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得癌症离开男主:《西游记》中沙僧形象及其渊源//《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形象//《西游记》中的道士与国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2:08:30

《西游记》中沙僧形象及其渊源//《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形象

文/乐云

《西游记》中的人物向来以沙僧最不受人注目。一般文学史与小说史囿于篇幅,对沙僧大抵提其名而不论其事,而大多数的评论家往往关注的是三藏、悟空与八戒。因为在他们看来,沙僧在小说中最没有个性,属于那种可以忽略不计的人物。然则确是如此吗?

事实上,在西天取经队伍中,沙僧能吃苦耐劳,忍辱负重,默默少言,不发牢骚,服从安排,听命师尊兄长,不计名利,美色不能动其心,妖魔未能乱其志。沙僧在小说中露脸的机会不多,这和他谨小慎微,绝不妄加评断的性格有关,也比较符合儒家所要求的君子“敏于事而讷于言”的道德标准,因而近来的有些学者将其纳入“君子”这一范畴,认为“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应有的一切高尚德行”,是“《西游记》中君子形象的代表”。

但读过《西游记》的读者一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沙僧这个君子并不可爱。究其原因,并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纳为沙僧最没有个性(一般人认为,没有个性也便不能吸引他人的注意),而是因为他不是那种“胸怀坦荡荡”的君子,他其实是一个颇有城府的人。为了真正认识沙僧,我们最好还是从他的身世入手。

追溯沙僧的前身,我们首先可以从《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窥见某些端倪。据载,玄奘在途经敦煌西方长达八百馀里的沙河时,无意中倾倒水袋,“于是时四夜五日,无一滴沾喉,口腹干焦,必将殒绝,不能复进,遂卧沙中,默念观音,虽困不舍”:

至第五夜半,忽有凉风触身,冷快如沐寒水,遂得目明,马亦能起。体既苏息,得少睡眠,即于睡中,梦一大神,长数丈,执戟麾曰:“何不强行,而更卧也。”法师惊寤进发。行可十里,马忽异路,制之,不回。经数里,忽见青草数亩。下马恣食,去草十步欲回转,又到一池水,甘澄镜澈,下而就饮,身命重全,人马俱得苏息。

由此,我们发现,作为沙僧原型的深沙神,在唐僧西天取经路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为取经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到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深沙神摇身一变为嗜血成性的妖怪:

深沙云:“项下是和尚两度被我  你,袋得枯骨在此。”和尚曰:“你最无知;此回若不改过,教你一门灭绝!”深沙合掌谢恩:“伏蒙慈照!”深沙当时哮吼,教和尚莫敬。只见红尘隐隐,白雪纷纷。良久,一时三五道火裂,深沙衮衮,雷声喊喊,遥望一道金桥,两边银线,尽是深沙神,身长三丈,将两手托定;师行七人便从金桥上过。过了,深沙神合掌相送。法师曰:“谢汝心力。我回东土,奉答前恩,从今去更莫作罪。”两岸骨肉,合掌顶礼,唱喏连声。深沙神前来辞,吟诗曰:“一坠深沙五百春,浑家眷属受灾殃。金桥手托从师过,乞荐幽神化却身。”法师诗曰:“两度曾遭汝  来,更将枯骨问元才。而今赦汝残生去,东土专心次第排。”

在此,唐僧和沙僧的角色换了个位,由先前的深沙神保护唐僧,到如今的唐僧化去深沙神身负的重孽,沙僧从施与者变成了被施与者,角色变化了,地位便迥然不同。

到了元代的《西游记杂剧》,沙僧的面貌就益发清晰了。剧中的沙和尚原是玉皇大帝殿前卷帘大将,只因“带酒思凡”而被罚在流沙河,“推沙受罪”。他在流沙河为怪伤人,自称是个不服天地管辖的水妖,曾经九度吃过唐僧,骷髅还挂在脖项上。剧中,他曾经有一番自述:

恒河沙上不通船,独霸篙师八万年。血人为饮肝为食,不怕神明不怕天。小圣生为水怪,长为河神,不奉玉皇诏旨,不依释老禅规。怒则风生,愁则雨到,喜则驾雾腾云,闲则搬沙弄水。人骨若高山,人血如河水,人命若流沙,人魂若饿鬼。

