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花千骨之龙神:论古代铜镜制模技术的三个历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3:26:29

论古代铜镜制模技术的三个历程

董亚巍 (鄂州市博物馆副研究员)

Abstract

The ancient bronze mirror′scasting techniques have arosen and developed for 4000 years .In thislong developing process,we can find the traces of the progressivetechniques.

Basing on the study to the shape of high-tin mirrors and castingtechniques ranging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to late Tang Dynasty ,andsynthes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s、economy、socialculture、scienceand technology of those historical periods ,the writer points outthat it has gone through three courses that the making-mouldtechniques of bronze mirror have developed.

Key words :bronzemirror   mirror′smould technique of making mould

 

摘要:

中国古代铜镜铸制技术的发生与发展经历了4000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铸制技术发展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的留下了技术进步的踪迹。本文通过对战国时代至唐晚期高锡青铜镜型制及铸制技术的研究,综合以上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铜镜制模技术经过了三个历程。

 

关键辞:      青铜镜          镜模         制模技术

 

中国古代铜镜的铸制技术与青铜器一样走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史。由于社会政治集团重视青铜礼器,所以青铜礼器的铸制技术在商代早期,甚至在更早一段历史时期就已十分成熟。青铜镜从其几何形状看,比铸制青铜礼器相对简单。其铸制过程虽简单,但由于不是当时社会政治集团的社会活动必须品,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因此,其铸制技术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内没有得到技术进步。从齐家文化期至西周的这一历史时期内,铜镜的铸制技术基本处于一个摸索阶段。从出土资料可知,齐家文化期的铜镜合金中的含锡量仅为9.7%,这种化学成分的合金铸制的铜镜在使用时,仅可以映像,谈不上几何造型及艺术性,与同时代青铜器的制模、制范技术及青铜器的几何造型相比,存在着极大的反差;其镜体的合金技术离战国时代青铜镜标准含锡量22%尚有较大的差距。包括商晚期的铜镜在内,其镜体直径都较小,还造不了中型镜,其型制呆板、镜缘与镜钮无定型,属于铜镜铸制技术的早期阶段。西周至春秋时期出土的铜镜数量并不多,但从铸制技术而言,其合金中锡含量已远远超过了商代晚期以前镜,其型制也趋于成熟,这一历史时期的铜镜技术发展的速度明显超过了商代以前,给战国镜的规范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经过春秋至战国时代出现了诸子百家,社会政治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科学技术在这一时期里突飞猛进。延续了数千年的青铜器铸制技术早已高度发达,青铜镜的铸制技术在这一时期完全得到了规范化。

这里所谓规范化,是指战国时代南北各地的铸镜技术经过了数千年的经验总结,摸索出了合理的合金成分、几何造型、制模制范技术统一等,从而进入了规范生产阶段。南北各地从制模、制范、合金技术都基本一致,铸制出铜镜的型制也基本一致的形成了内凹式卷缘、弦式钮及采用了高锡青铜合金。战国以后,铜镜的铸制技术稳步发展,直至唐代。

隋唐时期铜镜的浮雕艺术虽较前朝发达,但其塑模技术乃是在东汉就已形成的技术。因此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从战国至东汉中期这一历史时期内,铜镜的制模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特点。

纵观中国数千年的铜镜铸造史,其制模技术直接制约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铜镜文化、技术的发展。通过研究认为,中国铜镜的制模技术共经过了三个技术进步的历程。

中国古代铜镜从战国至唐代晚期一直采用了高锡青铜合金。所谓高锡青铜,是指含锡量在20%以上的铜合金。由于种种原因,宋代以后铜镜合金中铅含量逐渐增高而锡含量日趋降低,已不属于高锡青铜,因此本文中所说高锡青铜合金的铜镜,是指战国至唐晚期这一历史阶段中所生产的铜镜,而制模技术则是指战国至东汉之间制模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生产铜镜必须先设计镜模,有了模具才能进行制范、浇铸、修整。从战国至唐代,镜模的设计制作经历了三个历程。在这三个历程中,先民们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的社会条件及技术条件所限制,其设计思想及制作技术都不可能超越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及技术水平。下面分别论述在这三个历程中,各个历史阶段的技术发展概略。

第一个历程在战国早期至战国晚期

这一历史时期镜模制作的特点是移植拼接地纹。

战国时代早期即处于青铜时代又处于奴隶社会中,大量铜原料用于生产青铜礼器及青铜兵器,其产品属于社会政治集团的社会地位象征及维护政权的工具,这是国之大事,而作为生活器的铜镜,对于政治集团的政权不起维护作用,不是当时的社会必须品,其产品只供应了少数贵族,因此其铸制技术没有与青铜器真正意义上的同步发展,只是为社会的少数贵族使用而铸制。

