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技江天乐小说:笑傲职场一个资深经理人的职场笔记第十八章(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6:48:31
第十八章 游戏第二规则:遵守规则 职场游戏第二规则:遵守规则。这一条规则,似乎不言自明。但职场中人,实际上屡屡犯以下六种不遵守规则的病,原因各不同,结局都相似。 游戏第二规则:遵守规则 这一条规则,似乎不言自明。但职场中人,实际上屡屡犯以下六种不遵守规则的病,原因各不同,结局都相似。 “自以为是”症 曾经有一个小有名气的诗人兼不入流的歌手,四海为家,天马行空,人近中年仍然狂放不羁,穷得叮当响。他的一个朋友成立了公司,决定拉他一把,让他到公司做文案。这个职位通常让别人兼任,这次完全因他而设立,因为按照他的能力也只有这个工作适合他。待遇就不用说了。可是诗人却以老板哥们自居,吊儿郎当。一进公司就把老板的经营管理说得一无是处,带头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不签到,迟到早退是常事。逮着公司的顾客就侃大山,合同屡屡因他仗义而吃亏。但他却自我感觉良好,以为公司每个女同事还像上个世纪80年代那样对诗人想入非非,今天和这个谈诗歌,明天约那个看电影,还带着形迹可疑的女人到公司办公室里谈人生……老板规劝了他几次,可惜诗人改不了秉性。老板终于忍无可忍,找他谈话,说他文人习气太重,不太适合公司的条条框框,可能会妨碍你的事业,你还是应该到更加广阔的天空和海洋去翱翔,去呼吸…… 曾小姐在一家杂志社工作,颇受老板信赖。有一次,老板交待给她一项工作,她认为那是件无意义的工作,内心很抗拒,一直不去做。老板打来电话问,她很坦白地说没去执行。老板的口气越来越严厉,忽然毫无征兆地劈头盖脸训斥了曾小姐一顿。她强忍眼泪但没忍住,跑到会议室去痛哭了一场。回到办公室,同事们同情地看着她,说老板刚才找了她几次,叫她去办公室。曾小姐红肿双眼去了,在老板面前的椅子上坐下来,她的直接上司也在。曾小姐不敢抬头,怕眼泪会不可抑止地流下来。老板说了什么她都没听进去,只听到最后他很努力地放缓语气说:“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你应该明白,会上确定的东西就应该执行。”那一刻曾小姐才明白,真的是自己错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公司也必须有自己的一套规章制度。而人的天性,渴望绝对自由,面对冰冷的“紧箍咒”时必然有某种心理抵触。如果你非要把自己的个性当做不可侵犯的原则,更会厌恶和蔑视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中那些不能让你的个性自由发挥的条款。但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士必须适应公司的管理,如果你不喜欢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你开始就没有必要进去,那对你是一种折磨;既然你成为公司的一员,你就不应该牢骚满腹,因为没有人强迫你加入某个团队。当然这并不排除你对公司的管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但在你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和实施之前,你没有任何理由获得“豁免权”,更不能在同事面前对公司的规章制度评头品足,说三道四。在老板看来,那无异于动摇军心,妖言惑众。 “缺乏诚信”症 小丽应聘到一家广告公司,以她的文笔、对时尚的关注、对生活的兴趣,马上就被确立为公司文案的重点培养对象。而小丽呢,对公司提供的学习资料,完全只凭兴趣翻翻,根本不动脑子。公司交给她一个服装展的形象包装与宣传项目,她的方案交上去,老板差点没背过气,她竟然抄袭业内广为流传的著名作品。老板批评她拿公司声誉当儿戏,她也承认了错误。没多久,又有一个运动鞋的广告,小丽交上来的广告语,居然又是早已经在各种媒体上耳熟能详的另一品牌运动鞋的口号。于是,小丽的试用期就这样结束了。 须知在职场中,最需要的就是责任感,这是很多人成败的分水岭。担当责任,绝非是公司高层的专利。责任有大小,每个人都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何况除了公司之外,还要对自己负责。要想对得起自己,先要对得起别人。职场中人,如果不能对公司负起责任,公司的损失大概也就是付给他们的那点工资,顶多也就为他们的失误支付一两次学费,最大的损失,还是自己。广告公司老总曾对不同的员工进行这样的比较:有些人用公司网络来工作,保持及时联系、搜索必要的资料、资讯、业界动态、上专业网站学习,等等。而有些人上网就是聊天灌水,有时还偷偷玩点小游戏什么的。几年时间过去,第一种人多数已经有所成就,其中有些已经晋升或跳槽进入了一些知名公司的管理层;而第二种人大多辗转来去依旧默默无闻,一边做着底层的工作,一边偷偷的上网聊聊天。 