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大道西延线桃源段:智慧生存的95则狼性法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00:49


 管理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人们总是服从于他认为是最棒的人”,苏格拉底曾经说过。

为什么有些人成功,有些人失败了。曾经苦想。

闲着没事,正好从某些博主的日志里看到了“智慧生存的95则狼性法则”这方面的内容,但是有些差些章节,于是补全,与朋友们共享。

告戒大家,可以翻录和复制。法律责任自负。

还有就是大家看了或者实施一些管理方面的内容,要以人为本,不要学坏。

智慧生存的95则狼性法则,以狼性智慧为底料,直逼狼性中无与伦比的内核,使每一个职场与生活中的人以狼为师,学狼之长,一展狼族风采,成为智慧生存的强者!

    我攀登在千仞的高崖上,我要努力向上攀登;我要学会坚强和智慧,不为虚假的荣耀、显赫。然而,我还必须保持高昂的热情,不惜忍辱负重;为了狼的尊严,我必须养精蓄锐,迎接新的挑战!

第1章 狼性赤裸,生存为先

前言

纵横古今千年,横揽一世百岁,凡能成就大业者,都具有一种“狼”的气质。如秦始皇之勇狠、汉高祖之狡诈、唐太宗之隐忍、宋太祖之决断等等,无一不是能忍能狠、谋勇双全的人物,和狼的生存之道颇有许多相似之处。

远古时代,人类对狼充满了尊敬与崇拜,许多民族都把狼作为图腾,对其顶礼膜拜,但在现代文明中,狼一直被视为“恶”的代表,对其大势杀獗,而狼却能顽强地生存至今。当人们发现并认识到这种错误之后,开始对狼进行保护和帮助,而且也在这些善意的保护活动中,得以窥见狼群的生存之道。就此也在众多的企业和个人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学习“狼的精神”的风潮。

狼绝对不是上帝的宠儿!它没有狮子那样的强壮,也没有豹那样的速度,然而上帝却给了它必须食肉的胃口。

在狼的身上,我们发现了人类所需要的一切。正如英国动物学家绍?艾利斯所说:“所有哺乳动物中,最有情感者,莫过于狼;最具韧性者,莫过于狼;最有成就者,还是莫过于狼。”

在自然界的食物链中,每天弱肉强食的猎杀总在不断上演。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

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被饿死。”

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市场经济之中,商业竞争讲究的是丛林法则,无论是弱肉强食,抑或是赢家通吃,都在印证“适者生存”的古老真理。从生存的角度来讲,一个企业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

人人都是捕食者,同时也是被捕食者。上苍对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偏袒。羊无法改变自己的性格,但是人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与其像羊一样抱怨,不如向狼学习。

或许向狼学习,对更为微观的企业文化的影响程度显然已经超出了对相对宏观的民族文化的影响。很多企业梦寐以求地希望能够拥有具备“狼性”的员工和团队。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具备“狼性”的组织生存能力会更强,更有生命力。

于是,一时间关于团队管理及企业文化方面的图书又迅速回温直至火暴。但我们想说的是,以狼性法则为底料,针对涉及个人生存,包括职场、从商、交际、目标引导等方面的书籍却少之又少!

于是,在长达近半年时间的努力之下,《狼行天下:智慧生存的95则狼性法则》一书最终得以和广大读者见面。

本书拨开以往对狼误读的阴云,直逼狼性中无与伦比的内核,从多个角度剖析了狼性,再把这种狼性运用于工作和生活中各个方面,为现代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一展狼族风采,帮助每一个职场与生活中人以狼为师,学狼之长,成为以智慧生存的强者。

需要指出的是,在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一方面,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我们应该重新解读狼性,肯定狼身上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比如竞争、勇气、坚忍、团结等等,而且主张人类应该从狼身上学习这些品质。

另一方面,狼性中也包含着凶残、贪婪、弱肉强食的东西,毫无保留地学习狼性显然是不可取的。

因此,我们并不完全赞同毫无保留地推崇狼的精神,用狼性取代人性。但是,挖掘并宣扬“狼的精神”中合理、积极的成分,帮助更多的个人、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无疑是积极的,这也是我们所应当禀承的态度。

让每一位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掌握“狼的精神”中的生存与竞争之道,这是我们由衷的希望,也是把本书奉献给朋友们的最终目的。倘如此,那我们将感到无限欣慰。 

第1章 狼性赤裸,生存为先

狼性法则1:做你自己,独一无二

自古以来,人们对狼颇多贬评。然而,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狼群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这其中的道理也一定值得我们人类学习。

狼群在深夜对天空长嚎时,每一匹狼都拥有独一无二的音调,并尊重与群体中其他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即使是具有最高管理权力的头狼,也没有权利去要求其他的狼模仿自己的声音嚎叫,也没有权利去要求其他的狼模仿自己的行为。因为每条狼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面貌都是由自己塑造而成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学会接受自己,看清自己的长处,明白自己的短处,便能稳步前行,达到目标。

发现自我,秉持本色,这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最大关爱。做你自己,才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古人说:蒿草之下,或有兰香;茅茨之下,或有侯王。

坦率地讲,每个人的出生,成长环境不尽相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出身环境不好,就没有发展前程了。要相信自己,哪怕我们的学习、成长环境再恶劣,经过后天的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彻底改变结果。

宋钦宗时的宰相李邦彦的父亲是制作银器的工匠,李当上宰相以后,同朝的大臣中有人为此嘲笑他。李邦彦闷闷不乐,而且感到十分羞愧,回家告诉了他母亲。母亲说:“如果是宰相的家里出了做银器的工匠,才是值得羞愧的事;而银器工匠家里出了宰相,这是天大的喜事,值得向天下人宣扬,有什么可羞愧的呢?”

同样地,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也曾经说:祖父是谁,我不知道,我所关心的是他的孙子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宋朝的武将狄青不愿意认祖唐朝的狄仁杰,朱元璋不愿意认祖宋代的朱熹,都是一种不问出处,只认自己的意思。

从狼的出身来看,狼并不出众,显然它们出生以及成长注定与磨难联系在一起。在经历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后,狼逐渐成为一种特定独行的动物了。

为此,我们翻开历史书籍,几乎在每一个古老的国家里,最著名的战将、最杰出的才子、最伟大的学者,以及所有加载史册的最勇敢的、最具有伟大精神的人物大多是出自于卑微的家庭。

《三国演义》里的英雄,有村夫、有屠夫、有商贩、有逃犯、有盗贼、有降将、有隐士、有狂士,不一而足,并没有多少“四世三公”的后代。

先说“乱世枭雄”曹操,他父亲曹嵩本来姓夏侯,后来过继给一个太监曹腾做养子。曹操的姓来自一个宦官,可谓卑微,因此常为当时一些人看不起,被骂作“奸阉遗丑”。曹操并没有自惭形秽,而是乘乱而起,最终统一中原。而那些出身豪门贵族的“大人物”,像袁绍、陶谦和刘表之流,反而一个个地被消灭。在曹操手下的一些自恃出身高贵而放旷不羁的文人,像孔融和杨修,也被砍掉了脑袋。

再说刘备,虽然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其祖上已因犯法被削去侯爵,其父早丧,家中贫穷,只得以“贩屦织席”为业。但他不仅照做皇叔,而且居然登基从殿,三分天下有其一。

这不能不让那些正宗的名门眼里喷火,不时地揭刘备老底,骂他是“织席小儿,冒认皇亲”。

再说司马懿,开始不过是一名小小的马夫,整天干着扫地铡草喂马的活。可是他后来凭自己的智谋,成为曹魏三军统帅,也成为三国时期得以与诸葛亮以智谋相抗衡的一颗明星。不但如此,他还为自己的儿孙打下了面南背北坐江山的基础,把自己的家族变成了皇族。

至于其他的各路英雄,其出身更是低微。诸葛亮出世之前,乃一躬耕隆中的村夫。关羽和刘备相见之前,因杀人逃在江湖,5年不敢回家。张飞出身乡里,以卖酒杀猪为业。

屡建奇功的东吴猛将甘宁,更曾经做过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坚持出身论的黄祖认为“宁乃劫江之贼,岂可重用!”,而孙权在得到甘宁后大喜过望,说道:“兴霸来此,大获我心!”甘宁终于成为孙权帐下一名出类拔萃的勇将。

历史无数次证明:古来忠烈士,多出贫贱门。只有抱残守缺的人,才会以自己狭隘的眼界以出身和门第取人;而那些真正的成功者,无不坚信“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用自己的双手去争取一切。

没有高贵的出身,没有出众的体魄,狼照样在丛林中争取到了自己的位置。这就是独一无二的狼。

当你面临人生的决定时,别人的意见是要听的,但不应照单全收,也不该屈从,不要被别人左右,而需要经过自己慎重地考虑,再由自己做出判断和选择。就好比每一匹狼,它们既可以依靠单独行动捕获自己的猎物,也可以团结向上、共同行动去猎取更凶猛的猎物。

每个人都应该像狼这样,努力去做你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有出头露面之日,才是对自己命运的负责。

第1章 狼性赤裸,生存为先

狼性法则2:能屈能伸,轻松做人

在动物界里,狼并不是上帝的宠儿,尤其是在食肉动物中,狼没有丝毫优于其他动物的身体条件。它们深深地知道,追求完美是不可能的,尽管不是上帝的宠儿,但它们依旧顽强地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着。

有哲人说:“完美本是毒。”事事追求完美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它就像是毒害你自在心灵的药饵。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过去不是,现在不是,未来也不是,它本来就是以“缺陷”的样式呈现给我们的。人如果事事追求完美,那无疑是自讨苦吃。因此,一个人应学会能屈能伸地面对人情世故,这样才能达到轻松做人的目的。

有人曾经这样形容人生谋略的正邪: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是邪。

世界本来就是对立统一的,没有对立也就没有统一。所谓的丑恶,本来就是相对于善良而出现的,有善良必然会有丑恶。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能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就是这个道理。

针对这种现象,老子提出的应对之策是:要受得住委屈,方能保全自己;经得起冤屈,事理才能得到伸直;低洼反能盈满,凋敝反得新生;少取反而多得,贪多反而痴迷。要在危难中保全自己,必须懂得这个道理。

对于这一点,狼不仅做到了,而且还做得淋漓尽致。

这也许就是狼能屈的含义,说到底就是以一种近于残忍的狠劲对待自己。因为惟有如此,才能积蓄得下力量,不至于一下子就被人消灭。

楚汉争霸时,季布曾是项羽麾下的战将,有一次追击刘邦,差点杀了刘邦。后来刘邦得了天下,最恨的就是季布,悬重赏全国通缉他,同时下令,谁敢藏匿他就诛灭九族。

季布无处藏身,只好剃成光头东躲西藏,最后还卖身为奴,才得以自保。

有人会说,一个真正的英雄壮士,穷途末路,一死了之算了。像季布这样的壮士,一反昔日刚勇豪迈的气概,窝窝囊囊地亡命天涯,这又是何苦呢?

