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摩擦力的方向:三山五岳 黄山专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8:47:32
        三山五岳  黄山专辑       三山五岳,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三山指 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三山五岳在中国虽不是最高的山,但都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之上,这样也就显得格外险峻。东、西、中三岳都位于黄河岸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诗经》中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等诗句,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三山处于南方,相对于中原稍远,继五岳之后成名,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南向扩展和中原文化的传播。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为道教圣地,遗址遗迹众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李白等大诗人在此留下了壮美诗篇。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黄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生态保护完好,是中国的标志。       黄山原名黟山。古代别名岗山。唐天宝六载(747),唐玄宗根据轩辕黄帝在这里采药炼丹得道升天的传说,改其名为黄山。
   相传,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最初见到黄山时,便被它秀丽的风景所倾倒。这儿的山峰很高很高,高出云头,这儿的山谷很陡很深,深到海底。白云象绸子一样,绕着山峰飘来荡去,恰是人间仙境。黄帝带着术士容成子和仙人浮丘到这里游玩,他们感到这里有仙气,是炼神丹妙药的好地方,就住在山上炼起丹来。他们先在一座山上炼,后来又在温泉附近的山涧里炼,他们在溪水里的一块石头上,炼呀,磨呀,研呀,竟把这块石头磨出了个洞,像一口小小的石上井。最后,轩辕黄帝和容成子浮丘公终于把神丹练出来了,据说炼出的神丹如果吃下去,人就可以长生不老。他们吞了仙丹后,果真长生不老,就像现在的轩辕峰、容成峰、浮丘峰,不都是永远站在云端里吗?上面还长着四季常青的不老松。当年炼丹的那座山峰,现在叫做炼丹峰,当年炼丹的那块石头上的小洞,现在叫丹井。

  徽派文化底蕴丰富,内涵深广,是中国三大区域文化(藏学、敦煌学、徽学)之一,涵盖了哲、经、史、医、科、艺诸多领域。   古代徽州历来有“山深不偏远,地少士商多”之说。每当中原战乱之秋,这里就成了卧虎藏龙之地,它既是乱世的世外桃源,又是治世的人才宝库,因此历史上各种人才应运而生。例如,活字印刷术创始人毕升,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军机大臣许国,富可敌国的大盐商鲍漱芳,著名戏剧家汪道昆,医学家汪昂,徽墨、歙砚高手李廷,新安画派的创立者渐江,哲学家戴震,理财家王茂荫(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中国人),近代教育家、学者有陶行知、胡适,还有工程技术专家詹天佑、郑复光,孙中山元帅府秘书长、近代法学家徐谦等,都是徽州人。 同时,由徽商兴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砚、徽派建筑、徽雕、徽刻、徽剧、徽菜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    直至今日,黄山大地上仍遍布古桥、古塔、古亭阁、古宗祠、古牌坊,犹如一座天然的历史大博物馆。                

