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的意思是什么:溧阳的名字的由来及与溧水、高淳的关系【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2 15:57:41

溧阳的名字的由来及与溧水、高淳的关系【原创】

(2011-10-16 18:05:03) 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历史.杂记

 

(一)

我们的祖先造字的时候,可以说,每个字都是有目的的,不会随意臆造

比如说,榆树的"榆"字,一般说,木表意,俞表声。然,俞其实也表达"逾越"之意,就是说榆树的特点是未叶先花,是谓"逾"也。

再比如,江南的吴越之地,水道纵横,自然的很多地名就与水有关。有些地方,喜欢叫"某某泾"。"泾",谓河道之直也,泾,胫也,谓河道象有腿的人那样可以直行也。我在上海的时候,住在松江的小镇,名字叫"泗泾"。

(二)

我大学快毕业的时候,跟四、五交好的同学去山东沂蒙老区去写生。作品没有几幅,倒是走了不少路,看到了不少我见所未见的风光,后来咀嚼,印象深刻的,是几个地方。

一个是"临沂"市。这在当时周边城市是蛮有名的,以小商品批发而闻名。

还有一个是"沂水"县,还有一个是"沂源"县,还有一个叫沂南的地方,除了这些名字,其他的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而江苏也有一个地方,名字叫"新沂"。

这些地方,都有个"沂"字,当时就心生奇怪,隐隐觉得其中定有道理,可囿于当时的知识有限,没有搞明白;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原来这些城市都是在"沂河"的沿岸,名字是依沂河而起的。

沂河名字很古老,在《尚书·禹贡》就有记载:"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义,蒙羽其艺"(意即望至海滨,北至泰山,南及淮河为徐州,其境内淮、沂二水已得到治理,蒙、羽二山一带皆可耕耘)。

我们的祖先真是聪明呀。这样的命名规则,既区别的地域,又不忘其本。真是聪明!

(三)

近日在利用国庆之暇,苏南苏北走了一圈,路上特别注意各地的地名,喜欢琢磨其中的含意,自得其乐。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今常州所辖的"溧阳 "市的天目湖风景区,还特别自讨苦吃地带全家人去爬其中的"南山"竹海。

在登山览众的时候,我就在起,古人在造"溧"字时,一定也有一些所指吧,若不然,为什么一定是"水"+"栗"而不是"水"+ "粟"或其他什么呢?

再者,常州有"溧阳",南京有"溧水"两者有什么关系呢?

(四)

《说文解字》说, "溧,水。出丹阳溧阳县,从水粟声"。

据溧阳县志载,秦时溧阳县治在古溧水之北,水北称阳,因名"溧阳"。那么,这个溧字,似乎和溧水有关了。

那么,溧水是什么样的河?他现在在哪里?为什么当时的先民称呼其为"溧"呢?

我猜想,"溧"的命名,会不会和"栗"有关呢?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在当时,还没有人命名这条河之前,河两边长满了栗树,栗树是这条河最独特的特征,后来人们为了生活方便,要称呼这条河,就依造字之法,以"水"+"栗"命名之,其音也同"栗"。

我们在游南山的时候,从竹海下来,路过山下的小市集,就有很多老乡在卖当地的板栗;上山的路旁,也有老乡在为新采的板栗破壳。溧阳的丘陵山区,是板栗的适生地区。甚至,此地产的板栗以其果型大、适于菜用而被餐饮界称之谓"溧阳大栗",溧阳也被为江苏省列为干果生产基地。

这一说法,在文献里没有找到证据,不过却找到另一类似的说法:是说"溧"字源于粟山,谓知其山形如粟。以名山来命名水,这种情况也是常有的。

那么粟山在哪里呢?我特别用bing找了一下。

图中标号为4的地方即为粟山,在南京高淳县固城镇境内,有两座,一谓北粟山,一谓南粟山。高不过百米,应该算不是上特别的吸引注目的名山。

怪哉,潥阳的名字为什么穿越扯到高淳县境内呢?

(五)

要说这相"溧"字,要先说另一个 "濑"字。

从前有条江,水很急,且常有沙积于河中,人们就称此水为"濑水",濑读"赖",其意一为水中之沙地,一为急流之水。

春秋晚期"濑水"一带是吴、楚、越三国相争的热点地区,争夺一度十分激烈。

   

周景王四年(前541),为加强对楚国的防御,吴王"余祭"在"濑水"的一个比较大的濑渚上(濑指水中沙地,渚指水中小陆地,意几同)筑城,谓之"濑渚邑",据宋时方志所载,濑渚邑城分内外两重,高1丈5尺,外城又称岁城,"周回七里二百三十步":内城又称子城,"长一里九十步"。濑渚邑城系夯土筑成,因其城池坚固,又名固城。此遗址在今高淳县固城湖北岸的固城镇新建村(上图标注3)。

