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极地海洋世界电话:春节饮食风俗漫谈 - hanxiao537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3:08:10
hanxiao5  加博友   关注她

最新日志

  • 2011年04月09日
  • 高考话题作文结尾的技巧
  • 如何写读书笔记?
  • 《柳》 李商隐
  • 脸谱
  • 牛奶的妙用

该作者的其他文章

    博主推荐

      相关日志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 好猫爱挡道(图)
          • 在美国做家庭妇女很幸福
          • 出柜五年后妈妈接受了我
          • 英国皇家婚礼谁最拉风?
          • 日本地震后第一个黄金周
          • 学习李鸿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
          更多>> 对“推广广告”提建议

            关于年的古诗词   大话年画

          春节饮食风俗漫谈

          关于"过年" 2008-02-17 20:17:19 阅读152 评论0   字号: 订阅

           

                             春节饮食风俗漫谈

                      主讲人:江南大学食品文化研究所  徐兴海

                             (2007年2月22日)

          春节是个什么日子,春节是春天的节日,有个外国诗人说:“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么?”他所热切期待等待的就是这个春天。春节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腊梅花已经开了,很快就要春花烂漫,万紫千红总是春。三阳开泰,春节预示阳气涌动,万物复苏,春天带来了东风,东风化雨,春雨润物细无声。成语说“春风得意”,正是唐诗所描绘“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诗人的心情和大家是一样的,那就是春风拂面,那就是春意盎然,那就是春风满面。春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没有哪一个节日能够勾引得大家,不辞千辛万苦,不远万里,不顾旅途的劳顿,几乎是不顾一切的,回到家,团团圆圆。春节真好,可是它是怎么来的呢?

           

          一、春节和年的来历

          我这里用了两个概念,那就是“年”和“春节”,有人问:年不就是春节么,明明是一个概念,你为什么说是两个概念呢?确实的,现在的年和春节已经是一回事了,可是原先并不是一回事,年和春节直到1912年才合为一体,这就需要说明一下春节的来历。

          1、  年的来历

          什么是年?有两种说法。先从文字上来解释。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里已有年字,这说明了年的古老,年的重要。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从字形就可以知道这个字所表达的意思。

           此字为“年”,字形为人头顶谷物,表示收成。年,后来表示一年的时间。年是甲骨文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字,“受年”是甲骨文常见的成语,表示全年的谷物丰收。甲骨文中还有“求年”的记载,就是祈求好的收成,这就是后来“祈谷之祭”。甲骨文仅仅有几千个字,词组还不多,大家知道古文中主要是单音词,可是由年所组成的词组已经这么多,这不是已经说明年十分重要,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们后面要讨论。

          中国最早的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是汉代人许慎写的,他说:“年,谷熟也。”《说文解字》里的字是篆字,篆字写作“千禾”,也是一个象形字:上面是禾,沉甸甸的谷穗垂下来;下面是千,千是多的意思。春秋中也有“大有年”句。

          归纳一下,第一种说法是说,年是谷物成熟,后来引申为时间单位,一年。又指年节。

          第二种说法是一个传说。是说“年”是凶恶怪兽,人们叫它“年”。每到腊月三十晚上便出来噬人。人们为了免遭伤害,就把肉食放在外面,等“年”出来食肉时,就穿上红衣服,点上火把,合力围攻它。等“年”逃走,人们就相互道喜。这样年复一年逐渐演变,每逢过年,人们就拜年,贴春联,放鞭炮。看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第二种说法仅仅是传说,从来没有人见过“年”,也没有人把它描绘下来。所以第一种说法接近中国历史发展的真实,那就是说, “年‘是人们用来乞求丰收的日子。也就是说在远古的时候人们为了乞求丰收才过年。

          传说从轩辕皇帝时起中国人就开始过年,年的习俗已经有几千年了。“年”成为计时单位,相传始于黄帝,采用的是“干支”法。到了夏商时期,采用了太阳历,它以月亮缺一周期为一月,不见月亮的那一天叫“朔”,朔就是初一;月圆的那一天叫“望”,望为十五。月的开始,就是从朔日的子夜算起。正月的朔日从子夜起,也是一年的开始,所以,又叫元旦、元朔、元日、元辰、元正。元是人头,有开始的意思。朔,也是开始的意思。这就是夏历记年。夏历是农历记法,是从汉武帝到清朝末年。

          2、春节的来历

          再看“春节”两个字。“春”字属草字头,象征着万物发芽,又随“日”,说明春节这个节日的确立与太阳的运行有关,是根据太阳运行的角度确定的。“节”是竹节,竹子是一节一节的。这里的节,是打结的意思,古人结绳纪事,就是用绳子上的结,和结的大小表示不同的事情,把它记下来。春节的节,就是打个结,整理一下,注意一下,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时间。春节的确立,也说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形态,春节是一个和农业关系密切的节日。

          但是要说明的是,我国古代年是年,春节是春节,不是一回事。那么春节是什么时候呢?我国古代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

          那么年是怎样变成春节的?把过年改为“春节”是近百年的事。数千年来,我国虽多次改革历法,但一直采用农历。直到1912年初,孙中山宣布中国改用阳历,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把阳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是在1949年9月27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的,同时,也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也就是说,1949年以后,年才和春节合而为一了。

          中国古代节日的建立,需要四个条件,那就是天候、物候、气候,还有人的需要。所谓天候,就是我们所在的地球到了某一个位置;所谓物候,就是万物的生长;所谓气候,就是温度。其实为什么要有一个春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要进行祭祀,祭祀什么呢?中国远古的时候每年都要进行“腊祭”。“腊”是什么呢?是年终的时候所有神的总称。为什么要祭祀神呢?因为古人认为一切都是神给的。也因此规定了一系列的仪式,有一系列的规矩。祭神如神在,要给他贡献,贡献好吃的。神吃完了,剩下来的,人才能享用。当然,供奉神灵、祖先的食品最终还是被凡人享用,祭神和娱人融为一体。祚肉就是祭祀后的肉,“赐祚”、“继祚”因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所以说,年的建立最直接的原因是祭祀,腊祭。腊祭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吃什么就开始有了讲究。

           

          二、中国古代饮食风俗

          中国人的年是从立春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国古代春节的饮食风俗是怎样的?不同的地方春节吃的一样吗?

