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要领的近义词:揭开名著潜规则之 《西游记》未解之谜(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2:53:04
第十二章 乌巢禅师——《西游记》中最神秘的绝世高手
  
   《西游记》中,有两个十分神秘而且都法力巨强的人物,一个是孙悟空的授业恩师须菩提祖师,另一个就是孙悟空收服猪八戒时遇到的乌巢禅师。
   须菩提祖师的神秘之处在于他有头无尾,昙花一现(前文已述),但是乌巢禅师比他更神秘。
   乌巢禅师从出场到退场连《西游记》一个回目中的五分之一篇幅都不到,而且此人来历不知、去处不知、用意神秘、法力无边,可谓是《西游记》一书中最神秘的绝世高手。
   《西游记》第十九回中这样写道:
   (唐僧、悟空、八戒)三众进西路途,有个月平稳。行过了乌斯藏界,猛抬头见一座高山。三藏停鞭勒马道:“悟空、悟能,前面山高,须索仔细,仔细。”八戒道:“没事。这山唤做浮屠山,山中有一个乌巢禅师,在此修行,老猪也曾会他。” 三藏道:“他有些什么勾当?”八戒道:“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劝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罢了。”
   乌巢禅师由此登场。
   从猪八戒口中可知,乌巢禅师曾经想收猪八戒为徒弟,但是猪八戒因为有观音菩萨交待的取经任务在,所以不曾去。但是乌巢禅师为什么要收猪八戒修行,原因不得而知,或许是空山寂寞,或许是看中了猪八戒某一点,总是用意很神秘。而且猪八戒为非作歹,乌巢禅师就住在附近,以他的法力,竟然袖手不管,原因也不知。
   下一节又有:
   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三藏下马奉拜,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三藏道:“他是我的大徒弟孙悟空。”禅师陪笑道:“欠礼,欠礼。”三藏再拜,请问西天大雷音寺还在那里。禅师道:“远哩,远哩!只是路多虎豹难行。”三藏殷勤致意,再问:“路途果有多远?”禅师道:“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瘴难消。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三藏拜伏于地恳求,那禅师遂口诵传之。
   这一段说明了乌巢禅师认识唐僧,却不认识孙悟空,而且好像是专门等着唐僧到来,告诉他前途艰难,灵山尚远,想到大雷音寺,必须先除心魔,并且要传授他《心经》。用意依然很神秘。
   当唐僧问前途吉凶的时候,那禅师笑云:道路不难行,试听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这一段话,几乎预言了整个取经过程的经历,乌巢禅师的神通之大,殊为可怖。而且,乌巢禅师在此又说出了孙悟空的来历——多年老石猴,与前文之不认识相悖。奇哉怪也。再看乌巢禅师的法力:
   行者心中大怒,举铁棒望上乱捣,只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行者纵有搅海翻江力,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
   ......
   八戒道:“师兄息怒。这禅师也晓得过去未来之事,但看他‘水怪前头遇’这句话,不知验否,饶他去罢。”行者见莲花祥雾,近那巢边,只得请师父上马,下山往西而去。
   以孙悟空的本领,竟然近不得乌巢禅师的巢穴,真正高人。
   综合所有信息来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乌巢禅师是佛门中人。因为从他的表现来看,他是来鼓励唐僧西行取经的,而且给唐僧打了预防针,又给唐僧吃了稳定剂——《波若波罗密多心经》。《心经》之重要不言而喻,如果乌巢禅师不是佛门中人,怎么可能会传授唐僧《心经》?除此之外,当孙悟空击打乌巢的时候,只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这分明就是佛家法相。
   其次,乌巢禅师是如来级别的人物,但不是如来。以乌巢知过去未来的神通和无边的法力,他和如来很相似,但是他又说不认识孙悟空(因少识耳),所以不是如来。但他听说过孙悟空的事迹,也知道唐僧的大徒弟是谁,所以唐僧一说“他是我的大徒弟孙悟空”时,乌巢恍然大悟。这说明乌巢是取经计划制定的核心人物之一,不然他不会在不认识孙悟空的前提下就知道唐僧的大徒弟是多年老石猴,这也正说明了取经人选是内定的。
   最后,乌巢禅师的来龙去脉仍未交代,可见作者是在书中伏了暗线。通观全书,笔者唯一感觉可能的就是——
   乌巢禅师是燃灯上古佛的化身!
   这样推断,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燃灯上古佛的实力和如来相当,他也有必要鼓励唐僧取经,而且他曾经和太上老君会晤取经之事(前文已述),所以是取经大计的制定者之一,必然清楚唐僧的大徒弟是谁。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燃灯和太上老君会晤,不曾见过孙悟空,所以说,因少识耳。
   至此,乌巢禅师的秘密被全部破解。第十三章 镇元大仙——最具风度的道家巨擘
  
   在终《西游记》一书中,在取经途中,出现的让孙悟空服的高人只有两个,一个是乌巢禅师,一个是镇元大仙,但是对乌巢禅师孙悟空是心服口不服,对镇元大仙则是心服口服,不然孙悟空也不会和镇元大仙惺惺相惜,结为异性兄弟了。
   镇元大仙身为地仙之祖,声名却与太上老君相差万里,太上老君人人皆知,威信无人能比,镇元子却默默无闻,在外的名声甚至比不上几乎毫无本领的福禄寿三星,连做过齐天大圣的孙悟空都不知道有这个人存在,可见镇元大仙身为道家一派领袖的低调朴实作风。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这样讲:
   当日镇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简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镇元子吩咐二童道:“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你两个在家仔细。
   镇元大仙是地仙之祖,却说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足见其谦逊之品性。
