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欢乐谷直达车:米芾尺牍书法艺术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48:07
米芾尺牍书法艺术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

唐末五代之乱,一切文化归于荒废,书道自然也衰落。宋朝的统一,一般的文化逐渐复兴;书法方面,则保存了所谓晋唐的古法。尽管北宋前期专以王羲之书法风格为时尚,但并无出现过复古立场的书法家。有别于唐代之尊崇法度,表以尚意书风,北宋书法在书法史上别具意义。宋四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卓然有成,在书法史上各具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影响相当深远。
宋四家中,倾毕生于书法艺术之追求者,尽有米芾,故其于书法上之成就不仅特出,更为广博。米芾少学颜、柳、欧,后学褚,从其作品得之必学尽二王的各体;由此可知,米芾是无书不学,先从楷法着手,一步一步地追溯上古,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书」。古人在书法上一向是保守一个藩篱,惟独米芾与苏轼、黄庭坚诸人,能突破这一界限,成为夭矫跌宕的能手。所以他们的书风,直到南宋初期仍然盛行。米芾又是成就于苏轼和黄庭坚之后,所以他更善于取古人之神而遗其貌,非仅在一点一画上下功夫。米芾传世书迹颇多,赫赫有名者如《论书帖》、《蜀素帖》、《苕溪诗卷》、《元日帖》、《吴江舟中诗》、《致窦先生尺牍》、《珊瑚帖》、《王略帖赞》等,皆是令千古爱好书法艺术者赏玩不已之佳作。
米芾更有理论专书《宝章待访录》与《书史》两卷,为其个人鉴赏书法的实录;另有《海岳名言》一卷,虽然是提纲挈领文词简要的著作,但多经验之谈,足以作为后人研习书法的南针。「书论」亦是米芾于书法艺术上的一大贡献,提倡明白的品评语言,崇尚天真自然的书风,又提及尊晋卑唐的评书标准,态度明确,观点清晰,此点在宋代乃至书法史上都是不可多得的。
米芾书法影响始于南渡之后。北宋有其子友仁、有知,及陈昱;宋室南渡后,高宗开始重视米书,内侄吴琚专学米书,几可乱真。元代鲜于书、赵孟俯都收藏过米书,并给予高度的评价。明代董其昌学米而出之以淡,敛戢元章跳踉之习;清初王铎学米而益之以猛,张皇元章驰骤之势。
宋四家书法各有其特色,但就书法艺术言,米芾最多变,师承最广,专研最深,收藏博多,在宋代书坛上占有举足轻重之地位,而现代学者研究米书者众多,唯鲜有人将尺牍独立论之,于感其颇具研究价值,故兴起一探米芾尺牍之书写背景与书法艺术之动机。

第二节     研究目的

本文以米芾尺牍之书法艺术研究为题,经由米芾所处的时代及生平作品、思想、学书历程等探讨,希望掌握米芾尺牍之书艺美学特色及笔法析论,从而完成以下目标:
一、系统化整理米芾之尺牍数种及尺牍内容研究。
二、给予米芾尺牍的书艺成就以客观的评价。
三、专论米芾笔法及其尺牍上的应用。

第三节     研究方法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概述法
将米芾之生长背景与书学背景做一探讨。
考米芾生平、仕宦、交游、书艺、笔法、论书观点。
二、搜集法
宋代散体书信格式及用语,米芾之生平事迹、学书历程、书迹着录、书法理论的著作、其它著作、宋代至今学者对米芾书艺之评论,举凡相关的论文、期刊、专书等均搜集。
三、分析法
运用分析法,将搜集之资料作归类,将尺牍按时间作一排序,并作书写背景简介与书法艺术赏析。
四、归纳、观察法
对米芾尺牍作一归纳,统整书写时间及背景探究,并观察其用墨、表现手法、章法、布局,作为鉴赏之依据。
五、鉴赏法
以艺术美学的观点,鉴赏分析米芾尺牍。
六、肯定法
以书学角度,肯定米芾的书学价值与历史地位。

