,是不是负担太重了?
解答:其实这个问题最近在媒体上,也一直在讨论。学习国学到底该如何学?是否就应该照搬古代的学习方法,直接引用经典全文,让小孩子去背诵,朗读。还是说加以删减,挑出精华来学习?
其实这个问题,要因人而异。因为学习要区别对待,前面我们介绍了古人很注重儿童的教育。而这个教育本身是需要有“师长”来完成的。
对于一些家庭父母,或者有具备古文解读能力的老师的情况下,原文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通篇背诵还是分段解读,或者是有选择的阅读都只是教学方法而已。
而对于成年人自学而言,蒙学是个学习古文和文言文的入门捷径。因为蒙学中的内容,大部分是宋明清之后学者撰写,文字较为浅显,不像先秦诸子的文字那么晦涩简略。可以作为初学者的入门之用。
而在书目的选择上,和读书的方法,正是我们今天接下来要谈的朱子读书法中的内容。但是总体原则是从易到难,贵精不贵多,贵得不求读。现在人读书的通病是博览群书而无所得,或者所得甚少,甚至曲解原文。(完)
Q7:范文彦  20:29:15
古代圣贤书太多了,说实话我自己就没有能够看完几本,所以我只让我的孩子看论语一本,请问我这样做可以吗?请老师给我一点建议,谢谢!
解答:其实在前文中已经提到,古人把读书分为三个层次诵读,讲贯,涉猎。古人认为儿童在五岁-十五岁之间,思维是以记忆为主。所以让其把经典的文章先背下来,记忆下来,伴随成长和经历,能够时刻回想,体味。而在读书的书目上,大家所熟知的三字经,弟子规,千家文,这些蒙学经典都是有各自的价值的。
三字经,千字文,是古人对自然,文化,历史,常识的总结。帮助小孩子掌握必备的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生活常识。
而弟子规教导小孩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举止得当,孝顺父母,接人待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而百家姓其实也是儿童了解社会关系的一个很好的启蒙。所以还是建议父母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亲自带领儿女一起重读这些蒙学经典(完)
Q8风行  20:42:14
学国学一定要从儒家开始吗,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先从看老子和庄子的开始,和从先看儒家开始,会有什么不同
解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前面说过四书五经是古代中学和大学生的教材,庄子和老子是古代研究生的教材。当然我们说有天资聪颖的人,能够少而神明,很快的掌握别人掌握不了的知识,但是这毕竟是少数。
此外,为什么古人要推崇儒学,是因为儒学是生活的学问。他讲的是父母与子女,夫妻之间,兄弟姊妹之间,朋友之间,上级领导,同事,下属,陌生人之间相处的学问。所以在提到学以致用上,大家可以与别的学说做个对比。
中国人其实在现在的生活中,时刻都离不开儒学思想的引导。包括我们提到的孝顺,信用,义气,亲情,仁爱这些都是儒家的中心思想。所以不要以为自己没有看过论语就不知道儒学,不在实行儒学。更多的是我们在实行,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他是从何而来。(完)
Q9AL 答案  20:40:53
第二段、作文有三处思量:枕上,路上、侧上、什么意思
解答:这里其实说的就是废寝忘食了,睡觉也想文章,走路也想,上厕所也想。(完)
Q10应如是  21:03:51
观书初得味,即坐在此处,不复精研。故看义理,则汗漫而不别白;遇事接物,则颓然而无精神。扬。
是什么意思   O(∩_∩)O谢谢