   (孙悟空等人)遂都一齐进去,又见那二门上有一对春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行者笑道:“这道士说大话唬人。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在那太上老君门首,也不曾见有此话说。”
   孙悟空这样说,不无讥讽之意,然而镇元大仙另有一个外号叫做“与世同君”,可见这副对联还是镇元大仙谦逊以后才写出来的。
   且看,唐僧(进庄园以后)上前,以左手拈香注炉,三匝礼拜,拜毕回头道:“仙童,你五庄观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童子笑道:“不瞒老师说,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得我们的香火。是家师父谄佞出来的。”
   由此可见,镇元大仙地位的显赫,三清是天仙派系的三大巨头,而他则是地仙之祖,若排名,在道家里,地位也仅次于三清而已,所以清风、明月说:“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
   孙悟空对此不以为然,然而清风、明月并无吹嘘之意。当孙悟空推倒人参果树逃跑后,镇元大仙追击唐僧一众,仅凭一只玉麈,几乎是两三个回合之内,就施展袖里乾坤的法术,把唐僧师徒连人带马装进袖子里,可谓法力无边。
   孙悟空除了在如来那里吃过大亏,还没受过这等挫折,前翻遇见乌巢禅师,估计心中已经黯然神伤了,这次又遇见一个一等一的高手,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
   这也是孙悟空开始转变风格,在取经一途中谨小慎微的原因。
   由上可知,镇元大仙不但地位尊崇无比,而且法力无边,如此人物,能够做到谦逊低调,着实风度翩翩,实为神仙楷模。 镇元子的另一番风度就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人参果树是镇元大仙的修仙之根基,《西游记》如此描述:那观里出一般异宝,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盖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对这等稀世之宝,开园的时候,五庄观内所有的人才吃了两个,但镇元大仙就要送唐僧两个,原因很简单,当年曾经见过面,见面的时候,金蝉子给我递过茶。
   原著中,镇元子这样交代:“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二弟子得知师父故人是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说:“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镇元子解释说:“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盂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如此慷慨之人,也无愧于”大仙“二字了。
   镇元大仙送唐僧两颗人参果,估计原意是让唐僧吃一个,孙悟空等三个徒弟吃一个,不想唐僧已非当年之金蝉子,现今乃是肉眼凡胎一俗和尚,打死都不肯吃长生不老药,最后便宜了清风、明月。
   猪八戒没捞到好处,便撺掇孙悟空去偷果子,由此而生一系列冲突,孙悟空性起之下,一棍子倒翻了天地间的灵根。
   当镇元大仙回庄的时候,听说此事,却是这样表现:大仙闻言,更不恼怒,道:“莫哭,莫哭!你不知那姓孙的,也是个太乙散仙,也曾大闹天宫,神通广大。既然打倒了宝树,你可认得那些和尚?”清风道:“都认得。”大仙道:“既认得,都跟我来。众徒弟们,都收拾下刑具,等我回来打他。”
   清风明月没看好家,坏了人参果树又走了凶手,镇元大仙不仅不恼怒,反而安慰他们,又替他们开脱,实在是难得的长者之风。
   同样是作为师父,唐僧对孙悟空就不一样了,孙悟空一闯祸,唐僧就开始“泼猴、泼猴”的骂个不停,然后就是抱怨连累自己,最后就是威胁要念紧箍咒,没有一点为师的大度雍容气概。
且看唐僧等人被清风明月锁在屋子里以后,唐僧埋怨行者道:“你这个猴头,番番撞祸!你偷吃了他的果子,就受他些气儿,让他骂几句便也罢了。怎么又推倒他的树!若论这般情由,告起状来,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通。”行者道:“师父莫闹,那童儿都睡去了,只等他睡着了,我们连夜起身。”沙僧道:“哥啊,几层门都上了锁,闭得甚紧,如何走么?”行者笑道:“莫管,莫管!老孙自有法儿。”八戒道:“愁你没有法儿哩!你一变,变什么虫蛭儿,瞒格子眼里就飞将出去,只苦了我们不会变的,便在此顶缸受罪哩!”唐僧道:“他若干出这个勾当,不同你我出去啊,我就念起旧话经儿,他却怎生消受!”
   四人在孙悟空的引导之下,逃跑之后:这一夜马不停蹄,只行到天晓,三藏道:“这个猴头弄杀我也!你因为嘴,带累我一夜无眠!”
   上下一对比,唐僧的尖酸刻薄、心胸狭隘显露无疑,亏他还是如来的二弟子转世,可见如来教徒弟的本领真是不怎么地,一个个人品都奇差,真正是让道家的人笑话。
   反观孙悟空,处处为唐僧等人着想,打人的时候,大仙道:“唐三藏做大不尊,先打他。”行者闻言,心中暗道:“我那老和尚不禁打,假若一顿鞭打坏了啊,却不是我造的业?”他忍不住开言道:“先生差了。偷果子是我,吃果子是我,推倒树也是我,怎么不先打我,打他做甚?”
   第二次打人的时候,大仙又吩咐道:“还该打三藏训教不严,纵放顽徒撒泼。”那仙又轮鞭来打。行者道:“先生又差了。偷果子时,我师父不知,他在殿上与你二童讲话,是我兄弟们做的勾当。纵是有教训不严之罪,我为弟子的,也当替打,再打我罢。”
   当受刑结束,镇元大仙等人休息时,看看唐僧的嘴脸:
   那长老泪眼双垂,怨他三个徒弟道:“你等闯出祸来,却带累我在此受罪,这是怎的起?”行者道:“且休报怨,打便先打我,你又不曾吃打,倒转嗟呀怎的?”唐僧道:“虽然不曾打,却也绑得身上疼哩。”沙僧道:“师父,还有陪绑的在这里哩。”
   看到这一点时,我差点笑喷了,人家挨打挨了一天,吭都没吭,他到抱怨绑得疼,简直是岂有此理,令人发指!
   当孙悟空三番几次捣乱脱逃之后,镇元大仙如此:却说那镇元大仙用手搀着行者道:“我也知道你的本事,我也闻得你的英名,只是你今番越理欺心,纵有腾那,脱不得我手。我就和你讲到西天,见了你那佛祖,也少不得还我人参果树。你莫弄神通!”
   这番话,真正霸气,除了大闹天宫时的孙悟空,你在《西游记》中绝对找不出第二人来。
   由此,孙悟空才真正了解到镇元大仙的厉害。
   其实,由最开始,镇元大仙得知人参果树被推翻的表现,可以推知,镇元大仙是有把握医治好人参果树的,不然他不会那么轻松,整天和孙悟空纠缠来去。
   以常理推断,镇元大仙是和如来平起平坐的一派领袖,连如来的徒弟观音都能医好人参果树,没来由他自己医不好。
   不要忘了镇元大仙可是地仙之祖,地上的灵根,岂有他医不好之理?