      黄山四绝

   黄山奇松    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黄山松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黄山北坡在1500-1700米处,南坡在1000-1600米处。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黄山松的种子能够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     最著名的黄山松有:迎客松,送客松,蒲团松(位于玉屏索道附近),黑虎松(位于北海宾馆和始信峰之间),探海松(位于卧云峰陡腰),卧龙松(位于卧云峰),团结松(连理松位于始信峰途中),龙爪松(位于始信峰),竖琴松(位于卧云峰侧北坡),陪客松(位于玉屏景区)──这就是黄山的十大名松。过去还曾有人编了《名松谱》,收录了许多黄山松,可以数出名字的松树成百上千,每棵都独具美丽、优雅的风格。 迎客松 送客松 蒲团松 黑虎松 探海松 卧龙松 团结松 龙爪松 竖琴松 陪客松    黄山怪石    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黄 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谓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    蓬莱三岛    黄山千岩万壑,几乎每座山峰上都有许多灵幻奇巧的怪石,其形成期约在10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黄山石“怪”就怪在从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状。站在半山寺前望天都峰上的一块大石头,形如大公鸡展翅啼鸣,故名“金鸡叫天门”,但登上龙蟠坡回首再故,这只一唱天下白的雄鸡却仿佛摇身一变,变成了五位长袍飘飘、扶肩携手的老人,被改冠以“五老上天都”之名。黄山峰海,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奇松怪石,往往相映成趣,位于北海的梦笔生花、以及“喜鹊登梅”(仙人指路)、老僧采药、苏武牧羊、飞来石、猴子望太平(猴子观海)等,据说黄山有名可数的石头的就达1200多块,大都是三分形象、七分想象,从人的心理移情于石,使一块冥顽不灵的石头凭空有了精灵跳脱的生命。欣赏时不妨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创造力,可获更高的审美享受。 老僧采药 五老上天都   黄山云海    自古黄山云成海,黄山是云雾之乡,以峰为体,以云为衣,其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观、尤以冬季景最佳。依云海分布方位,全山有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而登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则可尽收诸海于眼底,领略“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境地。     大凡高山,可以见到云海,但是黄山的云海更有其特色,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云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黄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气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波澜壮阔,一望无边,黄山大小山峰、千沟万壑都淹没在云涛雪浪里,天都峰、光明顶也就成了浩瀚云海中的孤岛。阳光照耀,云更白,松更翠,石更奇。流云散落在诸峰之间,云来雾去,变化莫测。风平浪静时,云海一铺万顷,波平如镜,映出山影如画,远处天高海阔,峰头似扁舟轻摇,近处仿佛触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云来感受它的温柔质感。忽而,风起云涌,波涛滚滚,奔涌如潮,浩浩荡荡,更有飞流直泻,白浪排空,惊涛拍岸,似千军万马席卷群峰。待到微风轻拂,四方云慢,涓涓细流,从群峰之间穿隙而过;云海渐散,清淡处,一线阳光洒金绘彩,浓重处,升腾跌宕稍纵即逝。云海日出,日落云海,万道霞光,绚丽缤纷。     红树铺云,成片的红叶浮在云海之上,这是黄山深秋罕见的奇景。北海双剪峰,当云海经过时为两侧的山峰约束,从两峰之间流出,向下倾泻,如大河奔腾,又似白色的壶口瀑布,轻柔与静谧之中可以感受到暗流涌动和奔流不息的力量,是黄山的又一奇景。    玉屏楼观南海,清凉台望北海,排云亭看西海,白鹅岭赏东海,螯鱼峰眺天海。由于山谷地形的原因,有时西海云遮雾罩,白鹅岭上却青烟飘渺,道道金光染出层层彩叶,北海竟晴空万里,人们为云海美景而上下奔波,谓之“赶海”。    黄山温泉    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云峰下,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可饮可浴。传说轩辕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还童,羽化飞升的,故又被誉之为“灵泉”。   黄山温泉由紫云峰下喷涌而初,与桃花峰隔溪相望,是经游黄山大门进入黄山的第一站。温泉每天的出水量约400吨左右,常年不息,水温常年在42度左右,属高山温泉。黄山温泉对消化、神经、心血管、新陈代谢、运动等系统的某些病症,尤其是皮肤病,均有一定的功效。  

      黄山三瀑

   黄山有36源、24溪、20深潭、17幽泉、3飞瀑、2湖、1池。黄山之水,除了温泉之外,尚有飞瀑、明荃、碧潭、清溪,每逢雨后,到处流水潺潺,波光粼粼,瀑布响似奔雷,泉水鸣如琴弦,一派鼓乐之声。著名的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龙瀑”,并称为黄山三大名瀑,人字瀑古名飞雨泉,在紫石、朱砂两峰之间流出,危岩百丈,石挺岩腹,清泉分左右走壁下泻,成“人”字型瀑布,最佳观赏地点在温泉区的“观瀑楼”;九龙瀑,源于天都、玉屏、炼丹、仙掌诸峰,自罗汉峰与香炉峰之间分九叠倾泻而下,每叠有一潭,称九龙潭。古人赞曰:“飞泉不让匡庐瀑,峭壁撑天挂九龙”。是黄山最为壮丽的瀑布。百丈瀑在黄山青潭、紫云峰之间,顺千尺悬崖而降,形成百丈瀑布。近有百丈台,台前建有观瀑亭。

