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去哪里办护照:文学作品——被遗忘的中学英语课程资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40:34

1.引言

200171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第一次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中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将“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教育部课改组,2001)规定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五级目标的总体描述中要求学生“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同上)然而,课程资源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目前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要真正实现《课程标准》的设想,将学生可能拥有的潜在的课程资源转化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需要进行课程资源的理论探讨,更需要将其付诸教学实践进行检验、修正和完善。本文拟从我国现阶段中学英语教材的现状,探讨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开发、利用文学作品资源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方法。

2.问题的提出

对课程资源内涵的研究,不同的研究者持不同的观点。徐继存等研究者把课程资源定义为“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徐继存等,2002) 此定义与1949年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从课程内部的基本问题出发对课程资源涵义做出的界定相一致。它从课程内部的基本问题入手,涉及课程编制的整个问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完整的课程资源的画卷。据此,我们可将英语课程资源定义为英语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英语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人力、物力、自然资源的总和。其中,物力资源主要包括英语教材、教学挂图、录音录像资料、工具书、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各种标牌广告、商品使用说明书等。根据此定义及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教科书是我国大多数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物力资源。然而,新修订的人教版中学英语教材采用功能与意念相结合的教学途径,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涉及的话题主要有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日常生活、兴趣与爱好、文体活动、健康、天气、节假日、旅游与交通、食品与饮料、服饰、文化习俗、世界与环境、教育、科普知识、著名人物、职业等;呈现的形式主要是对话和短文,而很少涉及神话、童话、诗歌、戏剧、文学名著等中学生非常喜欢的文学作品。也就是说文学作品这一语言中的“精华”在我国英语教育基础阶段的教材中被“遗忘”了。究其原因,我们需从隐藏在这一选材理念背后的英语教学观谈起。

英语教学观可以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前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是用什么就学什么。社会交往中的问候(Greetings)、介绍(Introduction)、告别(Farewells)、感谢(Thanks)、道歉(Apologies)、邀请(Invitation)、请求(Asking for permission)、打电话(Making telephone calls)、谈工作(Talking about jobs)等语言材料,学了最有用,所以应该全力以赴地学好它。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是绝对排斥文学作品,而是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突出重点、保证重点、甚至主张在中学还应该多学些现代交际所必须的应用性文章,如求职信(Application letters)、电子邮件(E-mail)、广告(Advertisements)、贺卡(Card of congratulation)等等,因为这类文体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频率将越来越高。后者认为,人的素质有外在素质和内在素质之分,外在的素质是可以从外部观察到的、是可以测量的,更多的属于技能技巧性的;内在的素质是内隐的、不易测量的,是在人与人的长期交往中感受到的,更多的属于思想品格、教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后者习惯上也称为心理素质。持“广义教学观”的人在重视学生外在素质培养的同时,也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他们认为应该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看待“实用”,凡是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价值的都是实用的。中学生之所以必须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英语文学作品,就是因为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实用性的对话、一般性的应用类文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有直接的作用,也就是说,无须教师进行“启发”和“挖掘”,就可在学生进行阅读欣赏的过程中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赞同后一种观点,因此主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开发和利用文学作品资源。

开发和利用文学作品资源的必要性

首先,文学作品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这些价值体现在,一,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集中的、典型的艺术反映,它反映的社会生活,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丰富而广泛,二是深刻而典型。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不但能开阔生活视野,而且能从作品中感受到人生的美丽、社会的复杂,从而提高对生活中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认识鉴别能力。这种认识能力,不仅是英语语言能力发展所必须的,而且也是将来在社会生活中立身行事、明辨是非的重要基础。二,文学作品具有文学审美功能。文学作品又称“美文”,在文学作品中,作家用自己特有的洞察力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自己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为基础来再现美、创造美。这种创造活动,又往往借助于美的形式和美的语言来进行、来展开。这样一来,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成了一种审美实践。在这样的实践中,学生发现美、认识美、评价美和想象美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自身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也得到了净化和美化。三,文学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人格。优秀的文学作品要么扬善惩恶,要么提倡积极向上,奋斗不息,要么劝善,宣扬同情,提倡人文关怀等。学习这样的作品,无疑会使学习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心灵上的震撼,从而使他们爱所当爱、恨所当恨,逐步形成健康想上的高尚情操。

