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旅游景点:不安腿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28:51
 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RLS) 又称不宁腿综合征或腿部神经过敏综合征。由Willis在1685年首次记述,1861年Wittmanck将此征视作癔病的一种表现,并命名为不安胫(anxietas tibiarum)。1944年瑞典神经病学家EKbom对本征作了全面研究和阐述,故又名埃克波姆(EKBOM)氏综合征。因此种不适感除见于股部及两腿外,还见于上臂、足底,故Bornstein认为称作不宁肢(Restless Limbs)更妥当,故本征又有不宁肢综合征之称。

            临床主要特点为下肢尤其是小腿部有一种难以表达的特殊不适感,迫使患者下肢不停地活动,安静时发作,夜晚或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最严重。本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中老年多于青年,部分患者有家族史,有并发于糖尿病、尿毒症、贫血、隐性肝病、癌症、帕金森病者,亦有因妊娠或受凉而发病者。本病病程可迁延10~20年。最新研究表明其发病率为2. 5~15%[1],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2] [3]。本病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在受凉、外伤、疲劳及精神因素影响下,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代谢产物淤积,刺激局部所致。西医多用多巴胺类药物、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镇静催眠类药物、维生素B12、叶酸及铁剂等药物治疗,但由于病因不十分清楚,疗效欠佳。

             中医对此病虽无确切命名,但有关症状论述可见于各家医学著作中。早在《灵枢•百病始生篇》中就有“厥气生足悗”,“(足) 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的论述。悗(man瞒),惑乱之义。足悗即指足部酸困、疼痛、行动不便等变化不一、难以形容的一组症状,进一步发展至小腿则表现为小腿发凉。《灵枢》和《素问》中还有“胫酸”、“髓酸”的记载,均指小腿酸软无力,且伴胀痛、热等不适感,静而尤甚,动则减轻,都与本病有类似的表现。《伤寒杂病论》中所描述的“血痹”、“痉病”、“腿挛急”等亦与本病的表现相似。明薛己《内科摘要》中“夜间少寐,足内酸热。若酿久不寐,腿内亦然,且兼腿内筋似有抽缩意,致二腿左右频移,展转不安,必至倦极方寐”的论述,更酷似本病。所以根据临床表现可属祖国医学的足悗、痹证、血痹、痉病、腿挛急等病,目前多数学者将其归于痹证范畴。国内在1978年首次报道,1984年才有中医治愈报道,自90年代起进展迅速。本文复习了2000年以来中医治疗本病文献资料中样本量较大、设计较严谨的文献,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早在《内经》中就将病因病机作了详尽的论述,认为乃寒邪由足下入侵,厥逆上行,阻滞经络,阳气不得布达通行而成。肝有藏血的作用,人动则血行于诸经,睡眠时血归于肝,诸经孔穴空虚,风寒之邪乘虚入内,寒滞经脉,阳气受挫,而引起下肢厥冷、疼痛、活动不便等表现。《金匾要略》认为气血不足,营卫虚弱,风寒之邪乘虚入侵阴血,使血脉阻滞不通而致。综合当前研究,本病外因主要为风、寒、湿诸邪客于经脉,致遂道不利,气血运行不畅,肌肉筋脉失于濡养而发病;内因主要为肝肾虚衰,气血不足,筋肉失养而发病。本病本在肝肾虚衰,气血不足,标在风、寒、湿、痰、瘀诸邪留阻血脉,为本虚标实之证。中老年患者以本虚为主,青年患者则以标实为主。

            2 中药治疗

            迄今为止,中药治疗本病的报道中按辨证分型治疗的不多,大部分属成方或自拟方加减。所见文献中以养肝舒筋法、活血化瘀法、化湿通络法、补肾益精法、温经散寒法等5种治法为多见:

            2.1 养肝舒筋法。用于肝血不足,血不濡筋之证。衡向阳[4]用加味补肝汤(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酸枣仁、木瓜、炙甘草、天麻、鸡血藤)治疗28例,总有效率89. 3%;张杰等[5]用芍药甘草汤(白芍、炙甘草、延胡索)治疗21例均有效;吴向东等[6]用芍甘五物汤(白芍、甘草、黄芪、桂枝、防风、木瓜、怀牛膝、当归、丹参、生地)治疗28例,只有1例疗效不明显;胡学军等[7]用柔筋养肝汤(白芍、酸枣仁、当归尾、鸡血藤、丝瓜络、丹参、木瓜)效亦好。此类方药中往往配部分活血化瘀药。