有些经理人,总抱怨老板不授权,权力太小,无法管理员工。可是遇到真正麻烦的时候,他们会把问题往老板那里一推:“你看怎么办?”这些经理总是把权力与责任分开,权力就是拿的钱多,管的人多,没想过其实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你有多少权力,就要负起多少责任。有些经理人,一遇到员工要加薪、预算被削减这样的事情就会说:“你加薪我是同意的,可是人事部不同意!”“花这个钱我是同意的,可是财务部不同意!”其实决定是一起下的,但出现问题的时候这些人不去与员工沟通,把责任和矛盾推卸到别人头上。推卸责任的一个潜在心理意识是:看不见自己的问题。所以往往公司搞培训的时候,大家群情激昂,有如醍醐灌顶,可是一回到工作中,该犯的错继续犯,因为培训老师讲的问题他全分析到别人头上去了,出了问题自然是别人的责任。 缺乏责任感的人,往往也是没有诚信的人。太多的人说谎跟玩似的,进了企业对同事不讲诚信,对老板不讲诚信,对客户不讲诚信。西方人开会,会上可能有10种声音,但会后只有1种声音;中国人开会,会上没人说话,但会后可能有10种声音。老板开会结束时通常会问:“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全体沉默,一出会议室跑到自己办公室,门一关就开始开小会了。这样的人,往往也是蔑视制度的人。很多中国企业的制度不少,就是基本上没人遵守,有两个问题:一是制度设计本身有缺陷,二是员工意识里根本就没有对制度的概念。 现在流行一句话:做人要厚道。不过国人常常是拿来要求别人。在职场中,不要耍小聪明,老板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爱耍小聪明、爱占便宜的人总想占便宜,占一切人的便宜,占规则的便宜,结果往往是把自己的活动空间搞得越来越狭小,聪明反被聪明误,为了小小的眼前利益而丢失了长远的利益。一个在小事上斤斤计较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爱耍小聪明占便宜者,必吃大亏。我们要记住:职场上永远都会有起伏成败,你做得再聪明,迟早也要遇到挫折,但规矩不能坏了,信誉不能坏了,否则很难再爬得起来。遵守规则就是诚信的表现。 “好人错误”症 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坏人不多,就像真正的好人不多一样,但国人很喜欢把“好人”与“坏人”这个本身就很模糊的道德标准去评判一个人的企业行为。 小徐在一家商场做主管,手下有位员工,感觉为人很诚恳,工作也很踏实,话不多,说叫什么工作就怎么工作。但是同事们普遍觉得他进入状态慢,工作不很专业,所以对他印像一般,平时也很孤立。后来这名员工犯了错,被小徐的上司勒令离职,小徐很难过,因为这个员工人品很好。他心里想:商场真无情,职场真无义。 这种情形到处可见,公司要炒人,就会有员工说:“他人很好,公司为什么要炒掉他?”但大家要记得,企业是赢利机构,不是道德法庭,如果一个人搞婚外情或者同性恋,那是他的价值观和性取向的问题,并不能以此判断他对公司的价值。但如果对公司没有价值,雷锋来了企业也不会要。 真正的错事10件中有9件是好人犯的,小人并没有多少犯错的机会。国人往往给“好人”一个错误的定义,然后用它来掩盖事实真相。如果一个经理在符合组织利益的前提下做“好人”,与员工讲情义,这绝对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是违背组织利益去对员工做人情,那么这个“好人”不仅毫无价值,简直形同犯罪。其实在当“好人”的背后,掩藏的本质是经理人缺乏责任感,严重一点说,缺乏职业道德。有家公司推行新的绩效考核制度,规定每个部门每年必须有5%的员工被评为不合格。公司最初定的是10%,但后来所有的经理都反对,只好降低标准。即使是5%,经理们也不愿执行,他们说:“如果我的部门员工都合格,你一定要弄出个5%,怎么办?我只好安排员工轮流做庄了”。说得理直气壮,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好人,对得起身边的兄弟们。 我曾经拿下面这道题征询很多朋友的处理意见。公司有名女工偷了同事10块钱,按厂规应予开除。人事主管找你,向你汇报了调查经过:这个女工没有父母,是她哥哥把她养大,他哥哥要结婚了,她手里只有40块钱,她想凑够50块钱寄给她的哥哥表示心意。人事主管请求不要开除这个女工,给这个女工一次改过的机会。你所了解的情况与人事部主管掌握的情况根本不符,这个女工的父母都还健在。你是否会批准人事主管的请示?出乎意料,一半以上的朋友都认为可以原谅女工和人事主管,最多批评罚款了事,厂规什么的,也得考虑人情嘛。所以,人事主管其实就是犯了“好人错误症”。因为,如果厂规有不合理的地方,去光明正大地修改厂规好了,但在修改之前,应当遵守厂规。为一个人的特殊情况破坏规则,无论这个人多么可怜,多么有理,事实上就是对遵守规则的人的惩罚,会演变成老实人吃亏,小聪明得利,不就是有规则也等于无吗? “渴望暴富”症 小张是个挺有上进心的人,进广告公司的时候,他拿出来的作品集最漂亮,有些创意可圈可点。