其次,文学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文学来源于现实生活,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而语言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并发展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与文学是同根同源的,在学习中,我们不能把他们割裂开来。进而,文学作品使用的是文学语言,它是经过数代人的提炼、修饰、概括而形成的,是语言中的精品。许多英语文学作品,特别是文学名著,往往是语言运用的典范。这些语言的特点是既达意,又传神;既有思想的凝炼,又有感情的汹涌;既有哲理,又有幽默;既有形象的突出,又有情节的吸引;既有悬念的联想,又有意境的感受;既有悲欢离合的交替,又有喜怒哀乐的震撼;既有作者的呐喊,又有角色的呻吟;既有……又有……。因此,英语学习者在通过文学作品学习英语时,容易进入欣赏的角色,而一旦进入欣赏的角色,也就进入了学习的角色。英语随着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内容和艺术形式直接印在学习者的脑海里,想忘都忘不掉。

第三,文学就是文化。我们学习一门外语就是对该国文化由了解、认识到借鉴的过程。中学英语教材以培养学生的交际功能为出发点,选材内容源于现实生活,涉及了一定的文化因素,但这些因素仅仅限于起居饮食、迎来送往等日常生活内容。我们深知文化并非如此简单。一国文化是该过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发展、继承、积淀而成的,它反映的该民族的生活观、道德观、价值观是远非日常生活的语言形式所能传达的。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就是该民族生活态度、精神风貌、价值追求的综合体现。它是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是那个时代的缩影。通过它,我们不仅可以学习语言知识,而且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世相百态,从而增加对该国文化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文学就是学习一种文化。

最后,文学可以促进语言教学。语言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然而在我国,由于学生心理、教师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教室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创造自然语言的环境。但是,文学作品就不一样了,它们自己创造了语言环境。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习者以旁观者的态度,关注事态,体验语言。在这时候,教室成了自然而然的语言环境,学习者在这个环境中,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互动,感受作者的态度,体验作者的情感,真正融入了作品所创造的氛围当中。

4.中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可能性

文学作品的教育教学价值固然是相当大的,但是让英语基础不够坚实的中学生阅读英文文学作品是不是不太现实呢?其实,我国许多英语界前辈们的学习经历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的回答。他们的英语学习,从一开始,就同文学作品结下了不解之缘。

季羡林先生回忆说:“在中学时,英文列入正式课程。在我两年半的初中阶段,英文课是怎样进行的,我已经忘了。我只记得课本是《泰西五十轶事》、《天方夜谈》、《莎氏乐府本事》(Tales from Shakespeare)……”。(转引自胡春洞,1996)

范存忠先生在回忆中写道:“附中二年级的英语课程分为三项:读本、语法、练习。……当时课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读本课程。……我们的读本课选了一本趣味的东西,叫做《希腊和罗马神话》(Myths of Greece and Rome),大家觉得有趣,读得起劲,书中许多故事在我脑子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转引自胡春洞,1996)

王宗炎先生在回忆中学英语学习的情景时极为风趣地说:“使我对英语发生兴趣的不是英国人,而是阿拉伯人——他们创造了文学名著The Arabian Nights Entertainments(《天方夜谈》)。对于一个14岁的青年,这本故事集太引人入胜了。在我们那个中学中,《天方夜谈》是三年级唯一的教材。 (转引自胡春洞,1996)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限于篇幅,不再列举。从这些外语教育专家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我们不难看出文学作品对英语初学者来说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同时,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心情与探索欲望。将外国文学作品介绍给他们无异于在他们面前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必将吸引他们去探索、去求知。在探求的过程中,外国文学作品所特有的风格、精美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将使他们发现一个与教科书全然不同的语言世界,从而进一步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5.文学作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前面就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开发与利用文学作品资源的理由谈了很多,听起来似乎很在理。但在理并不等于实践,实践的问题才是我们广大中学英语教师所真正所关注的。下面,我就来谈谈实践的问题。