解答:这里说的是读书看出味道了,看出兴趣了,就会专注在自己感兴趣的点上。对外物浑然不知,就像我们很多人在看小说和自己喜欢的故事书的时候,经常能够达到的境界一样。脑子里全是书中的情节,与人说话做事的时候也一样,看书也不挑地方了,满身大汗也浑然不知。精研的是文字,得味则忘其文字。(完)
Q11 gongxia  21:10:17
现在书太多了,即使古文也太多了,请问什么样的书才值得精研?
解答:国学蒙学的书单,我在上次讲解中已经提到过。
十年诵读。
小学 四书 五经 周礼 太极通书西铭 纲目 古文 古诗 各家歌诀
十年讲贯。
四书 五经 周礼 性理 纲目 本朝事实 本朝典礼 本朝律令 文献通考 大学衍义 天文书 地理书 水利农田书 兵法书 古文 古诗
十年涉猎。
四书 五经 周礼 诸儒语录 二十一史 本朝实录及典礼律令诸书 诸家经济类书 诸家天文 诸家地理 诸家水利农田书 诸家兵法 诸家古文 诸家诗
但是对于国学之外,什么书要精读?我觉得是生活之所用,例如读书升学之书,工作专业技能之书。而且这个重要顺序,也应该是以学业,工作为先,国学立身之书可以慢慢看,不建议为学国学耽误学业和工作。(完)
Q12 gongxia  20:01:21
读古文不明白的太多了,也就什么方法都觉得很枯燥了,梦老师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有,该如何解决?
解答:朱子读书法作为古代蒙学的一篇经典,在其中用浅显的文字概括出许多读书的方法和诀窍。同时也总结出许多经验和方法。读书作为文明传承的重要手段,个人学习的重要方法。人人都在读,一生都在读,但是很多人却不得其法。所以古人在儿童教育中,特别加入此篇。来避免子弟走弯路。
其实我在去年之前读古文也是很费劲的。这里有两个误区,第一现代人读古文习惯读诸子百家,先秦文字本身因为成书时间较早,所以很多文字文义与今日差别较远。所以大家就习惯性的认为古文很难懂。
比如这篇朱子读书法,是宋朝成书,那他的文字表述,就比先秦诸子的文章要易懂多了。
所以,建议很多初学的朋友,还是按照蒙学的顺序,从易到难,从今到古,逐步学习和积累古文阅读能力。
第二个误区,读书不是看书,经文,古人是用来背的,在上一讲中我提过,四书五经,是贯穿古人人生的经典。许多知识是需要生活经历来应证的,这也是本文开篇时,朱子所说读书乃学者第二要义。而从文字变成知识,变成技能,再变成人生经验,也需要一个自己记忆,消化,理解的过程。(完)
Q13: 二泉映月(286933567)  19:58:52
凡人若读十遍不会,则读二十遍;又不会,则读三十遍至五十遍,必有见到处。五十遍暝然不晓,便是气质不好。今人未尝读得十遍,便道不可晓。力行。这里的气质是指什么?
解答:气质,这里说的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我们现代人常说心不静,烦恼,焦躁
其实这些古人所说气质,也就是我们现代说的情绪,欲望。我们一般人在未经过学习和自修之前,思想和念头很多都是不受自己控制的。比如,大家在这里一起学习,有的人就会走神,会想起昨天没做好的事情,会想明天去那玩,会担心自己的学业,工作,等等。古人认为这都是气质的影响。如何改变自身的气质,这就是修身的目的,各家都有自己的方法,我们今天就不详细一一阐述了。(完)
Q14句容人  20:17:21
请问您刚说的气质,是不是先天的?
如果是先天的,是不是说一个人喜欢不喜欢读书也是先天的?先天不喜欢读书才需要后天修养?
解答:先天的古人把其称为“性”,所以气质是后天的。先天的是否就不能改变?古人认为是可以的,所以有“率性之谓道”率=帅,就是自己做主。至于喜欢和不喜欢,既然连先天的都可以改变,后天的喜好更是可以改变的。认识自己,不断的提升自己,这也是学习的真谛。(完)
[此贴子已经被dengduoduo于2011-3-2 0:11:00编辑过]