            2.2 活血化瘀法。用于久病不愈,瘀血阻络之证。李佰纲等[8]自拟活血舒筋通络汤(白芍、木瓜、牛膝、红花、丝瓜络、钩藤、全虫、甘草)治疗53例,有效率为96.23%。气虚血瘀者宜补气兼以活血通络。刘君霞[3]方用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赤芍、桃仁、川芎、红花、地龙、牛膝、木瓜、白芍、桂枝)。此类方药中常配养阴柔肝之品。

            2.3 化湿通络法。用于湿邪阻滞经脉之证。胡雁等[9]用木瓜汤(木瓜、防己、牛膝、苏木)加减,治疗32例,有效率93. 75%。湿阻经脉中以湿热为主者治宜清热燥湿,通利筋脉。刘君霞[3]方用四妙散加味(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木瓜、威灵仙)取得较好疗效;以寒湿为主者治宜健脾利湿、温经散寒。潘震霞等[10]用三仁汤加味(杏仁、白蔻仁、苡仁、厚朴、汉防已、半夏、通草、滑石、车前子、竹叶)治疗87例,有效率100%。

            2.4 补肾益精法。用于年老肾精亏损之证。刘君霞[3]用左归丸(熟地、山药、山萸肉、杞果、菟丝子、龟板、鹿角胶、川牛膝、杜仲、白芍)治疗8例疗效较好。

            2.5 温经散寒法。用于素体阳虚,经脉受寒,血运不畅之证。刘君霞[3] 用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细辛、白芍、炙甘草、大枣、木通、附子、木瓜)治疗此症。

            3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有效,作用持久且无副作用,故临床应用较广泛。针灸主要以下肢穴位为主,少数作者根据下病上治原则用上肢穴位治疗,也有用耳针治疗取得一定疗效者。研究证明针灸能增强血管的张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产物的排泄,减轻或消除局部肌肉和软组织的压迫和阻滞。针刺既能使升高的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又能使升高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还能使不对称的植物神经机能恢复对称并趋于稳定,故针灸对神经系统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张志勇[11] 取阿是穴、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三阴交、太溪等穴位治疗32例,有效率87.5%;王旭等[12]针灸阿是穴、委中、承山、阳陵泉、足三里、绝骨等穴治疗60例,总有效率96.7;赵文等[13]根据阳性反应部位结合神经走行解剖特点取穴,选取发病侧腰4腰5和腰5骶1夹脊为主穴,沿腰骶神经根及主要神经干的解剖走向,选取腰宜、臀中、胞肓、秩边、环跳为配穴;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循经取穴方法,选用血海、阳陵泉、阴交、承筋、承山。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6%,愈显率90.3%,明显高于对照组。

            4 其他疗法

            除中药针灸外,其他治疗方法包括穴位中药注射、中成药口服或静滴、推拿、点穴、火罐、耳穴贴压法等多种方法。一种方法单独应用或合并应用中药、针灸等其他疗法。如孟宪慧[14]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委中穴注射治疗本病24例,总有效率95.8%;公翠兰等 [15] 用当归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注射亦取得较好疗效;华平锋等[16]用通心络胶囊口服治疗20例,有效率95%;庞学民等[17]用脉络宁针剂加人葡萄糖液静滴,治疗32例全部有效,其中治愈22例,好转10例。

            5 结语

             本病从中医辩证角度看,肝肾亏损、气血不足型占临床较大比例,其次为瘀血阻滞型,湿邪阻滞型中湿热多于寒湿,阳虚寒凝型临床较少见。用药上白芍和甘草用药频率最高,白芍合甘草酸甘化阴,一者酸甘化阴濡养筋脉可治病本,二则甘缓缓急解四肢拘挛以治标,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该方具有解痉、镇静作用,能缓解中枢性和末梢性肌肉痉挛[5]。临床运用时白芍用量一般较大,可用至30~45克,药理研究也证实,白芍有扩张血管、改善末梢血运,调整和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的作用。其次,活血化瘀类药应用也较广泛。针灸取穴诸家虽各不相同,但大多以补益肝肾、调理气血、疏筋通络为治则,常用穴位有足三里、阳陵泉、承山等,多注重阿是穴的应用,也有作者结合神经走行解剖特点取穴。

             虽然中医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尚无统一的中医病名、诊断标准、辩证分型和疗效标准。回顾性文献较多,前瞻性的少,病例报告多,按照循证医学规律观察的少,说服力不强。另外,对患者随访不够,远期疗效难以评价。治疗本病的实验研究目前尚无报道。

             尽快制定统一的中医诊断、辩证分型、疗效评定等标准,及早组织前瞻性、多中心、大规模、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是今后中医治疗本病的迫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