第四节     文献探讨

至今已有许多人研究过米芾,不论在其人、其书,甚至其画上都有研究,以研究书法者居多,以下乃于作此研究参阅的部分:
一、高辉阳先生于民国六十二年发表的硕士论文《米芾其人及其书法》,主要探讨米芾之生平与性格,尤其对米芾的生长背景考证得十分精细,可惜对「米芾其人」与「书法」两部分,探究得不够深远。
高氏另有〈米芾宦游考〉之专篇文章,对米芾从少到老的居处、行迹、所为作一探讨,对日后考证尺牍的真伪及书写年代是一大助益。
二、刘正成主编,于公元一九九二年出版的《中国书法全集 37 宋辽金 米芾一》与《中国书法全集 37 宋辽金 米芾二》二册,为目前米芾作品考释与书迹观摩的最佳参考书籍,但对米芾作品考证、书学理论及笔法着墨未深。
三、郑峰明先生于民国八十九年著作的《米芾书学之研究》一书,对米芾之书学背景、生平、交游、思想、书法作品作一介绍,但可惜的是此书涉略推广而论述则流于浮泛。
四、曹宝麟《抱瓮集》对米芾《箧中帖》、《太师行寄王太史彦舟》、《竹前槐后诗帖》、《乐兄帖》、《拜中岳命作》、《监斗帖》《露筋之碑》、《闰月帖》多所考证,对书写背景及笔法研究之深,又根据文献左证,提出个人见解,不流于世俗之泛说,堪称当前未尽研究之典范论述。
五、另有一些专篇文章对米芾的书风及用笔惟有深入的探索,但就尺牍的专研上,并未有专门提出来研究。

第二章 米芾生平传略

自古颂诗读书之前,皆应对作者及书者有充分的了解,如此才能助于对作品的鉴赏,欣赏中国传统之书艺亦是如此。米芾其人,在《宋史?文苑传》中虽有载录,但仅约三百字左右,大致可了解米芾其人其事,但毕竟失之疏略。所以欲进一步了解米芾,只好借助其它史书或文集。此章节之概述,即以《宋史?文苑传》为纲,辅以其它典籍,钩勒米芾之生平概况,以助于对米书之了解。

第一节 里籍与先人

一、里籍
米芾,初名黻,元佑六年,四十一岁后改作芾,字符章,宋开国勋臣米信五世孙。世居太原,后徙襄阳,故自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以尝知淮阳军,故自称淮阳史。曾监中岳祠,自称中岳外史。晚年定居京口,筑海岳庵以居,因号海岳外史。其余别号尚多。仕至礼部员外郎,唐、宋礼部员外郎中掌省中文翰,称南宫舍人,故人称米南宫。
其里籍据《宋史?文苑传》云:「米芾,字符章,吴人也。」[1]《宣和书谱》云:「文臣米芾,字符章,初居太原,后为襄阳人。」[2]依《宣和书谱》所载,米芾曾居住过太原、襄阳,但宋史何以称作吴人?依宋《京口耆旧传》云:「其父尝家襄阳,未几迁丹徒,故国史书称曰吴人。」[3]又明方信儒云:「宝晋米公世居太原,后徙襄阳,自公始定居润州。」[4]由上述记载,可知米芾祖先世居太原,迨其父时迁居襄阳,中年仕宦后,经过润州,喜其山川风土,始定居润州。润州即今江苏镇江。按曹宝麟《米芾年表》,米芾定居润州在四十五岁,故宋史称其为吴人,乃指中年以后之事。

二、先人
《宋史?文苑传》但云:「米芾,字符章,吴人也,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旧恩,补含光尉。」[5]以此之米芾以其母曾侍宣仁后之旧恩,得以进入仕途。宋《京口耆旧传》云:「其先以武干显,母阎氏与宣仁后有藩邸之旧,以恩入侍。」[6]由此之米芾先人是以武事获求俸禄。五世祖米信是宋初功臣,高曾祖辈多是武臣,其父米佐始为书儒,其母阎氏乃英宗皇后乳娘,被赐为丹阳太君,因此承受母荫,得补含光尉,延入仕途。


第二节 米芾之生平事迹

一、生卒年
米芾寿考,有谓四十九者[7],亦有谓四十八者[8]。蔡肇米元章墓志铭则谓:「享年五十有七」[9]。而当今日本「宋史提要编纂协力委员会」出版之宋人传记索引谓享年六十[10]。众说纷纭,不胜列举。

