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姬凉姬txt微盘:八上第六单元文言知识整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39:34

第六单元  26-29课

26、 《三峡》知识点整理:

1.三峡总特点: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山高峡长

2.全文从从山、水两方面来写。总写山,分写水,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景色。各自特点为:

•山:连绵高峻、雄奇险拔——高峻美

•水:

 夏水:浩大湍急、迅猛凶险——奔放美

 春冬之景:清荣峻茂、清幽秀丽——清幽美

 秋景:林寒涧肃、凄清寂静——凄婉美

3.先山后水的原因:先写山,突出山连绵高峻的特点,为下文写水势做铺垫,正是有如此的山势,才会有如此特殊的水势。

4.将夏水最先写的原因:本文重在写水,而水以夏季为最盛,把夏水置于首位,突出长江在三峡段的湍急浩大凶险的特征。

5.结尾引用民歌的作用:

照应前文,侧面渲染三峡秋天凄清哀伤的气氛,突出凄婉美。也突出了山高峡长的特点。

6.有人说三峡壮美,有人说三峡秀美,结合原文你认同哪一种?

示例一:我认为三峡壮美,那山“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可见其高峻险拔,那水,使得“沿溯阻绝”,超过“乘奔御风”之快,可见其浩大湍急,这一切说明三峡是壮美的。

示例二:我认为三峡秀美。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可见其清荣峻茂,清幽秀丽。这些说明三峡是秀美的。

7.三峡今日之美:“高峡出平湖”,三峡依旧是壮丽的风景,同时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旅游、航运等方面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效益,造福了子孙后代。今日的三峡既有自然美,又有实用美。

27、  《答谢中书书》

1、根据提示,默写原文:

①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②     描写山水相映之美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③     描写色彩配合之美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④     描写晨昏变化之美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表现这种思想感情的是哪一句?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实是欲界

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绘“山川之美”的?

观察角度有:A仰视(高峰入云)B俯视(清流见底)C平视:两岸石壁.青竹翠

林;

时间跨度有:早晨(晓雾将歇),黄昏(夕日欲颓);

景物状态有:静景(高峰……俱备),动景(晓雾……竞跃)

感官角度有:视觉(高峰入云), 听觉(猿鸟乱鸣)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欣赏这种奇景。言外之意作者对谢灵运无比仰慕,作者从山水中发现无尽乐趣,颇为自豪得意,期与谢公比肩之意。

5、请再写出两句表现山水之美的诗句(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诗词):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记承天寺夜游》

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自我排遣忧闷的达观等复杂微妙的感情。

2、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旷达

3.理清文章的思路。

答:第一层:(…步于中庭)叙事,交待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

第二层:(庭下如积水…盖竹柏影也)写景,写月下庭中景物。

第三层:(何夜无月…)抒情,面对月光、竹柏疏影抒发感慨。

 

3、作者已经“解衣欲睡”,为什么又“欣然起行”?

一方面因为看到月色入户很美,想去赏月。另一方面作者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

4、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那一句?其主要内容可以用哪四个字来概括?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庭中月色

5、作者同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是产生了一种怎样的错觉?产生这一错觉的原因是什么?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原因是月光下竹枝柏叶的投影。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 “闲人”应如何理解?

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首先,“闲人”即清闲的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还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为有官无事做而苦闷。

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一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言外之意:那些在官场上追名逐利的人是领略不到这种情趣的。(或惋惜无人赏月,更暗示世人大都醉心于功名利禄,为俗务所累,无暇及此)

8、本文叙事抒情,都突出了一个“”字,一是入“夜”即“  解衣欲睡      ”,可见其“闲”;二是“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 ”,又见其“闲”;三是与张怀民“步于中庭”仔细欣赏  月光和竹柏影  ,足见其“闲”;最后又以“闲人”两字,画龙点睛,抒发作者被贬后有官无事做的苦闷失意 情怀。

9、文中不明写月光,但却使月光的意境宛然具现,高度传神的句子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用是 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空灵

与优美。

10、假如你是这本书的编者,把本文选入本书,你想让读者从中得到什么借鉴?

写景:运用比喻,写出月光的空灵、澄澈、皎洁。

抒情句中复杂而微妙感情的表达。           (言之有理即可)

11、1、请再写出一句描写月夜的诗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8、《观潮》复习

一.解释划线的字词: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农历十六

2.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当……时

3.倏尔黄烟四起,人物不相睹    忽然;一点点

4.仅有“敌船”火所焚,随波而 被;去、往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身    画着文彩

6.珠翠罗绮溢目,车马途           阻塞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课文中的语句: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钱塘江的涌潮,(是)世上伟大的景象。

2.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烟雾消失,水波平静下来,就一条船也没有了,仅仅剩下敌人的船只被火烧毁,随波漂流逐渐消失。

3.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腾起身子,变换着种种姿势,而那彩旗末梢却一点不湿,他们就是以此来夸耀自己的本事。

4.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头戴珠翠首饰,身穿绮罗衣裳的游人满目皆是,车马堵塞了道路,饮食百货价格都比平常高出一倍。

三.文章的脉络
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第四段:描写观潮者之多。

四.重点问题:

1.第一段是怎样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的?

