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的使用方法:商鞅——读懂这些受益终生《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20:41:54

第二章  名臣的古典式谋略

 

一、商鞅的古典式谋略

 

商鞅(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原名公孙鞅,又称卫鞅,战国时期卫国人。他年轻时去了魏国,为魏国相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十分欣赏商鞅,在自己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他为相,可惜魏王不用。于是,商鞅来到秦国,以变法图强之说游说秦孝公,获得重用。公元前359年,他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实行变法,历时20年,使蛮荒的秦国一跃而成为“兵革强盛,诸侯畏惧”的强国。公元前340年,商鞅率兵攻魏,大破魏军,被封为侯。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秦惠文王继位,以谋反罪将商鞅车裂,并抄斩全家。

商鞅变法,改变了秦国的命运,推动了时代的发展,开创了秦以后二千多年中国封建专制政治的先河;商鞅的遗著《商君书》,是法家学说的奠基之作,也是商子管理思想的集大成者。

 

一、变法思想

 

商鞅认为,治国不可因循守旧,不加变通,以古为是;而应根据时代的发展,情况的变化,因时因势,采取新的管理措施。所以,他说:“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针对守旧大臣甘龙所说的:“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商君于是指出了“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的历史事实;对于杜挚所谓的:“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的论调,商君批驳道:“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汤、武之王也,不修古而兴;殷、夏之灭之,不易礼而亡,”因此,前人有过许多经验和教训。

变法就是要革除旧制,谋立新政,这必然会遇到各方面的阻力,可能还会受到百姓的批评。因此,商鞅告诫决策者,态度要鲜明,行动要坚决,决不可妥协:“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无顾天下之议之也。”

 

二、法治思想

 

商鞅认为,法治是治国之根本,只有依法治国,才能国强民安,所以,君臣“不可须臾忘于法”,“任法而国治矣”。

法治的关键在于统治者要严格执法,以“赏”、“刑”来管理人民。商鞅说:“明主慎法制。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事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凡赏者,文也;刑者,武也;文武者,法之约也”。他还至张不循私情,“不违亲近”,“不以私害法”,而重刑治天下:“重刑连真罪,则民不敢试”;“禁奸止过,真若重刑。”

 

三、农战思想

 

商鞅把发展农业和加强军力的“农战”作为国家兴盛的根源所在,认为:“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恃农战而安,主恃农战而尊。”因此,要将人民引到乐于农、战,既农且战的轨道上来。为此,商鞅提出减轻农民赋税,使“市场利尽归于农”;凡勤于“耕织”,“致粟帛多者”,免其徭役;以厚贵重罚使民“喜农而乐战”,“贵则必多,威则必严”。这样,“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怕,非战不免”,即任何人唯有务农和当兵的出路,别无选择,从而保证农战方针的实行。

 

四、郡县思想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收集贵族领主的地方行政管理权,商鞅创上了郡县制。公元前350年,他把秦国的邑合并为三十一个县,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满万户的设县长。令、长的下设县丞和县尉,分别掌管全县的行政和军事。这一体制,被后来的秦始皇推广到全中国,为后世所效法。

 

五、连坐思想

 

在商鞅之前,管仲创立了“轨”、“里”、“连”、“乡”等社会基层组织制度,从而兵民合轨,从事耕战。而商鞅又在基层组织中,推行连坐保甲法。

商鞅以王家为“伍”,十家为“什”,分别设“伍长”,“什长”;伍什之上又有“里”,设“里典”。凡伍什中有“奸者”,邻人必须告发,“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这样,居民互相监督,可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

除了上述之外,商鞅的管理思想还有:“废除贵族世禄制,奖励军功;重农抑商,承以土地私有;注重人口管理,进行人口登记;统一租税,统一度量衡等等。

商鞅的管理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汉武帝后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商鞅、韩非的法家思想和策略仍为后代所沿用,这表明他们的思想是有历史意义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商子的法治思想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色彩,他的统治思想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义义色彩,他的统治策略是建立在暴力、刑罚,甚至阴谋之上,因此,给后世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刘伯温的古典式谋略 

                  (一)

刘伯温(13111375年),名基,封诚意伯,谥文成。诞生于浙江青田县(今文成县)的书香世家,排行为二,自幼博闻强记,“于书无不窥”。少年时即著《春秋明经》二卷。16岁考中秀才,22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其时人称刘基“诸葛孔明之俦”,“魏征之流,而英特过之,将来济时器也”。

26岁时,刘伯温初登仕途,任江西高安县丞,以“不避强御”、廉洁惠爱著称,当地百姓称之为“刘青天”,而奸人豪强“数欲害之”。28岁时调任江西行省职官掾史,以“谠直”闻名,与幕僚不和。30岁时弃官隐居,此后读书写诗,还曾游历大都。38岁时复出为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一年后又辞职,闲居杭州,写了不少诗文。42岁时复出,为浙东元帅府都事。他招募民兵,大败方国珍的起义军;后因反对招安,坚持剿捕,被朝廷罢官,羁留绍兴,以诗文自娱。46岁时复任行者都事,后升为行省郎中。48岁时又辞官归隐,著《郁离子》,“以待王者之兴”。

公元1360年,刘基50岁,应朱元璋聘请,赴金陵,呈《时务十八策》。朱氏筑礼贤馆居之。闰五月,陈友谅发兵攻建康,刘基以计“乘东风发伏兵击之,斩获若千万”。第二年,又出计克江州,降洪都。52岁时,刘基回乡葬母,途中平定金、处苗军叛乱。居家期间,朱元璋多次恳请他尽早回京:“以天道发愚”、“赐教”、“指示”。匆匆回京后,刘伯温策划了鄱阳湖大战,击溃了陈友谅,还救了朱元璋一命。56岁时,刘基承命,卜地筑皇宫;57岁时,与李善长一起定律令;58岁时任御史中丞,斩中书省都事李彬,忤李善长;59岁与太祖讨论宰相人选,忤汪广洋、杨宪、胡惟庸;61岁时告老归田,不问政事,唯下棋饮酒;64岁时病逝。

刘伯温一生勋业辉煌,人称“开国文臣第一,渡江策士无双”;朱元璋称他“学为帝师,才称王佐”,“吾子房(张良)也”。其诗文也为一代宗师,与宋濂、高启相抗。杨守陈说:“汉以降,佐命元勋,多崛起草莽甲兵间,谙文墨者殊鲜,子房之策,不见辞章;玄龄之文,仅辨符檄。未见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如公(指刘基)者,公可谓千古之人豪矣”。

 

(二)

 

从谋略方面来看,刘伯温深谲秘扃,龙韬虎略,为后世所崇尚。其管理谋略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之一,尤值得当今的人们加以研究。

 

强调修德

 

刘伯温认为,胜天下之道在德;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得民心者得天下,唯修德者刑,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方能得民心。

和谐治国。刘伯温认为,治国如治病,“医把脉以知症,审症以为方。治乱,症也;纪纲,脉也;道德、政刑,方与法也;人才,药也”(《郁离子·喻治篇》)。而且,人才是为政之本,应不问系族,唯贤是用;不论农与工肆之人,不鄙侧陋,择人惟长。长则用其长,短则用其短。识别人才,则要看实质,不能被外表所迷惑,不能只凭琴之“断纹”即认为它是“希世之珍”(《郁离子·良桐》),也不能将“狗偷鼠窃”之人,“食之以玉食,荐之以珠履”(《郁离子·养枭》),而当人才对待。治国还应廉洁爱民,奖善惩恶,“贿赂公行,必致丧失人心,室家不保”(《郁离子·贿赂失人心》),“志利而民”,则“国危矣”(《郁离子·云梦田》),故应“劝惩善恶”(《郁离子·荀卿谏赏盗》)。

 

用兵

 

刘伯温认为,善战者省敌,不善战者益敌。应当善于借用他人之力,来战胜对手:“惟天下至仁为能以我之敌敌敌,是故敌不敌,而天下服”(《郁离子·省敌》)。还应兵民结合,组织民丁,以耕备战,以战护耕:“有国者,必以农耕而兵战也。兵不足则农无以为卫,农不足则兵无以为食”(《郁离子·祛蔽》)。所以,可耕战定籍,保甲连环。

 

善于用智

 

刘伯温作为谋略家,十分重视智谋的应用。他说,豺狼本不是老虎的对手,但它善于群起而攻,掎角相应,所以老虎往往敌不过它们。赵国兵卒虽多,但于长平一战,弃戈被坑,“惟其智之不如豺而已”(《郁离子·豺智》)。他还说:“人有智而能愚者,天下鲜哉”,“智而能愚,则天下之智莫加焉”,“鬼神之所以神于人者,以其不常也。惟不常故不形,不形故不可测”(《郁离子·大智》)。在《拟连珠》中,刘伯温说:“食人之虎,不能容一猬;牵羊之绠,可以御九犍”,意思是:吃人的老虎,吞不下一只刺猬;牵羊的绳子,可以拴住九头牛的鼻子。可见,防身应有术,致人要有谋略。

刘伯温的一生坎坷神奇,慷慨有节,在民间广为传颂。特别是他的谋略,“人莫能测”,屡见奇功,为后世所景仰,并被神化。尽管在这引起谋略中不可避免地含有封建迷信成份,但作为千古罕见的文人政治家,其管理思想仍然是历久弥新的。

 

附:刘基名言

志大业者,必择所任;抱大器者,必择所投。是以梁江湖不取螬残之木,钓鲸鲵不适雨盈之沟。

长平之威,报在钜鹿;会稽之胜,终于姑苏。

千斤之象,不惴虎而惴鼠;三寸之蝎,不蠹棘而蠹松。是以制(制服对方)必取其所畏,防必究其所容,故能不震而威于斧钺,不劳而固于垣墉。

国不自富,民足则富;君不自强,士多则强。

善扑火者不迎其烟,善防水者不当其急。

剔大蠹者木必凿,去大奸者国必伤。

制万变者在乎专,察万微者在乎安。

仁暴殊途,非暴无以为仁之启;怨恩异路,非怨无以为恩之资。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故以道养贤,则四方之民听声而来;以德养民,则四方之贤望风而慕。

势有所梏,则小柔可以服大力;形有所格,则大猛不能破小坚。

蛟蜃之市,不可以称有国;稊稗之秋,不可以言有年。

伐罪吊民而周祚延于孙子,兴徭树怨而秦祸发于萧墙。

善贾者不壅(积压)其货,善治者不壅其民。

能盈而不能谦者,虽成必隳;知进而不知止者,虽得必失。是故附赢以升高而枯,fuban以任重而踬。

士有悍妇,则良友不至;国有妒臣,则贤士不留。

yan(蚂蝗蚯蚓)之薮,神龙不栖.