个人签名档还未设置,请点击这里进行设置
1#
《朱子读书法》第三讲
主讲人:袁学孜
主持人:小雅
劝学网讲堂
在开始学习之前,近期针对群内很多朋友学习国学中碰到的问题与大家一起共参。
1.附庸风雅,沦为空谈。国学不是文字之学,而是人生之学。国学经文所述均为生活道理,“君子之道造乎夫妇之端,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国学是日用,生活之学,如不能用到日用生活中,则是学之未明。
 
2.标新立异,道听涂说。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知识,自我提升。现在很多人把国学当做个人炫耀的工具,以己之略懂,欺人之不懂,实为德之贼。
 
3.扬术贬道,本末倒置。国学的宗旨是劝学,劝善,明道德。道者路也,让每个人通过学习找到自己现在立身之处,明了人生之路。而在人生的道路上,为了走得更好,也要掌握各种生活之术,学习之术,为人之术。如果“道”不明,很多所谓治国之法,平天下之术,都是屠龙之技,于己无益。
 
4.学不得法,自以为得。在五四运动之后,国学的蒙学之法逐渐被人淡忘。今人学习,大多凭借自己的兴趣挑选书目入手。然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限于每人的人生经历不同,知识经验不同,绝大多数人对于古代文化还只是略窥一斑。那如何能够快速的了解国学的脉络,建议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从蒙学开始。通过蒙学的学习,对古代中国历史文化,人生观建立一个完整的脉络。此外,在学习方法上,古人的学习方法传承千年,而现代的学习方法大多未经检验。建议还是参照古人的读书顺序,进行学习。
 
5.未学先立,唯我独尊。学习的目的是弥补自身不足,如果我们都全知全能了,也就无需再去学了。然后很多人名为学习,实为立我。这个我知道,那个我也听过,最后博览群书,唯我独尊,古今圣人,学者,均不足道。与其如此,不如不学,放下书本,走进生活,自己体会到不足,不能,不得不以后再来看书。
 
6.不学修身,先学治人。国学之本是修身,这个“身”是自己之身。现代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是否不可改变?古人认为可以。而国学,正是改变自身从而改变世界的学问。古人认为,“世间真理人身具足”。生活也好,自然科学也好,所有的道理都能在自身找到答案。我们说生活中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人性有共性。自然科学的研究范本,和我们现代应用科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叫做”仿生学“。都是从生命自身出发,去研究世界。所以把自己研究透了,学问也就自然有了。
 
    治人之术要不要学?要学的。但是真正做到治人,是受个人能力,社会地位,利害关系等条件制约的。如果自身的能力不够,没有相应的社会关系,不明利害。治人之术,终究是空谈。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感叹他人不公的时候,自己是否又做得足够好?通常是没有的。
 
接下来我们还是继续学习《朱子读书法》的正文。
 
 
第二十二问:读书为何总是找不到“我”想要的答案?
人心不在躯壳里,如何读得圣人之书。只是杜撰凿空说,元与他不相似。僩。
读书须将心贴在书册上,逐句逐字,各有着落,方始好商量。大凡学者须是收拾此心,令专静纯一,日用动静间都无驰走散乱,方始看得文字精审。如此,方是有本领。
今人看文字,多是以昏怠去看,所以不子细。故学者且于静处收拾教意思在里,然后虚心去看,则其义理未有不明者也。祖道。
昔陈烈先生苦无记性。一日,读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忽悟曰:「我心不曾收得,如何记得书!」遂闭门静坐,不读书百余日,以收放心;却去读书,遂一览无遗。僩。
学者读书,多缘心不在,故不见道理。圣贤言语本自分晓,只略略加意,自见得。若是专心,岂有不见!文蔚。
心不定,故见理不得。今且要读书,须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镜。暗镜如何照物!伯羽。
  立志不定,如何读书?芝。
 
第二十三问:读书如何做到虚心?
 
