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的替孕保镖txt:棉花病害 -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植物病理学卷 - 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56:13
棉花病害      cotton diseases 字体 [大]   [中]   [小]

已知有120多种。中国已发现约40种,其中严重为害的15种,主要有苗病、铃病、枯萎和黄萎,成株期茎叶病害以及生理病害等。植棉国家每年因病造成棉花产量损失约10%。

简史 美国最先开始研究棉花病害,1888年帕迈尔(Pammel)报道了得克萨斯根腐病。1891年阿特金森(Atkinson)在亚拉巴州发现棉枯萎病,1892年研究了棉枯萎病以及炭疽病、角斑病、线虫病等。1895~1900年里弗(River)和奥顿(Orton)在发病地区成功地选育出抗枯萎病棉花品种。1914年在弗吉尼亚州发现棉黄萎病。中国早在明代徐光启(1562~1633)编著的《农政全书》中就有关于棉花苗期病害的描述,但棉病的调查研究工作都始于1919年《农商公报》发表的“棉花角点病的研究”。以后的20年间先后发表有关棉病发生为害及介绍世界各国棉病研究和防治方法的论文20多篇。1931年邓叔群发表“棉苗立枯病的防治”,1935年发表“主要棉病发生及防治研究”。1934~1936年期间沈其益等通过在中国9省39个县的实地调查,发表了中国早期棉花病害研究专著《中国棉病调查》和《中国棉作病害》。30年代末至40年代中,周家炽、凌立等先后开展了棉花病害的研究。50~60年代侧重于苗病、枯萎和黄萎病的研究,提出了五西合剂、401和402抗菌剂应用等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70年代成立了全国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协作组,在病情普查、病菌生理分化、抗病品种选育和综合防治措施等研究方面,都有突破。80年代着重棉花枯、黄萎病研究,在棉花黄萎病菌生理分化、棉花品种资源抗性鉴定和新的兼抗枯、黄萎病品种选育和耕作栽培措施控制棉病方面取得了成果。

种类 棉花苗病有10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是炭疽病 [Glomerella gossypii (Southw.) Elgerton,Col-letotrichum gossypii Southw.]、立枯病 [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Rhizoctoniasolani Kühn]和角斑病 [Xanthomonas campestrispv. malvacearum (Smith) Dye]等,引起烂种、烂芽、根腐、叶斑等症状。棉铃病害有20多种,主要是铃疫病(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炭疽病、角斑病、红腐病(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红粉病[Trichothecium roseum (Bull.) Link]、黑果病(Diplodia gossypina Cooke)等。此外铃上还有许多弱寄生或腐生性的真菌为害。棉花枯萎病[Fusariumoxysporum Schlecht. f. sp. vasinfectum (Atk.)Snyder et Hansen]和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Kleb.)为土传维管束萎蔫病害,列为中国的植物检疫性病害,在中国某些棉区造成严重为害。棉花成株期的茎叶病害,发生普遍的有茎腐病(Sclerotium rolfsiiSacc.)、红腐病为害根茎; 为害茎秆的茎枯病(Ascochyta gossypii Sydow); 为害叶片的角斑病、褐斑病(Phyllosticta gossypina Ell.et Martin)、轮纹斑病 (Alternaria macrospora Zimm.) 和白斑病(Ramularia areola Atk.)等。棉花生理性病害发生的原因很多,棉田渍水或干旱引起的根腐和死苗,棉花生长后期因肥水失调引起大面积红叶(或黄叶)。茎枯是最常见的症状。此外,土壤缺钾、镁、硼等元素引起各种营养缺素症。

在世界部分产棉国引起为害,而中国尚未报道的病害有根腐病 [Phymatotrichopsis omnivorum(Duggar) Hennebent]、西南棉花锈病(Pucciniacacabata Arthuret Hoeway]、刺线虫(Belonclaimuslongicaudatus Rau)以及棉花卷叶病(Cotton leaf rollvirus)和小叶病(Cotton stenosis virus)等病毒病。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根腐病,已列为中国进口植物检疫对象,病菌的寄主范围极广,包括大田、果树、蔬菜、花卉及杂草等2000余种植物。

分布 中国按自然区域划分五大棉区,各棉区的病害发生种类不同。①华南棉区。包括云南大部、四川西昌地区、贵州及福建南部、广东、广西、台湾等,以铃病为主,棉枯萎病及黄萎病也有发生。②长江流域棉区。戴云山、九连山、五岭、贵州中部分水岭至大凉山一线以北,黄河流域棉区以南,东起海滨,西至四川盆地西缘,苗期以疫病、炭疽病发生较多,立枯病和红腐病也有发生,枯萎病发生较重,黄萎病在局部地区发生,铃病中以疫病烂铃最普遍,中、下游地区炭疽病烂铃也相当严重。③黄河流域棉区。秦岭、伏牛山、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北部特早熟棉区以南,西起陇海,东至海滨,苗期以立枯病为主,红腐病和炭疽病也有发生,枯萎及黄萎病混合发生,铃病中疫病烂铃最普遍,其次为红腐病烂铃,炭疽病烂铃则较轻。④北部特早熟棉区。千山山脉以西、西北内陆棉区以东,包括辽宁大部、晋中、陕北及陇东,苗病较重,黄萎病为主,枯萎病、铃病亦有发生。⑤西北内陆棉区。六盘山以西,包括新疆、甘肃的河西走廊,甘肃和宁夏的沿黄河灌区,黄萎病发生轻,枯萎病、炭腐病、黑根病等,局部地区角斑病较重,苗病不突出,烂铃很少发生。

发病规律 炭疽病、角斑病、红腐病等,带菌种子是主要初侵染源,立枯病、猝倒病、疫病等,则以土壤传病为主。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病原菌可在土壤中较长期存活,因此在病区以土壤传病为主,种子带菌则是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成株期茎叶病害的病原物大多在病残体内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铃病中的许多病原物在苗期和成株期即可为害,其传病途径相同,一些弱寄生菌,如红粉病菌、黑果病菌、曲霉病菌、软腐病菌等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可借风雨、水流和昆虫等传播为害。

棉病的发生需要相宜的生态环境,其中气象条件和土壤环境尤为重要。早春低温多雨天气,有利于苗病的发生为害。8月至9月日平均气温在25~30℃,相对湿度在85%以上,往往烂铃严重。在多雨气候条件及有机质丰富的棉田黄萎病发生较重。根结线虫的为害可削弱棉株对枯萎病的抵抗力,有利于枯萎病的发生。不良的环境条件还可诱发非侵染性病害,如各种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缺素症以及棉花后期缺水少肥而大面积发生“红叶茎枯病”、“黄叶茎枯病”等。

病害控制 根据不同的病害类型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棉苗病害的控制以棉种处理、适时播种和加强栽培管理为主,必要时辅以田间喷药保护。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控制以严格实施植物检疫,保护无病区为重点,病区以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为主,配合栽培管理、进行种子及土壤药剂处理、实行水旱轮作等综合防治措施。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有川52-128,60年代有陕401,70年代有86-1,80年代有中12为代表的抗病品种,上述品种从单抗到兼抗两种以上的病害。

成株期茎叶病害的控制主要是加强栽培管理,必要时辅以喷药防治。

铃病的控制是目前尚待解决的问题。烂铃的发生与棉花品种、田间气候、栽培管理及虫害等有关,目前主要采用合理施肥,适时整枝摘叶,摘除基部少量果枝,辅以喷药保护等,以减轻烂铃的损失。

生理性病害的原因多种多样,必须在判断病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将土壤生态条件调整到正常的水平,方能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