坐舟视星,当察其曷转;执斗较斛,当审其孰平。

政以渐成,则民不骇;俗以渐变,则功不偷(怠惰)。

海纳污然后成其大,君纳众然后保其荣。

愚人畏病而常病,智士防危而不危。

徇(献身)功利者,不虞(防备)谄诈;溺鬼神者,独觉形声。

暴于物者,众志之所诛;妨于物者,舆情之所疾。是以虎狼堕阱,仁者见之而不怜;枳棘当道,行者过之而必诘。

无舆马者,不耻徒步;无鱼肉者,不厌菜羹,故性为欲汩(弄乱)则乱,心为物动则争。是以绝外交则可以守淡泊,专内视则可以全淳精。

虎之跃也,必伏乃厉;鹄之举也,必拊(拍翅膀)乃高。

蠖屈求伸,非终于屈;龙潜或跃,匪固于潜。是故勾践事吴,乃成姑苏之举;夷吾佐霸,曷向槛车之嫌?

以杀止杀,圣人之不得已;以暴易暴,悍夫之无所成。

御龙之智,不能训猿以礼;神农之圣,不能服豕而耕。

 

三、曾国藩的古典式谋略

曾国藩(18111872年),字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1853年初,以吏部侍部身份在湖南办团练,对抗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后经千辛万苦、两度自杀,终于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死后谥号“文正”。

“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近代以来,曾国藩成为颇有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镇压了太平天国,杀人如麻,被人称为“曾剃头”;他“借洋兵助剿”,在处理“天津教案”时粉饬洋人侵华罪行,被人骂为“卖国贼”,另一方面,他创办江南制造局等,开中国近代工业之先河;他严于修身,谦洁自持,被人誉为“古今完人”。蒋介石最喜读《曾文正公全集》被曾国藩为楷模。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也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在谋略、思想、人格、行为方面影响深远。

 

治国统军谋略

 

1. 治国安邦、统军打仗首在爱民、得人。曾国藩说:“为治首务爱民”,“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又说:“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兵事以人才为根本”。可见,他在长期的仕宦生涯中体会到了民众的力量和人材的可贵。他最为痛心的便呈“民心涣散”、“士大夫习于优容苟安”,因此主张延揽人心,召举人材。曾国藩要求:“养民以为民,设官亦为民”,“以穑事为先”,“凡利之所在,当与人共分之;名之所在,当与共享之”,从而达到收拾人心的目的。对于领导人才,他则要求做到“公”、“勤”、“廉”、“明”、“敬”、“诚”、“恕”。他还认为,选将重在四点: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识,四曰营务整齐。”“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不过,对人才也不可苛求,“大抵任事之人,断不可有誉而无毁,有恩而无怨”,“衡才不拘一格,论事不可细苛,无因寸朽而弃连拘,无施数罟以失巨鳞”。

2. 办事打仗皆稳扎稳打。曾国藩主张:做事“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息,既要老道,又要精明”,因此,他“寸心兢兢,且愧且慎”,“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唯力尽人事,不敢存丝毫侥幸之心”,“扎硬寨,打死仗”,从而能渡过一切艰难险阻,取得最终的胜利。

3. 严于吏治保甲,倡导实业洋务。曾国藩对吏治之坏,痛恨尤深,主张“大加参劾,以儆官邪”。而且,他最忌“不分皂白”、“不白不黑、不痛不痒”的敷衍苟且之风,呼唤“忠勇之人”。对于民治,他则主张严于保甲,训练民兵,认为“团练保甲,皆今日之要务”。曾国藩还重视实业,力求“彼之所长,我皆有之;顺则报德有其具,逆则报怨亦有其具”,这样,国家才不会为外人所侮。为此,他倡导洋务:“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此后数十百年,沿江两督四抚,一一求精于洋务而为之”。他还主张引进外国人才,以“招致智巧洋人来为我用”。

 

修身处世谋略

 

1. 修身教子尊孔墨。曾国藩承儒家“三省吾身”之祖训,时刻不忘进德修身,他每天“日课”,“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终身不间断”,对于出现的问题,则勇于自我批评,及时纠正,“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念念欲改过自新”,这样最终达到“明德、新民、止至善”的境界,而且,他还尊崇禹墨精神,主张劳动、吃苦、节俭和平民化。在教子家书中,曾国藩一再强调:“勤理家事”,“不可厌倦家常琐事”,“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在家要种菜、养鱼、养猪、做饭,“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他还说:“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以做官发财为可耻”,“家事忌奢毕,尚俭”。他本人在卸任两江总督时,薪俸尚结余二万两银。一般人都望子孩为大官,可曾国藩说:“余不愿(子孙)为大官,但愿(子孙)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即使为官,也要“守寒素家风”。他称:“读书乃寒士本色,切不可有官家风味”,“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

2. 处世主张“敬恕”。曾国藩说:“敬以持身,恕以待人”,“作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何为“敬”,敬谨也,“严于律已”也,何为“恕”,宽恕也,“薄责于人”也。曾国藩强调:“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可独居、过不推诿”,“同打仗,不可讥人之退缩;同行路,不可疑人之骚扰。”“先办一副平恕之心”,便可与人“和舟共济”了。

3. 顺境时功成身退,逆境时死中求活。曾国藩以为“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因此,他主张在“易境”时学习道家,淡泊知足,功成身退:“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功成身退,愈急愈好”,“功名富贵皆人世浮荣,唯胸次浩大是真受用。”他不仅提出:“现在但愿官阶不再进,虚名不再张,常保此无咎,即是持身守家之道”,而且采取行动,自请注销封爵。在“难境时,曾国藩则主张学习兵家,“死中求活”,“置之死地而后生”。他说:“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可见,他从诸子百家中吸取了精神力量。

不管对曾国藩的所作所为是褒是贬,他的管理谋略思想还是有许多值得今人学习的地方的。

      第四篇  中国古典式名言及其解说

第一章    孔子的名言及其解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去世于公元前479年,享年七十三岁。

在中国文化史上,孔子不仅是第一个哲学流派——儒家的开创人,而且是第一个独立于官门的教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还整理和修订了《易经》《诗经》《尚书》等书籍,对保护中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孔子的言论和思想被弟子们记录于《论语》等书之中。

1、〔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译文〕读书并且时常温习功课,不是件乐事吗?!

〔注解〕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不仅自己“发愤忘食’地学习,而且十分重视教书育人在礼治社会的重要作用。

2、〔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有朋友来自远方,这是十分快乐的事。

〔注解〕孔子重视交友,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但是,朋友之间应“群而不党”,“和而不同”。

3、〔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巧言令色,不具备仁德。

〔注解〕儒家向来抨击巧言善辩之士,孟子称公孔衍、张仪等人所行的是“妾妇之道”,而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原文〕君于不重则不威。

〔译文〕君子的举止不庄重,则有失威严。

〔注解〕儒家十分强调言谈举止之礼,因为礼是人治社会之本,在当今,法律是法治社会之本。

5、〔原文〕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礼的运用,以和气为贵。

〔注解〕礼治社会,最后要达到人为的和谐。和是对社会矛盾的调和。难能可贵的是,孔子认为不能为了和而丧失原则,应“和而不流”。日本引进儒家文明,也十分重视和。日本人的和是协力同心,和衷共济,为什么中国人的和却变成了表面上和气一团,而暗地里相互较劲拆台呢?

6、〔原文〕君子食无求炮,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译文〕君子饮食适可而止,静居安不忘危,敏捷于行动但说话谨慎。

〔注解〕孔子于言行中更强调行。君子应“讷于言而敏于行”。

7、〔原文〕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注解〕另,孔子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只担心自己没才能)。

8、〔原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它,就是说:“思想上没有邪念”。

〔注解〕孔子是中华文化的伟大的保护者,他整理了上古文献《诗经》《易经《尚书》等六经。他修订的目的是维护传统,发掘其其道德价值。所以,孔于从道德的角度概括《诗经》的内容。

9、〔原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我十五岁立志于学问,三十岁在社会中立住了脚,四十岁则没有了困惑,五十岁则知晓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则可直觉地分辨是非,七十岁便随心所欲,自然而然不会越出规矩。

〔注解〕孔子知天命,因此他在周游列国时厄于陈蔡而不惊慌,到七十岁,孔子达到了一种修身后的自由状态。

10、〔原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译文〕看他做什么,动机如何,结果怎样。

〔注解〕这是孔子提出的考察人的方法,它在人际社会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1、〔原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与人亲密但不攀援附和,小人溜须拍马而心怀异志。

〔注解〕孔子另又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2、〔原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学习而不思考,则会受蒙蔽;只思考而不学新东西,则会走入迷津歧路。

〔注解〕这里孔子提出了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相结合的为学之道。

13、〔原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则不知道他还有什么可取之处了。

〔注解〕另,孔于还说:“民无信不立”。

14、〔原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译文〕各夷狄部落虽有君主但不讲礼法,还不如中原各国没有君主但讲礼法。

〔注解〕这句话反映了当时中原人的自得心态。古代中国人把中原就看作整个天下,而且是文明程度最高的。

15、〔原文〕君子无所争。

〔译文〕君子不需要与人相争。   

〔注解〕孔子还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否定竞争,这是自给自足的小农杜会的必然结果。

16、〔原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欢乐但不沉迷,哀叹但不伤身。

〔注解〕孔子又称:“君于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是儒家的中庸思想的运用。“威而不猛”就是仁者、儒将的风范。

17、〔原文〕成事不悦,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对已经成功的事情不得意忘形,对已经过去的事情不加以劝谏,既往不咎。

〔注解〕这里表现出孔子温文尔雅、宽宏大量的性格。

18、〔原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君子即使在一顿饭的时间里也不能违背道德,在紧急情况下也是如此,在颠沛离时也如此。

〔注解〕孔子的“仁”具有至少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去爱别人,二是惠及别人和宽恕别人(忠恕),三是束缚自己(克己复礼)

19、〔原文〕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即使早上才寻得真理,晚上死去也就无遗憾了。

〔注解〕孔子热爱真理,追求真理,称“士志于道”,“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优贫”。在中国古典哲学中,“道”的含义之一是社会真理。

20、〔原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君子怀念以德治国,小人怀念田地;君子关心名实之分,小人关心小恩小惠。

〔注解〕君子是思想境界商的人,小人是思想境界低的人,并非像过去批判的那样,小人就指劳动人民。

21、〔原文〕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不愁没有地位,只愁何以立身?不愁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愁自己有什么本领可让别人知道?