   镇元大仙之所以非要孙悟空医治,那是因为孙悟空砸了人家道场,毁了人家灵根,而且此时的孙悟空是佛门徒弟,就这样一声不吭放孙悟空等人走,然后自己医好树,堕了自己名声是小,堕了道家一派名声就事大了。
   镇元大仙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实不愧是地仙一派巨擘翘楚。
   从以后孙悟空三岛四海求方的经历来看,镇元大仙的威望很高,当孙悟空到了南海,更是劈头盖脸地遭到观音菩萨的一顿臭骂。
   当孙悟空请动观音菩萨医树之后:大仙躬身谢菩萨道:“小可的勾当,怎么敢劳菩萨下降?”菩萨道:“唐僧乃我之弟子,孙悟空冲撞了先生,理当赔偿宝树。”
   镇元大仙是观音菩萨的师父辈人,而且两人不同门派,但镇元大仙能如此降尊屈礼,当真是风度翩翩。
   道家和佛家作为两大政治派别,没少勾心斗角和互比高低,从前文观音菩萨的话里可以看出,观音菩萨没少跟太上老君比试高低:
   菩萨道:“当年太上老君曾与我赌胜: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
   而如今,镇元大仙和观音做出一派和谐的情景,也正是佛道两家和平共处的基调开始。
   笔者推断,镇元大仙去元始天尊处听讲也只是个幌子,实际上的内容还是与取经大计有关。
   到最后,人参果树医好之后,那大仙十分欢喜,急令取金击子来,把果子敲下十个,请菩萨与三老复回宝殿,一则谢劳,二来做个人参果会。
   按理说,你们佛门中人推了我的果树,就应该你们赔,我没问你们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已经很给面子了,凭什么要请你们吃果子?但是大仙就不这么想,还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由此再见大仙的雍容大度风范。
   到最后,镇元大仙与孙悟空结拜为兄弟,依依惜别。
   此一处的表现十分暧昧,镇元大仙的辈分足足高过孙悟空三代,却与孙悟空结为兄弟,不得不让人起疑。
   据笔者推测,镇元大仙这样做的原因有三:
   第一,镇元大仙十分欣赏孙悟空,英雄惜英雄,惺惺惜惺惺,因此而结拜;第二,镇元大仙当时为让孙悟空医好树,曾经许下诺言,不能反悔;第三,镇元大仙以此表示和佛家永结同好之意。
   不管怎么说,这个结果皆大欢喜。
   而且我们也可以想见,虽然镇元大仙是道家的领袖,但是并不拘束于繁文缛节,是真性情的人物,这也是他和孙悟空相似的地方。
   总之,五庄观一别,再未见如此风度的神仙。第十四章 文殊菩萨——作风最差的小气菩萨
  
   在《西游记》中,文殊菩萨可谓是八大菩萨里人品很次的菩萨了,其作风之差,相较于观音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时候,笔者都暗自纳闷,如来到底是怎么教徒弟的?
   文殊菩萨的第一次登场在乌鸡国。
   文殊菩萨有一个全《西游记》中最特殊的坐骑,观音的坐骑很笨,但是最起码身体器官完整,但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却是个太监。
   吴老爷子用心很歹毒啊,笔者对此笑而不语。
   第三十九回——
   这大圣纵祥光,起在九霄,正欲下个切手,只见那东北上,一朵彩云里面,厉声叫道:“孙悟空,且休下手!”行者回头看处,原来文殊菩萨,急收棒,上前施礼道:“菩萨,那里去?”文殊道:“我来替你收这个妖怪的。”行者谢道:“累烦了。”那菩萨袖中取出照妖镜,照住了那怪的原身。行者才招呼八戒、沙僧齐来见了菩萨。却将镜子里看处,那魔王生得好不凶恶:眼似琉璃盏,头若炼炒缸。浑身三伏靛,四爪九秋霜。搭拉两个耳,一尾扫帚长。青毛生锐气,红眼放金光。匾牙排玉板,圆须挺硬枪。镜里观真象,原是文殊一个狮猁王。行者道:“菩萨,这是你坐下的一个青毛狮子,却怎么走将来成精,你就不收服他?”
    菩萨道:“悟空,他不曾走,他是佛旨差来的。”行者道:“这畜类成精,侵夺帝位,还奉佛旨差来。似老孙保唐僧受苦,就该领几道敕书!”菩萨道:“你不知道;当初这乌鸡国王,好善斋僧,佛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因是不可原身相见,变做一种凡僧,问他化些斋供。被吾几句言语相难,他不识我是个好人,把我一条绳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亏六甲金身救我归西,奏与如来、如来将此怪令到此处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报吾三日水灾之恨。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来此,成了功绩。”行者道:“你虽报了甚么一饮一啄的私仇,但那怪物不知害了多少人也。”菩萨道:“也不曾害人,自他到后,这三年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何害人之有?”行者道:“固然如此,但只三宫娘娘,与他同眠同起,点污了他的身体,坏了多少纲常伦理,还叫做不曾害人?”菩萨道:“点污他不得,他是个煽了的狮子。”八戒闻言,走近前,就摸了一把,笑道:“这妖精真个是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了!”行者道:“既如此,收了去罢。若不是菩萨亲来,决不饶他性命。”
   这一段话中,让我们彻底拜服如来和文殊的人品了。
   人家好歹一个国王,又不是傻叉,你变个俗和尚来度人家归西,只要是神经正常的,绝对以为你有病,要么是个奸细,你还出言相难,国王难免脾气都大,泡你三天情有可原,谁让你消遣人家国王呢?
   然而你身为菩萨,都不能阳光一点、大度一点?偏偏要跟一个凡人计较,不但跑如来那里告状,还要报仇。如果你报仇报的合理也就罢了,大家都是一报还一报,你倒好,人家在御水河里泡你三天,你把扔家扔井里淹死泡三年。
   我倒想问问,你他妈的还是菩萨吗?
   跟镇元大仙那气度比比,你不惭愧死?
