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忘带身份证:进入古典音乐之门有多“难”?(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44:20

                         进入古典音乐之门有多“难”?

                                                   (下) 

 

一定要先从对创作背景的了解开始吗?

    直言不讳地说,我不主张以了解古典音乐的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传记,作为欣赏古典音乐的开端。个人觉得,首先应该收集一些作品来欣赏,然后再去了解音乐本身的特点、风格甚至结构,这是一个核心,而所谓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传记,只可以作为对认识音乐的一种补充。

    下面详细说一说具体该怎么做。

    我在前文提到,从音乐历史中选择作品来欣赏,是一种比较保险的方式,这一方面是由于有历史定评的作品至少可以听一听,而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它可以给读者一个选择作品的依据,之所以我强调要看至少三本音乐历史的书籍,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历史来锁定欣赏的目标,以避免像没头的苍蝇那样乱撞。至少我个人就是这样做的,这让我受益匪浅,现在可以接受任何时期的作品。

    在欣赏了一定量的作品之后,可以同时阅读一些作品分析的书籍,简单的如“西方音乐欣赏”之类的书,专业一些的当然就是教材了。不要觉得这些书籍有多么难懂,其实在听过一定量的音乐之后,再去看这些书,你会发现,书中所分析的与你听音乐时所感受到的,这二者之间几乎一致。还记得当年我听卡拉斯演唱的圣-桑《参孙与达丽拉》中的咏叹调“春天到来了”,从来不知道内容是什么,但是直觉告诉我,这首歌带着恳求与妩媚,直到过了很久之后看到一本歌剧欣赏的书中提到,它所表现的是达丽拉在诱惑参孙——看看,我对音乐的感觉与音乐本身是多么接近!当然,这只是个十分简单的例子。如果站在专业角度看,谈一谈某种作曲技法使音乐达到了某种效果,这样的分析对于已经熟悉一些作品的读者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把了解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传记放在最后,是因为它们对于欣赏某一部分音乐或许有帮助,比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可以和法国大革命联系起来,但是却对于欣赏更大一部分音乐没什么直接帮助,比如科雷利的“三重奏鸣曲”、维瓦尔第的《双曼陀林协奏曲》、亨德尔的《西奥多拉》、泰勒曼的《A小调组曲》、海顿的《四季》等等,在这些作品中,作曲家本人的经历根本不会被表现在音乐当中。不仅如此,过分纠结于创作背景有可能干扰对纯粹音乐的欣赏,再以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为例,如果仅仅因为它与法国大革命有一定联系,就认定它是对这一事件的直接描写,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它是超脱于那场革命之上的,它是一种自由精神的象征;而且过于受一些文学化的作曲家传记的左右,也许会让你远离音乐本身,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这本书充斥着极端的浪漫化个性,以及极尽的情感铺陈,过于煽情却又不全面,会对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产生误导作用——实际上,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拿来作音乐欣赏的指导。

    当然,我并不是说不要去看关于创作背景和作曲家传记方面的书,我觉得像英国OMNIBUS音乐家传记丛书、英国BBC音乐导读、德国的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等之类的,就是不错的选择。这里还特别推荐美国的保罗·亨利·朗写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这本书将音乐放在欧洲整个文明史的宏观中加以阐述,对于正确理解音乐大有裨益;如果觉得这本书太厚,也可以先读一读唐纳德·杰·格劳特的《西方音乐史》,不过此书相对来说过于简单,最终还是建议不要放过保罗·亨利·朗的那本。在我看过的书中,还有罗伯特·希柯克的《音乐欣赏》和约瑟夫·马克利斯的《西方音乐欣赏》两书,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这两本书的共同点是通史性质的,通过介绍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一些重要作品,指导读者对音乐的欣赏,其中前者是为大学的音乐初步课程而撰写的,每一章节之后都有推荐聆听的曲目,后者采用回溯性的编排方式,以大家都熟悉的浪漫主义开始,然后沿着历史往回走,经历古典主义,再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最后再返回20世纪。