〔注解〕孔子反复说:不愁别人不知已。可是他周游列国,游说君主,希望别人采纳他的学说主张。

22、〔原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通晓仁义,小人通晓利益。

〔注解〕孔子在这里并没有将仁义与利益绝对对立起来,而是后来的孟子将义与利放在势不两立的对立面。实际上,孔子还是讲利的,他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23、〔原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看见贤者,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者,就想着也反省一下自己。

〔注解〕孔子认为君子应该严格要求自已,小人才苛求别人(“君于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24、〔原文〕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周围必定有朋友。

〔注解〕孔子强调道德的生活,认为人的行为应根据于德行(“据于德”)

25、〔原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译文〕如果世道险恶,真理受阻,我就乘木筏飘浮归隐于海上。

〔注解〕积极入世的孔子也有心灰意冷的时候,他多次提到隐居避世:“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言”,“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隐居以求其志”,“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可见,中国文化是儒道互补而不是儒道相抗的。

26、〔原文〕听其言而观其行。

〔译文〕听到一个人的言辞后再考察他的言外是否一致。

〔注解〕孔子称:“君子以言过其行为耻”(“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不以言举人”。

27、〔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敏锐且好学,不耻下问。

〔注解〕孔子又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非生而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承认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而是通过学习才获得知识的,因此,任何人只要肯学习,都可以成为圣人。

28、〔原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对老人,使他晚年安乐;对朋友,使他信任自己;对下辈,使他怀恋自己。

〔注解〕孔子认为自己是治国平天下的特殊人才,担负着教化人民的伟大责任。“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úo)”,因此他上安老人,下惠少年。

29、〔原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文质彬彬,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注解〕要做到文质彬彬,则‘君子博学于文”;献身于学:“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0、〔原文〕人之生也直。

〔译文〕人活在世上应正义凛然。

〔注解〕孔子追求完美的个人品格:“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行义以达其道”,“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31、〔原文〕敬鬼神而远之。

〔译文〕尊敬鬼神,但不要沾它。

〔注解〕中国民间虽有鬼神信仰,但知识分子大都对异域的事情不感兴趣,孔子不言怪、力、乱、神,他表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中国文化是实用理性文化,重视的是今生今世。

32、〔原文〕仁者先难而后获。

〔译文〕仁人志士先吃苦,然后才有所收获。

〔注解〕孔子赞赏“吃粗食,饮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而乐在其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以苦为乐的精神。

33、〔原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知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知者好动,仁者好静;知者享乐,仁者宁静长寿。

〔注解〕仁者是比知者具有更高精神境界的人,仁者是中国式的哲学家,知者是西方式的学者。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恬淡静谧、处变不惊的人生境界,西方人从事海上贸易、竞争冒险和创造享乐的事业。

34、〔原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译文〕自己想立起的事也让别人立起,自己想达到的目标也叫别人达到。

〔注解〕在自己满足时,也想到去满足别人,这叫“忠”。如果自己不愿意的,也不要强求别人(即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叫“恕”。 “忠恕之道”是仁的重要内容。

35、〔原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文〕学习而不厌烦,教人而不知疲倦。

〔注解〕孔子的教与学的态度非常严谨,他本人就教了三千弟了,其中卓有成就者七十二人。他编纂整理六经,“好古而敏以求之”。他读易经,竟然达到“韦编三绝”(书简的连线断了三次)的程度。

36、〔原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立志于探求真理,根据于道德,依照于仁义,游习于六艺。

〔注解〕儒家的人生追求尽在这十二个字中,前面说过,中国哲学重在提高人的境界,而“游习于六艺”能达到此目的。所以,孔于“以诗抒情,以礼立身,以音乐完善自己”(“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所谓“六艺”即指诗书、礼、乐、射、御、数。

37、〔原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以不义的手段挤身富贵,对我如浮云那样遥远而不攀。

〔注解〕孔子十分正直清高,他还说:“富与贵,人之所砍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38、〔原文〕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译文〕发愤忘食地读书,保持乐观;忘掉忧愁,对自己已近垂暮之年而浑然不觉。

〔注解〕中国文化是乐观感性文化,这与印度的悲观文化和西方的悲剧文化截然不同。孔子指出:“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39、〔原文〕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我想仁,仁就到了。

〔注解〕这句话反映的是中国人的顿悟和以主观念头决定一切的思想。另外,庄子追求悟性的“神遇”,中国佛教变印度佛教的长期修行和因明逻辑为“立地成佛”,祥宗大师慧能在回答“是风动还是幡动”时断定是“心动”,这些都是顿捂论和观念论。

40、〔原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心胸狭隘,常为小事面忧虑。

〔注解〕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不患人之不已知”,“不忧不惧”,因而胸怀坦荡。

41、〔原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可使人民照着去做,不可使人民知道真相。

〔注解〕这是孔子的愚民思想,属封建性糟粕。

42、〔原文〕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译文〕别进入危险的国家,别居于动乱的国家。

〔注解〕儒家也有道家的全生保身思想。

43、〔原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不在他的官位上,就别越俎代疱。

〔注解〕儒家强调对他人人格的尊重。再者,孔子在这里规定了同僚之间的礼法规矩。

44、〔原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时间象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浙啊!

〔注解〕孔子极为珍惜时间,他感叹“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45、〔原文〕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译文〕后辈人更加可爱可畏,怎么能说他们不如今人呢!

〔注解〕由于孔于处于乱世,他向往周文王、周公时“郁郁乎文哉”的礼治社会不足为怪。可贵的是,虽然孔子有复古倾向,但他对晚辈充满爱护和希望之情。

46、〔原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有知识的人不困惑,思想镜界高的人不忧虑,勇敢的人不惊慌失措。

〔注解〕孔子十分重视对人品的培养:“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君子不忧不惧”,“君于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

47、〔原文〕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没了解生,哪里知道死。

〔注解〕印度人认为生死轮回,人死后可再投胎。古希腊人认为死者要末进入天堂,要末降入地狱。古埃及人认为可以将现世的享乐带到阴间,所以他们修建金字塔以藏身保物。可是中国人对死后的世界不太感兴趣,重视的是今世今生的福禄寿。

48、〔原文〕仁者,其言也韧。

〔译文〕仁人,言辞应刚韧。

〔注解〕儒家重视修身,认为治国平天下应从修身开始。修身之一是言行要一致,最好少说多做。一旦更开口,语言应刚毅果断。所以,孔子又说:“刚毅木讷近仁”。

49、〔原文〕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译文〕富国强兵,外加人民信赖,这是为政之要。

〔注解〕孔子在回答如何治国的提问时又说:“也必正名乎!”(先理顺君臣、父子、夫妻各自的名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50、〔原文〕子为政,焉用杀?

〔译文〕你当政,为何要功用杀伐?

〔注解〕孔子反对动用武力、任意诛杀,但又认为在迫不得巳时可以采取革命措施,“商汤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51、〔原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统治者自己身正,即使不发命令,百姓也会照样行动;自己不正,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听从。

〔注解〕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对于人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孔子又说:“政治就是正直,你率领人民走正道,谁敢不正呢?(“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52、〔原文〕近者悦,远者来。

〔译文〕为政应使管辖内的百姓喜悦,使管辖外的百姓归顺。

〔注解〕安邦定国、抚御诸侯是古圣先王的文韬武略。

59、〔原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君子与人和睦,但观点可不同;小人看似亲密无间,实则各怀异志。

〔注解〕孔子还说:“君子追求高层次的通达,小人追求低级别的通达” (“君于上达,小人下达”)

54、〔原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志士仁人,不能苟且偷生而危害仁德,只能杀身成仁。

〔注解〕孔子将伟大品格的锻炼放在人生的首位,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5、〔原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译文〕工匠想完善他的工艺品,他一定得先磨砺他的刀具。

〔注解〕想治理乱世,必须先要有治世的良方。此良方,就是孔子的正名、仁义。

56、〔原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译文〕君子担心到死还没有名声。

〔注解〕儒家重“名”,可是道家的庄子认为儒家为名,强盗为利,两者都是“以物易其性”,没有区别。

57、〔原文〕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 巧言令色会危害仁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注解〕类似地,孔子又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8、〔原文〕有教无类。

〔译文〕不管社会地位如何,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注解〕这句话成为后世科举制度的理论基础。而且,孔子认为,弟子有权利坚持真理:“当仁,不让于师”。

59、〔原文〕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政见不一,则没法共同谋划。

〔注解〕可见,孔子具有鲜明的政治观。

60、〔原文〕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译文〕不怕大家都贫困,就怕不平均,不怕少,就怕有嫌少心理。

〔注解〕这句话反映了中国人的平均主义思想,均富、均田地、平均地权从来都是中国人的要求和理想。

61、〔原文〕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凝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君子时刻想着九个方面:观察时想着要明察秋毫;驻听时要想着不偏听偏信;脸色,想着要温和;态度,想着要谦恭;言辞,想着要忠信;办事,想着要谨敬;疑惑时想着要问人;忿恨时想着灾难;见到利益时要想着道义。

〔注解〕孔子主张严格修身,声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62、〔原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人的本性是相近的,而后天的习俗使人相去甚远。

〔注解〕中国人一般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所以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正因为后天客观环境使人分别,故儒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63、〔原文〕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易也。

〔译文〕我又不能与鸟兽同群,不与世人相处而与谁相处呢?天下真理如果能畅行,我就不参与变革了。   

〔注解〕这是孔子回答隐士对他的嘲讽的话。孔子有时也流露出隐逸的想法,“道不行,乘搏浮于海”;“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贤者避世”。可是孔子最终还是没有出世,这里反映了他的积极进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第二章  孙子的名言及其解说

 

孙子,此处指孙武,其生卒年月大致与孔子同时。

《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一部兵书,而且是“世界兵学圣典”。在当代,《孙子兵法》还被应用于企业管理和人际关系学。

1、〔原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用兵,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生死存亡,是不可不认真考察的。

〔注解〕兵是兵器、军队之意。军队可以抵御外侮、捍卫主权,同时它是暴力统治的工具、专制社会的支柱,对此,中国人再明白不过了。

2、〔原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译文〕所以要从五个方面分析利弊.比较敌对双方的各种条件,以探求战争胜负的可能性: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注解〕所谓“道’,是指政治背景和客观规律,所谓“天”,是指自然状况、天运时机,所谓“地”,是指地势地利;所谓“将”,是指将领的素质,即智、信、仁、勇、严五德;所谓“法”,是指法纪制度、人员配置、职责划分等。

3、〔原文〕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文〕哪一方的国君比较贤明?哪一方的将帅比较有才能?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令能贯彻执行?哪—方的兵力强大?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严明?我可以根据以上分析对比而判明谁胜谁负。

〔注解〕将孙子兵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则这段话的意思是,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否获胜的因素有:1、国家政策,上级决策;2、干部素质,厂长能力;3、政治经济环境,地理位置;4、条例规章,质量标准的贯彻落实;5、企业实力,人财物情况;6、职工素质,技能培训;7、劳动纪律。

4、〔原文〕势者,因利而制权。

〔译文〕所谓势,就是根据情况是否有利而采取相应的策略。

〔注解〕孙子还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5、〔原文〕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译文〕用兵打仗是一种设立计谋的行为。所以要,能而装着不能,用而装着不用,近而给敌人远的错觉,远而给敌人近的错觉。

〔注解〕西方人不喜欢计谋,认为用计是不道德的行为。可是,孙子却称:“兵以诈立”。

6、〔原文〕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轿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译文〕敌人贪利则以利引诱它,敌人混乱则进攻它,敌人强大则防备它,敌人强横则避开它,敌人易怒则激怒它,敌人谨慎则使它骄傲,敌人精神饱满则使它疲劳,敌人团结则离间它。趁敌人没有准备而实施进攻,以出人意料的战略战术打击敌人。

〔注解〕这是孙武的用兵十原则。可以说,它是老于哲学“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事物总是朝相反方向运动的,事物的薄弱之处正是大有可为之处)在军事上的运用。另外,孙子还说:“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民不意”。

7、〔原文〕未战而庙算。

〔译文〕开战前先分析决策,做到未战而先胜。

〔注解〕古时作战前,要在庙堂举行策划会议,故曰“庙算”。

8、〔原文〕菩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采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译文〕善于用兵的人,兵员不再三征集,粮草不多次运送;从敌国取得军资费用和粮秣,这样,军队的食用就能充足供应了。