      雾淞雨凇

  黄山年平均有雾淞62天,雨凇35.9天。黄山大部分是粒状雾凇,气温在-2至-7℃时,就容易形成当雾滴扩大到毛毛细雨时,就能形成雨凇。黄山地形复杂,小气候差异明显,所以有的地方多雨凇,有的地方多雾凇,有时两者可同时出现。

      温泉景区

  黄山温泉景区古称桃源仙境,一般来说游览黄山均乘车至此,现为黄山旅游的接待中心之一。景区以揽胜桥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桃花溪和逍遥溪贯穿其中,中心海拔高度在650米左右。主要接待宾馆包括桃源宾馆、温泉酒店、黄山宾馆等。由此到通常所说的前山(慈光阁)登山口,公路里程为1500米,步行仅需25分钟,到后山(云谷寺)登山口,公路里程为7公里,有多班公交车可以抵达。    位列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朱砂泉,有两个出露口,据宋景佑《黄山图经》记载,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曾在此沐浴,皱折消除,返老还童,温泉因此名声大振,被称为“灵泉”,温泉位于紫石峰南麓,汤泉溪北岸,海拔650米,温泉主泉泉口的平均温度为42.5℃,副泉泉口水温为41.1℃,水温还随气温、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温泉的流量原池昼夜最大流量为219.51吨,最小流量为145.23吨。因其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又被称为“灵泉”。对消化、神经、心血管、新陈代谢、运动等系统的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疗和保健效果。温泉区现建有独立的温泉浴室和游泳池,游客也可在下山后到此沐浴,舒缓登山疲劳。    温泉区的主要景点有人字瀑、三叠泉、鸣弦泉,丹井、醉石、慈光阁等。人字瀑位于紫石、朱砂两峰之间,海拔660米,瀑布一瀑两流,以26度夹角相交,形如“人”字。瀑长50米,宛如两条白龙飞奔岩下,声震山谷,溅珠喷玉,气势磅礴。瀑布中间的岩壁上,有明代登山石级,游人拾级而上,有如罗汉升天,故名罗汉级。桃花峰办的观瀑楼,为观看人字瀑的最佳位置。     慈光阁,原为慈光寺,古称朱砂庵。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万历年间普门和上改名为法海禅院,名声渐大,传入宫廷,并于万历三十八年钦赐“护国慈光寺”。现为黄山前山登山入口,也是玉屏索道的入口。   