实践的问题首先涉及的是文学作品的选择。文学作品的选择必须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文学作品的语言难度要适宜。一般来说,对于中学生可以选择改写本、儿童文学作品、人物传记、短诗等。改写本是专为特定语言水平的学习者编辑、出版的。它们语言简练、选材恰当、故事情节曲折,内容感人,极容易使读者进入书中情景,在趣味性阅读中,学习英语的各种语法形式和结构,各种表达方式和文体。较有名的改写本有英国人韦斯特主编的《新法读本》(The New Method Reader)系列,外研社引进的牛津“书虫”系列等。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是主题个性化、动态化,内容简单,语言风格不甚复杂,主人公多为青年人或小孩。读这样的作品既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又极易在读者心中产生共鸣。这方面作品的首选无疑是《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了。选择人物传记的理由是这些作品大多讲述一个人奋斗成功的经历和经验。中学生正处在充满憧憬、幻想成功的成长阶段,别人的成功与经验无疑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老师指导下阅读人物传记,不仅会使学生学到语言知识,而且会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追求进取的人格。

其次,所选的文学作品创造的世界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中学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好奇心强、精力充沛、喜欢憧憬、容易激动。因此,所选作品须语言优美、情节动人、催人奋进、发人深省。此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需要一定的相关文化基础。因而,文化基础也是选择作品时应考虑的一个因素。据此标准,我们可以从上述改写本中选择《双城记》、《富兰克林自传》、《野性的呼唤》、《培根论说文集》等。

第三,由于生活经历、受教育的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大不相同。他们的语言风格有的简洁明快、有的含蓄蕴藉,还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晦涩难懂。因此语言风格也是选择文学作品需考虑的一个因素。一般而言,对于中学生来说,简洁明快、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都是较适宜的,而含蓄蕴藉的就需在老师指导下阅读了,对于晦涩难懂的就要敬而远之了。

下面该谈谈运用的问题了。Rosenblatt(Brumfit,2000)将文学作品的学习分为两种。一种称为“搬运式”另一种是“审美式”。所谓“搬运式”就是通过学习获得一定的信息。而在“审美式”学习中,学习者关注的是自己在阅读中的体验,这种体验与学生的生活中的经历近乎一致。更为重要的是在“审美式”学习中,学生通过与作品、作者的互动,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作品的魅力,心灵上产生了震动,情感上发生了共鸣,学习的兴趣也必然会大增。由此,我们提倡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式”学习。在课堂上进行“审美式”学习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活动来进行。首先,在阅读前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作品的背景知识,消除阅读中可能出现的文化背景障碍。其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所提供的信息。第三,针对学习的语言点,让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这三点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的基础,也是语言学习的初步阶段,既对语言的学习。完成了这三个阶段的任务,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赏析、审美了。完成这一项任务的活动主要有,一,找出描述某一方面的句字,如描写景物的、表达作者特定感情的、描述事件发生过程的等。二,根据上面的活动或分析作者的情感、或找出其中的原因、或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情。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对作品的看法。上述六项活动均可在课堂内完成。然而,对文学作品进行这样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达到学习它的目的。更深入的做法是布置学生在课外对文学进行改写或续写,并定期进行交流和讲评。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语言的应用,而且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6.结束语

学英语要学活的英语,然而,活的英语并非是简单的日常生活用语,它应该是在人的心灵上活跃的语言,不能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同时,我们对人才培养的每一种方式都应该是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服务的,英语学习也不例外。如果把英语学习仅仅理解为学习用语言去交际,则是一种狭隘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路线。这种思想指导下学得的语言必然是口语可能听起来很好,但真正同外国人交际则显得后劲不足、底气不够。因而,对英语的学习应该是学用并重、内外兼修的。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开发和利用文学作品资源是对现行英语教学指导思想缺陷的一种弥补,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相信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提高,必然会有更多的人关注文学作品,开发与利用文学作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