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校内租房东区:中医药治疗腰椎键盘突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5:42:5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疼痛症状的最常见疾病之一。据统计,其发病率占腰腿疼痛病人总数的15%。近年来随着医学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先进仪器的广泛应用,该病的诊断率得到显著提高。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自2003-2006年,采用中药汤剂内服配合外敷中药理疗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34~65岁,平均44.5岁;病史8个月~lO年,平均3.3年;其中有明确腰部外伤史的病例29例,有慢性劳损病史的病例17例,有感受风寒湿病史的病例14例;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34例,合并腰椎管骨性狭窄的病例13例,合并黄韧带肥厚的病例13例。所有病例均经x线和CT或MRI检查。其中病变节段在L4~5的28例,在15~SI的15例,在L3~4的6例,同时合并L4~5、L5~S1的11例。    所有病例均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感受寒湿病史。腰痛、疼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腰部活动受限、跛行步态。查体:腰部活动受限、棘旁0.5CM压痛(+)并向下肢放射,皮肤感觉障碍、肌力减弱,直腿抬高试验(+)。    2 治疗方法    2.1 内治方法 所有病例均依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4型并予以中药口服。寒湿型:治以散寒行湿,温经通络。予以甘姜苓术汤(茯苓12g,桂枝9g,白术6g,甘草6g,干姜6g)口服。湿热型:治以清热利湿,舒筋止痛,予以四妙丸(川黄柏12g,薏苡仁10g,苍术10g,怀牛膝10g)口服。瘀血型: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予以身痛逐瘀汤(秦艽3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甘草6g,羌活3g,没药6g,当归9g,五灵脂6g,香附3g,牛膝9g,地龙6g)。肾虚型:治以温补肾阳或滋补肾阴,分别予以右归丸或左归丸口服。    2.2 外治方法 中药止痛散(姜黄20g,白芷20g,栀子20g,没药15g,大黄15g,三棱12g,延胡索15g,莪术15g,细辛5g,冰片12g)研末,以70%酒精与水的混合液调成糊状外敷腰骶部,结合TDP神灯红外线热疗,理疗时间为25min。适当调高TDP神灯照射距离,以局部皮肤泛红为度(避免过热造成局部皮肤烫伤),每日理疗2次。共1个疗程(14天)。    治疗期间患者要卧硬床休息减少活动,同时避免感受风寒。    3 疗效判定标准及结果    根据《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估。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或接近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可达85°左右,能恢复原来工作;显著进步:症状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试验超过70°,可恢复原来的工作;好转:症状部分消失,腰腿痛减轻,直腿抬高试验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可担任较轻工作;无效:症状无明显减轻,不能参加工作。    本组60例均经1个疗程(14天)的治疗,根据上述疗效标准评定,治愈32例占54%;显著进步24例占41%;好转2例占2.5%;无效2例占2.5%。对58例治愈、显著进步及好转的病例进行了6个月-2.3年的随访,平均为8.5个月。其中因外伤复发的病例6例,因感受风寒复发2例,总复发率13.7%。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问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外伤仅是其发病的重要成因。由于椎间盘突出于椎间隙,刺激压迫神经根,使得神经根发生急性创伤性炎症反应,神经根呈充血、水肿、变粗、异常敏感状态。在临床上表现为腰部及患侧下肢的疼痛、麻木、感觉障碍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传统医学中的“腰痛”一证。<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日:“骨者肾之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日“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明代著名医学家王肯堂对本病也有独到的认识,他认为本病“有风、有湿、有寒、有热、有闪挫、有瘀血、有滞气、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究其成因是以肾虚为本,以感受外邪,跌扑闪挫为标,因此在治疗时除治以散寒行湿、清利湿热、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外还应配以补肾强腰的药物以达到扶正祛邪的且的。    甘姜苓术汤中以干姜、甘草散寒暖中,茯苓、白术、甘草健脾渗湿,对于寒湿型腰痛可达到暖土胜湿,使寒去湿化诸症自解。四妙丸中苍术苦温燥湿,黄柏苦寒清下焦之热,配以薏苡仁、牛膝清利湿热、通利筋脉。四药合用,则湿热可除,使腰筋强壮疼痛痊愈。身痛逐瘀汤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没药、五灵脂消肿定痛,香附行气以活血,牛膝引血下行并能强腰膝在外用中药止痛散中莪术、三棱、没药、大黄破血逐瘀,消积止痛。姜黄、延胡索行气止痛,冰片清热止痛。白芷、细辛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栀子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综观全方,活血行气之中药为基本方兼以清热、除湿、散寒而共收止痛之效。    