      玉屏景区

  黄山玉屏景区以玉屏楼为中心,莲花峰和天都峰为主体,通常人们所说的前山,就是指的这一景区。沿途有“蓬莱三岛”、“百步云梯”、“一线天”、“新一线天”、“鳌鱼洞”等奇妙景观。    玉屏楼地处天都、莲花之间,这里几乎集黄山奇景之大成,故有黄山绝佳处之称,驰名中外的迎客松挺立在玉屏楼左侧,右侧有送客松,楼前有陪客松、文殊台,楼后是玉屏峰,著名的“玉屏卧佛“就在峰顶,头左脚右,惟妙惟肖。峰石上刻有毛泽东草书“江山如此多娇”。楼东石壁上,刻有朱德元帅的“风景如画”和刘伯承元帅所做的《与皖南抗日诸老同志游黄山》:“抗日之军昔北去,大旱云霓望如何。黄山自古云成海,从此云天雨也多”。      天都峰位于玉屏峰南,相距一公里,是黄山三大主峰中最为险峻之处,海拔1830米,古诗赞曰: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上天都之路极为险峻,近些年来,经过建设者们的不断开拓,使登峰道路有惊无险。天都峰顶有“登峰造极”石刻,使人有“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感。    天都峰鲫鱼背­         莲花峰,位于玉屏楼北,是黄山第一高峰,海拔1864米,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宛如初绽的莲花,故名。从莲花岭至莲花峰顶约1.5公里,这段路叫莲花梗,沿途有飞龙松、倒挂松等黄山名松及黄山杜鹃。莲花峰绝顶处方圆丈余,中间有香砂井,置身峰顶,遥望四方,千峰竞秀、万壑生烟,在万里晴空时,可东望天目山,西望庐山,北望九华山。雨后,纵观八面云海,更为壮观。     从莲花峰下山,过龟蛇二石、百步云梯,穿过莲花洞,便来到鳌鱼峰。此峰高1780米,峰以形名,那巨大高昂的鲸首,大有鲸吞天地之势。 下鳌鱼峰便是天海,天海位于黄山前、后、东、西海之中,为黄山之中心位置。在这1750米的高山盆地中,生长着众多国内外罕见的植物物种,黄山园林部门利用天海独特的气候条件,创建了天海高山植物园。天海近旁有海心亭、凤凰松等著名景点。

      北海景区

  黄山北海景区是黄山景区的腹地,在光明顶与始信峰、狮子峰、白鹅峰之间,东连云谷景区,南接玉屏景区,北近松谷景区。是一片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山开阔地带,面积1316公顷。北海景区以峰为体,汇集了峰、石、矼、坞、台和松、云奇景,以伟、奇、险、幻为特色,天工的奇妙布局,琉璃色彩变幻,构成一幅幅伟、奇、幻、险的天然画卷,是黄山的风景窗。狮子峰、清凉台、猴子观海、仙人背宝、梦笔生花、飞来石、十八罗汉朝南海等令游人目不暇接。北海群峰荟萃,石门峰、贡阳山,都属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峰,形如屏障,隔开南北。海拔1690米的狮子峰却头东尾西的横卧在景区之中。始信峰虽不如天都、莲花峰高,也不在36大峰之列,但雄踞险壑,竖立如削,三面临壑,悬崖千丈,峰顶拳拳之地,近揽远眺,面面受奇,古有“黄山之雄甲宇内,幽秀灵齐聚后海”之句,更有“始信黄山天下奇”之誉。狮子峰上的清凉台是观赏云海和日出的最佳之处。 光明顶  始信峰  狮子峰 行知亭       在始信峰与仙人峰之间的石笋矼上,有一排石人。有的矗立峰头,有的静坐松下,有的手持雨伞,。有的携杖缓行,形态各异。他们腾云劈雾,个个都面向南方进发,故称“十八罗汉朝南海”。今人有诗赞曰。“罗汉参差貌入神,为朝南海驾云层。黄山圣地多灵瑞,怪石顽皮幻作僧。”     北海是黄山高山主景区和游览接待区,以北海宾馆为中心。登黄山自古形成四条路,即从温泉经慈光阁、玉屏楼、天海至北海的南路(修建有玉屏索道);从焦村经钓桥、天海至北海的西路;从苦竹溪经云谷寺至白鹅岭、北海的东路(修建有云谷索道);从芙蓉岭经松谷庵、十八道弯登山到北海的北路(修建有太平索道);北海地处黄山中心,东西南北四条磴道都至北海,北海另有游览小道与各景点相连,形成网络,北海便自然成为人流汇集的景区。