从许多出土战国镜的背面纹饰中可以看到,其地纹是许多块兑起来的。在战国时代及其以前,所铸制的青铜器中大多为立体件,如鼎、壶、尊等,其器身都不是平面。即使铸造方鼎,其纹饰也讲究“三层花”那么有层次。其纹饰有一个共同特点,大多为一组组的整体。因这些纹饰大多没有直接雕塑在模上,而是在专用的纹饰模上夯出的纹饰范,这些纹饰范在夯制器物外范之前与器物外范不是整体,而是在夯制器物外范时将提前制好的纹饰范块安置在模上被夯制到整体外范中。如果不采用这种工艺制范,由于青铜器大都不是平面,夯范后的文饰部位在脱范时很容易被挂破。所以在战国时代及其以前,青铜器的模大多没有纹饰。这种制模的技术与方式,是当时制作青铜礼器的规范工艺,制作镜模坯的纹饰块,就是借用青铜礼器地纹的模块拼接而成的。图1为1975年10月在鄂州市鄂钢五四四工地第74号东晋早期墓葬中出土的战国四叶镜,直径11.3cm,可以清楚地看到,镜背纹饰的地纹是由24块青铜器的地纹拼兑而成,拼成一定的尺寸面积以后,就会成为一个方形的地纹坯。将其安置在陶车上固定一个中心点车成圆形后,再加泥料车制内凹式卷缘。当母模完成以后,用泥料翻成阴模,再在阴模的地纹上压刻各种纹饰如四叶纹、蟠螭纹、“山”字纹等等,阴干后再将其翻成阳模,此时就成为不带浇铸系统的整体镜模了。图2为1975年5月在鄂州市鄂钢四栋大楼第49号墓中出土的另一枚战国四叶镜,直径11.2cm,可以看到,地纹是由13块青铜器地纹拼兑而成,在将方形地纹坯安置在陶车上固定一个中心点时,没有选择好一个合适的对接缝中心,使得镜模上的钮座与对接缝的布局极不协调,甚至连四叶的方向也与地纹的接缝不协调。毫无疑问,战国这种拼兑地纹的制模方法,只能出自青铜器的制作者,因为只有在他们手中才有大量的青铜器地纹的模块。因地纹模块有大有小,所以造成战国镜地纹的拼兑块亦有大有小。采用这种方式制模省去了一些设计、雕塑的工艺,但却在客观上制约了铜镜型制的发展。因此,战国镜从几何形状来看,除平板式镜体外,基本再没有什么变化。

第二个历程在西汉初至王莽时期

这一历史时期镜模制作的特点是应用陶车及圆规技术。

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以后,连续数百年的兼并战争彻底结束,奴隶社会进入了封建制社会,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史记》载:“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1】此时的社会经济已较繁荣,从京城到边远处处堆满了粮食,仓里的粮因积压而发霉,钱多得不可数。平民百姓的生活水平日渐富裕,其社会地位也逐渐提高,相对战国时代而言社会稳定,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大量使用的农具、工具及兵器都被质优价廉的铁质所取代,社会政治集团大量使用青铜原料铸制礼器及兵器的时代基本结束,铜材开始用于发展社会经济。“至孝文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2】。”这种铜质货币可以由郡国及民间自行铸造的政策,在中国历史上大约只有西汉初期。

青铜时代结束以后,延续了数千年的青铜范铸技术基本被两种长期大量生产的铸件承袭下来,即铸钱与铸镜。这两种铜器的范铸工艺及合金技术截然不同,是各自按照自己的发展需要在不停地改进及革新。

从社会背景看,在这一时期里,铜料制品第一次进入了市场流通交易,铜镜的使用者已不再是奴隶主贵族,而是寻常百姓家,铜制品的铸制者也不再是战国时代的专业工匠及专业奴隶,而是一般的没有从事过青铜礼器铸制的平民百姓。此时铸镜的目的已不再是专为供奴隶主贵族使用,而是为了供应百姓的市场需求。对于铸镜者而言,是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西汉初年铜料开放使用的政策,是为了发展社会经济。从西汉初年民间大量采用石范铸钱3】及西汉镜以几何造形为主看,新型的铸造工匠应是来自民间的普通百姓。他们很可能绝大多数没有青铜礼器制作的经历,塑造镜模的造型思想,是按照机械的思维方式来进行设计。此时铜镜的使用者是百姓,镜模的设计者再不需要考虑使用者的社会地位。所以,西汉镜的造型、纹饰明显摆脱了战国时代青铜器纹饰的造形思想,以机械的几何纹及铭文为主,而更多地体现了圆规制图技术。西汉初年的昭明镜、草叶纹镜、内向连弧纹镜及星云镜等,在这些贴近百姓使用的镜种的纹饰中,都显示出了机械的转动与圆规制图的痕迹4】。西汉初年镜就象一个巨大的车轮在不停地转动着,带动历史向前推进。