一方面大大渲染了沙和尚的的斑斑劣行,另一方面,也为后来唐僧收服的艰难打下了铺垫。

而到了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大大突现了沙僧人性的一面。他最先是人,是“自小生来神气壮,乾坤万里曾游荡”的游荡儿,具有浪荡子与游侠儿的双重性格特征。他云游四海,终于遇仙人学道,三千功满后被玉帝加升为卷帘大将,“腰间悬挂虎头牌,手中执定降妖杖”,也曾在天宫风光无限过。但事实上,他只是玉帝豢养的一条高级的看家狗。一次偶然的失误,他失手打碎了王母娘娘的玻璃盏,便马上换来玉帝的惊天大怒,要将其斩首。幸亏赤脚大仙求情,终免一死,贬谪至流沙河,每七天还要受那飞剑穿胸百余下之苦。在经历了从人到仙,又从仙到妖的大起大落后,沙僧对天宫的冷暖真假美丑有了较清醒同时也是很激进的认识,他逐渐变得怀疑一切,任意妄为起来。最显著的改变就是盘据在流沙河为妖,“来来往往吃人多”,犯下了重重杀孽。小说第八回,观音菩萨去长安寻找取经人,路经流沙河,突然发现从水波里跳出一个长相丑恶的妖魔(即沙僧)来:

青不青,黑不黑,晦气色脸;长不长,短不短,赤脚筋躯.眼光闪烁,好似灶底双灯;口角丫叉,就如屠家火钵.獠牙撑剑刃,红发乱蓬松。一声叱咤如雷吼,两脚奔波似滚风。

第二十二回,唐僧师徒路过流沙河,“只听得那浪涌如山,波翻若岭,河当中滑辣的钻出一个妖精,十分凶丑”:

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

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

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

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外貌凶顽丑恶,行动上则大开杀戒,作者不遗余力地强调沙僧在流沙河的作恶,正是为了宣扬佛教的感化作用。而事实上,他遇上了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在其劝化下成为唐僧取经队伍中的一员,皈依佛门,修成正果。

 

 

4上一篇 << 公款嫖娼的社会学分析      下一篇 >> “性贿赂”的罪与罚  

《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形象

2010-07-26 23:05:08

归档在 小说闲谈 | 浏览 1069 次 | 评论 0 条

《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形象

文/乐云

观音菩萨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一方面,她是如来佛祖派往东土大唐寻找取经人的全权代表,不仅选中唐僧到西天取经,而且分别降伏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白龙马,让他们为唐僧取经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她又时时刻刻关注着取经事业的进展,每当唐僧师徒西天途中遭妖魔围困时,她总能及时赶到,为取经队伍消灾解愆,充当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救火队员”。

《西游记》中,观世音是佛教众神中唯一的女性,具有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性格特点。她的前身是男身,是古印度删提岚国转轮圣王无诤念的长子,名叫不眴。他与父亲和弟弟尼摩同归佛门后,佛祖为无诤念取名为无量清净,为不眴与尼摩分别起名为观世音和大势至,派他们父子三人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援引受苦受难的众生。观世音临行前向佛祖请求说,他愿行菩萨道,若是众生处于苦难、恐怖之中无力解脱时,只要念他的名字,便马上去解救,如果众生不能脱离苦海,他就不成佛。佛祖答应了他的请求。到了西天极乐世界后,他果然履行自己的诺言,只要闻念观世音的名字,即刻化身出现,帮人解灾排难。

关于观世音由男到女的神奇变化,我们姑且不论,需要注意的倒是观世音身上体现出的济人所困、解人灾愆的美德。汉民族民间信仰佛教,始终是一种感性信仰,是从具体(菩萨)开始的,他们崇尚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宗教。而观世音的应声即现,帮人度过厄难,非常符合汉民族尚义仁慈的性格特点。所以,自佛教传到中国后,观世音就成了汉民族的热门话题,救苦救难也就成为观音菩萨的代称。在广大百姓心中,她甚至超过了高高在上无欲无望的如来佛祖,而成为与他们感情最深、关系最密切的菩萨。《西游记》基本上延续了这种传统,这从她对悟空及其他妖魔的仁慈之心,以及她屡屡在危机关头替唐僧师徒消灾除厄可以看出。

但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西游记》中观音的与众不同。相对于供奉在寺庙祠院里那个庄严肃穆的观音菩萨而言,小说中的观音菩萨明显地露出世俗化的深深痕迹。兹举例如下:

其一,当初如来派观音到东土寻觅取经之人,为免路上遭遇不测,曾送给他三个箍儿,并叮咛说:“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预备的。然而事实上,观音并没有真正履行如来交付的任务。除了紧箍儿套在了孙悟空头上外,另外两个中的“禁箍儿”给了黑风山的黑熊精,“金箍儿”给了火云洞的红孩儿。结果,黑熊精成了观音普陀山后山的守山大神,红孩儿成了观音跟前提鱼篮的善财童子。两人都没有成为唐僧的徒弟,相反,却被观音降伏收用。观音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有点假公济私的味道?