依据中医辨证分型,采用中医经方内服结合外敷中药理疗治疗是中医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大特色。中药内服、外治在起到朴益肾气、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作用的同时,也可以促进患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减轻神经根水肿情况,从而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列症状得以缓解。    此外,在本组病例的治疗中,笔者观察到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例治疗效果较好而合并腰椎管骨性狭窄及合并黄韧带肥厚的病例治疗效果较差。究其原因,中医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选择性的,也存在相对的局限性,因此中医药方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之一。(杨鸫祥 崔婀娜)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目前任何医学手段都达不到治愈效果的,只能是慢慢康复。【腰椎间盘突出 矫正“地基”很关键】 大众科技报
(科技部主办《大众科技报》2010年1月22日 作者:吴华) 腰椎间盘突出,是当代社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日趋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姿势性问题是病因
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多数是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姿势所导致。最初的表现只是姿势不正弯腰驼背,局部的过度受力,时间久了会造成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形成腰肌劳损等慢性腰痛,所以也称姿势性腰痛,而腰椎间盘突出则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积累的结果。
既然姿势性问题是病因,那么无论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后的康复,矫正姿势都是不可或缺的,合理的姿势是康复运动的基础和前提。否则,病因的问题不解决,只能是反复发作,恶性循环,越来越重。
  人的姿势是一个力学整体,重心的作用至关重要。大家可以自我感觉一下:以最挺拔的姿势站立,重心一定是位于脚跟部位;而弯腰驼背时,重心一定会前移。从足部解剖结构而言,粗大坚实的足跟是最适合承重的部位,也是人类特有的,进化的标志。这都是科学界的共识,那么如何让人体重心后移,就是矫正姿势的核心和原则。
倒走效果好
腰椎间盘突出的保守治疗方法,目前公认效果最好的是倒走。其根本,就是作为反向运动,能有效强制人体重心后移,从而矫正姿势。同时,也就容易解释,为什么高跟鞋会导致和加重腰痛症状,因为它的作用是强制人体重心前移。
从人体力学角度讲,鞋对于人,就相当于建筑物的地基,地基前倾,重心必然前移,脊柱的弯曲加大,高跟鞋被称为腰椎杀手道理也就在于此。所以,大夫们都会告诫椎间盘突出患者不宜穿高跟鞋,患者也都加以注意。
中跟鞋有害无益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作为具有同样不利作用的中跟鞋却被忽略了,中跟鞋的危害和高跟鞋仅仅是量的差异,中跟鞋和高跟鞋之间,是中高跟鞋,二者是无法分隔的过渡关系,任何高度的鞋跟,其地基作用都会导致人体重心的前移,对腰椎健康有害无益。某些中跟鞋有益健康的说法,有违最基本的逻辑,并非来自于科学界。相反,早在2000年的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术年会上,就有论文全面论述中跟鞋的不利,认定中跟鞋有益健康是伪科学,得到了足外科专家陈宝兴教授的大力推荐和支持。
“说破无毒”,中跟鞋的问题并不可怕,知道了可以避免,可怕的是浑然不知,把伤害当保护则更加可怕。明辨是非,趋利避害,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治疗尤为重要,很多人把带跟的鞋换成平底鞋,腰痛症状就感觉明显减轻。
地基的作用很重要  
  既然明白了地基的原理和作用,那么做反向操作就可以达到化害为利的效果。大家可以做个垫高前脚的试验,赤足站立,前脚踩一本20毫米厚度的书,让脚掌高于脚跟,这样人体的重心就被强制后移,姿态立刻趋于挺拔,方法简单但非常有效,这就是地基的作用。
在医学界,该方法被用于姿势性腰痛的康复,称为“腰痛足疗法”。后来被更多的专家应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的保守治疗,称为“姿态调衡法”,取得很好的效果,并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在舞蹈界,这也是最常用的矫正姿势方法,重心后移和姿态的挺拔,是严格对应的。对地基的矫正,是对人体力学状态的根本性矫正。
姿势矫正贵在坚持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姿势矫正,除了可行的方法,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坚持,为了便于坚持,可以选用鞋底为前高后低的矫形鞋,也叫负跟鞋。 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使用,就等于把强制重心后移的姿势矫正,延伸到日常生活之中,可作为倒走的替代,更安全,更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效果。类似的产品在发达的欧美国家比较常见,被称为“地球鞋”。在日本最为普及,特别是腰痛患者,对此好评如潮。
延伸阅读:矫正地基与比萨斜塔的拯救
闻名遐迩的比萨斜塔,在倾斜加剧濒于倒塌之际,正是因矫正了地基而得以拯救的。为了避免比萨斜塔继续向南倾斜,专家们从北侧地基下抽土,使南侧的地基相对抬升,强制斜塔重心向反方向移动,又重新回到安全范围之内。在建筑界,这种方法称为“地基应力解除法”,在拯救濒危建筑方面广泛应用,发挥着巨大作用。分类 > 医学期刊 > 大学学报 >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 中医药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

