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码字母输入不了:新课程理念下历史学科人文主义教育的再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20:09
李振旭 发布时间: 2010-8-5 15:20:55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人们走入了手段的王国,却迷失了人的目标;跨入了物质的天堂,却跌下了精神的深渊。”多年前的马加爵案件,近期内校园安全事件,人们都在思考,到底为什么?案犯何以如此残忍,其人性的扭曲和对生命的漠视让人震惊不已。从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始,相关内容的文件亦不在少数,尤其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全面拉开帷幕,在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提出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在新颁布的课时安排计划中,理科类学科的课时比例在相对减少,文科类、音体美等学科的课时比例得到保证或有所增加;研究性课程、活动课得以突现。这表明:新一轮课改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要大力加强人文教育。要引导学生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要和谐相处。在具体的教育目标里,强调重视知识生成中的人文背景、知识的社会价值,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问题的严重性使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重新思考、重新认识,找回人类失却的精神家园,拯救人的灵魂,重塑人的精神世界,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成为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紧迫课题。
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充满着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源,在陶冶人格、开阔视野、传承文化、继承创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它理应成为我们所界定历史教育之主要功能的主要依据和理论基础,理应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核心资源。
一、以史为鉴,挖掘历史长河中人文主义教育方面的典型事例,发挥它的社会教育功用
自17世纪以来,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科学(自然科学)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方面所显示出的巨大威力,使人们对科学造福于人类的美好前景表示出极大的乐观期望。18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与大自然苦苦相争了几万年的现代人类,第一次体会到了自身的强大。科学技术的进步赋予人类在征服大自然中从未有过的力量与自信,向自然宣战成为时代的主旋律。20世纪人类经历的社会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似乎证明人类是无所不能的。但是,世界发展的现实同时又表明,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并没有带来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相反却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科学并不是万能的,它无法解决价值问题,也不能无条件地导致社会进步。20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现代科技对人性的异化,全球环境气候的急剧恶化、资源枯竭、物种消失、人口膨胀、无法消除的种族隔阂和仇视、吸毒淫乱、贫富不公、邪教狂热、恐怖组织猖獗、人际冷漠,这一切都对人的这种妄自尊大构成了绝顶的讽刺。人类生存的物质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都在日益恶化,人类开始受到大自然和人类社会自身的报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人们不得不思考科学的畸形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思考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问题,思考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问题,思考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潜藏的弊端和问题
马丁路德有句名言:“国家前途不取决于国库之实,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
中国传统教育并不缺乏人文精神,只不过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历代统治者加以任意的人为的篡改,其人文精神越来越被遮掩,正如西方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中的遭遇一样。在现代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从外在的人本身发展的目的出发,片面强调分数、升学的价值,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学生成为教育和考试的“机器”,忽视了智能开发、个性张扬和对社会生活的情感体验。同时,由于受教育行为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导致了文科教育和理科教育的畸形发展:一方面是人们重“理”轻“文”导致理科知识过剩;另一方面是普遍的人文素养的匮乏,张汉林老师曾撰文指出:“人文主义教育不足,致使学生缺乏对人类生命应有的敬畏和对人类文明应有的尊重,……战争应该受到谴责、和平理应珍惜、正义不可或缺等道理”。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过于强化历史教育的工具性特征和知识传授功能,导致历史知识的人文性严重地被遮掩,学生的道德水准下降。特别令人困惑的是,有的学生智力水平、学习成绩与道德品质出现“倒挂”的现象,心中是一片情感的荒漠。赵亚夫先生痛斥过去的历史课本“讲屈原只知《离骚》名,不知《离骚》事……说到司马迁,只有一部书,一句话的印象;谈到张骞、苏武不过陪衬丝绸之路而已……”