读书有个法,只是刷刮净了那心后去看。若不晓得,又且放下;待他意思好时,又将来看。而今却说要虚心,心如何解虚得。而今正要将心在那上面。义刚。
读书,须是要身心都入在这一段里面,更不问外面有何事,方见得一段道理出。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如何却说个「仁在其中」?盖自家能常常存得此心,莫教走作,则理自然在其中。今人却一边去看文字,一边去思量外事,只是枉费了工夫。不如放下了文字,待打迭教意思静了,却去看。祖道。
 
第二十四问 读书走神怎么办?
学者观书多走作者,亦恐是根本上功夫未齐整,只是以纷扰杂乱心去看,不曾以湛然凝定心去看。不若先涵养本原,且将已熟底义理玩味,待其浃洽,然后去看书,便自知。只是如此。老苏自述其学为文处有云:「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此是他于学文上功夫有见处,可取以喻今日读书,其功夫亦合如此。又曰:「看得一两段,却且放心胸宽闲,不可贪多。」又曰:「陆子静尝有旁人读书之说,亦可且如此。」
凡人看文字,初看时心尚要走作,道理尚见得未定,犹没奈他何。到看得定时,方入规矩,又只是在印板上面说相似,都不活。不活,则受用不得。须是玩味反复,到得熟后,方始会活,方始会动,方有得受用处。若只恁生记去,这道理便死了。时举。
不可终日思量文字,恐成硬将心去驰逐了。亦须空闲少顷,养精神,又来看。淳。
 
第二十五问 儒家有没有静坐的功夫?
读书闲暇,且静坐,教他心平气定,见得道理渐次分晓。季札录云:「庶几心平气和,可以思索义理。」这个却是一身总会处。且如看大学「在明明德」一句,须常常提醒在这里。他日长进,亦只在这里。人只是一个心做本,须存得在这里,识得他条理脉络,自有贯通处。赐。季札录云:「问:『伊川见人静坐,如何便叹其善学?』曰:『这却是一个总要处。』」又云:「大学『在明明德』一句,当常常提撕。能如此,便有进步处。盖其原自此发见。人只一心为本。存得此心,于事物方知有脉络贯通处。」
 
第二十六问 读书如何做到身心合一?
大凡读书,且要读,不可只管思。口中读,则心中闲,而义理自出。某之始学,亦如是尔,更无别法。节。
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一作「
体」。察。又云:「读一句书,须体察这一句,我将来甚处用得。」又云:「文字是底固当看,不是底也当看;精底固当看,粗底也当看。」震。
读书须是虚心切己。虚心,方能得圣贤意;切己,则圣贤之言不为虚说。
 
第二十七问 为何有人会成为书呆子?
    看文字须是虚心。莫先立己意,少刻多错了。又曰:「虚心切己。虚心则见道理明;切己,自然体认得出。」举。
圣人言语,皆天理自然,本坦易明白在那里。只被人不虚心去看,只管外面捉摸。及看不得,便将自己身上一般意思说出,把做圣人意思。淳。
圣贤言语,当虚心看,不可先自立说去撑拄,便喎斜了。不读书者,固不足论;读书者,病又如此。淳。
凡看书,须虚心看,不要先立说。看一段有下落了,然后又看一段。须如人受词讼,听其说尽,然后方可决断。泳。
看前人文字,未得其意,便容易立说,殊害事。盖既不得正理,又枉费心力。不若虚心静看,即涵养、究索之功,一举而两得之也。时举。
大抵义理,须是且虚心随他本文正意看。必大。
读书遇难处,且须虚心搜讨意思。有时有思绎底事,却去无思量处得。敬仲。
 