   要是人家把你的灵根断了,我估计你都得让人家断子绝孙。还有,笔者很好奇的是,为什么你文殊菩萨的坐骑是个太监狮子,至今想不通。
   但是以吴老爷子的写法,物如其主人,狮子是太监,主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你文殊菩萨让个太监狮子去当国王,跟人家王后睡了三年,这狮子该有多痛苦啊,你文殊菩萨讲畜生道不讲?
   说道文殊菩萨作风差了,还得说说这头狮子。
   还是在《西游记》第七十七回——
   二菩萨对佛礼拜,如来道:“菩萨之兽,下山多少时了?”文殊道:“七日了。”如来道:“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不知在那厢伤了多少生灵,快随我收他去。”
   ......
   这魔头不识起倒,真个举刀上前乱砍,却被文殊、普贤,念动真言喝道:“这孽畜还不皈正,更待怎生!”唬得老怪、二怪,不敢撑持,丢了兵器,打个滚,现了本相。二菩萨将莲花台抛在那怪的脊背上,飞身跨坐,二怪遂泯耳皈依。二菩萨既收了青狮、白象。
   看见了没?又是那头青狮子。
   说实话,我有点怀疑这头狮子是不是原来的那头,如果是的话,时间不对,如果不是的话,主人一样,也都是青狮子,职务都是被骑的,总不会你文殊菩萨骑两个狮子吧?
   所以,笔者推测,这头狮子就是那头被阉了的狮子,是被文殊抽空从狮驼岭那里调回来收拾乌鸡国国王的,当年被孙悟空打了之后,又放出来继续当妖怪。
   这就不得不让人感慨文殊菩萨的人品之差了。
   别的作风差的神仙菩萨虽然也有不严于律己的表现,但是人家好歹都要脸,放只放一次,你倒好,一头狮子放两次,祸害两个国家。
   说你作风最差,一点都不冤枉!第十五章 灵吉菩萨——对孙悟空最恭敬的菩萨
  
   灵吉菩萨是如来座下的八大菩萨之一,在佛经中,灵吉菩萨的名声一点也不响亮,不仅比不上大名鼎鼎的观音,连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也比不上,但是在《西游记》的八大菩萨中,灵吉菩萨的露脸次数很多,仅次于观音。
   但是灵吉菩萨的露脸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灵吉菩萨第一次出场是在《西游记》的第二十一回,孙悟空被阻在黄风岭,经过太白金星的指点,去小须弥山找灵吉菩萨帮忙。
   那菩萨整衣出迓,行者登堂,坐了客位,随命看茶。行者道:“茶不劳赐,但我师父在黄风山有难,特请菩萨施大法力降怪救师。”菩萨道:“我受了如来法令,在此镇押黄风怪。如来赐了我一颗定风丹,一柄飞龙宝杖。当时被我拿住,饶了他的性命,放他去隐性归山,不许伤生造孽,不知他今日欲害令师,有违教令,我之罪也。”那菩萨欲留行者,治斋相叙,行者恳辞,随取了飞龙杖,与大圣一齐驾云。
   这一段写得相当紧凑,也相当有趣,孙悟空是一个调皮捣蛋的人,基本上见了神仙佛老菩萨都会插科打诨一下,但是这一次基本上是连一点客套话也没讲,而且灵吉菩萨一次请喝茶,不喝,一次请吃饭,不吃,一点面子也不给,严词拒绝。
   如果说怕吃饭耽误时间,喝茶一口就咽的事情,孙悟空为什么不赏脸呢?
   笔者认为,孙悟空这是在表示不满。
   你这个灵吉菩萨,如来明明交代过了,让你好好收拾这个妖怪,你倒好,收拾了又放掉,你是不是傻叉?这妖怪差点没把老孙的眼睛吹瞎!
   孙悟空的眼睛太金贵了。
   灵吉菩萨也自知理亏,所以才殷勤得很,又是敬茶,又是请吃饭,这在佛老菩萨里是很罕见的。
   而且更罕见的是,灵吉菩萨对孙悟空的称号不像如来和观音那样,要不叫“猴头”,要不叫“悟空”,要不叫“泼猴”,而是一口一个大圣,该回目中写道——不多时,至黄风山上。菩萨道:“大圣,这妖怪有些怕我,我只在云端里住定,你下去与他索战,诱他出来,我好施法力。”
   ......
   行者赶上举棒就打,被菩萨拦住道:“大圣,莫伤他命,我还要带他去见如来。”
   “大圣”,这几乎是那些不太霸气的神仙以及土地山神的专有称呼,而灵吉菩萨亲热地叫着,一点都不肉麻,可谓是恭恭敬敬。值得一说的是,灵吉菩萨纵妖行凶,如果不是唐僧取经,这个妖怪不知道能横行多少年,而且更可恨的是,这个妖怪和他非亲非故,也不是宠物、坐骑什么的,可见菩萨做的极不称职,作风也很差!
   最后更可笑的是,孙悟空要打死这只黄鼠狼,灵吉菩萨不让,理由是要带他见如来。
   拿个黄鼠狼见如来干什么?肯定不是拜年,而是邀功,邀什么功?功劳大多了,这可是想干掉唐僧的妖怪,被我收拾了,算不算是为取经立下的大功?
   这让笔者不禁狠狠地鄙视了一把灵吉菩萨。
   灵吉菩萨第二次出场,让人舒服多了,那是在孙悟空被阻火焰山之时,罗刹女一扇子把孙悟空送到了灵吉菩萨那里,可见罗刹女的点很背,直接让孙悟空见到了救星。
   灵吉菩萨对孙悟空依然很恭敬,第五十九回这样写——
   灵吉道:“大圣放心,此一来,也是唐僧的缘法,合教大圣成功。”行者道:“怎见成功?”灵吉道:“我当年受如来教旨,赐我一粒定风丹,一柄飞龙杖。飞龙杖已降了风魔,这定风丹尚未曾见用,如今送了大圣,管教那厮扇你不动,你却要了扇子,扇息火,却不就立此功也?”行者低头作礼,感谢不尽。那菩萨即于衣袖中取出一个锦袋儿,将那一粒定风丹与行者安在衣领里边,将针线紧紧缝了,送行者出门道:“不及留款,往西北上去,就是罗刹的山场也。”
   这个情节也很有趣,其中有个细节更有趣,就是灵吉菩萨给孙悟空缝衣服,一个堂堂的菩萨,做起针线活,这让笔者不禁哑然失笑,估计大圣当时看了心里也会小小地感动一把。
   灵吉菩萨对孙悟空的好还体现在一点,没有交代让孙悟空把定风珠送回来,也就是说,基本上把这宝贝送给孙悟空了,好大一人情!