其实季布自有季布的理由。在刘、项争雄的时候,以西楚霸王项羽那样“力拔山兮”的气概,季布仍然能在楚军中以武勇扬名楚国。每次战役都身先士卒,率领部队冲锋陷阵,多少次冲入敌军夺旗斩将,称得上是真正的壮士。

可是等到项羽失败,刘邦下令通缉他,要抓他杀他的时候,他又甘心为奴而不自杀,显得多么下贱,一点志气都没有。季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他坚信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只是投错了胎,走错了路,所以受尽了屈辱但不以为耻,盼望有机会能施展自己还没有充分发挥的潜能,所以最终成了汉代的名将。从他的所作所为中可以窥测出他的志气、抱负,他觉得为项羽而死太不值得,因此才那样忍辱负重,委曲求全。

由此看来,一个有见识、有素养、有气魄的英雄,并不像愚夫愚妇一样,心胸狭隘,为了一点儿小事,就气得寻死上吊。这并不是有勇气的表现,而是计穷力竭,觉得没有办法挽回局面,走到绝路上了,所以才去自杀。而胸怀大志的人,固然把死看得很轻,不怕死,但要看值不值得去死。

只要还有一线东山再起的希望,即便败得再惨也不会自杀的,他们宁愿被俘虏,落到坐大狱、受刑戮的地步,而且至死也不甘心。

因为他们的智能超过常人,他们惟一忧惧的是此身不保,只要留得青山在,就会实现他的理想,所以他们宁愿做囚犯也不想死。这些英雄豪杰,只想如何建功立业,为此受什么委屈都在所不惜。

狼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时,不会盲目采取正面攻击的态度,它总会以自己的价值态度做出一个衡量标准,之后采取行动,此所谓“能屈能伸”,我们人类也应如此地向狼学习。

第1章 狼性赤裸,生存为先

狼性法则3:能上能下,保存实力

狼知道自己没有改变环境的能力,甚至连选择环境的权利也没有,它们坚定地奉行“能上能下”的原则,永远适应越来越严酷的生存环境。狼适应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自然环境,也适应了人类的陷阱、毒药和子弹。

在人生的舞台上,如果你的条件适合当时的需要,你就可以在自己的舞台上尽情表演了。当然,也可能你会把角色搞得一团糟,这时的客观环境就需要你暂时离开这个舞台。

上台当然自在,可是下台呢?难免伤心,这是人之常情。但还是要“上台下台都自在”。所谓“自在”指的是心情,能放宽心最好,不能放宽心也不能把这种心情流露出来,免得让人以为你承受不住打击;你应“心平气静”,做你该做的事,并且想办法精练你的“演技”,随时准备再度上台——不管是原来的舞台或别的舞台——只要不放弃,终会有机会。

百济和新罗都是朝鲜半岛上的古国。

有一次,百济进攻新罗,新罗重臣金春秋出使高句丽求救。高句丽王乘人之危,向他索要新罗领土,金春秋拒绝了,于是被扣留下来,命在旦夕。金春秋无计可施,只好去贿赂高句丽的一个老臣。那老臣收下礼物,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东海龙女生病需要兔肝做药引子,龙王派虾兵蟹将四处寻找。这一天,一只大乌龟爬上岸,对一只兔子说海中有一座长满仙草的小岛。兔子相信了,于是大乌龟驮着兔子游到了深海里,讲出了实情。兔子马上回答说,我是神兔,没有肝也能活,只是刚才把肝拿出来洗了,现在还晾在岸边上呢,我们回去取吧。

于是大乌龟又驮着兔子来到岸边,可是兔子一上岸,就一边大骂着乌龟王八一边跑掉了。

金春秋听后若有所悟,第二天答应了高句丽王的领土要求,等到离开高句丽国境以后,才对陪同的使者说他的话不算数,他只是想救活自己而已。使者回报,高句丽王也没办法。

金春秋又去大唐求救,并在唐军的帮助下,消灭了百济和高句丽,统一了朝鲜半岛,并成为第29代新罗国王。

可见,人生的际遇是变化多端,难以预测的,起伏难免,有时是逃不过去的,碰到这种时候,就应有“上台下台都自在”的心情,这种心情不只会为你的人生找到安顿,也会为你找到再放光芒的机会。

另外,你的这种弹性也必将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因为没有人会欣赏一个自怨自艾又自暴自弃的人。

齐桓公时名相管仲曾经辅佐公子纠对抗齐桓公,后来公子纠失败,他也被抓住。但他主动归降,还做到了齐国的相国。

他说:“人们认为我被齐桓公俘虏后,关在牢里委曲求全是可耻的,可我认为有志之士可耻的不是一时身陷囹囿,而是不能对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人们认为我所追随、拥戴的公子纠死了,我也应该跟着死,不死就是可耻,可我认为可耻的是有大才干而不能让一个国家称雄天下。”

在此,奉劝置身于不如意环境中的朋友,不要再抱怨,面对现实,充实自己。一个肯积极向上的人,在任何环境里都不应自卑。反之,一个不肯拼搏进取、浪费光阴的人,本身就是一种耻辱,别人不会因为你环境不顺就会原谅你。

狼置身于逆境中,它不会抱怨,不会许诺拼搏。它知道,要在逆境中生存就要学会适应。

第1章 狼性赤裸,生存为先

狼性法则4:随机应变,保全自身

在人类繁荣以前,狼曾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野生动物。它们不需要人的施舍,只希望能不被打扰,按自己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生存。

但是,随着人类的误解和对狼的屠杀,使它们几乎从地球上灭绝,然而它们仍锲而不舍,自由地游荡于更为遥远偏僻的地方。哪怕需要去适应更为严酷的气候和更为恶劣的环境,它们也不怕。

春秋时,齐襄公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纠,一个叫小白。管仲跟随纠,而他的朋友鲍叔牙跟随小白,公子纠跑到了鲁国,公子小白逃到了莒国。不久齐国国内叛乱,齐襄公死于乱军,这样齐国就没有国君了。

两位公子听说后,公子小白率鲍叔牙等人,公子纠率管仲等人,分别都日夜兼程向齐国进发,回国准备接位。

两股队伍在齐国边境狭路相逢,管仲骑马装作问候,拉弓射了公子小白一箭,正好射中。

然而,公子小白并没有死,那一箭只射在了衣钩上。鲍叔牙马上让公子小白向后倒下,假装被射死。管仲真以为小白死了,回去报告公子纠说:“你可以安安稳稳地登上国君的宝座了,公子小白已经死了。”于是,他们的前进速度就慢了下来。

鲍叔牙一行带着公子小白快马加鞭,赶车先进入齐国境内,公子小白当上国君,就是后来有名的齐桓公。

鲍叔牙的聪明才智,就在于他能应和着射来的箭而让公子小白向后倒下装死,他的智谋来得真是快如疾风闪电。

所以说,有些智谋是不可刻意追求的,必须依靠平时的修养积累,刻意追求者只能得其皮毛,或者取法其上而得乎其中。

宋太祖时,张乖崖出任成都太守。一天,集合军队大校阅,他才出现在校阅场,众军就对他高呼万岁。

张乖崖闻听,当即翻身下马,向着京城开封所在的东北方向跪倒在地,高呼三声万岁,随后起身上马继续前行。

在封建社会,万岁是只能向皇帝喊的,众军不懂,把张乖崖看成皇帝的代表,所以向他高呼万岁。

但张却明白,此事如果传扬出去,那就是株连九族之罪。因此他才急中生智,将万岁这一呼号,用自己的行动来转向远在京城的皇帝,在瞬间跳出了这一十分凶险的陷阱。

第1章 狼性赤裸,生存为先

狼性法则5:创意生存,不拥不挤

俄罗斯和内蒙草原上的大型食肉动物因为自然环境的残酷而被淘汰了许多,剩下的都是生存能力非常顽强的物种,狼是其中之一。

可以说,是狼强大的创意生存能力保证了它们在如此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也可以说是这样的自然环境促进了狼群的改良,使之具有了更强的适应能力。也许是两者兼而有之,形成了良性循环。

以往,青年人的最佳成才之路,大多形成了一个相当一致的“共识”,即按部就班地从小学开始读书,直至读到研究生,甚至博士后学位,这几乎是惟一的选择。

现在,这条路虽说仍然为绝大多数青年人所必经的成才之路,但已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们认为这并非是成才的惟一道路,也不应该要求每一位实际上存在着诸多差异的青年人都走这条路。而且,人们越来越清醒地看到:在当代“学会求知与生存”,远远比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更重要。