          1、  立春。

          立春标志着农耕的开始。要介绍春节饮食就得从立春开始。

          古代的春节其实从“立春”就开始了。今年的立春在2月4日是中国传统的“立春”节气。“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是重要的岁时节日。

                “立”有开始之意,立春即为春季伊始。立春时节,中国气温开始回升,大地回春,一年的农事活动重又开始。

                殷墟甲骨文中就有岁时记载。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立春”这一天要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恩德于万民。后来,“迎春”仪式逐渐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

          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使“立春”的民俗相当丰富。比如鞭打春牛的习俗在中国以农耕为主的地区曾长期流传。春牛是泥捏纸糊的,也叫“土牛”。鞭打春牛也称“打春”,不但有告别冬季抓紧春耕的寓意,还表现出古代先民的原始信仰。

          此外,民间在立春之日还要喝春酒,吃春饼。《诗经》里就有“为此春酒”的话,说明喝春酒的习俗有几千年了。春饼是荷叶饼,一种烫面薄饼。是用来卷菜吃的。一方面是品尝新鲜的蔬菜,也是为了防病。这个风俗从唐代就开始有了。北方一些地方还有“咬春”的习俗,即吃个生萝卜消食防病。 怎么个吃法?分为啃、切片、切丝、做馅等多种形式。京津一带及山东,是生吃囫囵萝卜。明代有文献记载,京城无分贵贱皆嚼萝卜。而清代的京城吃的是水红萝卜。在山东临沂地区,立春这一天,人人手拿一个生萝卜,待立春时刻一到,喀喳一声都咬下去,岂不是很有意思?

          为什么要吃生萝卜?有什么样的含义?第一,萝卜生克熟补。第二,人们认为,吃了萝卜可以消春困,消除睡意。第三,京津一带的人认为立春萝卜有增强生育能力的功效。《天津志略》:“妇女等多食紫萝卜,谓为‘子孙萝卜’。”

          关于立春食俗,不光是汉族重视“立春”,白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也过这一岁时节日,并有自己的特殊民俗活动。在日本等其他亚洲国家,也有过“立春”的习俗。

          2、祭灶

          饭都是考炉灶烧出来的,在家庭生活中没有比灶神更为贴身更为重要的了。腊月二十三,祭灶神。北方吃坨坨馍,就是烧饼。

          3、除夕

          除夕晚上,全家要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除夕晚上的菜肴十分丰富,有条件的家庭都要做12道貌岸然菜,象征一年的12月,有的菜的品种还要多。有些菜还有象征意义。如鱼象征吉庆有作,吃鱼时要将鱼头留下,意为“有余头”。芹菜象征一年之中要勤快;葱象象征聪明;蒜象征一年之中会计算;青菜、韭菜、粉条等合煮,称“长命菜”,全家老小都要吃一点。

          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人们盼望在新的一年里,合家欢聚,团团圆圆,生活甜蜜蜜,一年更比一年好。

          4、正月

          为什么把春节第一天叫正月初一,为什么不叫一月?这个“正”字怎么念转了音?

                在中国古代,每年以哪一个月当第一个月,有时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在汉朝以前,每换一个朝代,就往往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次。据说,商朝把夏朝规定的12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而周朝又把11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又把10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直到汉朝的汉武帝,才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这几代王朝更改了月份的次序,便把更改后的第一个月叫做“正月”。“正”就是改正的意思。在他们看来,既然他们作了皇帝,居了正位,一年十二个月的次序,也得跟着他们“正”过来。

                既然“正”是改正的意思,那么正月的“正”字,就应该读作“改正”的“正”字音,为什么人们却把它读作“长征”的“征”字音呢?赵之珩解释说,到了秦代,因秦始皇姓赢名政,他觉得“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说是犯了忌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正(征)月”。后来人们习惯了,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爆竹,最早是点燃竹子,竹子开裂爆炸,发出响声。为什么要点燃爆竹,用声响驱除妖魔鬼怪。现在的人觉得这是迷信,可是当时的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非常有限。这个风俗就传了下来。后来有了火药,就制成了今天的烟花爆竹。

          王安石的诗名《元日》(龙书本作《除日》),就说明北宋的时候还把春节叫元日。王安石的这首诗可以视为写元旦的诗词中之翘楚。他不仅将除夕与元日的宋代风俗记录在案,写出唐宋时代除岁迎新的景况,而且表达了自我的哲学观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一作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曈曈,总把(一作争插)新桃换旧符。”说在爆竹声中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阖家欢饮屠苏美酒。

          屠苏酒,是用屠苏草浸泡的酒,当时民俗,在正月初一时,家家按照先幼后长的次序饮屠苏酒,唐人卢仝《除夜》诗说:“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宋人苏辙《除日》诗说:“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两诗都提及长者最后饮酒的风俗。饮酒大概是子夜时分(24小时制的23-1点)刚刚进入新年的那一刻开始的。屠苏,也名“屠酥”“酴酥”,古代元日饮酒屠苏的风俗,之所以在元日饮屠苏酒,是因为一个传说,或说是一个故事:“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姓名,但曰屠苏而已。”(唐韩谔《岁华纪丽》一《元日》:“进屠苏”注)

          喝屠苏酒的习俗很早,起码魏晋时就有了。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在元旦除了饮椒柏酒外,还兴起了饮屠苏酒的习俗。屠苏是一种药剂,南朝梁人沈约《俗说》云: “屠苏,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遣闾里药一剂,令井中浸之,至元旦取水置于酒尊,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有得其方者,亦不知其人姓名,但名屠苏而已。”显然,最早的屠苏酒是预防时疫的一种中药配剂,在元旦取浸过屠苏药剂的井水饮用,含有新水崇拜的意味。后来,晋人葛洪曾用细辛、干姜等泡制屠苏酒,逐步演化为用一些中药来泡制酒,以起治病防病的作用。

