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彩乐园最新版本:工商银行与招商银行盈利模式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6:33:58

工商银行与招商银行盈利模式比较

来自:《当代金融家》马宏岩/文

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和招商银行(以下简称"招行")是中国较具代表性的两家银行。工行是资本实力最雄厚的国有商业银行,市值已跃居全球前列;招行是发展速度最快的股份制银行,曾荣获《欧洲货币》杂志评选的"中国区最佳银行"称号

2007年,工行实现税后净利润819.9亿元,比2006年增加325.54亿元,增长65.85%;而招行2006年全年税后净利润为67.94亿元,2007年达到152.43亿元,同比增长124.36%。尽管工行的利润规模远高于招行,但招行的利润增长势头更猛,增长空间更大。

因此,对比两家银行盈利模式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目前国内银行盈利能力的现状。本文主要从两家银行的营业收入展开分析。

净利息收入比较

净利息收入是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差。净利差是描述和衡量净利息收入水平的指标,它等于生息资产的收益率与计息负债的成本率之差。

近两年,招行的净利差均大于工行,显示出招行净利息盈利能力要强于工行。

首先,比较生息资产收益率发现,招行的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4.73%,比工行高出0.28个百分点。其原因在于四方面:

第一,工行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明显高于招行。然而,工行运用于贷款的资金比重并不高,只有48.49%,而招行虽然贷款利息收益率略低一些,但贷款却占总生息资产的60%以上。可见,工行并未充分利用其优势获取更高收益。

首先,在两家银行各类贷款中,公司贷款的收益率最高,工行公司贷款平均利益率达到6.36%,高出招行近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工行贷款平均期限较长。2007年末,中长期公司类贷款占工行企业贷款总额的61.3%,而招行这一比率还不足20%。长期贷款比重较高保证了工行公司贷款的高收益率。

其次,在个人贷款业务方面,工行同样居于有利地位。由于网点众多,工行在个人贷款市场中的份额大,且在优质个人客户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其个人贷款收益率更高。而招行信用卡业务的增长迅猛,其个人贷款占比相对较高。

贴现票据由于期限短,流动性高,因而收益率远低于其它贷款业务。2007年,招行票据贴现平均收益率高于工行,可能的原因是招行的贴现票据期限更长,风险更高。然而,两家银行运用于这一部分的资金比重均呈下降趋势。通过压缩票据贴现贷款规模,有利于提高贷款平均收益率。工行贴现票据的占用水平较低,贷款资金的利用效率强于招行。

综上所述,工行在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领域均处于有利地位,且70%的贷款额集中于收益率最高的公司贷款业务上,而低收益的票据贴现业务资金占用较少,因此,整体贷款收益率较高。

第二,工行的债券投资收益率较低,但却有37.38%的生息资产投资于债券,而招行投资于债券的资金仅占不到20%。然而,这并非工行的资产管理策略使然,而是有其它原因。

目前,工行所持有的证券资产可分为非重组类证券投资和重组类证券投资两部分。其中,非重组类证券投资主要包括可供出售债券、持有至到期债券等,这部分与招行所持有的债权资产基本相同,且工行该部分债券的平均收益率并不低于招行。2007年招行债券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3.34%,而工行非重组类证券投资平均收益率达3.48%。可见,非重组类证券投资并不是导致工行债券投资收益率低的原因。

工行持有的重组类证券投资由华融债券、特别国债、应收财政部款项和央行专项票据四部分组成。需要说明得是,这几类债券并非出于投资的目的,而是由历史原因形成的,是为解决不良贷款率高、资本充足率低等问题所产生的。这些特别债券的特点是持有期限长、利率低且不可转让,占工行所持有债券余额的34.73%,严重影响了其投资收益率,拉低了净利差。如果工行将重组类证券投资全部用于非重组证券投资,其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将上升0.16个百分点;若将其全部用于发放贷款,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将提高0.5个百分点,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净利差将超过招行。从中或许可以看出,一家银行当期的经营业绩不佳并不一定是现任管理者的责任。