只要学会了(这当然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创意求知和创意生存,无论你是“循规蹈矩”地求学,抑或是休学创业,都显得不再重要,只要凭着创意闯人生,就有望达到属于你的光辉境界。

那个打着“谁聘我,年薪10万”到“年薪100万”口号的杨少峰曾经就读于福州大学,如今他已成为全国知名人士。他出身贫苦家庭,深知走出山沟才能实现自己的那些人生梦想。

1996年,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福州大学,而且在大学期间,他很快实现了最初设定的许多目标。正如他自己所说,目标应分割成一小段一小段地去逼近,否则,空喊口号是没有用的。

他的大学生活还不到一半,已经成功地搞了20多次企业策划,并为那些活动拉了几万元的赞助费。要知道,这对一个在校学生而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时,他的优势也越来越显现出来。

1998年3月,杨少峰为系女生部策划“三八节”系列活动,赞助商是新加坡某食品集团。刚开始,该企业老板只同意提供食物赞助,不给现金。于是,杨少峰主动出击,他预先设计了一份传单,适当夸大该企业的实力,这样,无形中,与奖品的“小气”形成强烈反差,先让对方不好意思。

坐下来谈判时,杨少峰先下手为强,打消老板的两大顾虑:拿了钱不做事和怀疑自己的能力。换句话说,最好的谈判高手,得先替对方想想,而这点,他做到了。然后,他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宣传单,并告诉对方,在校内才分发30份。

新加坡的老板问:“为什么?”杨少峰说:“第一没经费,不能印太多;第二,奖品太单调,只局限于牛奶及方便面等,这与不少很有情调的活动格调上很不和谐,所以很多活动尚未确定。”杨少峰见那个老板有些犹豫,就继续说:“学生市场不可小看,全校2万学生,每人一天消费12元点心费,合起来,一天就有24万元。更何况,消息已经发了,如果贵单位这时决定不搞这些活动或没搞好这次活动,反而会影响公司声誉。”

那个老板点了一下头,然后问:“那你的意思是?”杨少峰说:“再赞助一些现金,用于购买小收音机什么的,这样,奖品就很丰富。”杨少峰很清楚,老板已经松口了,那么其他事就好办了。老板又不吭声,双眼直盯着杨少峰。就这样,足足冷场5分钟后,那个令杨少峰敬佩的老板答应了他的要求。

在大学期间,杨少峰一直背着自己的书包,里边全是与专业有关的课外书。每周他用近一半时间在校外跑,从打听公司地址、找老板到策划、设计、谈判……这当中,就涉及礼仪、应变能力、心理素质、营销策略等知识,等回到教室里,再打开书看,一切就变得那么可亲,那么容易理解。这样,就不再是单单背书了,而是把书里的一切变成自己的经验。

杨少峰这样做,也许是为了赚钱,但更重要的是,他是在实践一个信念、一种理想。他想得很远,但又十分务实。为此,可能要付出一些代价,可能要背更多的压力,但是,他的内心充满着更多的激情与梦想,所有的这些压力,都难以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当今社会,一个人在接受和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灵活的方式继续求知,已变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不求知将无法生活,不创意地求新,“知”将难以体面生存,这种发展趋向已成定局。因此,从心态上,把充分地开掘创意人生视为第一要义,这比什么都显得重要。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不论你如何策划人生,都将不失为上策。只要你的生存充满了创意,你的表现充满了创造力,你就会稳定地在社会上扎下自己永不衰败的根系,你就终将会赢得生存的主动。

或许有人要问:社会现状是十分看重学历的,没有高学历,在现实生活中求职将十分困难。这也确实如此。先不说,这种困难是否来自求职要求的失当。即便如此,也不妨反问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坐待他人的雇佣,而不能自己创业(乃至去聘用他人)?现代生活已为不同层次的人们,开拓了多种方式的创业可能与创业前景。力主创意生存的个性奋起创业,将是未来生存的主要样式,一点儿也不新鲜,一点儿也不奇怪。

    就像草原上的那些狼一样,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生活环境,采取怎么样的生活方式,只要是遵循创意求知与创意生存的追求,就会殊途同归,就都有希望攀登上创意人生的顶峰。

第1章 狼性赤裸,生存为先

狼性法则6:忧患意识,进取之源

狼是一种时刻保持危机感的动物。能生存八九年的老狼,都经历了太多的生存与死亡的战斗,有很多次它们都是凭着自己的勇猛把自己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敌人在它们身上留下了太多的伤痕,而这些伤痕也见证了它们顽强的生命力。

要生存,就要活下去;要认识自己,就要有所行动;我们最大的敌人便是恐怖、懦弱和胆怯。

只有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才能使人和一个族群生生不息,不断进取。

唐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感慨说,虽然国内相安无事,但自己仍“日慎一日不终”。魏征回答说:“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惟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安而不可忘危的道理对个人来说也是一样。在危险的环境里,人往往能平安度过;可是环境比较顺利,人生盛事不断时,却容易留下摔跟头的隐患。原因就在于:面对前者人们能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对待后者,往往放松警惕,不知要提前准备退路。

    以战国时的范雎为例。他以“远交近攻”的策略说动秦昭王后,被秦昭王拜为客卿。以后又为秦昭王出谋划策,废黜了专权的宣太后,驱逐了把持朝政的穰侯、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等人,维护了昭王的绝对权威。

    昭王于是拜范雎为相国,封为应侯。

    这时,燕国人蔡泽来到了秦国。在成阳住下后,他放风说:“燕国来了一位士人蔡泽,非常能言善辩。他说如果他一旦见到昭王,昭王一定会因此把范雎扔到一边,撤掉范雎的丞相职务。”

    范雎决定见一见这个不速之客。

    蔡泽见到范雎后,对他直言不讳地说:“人们常说,太阳运行到中天便要偏西,月亮圆满便要亏缺。物盛则衰,这是天地间的自然规律。你现在功劳很大,官位到了顶点,秦王对你的信任也无以复加,正是退隐的好时机。这时退下来,还能保住一生的荣耀,不然的话,必有灾祸。这方面的教训是很多的。想当年,商鞅为秦孝公变法,使秦国无敌于天下,结果却遭到车裂而死的下场。白起率军先攻楚国,后打赵国,长平之战杀敌40万,最后还是被迫自杀。又如吴起,兵震天下,威服诸侯,后来却被肢解丧命。文种为越王勾践深谋远虑,使越国强盛起来,报了夫差之仇,可是最终还是被越王所杀。”

    范雎听了,不禁耸然动容。

    蔡泽稍稍停了一会儿又说:“这4个人都是在功成名就的情况下不知退隐而遭受的祸患。这就是能伸而不能屈,能进而不能退啊!倒是范蠡明白这个道理,能够超脱避世,做了被人称道的陶朱公。我听说,以水为镜,可以看清自己的面容;以他人为镜,可以知道自己的祸福。《逸书》说:‘成功之下,不可久处。’你何不在此时归还相印,让位给贤能的人,自己隐居山林,永保廉洁的名声、应侯的地位,世世代代享受荣耀呢?”

    过了几天,范雎向秦昭王推荐蔡泽接替自己的位置,托病归还了相印。

    因此,树立忧患意识与危机感,深谋远虑,安而不忘危,是不打败仗的立身之本。

    骄傲自满,安于现状则会使人盲目乐观,不思进取,甚至坐吃山空,在颓废中丧失斗志,最终葬送大好前程。忧患意识可以使人正确地认识形势,在强烈的危机感中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事业的新境界。

    狼能够在享受美味猎物的同时,保持戒惧,这使得它们能够在广阔的天地间勇猛驰骋,顽强求生。这也正是我们人类应向它们学习之处。

    第1章 狼性赤裸,生存为先

    狼性法则7:思想敏锐,随势而变

    狼群有自己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组织纪律,狼群有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生活准则。为了这些,它们愿意付出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但有的时候,它们却会毫不犹豫地改变平时遵循的一些准则。对变与不变的把握,充分体现了狼族的生存智慧。

    在当代社会,一个人应表现为对社会的最密切的关注和最敏锐的分析。他们不是凭老经验生活的人,也不是关起门来仅仅从书本中探求如何生活的人。他们热心研究的是现实的社会,他们主要是从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中,去寻求适应的途径,寻求和社会相适应的生活和活动方式。

    聪明的人做事,既不一味法古,也不会贪图一时的便宜,而是因时变法,追求实效,跟上时代。

    秦孝公既用卫鞅,想要变法,又怕天下议论自己。于是召集大臣一起商议,结果发生了一场精彩的辩论赛。

    卫鞅开宗明义地说:“疑惑不决的行为没有名声,疑惑不决的事情没有功绩。且有高于常人的行为,本容易为俗世所反对;有独特见识的计谋,必为人民所诋毁。愚笨的人,仍不明已完成的事情;聪明的人,却能预见未来的事情。行事的开始,不可与人民共谋,而只可与他们共享事业成功的快乐。能谈论至德要道的人,不与世俗合流;能建立伟大功业的人,不与众人共谋。因此圣人只要可以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效法旧制度;只要可以便利人民,就不必遵循古礼教。”

    孝公说:“很好!”

    甘龙说:“不对!圣人是不改变民俗来教化的,聪明的人是不改变旧法来治国的。能依照民众来教化的,不费力就能成功;能依照旧法来统治,官吏习惯而人民安适。”

    卫鞅说:“甘龙所说的,是世俗之言。常人苟安于旧世俗,学者拘泥于旧见闻。以这两种人来做官和守法都还可以,但却不可以用来议论旧法以外的新事物了。三代不同礼教,而各治天下;五霸不同法律,而各成霸业。聪明的人能制作新法,愚笨的人却受制于旧法;聪明的人能变更礼教,愚笨的人就要被礼教拘束。”

    甘龙说:“新法利益不及旧法百倍就不变法,新器功用不及旧器十倍就不换器。”

    卫鞅说:“治世不是只用一种方法,利国不必效法古制度,所以商汤、周武不遵循古制度而能统治天下,夏桀、商纣不革新礼教而亡国。反对古礼教不一定应该受非议,遵循古礼教也不值得多夸奖。”

    孝公说:“鞅说得很好!”于是决定变法。

    商鞅所说的这些道理,不仅是对富国强兵的阐述,也是对个人建功立业很好的建议。

    如果死抱住以往的经验和教条不放,固守自己的小仁小义,长期独立于社会大潮之外,这样只能落伍,直至被淘汰,哪里还能与世沉浮,顺应时代变化,追求到属于自己的成功呢?