其二,唐僧师徒路经黑风山,唐僧的宝贝袈裟被黑熊精掳去。悟空上门索要,却没有讨到便宜。无奈之下,他跑到南海去请如来观音菩萨。为了制服黑熊精,观音菩萨采纳了悟空的主意,变作苍狼精凌虚子的模样,真个是“鹤氅仙风飒,飘摇欲步虚”,显示出观音菩萨的无边法力。连孙悟空都赞叹道:“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悟空的本意并非调侃冒犯菩萨,但敏感的观音却还是反唇相击:“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既暗含调侃,又语带双关,从智慧审美的层面上说,观音菩萨的这一番阐释确实高妙至极。但如果我们考虑到观音是西天世界地位尊贵的菩萨这一事实,又曾广受人间香火,观音菩萨的所作所为与她的地位身份并不相衬。首先,她屈尊降位,变成妖精的模样,这本身就是对菩萨身份的“亵渎”。而后,她又嘣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这样惊世骇俗的言辞。不仅对佛教所谓的西天极乐世界充满怀疑,而且从根本上否定了神魔世界存在的可能性。此时的观音菩萨,已很难见到广大慈悲、无边法力、亿万化身的影子,反倒摇身一变为作者吴承恩向神圣与权威挑战的代言人。

其三,六百里钻头号山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纵风摄走唐僧,孙悟空受制于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再次赴南海普陀山求救。当观音听悟空说妖精变成她的模样,一向温柔娴静的她也不禁心中大怒,并恨的一声,将手中宝珠净瓶往海心里扑的一掼。原来一向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也有金刚怒目的时候。另外,观音菩萨还有多心多疑的一面。她对悟空说:“悟空,我这瓶中甘露水浆……待要与你拿了去你却拿不动;待要善财龙女貌美,净瓶又是个宝物,你假若骗了去,却那有工夫又来寻你?你须是留须些甚么东西作当。”读者读到此处可能会莞尔一笑。因为我们都知道,悟空既不贪财,也不好色,观音如此“诬蔑”悟空,一方面当然是她的疑心在作祟,另一方面,也包藏调谑玩笑的成份。其四,通天河灵感大王冻结河面,诱唐僧踏冰过河,使其落水遭擒。心急如焚的悟空直闯普陀山竹林,见到了未曾梳洗打扮的观音菩萨。小说专门用一篇韵文对此时的菩萨作了一番绘声绘色的描绘:

远观救古尊,盘坐衬残箬。懒散怕梳妆,容颜多绰约。散挽一窝丝,未曾戴缨络。不挂素篮袍,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披肩绣带无,精光两臂膊。玉手执钢刀,正把竹皮削。

抛开菩萨庄严宝相的层面,此时的观音倒更似一位妖憨可爱的邻家小女了。很明显,作者吴承恩在此对佛教经典及人们心目中的菩萨进行了世俗化的还原,佛性神性少了,而人情味却更浓了。

由此,我们能真实地感受到《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一个最大特点,即世俗化,人情化了,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话语便是观音被“消解”了。观音菩萨身上神性的消解,当然与全书幽默诙谐的风格有很大关系,但我们更愿意将它看作是一种还原,观音从男变成女,从人变成神,这中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她身上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人性没变,从这一点出发,作者对观音菩萨的一些生活化的描述,不但没有削减其作为菩萨的人格力量,反倒让人们更觉得可亲可敬,并获得较大的认同感。

 

0上一篇 << 唐朝人心目中的理想国      下一篇 >> 母亲和妻子同时掉进河里先救谁?