二、仕宦
米芾入仕虽早,也曾经有过抱负,但大抵均为地方县官,职微权轻。其在中央任职,仅为受知于宋徽宗,曾召入为书画学博士,擢为礼部员外郎,但旋即以言者罢去,下放知淮阳军。可惜这段佳缘维持不到二年,后虽迁礼部员外郎,未入拜,而弹章言其「出身冗浊,冒玷兹选,无以训示四方。」[11]遂下旨罢去,出知淮阳军。
米芾希望利用手中微薄的权力为社会出力,落得的却是「白简逐出」、「仕数困踬」的结局。他只得玩忽公事,最后沉浸到书画之中作他的「逍遥游」。无可奈何,分明是一种不甘失落和自我完善的精神胜利的心态。并且,他不得不以自嘲嘲人,韬晦放浪的反常言行周旋于官场和社会,并将这种心理状态倾泻于自己的书画艺术,以期求得心理的平衡。
按曹宝麟的整理,米芾宦历如下:一、秘书省校书郎;二、含光县尉;三、临桂县尉;四、长沙从事;五、杭州观察推官;六、淮南幕府;七、润州州学教授;八、雍丘县令;九、监中岳庙;十、涟水军使;十一、发运司管勾文字;十二、蔡河拨发;十三、太常博士;十四、监洞霄宫;十五、无为军使;十六、书画博士[12]。若到书画博士时为十五任,那么可能他不把监洞霄宫计算在内,因为他任无为军自称为「复官」。有书记载米芾未入拜而弹章已上,因被白简逐出。然而元?周密《云烟过眼录?天台谢奕修养浩斋所藏》(卷下)中分明记载了「尚书礼部员外郎米芾审定」的《辨印帖》,可证此说乃属耳食。所以在其宦迹中理应再加上:十七、礼部员外郎;十八、淮阳军使。

三、人品与习性
(一)交世故
米芾「交世故」的利器最有效的就是他的绝技─书画。只须是权要,他一概可用书画作敲门砖而登堂入室,踞为上席。在诸宰相中,除了蔡确、司马光、吕公着等少数人外,历朝相府无不有他的履迹身影。而他与苏轼、黄庭坚、秦观、蔡肇等人的交游,大多是以书画作为媒介而见诸记载的。
另有「交世故」知招数─畸行诡迹和奇谈怪论。不得不承认这有一半是出自其颠的天性。董友知对米芾此一颠狂个性有十分的见解:

「其实,他根本不颠。这里,开展来说,张颠、素狂、杨疯子,也并非真的『颠、狂、疯』;就是阮籍与李白醉酒,醉意也不全在于酒。这些著名的大书家,封建社会的显赫人物,一者,心目深处憧憬着非常强烈的名禄诱惑力,可又不情愿周旋于腐败官僚圈子里的背俗环境;他们胸中的正义抱负实现不了,却又控制不住内心世界的情懑发泄,时时还在斥责讥讽权贵。二者,在帝王统治下,本人身分已大白天下,面临险恶形势,出于万般无奈,才以酒消愁,借故颠狂,无非是权作保护自己,与世抗争的一种手段。鉴此,若不能认知米芾的机敏智能是不公平的,但如不能明察其佯狂作颠也是不实际的。他的独特性格就在于既能压抑自己的天才和睿智,又能曲从别人嘲弄与自我摧残,以便在新旧档的激烈倾轧中应付优游,这恰恰是他真正聪明的自然流露和意念体现。」[13]

再说,他戴高帽,着深衣,全然「不用世法」,虽被讥为「活卦影」而不顾,他是唯恐别人不注意他的。生为宋朝人的米芾,确爱着唐服,众人皆奇之,使他给人格格不入,不易相处的感觉,遂于现实的官场文化中,处处受排挤,蔡肇云:

「风神潇散,是其一流人也,举止颉颃,不能与世俯仰,故仕数困踬。冠服用唐人规制,所至人聚观之。」[14]