〔注解〕自古而来,中国动辙拥有军队百万,如此庞大的军队必然会遇到粮草供应的难题。有三种解决方案,一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二是保证粮道畅通,不断补给,三是如孙子所说的“智将务食于敌”。与此不同的是,古代西方人作战以骑兵为主,军队规模一般不超过数万,奶油肉食等“粮草”都自给自足,取用于自己(自带或杀马而食)

9、〔原文〕胜敌而益强。

〔译文〕既要打败敌人又要使自己更加强大。

〔注解〕中国古人一般都认为,打仗是劳民伤财的事。哪怕是在大汉盛唐,战争的后果都是民生凋蔽,国库空虚。所以要做到胜敌而益强,并非易事。而西方人通过战争掠夺财富,同时将俘虏当作奴隶贩卖,所以.穷兵黩武往往使得国势强大。

10、〔原文〕兵贵胜,不贵久。

〔译文〕用兵作战贵在速胜,不宜久拖。

〔注解〕孙子还说:“兵久而国之有利者,未之有也”。当年对越作战的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就以此句作为他主张撤出越战的理论根据。

11、〔原文〕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译文〕深知兵法的将领,是百姓命运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

〔注解〕孙子重将,称:“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12、〔原文〕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译文〕大凡用兵的法则是,使敌国完整地屈服为上策,攻破其国为下策;使敌军完整地屈服为上策,攻破其军为下策。

〔注解〕这是中国的“王道”军事,重在保全一国,使它完整地屈服。所以,古代安南、高丽等国称臣于中国而免遭兵燹。

13、〔原文〕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译文〕百战百胜,并非好中最好的;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是好中最好的。

〔注解〕中国人温文尔雅,重视“文伐”(用计),认为动武是迫不得已时的下策(老子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于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不战而胜才是最高的策略,“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14、〔原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译文〕用兵的上策是谋略伐敌,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胜敌,再次是动武使敌人屈服,最下策是攻城。

〔注解〕中国人善于使用谋略和心计,这已人所共知。据报载,德国人已开始接受以三十六计为代表的中国韬略诡计观。

15、〔原文〕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译文〕所以用兵的方法是,有十倍于敌的优势兵力,就围困敌人,有五倍于敌的优势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兵,与敌人兵力相等,就要用计胜敌,比敌人兵力少,就要善于摆脱敌人;各方面条件都不如敌人,就要设法避开敌人。

〔注解〕孙武的重孙孙膑著有《孙膑兵法》,或称(齐孙子兵法》齐威王问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时怎么办,孙膑答道“让威”(应避开锋芒)

16、〔原文〕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译文〕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会获胜;懂得根据兵力的多少而采取不同战法的,会获胜;上下齐心协力的,会获胜;以有准备对待没有准备之敌的,会获胜;将帅的才能高而不被君王从中牵制的,会获胜。

〔注解〕先秦兵书《六韬》也十分强调“将能而君不御”,认为只有无君王于后,才能无敌于前。   

17、〔原文〕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译文〕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才能百战都不失败。

〔注解〕孙子还说:“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人情之理,不可不察”,“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预先知道敌情)”。

18、〔原文〕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译文〕过去,善于打仗的人,首先做到自己不被敌人战胜,然后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   

〔注解〕孙子还有言:“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19、〔原文〕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译文〕防守是因为兵力不足,进攻是因为占有优势。善于防守的,如藏于深不可知的地下,使敌人无从发现;善于进攻的,如动于高不可测的天上,使敌人无法防范。

〔注解〕孙子还说:“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20、〔原文〕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译文〕所以,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先创造取胜的条件,然后才同敌人作战; 打败仗的军队,则总是先同故人交战,然后殚精竭力、疲于奔命地应战。善于用兵的人,搞好内政,确立法制,所以有能掌握胜败的决定权。

〔注解〕孙武认为,政治(“道”与“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后力量。孙膑也认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虽然一时取得了胜利,但是后患无穷)”。这些观点与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17801831,普鲁士人)的思想基本一致。

21、〔原文〕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译文〕大凡能做到治理百万大军有如治理几人小组那样容易,是由于各级组织的作用;击败百万敌军有如击败少量敌军那样容易,是由于指挥号令的统一;使我三军之众,在受到敌人进攻时不致于失败,这是奇兵与正兵的运用问题;我军所到之处,如以石击卵,没有不被攻破的,这是虚实的结合问题。

〔注解〕在本段,孙子道出了治国的奥秘,即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和官僚体制对于稳定政权的作用。

22、〔原文〕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译文〕战势不过奇与正两种,然而奇与正的变化,都是不可穷尽的。

〔注解〕孙子还说:“以正合,以奇胜”(以正规的军队合战,以奇兵取胜),“出奇制胜”。 同时代的老子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23、〔原文〕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译文〕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势猛而节奏短促。

〔注解〕西方军事家尤其强调突击战、闪电战。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主张机动迅猛进攻,拿破仑的元帅约米尼提出集中兵力,猛烈出击。法西斯希特勒靠闪电战取得了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胜利。

24、〔原文〕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园而不可败也。

〔译文〕在纷纷纭纭的混战中,必须保证自己的军队不发生混乱;在敌情浑沌不清的情况下,必须使我军阵形圆满,各方都能应付自如。   

〔注解〕商末牧野之战时,姜子牙在关键时稳住阵脚,终于打败了乱敌。另外,为了在作战时各方向都能应付自如,中国古人设计了各种阵形——八卦阵,连环阵等。

25、〔原文〕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译文〕所以,善于调动敌人的将领,以假象象迷惑敌人,敌人必然顺从我意;将利益暴露在外,敌人必然为其所引诱。以小利调动敌人,设置伏兵严阵以待。

〔注解〕“形之”(伪装以迷惑敌人)就是孙子所说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近”,“顺佯敌之意”(假装顺从敌意)

26、〔原文〕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译文〕所以,善于作战的人,利用兵势取胜,不苛责于部下,这样就能选拔人才而利用兵势。

〔注解〕孙子说:“善于打仗的人所造成的态势,有如把圆石从千尺高山上往下飞滚,势不可挡,这就是兵势”(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27、〔原文〕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译文〕进攻必然取胜,是由于攻击敌人薄弱的守不住的地方。

〔注解〕孙子还说:“攻其所必救”(如孙膑“围魏救赵”),“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

28、〔原文〕(原文)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

〔译文〕所以,以假象“示形”迷惑敌人,而自己不露形迹,这样我军能集中用兵而使敌人兵力分散;我军将兵力集中于一处,敌人分兵十处,于是我军就能以十倍于敌的兵力打击敌人。

〔注解〕孙子强调集中用兵,各个击破,“以众击寡”,“并敌一向”(集中优势兵力指向敌人的一点)。毛泽东继承了孙子的这一思想。

29、〔原文〕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译文〕所以,只有预先判断出交战的地点、交战的日期,才能千里跋涉,与敌会战。

〔注解〕刘伯承说:“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五行即任务,敌情、我情、地形、时间。

30、〔原文〕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译文〕所以,筹策判断,以了解作战计划的得与失;火力侦察,以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假象诱敌,以摸清地形的有利与不利;小规模直接较量,以知道我军力量的强弱。

〔注解〕孙子说:“强弱,形也”(强弱的力量表现在外,即是形),“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伪装诱敌的最高层次,能使人看不出一点形迹。这样,即使有深藏的间谍,也不能看出问题,敌人再高明,也无法对付我军)

31、〔原文〕兵形象水,水之形,避训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译文〕兵势象水形,水之形,避开商处而流向低处;兵之形,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打击其虚弱的地方。

〔注解〕孙子继续指出:“水因地而制流(制约其流向),兵因敌而制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因利而制权”,“因敌而制胜”。

32、〔原文〕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译文〕把坏事当好事,化不利为有利。

〔注解〕孙子称:“先知迂直之计者胜”。迂直之计即:能从迂中见直,直中见迂;不利中见利,利中见不利。

33、〔原文〕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译文〕军队没有辎重就会失败,没有粮食就会失败,没有物质储备就会失败。

〔注解〕打仗需要消耗大量的财物,所以作战宜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旷日持久,则军心萎靡,锐气挫伤,攻城而力不足,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则使国家财政发生困难)

34、〔原文〕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译文〕用兵靠奇诈计谋取胜,根据是否有利而行动,分散或集中使用兵力则随机而定;所以,军队行动迅速时如狂风骤至,行动徐缓时如严整的森林,打击敌人时如烈火沸腾,驻守阵地时如山岳不动,隐蔽时使敌人如处茫茫黑夜,行动时如万钧雷霆。

〔注解〕孙子还说:“用兵者,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则止”,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见利不起兵”。先秦兵书《六韬》中称,用兵要快如闪电,使敌人“当之者破,就之者亡”。

35、〔原文〕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译文〕军队一开始时士气旺盛,再过一会则逐渐怠惰,最后士兵会气竭思归。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的锐气,等到敌人疲惫涣散时才去打它。

〔注解〕孙子还说,要“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不要迎击旗帜整齐、阵容严整之敌)

36、〔原文〕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que),穷寇勿迫。

〔译文〕所以,用兵的方法是,不要仰攻占领高地的敌人,不要迎击背靠山峦的敌人,不要追击佯装败北的敌人,不要进攻士气正旺的敌人,不要理睬引诱我方的敌人,不要截击撤退归国的敌人。包围敌人,要留下缺口,防止困兽犹斗。对于陷入绝境的“穷寇”,不要逼迫它。

〔注解〕毛泽东却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他不赞成“穷寇勿迫”。

39、〔原文〕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译文〕有的道路不宜通过,有的敌军不宜打击,有的战地不宜争夺,君王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执行。

〔注解〕孙子还说:“将能而君不御”。即阵前将领可随机处置,灵活决策,不受君王的从中牵制。不过这样,将领要冒失败而论罪的危险,所以,忠君的将帅要“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38、〔原文〕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译文〕明智的将领思考军务,总要兼及利与害两个方面。

〔注解〕即要曲中见直,直中见曲,既见利,又见害。权衡利弊,如果利大于弊,则可行动。

39、〔原文〕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译文〕所以,用兵的法则是,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来,而寄希望于自己严阵以待;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进攻,而寄希望于使敌人无法攻破。

〔注解〕孙子反对侥幸胜敌,强调主观上重视敌人。

40、〔原文〕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

〔译文〕要横渡江河,必在离江河较远的地方驻扎。如果敌人前来渡河,不要迎击敌人于河中,而要在敌人一半已渡、一半未渡时进攻。

〔注解〕这是孙子的水战之法,原则还是“以治待乱”,“击其惰归”。

41、〔原文〕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

〔译文〕敌人近在咫尺仍然保持镇静,是倚仗它的险要地形;敌人离我很远而前来挑战,是想引诱我军前进。

〔注解〕孙子在此段之后共提出了三十二种籍以判断敌情的现象,如“众树动者,来也”,“鸟起者,伏也”,“半进半退者,诱也”,“鸟集者,虚也”…

42、〔原文〕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译文〕用“文”激励士卒,用“武”统一步调。

