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贼先擒王是什么生肖:“文化”乱配“产业”之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5:34:59
        近日“名人故里之争”又在升级。先有《金瓶梅》里的淫贼、恶霸、奸商西门庆成为“至爱”宝贝,被地方政府争抢,再有山西省娄烦县决定开发建设占地7千亩的孙悟空故里。真想不到,小说中虚构的神话人物孙猴子也有了“故里”!

    各地为何不惜代价地争“名人故里”?是利益驱动下的文化资源开发的博弈。挖掘一个名人故里,可以开发一个景点,扩大知名度,拉动旅游,带来效益,这本无可厚非。但无视文化发展形成的规律,甚至于无视道德、伦理的底线,无视历史事实的凭空臆造,把一些神话人物和传说当成文化遗产来“产业”化,则是对文化的亵渎与玷污。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为对植物的驯化和栽培,后引申为对人的育化和培养。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文精神的承传,是文明创造的继承,我们应该坚守其人文内涵,尊重其价值和秩序。对于一个国家,它是国家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所在;对于一个民族,它是民族的精神符号,精神寄托,文明记忆。有些文化是可以“产业化”的,有些文化是不可“产业化”的,急功近利的把“文化”付诸“产业”,可能是对“文化”的蹂躏与强奸。很多地方官员喜欢打“文化”的招牌,作“文化”的伪装,来粉饰政绩工程,加之文化学者的投机与浮躁,更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学者们借助一些民间传说,凭借一些野史逸事,挂上“文化”的幌子,“研究考证”,编造传说,诱导投资,打造出所谓的“文化产业”,它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庸俗与投机,也是对文化的亵渎与破坏,更是对地方政府产业升级的曲解与误导。

    “名人故里之争”经济是原动力,背后是产业开发的竞争,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欲望冲动。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假借与名人攀缘,牵强附会地搭文化的台,唱产业的戏,把文化产业的功能、作用无限放大,牵强对接,其结果只能事与愿违。

    当“文化”遭遇“产业”,牵强附会地“拉郎配”,这既是文化的悲哀,也将是产业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