   当然,孙悟空临走的时候,灵吉菩萨还不忘提一句:“这次走得急,就不留你吃饭了。”
第十六章 四海龙王——可以忽略不计的水利部部长们
  
   四海龙王在《西游记》中出场的次数很多,这要归功于他们的地理位置,东海挨着花果山,以至于孙悟空一开始就和龙王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可以说,没有四海龙王,就没有美猴王,就没有齐天大圣,因为齐天大圣的兵器金箍棒以及披挂都是从四海龙王那里得来的。
   四海龙王掌管着三界最庞大的水域,手握天下海族的生灵,掌管人间的风调雨顺,而且水晶宫里有无尽的宝贝,这一切使四海龙王威名赫赫。但是,大名鼎鼎的四海龙王,玉帝的水利部长们,实力太弱了,几乎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为什么会如此?
   这完全是因为四海龙王所处的部门太冷了。
   首先,掌管水利是个苦差事,吃力不讨好,没有人稀罕。人间那么大,行云布雨都要龙王们,而且还不能有毫厘之差。泾河龙王就是因为错了一丝一毫,结果上了剐龙台。
   其次,龙王们没有兵权,他们的那一点虾兵蟹将充其量是衙门里的保安人员,天庭对外干仗,从来不用他们,而是用天蓬元帅的天河水军和托塔天王的十万天兵天将。
   再次,龙王们远离政治中心天庭,身处下界,很不利于政治前途。
   最后,龙王们并不掌控所有水域的权利。天河就不用说了,地上的江河湖泊也不是全部归他们管,水德星君还要掌管一大部分,这个在孙悟空降服青牛精的时候可以看出来,因为水德星君可以直接命令河伯。
   所以说,龙王们在政治、军事上很弱,经济实力勉强过关,但是镇宫之宝金箍棒又被孙悟空抢走了,可谓是狼狈异常。 但是,总体来说,龙王们还是很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
   首先,龙王的心胸很宽阔;其次,龙王们做事很谨慎;再次,龙王们能够忍辱负重;第四,龙王们内部团结一致;最后,龙王们很善于投机。
   这不但但是做人的成功之道,也是官场、商场、职场的生存之道。
   《西游记》第三回——
   (美猴王)正行间,忽见一个巡海的夜叉,挡住问道:“那推水来的,是何神圣?说个明白,好通报迎接。”悟空道:“吾乃花果山天生圣人孙悟空,是你老龙王的紧邻,为何不识?”那夜叉听说,急转水晶宫传报道:“大王,外面有个花果山天生圣人孙悟空,口称是大王紧邻,将到宫也。”东海龙王敖广即忙起身,与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出宫迎道:“上仙请进,请进。”直至宫里相见,上坐献茶毕,问道:“上仙几时得道,授何仙术?”悟空道:“我自生身之后,出家修行,得一个无生无灭之体。近因教演儿孙,守护山洞,奈何没件兵器,久闻贤邻享乐瑶宫贝阙,必有多馀神器,特来告求一件。”龙王见说,不好推辞,即着鳜都司取出一把大捍刀奉上。
   从书中可以看出,孙悟空非常傲气,但是东海龙王敖广依旧进行了非常隆重的迎客礼,气度不凡;然后,敖广又非常聪明地问了孙悟空的来历,还答应了孙悟空的要求,这说明龙王做事很注重细节,很谨慎,也正是因此,龙王在孙悟空的印象里还是比较好的。
   东海龙王是四海龙王的老大,老大行事尚且如此,基本上可以推辞四海龙王的处世之道了。
   看孙悟空强要金箍棒之后,又索要披挂时,龙王们的表现——
   少时,钟鼓响处,果然惊动那三海龙王,须臾来到,一齐在外面会着,敖钦道:“大哥,有甚紧事,擂鼓撞钟?”老龙道:“贤弟!不好说!有一个花果山甚么天生圣人,早间来认我做邻居,后来要求一件兵器,献钢叉嫌小,奉画戟嫌轻。将一块天河定底神珍铁,自己拿出手,丢了些解数。如今坐在宫中,又要索甚么披挂。我处无有,故响钟鸣鼓,请贤弟来。你们可有甚么披挂,送他一副,打发出门去罢了。”敖钦闻言,大怒道:“我兄弟们,点起兵,拿他不是!”老龙道:“莫说拿!那块铁,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皮儿破,擦擦儿筋伤!”西海龙王敖闰说:“二哥不可与他动手;且只凑副披挂与他,打发他出了门,启表奏上上天,天自诛也。”北海龙王敖顺道:“说的是。我这里有一双藕丝步云履哩。”西海龙王敖闰道:“我带了一副锁子黄金甲哩。”南海龙王敖钦道:“我有一顶凤翅紫金冠哩。”老龙大喜,引入水晶宫相见了,以此奉上。
   这一段描写,形象生动地把四海龙王的团结、隐忍、狡猾写得淋漓尽致,东海龙王见识过孙悟空的本领,因此不主张打,四海龙王不但听从了老大哥的建议,提出了更好的对此,还慷慨解囊帮助老大哥渡过难关。
   美猴王的美几乎是完全得益于四海龙王,所以,孙悟空对四海龙王很亲近。
   孙悟空从五行山下脱困之后,打死几个强盗,受到唐僧的责骂,便“一筋斗云,径转东洋大海。按住云头,分开水道,径至水晶宫前”,这说明什么,什么孙悟空心里边想到的第一个诉冤的地方就是东海老龙那里,当然这也不排除孙悟空想回花果山,所以经过东海的原因。
   但是接下来的一个情节非常有意思——