    我在这里想再次强调一点,就是不要把“文学读物”当做音乐欣赏读物,我所说的“文学读物”指的是借音乐来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个人意识的纯粹主观的文章和书籍,它们不会对欣赏音乐有什么帮助,反而极有可能对欣赏音乐产生负效果,除非你能做到把它们完全当做纯粹的文学作品来读。比如说一些音乐美文,像刚才所提到的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或者一些所谓音乐美文,只可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而不能作为欣赏音乐的指导,与之相比,像马慧元的文章则适合作为欣赏音乐的指导性读物,为什么呢?因为她的文章的重心完全在音乐本身,不像同是以音乐为主题的辛丰年的文章,重心多在自我的主观感受,所以当你读马慧元的文章时,你了解到的并非是她个人的情感世界,而是音乐的本真,即使像《北方人的巴赫》那样的表面上看很抒情的文章,也完全没有脱离音乐的实质,这恐怕得益于她是一位管风琴演奏者。

    另外,还需特别提醒两点。首先,千万别相信流传甚广的一些音乐小故事,比如说关于“《‘月光’奏鸣曲》的诞生”的著名传说,那是某个浪漫主义者闲来无事,凭空捏造出来的瞎话,在这首作品中,贝多芬根本就没有描写什么月光,如果你在听这首奏鸣曲时没有“看”到月光,那就对了!——如是之类的小故事并不在少数,如果真要想好好欣赏音乐的话,最好远离它们。其次,虽然现在网络上的资料十分丰富,但是在相信它们之前,需要作进一步考证,因为其中谬误多多——尤其是国内网络的资料,这也是为什么我更主张看书而不是上网找资料的原因,正式出版的图书至少准确率要高很多。

一点小经验

    虽然我不是德奥中心论者,但我仍然建议从德奥古典音乐开始入手,以此为中心延伸到其他流派当中,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让自己的欣赏视野不受局限。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我知道,为数不少的从柴科夫斯基、德沃夏克、格里格等民族乐派作曲家的作品入门的人们,在接受更广泛的音乐时遇到了障碍,因为他们习惯了民族乐派的音乐在表达上的过于挥霍的铺陈,觉得那很过瘾,一旦进入到勃拉姆斯、舒曼、门德尔松等作曲家的音乐中,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适”,当然,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就更会让他们感觉“单调”了。但是,据我的经验,如果以德奥音乐作为入门,就完全可以避免陷入民族乐派的“汪洋大海”之中,当然也会产生一个负效应,就是觉得民族乐派的某些作品太“絮叨”,但这并不影响你对它们的欣赏。

    类似的情况还有,从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开始进入歌剧的欣赏,可能会让你今后接受德国歌剧和巴洛克歌剧产生障碍,因为19世纪意大利歌剧中的咏叹调,肯定会令你听起来很“舒服”,然后就会对德国歌剧中宣叙的表达方式感觉“枯燥”,对巴洛克歌剧中的没有明显咏叹调的形式感觉“乏味”。据我所知,从一开始就喜欢威尔第、普契尼等作曲家的歌剧的人,往往对瓦格纳、拉莫等作曲家的歌剧都不够不感兴趣,甚至接受不了。其实,我觉得欣赏歌剧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可以先听听瓦格纳的《罗恩格林》或者拉莫的《双子星座》,这也是两部适合歌剧入门的作品,前者中有著名的《婚礼合唱》,后者是著名的巴洛克抒情悲剧。

    再有就是“标题音乐”,即所谓讲故事的音乐,例如理查·施特劳斯的《梯尔的恶作剧》、《唐璜》、《堂吉诃德》等,这样的作品也不适合作为入门,当然,《“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就更不适合。这样的作品有可能限制你的思路,试想,如果你总惦记着某件乐器代表了某个人物,或者某件乐器的某种方式的演奏代表了某种行为,那你还怎么去欣赏贝多芬的《第四交响曲》、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这样的“无标题音乐”呢,要知道,如果“无标题音乐”在音乐历史上所占的比重是一头大象,那么“标题音乐”所占的份额比一只小蚂蚁还要小,更何况有些作品即使有一个标题,但也不是纯粹的“标题音乐”,例如维瓦尔第的《四季》,或者海顿的交响曲《惊愕》,而有些作品的标题是后人杜撰出来的,例如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月光》。所以,我主张听音乐要先从“无标题音乐”入手,最好就连仅具象征意义的标题都没有,直接就是“某大调交响曲”或“某小调协奏曲”之类的。