〔注解〕所谓文,即政治教育、道义宣传。所谓武,即军纪法令。

43、〔原文〕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

〔译文〕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料敌制胜,研究地势的险易,计算路途的远近,这是高明将领所要做的。

〔注解〕刘伯承、粟裕等优秀将帅都是“地形通”。

44、〔原文〕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译文〕用兵之道在于神速,乘敌人来不及防备的时机,走敌人意想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未加防范的地方。

〔注解〕孙子还说:要“出奇制胜”,“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另说“兵贵速,不贵久”,“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45、〔原文〕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译文〕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象“率然”一样。“率然”就是常山的一种蛇,打它的头,尾巴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头就来救应;打它的中部,头尾都来救应。

〔注解〕孙子认为,好的将帅用兵打仗,要安排阵形,使得首尾能相互救应。而“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依靠,协同),贵贱不相救”,则大败无疑。

46、〔原文〕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土卒之耳目,使之无知。

〔译文〕将军应做到,沉静而幽深莫测,严正而治军不乱。能蒙蔽士兵的视听,使他们对战斗行动的计划一无所知。

〔注解〕此段与老子的思想暗合。孙子认为,为驱使三军如使唤一人,则不能将用兵的意图和利害关系告诉士兵,“勿告以言”,“勿告以害”。这是“愚兵”之策。

47、〔原文〕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

〔译文〕聚集三军士兵,将他们投置于险地,使他们拼死作战。

〔注解〕孙子还说“投之亡地然后存,置之死地然后生”,要“焚舟破釜”,这是救灾式的管理方法。当年韩信背水一战,反而死里得生。

48、〔原文〕故为兵之事,在于顺佯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

〔译文〕用兵作战,在于假装顺从敌人的意图,—有机会,便集中用兵,各个击破,千里杀将。

〔注解〕这是“将计就计”,假装上当,然后捕捉战机。

49、〔原文〕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译文〕随机应变,不断调整作战方案。

〔注解〕“墨”是墨线,指既定计划;践墨;实施计划。梅尧臣注《孙子兵法)曰:“举动必践法度而随敌屈伸,因利以决战”。

50、〔原文〕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

〔译文〕用火辅助进攻的人明智,以水辅助进攻的一方强大。

〔注解〕《六韬》中提供了反火攻的方法,即顺风“燔(fan,烧)吾前”,然后“居黑地而处”。

51、〔原文〕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译文〕君主不可以因一时愤怒而兴兵打仗,将帅不可以被激怒而仓促应战。

〔注解〕孙子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而“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所以要慎重用兵:“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则止”,以利益为原则。  

 

       第三章    老子的名言及其解说

 

老子,又名老聃,其生平年代与孔子(公元前五五一年到公元前四七九年)同时代或略早。老子的《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自撰的哲学论著。该书不仅对东亚文化产生过强烈的震动,而且对近代以来的西方政治思潮乃至科学思潮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1、〔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译文〕可以说得出的真理,不是永恒的真理;可以叫得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

〔注解〕中国古代思想家所关注的是人生,而不是大自然。人生的体验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以忘言、直觉和悟性的方式去感知。所以,老子认为,最为深奥的道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另,在中国古典哲学中,“道”有时指自然界法则,有时指人间真理,有时还指构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

2、〔原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译文〕无名,是天地的原始;有名,是万物的根本。

〔注解〕老子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老子的宇宙生成模式有下列三种:

无名→有名→万物

无→有→万物

道→12→万物

其中,“无名”、“无”、“道”并不是真正的无,而是具有潜在物质的前宇宙形态。老子的如上宇宙观与现代物理学中的宇宙大爆炸理论颇为相近,日本学者即著有《老子哲学与现代物理学》一书。

3、〔原文〕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玄妙幽深,这是一切微妙道理的总门。

〔注解〕根据于老子的这一说法,晋朝的玄学盛极一时。玄学将“无”看作世界之本,祟尚无为,以及放任自我。

4、〔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恶事。

〔注解〕老子为了反对社会的罪恶现象,他干脆将整个人类文明都否定掉。因为与智慧相伴而生的往往还有伪诈(“智慧出,有大伪”),所以人们应当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5、〔原文〕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译文〕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

〔注解〕老子认为,春秋时天下大乱,不是因为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恰恰相反,而是因为做得多了,以至于聚讼纷纭,民心沸腾。所以,圣人应当做的是与民休息,让百姓安居乐业。

6、〔原文〕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生养了万物,但不据为已有;做了事情,但不恃功自傲;大功告成,但不坐享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注解〕老子探谙人生的辩证法,他认为事物往往是朝着相反方向运动的 (“反者道之动”),所以,居功自傲,反而会丧失其功。

7、〔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赀,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译文〕不推重有贤才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看重难得的货物,也就无人偷盗;不使人看见可以引起欲望的东西,民心也就不会被搅乱。

〔注解〕孔子提倡“举贤才”,孟子主张“尊贤使能”,墨子强调“尚贤”是“为政之本”。可是,老子认为尚贤、贵货是引起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尚贤,则人人献智争宠,特别是各个诸侯会恃才自雄,大动干戈。同样,贵货,则引起人心浮动,你争我夺,明抢暗盗,等等。

8、〔原文〕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译文〕所以,圣人治国,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志气,强壮人民的骨格,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

〔注解〕这里反映出老子的愚民思想,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通痛”。孔子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孙武要“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不过,老子的愚民不是为了集权,而是为了回到原始素朴的社会,即返朴归真。

9、〔原文〕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

〔注解〕无为有几种含义,一是少为,别狗尾续貂,弄巧成拙;二是不为,即完全不追求有所作为;三是柔为,即间接地做事,运用智慧于无形之中;四是君上无为而臣民百为,这是所谓的老子南面术(帝王术);五是顺应自然,“以百姓心为心”,为而不执(不执着)

10、〔原文〕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译文〕不露锋芒,超脱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俗。

〔注解〕老子认为,光芒外露,,语惊四座,这是小聪明,可能引来杀身之祸。而韬光养晦,秘密地观察世界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才是大智慧。

11、〔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译文〕天地不重视仁义,听任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不重视仁义,听任百姓自生自灭。

〔注解〕老子反对周文王、周公以来的仁义教化,认为“世道混乱,才会出现仁义学说”(“大道废,有仁义”),而最好的社会是自然平衡、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

12、〔原文〕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所以说,圣人不为天下先,反而能占先;将生命置之度外,反而能生存。不正是由于他表现出大公无私吗?反而能成就其私欲。

〔注解〕老子主张,按照事物相反相成的规律,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无私达到自私的目的。所以说,老子是智者,他的退隐一方面是为了在乱世中避难,另一方面是为了在人生平取胜。可见,将老子看作隐逸道家的代表人物是极其勉强的。

13、〔原文〕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译文〕居住要善于择地,心灵要深沉如渊,交友要表现出仁善,语言要令人信服,施政要无为而治,办事要沿用窍门,行为要待机而动。

〔注解〕孔子是以仁义礼教平定天下,而老子则是以自然无为平治天下。孔子强调的是道德的人生,而老子提倡的是技巧的人生。

14、〔原文〕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译文〕金银珠玉满屋子,谁也没法永久享有它们;富贵而骄横,是自寻祸害。功成身退,才是自然的法则。

〔注解〕老子哲学的基石之一是全生避害,躲过人世的危险。所以,老子告诫人们,一时荣华富贵,可能转眼之间便是粉身碎骨。在专制社会,最高明的是功成身退,这是中国人的首条政治经验。

15、〔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译文〕缤纷的彩色,使人眼花晾乱;动听的音乐,使人沉溺迷惑;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厌食;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缺的财货,使人行为不轨。

〔注解〕老子认为,人们应该以“朴”为生活的指导原则,“见素抱朴”,“返朴归真”,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欲望,只有这样,你争我夺的乱世局面才能得以收拾。

16、〔原文〕宠辱若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受宠若惊,受辱若惊,…只有将自己身体看得贵于天下的人,才可以担当治理天下的重任;只有爱自身胜过爱天下的人,才可以托付于天下给他。

〔注解〕这段话与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相通的。因为只有轻物重生、不愿意多为、伤身的人,才会自觉地简化自己的施政措施,以免扰民。   

17、〔原文〕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译文〕古代思想境界高的人,微妙、幽玄而通达,深邃到无人可以琢磨。

〔注解〕老子曾经对孔子说:“好的商人深藏钱财,从外表上看就像他身无分文一样;同样,君子很有修养德行,但应当表现出大智若愚”(“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就是说,圣贤高人应当是被褐怀玉、深不可测的。

18、〔原文〕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译文〕知道规律,叫做明智。不知道规律,轻举妄动,其结果必凶。

〔注解〕老子主张先揭示出宇宙和人类社会运动变化的规律,然后遵循这个规律调整或改变自己的行动,使之对自己有利。所以说,老子的激流勇退并不是真隐,而只是人生的策略。

19、〔原文〕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译文〕最高明的统治,百姓仅仅知道有它的存在;第二等高明的统治,百姓喜欢和歌颂它,稍差的统治,百姓畏惧它,最差的统治,百姓咒骂它。

〔注解〕先秦古籍《六韬》中也说:最高明的政治是,人民受恩惠,但不知道谁是赐与者;最高明的战争是,我军已经旗开得胜,敌人还蒙在鼓里。

老子的学说是一种独特的治世理论,以不教作为最高明的教化。

20、〔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译文)人间真理被废弃,才会出现仁义道德;民智得以开启,罪恶也就产生了。

〔注解〕老子认为,只有乱世,才提倡仁义道德,而治世应当是民智未开、原始素朴的社会。

21、〔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译文〕抛弃圣明和智彗,对人民有百利而无一害;抛弃仁义道德,人民自然的感情才能回归;抛弃技巧机关和物质利益,盗贼才能绝迹。

〔注解〕老子要让社会处于自然的平衡状态,人民各自过着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与世隔绝的生括,这是一种“无序”的社会稳定态。就像现代物理学中的布朗运动,虽各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但宏观上能量相互抵消,仍然是一种稳定的机制。所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起到了分散政治力量、瓦解暴力因素的作用。

22、〔原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译文〕表现出单纯,执着于朴素,减少私心,去除欲望。

〔注解〕老子强调返朴归真,淡泊无欲,这实际上也是中国人养身的办法。例如,中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即倡导:“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

23、〔原文〕绝学无忧。

〔译文〕不读书,则没有忧愁。

〔注解〕老子主张摒弃知识,这有两层含义,一是使百姓真正的无知无欲,二是要求“圣人”在具备丰富知识的基础上返朴归根,不失赤于之心,“复归于婴儿”。

24、〔原文〕我独异于人。

〔译文〕只有我,不肯与世人相同。

〔注解〕老子还说:“众人都聚敛财贷有余,而我却独立若遗”(“众人皆有余,而我独立若遗”)“一般人都明于利益,而我却对之昏昏然;一般人都明察是非,而我却游心宽怀”(“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这些话反应了老子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傲岸性格。

25、〔原文〕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大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不只是用自己的眼睛看,所以明察秋毫;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自我夸耀,所以功勋不没;不自高自大,所以成为民众之长。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人谁也争不过他。