第三,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一项,工行高出招行0.2个百分点,唯一的原因就是工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更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高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据此,工行应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减少闲置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第四,工行存拆放同业和其它金融机构款项的平均收益率高出招行0.33个百分点,其原因可能是工行由于流动性资金较多,因此,用于存拆放的资金期限较长,收益率略高于招行。工行该项的平均余额只占总生息资产的3.83%,而招行则达到10.02%。工行应更加积极地将过多的超额准备金用于拆放以获取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同时也可保证资金的流动性。

另外,比较计息负债成本率比较,两家银行的生息资产平均成本率基本相同,可见成本不是引起两家银行净利差差距的主要原因。

从各项对比来看:

第一,工行的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高于招行,且其存款平均余额占计息负债比重高于招行,工行支付的存款利息多于招行。

分析客户结构,在成本方面两家银行在吸收公司存款与个人存款两方面各具优势:工行公司存款的平均成本率低于招行,而招行零售存款的付息率更低一些。原因在于,工行与国内众多大企业已经建立起了比较稳定的客户关系,客户忠诚度高;而招行凭借其在国内银行中首屈一指的服务水平及种类繁多的中间业务,吸收了大量低成本零售存款。从客户比例来看,工行由于拥有遍布全国的众多网点,因此其个人存款比重大,甚至超过了公司存款;而招行在这方面则受到一定限制,个人存款余额仅占36%。实际上,这一存款结构对两类商业银行而言是具有共性的。

从控制融资成本的角度来说,工行与招行的这种客户结构都是有待调整的,毕竟,降低高成本负债的权重有利于整体付息水平的降低。

分析期限结构,活期存款利率远低于定期存款。尽管工行和招行的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平均付息率相差不多,但招行活期存款所占比重高于工行,其付息水平也就略低。一般说来,活期存款的利率敏感度较低,被一次性大额提取的可能性小,因此提高活期存款比例既有利于控制成本又有利于提高资金来源的稳定性

第二,招行同业和其它金融机构存拆放款项的平均成本率为2.03%,明显高于工商银行。一般而言,同业拆入款项的付息率应高于同业存入款项,因此,拆入资金相对于存入款项比重越大,该项的平均付息率应越高。截止2007年年末,工行拆入资金余额占同业及其它金融机构存拆放款项的90.37%,而招行这一比率为97.52%,因此,后者对这一项资金支付的平均利息率略高。这同时反应了工行对拆借资金的需求相对略低,进一步说明了工行的流动性资金更充足。

第三,工行应付债券平均利息成本率3.37%,高于招行的3.13%,说明前者的债务融资成本更高,这主要是由债券类型的差异所引起。

工行的发行在外债券均为次级债券,按期限不同分为三部分,票面利率分别为3.11%、3.77%及银行间货币市场7日加权平均回购利率加1.05%,随着2007年货币市场利率的走高,第三部分的利率也达到了较高水平。招行的发行在外债券除了次级债券外,还有65亿元可转债,而由于可转债附有期权,因此利率较低。按照"招行转债"发行条款,2007年年利率仅为1.75%。因此,招商债券加权成本率低于工行。可以说,招行以未来股权的分散为代价节约了现期的融资成本,所以,不能简单地说两家银行的融资方式孰优孰劣。

由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工行以同业存拆借方式融资的成本较低,而招行在存款和债券发行方面具有成本优势。综合来看,二者的计息负债成本率相差不大。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比较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是营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目前各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所占比例不高,但近几年已得到迅速增长。

招行由于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优良的服务质量,近年来中间业务收入比重一直高居首位。2007年,其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达15.72%。而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普遍较高,工行的这一比率也达到近14%。

2006年两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速度相近,而2007年招行增速则大大超过工行。

2007年,工行中间业务收入中占比最高的为理财业务,全年该项业务收入占中间业务收入(为未扣减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的毛收入)的42%。在招行的中间业务中,占比最高的则是代理服务手续费收入,该项收入比上年增长282.78%,这主要是受中国股市行情的带动,各项代理业务得到突飞猛进的增长,其中代理基金和代理证券手续费收入占到81.9%,是收入最大的两个部分。而工行的代理业务收入仅占中间业务收入的4%。由此可见,两家银行在这两个领域各具优势,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借鉴提高自身中间业务盈利水平。