          《荆楚岁时记》中说:元旦“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淤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

          吃五辛盘也是春节食俗,为了健身这一风俗在清代已经普及全国。五辛,五种辛香的菜合成一盘。指蒜、葱、椒、姜、芥。大

           

          魏晋时将大蒜、小蒜、韭莱、芸苔、胡荽称为五辛,在元旦时,人们将这五种辛香之物拼在一起吃,意在散发五脏之气。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食忌》中说:“正月之节,食五辛以辟疠气。”他在《养生诀》中亦云:“元旦取五辛食之,令人开五脏,去伏热。”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元旦之际,寒尽春来,正是易患感冒的时候。用五辛来疏通脏气,发散表汗,对于预防时疫流感,无疑具有一定的作用。吃五辛盘反映了汉唐人们把新年健康的追求寄托在元旦这一天。

            五辛盘是后世春盘,春饼的雏形。唐代时,人们对五辛盘作了改进,增加了一些时令蔬菜,汇为一盘,号为春盘,取其生发迎春之义,在元旦至立春期间食之。如唐代《四时宝镜》中言:“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关中记》也说:“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春盘、春饼,春卷的名称相继更新,其制作也越来越精美了。

          王安石诗中的后两句说,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曈曈红日,然后,用新的桃符来换去旧符。什么是曈曈日,就是太阳刚刚出来,由一点点光亮到一片光明的过程。这是一个转换的过程。用北方的话说,就是麻麻亮的时候,黎明的时候。这是一个由黑暗到光明的过程,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是新的一月的开始,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人们走出门去,迎着初生的太阳,格外兴奋,十分庄重,非常期待,期待着新的一年。

          桃符,又涉及另外一个风俗:相传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因此,才有用桃木板画二神于门上以驱鬼避邪的风俗。《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五代后蜀始于桃符板上书写联语,其后改书于纸,演变成为后来的春联。陆游有诗:“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除夜雪》),正是这种风俗的生动记载。

          桃符改稱為「春聯」和用紅紙寫春聯,都是開始於明代。因明太祖朱元璋十分喜歡春聯、大力提倡,使春節貼春聯成為一種風俗,流传至今。

              早在汉代,元旦便与饮椒柏酒的习俗结合在一起了。椒酒在先秦时曾是楚人享神的酒醴。到了汉代,“椒”又与寿神之一的北斗星神挂上了钩。据东汉《四民月令》说:“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身轻能(耐)老,柏是仙药。”可见,当时人们已相信元旦饮用椒花柏叶浸泡的酒,能使人在新年里身体健康,百疾皆除,延年益寿。

          酒业,商业行为,这是魏晋时期的画像砖,说明那个时候已经有了酒店。春节的时候如果没有了酒,那真不知年的味道会成了什么模样。会不会像结婚的时候,没有了新娘一样没有光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造酒的国家,酒的生产量也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围绕着酒的饮用,产生了独具特色的酒文化。介绍酒文化的书很多。为了引起饮酒的兴趣,营造气氛,古人创造了酒令,这是投壶。能够把箭投到壶里的人是赢家。酒是兴奋剂,酒是润滑剂,酒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伟大作用。酒熟知人情世故,酒也知道政治斗争的险恶。

          鸿门宴的故事发生在秦代末年,这是一次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一场酒宴,衍生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样的成语,当然最有名的还是“鸿门宴”这个词本身的含义了,什么宴席都可以去,唯独鸿门宴是不要去的。

          魏晋时的竹林七贤十分有名,个个喝酒都十分了得,只说这阮籍是个代表,天天醉在酒坛子里。

          中国古代饮食结构大的方面说可以分为南北两部分,所谓的南甜北咸,南方以大米为主食,而北方以面粉为主食。大家都是无锡人,对北方人怎样吃面粉了解的少,我就稍微介绍一些。小麦先要磨成粉。要做面食,先和面。关于馒头有这样一个传说,说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在少数民族地区作战,发现当地用人头作祭品,就建议他们改用面粉蒸熟的馒头,染上红色去替代,这就有了现在的馒头。做馒头是有讲究的,有的人吃馒头也是有讲究的。晋代的大官僚何曾,就只吃开花的馒头。所谓开花,就是裂有十字的馒头,花开的不好,不规则,那都不能端上饭桌。

          面食主要品种是面条,南方人过年也吃面条,除夕那天我去超市,看见面条卖的最快,就说明过年没有面条是不行的,可是不如北方人那么讲究。怎么个讲究法呢?首先是擀面。讲究头参面,加上豆面,增加延展性,斤道。其次是汤,北方人叫臊子,就是菜汤。然后是切面,陕西宝鸡地区是铡刀铡面。再就是下面。魏晋的何晏,是魏晋玄学的领军人物,长得很白,皇帝想要知道他的白是真的白还是搽的粉,当时的男子也化装。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给他吃面,放上热汤,好吃的臊子。面食是碳水化合物,发热快,能量高,运动员比赛时间就吃面食。

             大家听说过泥塑、糖塑,可能还没有听说过面塑。心灵手巧的北方妇女用软软的面做成各式各样的塑像、造型。

          南方人则吃糕,糕者高也,预示着节节高,年年高,老人高寿,学子高中,人人高高兴兴。现在有一种说法,说是吃面食的人长得高高大大,吃米饭的人又瘦又小,不知是否真有道理。话再说回来,让长期习惯了吃面食的人改吃米饭,让长期吃米饭的人改吃面食,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甚或比翻阅唐古拉山还要难呢!