    一个人没有必要画地为牢,而必须顺应时代,与时俱进。

    一个发展节奏加快、组合形式复杂的社会,在不同的人们中产生了不同的际遇:对于那些适应力强的人来说,多一扇门就是多一份希望,多一种变化就多一个机会;对那些适应力弱的人来说,多门等于没门,多机会等于无机会。

    狼的多变为它们的生存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如果进一步追根溯源的话,我们发现在远古的茫茫大草原上,狼群早就深刻地领悟到在变化中寻求机遇的思想,并率先把这一思想灵活地运用于它们的捕猎行动之中。狼群非常擅长夜战,它们在夜色的掩护下,神出鬼没,随势而变,让它们的敌人闻风丧胆,尝尽了苦头。

    在多变的社会里,真正的危险不在于生活经验的缺乏。而在于认识不到变化,或不能把握变化的规律。那么,如何才能适应多变的社会呢?

    (1)在思想上对变化要有充分的准备

    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各种新的东西犹如市场上的各种货物,琳琅满目,相互竞争,供你选择。新的生活潮流如同长江之水一浪推一浪,滔滔不绝。如果以迟钝的、保守的眼光看待和对待今天的生活,就势必会被不断向前的生活新潮流远远地抛在后面,从而成为一个“不识时务”,或“不合时宜”的人。

    (2)在心理上要有高度的灵活性

    在生活中要不拘泥于任何程序、习惯和经验,不受任何既定的思路和方案的束缚,随时拿出新的招数来应付新的情况,以快速的心理反应来对付快速变化的形势。

    可见,我们要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就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想问题。现代社会要求人们不要沿着自己的思路单线思考,而要立体钻研,全方位思考。

    真正思维敏捷的人,不是把过去的成功经验当作灵丹妙药,到处套用,他们不会忘记经验的参考价值,但绝不拘泥于它。他们知道,经验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它要受到个人智慧和实践活动的广度及深度的限制。而且,人们的行动总是面向未来,而经验却只属于过去。

    复杂多变的动物丛林,大大加速了狼族的优越性和多变性,使它们越来越趋于高贵。而死守于过去的经验的动物,难免不会被自然界淘汰。

    生命之树常青,万事万物都在变,认识事物、改造事物的方法也在变。今天适用的方法,明天不一定适用;此地适用的方法,彼地不一定适用,在任何成功的道路上都是没有金科玉律可言的,全凭你的机智敏锐地探知变化,灵活地改变方法。

    第1章 狼性赤裸,生存为先

    狼性法则8:有所不为,大有作为

    每一匹狼,不是遇到猎物就即刻采取行动,狼有狼的思维模式。“有所不为”的狼,方能大有作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咬紧”一处,紧盯一处,坚持不懈地进攻,只有这样的狼才会有所收获。

    每一位渴求成功的人,尤其是处于创业阶段的奋进者,务必要时时防范自己,不要滥铺摊子,滥用精力,不要以为到处出击才有收获,而应当像锥子那样,钻其一点,各个击破,让自己在某一方面展示出自己的特长,这样才能有更大的成功。

    李?布雷克森生于北卡罗莱纳州,父亲是贫苦的铁匠。他在12名子女当中排行第10。他年少时非常用功,在学校的功课是第6名。他替人擦鞋、送杂货、送报纸、洗车,还当过技工学徒。结婚之后,他的收入微薄,和妻子节衣缩食,却也只够温饱,更可怕的是,布雷克森又失业了。由于付不起抵押贷款,他的房子即将遭到拍卖。

    绝望之时,布雷克森发现并阅读了一本关于致富的书。“要追求财富,”他告诉自己,“我必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首先必须培养积极的态度,选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才能突破困境。我一定要走出去,就从现在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开始。”

    他找到了一份工作,起初薪水并不高,但是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几年之后,他筹建了怀特维第一国家银行,并担任总裁。其后又当选为市长,经营着许多成功的企业。

    如果你想要成功,从今天开始,将目标牢记在心里,并努力为之而奋斗,不要再轻易放弃。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就像一匹狼捕猎物那样,迎头加以处理,这样你就不会被悲观失望的情绪所左右了。

    任何有所为的人,都不是在一切领域都能有所为的。即使在某一领域里,也不是每一方面都有所建树。想全知全能,不过是天真的幻想。

    聪明的狼,在捕捉猎物时绝不会四处追击,如果这样它一个猎物也捕捉不到。同样聪明的人,也绝不会四处出击,样样都深入,门门争第一。你的每一种欲望,都会跟你的另一些欲望发生冲突。如果你穷于应付,你就会被折磨得烦恼丛生,最终将一事无成。

    著名作家老舍,他的文史知识、社会经历可谓丰富,各个时代的人物都活灵活现地跃动在他的笔下。然而,他的几个孩子谈起自然科学的话题时,他却插不上嘴。因为这方面他知之甚少。

    看来企求全知全能是不现实的。任何人才,总是聚焦于某一处而做出成就的。

    德国诗人歌德形象地说:“一个人不可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

    我们不可能无限制地拥有生命,人的精力、时间是有限的,生命也是有限的。只有科学地管理好自己的精力,开发好自己的精力,只有把有限的精力集中于某一处工作,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那些有所作为的人,无不是知道限制自己的人;无不是在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现实的需要,在众多的选择中,撷取其一,倾心相投,目标如一,矢志不渝,终有所成。

    第1章 狼性赤裸,生存为先

    狼性法则9:近朱远墨,筛选环境

    当小狼能够自己行走的时候,母狼就把这些小狼赶出窝,让它们自己去觅食。在冰天雪地里,寒风刺骨,又可能遭到凶猛动物的袭击,那种艰难与危险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有的小狼咬紧牙关,抗住严寒与饥饿,勇敢地挺了下来;而有的挺不住,便逃回窝里了。母狼并没有因为小狼可怜的样子而宽容,还是铁着心把它们赶出去。母狼知道,如果今天不让它们出去受冻挨饿,不去适应艰险环境,那么明天,它们就不能自立,就会被冻死,饿死,被狮子、老虎吃掉。

    生命的延续从狼能够独立行走的第一天开始接受挑战——学会自己觅食。这是对小狼的一种锻炼。也只有经历苦境、险境、逆境的磨炼,狼的生命力才会更加旺盛。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对他树立理想和取得成就肯定是有某些影响的。

    那么,我们就应设法与那些成功者交往。倾听他们的诉说,也以自己的力量给予他们帮助,这样,你就能同他们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成就一项事业,需要很多人同心协力,只有学会“与英雄共舞”,你才能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与光荣。

    有一些一度失去了进取心和抱负心的人,他们过着消极颓废的生活,但是,当他们阅读了激动人心的书籍或是聆听了催人上进的演讲之后,他们在最不利的环境下激发了内在的潜能,竟然在几个月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一个农村男孩来到城市时,他的雄心往往第一次被激起。对他来说,大城市就像一个世界博览会,展览着每个人的成就。整个城市中弥漫着的积极气氛像一道闪电,激发出了他的全部力量和潜能。他所看到的所有事物都好像在召唤他努力向前。

    城市的环境告诉他,别人干了什么,做成了什么。他胸中燃烧的雄心在刺激着他——自己一定要成就一番伟业。

    进取心还会相互感染。如果一个人在饭馆、俱乐部或是其他地方遇到了别人,听到了别人的成功事迹、巨大成就,他会立刻问自己:“我为什么不能做到这样呢?我怎么没有做到这一点?”如果他想了一想,他可能会接着说:“我也一定可以做到。”这时,他会向着新的目标、新的想法,或者是关于对成功可能性的新的理解,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

    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的乡村企业家开始时不是非常成功的。但当他们拜访了大城市的同行后,他们获得了巨大的动力。真正成功的大企业刺激了他们的进取心,他们回到乡下以后,有了新的目标,开始一步一步重新做起。

    而许多小城镇商人,由于很少有机会与同行中的佼佼者接触,所以总是处于循规蹈矩、停滞不前的状态。这样,他们的理想不知不觉就会暗淡下来,潜力就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他们总是去做那些简单的事情,日复一日地走着以往的老路。而在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之前,他们往往已经被淘汰了。

    如果我们经常与那些理想高远、对工作全力以赴的人,或是与那些和巨大苦难作艰苦斗争的人相处的话,我们就很容易对那些值得去做的事情抱以热情和兴趣。

    精明的狼非常注重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它们会营造有利于自身成长的生存环境,利用有利的环境提高自己,升华自己,这样才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成长。(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会使你变的更加优秀)

    第1章 狼性赤裸,生存为先

    狼性法则10:善借外力,求得发展

    远古人类对狼充满崇敬与膜拜。他们把狼的形象刻在岩洞的石壁上,爱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很早认识到狼的优秀品质,许多原始印第安部落还把狼当做他们的图腾,他们尊重狼的勇敢、智慧和坚韧,他们认为狼是最高智慧的神,可以与一切抗衡。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类逐渐对狼产生了深刻的误解,把狼视为贪婪、凶残、忘恩负义的代表。在汉语中,许多关于狼的词语表现了我们这种误解,如“狼子野心” 、“狼心狗肺” 、“狼狈为奸” 等。

    那么狼真的像人们形容的那样可恶吗?