〔注解〕老子称,“事物常常朝着相反的方向运动,事物的虚弱点正是大有可为之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由此得出结论,想得到什么,则从其反面开始,想保持什么,则在其中容纳一些相反的东西。

26、〔原文〕希言自然。

〔译文〕少说话是合乎自然的。

〔注解〕人间的道理往往是超乎语言表达的范围的,所以,庄子也称“得意而忘言”,孔于也说:“天何言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禅宗则强调“不立文字”。

27、〔原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

〔注解〕老子主张顺应自然,这一思想被庄子继承和发扬光大。庄子声称要“与物为春”,“神与物游”,“与天为徒”,“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

28、〔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译文〕善于走路,不留痕迹,善于言谈,无可指谪。

〔注解〕老子哲学是一种生活哲学,强调人必须谨慎、智慧地活在世上,这恐怕也是迫于在乱世全生避害的需要。

29、〔原文〕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译文〕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

〔注解〕老子深谙人间至理,强调守柔守雌。守柔,反而能强大,“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守雌,才不至于灭亡:“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30、〔原文〕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译文〕天下是神秘的,不能逆理而为。逆理而为必然会把天下搞乱,越是执着把持,就越会失去。

〔注解〕老子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认为“谁要想以有所作为治理天下,是达不到目的的”(“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31、〔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译文〕以人间正道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军队逞强于天下。用兵会很快产生恶果;军队所到之处,荆棘丛生;大战过后,必有荒年。

〔注解〕老子不主张随便用兵,因为战争对农业和天下百姓是个灾难。过去,人们认为老子是贵族复辟势力的代言人,实际不然,老子是重视民生的。

32、〔原文〕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

〔译文〕只要很好地达到了目的就算了,不要以兵来逞强。达到了目的不要自高自大,达到了目的不要自我夸耀,达到了目的不要骄傲,达到了目的而要认为这是迫不得已,达到了目的不要逞强。事物壮大了,必然走向衰亡。

〔注解〕儒家强调中庸、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这与老子的持盈保泰思想有一致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老子在认识到物壮则老、物极必反的规律后,强调的不仅仅是谨守中庸,而是处身于卑弱的反面。

33、〔原文〕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译文〕兵器是不吉利的东西,不是君子所用的东西,迫不得已才用它,最好淡然处之。

〔注解〕孟子绝对反对战争,称“善战者服上刑”,因为“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而老子认为在迫不得已时还是可以用兵的。

34、〔原文〕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译文〕胜利了,不要自以了不起,是以杀人为快乐。以杀人为快乐的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

〔注解〕孔子以仁义教化天下,他“不言怪、力、乱、神”。老子虽然反对仁义教化,主张不教之教,但他也谴责武力杀人。

35、〔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译文〕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注解〕令西方人惊惧的是山呼海啸,令东方人惊惧的是人间风云变幻。西方人要征服的是大自然,东方人要征服的是人自己。

36、〔原文〕将欲翕(xi)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译文〕将要收起它,必须暂且张开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增强它;将要废弃它,必须暂且兴起它;将要剥夺它,必须暂且给与它。

〔注解〕为了稳住政治上军事上的对手,“欲夺先予”是常用的策略。韩非子也提出以高官厚禄稳住对手(“爵禄厚而必,镇也”)

37、〔原文〕柔弱胜刚强。

〔译文〕柔弱能战胜刚强。

〔注解〕老子贵柔,“守柔曰强”,“柔之胜强,弱之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对于老子,柔弱是保存自己的力量而成为刚强的方法。

38、〔原文〕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一国之有效武器,不可以随便拿出来给人看。

〔注解〕犹似现代尖端武器、核武器技术保密。

39、〔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译文〕世上的真理是:无所作为却能大有可为。

〔注解〕一般来说,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少为,不强求,不违背人心风俗。所以,老子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40、〔原文〕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译文〕大丈夫处世,应立于厚地,而不立于薄地;应立于实地,而不立于虚地。

〔注解〕老子的哲学是躲避人世危难的方法。孔子虽积极入世,他也“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可见,春秋乱世,人们都面临着生存危机。

41、〔原文〕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译文〕置身低贱才能变得高贵,深入下层才能高高在上。

〔注解〕老子最懂辩证法,他为人们提出了一套政治韬略。如:“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42、〔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译文〕朝相反的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事物的柔弱之处正是道发挥作用的地方。

〔注解〕这两句话是老子辩证法的概括。前一句话的运用便是:做事从反面入手达到正面,从柔弱达到刚强。后一句话在兵法上的运用便是:显弱而实强,外钝而内精,外乱而内整。毛泽东早就评价:《老子》是一部兵书。

43、〔原文〕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译文〕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恰恰是听不到什么声音;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

〔注解〕人品的修养应当是外圆内方,有才干的人总是最后表现出来。量摄人心魄的声音恰恰是寂静,最大的形象;宇宙时空,即是无形。

44、〔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译文〕道产生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分裂成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产生千差万别的事物。

〔注解〕道是类似于“无”的潜物质,道显化后便是宇宙原始物质。然后随着宇宙大爆炸、膨胀和万物的演化,就形成了阴阳(刚柔、正反、男女等)两类物质。阴阳交合(刚柔统一、正反折中、男女交媾等),又产生第三者。也有人以现代概念解释“三生万物’为三维空间衍生万物。

45、〔原文〕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译文〕过于爱惜反而招致更大的破坏,财宝藏多了反而会有巨大的损失。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

〔注解〕小农社会物质产品不丰富,因此中国人信奉知足常乐的信条。老子称“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46、〔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译文〕最圆满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会败坏;最充实的好似空虚,但它的用处不会穷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辩的好似口齿木讷。

〔注解〕断臂的维纳斯似有缺憾,但它是最完美的艺术品。日本人尤其欣赏缺憾美,危机美,哀情美;一个人虚怀若谷,他是最充实的;英雄者,识实务,以屈求伸,最终为天下人谋利益,他仍不失为最正直的人;心灵手巧者、武艺高强者往往不轻易露相;能言善辩者不作轻浮辩论,言一出,掷地作金石声。

47、〔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译文〕天下清明,则把战马用作施肥种田;天下动乱,则盘马弯弓,血流郊原。

〔注解〕毛泽东词云:“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48、〔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you),见天道。

〔译文〕不出门户,能知天下大事,不窥视窗外,能知天理人心。

〔注解〕过去,人们批评老子是唯心主义者,其实不然,老子是通过广征博览而知天下的。在当今信息社会,借助电视报纸等,我们更可以不出户,知天下。

49、〔原文〕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译文〕所以,圣人不必亲身经历就知道事情的始终,不必亲眼去看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不必亲自去做就能让事情成功。

〔注解〕老了曾做过史官,具有丰富的知识,所以他能据理、依经验、根据各种信息把握和推测事情。  

 50、〔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译文〕从事学问,知识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识要天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虽然无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

〔注解〕西方的学问,追求的是知识的增长;中国的“学问”,却致力于提高境界。提高境界要以渊博的知识为基础,然后去智去巧,宁静无为。

51、〔原文〕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译文〕圣人没有他固执的想法,以百姓的想法作为他的想法。百姓的想法善的,我认为它善,百姓的想法不善的,我也认为它善。

〔注解〕老子主张顺应世俗地治理社会,不勉强,不教导。

52、〔原文〕圣人在天下,翕(xi)翕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译文〕圣人在天下,使天下百姓的心思浑浑沌沌,圣人使他们像无知无欲的婴儿。

〔注解〕孩子淳朴天真,老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返老还童”,归于婴儿。

53、〔原文〕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译文〕阻塞知识的巢穴,关上知识的大门,终生不生疾病。

〔注解〕这句话与“绝学无忧”同一含义。

54、〔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译文〕真懂的人不乱说,乱说的人不是真懂。

〔注解〕老子强调知,反对乱言、乱行。

55、〔原文〕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译文〕含敛锋芒,超脱纷争;涵蓄光耀,混同尘世。

〔注解〕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早已成为成语,是中国人修身进德的座右铭。

56、〔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译文〕以正确的无为的方法治国,以出奇制胜的方法用兵,以无事相扰来取得天下。

〔注解〕老子主张无为治国,出奇用兵。前者强调去智,后者强调用智,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补充,去智是运智于无形之中。

57、〔原文〕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译文〕天下的禁令越多,人民越是贫穷;民间的武器越多,国家越陷入昏乱;人们的技术越多,奇怪的物品就越多;法令越分明,盗贼也越多。

〔注解〕泰王朝严刑醋政,于是烽烟四起。汉刘邦与民只简单地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于是天下归心。

58、〔原文〕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译文〕我无为,人民自然顺化;我好静,人民自然端正;我无事,人民自然富足;我无欲,人民自然朴实。

〔注解〕汉初实行道家“与民休息”的政策,萧规曹随,天下太平。

59、〔原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译文〕祸旁是福,福中是祸。

〔注解〕塞翁失马,是由祸得福;乐极生悲,是由福转祸。

60、〔原文〕正复为奇,善者为妖。

〔译文〕正常随时可能变为反常,善良随时可变为妖孽。

〔注解〕一种政治经济体制,原来大家认为正常,现在可能应成为改革的对象。一种理论方针,大家初时是拥护的,现在可能视之为祸根。

61、〔原文〕直而不肆,光而不燿(yao)

〔译文〕正直但不莽撞放肆,光辉但不耀眼刺人。

〔注解〕列子到十家饭店吃饭,就有五家先给他送菜,列子惊回。他认为自己空有威仪,锋芒毕露,是不吉利的。

62、〔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啬。

〔译文〕统治人,事奉天,没有比吝啬更好的。

〔注解〕吝啬即是少为,不苛刻扰民。

63、〔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

〔译文〕治理大国的道理,与炸一条小鱼的道理一样。

〔注解〕煎小鱼,贵静,不要频繁翻动它,否则支离破碎。治大国,也贵静,不要折腾老百姓。秦王朝、隋王朝都是由于折腾人民过度,所以迅速覆灭。

64、〔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译文〕把无为当作有为,把无事当作有事,把无味当作有味。

〔注解〕老子追求宁静无为,淡泊如水。

65、〔原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译文〕做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做易事开始;做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做小事开始。

〔注解〕欲扫除天下,必先扫除庭院;欲治理天下,必先治身,这是古人总结的道理。

66、〔原文〕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译文〕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先有所准备,在混乱还没有出现前消除隐患。

〔注解〕虑物于萌芽,防患于末然,这是老子的智慧。

67、〔原文〕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贷;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译文〕结束时像开始时那样谨慎,于是就不会把事情搞坏。因此,圣人的欲望就是没有欲望,不看重贵特的物品;圣人的学问就是不学,以补救众人的过错。

〔注解〕老子反复强调“不欲”、“不学”,这样就可以没有损失,不犯错误。他的话给人似乎有因噎废食的感觉。

68、〔原文〕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译文〕不是要让人民明白,而是要使人民愚昧。人民之所以难治,就在于他们的智慧太多。所以,用智治国,是国家的灾难;不用智治国,是国家的福份。