《西游记》中的道士与国王

文/乐云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这勿庸置疑,但能不能算得上的是一部宗教小说呢?答案显然不是。从表面上看,小说中充斥着佛教、道教、禅宗的相关术语,尤其是许多章节的题目都是由类似的术语组成。但这并不表示说,作者有着强烈的宗教思想。事实上,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作者都进行了无情的嘲讽。譬如他曾借孙悟空之口多次称玉皇大帝为“玉帝老儿”,也曾面对如来佛祖责备其是“妖精的外甥”,更是咒骂观音菩萨“该他一世无夫”。须知,他骂的都是宗教世界里的最高神,而孙悟空的态度其实就是作者的态度。由此可见,作者对宗教是抱着怀疑态度的。但相对于佛教来说,他对道教的遣责显得更多一些,一个明显的例子便是小说中的人间国度的国王往往因崇信道教、重用道士而遭受大难。比较典型的例子有三个:

小说第37至39回,唐僧师徒路经乌鸡国。唐僧夜间梦见冤死的乌鸡国国王的诉冤。原来三年前,乌鸡国遭受大旱,河枯井涸,民不聊生。正当危急之时,来了个钟南山上的道士,自称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国王请他登坛祈祷,果然倾刻间就大雨滂沱,化解了旱灾。国王见他如此神通,便与他八拜之交,结为兄弟。殊不知这个道士竟包藏狼子野心。一次国王出去游春,与那全真道士携手来到御花园。忽见那八角琉璃井中闪现出万道金光,国王好奇地去看是什么宝贝,却不料道士陡起凶心,将国王推下井内,并将石板盖住井口,拥上泥土,移一株芭蕉栽在上面。道士趁机变成了国王,窃取了王位。如此过了三年,只到唐僧师徒路过这里,方才由孙悟空救活了冤死在井里的真国王,揭露了假国王,还真相以大白。耐人寻味的是,这个全真道士虽然是窃取了王位,名不正言不顺,但从治国来说,他比那禄禄无为的真国王强了许多。按照文殊菩萨的说法是:“自他到后,这三年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何害人之有”。虽有为青毛狮子开脱的成份在内,但也确实证明了全真道士真有治国之才。但菩萨的话马上遭到悟空的驳斥:“固然如此,但只三宫娘娘,与他同眠,点污了他的身体,坏了多少纲常伦理,还中做不曾害人?”悟空的反驳是从正统伦理道德出发,而文殊菩萨的回答也颇有意味:“他是个骟了的狮子。”悟空与菩萨的争执集中在道德名节上面,而忽略了国王是否应该有治国之才这个方面,从这个角度来说,道士的才能正好证明了国王的昏庸无能。

第44回,师徒路经车迟国,却发现该国的和尚都遭受牢狱之灾。原来20年前,该国遭受亢旱,地无点雨,国王请僧人和道士共同求雨。谁知和尚没有祈求到雨,而三个道士虎力大仙、羊力大仙、鹿力大仙却呼风唤雨,“拔济了万民涂炭”。这样一来,国王认为和尚无用,拆了他们的山门,毁了他们的佛像,追了他们的度牒,强迫他们做苦力。三个道士一下名声大振,被封为国师,权倾一时。作者似乎为了表明道士的可恶,将他们惩罚和尚的手段浓墨重彩地渲染了一番。不但强迫和尚做苦力,使得原来的二千余众只剩下后来的五百;更为突出的是,“且莫说是和尚,就是剪鬃、秃子、毛稀的,都也难逃”,其惩罚之狠之广,耸人听闻。关于道士的恶行我们在此不必多说。有意思的是,和尚求雨,虽然虔诚,但只知道空念经,没有实际效果;反倒是道士求雨,凭借其法力,马上能呼风唤雨。虔诚的和尚比不上邪恶的道士,这其实也是曲折地对佛教予以讽刺。

第78回,比丘国国王宠信道士,并封他为国丈。道士只知道一味逢承,进献美女,呈献所谓的延寿之药,搞得国王羸弱不堪。而险恶的道士拿出治病的药方竟是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作引子,煎汤服药。昏庸的国王竟然信以为真,派人抓了一千一百个小儿,准备杀了做药。幸亏唐僧师徒及时赶到,才救了那些小孩的性命。一个并无什么本事的道士,仅仅只是因为进献美女寿药,便马上获得国王的欢心,国王的昏庸由此可见一斑。事实上作者也确实是有所影射。我们可以从作者生活的明代获得某些线索。