      白云景区

  黄山白云景区位于黄山西部,面积1655公倾,南起云门溪上的续古桥,北至伏牛岭,东起云际、石人二峰,西至双河口畔。景区以钓桥庵为中心,钓桥庵位于石人峰下,白云、白门两溪汇合处,海拔610米,钓桥庵又名白云庵,明前为道院,清康熙间改为佛庵,后沿用地名至今。庵周围景致清幽,峰峦叠峙,松石争奇,层竹铺翠,溪流环绕。白云景区集松、石、泉于一体,独具黄山山水之胜。白云溪水流充沛,瀑潭相接,溪畔有悬瀑10余处,潺潺流水,如同琴音;雨后水涌,急流奔腾,声震山谷;山水迸泻,形成飞瀑,悬垂如练,溅珠喷玉。    为将白云景区、松谷景区和北海景区联为一体,黄山管委会组织开发了新景区——西海大峡谷。“千峰划然开,紫翠呈万状”的黄山西海大峡谷是黄山又一绝胜处,她将伟、奇、险、幽兼容并蓄,景区内从美纷呈——奇松林立,怪石遍布,石峰簇拥,谷底幽深,云雾缭绕,溪水叮咚。大峡谷位于西海群峰中,北起西海排云亭,南至白云景区步仙桥,景区总面积约16.5平方公里,这一景区是游人仰视黄山的理想场所。

      松谷景区

  黄山素有“前山险,后山秀”之说,后山就是指黄山北大门的松谷景区。    黄山松谷景区地处松谷景区位于黄山北坡,是狮子峰、骆驼峰、书箱峰、宝塔峰之间的山谷合称。游客抵达黄山的北大门--太平后,选择从北大门芙蓉岭进山是最佳的游览方案。   由芙蓉岭徒步上山,需蹬爬6500余级石阶,海拔高差1100米,一路千峰竞秀,万壑争奇,巧石名潭尤为佳妙。景区山高林密,千峰滴翠,飞瀑流泉,寺庵幽古。奇花异木,气候宜人。溪、池、潭是景区的独特景致,谷内千峰叠翠,万木葱茏,四季常青,苍松翠竹隐现其中,该区清幽秀丽,溪水淙淙,池、潭、泉、瀑共同构成了松谷景区独特的景色。而散处谷中的“芙蓉居”、"松谷禅林"等古建筑,则给这静谧的幽谷平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狮子峰    松谷摩崖石刻值得游客赏玩。梅雨季节游览此景区,更有"松谷听涛"著名景观。    游览松谷景区可以观赏到芙蓉峰、丹霞峰、松林峰、双笋峰等著名的山峰,仙人观海、仙人铺路、老虎驮羊、关公挡曹、卧虎石等怪石巧石,翡翠池、五龙潭等水景,芙蓉居、松谷禅林等古建筑。 

      云谷景区

  云谷景区位于黄山东部,海拔高度仅890米,是一处地势较低、略显开阔的谷地。宋代丞相程元凤曾在此处读书,故名丞相源。明代文士傅严漫游至此,应掷钵禅僧之求,手书“云谷”二字,此后禅院改名“云谷寺”,久而久之,云谷寺就成了今天的地名了。云谷主要景点有云谷山庄、古树、怪石、“九龙瀑”和“百丈泉”。     西海景区       西海大峡谷,是黄山风景区经过数年的努力,在丹霞站(俗称二索上站)下方的群峰之中开发出的新景区,一期工程业已完成,可让人们在峡谷之半腰盘旋观赏。