   行者回头一看,见后壁上挂著一幅圯桥进履的画儿。行者道:“这是甚么景致?”龙王道:“大圣在先,此事在后,故你不认得。这叫做圯桥三进履。”行者道:“怎的是三进履?”龙王道:“此仙乃是黄石公,此子乃是汉世张良。石公坐在圯桥上,忽然失履于桥下,遂唤张良取来。此子即忙取来,跪献于前。如此三度,张良略无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爱他勤谨,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太平后,弃职归山,从赤松子游,悟成仙道。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龙王道:“大圣自当裁处,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悟空道:“莫多话,老孙还去保他便了。”龙王欣喜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请大圣早发慈悲,莫要疏久了你师父。”行者见他催促请行,急耸身,出离海藏,驾着云,别了龙王。
   这个情景说明孙悟空和东海龙王的关系非常亲密,不然以孙悟空的脾气,那里听得进别人的教诲,东海龙王敢直言不讳,而且罗里啰嗦说了一大堆,孙悟空竟然从善如流,可见两人关系之好。
   此以后,孙悟空在取经路上时常请龙王们帮忙,大战红孩儿、除妖车迟国、黑水河捉妖、朱紫国行医、凤仙郡求雨、狮驼岭降妖等都用到了龙王们,而且是一呼百应,毫不推辞。
   从孙悟空的言行举止上可以看出来,孙悟空对四海龙王们是非常尊敬的,对四海龙王敬称为“敖氏昆玉”,这是很少见的。
   龙王们之所以对孙悟空如此,正是看中了孙悟空这座大靠山。
   龙王们非常清楚取经的重大意义,帮助孙悟空就是给如来面子,这个如来不可能不领情,孙悟空更不可能不领情。
   事实证明,四海龙王们的投机行为十分英明,孙悟空在取经之后得封“斗战胜佛”,小白龙也成了菩萨,四海龙王可以说是间接拥有了整个灵山做靠山。
   试想一下,一个老邻居、好朋友是佛爷,一个后代太子是菩萨,那个神仙敢不给点面子?第十八章 那些跑龙套的大神仙们
  
   在《西游记》里跑龙套的神仙很多,笔者捡几个来写,其余的在第二、三部分有述。
   (一)十代阎王
   十代阎王是冥界的老大,掌管生死大事,但事实上也不过是名不副实。
   首先,阎王们管不了得道成仙之人的生死;其次,阎王门管不了佛老菩萨罗汉的生死;最后,阎王们也管不了修炼成精的妖怪们的生死。阎王所能管的只是整个三界最弱势群体——人的生死。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折射到现实生活里,冥界就是一个特权部门,专门赋予强者、贵族特权的部门。
   而且幽冥地府十八层地狱,各种酷刑兼备,人间疾苦尽显于此,吴老爷子把这里的情形写得极为可怖,实际上是有所暗喻。
   在吴老爷子的心中,明朝的厂卫机关就是幽冥地府,那些厂臣就是活阎王。这些个活阎王比真阎罗还要可怖,他们不但手握天下弱势群体人的生死,为非作歹,还对正直清廉之人肆意打击,实在是可恨之极。
   他们是不平等的象征,凭什么有的就可以长生不老,有的就非得在生死薄上留命?
   于是,吴老爷子安排了孙悟空去扫荡地府这个情节。
   事实上,吴老爷子在前文已经有交代了,菩提祖师也说了,只要你孙悟空练成七十二变,就能躲过三灾,不受生死局限。但是后来阎王还是把孙悟空弄去了,由此惹得孙悟空大怒,把地府给扫荡了。
   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在说,阎王不按规矩办事,他利用手中的私权,想抓谁就抓谁,抓了不该抓的人,但是他们想到,这个不该抓的人本领太强了。
   笔者想,这是吴老爷子的特意安排,就是要让孙悟空打碎这个不平等的私权机关,让九幽十类尽除名,让所有王公贵族平民百姓都真正地众生平等。(二)地藏王菩萨
   在佛经中,地藏王菩萨的地位很尊崇,甚至曾经做过代佛祖的高位,但是笔者写文,不是考证,所以仅从《西游记》一书做论点依据。
   在《西游记》中,地藏王菩萨的地位很低,根本不在八大菩萨之列,甚至于在《西游记》最后一回中的长长的名单里,就没有他的名字出现。
   而且,地藏王菩萨是什么,《西游记》说他是“幽冥教主”,但这也名不副实,幽冥界里的实权人物是十代阎王。这一点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孙悟空第一次大闹地府的时候,这样地大事竟然没有他这个教主露面,状告孙悟空也是阎王上天递条子,不管地藏王菩萨任何事情,还有地藏王第一次露面的第五十八回——
   却说那两个行者又打嚷到阴山背后,唬得那满山鬼战战兢兢,藏藏躲躲。有先跑的,撞入阴司门里,报上森罗宝殿道:“大王,背阴山上,有两个齐天大圣打得来也!”慌得那第一殿秦广王传报与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卞城王、五殿阎罗王、六殿平等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忤官王、十殿转轮王。一殿转一殿,霎时间,十王会齐,又着人飞报与地藏王。尽在森罗殿上,点聚阴兵,等擒真假。
   有大事来了,小弟们先报告的是十代阎王,十代阎王聚齐之后,才又派人去找地藏王。
   这可以说明两点,首先,地藏王菩萨出不出场,完全看十代阎王批不批准;第二,地藏王自己没有眼线,也没有人去向他报告,所以他也没有主动出来,只能等着通知。
   这告诉我们地藏王菩萨什么权利都没有,纯粹是个跑龙套的家伙。
   那他到底为什么出现在幽冥界呢?