    本节我们就从“狼狈为奸” 说起,从字典中我们可以查到它的意思:互相勾结做坏事。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狼借助于狈的某些势力来完成自己的心愿,这难道不是一种“善借外力” 的智慧吗?这难道不值得我们人类学习吗?

    宋朝初年,大将曹翰被贬到汝州。有一个宫内派出的使者来到汝州,曹翰对着他掉眼泪,说:“家里人口太多,缺吃的,活不下去了,我用包袱包上一包旧衣服,请您帮我抵押一万文钱。”

    使者回京后,不敢隐瞒,向宋太宗汇报了此事。

    宋太宗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幅画屏,画题为《下江南图》,画的是当年曹翰任先锋都指挥使,按宋太祖的旨意,为大宋灭南唐的江南国的情景。

    太宗看到此画屏,想到了曹翰当年的功勋,心里很难过,对曹翰产生怜悯之心,因此把他召回了京师。

    后来,宋代丁谓从曹翰的经历中找到灵感,借他人之手对皇帝进行公关,从而获得待遇的改善。

    当时丁谓被贬到涯州,但他的家人还在洛阳。他为了重新获得皇上的起用,就想向皇上表达自己的忠诚与心意。但是皇上已经不太相信他巧舌如簧的表演,况且谁也不肯替他这个罪人送信给皇上。

    他冥思苦想了很长时间,想到曹翰的故事,于是有了主意。他挥动生花妙笔,写了一封家书,派人交给太守刘烨,求刘烨转交给自己的家人              。

    他特意嘱咐送信的人说:“你要等到刘烨会见下属官员们时再上呈给他。”

    送信人来到刘烨的衙门,刘正在大堂上议事。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到丁谓的信,不敢隐瞒此事,马上把丁谓来信的事向皇帝报告,并把信送到了宫中。

    皇帝拆开信看了,原来信中丁谓严厉地谴责了自己,还谈到了皇帝对自己的深厚恩惠,告诫家人不要因为他的远贬而产生怨恨之心。皇帝看完以后,感动得不得了,便把丁谓调到了条件较好的雷州。

    本例子中,主人公丁谓用自己的语言或事物进行公关,以此打动皇帝,可以说外力在其中发挥了传声筒的作用。

    有一富翁说得好:“聪明人都是通过别人的力量,去达成自己的目标。”

    个人大部分的成就总是蒙他人之赐;他人常在无形之中把希望、鼓励、辅助,投射入我们的生命中,而在精神上兴奋我们,常使我们的各种能力趋于锐利。

    在动物界中,狼的优势本身并不突出,如果它们凡事只靠自己单兵作战,狼群恐怕早就灭绝了。幸运的是狼是聪明的。

    第1章 狼性赤裸,生存为先

    狼性法则11:咬定目标,锲而不舍

    狼在猎取的时候,常常会遇到猎物的拼死抵抗,一些大型猎物有时还会伤及狼的生命。但只要狼锁定目标,不管跑多远的路程,耗费多长时间,冒多大的风险,它都不会放弃的,不捕到猎物誓不罢休,永不言败。

    这是狼的另一个成功要素——咬定目标,锲而不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目标的人,他的每一天总是充实的,因为目标总在召唤,未来总是向他张开笑脸。

    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

    目标如同我们通往未来成功的路线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可以确保我们到达目的地。如果我们有目的,我们就什么方法都能找得到。

    科学家们推算,只要把50英亩的土地上的阳光集中起来,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大到足够为世界上所有的机器供给能源。也许照在地面上的太阳光不会点燃地面上的任何一样东西,但是用放大镜来集中这些阳光射线,就连坚固的花岗石也会熔化,甚至让钻石变成气体。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只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全力聚焦于自己的目标,那你的行动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能量。

    当然,没有目标的时候,我们只能把精力放在一些小事情上,而小事情往往会让我们忘记了自己本应做的事情。一旦目标达到时,你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比你得到什么东西重要得多。

    有些人有了目标但不喜欢做计划,因为他们觉得大多数的计划常常还来不及完成就中途夭折了,不如走一步算一步,反正船到桥头自然直。所以说,这种人大都是“光有想法,没有做法。”

    而有些人相信做了计划之后,目标才能更加明确,方向才不会走偏,万一中途有变化,计划可以再修改,即使最后没有百分之百到达目的地,但至少完成了大半。“你知道你的距离还有多远,总比站在原地好。”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如是说。这种人坚持“先要有做法,而后,想法就会逐一实现。”

    以《乐在工作》一书闻名的行为学专家魏特利博士就曾经指出,一个人想要成功,通常必须具备下列3个条件:

    第一, 先要拥有梦想,并把梦想写成目标与计划。

    第二,融入知识,放进技术、经验与知识。

    第三,全力以赴,不要犹豫,立即行动。

    计划是一种积极的行动力,它可以让你集中精力专注于目标上,避免受外界打扰。

    对于狼来说,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中,它们都在顽强地坚持着,为了生存坚持着,并且有计划地坚持着。

    此时,它们已经发现了目标——马群,就在不远处。它们开始追杀马群了。狼群与马群都在黑夜里高速地奔跑,而狼群的速度和耐力则显得更加突出。双方都已经是筋疲力尽了,但狼群仍在顽强地坚持着,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最后,那些跑不动的小马、老马、病马被狼群逐步捕获了。

    坚持的结果就是,狼取得了绝对的胜利。

    对于一个有志气的青年来说,不论就业或创业,一定要像狼那样选好自己的目标,在选定了目标之后,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必须一步一个台阶,丝毫取巧不得;只要一步一个台阶,终能抵达成功的顶峰。

    第1章 狼性赤裸,生存为先

    狼性法则12:宽容大度,解决冲突

    狼是自然界的强者,这主要强在它的气量上。狼不会为了所谓的尊严在自己弱小的时候攻击比自己强大的动物;狼也不会为了嗟来之食而向施主摇头摆尾。这就是强者的力量,随时机而动,不计较一点一滴的得失,但又绝不会低头献媚,出卖自己的灵魂。

    世界上成大事者都有一颗宽容博大的心。因为宽容是一种生存哲学,是一种较高的思想境界,学会宽容别人,也就懂得了宽容自己。

    其实,几乎所有性格上的问题都能解决。有很多夫妻,因为想法不同,过着很痛苦的婚姻生活;很多上班的人,也因为互相通气不够,而老是手忙脚乱……

    有位睿智的老人说过:“如果我们一定要表示出不同意别人的看法,就让我们以一种婉转的态度来表达不同的看法。这样,情形就会好得多。”

    莎士比亚是一个善于宽以待人的人,他说:“不要因为你的敌人而燃起一把怒火,炽热得烧伤你自己,广览古今中外,大凡胸怀大志,目光高远的仁人志士,无不是大度为怀,置区区小利于不顾,相反,鼠肚鸡肠,竞小争微,片言只语也耿耿于怀的人,没有一个是成就大事业的人,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人。”

    丙吉是汉宣帝的丞相。他的车夫好喝酒,喝醉了后,有些行为就很不检点。

    有一次,他驾车随丞相外出,酒醉后呕吐到丞相的车上,相府的主管听说后,就大骂了他一顿,并想辞掉他。

    丙吉说:“他如果因为醉酒失事而遭辞退,还有哪里会收容他呢?总管你忍忍吧,不过就是把车的垫褥弄脏了罢了。” 于是他把车夫留了下来。

    这个车夫家在边疆,经常目睹边疆发生紧急军务的情况。那天出门,恰好看见驿站骑手拿着红白两色的口袋,将边境的紧急公文送来。他就随后跟到皇宫正门负责警卫传达的公车令那里打听,知道敌人已经侵入云中、代郡等地。

    他马上回到相府,将情况告诉了丙吉,并说:“恐怕敌人所侵犯的边郡中,有些太守和长史已经又老又病,无法胜任用兵打仗之事了,丞相最好是预先查看一下。”

    丙吉认为他说得很对,就召来负责高级官吏任免事项的官员,查阅边境郡县官员的档案,对每个人都仔细地逐条审查。不久,汉宣帝召见丞相和御使大夫,询问敌人所入侵的郡县官员情况,丙吉一一正确答复。

    御史大夫仓促间十分窘迫,无言禀告,只得降职让贤。而丙吉能以时时忧虑边疆、忠于职守被称道,全凭车夫的提醒之功。

    可见,对人要奉行宽以待人的原则会对你有更大的帮助。

    也许是昨天,也许是在很早以前,某个人伤害了你的感情,而你又难以忘怀。你自认为不该得到这样的损伤,因而它深深地留在你的记忆中,在那里继续侵蚀你的心。

    当我们恨我们的仇人时,我们的内心被愤怒充溢着,这就等于给了他们制胜的力量。如果我们的仇人知道他们如何能令我们苦恼、令我们心存报复的话,他们一定非常高兴。我们心中的恨意完全不能伤害到他们,却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像地狱一般。

    让我们永远不要去试图报复我们的仇人,因为如果我们那样做的话,我们就会深深地伤害了自己。让我们像艾森豪威尔将军一样,不要浪费一分钟时间去想那些我们根本就不喜欢的人,把精力和感情白白地耗费在他们身上,该是多么不划算啊!