至于是先有"濑水"之名,还是先有"濑渚邑"之名,我觉得倒不必计较,因为这两个名词,也许在当时都不是专指,凡是水中常用沙濑的江,如果没有其他特征来名之的话,也都可以称之为"濑水";"凡在江之"濑渚"上建邑的,都可以称之为"濑渚邑",不过自从吴国在此建邑设御后,随着这个战略据点的重要性突显,这条江和这个城的名字就越来越变成专指了。

由于濑渚邑地位重要,楚国对其极为重视,3年后,周景王七年(前538)楚借"朱方之役"将其占领。楚平王为太子时据守濑渚邑,后人又把濑渚邑叫做"楚王城"。而吴国被迫迁邑于陵平山(今江苏溧阳西),改名陵平。

再9年后,周景王十六年(前529),楚国又攻打吴国,并占领陵平,更名平陵。

23年后,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吴国攻下濑渚邑。进城后,伍子胥下令烧毁城内所有殿宇楼阁。史书记载:"吴伐楚烧固城,大火逾月未熄。"固城成了一片焦土。

后其地又想继被越、楚所夺。

刚才说,濑读"赖",其实这个"濑"字古代还有一个读音,宋人的《韵补》云:"叶力制切,音利"。特别是吴越之地也"濑"多读作"li","濑水"自然也常唤作"li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前221)改濑渚邑为溧阳县,因地处濑水的北岸粟山的南面,"濑"与"溧"古音相通,古人又习惯以水之北山之南为"阳"。其县治今在固城镇。

这样,经过长期的演变,就完成了由"濑"到"溧"的复杂转变。

(六)

秦初到东汉四百多年间,固城是今高淳县、溧阳市、溧水县南境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国吴时,废溧阳县建制,作为屯田之用,在原县境东部置永平县,治今溧阳市城南古县村附近(标注5),是今溧阳市内设县之始。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除永世县地外,又恢复设立溧阳县,属丹阳郡。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全国重定郡名时,废永世县并入古溧阳县,不久溧阳县并(古)丹阳县(县治在今江宁小丹阳镇)东部区域,改称溧水县(因为县治仅在溧水之北,而已经不在栗山之阳了,故不能称之为"阳"了。),最初县治改在今高淳开化(高淳顾陇乡南城村附近,标注1),后迁至今溧水县永阳镇(此今溧水县之所以得名也);此时的溧水县辖区除了包括秦置溧阳县整个区域外,还包括(古)丹阳县东部地区。

至此固城(原濑渚邑所在)使用长达810年的溧阳县之名终结。

唐武德三年(620年)分溧水县东部地区异地置溧阳县,即今溧阳市的前身,县治初在今溧阳市旧县村。(标注6)

唐天复三年(903年) 溧阳县治迁今溧城镇所在地,至今已有1100多年。(标注7)

明朝弘治年间从溧水县分出置高淳县至今。

(七)

周景王二十三年(楚平王七年,前522年),楚平王杀死大臣伍奢及其长子伍尚,次子伍员(子胥)逃往吴国,经过濑水,遇见在水边浣纱的女子,向她讨食。她把浆纱的半桶面糊给他吃了。伍子胥临走时再三叮嘱不要讲出他到过这里,以免追兵知道他的处向。女子为了使伍子胥放心并保全自己的贞节,立即抱起一块大石头,投水身亡。她的尸体浮至上游三里的木杓兜村(今溧阳南渡镇庆丰),由村民捞起安葬。

后来伍子胥率领吴国兵马打败楚国,报了大仇。在返吴途中,到濑水边凭吊该女,在她投水处(今溧阳旧县中桥村)和上吴村建祠,在木杓兜村修墓(墓后亦有祠)。

这就是在溧阳有名的《史贞义女》的故事。

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李白游溧阳,应县令郑晏等的请求,撰写《溧阳濑水贞女碑铭并序》,由李白的族叔、著名书法家、当涂县令李阳冰书写。