〔注解〕这里反映出老子的愚民思想。另外,老子一方面谴贵以智治国,另一方面又鼓吹以某些特有的智慧治国防身。

69、〔原文〕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译文〕要统治人民,必先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虚;要领导人民,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所以,圣人统治人民于上,人民并不感到有压力;领导人民于前,人民并不认为有障碍。

〔注解〕这里表达了老子的利用人民,统治人民的权术 。所以,我们说,老子实为中国谋略学的不祧之祖。

70、〔原文〕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译文〕我有三个法宝,掌握并牢记心中:一是慈柔,二是节俭少为,三是不为天下先。

〔注解〕老子认为,守柔所以能刚,少为所以受民爱戴,不为天下先,所以能成为天下的首领。他把退守看着是绝对的最高的原则,似不妥。

71、〔原文〕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译文〕一个好的士兵并不一味逞武,善于作战的人并不表现出他的愤怒,会打仗取胜的人并不跟敌人周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态度谦虚,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德行,这叫做利用他人之力。

〔注解〕张牙舞爪、剑拔弩张并不是好的作战方式,所以,老于强调不与人争,胜于无形,借人之力,不战而胜。

72、〔原文〕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译文〕我不愿采取攻势而情愿采取守势,我不愿前进一寸而情愿退后一尺。

〔注解〕老子主张反主为客,以退代进。

73、〔原文〕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译文〕两军对垒时,悲愤的一方获胜。

〔注解〕孙武也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74、〔原文〕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译文〕由于世人的无知,所以他们不了解我。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   

〔注解〕老子虽然清高,不求人知,但他还是不免要发一阵牢骚。可以说,老子是屈原的先驱。

75、〔原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译文〕人民陷于饥荒,是由于衣租食税的人太多,因而陷于饥荒;人民难以统治,是由于统治者巧取强为,因而难以统治。

〔注解〕老子抨击剥削和压迫,指出“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堵塞人民谋生的道路”(“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可见,老子还是能为民说话的。

76、〔原文〕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译文〕军队逞强,就会覆灭;木头逞强,就会摧折。

〔注解〕老子认为,强硬不可取,它接近于死亡。柔弱才有生命力,“人之生也柔弱”,“草木之生也柔脆”。

77、〔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译文〕国小人稀,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畏死不轻易冒险,不向远方迁移。

〔注解〕中国是个内陆型乡土社会,人民知足求安,死不离土。老子正是将这一“国情”加以提炼。

78、〔原文〕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各小国之间踮脚可望,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人民直到老死也互不往来。

〔注解〕老子的这一思想正是自给自足、万事不求人的小农社会的反映。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风俗古拙淳朴,天下因此太平无事。   

 

第四章    庄子的名言及其解说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

庄子是最富有个性的中国思想家,是道家的最大代表,是中国文化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禅宗、中国艺术等领域,而且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庄子还是世界最早的反异化、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家。

1、〔原文〕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译文〕举世赞誉也不感到得意,举世非议也不感到沮丧。

〔注解〕庄子强调人格的独立性,追求“出入六合(宇宙),游乎九州,独往独来”的精神境界。

2、〔原文〕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至人不感到自己的存在,神人不追求建功立业,圣人不希求名声。

〔注解〕庄子要求人们忘掉自我(“今吾丧我”),做超脱自由的人。

3、〔原文〕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译文〕鹪鹩鸟在深林中做巢,不过占有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拥有整个森林!偃鼠在河边饮水,不过以喝饱肚子为限,何必要占有整个河流!

〔注解〕这是庄子借许由之口说的话。传说中,尧帝想将帝王让给当时的隐士许由,许由不受。鹪(jiao)鹩(liao):一种雀。

4、〔原文〕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译文〕在遥远的姑射山,有神人居住。他肌肤如冰雪洁白,风姿淖约如处女,不食人间五谷,餐风饮露,腾云驾雾,驱驰日月,而奔驰畅游于宇宙天外。

〔注解〕这段话反映了庄子对“无待”(不倚靠任何条件)的绝对自由的憧憬。庄子称,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仍是有限的自由,而他庄子要取消一切外界条件的束缚,达到无限的自由。

5、〔原文〕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译文〕可使形体如枯木,可使心灵如死灰。

〔注解〕苏东坡云:“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这是庄子的思想。

6、〔原文〕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nie)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译文〕世人终身奔波于名利而不见有何作用,疲惫不堪而不知自己的归宿,太悲哀了。

〔注解〕庄子是人类最早的反异化思想家,他反对因为追求物质、名誉而改变自己的本性(“以物异其性”,“以仁义易其性”,“丧已于物”)   

7、〔原文〕是亦彼也,彼亦得也。彼亦一是非,此亦—是非。

〔译文〕此即彼,彼即此。彼无是非的区别,此也无是非的区别。

〔注解〕庄子是一个相对主义者,他认为是非、美丑、生死、大小、长短、富贫、贵贱等从宇宙的高度来看,都是等同的,没有质的区别,所以用不着对事情斤斤计较,耿耿于怀。

8、〔原文〕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译文〕天地只有一种元素,万物纷纷也只是一类。

〔注解〕庄子反对对事物规定界限(“有畛zhen),主张“丧耦”,即消灭对立的矛盾以及各种差异,推崇齐万物,等是非,同生死,无物我。“指”即万物在标竿上的投影。

9、〔原文〕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译文〕天地与我共同生长,而万物与我混合为一。

〔注解〕我与天地同寿、同生长,故曰:“并生”。天人合一,人与物不相竞,故曰:“为一”。 “天人契合”,“与天为徒”,“物我两忘”是庄子的最高精神追求,也是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山水诗的理论基础。

10、〔原文〕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译文〕对人间之外的事,圣人暂且悬置它而不探讨;对人间之内的事,圣人陈述它但不主观地评判。

〔注解〕中国人不探讨异域(死后世界)的事情,称之为“存而不论”。中国人讲究顺应民心世俗,称之为“论而不议”。西方人康德对彼岸、“物自体”也主张“存而不论”。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认为,人的智力不足以解决一切问题,必须对有些事情加括弧而悬置起来。

11、〔原文〕旁日月,挟宇宙。

〔译文〕依傍着日月,怀藏着宇宙。

〔注解〕庄子向往“游乎尘垢之外”的“天放”生活。

12、〔原文〕昔者庄周梦为蝶,栩栩然胡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译文〕过去,我庄周梦见了蝴蝶,翩翩然飞行的蝴蝶。…但醒来之后,我搞不清是我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我庄周。

〔注解〕庄子学说鼓吹“齐万物”,“物我两忘”,“神与物游”。故庄子现身说法,描绘齐物极境。

13、〔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译文〕我们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以有限对付无限,必然陷入困境。

〔注解〕庄子同老于一样,也反对追求知识,认为“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绝圣弃知,大盗乃止”。他为了反对孔孟文化,反对人类社会的罪恶,而全盘反对人类文明。   

14、〔原文〕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译文〕做好事不要做得出名,做坏事不要触犯刑律。沿规律、窍门而生存。这样,可以永保身体,可以保全性命,可以存养亲人,可以享尽天年。

〔注解〕有人解释“刑”为“形”,形与名对反。“为恶无近刑”意即寻欢作乐,但不伤及身体。“督”:人体背部的脉线。“经”:准则。“缘督以为经”:沿窍门做事,找缝隙生存。庄子哲学是乱世的产物,如何钻空子而活,是那个时代思维的共同特点。

15、〔原文〕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译文〕人人都知道有用东西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东西的用处。

〔注解〕庄子发现了“无用之用”、“不材之才”。庄子的好朋友惠施有大葫芦,大而无用,庄子劝他把葫芦做成腰舟,“浮于江湖”,归隐漂荡。大树不成材,庄子认为这正是其用处,可免于“中道夭于斧斤”。支离疏长得两肩齐头,形象丑陋,连抓丁的都不抓他,因此他不至于战死。庄子认为,圣人应当从“无用之用”、“不材之才”悟出养生全生之道。

16、〔原文〕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译文〕死生存亡,穷通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物的变化,命运的取向。

〔注解〕庄子还说,“生死,命也”,“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正因为庄子信命,所以能安贫守道,豁通达观。

17、〔原文〕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

〔译文〕不要由于感情好恶而内伤身心,应当永远因循自然。

〔注解〕庄子主张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喜怒哀乐不入胸次”,“虚无恬淡,合于天德”。

18、〔原文〕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译文〕古时候的真人,睡觉不做梦,醒来无忧虑,吃饭不耽滋味,呼吸静谧深纳。

〔注解〕真人一方面无忧无虑,不欲不贪,另一方面深谙导引(气功)之术。庄子称:“真人之息以踵(脚底之涌泉穴位)”。道家的修炼思想成为后来的道教的理论出发点。

19、〔原文〕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

〔译文〕古时候的真人,活着不庆幸,临死不忧虑。

〔注解〕庄子抹去了生与死的界限,称:“生而不悦,死而不祸”,“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即当作死,死即当作生),“生而不知其所以生”(活着而不知道为什么活着)

20、〔原文〕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译文〕不要以主观改变客观,不要以人为妨碍自然。

〔注解〕中国人认为,人是自然之子,天人之间应当如同母子,和谐亲密。不存在改造大自然、战胜大自然的问题。所以,庄子说:“天与人不相胜(不相斗争),是之谓真人”。

21、〔原文〕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

〔译文〕圣人用兵,灭亡了敌国,同时赢得其人心。

〔注解〕庄子处于乱世,深知全生活命之难,所以他反对战争,“无以战胜人!”不过,迫不得已用兵也是可以的,唯在于顺应民心。

22、〔原文〕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译文〕鱼儿与其以唾沫相互湿润,艰难活命,不如互相忘却,邀游于江湖自然之中。与其赞誉尧舜名君、指摘桀纣暴君,不如忘掉是非,回归自然之道。

〔注解〕庄子认为与其好生恶死,为生活所累,不如去掉感情,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同样,毁誉、是非、名利、得失等都不应萦绕于胸。

23、〔原文〕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伕我以老,息我以死。

〔译文〕大地载着我的形体,使我生活劳苦,使我老年逸乐,最终以死使我得以休息。

〔注解〕普通人只知生活之乐,不知生活之苦;只知老年寂寞,不知老年逸乐;只知恶死,不知死是休息。

24、〔原文〕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

〔译文〕生为累赘,死为解脱。

〔注解〕“赘”、“疣”、“痈”都是人身上长的疖子。庄子处于乱世,精神上极为痛苦,他“以天下为沉浊”,称“人之生也,与忧俱生”。

25、〔原文〕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

〔译文〕鱼儿忘情于江湖,人忘情于自由之道。

〔注解〕庄子的观点是“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邀游,泛若不系之舟”,此即自由之道。

26、〔原文〕堕肢体,黜(chu)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

〔译文〕不奔走操劳,去掉聪明才智,忘掉肉体,摒弃知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叫做坐忘。

〔注解〕庄子总结出一套克服“有己”、“有待”,达到“无己”、“无待”的精神自由法,一是坐忘,二是保持内心宁静,以心感应宇宙的“心斋”,三是“以物为春”,顺应自然,四是齐万物,消灭事物高低贵贱的差异,五是“曳尾于涂中”,即混世,六是在世俗中隐,含光敛影,藏身于众庶之中而人不知,“万人如海一身藏”(苏轼)

