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中俊西湖南区价格:三步用好抗生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01:27
        近期天气变化无常,温差较大,各地医院呼吸科门急诊的患者激增。就诊病因以呼吸道感染居多,常见于老人、儿童等免疫力低下人群。

  第一步:粗分病原体 经验性用药

  呼吸道感染在尚未明确致病菌的情况下,经验性选药也应先作痰涂片检查,或者依据获得性感染与院内感染的不同病原来加以区别,可大致确定病原体的类型。通过这样的区分可以使抗生素的选择相对具有针对性,尽量避免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菌的产生。

  在获得性感染中,病原体以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厌氧菌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为主,常选用红霉素类、四环素类、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林可霉素类及第一代头孢菌素类。

  在院内感染、老年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抑制患者感染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如肠杆菌科细菌、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为主,尚有真菌、结核和非结核类分支杆菌及少见的巨细胞病毒、卡氏肺孢子虫等。常用耐酸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类、第一至三代头孢菌素类、亚胺培南、氨曲南、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万古霉素及抗厌氧菌药和抗真菌药。

  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开展病原学检查。患者抗菌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若患者的临床表现好转,提示选择方案正确,继续按原方案用药。如若临床表现无改善或病情恶化,应更换抗感染药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度高,抗菌谱窄、价廉、低毒副反应的药物。如果无药敏结果作指导,应选用能控制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绿脓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药物。对有误吸病史或腹腔、盆腔感染者,还应加用抗厌氧菌药物。尽量选用毒副作用少的β-内酰胺类,剂量要足,给药方法要正确。

  第二步:联合用药 功能协同

  一般细菌感染用一种抗生素能够控制,无需联合用药。但对病原菌不明的严重感染或患者有基础疾病并发心肺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应采取联合用药,可起到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联合用药的合理配伍应是繁殖期杀菌剂加静止期杀菌剂,如β-内酰胺类加氨基糖苷类,可起协同作用;静止期杀菌剂加速效抑菌剂,如氨基糖苷类加大环内酯类,有累加协同作用;青霉素类加头孢菌素类,可连续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产生协同作用。

  速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如大环内酯类与β-内酰胺类不宜联合应用,因为速效抑菌剂可迅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使其不能进入繁殖期,从而导致繁殖期杀菌剂活性减弱,产生拮抗作用。亚胺硫霉素-西拉司丁钠与哌拉西林合用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可出现拮抗作用,因亚胺硫霉素-西拉司丁钠诱导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使耐酶力低的青霉素灭活。

  第三步:给药技巧 顺势而行

  医生在用药之前不仅要了解药物的适应证,同时还要掌握各种抗菌药的特性,如药物的半衰期、有无抗生素的后效应(PAE)及其时间长短以及抗菌作用是否有浓度依赖性等。抗菌药物的给药间隔时间取决于抗菌药物的上述各种特性。原则上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应将其1日剂量集中使用,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以提高血药峰浓度。而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病菌的MIC时间,与血药浓度关系不大,故其给药原则应缩短间隔时间,使24h内血药浓度高于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时间至少在15h。

  1.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代表药物有青霉素类,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等,投药方法应缩短给药间隔,最好每6~8h 1次,尽量延长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

  2.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代表药物有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投药方法应提高血药浓度,适当延长投药间隔时间。

  3.介于浓度、时间依赖之间的药物

  代表药物有碳青霉烯类、第四代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万古霉素类等,投药方法介于上二者之间。

  除药敏学以外,给药间隔时间还要考虑药物的毒副作用与血药浓度的关系。氨基糖苷类杀菌作用属于浓度依赖性,但其毒性却与血药浓度不直接相关,无论其半衰期长短,将每日剂量1次应用与分成2~3次应用相比,其疗效不变或更好,而对肾、耳毒性反而降低。对于肾功能减退者,氨基糖苷类应首次给予1天的半量,以保持体液中的血药浓度,继则肌酐清除率计算每日用量,分2次给药。同样属浓度依赖性的喹诺酮类药物,因其毒性与血药浓度相关,除半衰期很长的药物外,一般不采取每日应用1次,多数以每12h给药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