  西海大峡谷,因谷中有白云溪,又称“白云谷”。此谷是由近旁的石柱峰、石床峰,右前方的薄刀峰、飞来石,对面的排云亭、丹霞峰、松林峰和左前方的九龙峰、云外峰等奇峰怪石所围成的空间。自钓桥庵至排云亭下,全长约15公里。为黄山有名的大峡谷之一。峡谷入口处是狭窄的蛟龙滩,长2华里,宽只有15米,两岸峡壁陡峭,左为伏牛岭脚断崖,右为云门峰麓断崖,各高近百米,幽深骇人,名“夔门峡”。夔,神兽名。《山海经·大荒东经》云:除海中有流彼山,人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人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撅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厂以威天下。”以夔名峡,足见峡之神秘险骇。过峡入谷内,植物繁茂,奇石嶙峋,山洞幽邃,石林密集,溪水清澈,壁峭如劈,有人称其为“魔鬼世界”是黄山风景区中的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为了揭开这个峭险奇特、神秘未呈的狭谷之谜,1983年,黄山园林部门曾组织一支6人探险队,由西海山脚下的老药农陈笃水、李长发带路,攀悬崖,冒艰险,对西海深谷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终于初识了这神秘的世界。在谷中放眼四顾,可见那高山、中山和矮山;远山、近山和脚下山。但见山边山、山套山,层次分明,轮廓清晰、壮阔奇特,令人叹为观至。绝非黄山已开发的景区可比美。有人说该处集黄山之锦绣,故被誉为“锦绣坞”。    步入黄山“西海大峡谷”,其幽奇、峻险,险奇峻秀集于一身,诗词歌赋难以言表,给人展示了黄山风景“新家族”的独特魅力。“西海大峡谷”新景区一、二期旅游步道建成后,黄山市及黄山风景区于2000年11月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期间,隆重推出专项旅游线路试开放,到目前已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天人合一的绝佳仙境,游人赞不绝口。 “如痴如醉,仿佛来到天上人间;如梦如幻,仿佛来到魔幻世界”。《黄山志》曰“黄山历来有南雄北秀东奇西幻之说”。位于黄山风景区西部的西海群峰的西海大峡谷,是黄山风景区中最秀丽、最深邃的部分”。该景区约25平方公里,景点集中,以奇秀著称,众多的巧石,壮丽的晚霞和神秘的深壑幽谷,无数山峰如刀劈斧斫般,巨型石片垒积木似地堆积起来,形成破碎状的峰森坐落在深谷之中。    西海大峡谷既有千仞壁立、万壑峥嵘的磅礴气势,又有群峰竞秀、巧石如林的画意诗情,可以说是无处不景、无景不奇、步移景换、目不暇接。西海大峡谷怎么看也看不够,怎么看也看不透,是黄山最具代表性和刺激性,最有吸引力和震撼力,最能展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祖国山河雄奇壮美的景区,全国没有哪个山岳景区可以和这里相比。立足于排云亭前,入目景区,即有“仙人晒靴”、“仙女弹琴”、“天狗吠月”、“仙人踩高跷”、“武松打虎”等巧石及双龙古松历历在目。景区内知名的山峰有双笋峰、九龙峰、石床峰、石柱峰、薄刀峰、牌坊峰和松林峰等。双笋峰,海拔1550米。双峰孤耸,宛如双笋。九龙峰,海拔1510米,该峰形势蜿蜒,如九龙相绕,峰下有九龙岩、九龙洞、九龙溪、九龙源诸景。石床峰,海拔1570米。康熙十八年所刊《黄山志定本》记:“上有石床横陈,长丈二,阔五尺,如白玉琢成,其平如砥,行住坐卧皆宜。又有紫石床三、碧玉枕三,相传为容成、浮丘二仙侍帝寝思之所”。峰下有一石窟,深约30米,名观音崖,内有观音打坐石。石柱峰,海拔1477米。山势峭高耸,石壁如同刀削。薄刀峰,海拔1677米,形如厨刀直立,险峻峭拔,可视而不可达。牌坊峰,海拔1500米。峰形宛如一座巨石牌坊,拔地而立。松林峰,海拔1310米。峰上松树茂密齐一,极少它树。峰下有松林溪、黄连源、石榴源,是黄山黄连的重要生产地段。该景区与西海排云亭一样,最绝妙的是观赏云与霞。