明确:先用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观也”总领全文,接着交待海潮最盛的时间。然后对潮水作正面描绘,最后用杨诚斋的诗句对上文作形象概括,呼应首句,又为下文作铺垫。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

明确:作者从形(仅如银线)、色(玉城雪岭)、声(声如雷霆)、势(吞天沃日)四个方面,由远及近地写出涌潮,刻画了海潮的雄奇壮观。(正面描写)
3.水军演习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明确: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

4.第三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壮士形象?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明确:“披发文身”、“手持大旗”、“争先鼓勇”,写出了壮士形象;“溯迎而上”“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更突出了勇士的绝技。

5. 作者写“观潮”,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图“?

作者在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之后,有浓墨重彩描绘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既写了风景又写了民俗,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使两者相得益彰,巧妙融合。这样的描写,使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相互映衬,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

6.第四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联系?

明确: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吸引人心,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7.浙江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众多,观潮者人群如潮,但在文中,作者为什么能写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

明确:一方面是由于作者构思精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作者借墨如金,用语十分简练的结果。

8.本文中有哪些语言描写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明确:1.多角度描写。如本文从形、声、色写到了气势。

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本文的比喻、夸张。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中,“玉城雪岭”是比喻,“际天’则是夸张,“大声如雷霆”用了比喻,“吞天沃日’则用夸张,使读者对钱塘江潮的气势如同亲见,感受很深。

3. 能准确地运用动词。如“披发文身”中的“披文”,‘净先鼓勇”中的“争、鼓’等……

4.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如前三段正面描写,最后一段写观潮人多是侧面描写。

29《湖心亭看雪》知识点整理

1、有关“雪”的古诗文

答:示例: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2、全文交代中心事件的句子是?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答:中心事件句:独往《湖心亭看雪》。主旨句: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关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分别用一句话概括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

答:第一段:记述作者雪夜独往西湖湖心亭看雪的天气等情境以及途中所见雪景。

第二段:记述作者在湖心亭中的奇遇。

4、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遗世独立、知音难觅、沉醉自然、清高自赏、淡淡愁绪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自然段所描写的雪景特点:

答:上下相连、空旷苍茫、凄清淡雅

6、本文写景运用了白描的艺术手法,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幅天人合一、悠远脱俗的动人画面,请举例赏析。

答:白描,指那种不用比喻、不尚修饰、以叙述为主的描写手法。重在以形传神,不重形似而求神似.它用简洁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能清晰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比如:“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作者抓住“白”这一色彩特征,用三个“与”字,看似重复,却突出了一种天地空旷苍茫的景象,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再如:“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句中的几个“一”,一个“粒”,看似朴素简单,但寥寥几笔却意蕴无穷——作者想象从高处和远处观察,由于大雪的覆盖,长堤成了隐隐的一线,湖心亭成了隐隐的一点,小舟和人则犹如草芥、米粒游走在苍茫空阔的天地间,这里面,包含着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等诸多变化,写出了山水云天的空旷苍茫和人的渺小,也表现出作者超脱世俗、沉醉自然、清高自赏的人格品质。

7、在湖心亭上,作者为什么同两位客人“强饮”三杯?

答:一是由于两位客人盛情邀请(拉余同饮);二是由于意外逢知己的惊喜和庆幸;三是为了酬谢知己的深情厚谊。

8、“淡淡的愁绪”体现在何处?

答:体现在:一是作为明末遗民作家,深夜“独”往湖心亭看雪,寄情山水的孤独;二是偶逢知己痛饮三杯之后又不得不分离的忧愁。

9、既是与舟子同去湖心亭,为何又说是“独往”?

答:这样更能突出作者文人雅士式的孤高自赏的情感态度,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虽有舟子同往,但由于心灵不相通,便犹如不存在一样。

10、“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中的“此人”具体指什么样的人?

答:指像作者和亭中人这样超脱世俗、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11、文尾句中的“痴”是什么意思?作者写这句话的用意何在?

答:“痴”指极度迷恋雪景。舟子说此话原本是表达了对作者及其他两位客人雪夜游西湖的举动感到不可思议,体现的是俗人之见,但是却反衬出作者等人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和孤高自赏的情感,突出了全文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