皇唐叶有六圣,再造八极度,镜照万方,幽明咸熙,天秩有礼,自太古及今,君君臣臣,烈士贞女,采其名节尤彰,可激清颓俗者,皆扫地而祠之,兰蒸椒浆,岁祀罔缺。而兹邑贞义女,光灵翳然,埋冥古远,琬琰不刻,岂前修博达者为邦之意乎。贞义女者,溧阳黄山里史氏之女也。以家溧阳,史阙书之。岁三十弗移天于人,清英洁白,事母纯孝,手柔荑而不龟,身击漂以自业。当楚平王时,平王虐忠助谗,苛虐厥政,芟于尚,斩于奢,血流于朝,赤族伍氏,怨毒于人,何其深哉。子胥始东奔勾吴,月涉星遁,或七日不火,伤弓于飞,逼迫于昭关,匍匐于濑渚,舍车而徙,告穷此女,目色以臆,授之壶浆,全人自沉,形与口灭,卓绝千古,声凌浮云,激节必报之仇,雪诚无疑之地,难乎哉。借如曹娥潜波,理贯于孝道,聂姐殒肆,概动于天伦,鲁姑弃子,以却三军之众,漂母进饭,没受千金之恩,方之于此,彼或易耳。卒使伍君开张阖闾,倾荡鄢郢,吴师鞭尸于楚国,申胥泣血于秦庭,我亡尔存,亦各壮志,张英风于古今,雪大愤于天地,微此女之力,虽云为之士,焉能咆哮煊赫,施于后世也。望其溺所,怆然低?而不能去,每风号吴天,月若荆水,响像如在,精魂可悲,惜其投金有泉,而刻石无主,哀哉。邑宰荥阳郑公名晏,家康成之学,世子产之才,琴清心闲,百里大化,有若主簿扶风窦嘉宾,县尉广平宋涉、丹阳李济、南郡陈然、清河张昭,皆有卿才霸略,同事相协,缅纪英淑,勒铭道周,虽陵颓海竭,文或不死。其辞曰:粲粲贞女,孤生寒门,上无所天,下报母恩。春风三十,花落无言,乃如之人,激漂清源。碧流素手,萦波潺?,求思不可,秉节而存。伍胥东奔,乞食于此,女分壶浆,灭口而死。声动列国,义形壮士,入郢鞭尸,还吴雪耻。投金濑,报德称美,明明千秋,如月在水。

现在溧阳市南渡镇上吴村史氏宗祠园内。李白所撰的《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并序》。此碑原立于投金处,后倒地,"文化大革命"间为宜兴农民所得,现存嵌于宜兴周处祠(周王庙)碑廊中。20世纪90年代初,整修贞女祠时曾仿刻一块,嵌于贞女祠月洞大门东侧。南渡镇在古濑水河畔,相传春秋战国时,此地是濑江中游,为南来北往的重要渡口,谓之"濑渡",民间取其音相近,称为南渡。

(八)

除了《史贞义女》的故事,再谈一下关(濑)溧水的其他的命运。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日益强盛,当时楚国是吴国的一个主要敌国,两国常有战事。但吴国水师赴前线路途遥远,而且要绕道,劳师远征,将疲兵乏。为了减少军力消耗,发挥吴国水军优势,出奇制胜,于是吴王阖闾在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初,命伍子胥督役开凿胥溪。胥溪起自胥门,入太湖(即我们称的胥江),经宜兴、溧阳、高淳,在安徽南部的芜湖注入长江,全长约225公里。通航后,吴国六万水军在阖闾亲自指挥下,悄悄西进,十一天行军350公里,突然出现在楚军面前,五战五捷,楚都郢被攻破(这不是郢第一次被破,也不是最后一次,大约100年后,郢又被秦所破,屈子忧愤,投汩罗江而亡),楚昭王外逃,伍子胥则对楚平王掘墓鞭尸,以报满门抄斩之恨。

这里所说的胥溪,就是上文谈的濑水。当时,应该已经有濑水等水系存在,但濑水本身没有连通长江与太湖,所以吴国(都城在今苏州)要进攻楚国(都城郢,今湖北省荆州)的话,要从海上进入长江,这样是走很多冤枉路。伍子胥的工作,就是利用、疏通原有河道或新挖运河,将太湖与长江南岸支流的水阳江、青弋江勾连起来,使其可行兵船。故后人将此人工连起的自然河道又称为"胥溪"、"胥江"。因此江的下游近现溧水附近有三条支流可行,而主要使用的为中间的支流,故汉书又称之为中江(这是我臆估,关于中心的命名,有很多争论。现溧阳市有凤凰公园,其名字是根据"三水会合凤凰栖"的传说而得来的,因为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是胥溪、濑水和中江的会合处。)

胥溪开通之后,带来了一个问题,因其横穿茅山山脉西南丘陵地带,跨越分水岭(岭脊在今上坝附近,高程为吴淞零点以上20米左右。河道分别向东西倾斜,而水位则西高东低,一般相差五、六米左右),每到汛期,宁镇山地和皖南山区的洪水直泻太湖,西水东注,泛滥成灾,冬季溪水干涸,不能通航。针对这一地形特征,唐以来屡有改进,先是在今东坝镇至定埠间河段上,修筑土堰五道,古称"五堰",藉以蓄水通舟,并节制西水东流。唐末废去五堰,北宋在五堰东西两端建东西两坝。到明初复浚胥溪,改建广通镇闸。永乐初,改闸为坝,又称上坝,即东坝。嘉靖时,在坝东再筑一坝,称为下坝,自此水道隔绝。新中国成立后,对胥溪全线整治,去除江坝,使之成为沟通皖南、浙北、苏南及上海的"芜申运河",成为苏浙皖沪的繁忙的水上运输线,古老的胥溪又焕发了青春。

参考《江苏交通史话》等

2011.10.17最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