    第1章 狼性赤裸,生存为先

    狼性法则13:不得已时,弃车保帅

    狼受到了猎人的攻击,狼的左腿被猎人的枪打中了。当狼拖着受伤的左腿逃生时,左腿会成为它前进的阻碍,这时,它会毫不犹豫地咬断自己的左腿,以求生存。这是狼弃腿保命的生存之道。

    也许我们人类不能做到狼的这一点,但是你的一生中肯定会有很多事情要你决定,而且可能每个决定都很重要,如果同时有好几个问题出现,都需要你在第一时间做出决定时,怎么办?这个时候,请你选定一个最重要的决定,然后集中精力去做这个决定。

    其他的决定或许对你来说也很重要,可是你必定一次只能做一个决定,因此,应把其他决定摆在第二位,如果时间不允许,那就放弃吧!这就是所谓的“弃车保帅”策略。

    “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对这句名言,我们都是十分熟悉的,但事情一旦降临到自己头上,需要自己做出两难选择的时候,却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大局出发,做出明智的决断的。

    狼刚刚吃饱肚子,就遭到了猎人的追杀。由于吃得太饱,狼无法把奔跑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猎人越追越近。狼看到了处境的危险,当机立断,边跑边弯腰收腹,大口大口地呕吐,把肚子里刚刚吃下的羊肉硬生生吐了出来。肚子腾空了,负担减轻了,狼的奔跑速度骤然提高,猎人就追不上它了。狼能把已经吃进嘴里的肉吐出来,来换取逃跑的高速度,可以算得上是“舍小保大”的典范了。

    狼王身边有几条勇猛的大狼护驾,一旦出现危险情况,这些贴身的卫兵会勇敢地冲出去,与敌人搏斗,把敌人引开,以确保狼王的安全。狼王在狼群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为保证它的安全,大狼宁肯牺牲自己,也要把敌人引开,可以算得上是“舍车保帅”的楷模了。

    “舍小保大,舍车保帅”,在无法两全的情况下,进行这样的决断,是十分明智的,将局部利益牺牲了,却换来了整体利益的安全,决断的价值是一目了然的。    

    比如说,你正在做菜,当锅里的汤沸腾时,门外正好有人敲门,而你的孩子也正巧在这个时候打破了一个杯子,手被划破了,痛哭不止。

    这个时候,你必须选择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先去处理一个问题,再处理第二个问题。也就是说,在第一时间里,你只能采取一种行动。

    这时正在厨房的你,听到孩子的哭声和门铃声,应先把煤气炉上的火关掉,接着就去帮孩子包扎,第三步再去门边,看看是谁在按门铃,就算叫门的人等得不耐烦走掉了,也没关系。

    在这个例子中,先处理已经沸腾的锅是个正确的做法。因为孩子的手被划破了,虽然一直哭着,但一般来说伤口都不会太严重,而锅里沸腾的水一旦溢出来浇熄炉火,就很可能让煤气外泄,造成煤气中毒或者爆炸。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你能思考的时间或许只有几秒钟,如果你潜意识里没有这种“弃车保帅”的反射模式,加上又急又慌,很容易就把事情搞得一团糟,甚至酿成悲剧。

    其实,对于大数人来讲,彼此的智慧都差不多,那些成功的人,都是充分运用脑力进行有效思考的人。或许你以前不会很在意运用脑力这回事,认为这并不重要,那是因为你仍然还没遇到一些繁杂的问题,当你面临做一个大决定的时候,或是遇到一个大场面,如果你没有习惯规划脑力资源,可能就会做不出决定,就算做得出决定,也不是个好决定。

    因此,不管你所面对的问题有多重要、多紧急,你一定要先决定去做最重要的事,这样才能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损失。

    第1章 狼性赤裸,生存为先

    狼性法则14:强调主动,没有借口

    天下间没有任何一只羊会自愿走向狼,除非这只羊有病。学习狼的生存法则就必须自觉行事,自动自发,否则不会有“羊”自动送入你的口中。

    记住:狼的行动准则就是积极主动、不找借口。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有位极具智慧的心理学家,在他的小女儿第一天上学之前,教给宝贝女儿一项诀窍,足以令她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无往不利。

    这位心理学家开车送女儿到小学门口,在女儿临下车之前,告诉她在学校里要多举手,尤其在想上厕所时,更是特别重要。小女孩真的遵照父亲的叮咛,不只在内急时记得举手,教师发问时,她也总是第一位举手的学生。不论老师所说的、所问的她是否了解,或是否能够回答,她总是举手。

    日复一日,老师对这个不断举手的小女孩,自然而然印象极为深刻。不论她举手发问,或是举手回答问题,老师总是不自觉地优先让她开口。而因为累积了许多这种不为人所注意的优点,竟然令这位小女孩在学习的进度上、自我肯定的表现上,甚至于许多其他方面的成长上,都大大超越其他的同学。

    故事中那位深具智慧的父亲所教给女儿的举手观念,正是成功者积极主动的态度。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积极力量削减一分,相对地,消极的力量便增强一分。此消彼长,再假以时日,真不敢想像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因此说,进攻,必须强调主动。一切自卑、畏缩不前和犹豫不决的行为,都只能导致人格的萎缩和做人处世的失败。

    继东汉之后的群雄纷争中,刘备能后来居上,能在三国鼎立中称雄巴蜀,根本原因就在于诸葛亮主谋的主动进攻,不仅是行为上的,更是心理谋略上的。

    赤壁之战爆发前夕,曹操占襄阳、破荆州,80万大军顺江东下,此时刘备势单力薄,惶惶如漏网之鱼。此际,诸葛亮当机立断,主动请求出使东吴,他说:“事情紧急呀,请您让我去东吴一趟。”这是刘备日后转机的开始。

    一到东吴,诸葛亮继续实施进攻策略:首先是舌战群儒,使东吴众多谋臣儒将理屈词穷,这是以攻为守,先声夺人。

    见到孙权,诸葛亮又用激将法刺激孙权的自尊心与荣誉感。他说:“现在,将军外表上服从曹操,内心却另有打算,事情紧急却不能决断,这样大难就要临头,你何不下决心早点向曹操投降呢?”这一激果然奏效,当孙权了解了刘备的态度后,遂决心孙刘联军与曹决战。这样,刘备在战略上不仅转危为安,实际上已胜利在握。

    主动进攻的谋略,不仅使伟大的历史人物力挽狂澜,回天有力,也是平常人于生存中必须了解的立身之谋。它使个人的价值得到确认,使他人,尤其是不怀好心的人不敢小视于你。            

    摒弃那种因我们时常碍于面子,或恐惧遭到拒绝,或者怕遭受批评,或因自己的热情总是遭对方冷漠的回应,而使得自己积极主动的力量逐日减弱的思想和行为吧!只要我们增强一分积极的力量,便足以削弱一分消极的困扰。

    让我们去除无谓的怀疑,让自己更单纯一些、更热诚一点;充分掌握主动积极的力量,凡事多举手,多去协助别人,成功就在眼前。

    是啊!没有自愿走向狼的羊,天上不可能会掉“馅饼”的。成功靠的是积极主动。

    第1章 狼性赤裸,生存为先

    狼性法则15:既成事实,坦然面对

    狼族中有高层狼与底层狼之分,后者通常是公狼,而且是族群中个头最小的家伙。这些可怜的小家伙常常会受到狼族群中其他成员的虐待与排挤,特别是在吃东西的时候,它往往排到最后一个,但是为了生存,它们能坦然接受这些事实。当它们熬过这些难关而存活下来,这些狼自然而然地也就变成了最有韧性的动物。

    俗话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 在有生之年,我们势必遇到许多不快的经历,它们是无法逃避的,也是我们难以选择的。我们只能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来自我调整,抗拒不但可能毁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也许会使自己精神崩溃。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心甘情愿地接受吧!接受事实是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当然,接受既成的事实,并不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也不是沙漠中将头埋入沙里的鸵鸟。阿Q的悲哀在于对可为之事而不为,任凭事态的恶化,等待成为牺牲品;而鸵鸟的愚蠢则在于昏昧的逃避。

    接受既成的事实,是要勇敢地正视,在平静地面对中,趟出一条希望之路。当我们无法以主观的力量控制事态的时候,或者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已经尽了力的主观努力的时候,此时与其抱怨,不如平静以对。

    狼永不放弃的生存精神,使狼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下都不屈不挠,抗争到底,即使一度遭受重创,也能接受既成的事实,它们会很快从逆境中崛起,再以更加强悍的姿态,令世人瞩目。

    时间是最具魔力的涂改液,再糟糕的事实也总有过去的时候,你不会永远生活在一种情绪状态之中。但是,要想发生时间更改生活图像的效果,没有相应的心理状态与时间相互作用,是达不到目的的。这种心理状态就是平静。平静以对,让时间来改写不平的生活事实,让自己能够聚集足够的智慧和勇气,与不公平的生活事实相处,在默默的忍耐中开创崭新的生活。

    摩丝奶奶一直快到80岁时,才开始拾起画笔;葛洛夫?马克斯在65岁时才开始一段崭新的生涯:主持电视节目;另有一位漫画家,年近82岁,又自修刺绣,并取得相当成功的事业……类似实例,不胜枚举。

    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到了晚年,他们拒绝让年龄以及退休等不是理由的理由,为自己的未来画上句号。

    倘若你渴望造就自己,补救早年失学等一些缺憾,那么你必须学会接受既成的事实,重新认识自己,审视生命中余下的时间,这是每个人成长与成功过程中的必修课程。永远不要让“来不及”、“太晚了”之类的话,出现在你的人生辞典上。

    生活中,我们无法控制不幸事情的发生,但可以控制自己对于不幸的反应。假如我们被人欺骗,我们总不能永远因此愤恨懊恼不已,假如我们遭受委屈,我们不能因此而总是萎靡不振。

    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饱满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来对付不幸的事,这种办法总能收到好的效果。这种办法可以是合理地利用时间,做自己现阶段可以做的事,值得做的事。