    我说这些,并不是认为民族乐派的音乐、意大利的浪漫歌剧或者纯粹的“标题音乐”有什么不好,而是为了提醒初入古典音乐之门的人,小心一些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的“陷阱”,以便使自己能够欣赏更多的音乐。所以,在这里我建议,不妨把这些音乐放在最后来欣赏,顺带提一句,本人在欣赏巴赫作品时,将《勃兰登堡协奏曲》和《乐队组曲》放在最后,而将《马太受难曲》和《B小调弥撒曲》或《平均律键盘曲集》放在开始,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唱片选择老的“经典的”版本还是新的版本?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首先举个例子。个人认为,像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就可以选择老的版本,但亨德尔的清唱剧,就要选择新的版本。为什么呢?因为老版本的布鲁克纳交响曲更接近作曲家所在的那个时代,更有符合时代的特征,也更有味道;新的本真版本的亨德尔清唱剧融合了许多新的考证,更接近巴洛克风格,相反,老版本反倒距离巴洛克风格比较远,因为太浪漫化。

    所谓经典,其实也有时限性,也会过时。对于唱片而言,过去的经典在现在看来未必就是对作品的最佳诠释,当时的评价会受到当时的认识的限制,就像亨德尔的清唱剧《参孙》,当时的人们肯定认为卡尔·李希特的演绎非常出色,但今天看来却不是这样了,因为它不符合巴洛克风格。记得一位熟人每次只要一提起亨德尔的清唱剧就会摇头,说实在是平淡、无趣、听不下去,我就对他说:“你一定听的是卡尔·李希特指挥的版本吧?……还是听一听十六人合唱团的版本,肯定会令你耳目一新!”在我所认识的人中,有不止一个由于听了卡尔·李希特指挥的亨德尔,从此便对这位作曲家的清唱剧失去了兴趣。

    所以在选择唱片的时候,千万不可一味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老的”、“经典”的版本上,那样有可能误事,收集到一些并不是太理想的版本。这里我总结了个规律,浪漫鼎盛时期和浪漫晚期的作品,选择“老的”、“经典”的版本通常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失误,古典晚期和浪漫早期的作品,可以新老版本都选择一些,从巴洛克到古典中期的作品,还是应以新的本真版本为主,至于说20世纪作品,如果像肖斯塔科维奇这样相对传统的作曲家的作品,可选择“老的”、“经典”的版本,而比较前卫的作曲家的作品则应该选择新的版本,因为现代作品比较讲究音效。

    历史录音也是不应该排斥的,像拉赫玛尼诺夫演奏自己的钢琴协奏曲,是无人可以超越的;如果你要想了解最伟大的男高音卡鲁索的演唱是啥样,也不可能绕开历史录音;还有像钢琴家科尔托、里帕蒂等的珍贵录音,也是值得珍藏的。但是,我对只听LP(黑胶)唱片持反对态度,虽然这种音乐载体有CD唱片无可比拟的长处,然而却仅限于80年代初期之前的录音,不可能包括之后大约三十年的录音,音乐领域的新的研究成果在这些LP唱片中是无法体现的,这样,无形中就把自己局限在了过去。

    写到这儿,我想起有一次在一位朋友家,看到他那里有一套刚搞到的卡尔·李希特在60年代指挥亨德尔清唱剧《参孙》的LP,便放到音响上播放,结果听了十分钟不到,我那朋友就无法容忍了,因为耳朵实在是太难受了,那音乐简直就是往下砸,根本不是亨德尔!

一个实例

    这个实例中的不少要点,其实已经在前文中提到了,而这个实例是将它们汇总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欣赏音乐的过程演示。实际上,前面提到的我为自己选择的入门曲目,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在下面我将要讲的这个实例中,主角是我的一位朋友,他想听音乐,却无从下手,其实在认识我之前,他已经自己买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唱片,对听过的音乐也基本没什么印象,就等于还是在古典音乐的门外转悠。自从我们开始交往之后,我每次去他家里都要带上我自己的几张唱片给他听,当然不是随便拿几张,而是考虑到他入门的需要。