 
第二十八问 古今学者是否有读书神通?
问:「如先生所言,推求经义,将来到底还别有见处否?」曰:「若说如释氏之言有他心通,则无也。但只见得合如此尔。」再问:「所说『寻求义理,仍须虚心观之』,不知如何是虚心?」曰:「须退一步思量。」次日,又问退一步思量之旨。曰:「从来不曾如此做工夫,后亦是难说。今人观书,先自立了意后方观,尽率古人语言入做自家意思中来。如此,只是推广得自家意思,如何见得古人意思!须得退步者,不要自作意思,只虚此心将古人语言放前面,看他意思倒杀向何处去。如此玩心,方可得古人意,有长进处。且如孟子说诗,要『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逆者,等待之谓也。如前途等待一人,未来时且须耐心等待,将来自有来时候。他未来,其心急切,又要进前寻求,却不是『以意逆志』,是以意捉志也。如此,只是牵率古人言语,入做自家意中来,终无进益。」大雅。
某尝见人云:「大凡心不公底人,读书不得。」今看来,是如此。如解说圣经,一向都不有自家身己,全然虚心,只把他道理自看其是非。恁地看文字,犹更自有牵于旧习,失点检处。全然把一己私意去看圣贤之书,如何看得出!贺孙。
 
第二十九问 读书如何知道作者之本意?
或问:「看文字为众说杂乱,如何?」曰:「且要虚心,逐一说看去,看得一说,却又看一说。看来看去,是非长短,皆自分明。譬如人欲知一个人是好人,是恶人,且随他去看。随来随去,见他言语动作,便自知他好恶。」又曰:「只要虚心。」又云:「濯去旧闻,以来新见。」
观书,当平心以观之。大抵看书不可穿凿,看从分明处,不可寻从隐僻处去。圣贤之言,多是与人说话。若是峣崎,却教当时人如何晓。节。
观书,须静着心,宽着意思,沉潜反复,将久自会晓得去。儒用。
放宽心,以他说看他说。以物观物,无以己观物。道夫。
以书观书,以物观物,不可先立己见。
 
第三十问 读书是为了解文字还是为了生活?
读书,须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又不可助长。方。
学者当以圣贤之言反求诸身,一一体察。须是晓然无疑,积日既久,当自有见。但恐用意不精,或贪多务广,或得少为足,则无由明耳。祖道。
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以手自指。推究。秦汉以后无人说到此,亦只是一向去书册上求,不就自家身上理会。自家见未到,圣人先说在那里。自家只借他言语来就身上推究,始得。淳。
今人读书,多不就切己上体察,但于纸上看,文义上说得去便了。如此,济得甚事!「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古人亦须读书始得。但古人读书,将以求道。不然,读作何用?今人不去这上理会道理,皆以涉猎该博为能,所以有道学、俗学之别。因提案上药囊起,曰:「如合药,便要治病,终不成合在此看。如此,于病何补!文字浩瀚,难看,亦难记。将已晓得底体在身上,却是自家易晓易做底事。解经已是不得已,若只就注解上说,将来何济!如画那人一般,画底却识那人。别人不识,须因这画去求那人,始得。今便以画唤做那人,不得。」宇。
或问读书工夫。曰:「这事如今似难说。如世上一等人说道不须就书册上理会,此固是不得。然一向只就书册上理会,不曾体认着自家身己,也不济事。如说仁义礼智,曾认得自家如何是仁?自家如何是义?如何是礼?如何是智?须是着身己体认得。如读『学而时习之』,自家曾如何学?自家曾如何习?『不亦说乎』!曾见得如何是说?须恁地认,始得。若只逐段解过去,解得了便休,也不济事。如世上一等说话,谓不消得读书,不消理会,别自有个觉处,有个悟处,这个是不得。若只恁地读书,只恁地理会,又何益!」贺孙。
学须做自家底看,便见切己。今人读书,只要科举用;已及第,则为杂文用;其高者,则为古文用,皆做外面看。淳。
读书之法,有大本大原处,有大纲大目处,又有逐事上理会处,又其次则解释文义。雉。
 