   笔者认为,地藏王菩萨就是如来实现政治利益的牺牲品。
   不是有句话这样说吗,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是谁说的,是佛说的,这样说是为了体现我佛的大慈大悲。然而我佛还要掌控整个灵山势力,不可能真的入地狱去,所以地藏王菩萨这个形象代言人就走马上任,跑到幽冥地府的翠云宫里去了。
   但是我不得不说,地藏王菩萨的能力太弱了,几乎可以说智力和实力都不够。还是地藏王菩萨第一次露面,真假美猴王大闹地府的时候。
   《西游记》第五十八回——
   阴君各执笏,对行者道:“大圣,幽冥处既无名号可查,你还到阳间去折辨。”(笔者按:这根本就没有征询地藏王菩萨的意见嘛)正说处,只听得地藏王菩萨道:“且住!且住!等我着谛听与你听个真假。”原来那谛听是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的一个兽名。他若伏在地下,一霎时,将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臝虫、鳞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鉴善恶,察听贤愚。那兽奉地藏钧旨,就于森罗庭院之中,俯伏在地。须臾,抬起头来,对地藏道:“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当面说出便怎么?”谛听道:“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又问:“何为不能助力擒拿?”谛听道:“妖精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这般怎生祛除?”谛听言:“佛法无边。”地藏早已省悟。
   在这一个情境中,表现最出色的不是地藏王菩萨,而是他的神兽谛听,地藏王菩萨连问了三次,为什么不说出来?为什么打不过?那怎么办?近乎是白痴表现,不知道是吓得还是第一次表现激动的。相形之下,谛听非常镇定,有智有谋。最后一句话“地藏早已醒悟”简直是极大的讽刺。
   这是地藏王菩萨无智的表现。
   地藏王菩萨的实力问题体现在谛听的另一句话上——“妖精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可见,就在谛听自己的心目中,自己的主人地藏王菩萨的实力在孙悟空这等牛人面前,几乎可以是忽略不计。
   这也就明确了为什么地藏王菩萨会被发配到地府里做如来的政治牺牲品了,没有能力,在地府混了这么久,一个眼线都没发展过来,什么重要情报都提供不了,权利被架空,关键时刻还掉链子,这样的人站在灵山简直是浪费编制!真是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所以最后,灵山组织上干脆把他的名字也划掉了,你就一直待在地府里吧。
(三)二郎神
   二郎神一直是众多神魔小说读者很喜爱的人物形象,这恐怕多得益于其在《封神演义》里的表现,在《西游记》中,二郎神出现了两次,两次都很出彩,可见吴老爷子还是很喜欢二郎神的。
   二郎神的第一次出场在也是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观音向玉帝推荐战斗人选,二郎神应邀出场。
   第六回——菩萨道:“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见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神通广大。奈他只是听调不听宣,陛下可降一道调兵旨意,着他助力,便可擒也。”玉帝闻言,即传调兵的旨意,就差大力鬼王赍调。那鬼王领了旨,即驾起云,径至灌江口,不消半个时辰,直至真君之庙。早有把门的鬼判,传报至里道:“外有天使,捧旨而至。”二郎即与众弟兄,出门迎接旨意,焚香开读。旨意上云:花果山妖猴齐天大圣作乱。因在宫偷桃、偷酒、偷丹,搅乱蟠桃大会,见着十万天兵,一十八架天罗地网,围山收伏,未曾得胜。今特调贤甥同义兄弟即赴花果山助力剿除。成功之后,高升重赏。”真君大喜道:“天使请回,吾当就去拔刀相助也。”
   这一段描写基本上把二郎神的官职、本领、性格、出处、势力交代的很清楚了。
   二郎神官封显圣二郎真君,居住在灌江口,受天下人敬仰,本领广大,不但有梅山六兄弟,还有一千二百草头神,是地方上一个不小的势力。
   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二郎神和孙悟空很相似,他也是不满天庭的叛逆者。观音菩萨的一句话“奈他只是听调不听宣”说得十分传神。
   连玉皇大帝的亲外甥都不完全服从天庭的安排,作者一方面直指这个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二郎神不愿意与当道者同伍的政治倾向。
   此外,“真君大喜”这四个字把二郎神的内心世界表露无遗,真君为什么大喜?天庭打了败仗,正常情况下,他应该感到激愤才对,大喜说明真君根本不在乎天庭输赢,他在乎的是世间终于又出了一位英雄,敢反抗天地的英雄,他要去看看这个英雄到底是什么样的。英雄惜英雄,惺惺惜惺惺,所以大喜!
   相见毕,问及胜败之事,天王将上项事备陈一遍,真君笑道:“小圣来此,必须与他斗个变化。列公将天罗地网,不要幔了顶上,只四围紧密,让我赌斗。若我输与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赢了他,也不必列公绑缚,我自有兄弟动手。只请托塔天王与我使个照妖镜,住立空中。恐他一时败阵,逃窜他方,切须与我照耀明白,勿走了他。”
   李靖说起战败的事情,二郎神笑,这个笑一是讥讽十万天兵天将,二是欣赏孙悟空威武,三是对自己自信。而且二郎神交代了,他要真真实实跟孙悟空干一仗,“赌个变化”,不需要外人插手,这说明二郎神此行的首要目的不是要来抓孙悟空的,他的首要目的是打架,棋逢敌手,将遇良才,先干一仗再说!
   二郎神的反叛是小反叛,还是局限于纲常之内,他敢劈山救母,正说明了在生身大义上,他不把天条放在眼里,但是他又反抗的不彻底,虽然不听宣,但还是听调。
   因此,二郎神是小圣,孙悟空是大圣,二人虽然都是七十二般变化,但是二郎神在《西游记》中远没有孙悟空神采飞扬的多。以至于最后,二郎神捉住孙悟空的情景很是胜之不武,显示让梅山六兄弟搞人家猴子猴孙,扰乱孙悟空心神,然后又伙同梅山六怪、哮天犬以及太上老君的帮忙,一窝蜂拥而上,把孙悟空给捉住了。但是从后来书中的描写可以看得出,二郎神对孙悟空是极为照顾的,他没有对孙悟空的猴子猴孙斩尽杀绝,而是为孙悟空留了一脉,基本上重要的成员都放回去了。
   这么说是有根据的:
   第一,孙悟空的猴子猴孙都是被梅山六怪以及帐下的一千二百草头神抓住的;
   第二,孙悟空在三打白骨精时,被唐僧驱逐,回转花果山时,猴子猴孙尚有千余众,而且领导人物马流二元帅、奔芭二将军都在;
   第三,在第六十九回,孙悟空在降服九头虫时与二郎神在见面的时候,其乐融融,一伙人晚上一块吃饭喝酒赏月,白天齐心合力除妖,很是亲密无间,而且梅山六怪都称孙悟空为“哥哥”,孙悟空则对二郎神说了这么一番话——“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须之报”,这里面的“莫大之恩”肯定不是二郎神搞定自己而是对自己猴子猴孙手下留情的恩义。
   或许有人会说,花果山是二郎神烧的,猴子猴孙也被他杀了一半,这又是为什么?