总之,当你情绪饱满、态度积极地投入某种有益的活动时,你就已经以勇者和智者的坦然心境,接受既成的事实,挑战所谓的人生不幸,这必定能开创一片希望的蓝天。

    第1章 狼性赤裸,生存为先

    狼性法则16:不断努力,终有所成

    在动物界,狼算得上捕猎效率最高的动物之一了。但它们捕猎的失败几率仍然很高,因此狼群实际上经常处于饥饿状态。狼群面对失败,从来不退缩、屈服,它们甚至没有一点沮丧。它们要做的只是默默地忍受失败,忍受饥饿,然后从失败的行动中寻找经验教训,以便在下一次捕猎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世上的事,只要不断努力去做,就能战胜一切。哪怕事情再苦、再难,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下”,我们就有希望,就有成功的可能。

     “再坚持一下”,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一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坚强信念,也是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胸怀。它不是蛮干,不是赌徒的“孤注一掷”,而是在通观全局和预测未来后的明智抉择,它更是一种对人生充满希望的乐观态度。

    梅贻琦的父亲梅臣(字伯忱)只中过秀才,后来沦为盐店职员。梅臣生子女各5人,贻琦为长子,1900年(琦11岁)随父母至保定避庚子之乱。秋后返津,家当又被洗劫一空,父亲失业,生活困难。1904年,梅贻琦到天津南开学堂读书,成为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的得意门生。在校期间一直是高才生,1908年毕业时名列榜首,他的名字一直被铭刻在南开校门前的纪念碑上。毕业后,被保送至保定“直隶高等学堂”。

    1909年夏,清政府“游美学务处”招考第一批庚款留学生。梅贻琦以优异成绩中取。10月赴美,成为清华“史前期”的第一批学生。抵美后,进入伍斯特工业大学学习电机专业。在校期间勤苦攻读,且省吃俭用,常把节省下来的余钱积少成多寄回贴补家用。1914年夏,梅贻琦毕业,获工学士学位并被选入“SigmaXi”(美国一种专为奖励优秀大学生的组织)。在美期间,他曾担任过留美学生会书记、伍斯特世界会会长、《留美学生月报》经理等职。1915年春回国,于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服务半年,9月,即应母校清华之聘来校任教。1921年,他利用休假机会再度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研究物理一年,1922年秋,“遍游欧洲大陆”后返国,继续在清华任教。

    1925年,清华学校增设大学部,梅贻琦担任物理系的“首席教授”。翌年春,教务长张彭春辞职,师生群起挽留,发展成一场“校务改进运动”,成果之一是从这以后教务长一职不再由校长指定,而是由全体教授公选。4月,梅贻琦被公选为改制后的第一任教务长。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个人奋发向上的辛勤实干是取得杰出成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任何杰出成就都必然与好逸恶劳的懒惰品行无缘。正是辛勤的双手和大脑才使得人们富裕起来,事实上,任何事业追求中的优秀成就都只能通过辛勤的实干才能取得。没有辛勤的汗水,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与幸福。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再坚持一下”。有时,在顺境时,在目标未完全达到时,也要“再坚持一下”,不要因为小小的成功就停步不前。

    要想成功,就要“作之不止”,决不能半途而废。当然,方法、计划可以调整,但决不要让失败的念头占据了上风。

    “轻易放弃,总嫌太早。”记住这句话吧。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再坚持一下”。有时,在顺境时,在目标未完全达到时,也要“再坚持一下”,不要因为小小的成功就停步不前。

    请记住:“再坚持一下”的精神就是狼的“咬定青山不放松式”的恒定。

    第2章 追求自由,圆融以对

    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但,我要凭着坚韧和机敏;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我从来不以外强中干的王者自居,但也不求为人怜悯!我要培养超群的实力,以狼性顺应天道,为我赢得完美的交际!     

    狼性法则17:能识时务,方为俊杰

    狼有灵敏的嗅觉和宽拓的视觉,狼凭借嗅觉和视觉,并依循足迹等线索寻找猎物,狼若发觉对方所处的地势较有利于己,就会尽可能悄悄接近猎物。

     一旦被狼相中的猎物逃跑时,狼会随后紧追,若无法立即追获,便会打消念头,立即放弃眼前的猎物,转而寻找其他的猎物,因为狼宁可选择长期等待而换到胜利,也不愿以生命换取短期的近利。

    这就是识时务的狼。

    何谓时务?时务是指事态的发展状态,发展趋势。根据这趋势把握自己的行为举止,根据趋势决定自己何去何从。

    时务中最重要的是时机问题。准确地把握时机,便能事半功倍;一旦失去时机,两手空空一无所获不说,走向失败甚至毁灭的境地也有可能。而良机不能坐等,捕捉时机,转移视角或重新选择都贵在积极的行动。

    审时度势是识时务最基本的功夫之一。看透世事发展的趋势,并顺应世事发展,及时采取应变之策,才是识时务的要义之一。

    曹操征伐张绣,有一天突然率兵撤退。张绣大喜,亲自带兵追击曹操。谋士贾诩对张绣说:“不要去追,追的话肯定要吃败仗。”张绣不听贾诩的意见,领兵前进与曹操交战,结果大败而归。

    贾诩见张绣吃了败仗回来,马上对张绣说:“赶快再去追击,再次交战必定能够取得胜利。”

    张绣不好意思地说:“先前没有采用您的意见,以至于到这种地步。如今已经失败,怎么又要追呢?”

    贾诩说:“战斗形势起了变化,赶紧追击必能得胜。”

    张绣听了,连忙聚集败兵追击,果然大胜曹军而归。

    张绣打了胜仗,却莫名其妙,他问贾诩:“我先用精兵追赶撤退的曹军,而您说肯定要失败;我败退后用败兵去袭击刚打了胜仗的曹军,而您说必定取胜,为什么会精兵失败、败兵得胜呢?”

    贾诩说:“这好理解,您虽然善于用兵,却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刚撤退时,曹操必然亲自殿后;我们追兵虽然精锐,但不是他们的对手,因此我知道我军必败。曹操先前在进攻时突然退兵,肯定是后方出了什么乱子急于回去,他打败您的追兵,一定会轻装快速前进,即使留下一些将领在后面掩护,那些将领们也不是您的对手。因此,您虽用败兵而打起来必定得胜。”

    “识时务”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变”的哲学。“穷则变,变则通”实乃千古不变之理。

    要成功卓越,就要审时度势,睁大眼睛,不断进行人生步伐的调整。只要能根据时势条件的变化而适时调整人生步伐,就一定能使你找到通向成功的捷径。

    第2章 追求自由,圆融以对

    狼性法则18:大智若愚,用晦如明

    “大智若愚”是狼惯用的智慧。一位长期对狼进行研究的观察者通过望远镜观察说,发现几天前狼群看起来似乎是漫无目的地跟着兽群,突然间,有气无力的狼群在一刹那间变得非常有冲劲,变成一个合作、有力量、团结的集体。这个集体能够在瞬间击杀对手。

     狼的智慧有时具有让人恐惧的震撼。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想表现得聪明一些,装傻似乎是很难的。这需要有傻的胸怀风度,既能够愚,又愚得起。《菜根谭》说:“鹰立如睡,虎行似病。”也就是说老鹰站在那里像睡着了,老虎走路时像有病的模样,这就是说它们准备猎物吃人前的手段。所以一个真正有才德的人要做到不炫耀,不显才华,这样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汉朝大将韩信是汉朝的第一功臣,在汉中献计出兵陈仓,平定三秦,率军破魏,俘获魏王豹;破赵,斩成安君,捉住赵王歇;收降燕,扫荡齐,力挫楚军。连最后垓下消灭项羽,也主要靠他率军前来合围。

    司马迁说,汉朝的天下,三分之二是韩信打下来的。但他功高震主,又不能谦逊自处,加上他犯了大忌,看到曾经是他部下的曹参、灌婴、张苍、傅宽都分土列侯,与自己平起平坐,心中难免矜功不平。

    樊哙是一员猛将,又是刘邦的连襟,每次韩信访问他,他都是“拜迎送”,但韩信一出门,总要说:“我今天倒与这样的人为伍!”自傲如此,全然没有当年甘受胯下之辱的情形。这样,终于一步步走上了绝路。后人评价说,如果韩信不矜功自傲,不与刘邦讨价还价,而是自隐其功,谦逊退避,刘邦再毒大概也不会对他下手吧。

    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受教于老子。当年老子曾对他讲:“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意思是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而君子之人,品德高尚,而容貌却显得愚笨。

    其深意是告诫人们,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将欲望或精力不加节制地滥用,是毫无益处的。

    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吃大亏而不自知。所以,无论才能有多高,都要善于隐匿,即表面上看似没有,实则充满的境界。

    1805年,拿破仑乘胜追击俄军到了关键的决战时刻。此时,沙皇亚历山大见自己的近卫军和增援部队到来,便不想撤退而与法军决战。库图佐夫劝他继续撤退,等待普鲁士军队参加反法战争。此时拿破仑知道了俄军内部的意见分歧,害怕库图佐夫一旦说服沙皇,就会失去战机,于是装出一见俄军增援到来就害怕的样子,停止追击,派人求和,愿意接受一部分屈辱条件。这更加刺激了沙皇,以为拿破仑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这样傲慢的人决不会主动求和,因此断定现在正是回师大败拿破仑的时机,于是不听库图佐夫的意见,向法军展开进攻,结果落进了法军的圈套,被法军打得狼狈不堪。

    所以,聪相不露,才有任重道远的力量。这就是所谓“装傻示愚,用晦如明”。人们不管本身是机巧奸猾还是忠直厚道,几乎都喜欢傻呵呵不会弄巧的人,这并不以人的性情为转移,因此,要达到自己的目标没有机巧权变是不行的。

    狼性法则告诉我们:在处世中要学会收藏锋芒,懂得藏巧,不为人所识破,也就是“聪明而愚”。

    第2章 追求自由,圆融以对

    狼性法则19:善意谎言,必要策略

    狼是最善于交际的食肉动物之一。它们并不仅仅依赖某种单一的交流方式,而是随意使用各种方法。它们嚎叫、用鼻尖相互挨擦、用舌头舔、采取支配或从属的身体姿态,使用包括唇、眼、面部表情以及尾巴位置在内的复杂精细的身体语言或利用气味来传递信息。狼正是通过这种善意的交流,才形成一个强大的集体——狼群。

    在这个高度发展的社会,我们往往会提倡人与人之间应该坦诚相待,但发现坦诚会使人在许多时候碰得头破血流。在这里,狼性法则告诉我们:许多时候,交际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会讲一些善意的谎言,这源于我们的善良和友好。在有些特定的情况下,善意的谎言也同样美丽。

    有一位医生,是一家医院的主治医生,一天他和他的朋友正在一起吃晚饭,突然他的电话响了,原来是值班医生说刚刚送进一个重病人,这位医生二话没说,放下筷子就跑了出去,他的朋友也随他一同赶到医院。

    当他们来到医院,看见伤者膝盖以下几乎体无完肤,且全身是血,并发出令人惊恐的喊叫声。他的意识模糊、眼神呆滞,好像快要死了,然而这位医生这时却打了他一巴掌,大声喝道:“坚强一点!这一点伤算得了什么!我马上就会把你治好的,你一定要撑下去!”

