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府风云 萧玉若:创新型人才与教育逻辑学的不解之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2:19:29
教育逻辑学作为逻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逻辑学与教育学结合的产物,教育逻辑学作为逻辑学的一个应用领域,其终极目的是求真,即求教育认识之真、教育存在之真。1910年,美国的杜威出版了《我们怎样思维》一书,这是一部对研究教育逻辑具有重要影响的著作。与此同时,威尔顿(Welton)则在他的《教育的逻辑基础》一书中考察了教育理论与逻辑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教育理论家步雷岑卡就相当关注教育理论的语言、概念、命题等逻辑问题。英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赫斯特和彼特斯则在1970年联合出版的《教育的逻辑》一书中,研究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逻辑问题。美国的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则出版了《教育的语言》。1985年,美国另一位分析教育哲学家索尔蒂斯出版了《教育研究的逻辑与语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逻辑学界,人们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活动作为逻辑学的一个应用领域加以研究,探讨教育的逻辑问题。迄今,比较有影响的教育逻辑专著有:2002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何向东、刘邦凡合著的《教育逻辑学引论》、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郭元祥著《教育逻辑学》,以及与之有关的专著有:2005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迟维东著《逻辑方法与创新思维》;2006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麦冬编著《经典思维50法》;2007年由齐鲁书社出版的于惠棠著《辩证思维逻辑学》等。这些研究成果都为我们探讨教育逻辑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
教育逻辑学它要探讨的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辩证逻辑,教育理论的范畴逻辑、教育语言的逻辑、教育的历史与逻辑、课程的逻辑、教学的逻辑等。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既然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那么,创新型人才培养也就必然与教育逻辑学结下不解之缘。创新型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逻辑学的理论支撑,教育逻辑学同样也不能离开鲜活生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两者相辅相成。
教育逻辑学之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一方面需要我们揭示教育认识或教育理论的逻辑,探讨教育活动内在的逻辑规律,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规律;另一方面就是运用教育逻辑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一般的逻辑理论及其规则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应用,把知识传授型的培养模式转变为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力求做到有标准、有方案、有主题、有手段、有平台、有评价。
笔者认为,教育逻辑学之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应从三个方面着力进行探索实践:
第一,运用教育逻辑关于教育是什么的有关研究,从教育观的角度分析界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建立起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观。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依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培养对象设计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从目标定位、培养水准及实现方略等诸多方面着手,谋求科学合理、贴近实际和卓有成效的崭新构建。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设置多层次的人才培养规格。将一般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专门人才;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拓展知识视野,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对特别突出的学生实行特殊的个别培养,为其成为某一领域的优秀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运用教育逻辑关于课程的逻辑的有关研究,分析目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实践的经验与努力的方向。我国高校应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努力构建起“平台+模块”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推行自由选课制度,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选择学习的时间、内容和教师,在多样性和一致性之间取得平衡,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一般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类,必修课包括:一是公共基础平台,主要有思想道德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基础知识与能力类课程;二是学科基础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学科主干课、跨学科课等;三是专业基础平台,主要为专业基础课、实践环节等。选修课包括:一是专业方向模块,设置多个专业方向模块,且每一模块课程应包括必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二是任意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学科选修课。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和扩展,考试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构建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形成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课外培养三大创新人才教育体系,把创新教育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第三,运用教育逻辑关于教学的逻辑的有关研究,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的关系。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教师自身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以及创新的行动和实践。在学生无惑时引惑,在有惑时一道探惑、释惑,促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师生间教学互动、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将教师的专业知识、人生经验、科学思维方法、创新人格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更有目的、更自觉地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和创新的主动性,增强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和敏感性,全方位、多侧面、个性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张继华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所、绵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