历史学是对人类既往的生活的记载、认识,它确切无疑地是一门生活科学。对人类社会进行精细的研究,把它分成一个个相互独立、相互影响的区域,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区域,是科学主义、实证主义影响的产物。对于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国历史教育来讲,学问式的研究固然在其存在价值,但更有意义的是发掘历史长河中“人”的因素。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把人置于历史进程的核心,考察特定历史情境中人的存在,关心他们的思想、感受,追逐他们的行止,应该成为中国历史教育的基本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对的是现在的人,教材则阐释的是过去的人。一个历史人物本身优良品格对学生的吸引影响,对中学生来说肯定要超过一些结论,一些所要达到的理论高度,很多成人回忆说现在能对历史课有深刻的印象的恰恰是一些伟大人物及其品格。如对孔子的生平及思想进行讲述时,引用《论语》的记载:孔子有次外出回家,其家人告诉他,家中马房曾失火,孔子问“有人受伤吗”,他的话语比教材上空洞的说教要生动得多,内涵要丰富得多;在历史演进中,许多仁人志士将“朝闻道,夕死可矣”潜于深层心理之中,内化为一种深沉而自觉的历史责任感;“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士大夫的这种深沉的信念及其对社会的热切关怀,完全是一种自觉的参与,经过数千年的文化渗透、繁衍,已不自觉地形成了有识之士的人生选择;“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他们演绎的这种悲愿行道的崇高壮美,对于今天重新审视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反思人与社会的关系,透视着积极深刻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历史课成为社会学科中的核心课程。其教育目标总的来看,是通过学生对美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学习,强调学生对美国式的民主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意识的塑造。应该承认,美国历史教育在民族意识的养成上是相当成功的。正如一位接受中国学者采访的美国民众所说的:“‘水门事件’和越南战争,从未动摇过我对祖国和民主制度的热爱。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先跋山涉水,来到这块陌生的土地,为的是建立一个以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为基石的理想社会。它是美国的国家认同,是‘合众为一’的基础,也是我们的理想之所在,美国的历史教科书一直是这样教导我们的。”
所以历史课程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性及其衍生出来的民族性,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将不断得到加强,而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将会更加突出,作用更加明显。
二、切实转变观念,在教育教学中全面实施人文主义教育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英国有一位小学生叫麦克尔劳德,他从小就有一颗好奇心。有一次他突发奇想,想亲眼看看狗肚子里的内脏是什么样的,哪知将一只校长宠爱的狗杀了。事后校长非常生气,冷静之后,他要求麦克尔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骼图。麦克尔劳德认认真真地画好了交给校长,校长看后很满意,并原谅了他。校长这种巧妙的处罚,使麦克尔劳德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又保护了他的好奇心,还给了他一次认真学习生理知识的机会。后来他成了一位著名的解剖学家,并荣获了1923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美国教育家艾玛逊指出:“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
在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氛围下,我们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认识产生了偏颇,以为“科教兴国”就是只要重视科技教育,重视科技教育又被理解为加强理科知识的教育,因而教育越来越走向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导致了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在学校学了一大堆今天没有用、明天不会用、将来也注定不可能用的知识,他们的生命就在这些无用的知识中被耗尽了;另一方面是人文素养的严重不足——缺乏正确的社会理想和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缺乏社会公德和对人的理解与宽容,这已是当前青年一代的通病。
纳集安津曾说:“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人是万物中最不固定和最复杂的生物。”正因为如此,在过去长期的历史教育实践中,出现了很多学生爱历史,但却不爱上历史课,爱看历史课外读物,却不爱读历史教科书的现象。其原因在于我们的历史课太死板太僵化,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太枯燥乏味。我们传授给学生的历史,从形式到内容,都与丰富多彩的历史本相和生动活泼的学生天性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在现实的历史教育中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不能一直重复“穿新鞋走老路”的模式,要认真研究新课程理念下历史课该如何去教?学生如何去学?怎样才能全面实施人文主义教育的精神实质?