            大约自汉代起,元旦期间大吃大喝已成风气。据《汉官仪》和《后汉书·礼仪志》等书记载,汉制规定,每年元旦,群臣都要给皇帝朝贺,称为“正朝”,皇帝便大摆筵席款待群臣,君臣饮宴欢度佳节。此后,在魏晋至唐,元旦朝贺,皇帝大宴群臣成为定制,如曹植《元会》诗中描写三国魏时元旦贺宴会云:“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晋时元旦朝贺皇帝时,皇帝要给百官增禄,每人赐醪酒二升。宴会上,“冠盖云集,樽俎星陈。肴蒸多品,八珍代变。羽爵无算,穷乐极宴。”唐代宫廷元旦朝会不仅沿袭汉晋旧俗,而且由于天下一统,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元旦宫廷宴会自然成为旷代之举。元旦之日,唐朝皇帝不仅要受汉族百官朝贺,而且来自远方少数民族和附属国的首领和使臣也来奉礼恭贺。因此,朝堂大殿筵席纷陈,钟鼓喧天,丝竹震耳,歌舞升平,预祝新年国运亨通。

          阔人家的宴席。千叟宴: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康熙五十二年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玄烨帝席赋《千叟宴》诗一首,固得宴名。乾隆五十年于乾清宫举行千叟宴,与宴者三千人,即席用柏梁体选百联句。嘉庆元年正月再举千叟宴于宁寿宫皇极殿,与宴者三千五十六人,即席赋诗三壬余首。后人称谓千叟宴是“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朝廷宴席之规格以清代的满汉全席为登峰造极。满汉全席的内容  从文献记载的满汉全席菜单和各地所传的满汉全席菜单来看是大同小异。虽然在宴席格局和席品构成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菜式一样。再用料上,燕窝、鱼翅、海参、鱼肚、驼峰、鹿筋、熊掌、果子狸等水陆八珍基本上为各种满汉全席所共有;在单个菜肴上,烧乳猪、烤鸭、哈尔巴(猪肘)、烤鸡、烤鱼等满席风味菜基本上为各种满汉全席所共有;在面点上,宿盒子、烧麦、蒸饺、蛋糕、包子、片饽饽等也为各种满汉全席所共有。这些满汉全席所共有的菜肴,亦可称之为最具有满汉全席特征的菜点,从而构成了满汉全席的基本菜式。乾隆甲申年间李斗所著《扬州书舫录》中记有一份满汉全席食单,是关于满汉全席的最早记载。   

            满汉全席,分为六宴,均以清宫著名大宴命名。汇集满汉众多名馔,择取时鲜海错,搜寻山珍异兽。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隆。席间专请名师奏古乐伴宴,沿典雅遗风,礼仪严谨庄重,承传统美德,侍膳奉敬校宫廷之周,令客人留连忘返。全席食毕,可使您领略中华烹饪之博精,饮食文化之渊源,尽享万物之灵之至尊。

          以花费而言,慈禧寿筵为顶极。光绪二十年慈禧六十大寿,提前两年,于光绪十八年就颁布圣旨,寿日前一个多月,筵宴即已开始。食器都是专用另外制作的。仅事前江西烧造的绘有万寿无疆字样和吉祥喜庆图案的各种釉彩碗、碟、盘等瓷器,就达二万九千一百七十余件。整个庆典耗费白银近一千万两,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红楼梦》是大家熟悉的小说,有许多场面反映清代贵族的饮食生活,也同样是穷奢极欲,骄奢淫逸。

          清代末年是中国饮食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西餐传入,洋面、洋米流入,沿长江流域流传开来。咱们无锡的面粉业就是适应这一潮流而兴起的。

          说到春节饮食风俗,需要说明一下桃子的特殊作用。春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祝寿,而桃子是长寿的象征,于是就有了八仙中的麻姑献寿桃的传说

          5、元宵节

          过年过到了正月十五,就到了尾声,但是又格外隆重。大规模的群众性的活动展开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起源于汉代,但对元宵节的起源,自古以来即有几种说法,其中一个主要的说法是,汉武帝采纳方士谬忌的奏请,在甘泉宫中设立“太一神祀”,从正月十五黄昏开始,通宵达旦地在灯火中祭祀 “太一”天神,从此形成了这天夜里张灯结彩的习俗。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中聚集观灯的习俗又与之结合起来。这样,正月十五灯火辉煌的活动,既有祭太一神的旧俗,又有燃灯礼佛的虔诚,成了一个独具风采的传统节日。

          汉唐时,元宵节并不是吃汤圆,汤圆始于宋代,又是从长江下游开始的。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在这一天主要是喝豆粥,《荆楚岁时记》说:“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正月半宜作白粥泛糕。”宋代的周必大写了一本书《平国续稿》,记道:“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说明汤圆始于宋代。那时的汤圆是用各色果饵和蜜糖作馅,用糯米粉包裹起来搓成球,放在水中煮熟了吃,和现在的差不多。

          各地风味不同的汤圆和习俗。包括我们无锡在内的长江下游一带,元宵节吃“荠菜圆”,汤圆馅中放了新从田野里挖来的荠菜,口味当然十分清新。云南昆明一带的汤圆多吃豆面团,而且吃法独特,全寨的人要聚在一起举办“元宵宴”。元宵这一天下午的时候,召集人燃放鞭炮,通知全寨子各户的户主前来吃饭。饭前,由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吟诵祝辞,祝愿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川合江一带,入夜以后,男人要偷别人家菜地里的青菜,拿来煮着吃,名叫“偷青”。还有的人偷取别人家屋檐下的灯笼,把偷来的灯笼送给那些没有子女的亲友,据说可以生子,称为“送红灯”。这种习俗就很奇特,也不知道是怎样形成的。

          圆子是和耍狮子、舞龙灯时所用的球一样,都是圆的,都是十五圆月的象征物;又象征全家团圆。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年过完了,圆了,圆圆满满。同时它又是祭祀祖先的的食物,寄托对亡去的亲人的思念之情。你看,一颗小小的汤圆,代表了如此丰富的意思。