谈到职业规划,他的志向远大。所以,同时入职的一批新人当中,公司比较看好他,认为虽然有点稚嫩,但有灵性、有志气,成长空间大,大有潜质可挖。对于新人,公司有一套培养的计划,从小事杂事做起,从制作职位做起,是对新人的爱护,也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培养过程。可是小张不这么想,进公司的没几天,就大张旗鼓来做他的飞机稿(指没有客户、自己随意创作的广告或者没有通过客户确认的广告,不能出街,自然无法接受实践检验。但因为创作没有限制,自由度很大,出彩的可能性也大,一般以参赛为目的)。小张的作品当然还没有拿奖的实力,但公司依然很支持,让资深人士指导,并在会议上加以表扬。小张自己也干劲十足,经常加班。但是,对交给他的那些能看见真金白银的业务,小张的态度就截然相反。大概是觉得大材小用吧,到手的活儿,恨不得马上就完成丢到一边,好继续进行他的大师梦想。而现实却是,鲜花掌声奖杯都还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作为一个新手首先面对的都是一些小单,而且更多的是学习制作方面的知识与技巧,有些枯燥刻板,但这些却是基础。 公司给小张的第一个任务,是做一个简单的排版,小张弄了1个小时还没搞定,这时客户突然来了,马上就要定稿输出,于是老板马上安排有经验的设计师来完成。活儿并不难,其中一些是技术性问题,新手不懂,边看边学,一下子就明白了,可小张却闪到一边看杂志去了。此后小张开始不断出现错误,有时候昏招迭出。能犯的低级错误,他基本都犯,做一本画册,不是封底的企业名称就是电话号码弄错;布置一个会场,错误就出在主席台上,让人哭笑不得,无计可施。出错给公司带来的经济损失,他几个月的工资都不够赔的,更重要的是公司声誉的损失就更大了。渐渐地,同事们都不愿跟他在一个组做事,因为他根本就不在这些地方多花心思。不久,小张连招呼也不打突然从公司辞职了,公司给他交了那么多学费,他一句感谢也没有,临了只有一句:“我要寻找一个更大的发挥空间。”他觉得是公司抑制了他的创作能力。两年多过去了,他辗转了几个公司,也依然还只是个普通的设计助理,飞机稿倒是越来越厚了,只不过,离获奖还是那么远。 与小张一起进广告公司的小刘,是中文系的才子,发表过不少文章。单就文字功底而言确实不错,所以也有点自负。老板跟他讲文字校对的重要性,他虽然不说话,但满脸都是不以为然,仿佛在说:“难道我还会写错别字?”结果,方方正正的宋体字给他上了一课。一天,他把反复修改快十次的最后定稿文案交给设计重新排好。这时,已经是晚上10点,校对一遍之后,他就签上了自己的大名。他的组长接过来一检查,几百字的文案,里面就有两个错别字,还有一个错用的标点。事实为证,小刘老实了。小刘是个聪明人,马上接受这个教训,此后他校稿再也不马虎,拿支笔,一个字一个字的核对,遇到拿不准的地方,还向其他人请教。由小见大,一些小事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成长空间。小刘在其他事情上学得也特别快,公司在做的案子,他都留意的学,同时还和外面已经出街的作品比较。与客户开会,安排他做会议记录,他就特别细心地拿本子记下双方的讨论和交锋,回来之后不仅提交一份详尽的会议纪要,还会整理出自己的一套学习记录。在新人里,小刘是成长特别快的一个,还不到三年时间,他已经积累了不少成功案例,并且担任了公司创作部一个小组的组长,服务着一个全国性的服装品牌,待遇不错,客户的评价也不错。 小张所犯的,就是“渴望暴富症”。这种人往往不屑于做小事,没有耐心与毅力,不愿意长期地积累,从而与成功背道而驰。职场上如此,生活中也有大批这样的人,他们看见什么热就跟风,看见中大奖的机会就去试,无数人在彩票、股票、生意等方面屡战屡败。其实,看准某项事业,扎下根来踏踏实实地做事赚钱,才是正道。可是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了,能克制欲望的人却不多,即使许多风云一时的企业,也往往因此而倒闭。三株集团总裁吴炳新曾语重心长地对血气方刚的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说:“不该挣的钱别去挣,天底下黄金铺地,不可能通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两个人后来分别成了中国企业家中因“超常规扩张”和“超常规多元化”而失败的典型。 人人都想走捷径,很多人却忘记了“慢就是快”的道理。志向高远是好事,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嘛,可这种心态,处理不好就变成了好高鹜远。你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凭什么走到更高的一级台阶上去呢?人的提升,在于能够适应更高的要求,担当更大的责任,然后,才能谈到更大的权力,更好的报酬。耐心执着地做正确的事,才能得到最大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