明世宗的佞道是有名的。他不仅躬亲斋醮,广修道观,而且还自封为“三天金阙无上玉堂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尊开真仁化大帝”,对宫中道士委以重任,加官进爵。他就先后封道士邵元节、陶仲文为“真人”,这些“真人”身居高位,甚至官至礼部尚书。而对于敢于直谏的大臣,他却百般镇压迫害。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御史杨爵、编修杨名、太仆卿杨最、吏部尚书熊浃等人均遭到轻则杖击贬官,重则下大狱,处以死刑。需要说明的是,在当时以皇帝为首的朝廷大力提倡道教的大背景下,吴承恩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将道士和国王的沆瀣一气、鱼肉百姓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应该说,作者对道教是深为不满的,但是他也清晰地认识到,佛教也并不是治国的处世良方。因而他虽然是遣责道教,但无意中也流露出对佛教“无所作为”的不满。作者苦于找不到一个能拯救万民的良药,因而透露出深深的迷惘。

 

0上一篇 << 母亲和妻子同时掉进河里先救谁?      下一篇 >> 关于知识分子

《西游记》中的托塔天王李靖

文/乐云

托塔李天王在《西游记》中登场的次数不多,主要有三次:一次是悟空因嫌纱帽小,搅乱蟠桃大会,返回花果山占山为王,玉帝差遣托塔李天王父子及四大天神率十万天兵天将下界征讨孙大圣。另一次是,火焰山悟空与牛魔王大斗法力,李天王父子助悟空擒魔。最后一次是李天王义女金鼻白毛老鼠精在陷空山劫掠唐僧,悟空请其出山收服。第三次篇幅较长些,从而给了我们一个近距离考察他的机会。

托塔李天王的原型李靖是唐代李世民麾下的一员勇将。据史料记载,他生于公元571年,卒于公元649年,唐京兆三原人,本名药师,精熟兵法。唐初,从李世民征王世充,授开府。其后参加征萧铣,镇压辅公祏起义。贞观二年为代州行军总管,破突厥,四年俘颉利克汗。又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破吐谷浑。以功封卫国公,著有《李卫公兵法》。作为一个有勇有谋的英雄人物,很显然,李靖曾为大唐王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有关李靖的故事在中唐以后开始在民间流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身上作为侠士的色彩逐渐得到了强化。五代时期杜光庭撰的《虬髯客传》中的李靖,就是一位卓有才识的英雄侠士。小说中的李靖,本为布衣,却不畏权贵,他不仅能当面指责势倾朝廷的权臣杨素,还能献治理天下的奇策,最后他又明智地选择了辅佑唐王朝的道路。他是一个有胆有识、沉着冷静的人。应该说,李靖所走的道路,无疑是作者替当时天下所有有志之士选择的道路。其激赏之情自不待言。

《西游记》中的李靖,摇身一变为掌管天界十万天兵天将的降魔大元帅,玉帝跟前的大红人。他有两件异常厉害的宝物。一件是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这件宝物能镇妖降魔,不过小说中李天王主要是用它来对付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哪吒。另一件宝物便是照妖镜。第六十一回,孙悟空大战牛魔王,牛魔王不敌孙悟空,便打算变化脱身,却被旁边的李天王用照妖镜照住本像,腾挪不动,无计逃生,只好俯首就擒。关于纪镜的传闻,六朝以来就有,初唐王度的《古镜记》则集其大成。小说讲的是作者从汾阴一个姓的书生那里获得一枚宝镜,从大业七年五月起,王度持镜宦游各地,先用此镜除去化为婢女的千年老狐;继而又灭掉芮城令厅前树中的蛇精;并在陕东以宝镜为民消灾除疫。此后,王度的弟弟王绩继续拿着这枚宝镜出游,登高涉险,均一一逢凶化吉。按照中国志怪小说的传统,妖魔鬼怪一旦现出原身,马上便会失去魔力,任人宰割。而古镜照出妖怪原形,正表达了人们希望以此来降魔除怪的美好愿望。托塔李天王在天界虽贵为大元帅,但其本领却很稀松,而指挥才能更是有限,如果不是手持黄金宝塔与照妖镜,李天王只怕很难服众。

《西游记》中有关李靖的身世未闻其详,只在第八十三回的只言片语中微露出一点端倪。孙悟空因金鼻白毛老鼠精供奉李天王父子的牌位,气冲冲地找李天王算帐。李天王辩解道:“我止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小儿名金吒,侍奉如来,做前部护法。二小儿名木叉,在南海随观世音做徒弟。三小儿名哪吒,在我身边,早晚随朝护驾。一女年方七岁,名贞英,人事尚未省得,如何会做妖精!”李天王倒也没有说谎,金鼻白毛老鼠精虽拜李天王为父,但事实上有名无份,老鼠精在下界的恶行和李天王父子没有多大干系。不过,作者在此给我们传递出这样一条信息:李天王是个极有心机的市侩官僚。他将两个儿子一个给法力无边的如来佛祖做护法,一个给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做徒弟,一方面可以使其在天界大元帅的位子上坐得稳稳当当,另一方面,将来即使出什么事也可互相有个照应。常言道,背靠大树好乘凉,李天王背靠佛祖和菩萨这两棵大树,其荣华富贵自是受用不尽。