    我通常不会只带某个时期的作品唱片给他听,而是巴洛克、古典、浪漫三个时期各带一两张,后来偶尔还带点儿有特色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和现代派音乐。最初我给他听的曲目大致包括勃拉姆斯的《单簧管五重奏》和《圆号三重奏》,贝多芬的《“皇帝”协奏曲》,舒伯特的《岩石上的牧羊人》,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和《D大调长笛四重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和《小提琴与羽管键琴的奏鸣曲》等,这些作品大部分在音乐历史上有突出地位,好听,有一定深度——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经验,入门曲目应该选择既“好听”又有深度的作品,一定不要选择仅仅“好听”却没深度的,也最好不要选择有深度却“不好听”的。

    以此为基础,我逐渐帮他扩大欣赏的范围,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科雷利的《三重奏鸣曲集》,维瓦尔第的《双曼陀林协奏曲》,巴赫的《马太受难曲》(选择其中的几曲)和《平均律键盘曲集》(部分),亨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皇帝”弦乐四重奏》甚至《“临终七言”弦乐四重奏》,莫扎特的《长笛与竖琴协奏曲》,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集》(选择其中的几首),舒伯特的《弦乐五重奏》,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舒曼的《交响练习曲》等作品,纷纷被我推荐给他。从我的选择可以看出,我都是将人们所知道的曲目与不太知道或者根本不知道的曲目搭配在一起,这样可以让听音乐的人对它们没有过强的陌生感,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

    特别逗的是,每次他看到我拿去的唱片,几乎都会问同样的问题:“这个我能听吗?”我也会以相同的话来回答:“先听听看!”于是,就在半强迫之中,他便开始听起了我选择的唱片,并且基本上都可以接受。所以,在听一首作品之前,一定不要自己先“吓唬”自己,对自己来个心理暗示:“这个我听不了!”其实你都没有听过,又怎么能知道自己接受不了呢?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越“吓唬”自己就越不敢去听,越不去听就越不了解,越不了解就越觉得音乐不是自己所能接受的东西,这样的思维惯性,会让你距离音乐越来越远。哦,又扯到思维模式的话题上了,现在还是让我们回到我的朋友的这个实例当中吧。

    在听过上述那些作品之后,我便开始推荐一些更重头和更“生僻”的作品,比如说布鲁克纳、马勒、肖斯塔科维奇的某一首交响曲,斯克里亚宾的《钢琴奏鸣曲集》和《练习曲集》,柏辽兹的《哈洛尔德在意大利》,舒曼的《诗人之恋》,穆索尔斯基的《霍万斯基党人之乱》,德彪西的《钢琴曲集》以及《长笛、中提琴和竖琴的奏鸣曲》,拉威尔的《水之嬉戏》,珀塞尔的《狄朵与埃涅阿斯》,拉莫的《殷勤的印地人》,帕莱斯特里纳的《“马尔采鲁斯教皇”弥撒曲》等。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我让他从瓦格纳的《罗恩格林》开始的,同时还有韦伯的《自由射手》和莫扎特的《魔笛》,之后又是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DVD)等作品——对于歌剧入门者来说,看DVD要比纯粹听CD所取得的效果要好很多,这里特别强调一下。

    令我吃惊不小的是,过了不多久,他老兄竟然自己找来布列兹指挥的全套《尼伯龙根的指环》DVD,并且看得津津有味。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之前他的所有唱片都是通过别人的推荐得来,现在懂得自己做出选择了,而且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作为他那个岁数(当时大概四十五六的样子)的人来说,毕竟不可能一下就能掌握对所有的作品的选择,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帮他做出选择,并与他一起听。好在他是一个没有太多条条框框的人,尽管有时候对某些作品会不由怀疑自己是否能够接受,但也从来没有完全拒绝,就这样,他随我一起听了巴洛克、古典、浪漫三个时期及印象派的大部分重要作品。

    上述这些过程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我想,大概得超过一年半吧。在随后的又一年多时间里,我还将《格里高利圣咏集》,塔弗纳的《“三位一体”弥撒曲》,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巴托克的《弦乐四重奏集》,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集》,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勋伯格的《月迷彼埃罗》DVD,施尼特克的《钢琴五重奏》,古拜杜丽娜的《七言》等更早和更现代的作品介绍给了他,它们也都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十分喜欢的作品。实际上,在把这些作品介绍给他的时候,我心里也没有谱儿,只是抱着让他多接触一些音乐的想法,没想到他竟然能够完全接受这些作品。于是,他的欣赏范围便延伸到1600年之前的作品和一些比较新的现代派作品。