   笔者想说,二郎神是奉玉皇大帝调遣去降妖除魔的,这种秀必须得做,他不做就会有李靖等人做,而李靖等人去做,必然会斩尽杀绝,寸草不剩。
   二郎神烧掉花果山,杀掉一半猴妖,一是为了让花果山群妖短时间里恢复不了元气,不至于酿成大乱,一是为了让玉帝和李靖看清楚,山场已经烧毁了,猴子也杀干净了,你们就不用动手了吧。《西游记》中的佛教世界实际上是很混乱的,许多人看了以后根本就搞不清楚到底他们是怎么排序的,当然,这些跟笔者研究推理的内容无关,所以笔者不去管它,感兴趣的人可自行研究佛经。
   佛经里的弥勒佛祖和东来佛祖不是同一个人,但《西游记》中混为一谈了——大圣正当凄惨之时,忽见那西南上一朵彩云坠地,满山头大雨缤纷,有人叫道:“悟空,认得我么?”行者急走前看处,那个人:大耳横颐方面相,肩查腹满身躯胖。一腔春意喜盈盈,两眼秋波光荡荡。敞袖飘然福气多,芒鞋洒落精神壮。极乐场中第一尊,南无弥勒笑和尚。行者见了,连忙下拜道:“东来佛祖那里去?弟子失回避了,万罪!万罪!”佛祖道:“我此来,专为这小雷音妖怪也。
   我们从孙悟空嘴里可以得知,东来佛祖就是弥勒佛。
   只是弥勒佛为什么叫做东来佛祖呢?
   还有就是弥勒佛和孙悟空并没有见过面,为什么互相认识呢?
   另一个问题就是,当真假美猴王打到灵山的时候,如来问谁能认出来,居然没人认出来,而且代表他们说话的人是观世音菩萨,那么灵山上真的除了如来就没人能认出真假美猴王吗?
   笔者认为不是,最起码,燃灯上古佛和弥勒佛就能认出来,但是从当时的情景看,他们并不在场。还有最后一回中所排列的诸佛之中,顺序是南无燃灯上古佛、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过去未来现在佛、南无清净喜佛、南无毗卢尸佛、南无宝幢王佛、南无弥勒尊佛等。如来作为佛祖并不排在第一,而是第三。所以笔者可以认为,释迦牟尼佛是灵山势力的领导人,但不是辈分最高的人,他还有师兄师弟。当然这只是笔者从《西游记》一书中所得,不代表普遍观点。
   从这一点来看,灵山的佛家势力和天庭的道家势力一样,内部也有派系。道家的三清天仙派系,镇元子的地仙派系,玉帝的神仙派系等,佛家则有燃灯古佛的过去佛派系、如来的现在佛派系、弥勒佛的未来佛派系等。
   前文已经分析过,笔者以为取经是佛道两家互相平衡和妥协下的政策,但是以三清为首的天仙、以镇元子为首的地仙都不是心里很爽,所以,太上老君会提名孙悟空这个道家弟子进驻取经团队,作为核心人物之一,到了镇元子那里,镇元子更是不惜和孙悟空结为兄弟,以把孙悟空在道家的根扎的更稳固。他们这些所作所为和玉帝为首的神仙派系是不同的,可以这么说,玉帝是亲佛派,所以对观音菩萨和如来恭恭敬敬,对取经是有求必应。与此等同,弥勒佛的未来佛派系实际上是亲道派,弥勒佛本人对取经不太感冒。
   在孙悟空取经道路上遭遇的两个最棘手的、宝贝最厉害的妖怪一个是拿太上老君金刚圈的青牛精,一个是拿弥勒佛人种袋和金饶的黄眉老怪,这两个妖怪的具体情况在第三部分详细分析。这里只说他们的主人其实是出自同一目的,故意放纵,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表示对取经的不满。弥勒佛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孙悟空几乎穷尽了一个道家派系力量的时候才出现的,而且笔者认为孙悟空有不作为的成分在里面,或者说孙悟空已经知道了黄眉老怪的来历,所以他请的人都是二流的高手,而且请人的过程中,孙悟空是怀着很轻松的心情的,又是看景色,又是玩耍。
   孙悟空这是要干嘛?
   孙悟空从黄眉老怪的法宝——金饶和人种袋以及黄眉老怪的所作所为——幻化灵山诸佛及菩萨,已经推测出来黄眉老怪的来头不小,而且他的背景肯定和如来有那么一点点不和睦,不然也不会幻化出小雷音寺了。
   小雷音寺是什么寓意?是要和大雷音寺分庭抗礼的,而弥勒佛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大家,我就是有这个实力!
   孙悟空很快就洞悉了弥勒佛的本意,于是象征性地请了二十八宿之后,去请的是在道家派系实力排名倒数第二的人仙派系。结果不言而喻都遭了毒手。
   孙悟空是知道众仙会有什么下场的,所以才这样做。
   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第一,给弥勒佛面子,你看你多厉害,我们都没辙了,你快出来吧;第二是给道家留面子,毕竟搞定的都是人仙派系的,也没什么大不了。
   所以,孙悟空不去请如来和观音。如果孙悟空不知道其中的隐情,以孙悟空的性格脾气,一看见妖怪幻化出灵山,还使用人种袋,早跑灵山去揭如来的短了。
   面子工程做足了,戏也演完了,弥勒佛祖隆重登场,看见悟空,心里一笑,说:“小孙啊,认识我不?”
   孙悟空假装惊奇地说:“哇,原来是东来佛祖啊,你来干嘛?”
   弥勒佛“呵呵”一笑,说:“你看你这问题问的,让我可不好意思,那什么我一不小心让我一个打杂的童子跑了,你看给你们造成了多大的麻烦,我去收拾他!”
   孙悟空说:“哇!原来是您地手下,怪不得这么厉害,您快收拾他吧,他把好多仙们都整的可惨了!”
   于是两个人心照不宣地快快乐乐地去抓黄眉老怪了。
   关于黄眉老怪、弥勒佛祖和道家有什么瓜葛,笔者在第三部分详细分析。敬请关注!
   第一部分结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