第三十一问 如何做到学而时习之?
  读书之法,有大本大原处,有大纲大目处,又有逐事上理会处,又其次则解释文义。雉。
玩索、穷究,不可一废。升卿。
或问读书未知统要。曰:「统要如何便会知得?近来学者,有一种则舍去册子,却欲于一言半句上便要见道理;又有一种,则一向泛滥不知归着处,此皆非知学者。须要熟看熟思,久久之间,自然见个道理四停八当,而所谓统要者自在其中矣。」履孙。
凡看文字,专看细密处,而遗却缓急之间者,固不可;专看缓急之间,而遗却细密者,亦不可。今日之看,所以为他日之用。须思量所以看者何为。非只是空就言语上理会得多而已也。譬如拭桌子,只拭中心,亦不可;但拭四弦,亦不可。须是切己用功,使将来自得之于心,则视言语诚如糟粕。然今不可便视为糟粕也,但当自期向到彼田地尔。方子。
学者有所闻,须便行,始得。若得一书,须便读便思便行,岂可又安排停待而后下手!且如得一片纸,便来一片纸上道理行之,可也。履孙。
读书便是做事。凡做事,有是有非,有得有失。善处事者,不过称量其轻重耳。读书而讲究其义理,判别其是非,临事即此理。可学。
真理会得底,便道真理会得;真理会不得底,便道真理会不得。真理会得底固不可忘,真理会不得底,须看那处有碍。须记那紧要处,常勿忘。所谓「智者利仁」,方其求时,心固在此;不求时,心亦在此。淳。
 
第三十二问 如何才算学有所成?
 
学得此事了,不可自以为了,恐怠意生。如读得此书,须终身记之。寿昌。
 
第三十三问 如何找到文字背后的道理?
 
读书推类反求,固不害为切己,但却又添了一重事。不若且依文看,逐处各自见个道理。久之自然贯通,不须如此费力也。
学者理会文义,只是要先理会难底,遂至于易者亦不能晓。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所谓「攻瑕,则坚者瑕;攻坚,则瑕者坚」,不知道理好处又却多在平易处。璘。
只看自家底。不是自家底,枉了思量。焘。
 
第三十四问 何为读书之道?
 
凡读书,且须从一条正路直去。四面虽有可观,不妨一看,然非是紧要。方子。
看书不由直路,只管枝蔓,便于本意不亲切。淳。
看文字不可相妨,须各自逐一着地头看他指意。若牵窒着,则件件相碍矣。端蒙。
看文字,且逐条看。各是一事,不相牵合。
读书要周遍平正。夔孙。
看文字不可落于偏僻,须是周匝。看得四通八达,无些窒碍,方有进益。又云:「某解语孟,训诂皆存。学者观书,不可只看紧要处,闲慢处要都周匝。今说『求放心』,未问其它,只此便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方是读书,却说『仁在其中』,盖此便是『求放心』也。」人杰。
 
第三十五问 读书也有画蛇添足?
    看文字,且依本句,不要添字。那里元有缝罅,如合子相似。自家只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牵古人意来凑。且如「逆诈、亿不信」与「先觉」之辨:逆诈,是那人不曾诈我,先去揣摩道,那人必是诈我;亿不信,是那人未有不信底意,便道那人必是不信;先觉,则分明见得那人已诈我,不信我。如高祖知人善任使,亦是分明见其才耳。
读书若有所见,未必便是,不可便执着。且放在一边,益更读书,以来新见。若执着一见,则此心便被此见遮蔽了。譬如一片净洁田地,若上面纔安一物,便须有遮蔽了处。圣人七通八达,事事说到极致处。学者须是多读书,使互相发明,事事穷到极致处。所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直到这个田地,方是。语云:「执德不弘。」易云:「宽以居之。」圣人多说个广大宽洪之意,学者要须体之。广。
看书,不可将自己见硬参入去。须是除了自己所见,看他册子上古人意思如何。如程先生解「直方大」,乃引孟子。虽是程先生言,毕竟迫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