(二)洁癖
米芾洗手不用巾拭,相拍至干之类的事,为宋人所津津乐道。自己的私人用具只要被他人拿过,嫌赃会一连喜好多次,而将鞋子洗破。
长期的心理扭曲有可能使始米芾沾染种种行为上的怪癖。然而,全面的考察米芾,以现代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来剖析米芾的「洁癖」,结论或许并非那样简单。作为社会存在的米芾,满目满心的累累伤痕和层层污垢一直缠绕着这个极端清高自负的人物,这是他苦痛终生的事。他必须也必然会作出心理上的防备以求解脱。

(三)喜好佛学
从米芾留下来的书迹可见一般,如《天衣怀禅师碑》、《法华台诗》、《方圆庵记》、《跋头陀寺碑》、《明道观壁记》等。
翁方纲更从《米海岳年谱》中记载一段米芾过世前近乎羽化的过程:

「《志林》云:『米元章晚年学禅有得,知淮阳军未卒,先一月,作亲朋别书,焚其所好书画奇物,造香柟木棺,饮食坐卧书判其中。前七日,不茹荤,更衣沐浴,焚香清坐而已。及期,遍请郡寮,举拂示众曰:『众香国中来,众香国中去。』掷拂合掌而逝。』」[15]

四、交友
米芾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鼓励提携,人生路上不感孤独,且经由同一事物的热衷,可互通有无,彼此砥砺。他一生中有不少书画之友,自然为他提供许多创作技巧及鉴赏之法。以下仅列出几位:
(一)苏轼
米苏认识于元丰五年。元丰三年,东坡因作诗讥评时政,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谪居黄州。米芾亦于此时离开长沙掾之职,漫游四海,元丰五年旅居至杭州近郊,与黄州不远,故前往拜谒东坡,易苏民云:「轼四十七岁,在黄州。……是月(三月),米芾初因马梦得来谒,馆于雪堂,遂与订交。」[16]此虽为二人初次见面,但基于彼此书画上的同好,颇好相见恨晚之情,东坡不仅将珍藏之吴道子《释迦佛图》予共赏,并亲绘一幅《枯木竹石图》赠之。
在书法上,东坡亦以自己多年的学书经验,提供米芾学书应摆脱唐法,以晋人为尚方是。米芾采其意见,弃唐入晋,体会晋书之高雅气韵,进而钻研之,以成其日后为研究晋书的专家,易对其日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米苏二人相差十五岁之多,但基于二人对文学与艺术的共同喜好,竟能成为相知相惜的忘年之交。尤其东坡贵为跛宋文坛领袖,米芾与东坡交往,当然亦可认识许多文友,加上东坡多次对米芾的奖掖,不仅对其学养、书画有深远影响,更奠定米芾于北宋艺坛的地位。

(二)王安石
米芾与王安石的交游可见于《宝晋英光集》:

「盖仆元丰六年,赴希道(即刘庠)金陵从事之辟,会公谪居,始识公于钟山。」[17]

此为二人相识之始。二人共同兴趣为书法,王安石少时尝学唐人杨凝式书,但无人得识,至米芾观其字,以其多年之学书经验,即知出于杨凝式,令王安石大为叹服,也因此成为书学好友。王安石长米芾三十岁,且于政治地位又是如此悬殊,因此二人交往并不频繁,多仅于王安石爱才惜才之心而颇关爱而已。

(三)蔡肇
王安石谪居钟山之时,蔡肇从学于安石,藉由此故,米芾得与蔡肇相交,米芾之墓志铭即由蔡肇执笔,可之二人相交之深。蔡肇云:

「余元丰初谒荆国王文公于金陵,公(指米芾)以诗文贽见,文公于人材少所许可,摘取佳句,书之便面,由是始识公,故为之铭。」[18]

米芾与蔡肇二人相识于元丰六年,或于二人之年龄与社会地位皆相仿,且皆能文善诗好山水画,自然成为好友。高辉阳云:「蔡肇,……能文善诗,工画山水,米芾定居润州后,与其交往更密,游山登楼,相与唱和。」[19]中年后,米芾定居润州,二人交往更频繁,为米芾晚年挚友。

(四)薛绍彭、刘泾
此二人与米芾是同辈,他们的共同兴趣是收藏古书画。米芾曾有一首诗描述其况,诗云:

「唐满书奁晋不收,却缘自不信双眸,发狂为报豢龙子,不怕人称米薛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