西汉制作镜模的工艺已不再是采用战国时代那种地纹的拼接法,而是用泥料直接在陶车上车出镜体的圆形泥坯。图3为西汉早期的昭明镜,如这种几何形状的镜体,在陶车上车泥镜坯时,可直接车出镜缘、镜钮、钮座、镜钮外的凸棱等,当用圆规在泥坯上分出8个内向连孤后,再将内向连弧以外的空槽车成空铭文带,翻成阴模后,在阴模上压刻文字、复线纹及其它纹饰线条。当再翻成阳模后,即我们所看到的昭明镜的几何形状了。制作这样的镜模,不需要工匠具备纹饰的雕塑技能,只需要工匠掌握一点最基本的圆规应用技术即可。这种制模工艺对于西汉早期铜镜的制作技术及百姓使用的普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图4为一枚西汉时期的草叶纹镜5】,此镜的纹饰应用了圆规进行机械制图的技术,相对早于它的昭明镜而言,有明显的技术提高。可以看到,除镜缘的16出内向连弧纹需来用圆规技术完成外,对于纹饰中的方框、乳钉等的定位,皆是使用了圆规技术。此镜模的制作方法,亦是先将泥料安置在陶车上车出大于镜体尺寸的泥镜坯,这个泥坏包括镜钮、钮座及镜缘,如图5所示,用圆规在镜缘外分出16个内向连弧后,将连弧以外的泥料车掉,将其翻成阴模,在阴模上用圆规分出十字线及乳钉的位置,然后压刻出方框纹饰及铭文,乳钉应也在阴模上钻出。当再翻制成阳模后,即还原成我们看到的铜镜一样的泥模了。如这种采用了圆规在镜模上进行了机械制图的例子,在西汉的铜镜中比比皆是。如图6所示,在西汉星云镜的纹饰中,亦充分体现了圆规的应用。其具体的操作方法,与草叶纹镜的制作方法相同,只是设计的纹饰不同。由于篇幅所限,请参看注释4,这里就不作论述了。

《墨子·法仪第四》云:“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平以水),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犹逾已。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生活在春秋与战国之交的墨子,在这段话中说的十分明确,百工在作方形物时须用矩,作圆须用规,天下作任何事都要有“法”有“度”,而矩及规即是其五者之二。看来早在战国时代,人们对于应用规与矩制作器物已有了足够的认识,只是战国时代规用于镜模的制作较少。

西汉时期的镜模制作工匠应用圆规作出各种纹饰的技术,应当是圆规技术在实用领域的发展,亦是今天机械制图的开创与奠基。这些属于机械制图的开拓者,不是科学家,亦不是什么高级工匠,而是那些普普通通的手工业劳动作者,诸如制作镜模的工匠等。西汉的工匠应用了陶车及圆规技术,创造出了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镜种,给中国西汉的铜镜文化留下了绚丽多彩的辉煌。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镜种,莫过于四神博局镜。博局镜有许多品种,但纹饰的基本为线雕四神、TVL纹、大小乳钉、方框等组成。图7为从孔祥星、刘一曼《中国铜镜图典》中摘录的一枚四神博局镜的拓片,现从此图的任意一个45度角的线可以看到,V纹、大方框、小乳钉、小方框、柿蒂叶尖、钮心、柿蒂叶尖、小方框、小乳钉、大方框、V纹等11个点为一条直线,还可看到,大乳钉、小乳钉、钮心、小乳钉、大乳钉等5个点亦为一条直线。毫无疑问,镜背纹饰中的大乳钉、大方框、小方框都在直线与以钮心作圆的交点上,形成与钮心的等距离。很明显,四神博局镜的制模方法已不是普通工匠能够胜任的,它的制作不光要求在陶车上车出泥坯,还需要有一定的机械制图的技能,更需要有流畅的线雕形象的塑造技能,而持有这一技能者又必须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因此我认为,四神博局镜的制模技术在王莽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它的设计思想及机械制图与艺术及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是前所未有的。图8为东汉四神博局镜的设计理论图,不难想象,若无圆规技术的应用,手工直接在镜模上进行线条纹饰的雕塑,是不可能塑造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四神博局镜的。