27、〔原文〕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

〔译文〕乘骑渺茫之鸟,出于宇宙深处,邀游于虚无之境,徜佯于无限之野。

〔注解〕庄子追求“天人契合”的自由境界,这是南方文化、楚文化。南方小农经济,物产丰富,天人和谐,农民自生自灭,行动也有较大自由,“帝力于我何有哉!”。而北方黄河滔滔,常常泛滥成灾;沙漠侵蚀,威胁人民的生存;北方少数民族经常冲击中原,掠夺人马,所以北方人要整治黄河,修建长城,挖掘运河等。相应地,以孔子学说、五行学说为代表的北方文化强调秩序,而不是无政府主义的自由。

28、〔原文〕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译文〕境界最高的人,其心如镜,照物而无情,不将就不逢迎,不掩藏感情,所以他能轻视外物,用心不伤。

〔注解〕庄于强调无情,可魏晋时的王弼称“圣人有情而无累”。

29、〔原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

〔译文〕当今的仁人志士,举目远望而生忧患之心。

〔注解〕庄子激烈抨击当时乱世的罪恶,“无耻者富”,“千世之后,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凡人心险于山川”,“人者厚貌深情”(人们表面伪装,掩藏真情),所以,忧患之心油然而生。

30、〔原文〕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而饕富贵。

〔译文〕伪善坏人,放纵欲望,贪婪于富贵。

〔注解〕庄子不仅反对“饕(tao)富贵”,而且还反对贪婪于仁义、名声,认为这些都“残生伤性”,危害了人的原始本性。庄子实际上是在为人类寻根,寻找人类失去了的“旧国旧都”。所以,庄子实际上是现代文化哲学的先驱。

31、〔原文〕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丈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致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译文〕天下人都以外在事物改变其内在本性,小人则为蝇头小利而献身,知识者则为名声而伤身,丈夫则为家业而奔波,儒家圣人则为天下利益而捐躯。以上各种人,事业不同,各有不同的目的,但都是危害人的本性,以身体殉物,没有区别。

〔注解〕庄子是最早的反异化思想,他可以说是海德格尔、萨特、马尔库塞的先驱。庄于反对“人为物役,心为形使”,反对“以物易其性”,“以仁义易其性”,认为“义不食周粟”的伯夷是为名而死,先秦的农民起义领袖盗跖是为“利”而死,两人所死不同,但都是残生是伤了人的本性。

32、〔原文〕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译文〕与禽兽共同生存,与万物聚合生长。不分君子小人,大家都无知。真实人性得以守住,大家都无欲,这叫做返朴归真。返朴归真,则人民得以存养天性。

〔注解〕老于主张回到黄帝时期,可是庄子主张回到更远古的母亲社会、蒙味时期, “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山无蹊隧,泽无舟梁”,“含哺而熙,鼓腹而面游”, “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行而无迹,事而无传”…。中国是个乡土社会,拜祖崇古是其必然产物。中国人认为人类社会在不断堕落、退化,黄金时代在往昔。

33、〔原文〕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译文〕偷窃腰带钩的人被诛杀,可窃国大盗为诸侯,唯有诸侯可假借仁义,杀伐争霸。

〔注解〕庄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价值体系“樊然淆乱”的动荡之世,各种社会丑恶现象肆虐猖獗,“嘉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且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痛苦,“今世死于非命者互相枕籍,被吊死者一个接一个,被杀戮者延颈相望”(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因此,庄子反对战争,反对假仁义之名,行大盗之实。

34、〔原文〕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摘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 ,而民不争。

〔译文〕抛弃仁圣知识,才不会出观窃国大盗;毁掉珍珠宝玉,才不会发生小偷小摸的事;烧掉契约,砸烂玉玺,人民自然朴素无欲;打破容器,折断秤杆,人民自然不争。

〔注解〕庄子反对人类一切文明成果,认为它是罪恶的渊薮。“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天下之大,不足以赏罚”,所以要“恬淡无为”,“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

35、〔原文〕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

〔译文〕不以长寿为乐,不以早夭为悲,不以通达为荣,不以穷困为耻。

〔注解〕总之,不以物累身,“不拘(拘执)一世之利”;“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30、〔原文〕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

〔译文〕多生男子,则为其安全多一份担心,富裕则会磁生事端,长寿则会遭到凌辱。

〔注解〕庄子自有他的辩证法,在他看来,得失、毁誉、生死都是庸人自扰。有人说,庄子是阿Q精神的阐述者,不无道理。不过,庄子也教会了中国人心胸博大平和。

37、〔原文〕圣人鹑居而kou食,鸟行而无彰。

〔译文〕圣人居不求安,食不求饱,如鸟儿飞行,不留踪迹,

〔注解〕鹑(chun)无固定的巢窝,(kou,小鸟)依赖其母而得食,所以食不求饱。此句与孔于的言论类同。在那个战乱年代,居安食饱是困难的,所以孔子、庄子都主张随遇而安,不忧愁计较。

38、〔原文〕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已之人,是之谓之入于天。   

〔译文〕忘掉外物,忘掉自然之天,这就是忘己。忘己的人,天人合一。

〔注解〕此即“坐忘”、“物我两忘”、“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39、〔原文〕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

〔译文〕治世的最高境界是,不崇尚贤才,不重用能人。君上如树枝无心于上,百姓如野鹿无拘无束。行为端正,但都不知道这就是义;彼此相亲,但都不知道这就是仁;诚实无违,但都不知道这就是忠;行为认真恰当,但都不知道这就是信。

〔注解〕庄子还说“举贤而民自乱,任知而民相盗”,弓矢机关,钓饵鱼网,天罗陷井反面引起鸟、鱼、兽怍乱不止。

40、〔原文〕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

〔译文〕知道乐天的人,不怨天,不尤人,不受外物牵累,不受鬼神干扰。

〔注解〕庄子还说:“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顺应自然),其死也物化 (混同万物的演化)”,“不以物挫志”,“不以物害己”,“物物而不物于物”(控制外物而不被外物驱使)

41、〔原文〕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译文〕君王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而已。

〔注解〕庄子追求直觉、体驻、“神遇”、“得意忘言”,他认为,木匠的手艺传不到儿子,古代圣人之大道也传不下来,因为真理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42、〔原文〕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民有其亲死不哭。

〔译文〕黄帝治理天下,使民心统一,不扰乱人心,百姓有亲人死亡也不哭泣。

〔注解〕庄子认为,生为气聚,死为气散,生死之间没有根本区别,所以不应为死悲哀。老子死,弟子吊唁,“三号而出”。庄子妻死,惠施去吊,见庄子“鼓盆而歌”。庄子病危,弟子说将厚葬他,庄子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地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他主张不葬。

43、〔原文〕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预谋。

〔译文〕生如浮萍,死如休息。不需忧虑,不需防患。

〔注解〕庄子见骷髅,问:你是他杀还是自杀,是饿死还是冻死?骷髅托梦给庄子说:你所言都是人生的累赘,死后则无这些。庄子问:还你生命好不好,骷髅说:不要!

44、〔原文〕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

〔译文〕古时候所谓的隐士,他并非藏身不见,并非闭言不发,并非去知不用。

〔注解〕庄子也主张在现实中隐逸,“我周旋于亿万人间,如处独焉,如蹈虚焉。御至纷如至少,视多事为无事”,此即所谓的“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45、〔原文〕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

〔译文〕不因为官高位尊而趾高气扬,不因为穷困潦倒而趋时混俗。

〔注解〕庄子反对“丧己于物,失性于俗”,更赞赏“江海之士,避世之人”

46、〔原文〕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土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遇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译文〕白刃相接于前而视死若归,是烈士之勇;懂得穷是命,通达有时,能临大难而不惧,是圣人之勇。

〔注解〕庄子混同死生,主张无情,所以他很容易做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

47、〔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于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译文〕庄子与惠子同游于濠水小桥上,庄子说:“鲦鱼从容自在,它是多么地快乐呀!”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快乐!”

〔注解〕濠水,在淮南,有庄子墓。鲦鱼,又称(can)鲦(tiao),呈条状,白色鱼;惠子是‘名家’,善辩,所以他是从推理的角度询问庄子的。而庄子主张直觉、体验、悟性,所以他是通过“得意而忘言”的感觉而知道鱼儿快乐的。

48、〔原文〕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

〔译文〕送君离别,都自悬崖而返回,君自此远行。

〔注解〕这是古人离别时的常用语。不过,庄子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人终有一别,不如超然独立于感情之外。

49、〔原文〕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译文〕直木首先被砍伐,甘井首先被采竭。

〔注解〕这是成材之患,之所以有此大患,原因在己,故庄子说:“山水自寇,源泉自盗”。看来,全生的方法是“不才”。

50、〔原文〕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

〔译文〕与野兽共处,而不惊动兽群,与飞鸟共栖,而不惊动鸟群。

〔注解〕此句意即,圣人应含光敛影,不露锋芒,混同尘俗。故庄子又说:“入其俗,从其俗”。

51、〔原文〕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

〔译文〕穷尽天地之美,探析万物之理。

〔注解〕庄子又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应“兼怀万物”,“清而容物”。

52、〔原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译文〕人活在天地之间,如白马跳过沟隙,一晃而过。

〔注解〕人生短暂, “已化而生,又化而死”,何必“生物哀之,人类悲之”!

53、〔原文〕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

〔译文〕古代的圣人,外表顺从世俗,内心独立不羁。

〔注解〕此即所谓外圆内方,合流不污。庄子还说:“圣人处物不伤物” (圣人与物相处,但无心于是非)

54、〔原文〕不知而后知之,其问之也,不可以有崖,而不可以无崖。

〔译文〕不知然后求知,学无止境,但又有止境。

〔注解〕中国人为学不是纯粹求知,而是提高境界。提高境界,则要减少知识,忘掉知识。

55、〔原文〕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译文〕太阳出山则劳作,太阳入山则休息,在天地之同逍遥自在。

〔注解〕庄子还说“心若悬于天地之间”,“心与天游”。离开喧嚣的城市,到农村去过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恬,这也是‘奔逸绝俗”,“弃世无累”,“自藏于畔”。

56、〔原文〕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

〔译文〕如今世俗的君子,多危害身体,捐弃生命,而贪图外物,这不是太悲哀了吗!

〔注解〕庄子还说:“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唯恐失去),见利而轻亡其身, 岂不悲哉!“他抨击气见利而忘其真”,”遁其天,离其性,灭其情,亡其神(精神)”的行为,号召“无以人灭天”, “复归于朴”,“绝学捐书’,“栖之深林,浮之江湖”,“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

57、〔原文〕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译文〕圣人以自然为原则,重视本真天性,不拘滞于世俗。

〔注解〕庄子有时追求混同于世俗,韬光养晦,有时又追求超越于世俗,曳尾涂中。

58、〔原文〕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

〔译文〕以精神独与天地往来,但又不睥睨万物。

〔注解〕“独往独来”,这是庄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称为“与天为徒”。同时,庄子也推崇“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游世生活态度。

200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