    医护人员立即将伤者抬到了手术室,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之后,这位医生从手术室走了出来。他的朋友问他:“你见到伤者时,你真是以为这样的伤算不了什么吗?”这位医生说:“当时,我心中的第一个念头是‘糟了,他恐怕是没救了,因为大量出血,腰也扭断了。’”“那么你不是在说谎吗?”“是啊,医生是不应该说谎的,但有时却不得不如此,我感到很为难。”这位医生接着说,“我认为圆谎是名医的条件之一,像刚才的情形,如果我老实说:‘哇,这么重的伤,一定没有救了,他大概会当场就死去。话又说回来,这也是为了伤者好,所以医生为了救患者的病不得不说谎。’”第二天,奇迹出现了,那位伤者幸运地逃过了死亡的一关。

    如果按常理看医生的说谎,显然委屈了医生,在特定的情况下,说谎反而于事有益。有些人宣称自己从来不说假话,这句话本身就一定是假话,当我们得知亲人病重,当我们获知朋友遭难,我们就时常会说一些与实际情形完全不相符的假话。从这个意义上看,世界上没有不说假话的人。

    许多假话在形式上与人际间真诚相处不相一致,但在本质上却吻合于人的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人都不希望被否定,人都希望猜测中的坏消息最终是假的。为了人们许多合理的愿望暂时不至于落空,谎言就开始发挥作用。

     真正能说好假话并不比说真话容易,首先应消除对谎言的偏见和罪恶感,这样,我们才能把假话说好。

当然,有3条规则要千万记住:

    (1)真实

    假话是无法真实时的一种真实。当我们无法表露自己的真实意图时,我们就选择一种模糊不清的语言来表达真实。当一位女友穿着新买的时装,问我们是否漂亮,而我们觉得实在难看时,我们便开始用模糊的语言,回答说:“还好。”“还好”是一个什么概念,是不太好或是还可以?这就是假话中的真实。他区别于违心而发的奉承和谄媚。

    (2)合情合理

    这是假话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许多假话明显与事实是不符的,但因为它合乎情理,因而也同样能体现我们的善良、爱心和美好。

    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妻子患了不治之症不久将要死去,丈夫为之极感颓丧。他应该让妻子知道病情吗?大多数专家认为:丈夫不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她,也不应该向她流露痛苦的表情,以增加她的负担,应该使妻子在生命的最后时期尽可能快活。当一位丈夫忍受着即将到来的永别时,他那与实情不符的安慰反而会带给我们感动。因为在这假话里包含了无限艰难的克制。

    (3)必须

    这是指许多假话非说不可,这种必须有时候是出于礼仪。例如,当我们应邀去参加庆祝活动前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我们必须把悲伤和恼怒掩饰起来,带着笑意投入欢乐的场合。这种掩饰是为了礼仪需要,怎能加以指责?有时候我们说假话是为了摆脱令人不快的困境。

    例如,美国曾经就一项新法案征求意见,有关人员质问罗斯:“你赞成那条新法案吗?”罗斯说:“我的朋友中,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工作人员追问罗斯:“我问的是你。”罗斯说:“我赞成我的朋友们。”

    当我们按照上述3条规则去说假话,它就会给我们带来非凡魅力。只要我们心存真实,把假话仅作为交际的一种策略,这就是美丽的谎言。它是在善意基础上交际的必要策略。

    第2章 追求自由,圆融以对

    狼性法则20:软磨硬泡,内坚外韧

    “软磨硬泡” 是指以消极的形式争取积极的效果。狼通过耐心和毅力,通过消耗对手的精力,给对手施加压力,以自己顽强的态度达到影响对手态度和改变对手态度的目的,从而一举歼灭对手。

    这种做法也可以用于生活中,我们可以从狼性的生存法则中挖掘几点小窍门:

   (1)办事时学会控制情绪

    有一位政党的领袖,正在指导一位准备参加参议员竞选的候选人,教他如何去获得多数人的选票。

    这位领袖和那人约定:“如果你违反我教给你的规则,你得被罚款10美元。”

    “好,我教你的第一条规则是:无论人家怎么损你、骂你、指责你、批评你,你都不许发怒,无论人家说你什么坏话,你都得忍受。”

    “这个容易,人家批评我,说我坏话,正好给我敲个警钟,我不会耿耿于怀。”

    “好的。我希望你能记住这个戒条,这是我教给你的规则当中最重要的一条。不过,像你这种呆头呆脑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记住。”

    “什么!你居然说我……”那候选人气急败坏地说道。

    “拿来,10美元!”

    “呀,我刚才破坏了你的戒条了吗?”

    “当然,这条规则最重要,其余的规则也差不多。”

     “你这个骗——”

     “对不起,又是10美元。”领袖摊手道。

     “这20美元也太方便了。”

     “就是啊,你赶快拿出来,你自己答应的,你如果不给我,我就让你臭名远扬。”

     “你这只狡猾的狐狸!”

     “10美元,对不起,拿来。”

     “呀,又是一次,好了,我以后不再发脾气了!”“总该知道了吧,克制自己并不容易,你要随时留心,时时在意。10美元倒是小事,要是你每发一次脾气就丢掉一张选票,那损失可就大了。”

     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在办事的过程中,能不能控制来自外界的刺激所产生的情绪,对于办事的成功与失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办事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你一定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适应不同的办事对象、办事环境的需要,做到处险而不惊,遇变而不怒。

    (2)耐心周旋

    有些人脸皮太薄,自尊心太强,经不住人家首次拒绝的打击。只要略一受阻,他们就脸红,感到羞辱、气恼,要么与人争吵闹翻,要么拂袖而去,再不回头。

    看起来这种人很有几分“你不给办就拉倒”的“骨气”,其实这是过分脆弱的表现,导致他们只顾面子而不想千方百计达到目的,于事业无益。

    因此,我们在找人办事时,既要有自尊,又不要抱着自尊不放。为了达到交际目的,有必要增强抗挫折的能力,碰个钉子脸不红心不跳,不气不恼,照样微笑着与人周旋。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要全力争取,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有这样顽强的意志就能把事情办成。

    有个做保险的业务员,到一家餐厅拜访店主,店主一听到是保险公司的人,笑脸蓦地收了起来。

   “保险这玩意儿,根本没用。为什么呢?因为必须等我死了以后才能领钱,这算什么呢?”

   “我不会浪费您太多的时间,您只要挪几分钟的时间让我为您说明就好了!”

   “我现在很忙,如果你的时间太多,何不帮我洗洗碗盘呢?”

    店主原是以开玩笑的口吻戏谑他,没想到年轻的保险员真的脱下西装外套,卷起袖子开始洗了,老板娘吓了一大跳,大喊:“你用不着来这一套,我们实在不需要保险!所以,不管你怎么说,怎么做,我们绝不会投保的,我看你还是别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保险员每天都来洗碗盘,店主依旧是铁石心肠地告诉他:“你再来几次也没有用,你也用不着再洗了,如果你够聪明,趁早找别家吧!”

    但是这位有耐心的保险员依然天天来洗,10天、20天、30天过去了。到了第40天,这个讨厌保险的店主,终于被这个青年的耐心感动了,最后答应他投高额保险,不仅如此,而且还替这位有耐心的年轻保险员介绍了不少生意呢!

    (3)反复申请

    同样的意思,反复申请、反复渲染、反复强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面对顽固的对手,这是一种有力的武器。

    宋朝的赵普曾做过太祖、太宗两朝皇帝的宰相,他是个性格坚韧的人。在辅佐朝政时,他自己认定的事情,就是与皇帝意见相悖,也敢于反复地坚持。

    有一次赵普向太祖推荐一位官吏,太祖没有允诺。赵普没有灰心,第二天临朝又向太祖提出这项人事任命的事项请太祖裁定,太祖还是没有答应。赵普仍不死心,第三天又提出来。

    连续3天接连3次反复地提,同僚也都吃惊,赵普何以脸皮这样厚。太祖这次动了气,将奏折当场撕碎扔在地上。

    但赵普自有他的做法,他默默无言地将那些撕碎的纸片一一拾起,回家后再仔细粘好。第四天上朝,话也不说,将粘好的奏折举过头顶,立在太祖面前不动。

    太祖为其所感动,长叹一声,只好准奏。

    同样的内容,两次、三次不断地反复向对方说明,从而达到说服的目的。运用这种说服法,须有坚韧的性格才行,内坚外韧,对一度的失败绝不灰心,找机会反复地盯上门去。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此法要有分寸,超过限度,伤害了对方的感情,反而会收到反效果。所以运用此法要谨慎,以不过度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