 

第三个历程在东汉早期至东汉晚期

在这一历史时期内,铜镜的制模技术创造出了化整为零的制模工艺,从而开始形成以浮雕艺术为主流的时期,浮雕技术逐渐取代了几何造形及线雕艺术。

王莽以后,在中国的铜镜背纹中逐渐开始出现了浮雕纹饰。这里所说的乳雕纹饰,是指手工用泥料逐个塑造出来的。与前朝铜镜纹饰的制作技法相比,战国镜上的纹饰一般是在阴模的地纹上压印出来的,西汉一些镜上的乳钉亦是在阴模上用成形工具压出来的,王莽以后的乳雕纹饰艺术与前朝的制作方法不同,是用泥料雕塑好一个个动物或神人的单独形象,再一个个单独贴到车好的泥镜坯上去的。经翻成阴模后,取掉一个个所贴的形象,模就成为了整体。经修整、压刻铭文,再翻成阳模就成为具有乳雕纹饰及铭文的整体阳模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艺术不断地发展,民间的雕塑技艺越来越高。铜镜是生活日用品,如同我们今天的服饰一样会紧跟社会潮流走,当时的文化艺术有什么动向,都会很快反映到铜镜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之中。因此,自王莽时期前后铜镜纹饰开创了浮雕艺术以后,东汉的环状乳神兽镜是较为典型的例证。此镜的制模方法,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即如前文所述,先用泥料在陶车上车出泥镜坯,,这个泥坯包括镜缘、镜钮、空铭文带或者空画文带及镜体的几何形状。用泥料单另雕塑各种神及兽的单个造形,半圆、方枚亦的镜模雕塑的如今天的图章待用。将雕塑好的神兽一个个摆贴到镜坯上翻成阴模,用图章式的半圆及方枚在阴模上压印出纹饰,将神、兽以及其它所贴纹饰从阴模中脱出后,压刻铭文,经修整再翻成阳模后,一枚完整就完成了。

图9为1971年8月在鄂州市鄂钢544工地出土的一枚直径18cm的天下画纹带对置式神兽镜6】的局部图,从纹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处缺陷,这是由于当泥范在镜模上夯好后脱范时泥范被粘掉了一部份,被粘掉处就会在泥范上形成处不规则的坑;铸镜工匠没有填补这一坑,而是用现成的半圆章及方枚章在坑内各压印了一处,再用三角形工具在坑内的边缘压印了一排锯齿纹,当浇铸成镜以后,就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了。从这一铸造缺陷中我们可以看到,半圆、方枚及锯齿纹都有现成的工具或单个小模,可以随时在制模过程中灵活的应用。

自王莽以后铜镜的制模技术开创了浮雕艺术,东汉以后浮雕技术在铜镜上的应用越来越成熟越广泛。至隋唐时期,铜镜的浮雕纹饰艺术虽然达到了历史的顶,但其镜模的制作技术却还是承袭了汉代以来的工艺技术。                                            

综上所述,各个历史时期铜镜模具的制作技术,都会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等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仔细观察镜背纹饰,就会发现各个历史时期的铜镜都会留下历史的特征的,这些特征都不可能超越时代。从战国早期至东汉晚期近700年的历史时期内,中国铜镜的制模技术由拼兑地纹技术经圆规机械制图技术进而发展到最后的高浮雕技术,亦是中国先民们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同步向前推进的。

在战国以前,铸镜技术从型制到合金技术基本还处于不定型阶段;唐代以后,铸镜技术由范铸逐渐改为砂型,合金技术由高锡青铜逐渐改为高铅青铜。所以,对于中国铜镜制模技术发展的三个历程的论述,是指战国至唐代这一历史时期内的高锡青铜范铸法铸镜的工艺技术。

                                                        2003年5月27日于鄂州市博物馆

【1】《史记·平淮书》岳麓书社出版发行1988年10月第一版。

【2】同【1】

【3】王楚栋董亚巍王金华李秀辉周卫荣《西汉石范铸钱原因初探》第32页,中国钱币2003年1期。

【4】董亚巍郭永和《从汉代铜镜纹饰看圆规在制图中的应用》江汉考古2003年4期。

【5】孔祥星、刘一曼《中国铜镜图典》第193页的日光对称单层草叶纹镜的拓片图。

【6】鄂州市博物馆《鄂州铜镜》第52页图125镜,中国文学出版社2002年2月。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