          唐代时,人们在晚上观灯之时,喜食一种粉果和焦,焦是一种油炸的带馅圆面点,焦与汤圆的外形和内馅完全一样,所以有人认为,焦实为炸元宵,不过它是用面制作的。汉唐时的元宵节食俗,主要为一些小点心,在宋代以后,元宵节的饮食就日益丰富起来。舞狮像舞龙一样,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庆典仪式之一,更是春节不可或缺的庆典活动。舞狮的形式很多,但大致可以分为北方狮和南方狮两类。北方狮的外形跟真狮很相似,舞狮的人只露双脚,不见真人。北方狮分有雌、雄,文、武,成年、未成年。南方狮则流行一人舞狮身,一人舞狮尾,舞狮的人穿灯笼裤,上着唐装,围观的人可以看见舞狮人的全身,这样一来对舞狮人的身姿、形态要求更高,舞狮人更需要使出全身解数。舞抬铁芯子。北方多,南方较少看见。站在铁芯子上的都是小孩,身轻,好抬。其实主要是站在那里,扭动扭动身子,没有太大的动作。耍龙灯。龙在中国文化中有特殊的意义,更是民间娱乐中经常利用的载体。

          1913年,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成果,做了皇帝,因为“元宵”的谐音是“袁消”,袁者袁世凯,消者消亡,心里忌讳,担心袁家的江山因此消亡了,因此下令改元宵的名称为“汤圆”,他盼着圆圆美美,可是没过几天,他就垮台了,汤圆也没能救他的命。

          6、少数民族春节饮食

          一些少数民族也和汉人一样过春节。藏族在除夕晚上,要把奶饼、手抓肉、血肠等食品准备好,年初一进食前要举行 “放龙灯”、“烧柏香”等仪式,然后各人在嘴上沾一点糌粑面,表示自己是吃糌粑人的子孙。壮族人在春节期间互相赠送糯米饭,以此表示至亲至爱,亲朋间的盛情和敬意,并祝愿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

          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历法和年节。傣族新年就是泼水节,节日期间各家都要用糯米粉加红糖、香花做成类似年糕的食物,用芭蕉叶包成若干小包,分送亲朋好友。羌族人在欢庆节日时离不了咂酒。当男女青年手拉手跳到他们面前时就咂一口。这种独有的喝酒方式,大概只有羌族才有。一年中除了按时序算的共同节日之外,具体到一家一户来说,每逢婚娶、建房、寿诞等吉庆日子,也象节日一般热闹,其饮食俗也十分丰富多彩。

           

          三、外国人也过春节

          1、东方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多个国家有过春节的习俗,主要是一些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国家,如日本、越南、韩国、新加坡、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印尼等。这些国家都把春节列为了法定假日。

          日本人在新年的除夕夜里要吃荞麦面,象征新的一年进程长长久久。元旦早晨,全家同饮“屠苏酒石酸”,共尝青鱼子、黑豆以及稍带甜味的酱油小干鱼等。据说这些象征吉祥的食物会带来子孙繁荣、身体健康。按习惯还要吃糯米做成的年糕,日本人称作“御杂煮”。

          在越南,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国家法定休息时间最长的一个节日。越南的过节习俗与中国大同小异,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腊月三十除夕守岁,放鞭炮,吃团圆饭。大年初一拜年、赶庙会。韩国人也一直保留着正月初一过春节的习俗,韩国称春节为“舍尔”,意思是新年之首。有趣的是,韩国政府想搞现代化,取消春节,可是拗不过民间的力量,到了这一天,大家都放下手里的工作,回家了,为什么呢?因为祖祖辈辈都是这样教导的,过年了,应该回家看看父母。政府没有办法,只好放三天假,春节期间全国放假,人们纷纷从城市返回故乡,春运的繁忙跟中国有点儿相似。春节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祭祀祖先,在家静心祝福,祈求好运。新加坡春节一般放假两天。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拜年,拜年不提贵重礼品,只带两个桔子,进门送给主人,桔与“吉”谐音,象征大吉大利。马来西亚过春节习俗也跟中国大致相同,由于当地华人多来自福建,受闽南文化影响,人们过春节一定要买凤梨(菠萝),闽南语“凤梨”与“旺来”谐音,凤梨就成了春节的吉祥水果。

                在欧美一些国家,也经常有庆祝春节的活动,但多只局限在华人范围内,春节很少成为全国性的法定假日。不过,随着华人影响力的增强,春节在欧美国家也日益得到重视。美国纽约曾在2003年将春节定为市民的公共假日,专门为华人安排了燃放鞭炮的时间和地点。春节大游行已成为纽约重要的观光项目。在加拿大,春节也日益成为地方重大节日,从多伦多到温哥华,春节期间华人都要举行大型的游行联欢活动。

          2、西方

          西方人,是不过春节的,但有与春节相似的同样隆重的节日,那就是圣诞节。西方人过圣诞节,相当于中国的春节。圣诞节,顾名思义,是圣人诞生的纪念日。基督教信奉耶稣,耶稣诞生于公元的12月25日,这一天就是圣诞节。

              圣诞节这个在欧美普遍流行,并在全世界也颇具影响力的节日,不仅是虔诚的教徒们的一个盛大节日,而且同时也类似中国的春节,是每个家庭聚会的大喜日子。在节日期间,人们要在教堂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还要在家里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当然要少不了在饮食上操办一下。