但李天王的第三个儿子哪吒却给他惹下了许多麻烦,父子间早有嫌隙。《西游记》第八十三回对李天王父子的过节有简短的回顾:

原来天王生此子时,他左手掌上有个“哪”字,右手掌中有个“吒”字,故名哪吒。这太子三朝儿就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要抽筋为绦子,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奋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一点灵魂,径往西方极乐世界告佛。佛正与众菩萨讲经,只闻得幢幡宝盖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将碧藕为骨,荷叶为衣,念动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运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后来要杀天王,报那剔骨之仇。天王无奈,告求我佛如来。如来以和为尚,赐他一座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那塔上层层有佛,艳艳光明。唤哪吒以佛为父,解释了冤仇。所以称为托塔李天王者,此也。

李天王对待自己的亲身儿子不免残酷了些,佛祖之所以息事宁人,归根结底还是李天王父亲的身份,谁叫他是父亲呢?哪吒受了委屈,也只有忍着罢。不过,作者对李天王也小小地揶揄戏谑了一番:李天王认为孙悟空诬陷于他,命手下将悟空绑了,并且抡起刀来,照行者劈头就砍。早有那三太子哪吒赶上前,将斩腰剑架住,叫道:“父王息怒。”此时的李天王大惊失色。读者可能有些不解,好在作者马上为我们解开了谜团。原来李天王父子虽然和解,但李天王对儿子始终怀有忌惮之心,他时时托着那宝塔,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对付妖魔,而是提防哪吒报复。今天因为没有托着那塔,恐哪吒有报仇之意,故吓个大惊失色。李天王的小人之心在此昭然若揭。随后,他“却即回手,向塔座上取了黄金宝塔,托在手间”,然后才底气十足地问哪吒有何话说,摆出一副老江湖的架式,而其实内心紧张虚伪得要命。再来看看李天王与老鼠精的关系。原来三百年前,她曾在灵山偷食了如来的香花宝烛。如来差遣李天王父子,率领天兵,将她擒获。本来罪该当死,但如来佛祖却突然慈心大发,“积水养鱼终不钓,深山喂鹿望长生”,饶了她的性命,故而这老鼠精拜李天王为义父,哪吒为义兄,在下界供设牌位,侍奉香火。依李天王的精明,他肯定不愿摊上这门不尴不尬的“亲戚”,但碍于如来的情面,他又不得不摆出很高的姿态,默认了这层关系,而事实上他根本就没有把这件事往心里放,李天王的健忘,更多的是刻意为之。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西游记》中的李天王是那种极有心机的市侩官僚的典型,作者以寥寥数笔,开了他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西游记》之后,清人许仲琳编的《封神演义》对李天王与哪吒的关系有较详细的描述。且看《封神演义》第十二、十三、十四回:李靖自幼访道修真,拜西昆仑度厄真人为师,学成五行遁述,因仙道难成,故遣下山辅佐纣王,官居陈塘关总兵,享受人间富贵。李靖并没有什么真本领,在任一方却碌碌无为,他派两个儿子分别赴九龙山和九宫山学艺,希望能得道成仙。李靖又是胆小慎微的官僚。哪吒大闹龙宫,射杀碧云童子,主要是顽皮淘气所致,而李靖不敢得罪东海龙王与石矶娘娘,在他们面前畏畏缩缩,哭哭啼啼,大骂哪吒。为避免惹祸上身,他亲自送哪吒到石矶娘娘洞前请罪。在此,我们看不到一点李靖的怜子之心,护犊之意。在他心目中,亲情人性都可以不要,唯独不能少了头上的乌纱帽,还有人间的荣华富贵。如果说《西游记》中的李天王只是可笑的话,那么《封神演义》中的李靖便是可厌而可悲了。

从《虬髯客传》中的风流侠士,到《西游记》中的极富心机的市侩官僚,再到《封神演义》中那个胆小怕事,毫无人情味的小官僚,李靖这一文学形象在民间走过了一段由褒到贬的嬗变历程。

 

2上一篇 << 关于知识分子      下一篇 >> 西游新解:刘全的现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