中医药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

作者:作者:刘清华,曾昭洋, 宋敏 来源:医学期刊 / 大学学报收藏本文章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型;身痛逐瘀汤;虫类药;中医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48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给予身痛逐瘀汤加虫类药配合手法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48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治愈26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达91.7 %。结论:中医药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疗效,对初发患者效果尤佳,中药治疗期间可出现症状加重表现,应视为正常反应。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型;身痛逐瘀汤;虫类药;中医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生于青壮年,其主要症状是腰痛伴有下肢麻木。笔者在1998~2005年间采用身痛逐瘀汤加虫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辨证属于血瘀型者48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及病证纳入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诊断:腰腿部麻木疼痛,痛有定处,固定不移,或为刺痛,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转侧受限,痛处拒按,口干不欲饮,但欲漱口不欲咽,舌质绛紫或舌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或有外伤史。CT检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

    1.2       一般资料本组共计48例,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7岁,平均39岁;病程最短4 h,最长5年;发病3 d内就诊者26例;L4~5突出者25例,L5~S1突出者14例,L3~4突出者6例,两个以上椎间隙同时突出者3例。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治疗所有病例均给予身痛逐瘀汤加虫类药治疗,药用:桃仁 12 g、红花12 g、川芎10 g、当归 10 g、赤芍10 g、秦艽10 g、羌活6 g、没药(烊化)10 g、五灵脂(包煎)10 g、香附 10 g、地龙10 g、川牛膝10 g、甘草6 g、虫 10 g、全蝎 10 g。每日1剂,水煎分3次饭后1 h服。兼有气虚者加炙黄芪30 g;兼有血热者加生地黄15 g;兼有肾虚者加续断、炒杜仲各10 g。

    2.2       手法治疗腰腿部先用揉、按、捏、拿、推、点穴等手法放松30 min,牵引并腰部按抖2次,直腿抬高,旋转屈伸髋膝关节,然后用牵抖法结束。嘱患者卧硬板床、戴腰围保护。两种方法同用,2周为1个疗程,最短1个疗程,最长3个疗程,平均治疗1.7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进行评定。 不需要坏死及爬行替代过程,也因为这个原因而无吸收、萎缩等骨量的损失,实现了结构性骨缺损的修复,防止了后期桡骨短缩和腕关节桡偏畸形。而将桡动脉远端结扎旷置是建立在术前Allen试验及术中桡动脉阻断检查已明确患者掌动脉弓完整的基础上的,桡动脉在结扎后,尺动脉能够代偿手部全部血供。

本篇文章来自百拇医药网 原文链接: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9-5276/2008/01/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