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乐园大摆锤死人:话说老年进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5:56:29
                                   话说老年进补         衰老是人类生命中的一种规律性表现。为了增强肌体的抵抗力, 老年人可以适当服用一些滋补药物, 从而达到防治老年病, 延年益寿的目的。但是必须注意, 滋补药应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条件, 疾病的需要和医嘱服用。

  一, 滋阴与补阳: 在长期生活中, 老年人的机体损耗了不少的阴精和阳气。这就容易出现阴阳虚或者阴阳失去平衡。临床是往往出现心悸烦躁、形寒肢冷、失眠多梦、苔白质淡和脉细弱而数等现象, 治疗时采用阴阳两补法, 即可奏效。滋阴的主要药物有天冬、麦冬、生地、熟地、地骨皮和龟板等。补阳药物有肾气丸、黄精膏、龟鹿二仙胶、金鹿丸和枸杞子膏等。

  二、补气与生血: 不少老年人往往有气血亏损的现象。气亏不能摄血, 气虚导致血亏, 临床上经常出现心慌气短、自汗、面色苍白、苔白质淡、脉细弱或结代等气虚及血虚的症候。这就应该采用气血双补的方法, 如七宝美髯丹、补心丹、归脾丸和人参养荣丸等, 这些都是气血双补的良方。一般使用的补气药有人参、党参、黄芪, 白术和山药等, 补血药则有熟地、当归、白芍、枸杞和阿胶等。

  三、补脾与补肾: 中医认为肾为生命之根, 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肾气足则五脏六腑的精气旺盛;脾为后天之本。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脾胃功能也会随之减弱, 临床上可以见到面色萎黄、倦怠无力、腹胀便稀、纳差、舌淡苔白和脉弱等脾胃虚弱的症候, 治疗时应该采用滋补脾胃的方法。临床治疗往往是采用阴阳药同用之法, 如枸杞子酒、不老丹和还少丹等, 它们均有补精益肾的功能;健脾益气的方药则有白术酒、琼玉膏和少阳丹等。上述这些滋补法, 均属于养老延年的一种治疗手段。 
        一般认为吃补药, 特别是高级补药, 如人参、鹿茸和白木耳等, 肯定对身体有益, 甚至认为服用越多越好, 其实不然, 如果药不对症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滋补不当, 还会引起弊病。

  对于老年人来说, 在服用滋补药物时, 必须注意几点: (1) 全面考虑。一般老年人之虚证, 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脾虚和肾虚等, 临床上有时会单独产生, 有时会合并出现。如果不分辨证去补虚, 就会产生流弊, 因此临床上常常是采用阴药和阳药进行配伍。如附子、肉桂、鹿胶、补骨脂和巴戟天等阳药, 往往与熟地、黄精、龟板、麦冬和玄参等滋阴药相配合, 使之补阳不至于干燥, 对于治疗老年人的虚寒症具有一定的良效;又如吴茱萸与黄连的合用, 可你为寒热并用之妙方, 可以治疗老年人的胃脘疼痛, 嗳气吐酸等病症。 (2) 扶正祛邪。老年人体质虚弱, 正气不足, 不能抵抗外邪, 容易形成正虚邪盛的状况, 治疗时应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进行扶正祛邪, 也就是说, 既要祛邪又要兼顾老年人的元气。例如老年人患感冒, 往往是虚实夹杂, 如果是阴虚感冒, 就应该采用滋阴解表法, 加味萎蕤汤则是其中代表方剂之一;如果是气虚感冒, 那就采用补气解表法, 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银花、连翘等进行治疗; (3) 攻补兼施。此法就是大家熟悉的寓补于泻或寓泻于补的一种治疗方法。老年人虽然体虚, 但又易患实证。虚则宜补, 而实又宜泻, 一补一泻二者截然不同, 如果虚少实多, 则以治为主, 如果虚多实少, 则以补为主, 根据情况, 灵活掌握, 例如老年人的半身不遂症, 既有正气虚弱, 又有血瘀阻滞, 如果单一攻伐, 就会损伤元气;单一补虚又会留邪, 所以应该采用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的治疗方法。补阳还五汤可以治疗气虚血瘀的偏瘫症, 如果以虚为主时, 则可侧重理气行血的药物。

  另外, 众所周知,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季节有一定的关系, 在冶病中, 不能一概而论, 应该根据不同时令气候而选择不同性质的药物。一般来讲, 夏季不用过热的药, 冬季不用过寒的药, 例如冬季虚者, 结合冬天寒冷的季节特点, 可多用温补药物, 如肾虚腰痛, 可用桂附之类, 龟龄集、八味丸等, 以增强人的体质。夏季虚者, 结合夏天湿多暑热的季节特点, 宜补虚中, 并用化湿化浊, 或清暑药物。如脾虚腹泻者, 应并用利湿化浊的藿香正气丸或六一散。立春为阳气升发的肝旺季节, 在治疗虚证中, 应并用调肝、舒肝、柔肝的药物。这就是中医学所说的`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