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提倡白话文的著作:·“揠苗”是可以“助长”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3:53:11
  【案例背景】

语文教育要关注学生经验的感情体验,要多元解读文本,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在阅读教学中,“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想不到的问题就是新课标中蕴涵的个性化教育的生成点,就是教材的二度开发,就是学生自我展示、迸发思维火花的好时机。也许这意料之外的生成比预设得更精彩!

今天,在我教学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第27课《寓言二则》的第一课时时,就出现了这样意外的一幕。

 

   【案例描述】

寓言《揠苗助长》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利用拔高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的故事。教学中,在我的组织引导下,大部分同学都能领会到“做事急于求成,反而会使事物变得更加糟糕”的道理。

正当我准备组织学生学习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的时候,突然一个同学叫起来:“老师,‘揠苗’是可以‘助长’的。”

我当时一愣,忙问:“理由?”

“我听爷爷说,种田的时候,如果能把刚种下去的禾苗向上提一提,不但禾苗显得直而挺,重要的是可以将扭曲了的根系拉直,这样有利于根系地生长。”那位学生解释道。

“哇,你说得真好。你爷爷也很了不起啊!”我称赞道。

“老师——”又一个同学举手要求发言,在得到我的同意之后,他接着说,“有经验的老农,种树时,当泥土全部覆盖了小树的根系之后又要将小树轻轻地向上提一提,然后将浮土踏实,再然后浇水的。”

“你观察的很仔细,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已经从第一位孩子的嘴里知道了“揠苗”是可以“助长”的道理后,故意又问。

“向上提一提就是将扭曲了的根系拉直;把浮土踩实和浇水都是让根系和泥土充分接触,便于根系吸收地底下的水分和养料,促进小树尽快长大。”

“你也听得很认真,说得也很好。”

在我的称赞声中又一位同学不服地站起来说:“老师,种在水田里的稻苗,往高里拔一拔,根本不会像课本里所说的那么容易‘第二天都枯死了’的。”

“你又是怎么知道的?”我问。

“我听外公说,只要田里有水,稻苗就更本不会死。”

“是真的吗?你能利用课余时间亲自做做实验?”我稍停片刻,又对大家说,“如果能亲自去实验,并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说不定,你们还能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成为‘小发明’哩!”

……

 

   【案例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这样的意外问题,老师是“堵”还是“疏”?根据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无疑是提倡后者的。尽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与课文的含义相背弃的,但我们也要让学生充分表述各自的意见。这样做不但不会削减学生对课文本义的理解,相反,通过这样一正一反的比较,学生对课文原本意思的理解反而更加的深刻。更重要的是在老师的夸赞声中,许多同学各自能讲述出问题的多个理由,说明他们的思维是异常的积极和敏锐,课堂的气氛十分的活跃和愉悦,从而增进了师生的感情。这便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己大胆地提出问题,又自己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一个很好的范例。

正因为问题的“怪”,答案往往也是最独到的,这时候的学生说者也好,听者也罢,其注意力往往能够保持最佳状态。学会表述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既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也是当前课堂教学提倡合作学习蕴涵着的两个重要方面的内容。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老师能够积极地疏导,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既展示了学生的才华,又培养了学生学会表述,还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听到自己最想听到的东西,真可谓“一箭三雕”!

案例最后,我有意设计了“是真的吗?你能利用课余时间亲自做做实验?

“如果能亲自去实验,并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说不定,你们还能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成为‘小发明’哩!”这样两个问题,旨在告诉学生真知来源于实践,只有多多参与实践活动,才有可能得到更多更好更有用的知识,甚至成为“小发明”家!

……

本节课虽然没能按课前预设的方案进行教学,但我觉得收获还是挺大的。                                      (2006年4月21日)  

                 (该文获2006年度县教学案例评比一等奖、市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