               为了这个节日,在西方许多家庭往往一进入12月份,就忙着开始采购各种节日用品和圣诞食物及礼品等。在12月24日这天晚上,全家人一般都要相聚在一起,举行圣诞晚餐。餐宴餐桌上的食品种类繁多,丰富多彩,而其中最主要的一道菜就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佳肴——烤火鸡。在西方人眼里,没有烤火鸡的晚宴就算不上真正的圣诞晚餐。有时,圣诞晚餐还要为“主的使者”设一席之位。圣诞晚餐之后,人们还要上礼拜堂报告佳音,并为唱诗班预备好糖果点心等,与我国传统的春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有些西方人,还习惯在晚宴的餐桌上摆一只烤整乳猪。英美等国人们还往往喜欢在猪的嘴里放一只苹果。据说这个习惯源于一些大家庭,因为只有大家庭才有可能吃得了一头猪。后来一些讲究排场的人在圣诞请客时便纷纷效仿。晚餐后的甜食一般有李子、布丁和碎肉馅饼等,英美等国人认为,吃过这种食物之后会大吉大利、福星高照。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各国过圣诞节的饮食习俗也不尽相同。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的国家之一。12月底,正当西欧各国在寒风呼啸中欢度圣诞节时,澳大利亚是热不可耐的仲夏季节。因此,在澳大利亚过圣诞节,到处可以看见光着上身汗水涔涔的小伙子和穿短裙的姑娘,与商店橱窗里精心布置的雪景、挂满雪花的圣诞树和穿红棉袄的圣诞老人,构成澳大利亚特有的节日图景。这种酷署和严冬景象的强烈对比,恐怕在西方国家是独一无二的。这一天,父母给子女最好的圣诞礼物,莫过于一副小水划。圣诞节到海里弄潮是澳大利亚的一大特征。节日晚上,带着饮料到森林里举行“巴别居”野餐。人们用石头垒起露天灶,架上枯枝生火,上面架一块铁板,把香肠、牛肉、鲜鱼等放上去煎。吃饱喝足后,就跳起“迪斯科”和“袋鼠舞”,一直要闹到深夜才结束。喝醉了的,便往草地上一躺,在如雷的鼾声中迎接圣诞老人的莅临。也有家庭,在傍晚时分,一家老小或携亲伴友成群结队的一起到餐馆去吃圣诞晚餐。因为每家饭店酒店都不会放过这个挣钱的好机会,提前多少天都已经把店内装点一新,准备了丰盛的食物,有腊鸡、火鸡、猪腿、美酒、点心等。

                在美国,过圣诞节比较着重家庭布置,安置圣诞树,在袜子中塞满礼物,吃以火鸡为主的圣诞晚餐中还有一样特别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层奶油,并放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别有滋味。在丹麦,圣诞晚餐开始时,人们必须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才能开始吃别的东西。在法国中部的色日尔斯,每年圣诞节前后几天必降大雪,白雪皑皑,令人感到清新和浪漫。在西方人眼里,白色圣诞是一种吉祥。在法国,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圣诞标志,因为相传耶稣是诞生在马槽旁的。人们在大唱赞颂耶稣的圣诞歌之后,生性浪漫的法国人则喜欢在12月24日的晚上载歌载舞,伴着白兰地和香槟酒的浓郁酒香,醉度圣诞。英国人、德国人都喜欢畅饮啤酒。英国人除开怀畅饮外,还喜欢去异地旅游。而比较保守的家庭则在圣诞前夜举家团聚。

          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很多节日都具有民间传统性质或宗教色彩。所以,在这种特定的日子里,人们常常会食用具有特殊死搏斗色彩或含有一定意义的食物,以此来表示对节日的庆祝和纪念。如元宵节吃汤圆,就象征一家大小团圆和睦。

           

          四、饮食文化

          1、独特的中国饮食文化

          为什么说饮食是一种文化?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吃?为什么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吃法不同?难道這就是文化,文化又是什么?

          以中国人的眼光看中国食品文化的地位。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台湾张起钧教授著有《烹调原理》一书,他在序言中说:“古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若以这个标准来论,西方文化(特别是近代美国式的文化)可说是男女文化,而中国则是一种饮食文化。”这种概括,反映了食和性在民族文化构成中的重要地位。食与性成为社会文化重要特征这一现象,实际上已经超出人类的自然需求,不仅是人类个体发展的自然生态,也是人与人关系的社会生态。

          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说:“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什么意思?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是这个国家或者民族文化的核心,只要把握住了这一点就可以更为直接的了解他的文化。他还说:“在世界各民族中,中国人可能是最专注于食物的了。……中国人之所以在这方面表现出创造性,原因也许很简单:食物和吃法,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国人精神气质的组成部分。”

          林语堂的《中国人的饮食》一文,对中外食品文化作过对比研究.他的结论很有意思,他写道:“没有一个英国诗人或作家肯屈尊俯就,去写一本有关烹调的书,他们认为这种书不属于文学之列,只配姨妈去尝试一下。然而,伟大的戏曲家和诗人李笠翁却并不以为写一本有关磨菇或者其他荤素食物烹调方法的书,会有损于自己的尊严。另外一位伟大的诗人和学者袁枚写了厚厚的一本书,来论述烹任方法,井写有一篇最为精彩的短文描写他的厨师。……法朗士则是袁枚这种类型的作家,他也许会在致密友的信中给我们留下炸牛排或炒蘑菇的菜谱,但我却怀疑他是否能把它当作自己文学遗产的一部分传给后人。”

          综上所引,孙中山说这话时中国正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时代,帝国主义于中国横行,饿殍遍野,民不聊生,不少人对中国失望,看不到光明和前途在何处。在这样的情况下,孙中山极推中国之饮食文化,不无自豪之情,充满昂扬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的诚挚的爱,应该说更多的出于政治的考虑,为了激起民族自豪感。张其钧的话是将中美饮食文化相比较,指出如果说中国文化是食文化,美国文化就是性文化,正好各自对应了“食色性也”两个方面中的一个方面。林语堂的评论从文学传统入手,实则也是民族传统,中国人敬重饮食文化,文学家无一不是美食家,饮食成为审美的对象,所以自然会写饮食的文章。

          这三段话引自三个中国人的评论,只是代表许多中国人的观点,还有的人从另一方面提出问题。比如舒文《中餐与西餐》中就是另外一种说法:“说起来吃应该属于一种个人行为,吃的感觉怎样,只有自己知道。西餐尊重个人意志,而中餐更强调共性。说中国饮食高明,是指厨师烹饪技艺的高明,吃的思想观念却并不怎么先进。相比之下,西餐体现出的饮食思想观念要合理得多。这或许是国人纷纷选择火锅的缘由吧。因为在中餐里,似乎只有火锅可以让食者随意选菜料,自己掌握火候并随意调配作料。在火锅里,中国人找到了吃的自由。”舒文的观点以为,中国人的吃不是一种个人的行为,它所要体现的是一种集体的精神。他把中西餐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西餐尊重个人意志,而中餐更强调共性。”这一结论更多地是从精神文化的层次上来把握,中国人更多的是把吃饭看作是一种社会活动,通过吃,使自己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一般的说,“西方人重视营养和吃饱,抱着比较实用的态度;中国人则不同,讲究色香味俱全。论起食文化的精细博大,中华民族恐怕要数全世界第一,这从舶来品的辣椒成为中国一种独特深沉的文化就可以看出。此外,从民族看,东西方的饮食不同还有个生物因素。比如西方人认为人只有四个味觉:酸甜苦咸,东方人则认为除此外还有一觉:“鲜”,这也更进一步造成烹饪上的东西方差异。”[1]张光直的看法也许最有代表性,他说道:

          那么,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食品文化的呢?(美)尤金·N·安德森《中国食物》一书所附弗里德里克·J·西蒙《中国思想与中国文化中的食物》一文中这样描述他们眼中的中国食品文化:“正如林语堂所观察到的,中国人把进食作为难得的生活乐趣之一,他们对此事的专注超过了对宗教和知识的追求。……食物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一个如此重要的角色,致使许多人把中国人视为有着食物中心倾向的民族。他们不仅有着宽泛的食物选择范围,而且在所有的社会层面发现对于美食的关注而这一点也反映在通常的问候语‘你吃了没有?’当中。的确有人注意到,食物不仅是平常的交谈话题,而且经常是支配性话题。……对中国人而言,烹调已超出了需求的范围,它是一门要被精通的艺术,人们不懈地试验以求做出更好的菜肴,这包括:菜要有视觉的吸引力,有时要做出不寻常的形状,如飞禽走兽的样子。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大量的提到食物,这是因为对学者们来说,做一个美食家是可以骄于人前的事情,菜肴可以因他们而得名,而在英国,‘华兹华斯牛排’或‘高尔斯华绥炸肉片’则是不可思议的。” 在论述“食物在中国人生活中的中心角色”一点时,他列举了以下三点:第一,“在世界各地,皇室通常都有配备精良的人员专营饮食与烹饪,而中国的皇室对这一点似乎更是不同寻常地关注,也许这进一步反映了在中国食物的重要性。”其二,“作为衡量事物重要性的一件更为确定的事就是宴会上所能提供的菜肴种类之多。”其三,“食物的崭新角色还反映在与进餐相伴的礼仪和仪式中,在皇室和在其他场合的进餐都是如此。”其四,“在中国对于事物的专注导致了一种不同寻常地关于可食植物的广博知识,这一点从活跃的市场所提供的日常食料的丰富多样这一点即可显示出来。”

          2、中国的饮食文化以“礼与和”为主线。

          中国饮食文化的核心,一切指向礼,礼的目的是和谐。春节饮食风俗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教育的手段。

          2.1座位

          中国是礼仪之邦,用什么来进行教育是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要表示对春节的重视,有许多的手段可以使用,但是饮食是最直接、最生动、并且最有效的。古人有一句话,叫作“礼,始诸饮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学习礼节,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贯串到饮食之中去。你比如要教育孩子懂得礼貌,知道一些礼节,怎么教育呢?就从吃饭开始,每天三顿饭,天天如此,深入人心,这不是最简单的办法是什么?

          比如说座位的学问,谁该坐在什么地方,中国人是很有讲究的,大家十分在乎。你如果坐错了,别人就会笑话。说不定会为此两个国家打一仗也说不定呢!中国历史上为了一顿饭,为了吃饭时的一件细小的事就翻脸,就使得一个国家倾覆的事不是一件两件。韩信羞于与樊哙为伍就是例子。外交上的这一类事情引起战争的事屡见不鲜。《水浒传》里的英雄为什么排座次?为什么争得不可开交?排座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中国古代的座位是怎么排的呢?是有一个事前的约定。大家都知道鸿门宴,司马迁很详细的记载了座位的安排顺序,项羽坐西向东,这是主人的位子,刘邦是客人,坐南朝北。这就是当时的规矩。春节是大聚会,全家几代人在一起聚餐,没有个座次,小孩子抢着坐,小一辈的把好吃的菜先抢着吃完了,这就说明这家人没有抓好饮食文化。吃酒席的时候,人多的时候,更是注意座次的安排。

          2.2寓意

          过年为什么要吃饺子,这其中有非常深刻的含义。第一,饺子是把圆的面片加上馅子,然后把边绞起来,这一绞,就成了饺子。第二,吃的时间是子时,这个时间正是阴阳相交,年份相交,月份相交,白天与黑夜相交,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时刻,这个时候吃它,所以叫饺子。当然,还有一层意思,饺子的形状像什么,像金元宝,表达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你看,有这么多丰富的含义,这不是文化是什么?

          中国古代十分看重交替的时间,开始的时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怎么会不重要呢?中国的第一部历史书《春秋》,据说是孔子编写的,第一句话就是“春王正月”,认为春天重要,正月重要,是历史新纪元的开端。我们的祖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重视春节的。

          另外,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

          春节为什么吃鱼?为什么有的地方吃过鱼要留一节?结婚的时候给新娘子吃花生,吃枣,又是为什么?古代的皇后、妃子住的地方叫椒房,房子真的是花椒盖的吗?什么意思?吃长寿面的道理是一样的。再如其它一些食物,也多寓吉祥之意,表达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如 “胶牙饧”,这是一种饴糖,古汉语中“胶”与“固”相通,胶牙即固牙,俗传吃了这种糖之后可以使牙齿牢固,不脱落。

          再比如过年了,朋友们天南海北的聚集到一起了,难得的机会,几年不见了,总要喝两杯。怎么喝,就很有学问。古人喝酒时就有酒令,行了酒令才能喝酒,才决定谁喝,喝多少,这就有了趣味,有了品味。

          3、  南北饮食习惯的差异

          南方人和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就不同。同是北方人,饮食习惯也不同。比如陕西和山西,两省相邻,只隔着一条黄河,可是差异就非常大。比如吃醋,山西人一生消耗八百公斤的醋,而陕西人吃醋就不行。同是南方人,四川和江苏就不同。