另外,排在两家银行中间业务第二、三位的均为人民币清算与结算手续费和银行手续费业务。表4中的数据是两家银行主要中间业务的收入增长比率,从中可以看出工行的理财和信托业务的增长速度较快,而招行的代理服务及托管业务的收入规模增长迅速。总体来看,招行中间业务的收入水平上升速度略快于工行。

由此,无论从收入总量来看,还是从增长速度来看,招行与工行在中间业务不同种类业务方面各具优势。

其他业务收入比较

除净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以外的营业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或损失及汇兑净收益或损失。两家银行在这一类业务的损益状况差异较大。2007年工行从这三项业务中经营结果为净损失,损失额占营业收入的1.85%,而招行三项业务均实现正收益,收入额占营业收入的1.51%。

首先,投资收益是工行唯一实现净收益的一项;其次,工行公允价值变动净损失为68.81亿元,招行则实现净收益2.96亿元。

其次,工行损失数额最大的是汇兑损失。2007年末,工行扣除境外外币投资的外汇净敞口为165.85亿等值美元。如果外汇净敞口保持不变,那么,美元对人民币每贬值1%,工行因汇兑损失而减少的税前利润将达到9.99亿元人民币,股东权益下降1.26亿元人民币。

为了降低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汇兑损失,工行通过外汇衍生工具的操作以试图对冲汇率风险。衍生工具的对冲确实起到一定的缩小外汇敞口,降低汇兑损失的作用,但却无法完全消除汇率风险。2007年工行承受的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折算净损失为168.53亿元,外汇衍生产品净收益为61.76亿元,相当于只对冲了37%的汇兑损失。另外,结售汇、外汇买卖及共他外汇业务形成的净收益为37.96亿元,综合起来,工行全年仍蒙受68.81亿元的汇兑损失。招行除通过外汇市场对外汇净敞口对冲以外,还通过匹配借贷资金金额与期限等手段合理控制汇率风险敞口。2007年末,招行外汇敞口仅为人民币87亿元。尽管人民币升值使招行汇兑净收益比2006年有所减少,但目前仍保持净收入。可见,招行汇率风险管理成果比工行更加明显、有效。

营业费用比较

营业费用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所形成的支出,营业费用直接冲减营业收入从而直接影响营业利润。工行的营业费用占其营业收入的55.47%,招行则相对低一些。具体来看,成本收入比(业务及管理费用除以营业收入)和营业税金及附加二项,二者水平比较接近。差异最大的则是资产减值准备一项,工商该项费用占营业收入14.72%,招行的这一比率则为8.07%。

2007年工行各类资产减值损失比2006年增长16.2%,而招行则比2006年减少了10.46%。可见,工行的该项费用仍呈增长趋势,而招行的资产减值准备规模则已经开始减少。

在工行的374.06亿元资产减值损失中,贷款减值损失占资产减值准备的88.38%,占其客户贷款总额的0.84%,招行则仅占到0.46%,说明招行的贷款质量明显好于工行。截止2007年年末,工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74%,尽管下降速度较快,但仍远远低于招行的同期水平。不良贷款规模相对较大是工行贷款减值损失高于招行的主要原因。

另外,在工行的资产减值损失中,数量仅次于贷款减值损失的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为31.35亿元,其中可供出售债券投资的减值损失为30.81亿元,主要来自于投资美国次级债券的损失。2007年末,工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支持债券面值合计12.26亿美元,浮亏金额3.57亿美元,计提减值准备达4亿美元。然而,招行则在2006年就已平仓,因而不受任何损失。招行和工行的其他类资产的减值损失数额均较少,对营业费用的影响不大。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工行营业费用率高于招行的原因在于其不良贷款率略高和持有次级债券而造成的账面损失。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招行总体盈利能力强于中国工商银行。首先,生息资产配置不尽合理,持有大量低收益重组类债券,闲散资金过多等原因导致工行生息资产收益率低于招行;其次,工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长速度不及招行,但二者在理财和代理服务业务领域各具优势;由本币升值所产生的汇兑损失导致了工行其他业务的净损失;另外,不良贷款率偏高以及次债危机所致的投资损失是导致工行营业费用水平过高的主要原因。(作者单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