第一,课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能产生终身受益的内在的东西,即思维方法、情感、意志和人格,而不仅仅是记住或懂得多少知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什么是教育呢?教育就是把老师所教的知识忘得差不多,但在忘掉知识的同时还留下一点什么,这留下的一点东西就是教育。”我们认为历史教育不是以培养“历史学家”为目的,中学历史教育的本质特征应该就是它的“非专业性”。就如同我们喜欢音乐,欣赏音乐,需要一定的音乐知识,但未必成为音乐家一样。所以教学的关键在于实现由学科本位到学生本位的转变、由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到通过学习历史而实现自身发展的转变。因此,仅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够,关键在于教学组织上如何实现学科价值与人的发展特征的结合,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情感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二,重视历史学习的体验性。作为人文教育的历史学科,其教育功能的发挥不是靠记住一些史实,甚至一些历史结论就可以达到的。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就要求学生应最大限度地进入历史情境、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去感受历史的灵魂与历史人物的心灵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参与体验历史真实,从而实现人类理想和精神的传承,实现人本身的健康发展。要深刻地认识到:历史是我们人类的历史,我们为人类的劳动与创造、为人的发展与进步而激动;我们为人类发展的挫折和灾难而悲哀,使自己融入整个人类发展的潮流中,从而形成与人类整体发展、和谐持续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我们也更应该以主人翁的角色去经历中国历史,成就与辉煌那是我们共有的,失败与堕落也是我们共有的。如对近代中国的悲剧,不能简单以封建制度没落及地主阶级腐朽而一言蔽之,那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我们应该以历史主体一员的身份去感受和体验,去锻造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品格和勇气,去追寻作为中国人的义务和责任,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第三,要强调历史学习的反思性。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为引导人们向后看,而是引导人们向前看。现实社会是过往社会的延伸体,对过往历史的反思,可以更好地了解现实,可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因为就历史发展而言,总体性的普遍规律是古今相通的,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等等。对现实社会了解得越深刻,对历史的洞察力和反思力就越精密。如改革开放前,我们对改革多是忽略,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后,对历史上的改革或改革人物则较多地做出公允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我国在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对历史上的商品意识、市场观念、竞争思想也有了相对客观的态度。这种逆向反思,不仅能加深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更主要的是能检验我们对历史发展经验与规律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真理,从而保证对人类历史观、人生观发展的正确导向。
三、面向未来,依据人文教育的基本特点,适应现代人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21世纪是竞争与合作的时代,竞争与合作能力是青少年自下而上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而在未来社会里,合作能力的具备将比竞争能力更重要,运用更广泛。因此在高扬人体的尊严、民主、自由、独立性的同时,积极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中外教育专家把“具有与他人合作,对科学和真理的执著追求”作为21世纪人才素质必备的条件之一,因此历史教育中必须体现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先秦的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张“君子和而不同”,要人与自己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并在一定条件下协调合作。“和而不同”,意味着允许不同个性、不同意见和对立面的存在,作为“君子”,既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又要容纳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实际上,在历史的发展中,各个时期的民族、国家在不同层次上进行的合作,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处来侵略,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吸纳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鼓励他们进行探究式学习,既尝试发现、解决问题的喜悦,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历史教育,引导他们认识到“如果不善于和其他人进行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综合交叉,一个的发展也是有限的。”
文明的整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信息的发达,社会分工的细化,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信仰、不同品位的文化得以方便地交流,进而引起文化的选择、亲和与重建,出现了整合的趋势,即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历史清晰地昭示:文明的交流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始终,建构了不同文明交往的乐章。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明比较》中指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发展的里和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拜占庭帝国。在许多这种交流中,作为学生的落后国家最终总能超过“老师”的先进国家。中国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假若中国是学生,那么中国也会超过他的先进的老师的。”人类是生物物种群中惟一具有自我完善能力的高级动物,人类文明作为人类智慧和良好的结晶,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必将逐渐摆脱野蛮而日趋文明化。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法西斯的独裁和侵略、极端的恐怖主义都遭到人类普遍的唾弃。现代文明的整合,需要现代多元性的文明之间平等和耐心地对话。因此,历史教育中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文明交往所追求的目标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谐,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是对自己文明的自尊、欣赏和对异已文明的尊重、宽容乃至欣赏,是抱着爱其所同、敬其所异的广阔胸怀和对人类共同美好的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