          南方人和北方人喝酒也不一样,像无锡就比较文明,很少有灌酒的。但是有的民族就不一样,比如蒙古族的,那真叫喝酒。春节的时候结婚,请客,客人来的时候是站着的,回去的时候一定要是躺着的,要一醉方休,只有这样才算招待好了,才够意思。有一句话叫,“感情深,一口闷”,一杯酒,一仰脖子,一口喝下去。

          4、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就不同,就是不同的文化形成的。分餐制与合餐制。AA制与请客。餐具不同。源头不同。

          5、毛泽东的饮食生活与个性

          借用张光直先生的话,通过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应该也可以分析一个人的个性、兴趣、爱好。我们看看毛泽东的饮食生活。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是毛泽东脍炙人口的词《水调歌头·游泳》中的名句,至今被人传诵。那是在1956年5月31日,毛泽东第一次畅游长江时,厨师曾在船上做过几道菜,其中就有武昌鱼。武昌鱼肉嫩味美,本是湖北的一道地方名菜,历史悠久,因毛泽东的称赞更是扬名天下。  

            据了解,他们根据当年为毛泽东主厨过的老师傅整理出部分菜谱,推出了毛泽东爱吃的风味菜。武昌鱼是其中之一。武昌鱼又名团头鲂(鳊鱼的一种),原产于鄂州市和武昌县共辖的梁子湖。武昌鱼烹调方法有多种,东湖宾馆毛泽东别墅厨师多以清蒸活鱼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尝到鱼的本味。 

          毛泽东最爱吃的是胖头鱼、泥鳅。胖头鱼多食鱼头,先在油锅里放少许油,用小火煎,然后放上水,配上香菇、玉米片、冻豆腐等倒进砂钵炖汤,此菜有养神补脑之功。泥鳅,大的去头去皮,炒泥鳅丝。小泥鳅则用新鲜豆腐和放养过几天的活泥鳅一起放在锅内加温,先小火让泥鳅受热后钻进豆腐内,再大火煮至汤白加上佐料即可食用。这是毛泽东别墅当年常做的一道菜,名叫“泥鳅拱豆腐”,毛泽东很爱吃。   

          红烧肉,毛泽东最早是在延安吃的。东湖宾馆毛泽东别墅做红烧肉又有讲究。猪的大小,猪肉部位的选择,都有一定的标准。烧出来的肉,色、香、味俱佳,肥而不腻、鲜美爽口。

            另外,毛泽东还爱吃猪耳朵、狗肉、羊肉。许多不知情的人对名人饮食感到神秘,特别是毛泽东。其实毛泽东的菜谱十分简单,他严格要求四菜一汤,对海鲜大不以为然,从来不食。主食是大米掺黄豆、红豆,面粉掺荞麦粉,高粱粉或玉米粉及粗杂粮。蔬菜多食苋菜、空心菜、小白菜、苦瓜、莲藕等,还有马齿苋、枸杞尖、地菜等野菜。

          总结一下,毛泽东保持着一种农民的生活方式,不大愿意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是从小养成的。顺着这个思路,就可以理出毛泽东一生的轨迹,秋收起义,井冈山,农民运动讲习所,《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农村包围城市,等等。毛泽东只出过一次国,那就是苏联。从现在披露出来的资料看,斯大林对毛泽东不怎么样。从此,不再出国,这与他老人家不吃海鲜是否有某种关联呢?难道饮食不是解开一个人个性的密码吗?  

          不同传统节日食俗文化对性格影响  中国悠久烂灿的传统节日食俗文化,无论在社会还是在家庭,都对中国民族的性格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不断促进中国民族良好性格的养成。

           

          五、春节饮食风俗的变化。

          1、新的变化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出国旅游,按照他们的说法,节日期间的应酬压力,特别是无聊的、例行公事的家庭聚会也会使他们选择远离家庭。他们希望尝试新东西,而不是呆在家中看电视。

          人们也越来越习惯了进餐馆消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财经蓝皮书》,中国餐饮业营业额连续十五年逐年上升,每年两位数增长,2005年达百分之17。7。1978年仅为54、8亿元,从业人员104、4万人,2005年,达8886、8亿元。这个营业额是怎么上去的,是因为去吃饭的人多了,尤其是年夜饭。我们无锡就是例子,不提前那么三两个月订席,恐怕排不上。我的一个朋友,为了孩子过年结婚的酒席,提前半年就交了定金,为什么,只有这样心里才塌实。

          此外是西餐风头正劲,尤其是年轻人。

          2、出现的问题。

          春节长假,又是亲朋好友欢聚的时节,在人们开心度假之时,各种“节日病”也会来凑热闹。节日期间的“吃、喝、玩、乐”都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吃”出来的病。往年春节期间,到医院看急诊的人多数是因油腻的东西吃得太多,而诱发急性胃肠炎或胰腺炎。过量摄入高脂肪、高蛋白会导致胰腺大量分泌,使腺管内压力增高,形成胰腺梗塞。此外,春节期间每家都会准备很多熟食,食物可能因保存时间过长而变质,极易引发肠炎。

                “喝”出来的病。亲朋好友相聚,常常要喝上几杯,如果不加节制,就可能出现酒精中毒,并诱发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

          所以,春节饮食要尽量清淡,做到荤素搭配;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帮助排泄多余的脂肪、糖和肠道毒素;多吃鱼、大豆和玉米,有助于软化血管。饮酒要适量,可在吃饭的同时喝酒,胃中的食物可以延缓酒精的吸收;一些带糖的下酒菜,如糖醋鱼、糖醋排骨等有利于保护肝脏。应在食物中增加纤维的摄取。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节日期间要尽量保持心情平静,参加娱乐活动要适度,并进行体育锻炼。

           

          最后我来做一下总结,春节饮食看起来是吃饭,其实是一种文化,寄托着人们的感情、希望和追求。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对节庆的饮食给予如此的重视。春节饮食是一面镜子,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进展历程,说明的是物质生活的满足程度。春节饮食是一个窗口,它通过一个个环节的设计,折射出中国人民的追求,那就是和谐,与天地、大自然的和谐,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