    在这之后,我引他再次返回前面已经接触过的那些著名作曲家的身上,又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帮他扩充这些作曲家的曲目,同时开始介绍之前闭口不提的几位作曲家的作品。大家可能已经发现,我在之前介绍给他的音乐中,有意略过了包括肖邦、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德沃夏克、罗西尼、董尼采蒂、威尔第、普契尼等人在内的作曲家的作品,不过不要紧,这几位作曲家的作品,即使我没有给他听过,他一旦自己听到了,也能轻易地接受。而且,我确定,在听过前面那些作品之后,我的朋友肯定就不会陷入这几位作曲家的“温柔陷阱”中不能自拔了,所以,我将对这几位作曲家的介绍放在了最后。不过,我必须郑重声明,我这样做肯定不是因为看轻这些作曲家的创作,而仅仅是为了入门的需要。

    前些日子,我们俩一起欣赏鲁塞特指挥拉莫的《双子星座》DVD的时候,他还在说,十分感谢我,没让他从一开始就接触民族乐派(特别是俄罗斯乐派)和意大利浪漫歌剧,否则以他将近五十岁的人的“口味”,肯定会深陷其中,再也无法体会那之外的美妙了。现在回头看一看我的一些旧交,他们中有俄罗斯音乐迷,有威尔第歌剧迷,有肖邦迷,有马勒迷,有肖斯塔科维奇迷,还有LP唱片迷,或许他们有自己的乐趣,在狭小的范围内乐此不疲;但是我始终觉得,把自己局限在某一领域之内,是十分遗憾的,甚至是不足取的,其实广泛的兴趣所引导出的不断的新发现,会激发起对音乐的持久热爱,也正因为如此,我和我的朋友才在这么多年时间里,总能在音乐中得到新的收获。

    总之,在我的精心设计的“诱惑”下,在经历了将近四年时间之后,我的朋友终于可以从早期到现代通吃了。现在,对于他来说,听音乐不过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且对于一首作品演绎得好与不好,对于一部歌剧中各角色演唱得如何,他也都能做出准确判断了。当然,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局限,他仍然会出现一些判断不准确的时候,也仍然会有被那个岁数的人普遍存在的“口味”牵着走的情况,不过这都属于十分正常的现象,没有必要太在意。还有,像一些前卫的现代作品,例如电子计算机音乐,对他来说仍然是不容易接受的,但这并不重要,即使像我这样对20世纪音乐做过全面接触的人,对于前卫的现代作品都始终有选择地欣赏其中的少部分,更不要说普通的音乐爱好者了。不过,他似乎对施托克豪森的《少年之歌》和Subotnick的《月亮上的银苹果》还有些好感,这是两首充满奇幻色彩的作品,前者属于电子音响音乐,后者是电子计算机音乐。

    现在,每当我们一起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都能够或多或少就自己的感受有所交流,虽然两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但是不管怎么说,我很高兴,经过自己的努力,让一位朋友真正热爱上了音乐。

    我举的这个实例当然并不可能适合所有的人,它或许比较适用于有些岁数的人,又或许适用于各类保守的人;而且在这个例子中,如果没有我的帮忙,恐怕我的朋友要想独自完成这一过程,将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对于并不了解很多作品的入门者来说,是不容易想到去听我提到的那些作品的。但是,通过这个实例至少可以说明,古典音乐的入门只要方法得当,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而选择入门曲目是很讲究的一件事情,必须做到既适应自己的接受能力,又能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这二者是并重的,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在此我再次强调前面说过的那句话:“入门曲目应该选择既‘好听’又有深度的作品,一定不要选择仅仅‘好听’却没深度的,也最好不要选择有深度却‘不好听’的。”同时也再次强调,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的改变是一个根本,只有视野变得开阔,才能更好地欣赏更多的音乐。

    关于古典音乐入门,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我在这里只是开了个头儿,对文中提及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线索的更深入的探讨,还有赖于更多的人们来参与,更多的人们提出自己的认识。古典音乐是每一个时代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记录和积累,借用贝多芬的话说,它从心灵中来,能够找到通向心灵之路。所以,在文章结束之前,我要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古典音乐之门,需要你用自己的心灵去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