  白云谷的一大特色是景点集中,以奇秀著称。这里的山体有别于前山那样群峰峭拔、以雄伟见长,而是刀劈斧斫般巨型石片垒积木似地堆积起来,形成破碎状的峰林,看似有摇摇欲坠之感,其实却壁立千仞,稳如泰山。而且峰峦林立:石柱峰、石床峰、双笋峰、薄刀峰、牌坊峰、松林峰,还有无数尚不知名的山峰,围成一个巨大无朋的空间,既巍峨壮观,又秀丽奇特。在这里观赏,可谓是无处不景,无景不奇,移步换形,如入画图之中,令人慨叹。对面山峰有“仙女绣花”:一位古代的仕女,发髻高耸,手持一花绷,正聚精会神地穿针引线,巧手刺绣。不远处有“天狗望月”,一只小狗,双耳尖尖,昂首望天,机警灵巧惟妙惟肖。
   白云谷的另一特点,便是清幽,它不像北海、玉屏等处那样喧闹,置身其中您可以细细观赏,慢慢品味:这里是松林峰,所以奇松遍布、小巧灵秀,或成双成对,并肩携手,迎风而立;或成群成片,密密匝匝,形态各异。伴随着奇松的还有大量的巧石,或立或卧,或仰或俯,或争奇斗绝,或遥相呼应,令人目不暇接;松与石又往往巧妙地组合起来,形成一处处绝妙的“盆景”,真令人珍爱不已。这里树多花多,满山满谷遍布绿荫,或浓或淡,或翠或碧,给这巨幅山水图打上了一层底色,每当春季来临,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天女花次第开放,杜鹃花有粉红的、紫红的、火红的,天女花则是洁白无瑕,红白相间,煞是好看。尤其是万绿层中一点红、一簇红,更显得耀眼。喜欢摄影、绘画的朋友若来这里,遍布山谷的峰、林、松、石、花,处处是佳境,处处是图画,相信你一定会留连忘返。    白云谷与西海排云亭一样,最绝妙的是观赏云与霞。观霞当在傍晚,以秋日和初冬的傍晚最佳,太阳落山前后,云霞满天,有淡红的,有玫瑰紫的,有鲜红的,或成线,或成片,或层层叠叠,有时则变幻组合,色彩斑斓,如巧手织就的云锦,煞是喜人。大凡霞飞满天,第二天十有八九是个好天气,可让你在黄山各处景点放心地畅游一番,遇到雨后初晴,风起云涌,白云大峡谷如同一条吞云吐雾的巨龙,一团团、一簇簇的云朵如波涛翻滚、浊浪排空般地涌来,除了没有震耳欲聋的海啸声,几如钱塘观潮一样壮阔,令人震撼。再有不同之处,是云海的千般变幻,一忽儿滚滚滔滔,一忽虚无缥缈,一忽儿薄纱遮蒙,一忽气朗风清,薄幕流云笼罩的峰、石、松若隐若现,一动一静,形成了变幻莫测的迷人景象,让人真如进入神话般地梦境。      

      猴子观海的传说

  猴子观海也叫猴子望太平,猴子为何要望太平呢?这里面有个故事:以前太平县城里,有一个村子叫仙源村,村中有一户叫赵德隆的书香人家。女儿名叫掌珠,生得聪明美丽。离仙源村不远的黄山北海深处有一个洞里,有个灵猴,在山中修炼了三千六百年,会三十六变。一天,灵猴见到掌珠生得俊俏,顿生爱慕之心。灵猴就变成一个白面书生,自称是黄山寨主孙广文的公子孙俊武,于傍晚来到赵家门前,以天色已晚为由,要求借宿一夜。赵家老夫妇见他长得俊秀,衣着华贵,斯文有礼,便信以为真,高兴地留他住宿,并设宴招待。酒饮三杯后,孙公子便向老夫妇陈述掌珠的爱慕之情,央求纳为婿,发誓侍奉二老颐养天年。老夫妇一听这甜言蜜语,心中非常喜悦。经与女儿商量,掌珠对才貌双全的孙公子也早八分欢喜。次日一早,老夫妇回了孙公子的话。孙公子听了欢喜若狂,差点露了原形。灵猴回洞,思念掌珠心切,急忙把大小猴子都变成人,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去仙源赵家迎亲。掌 珠被抬到洞府,只见陈设富丽,宾客满座。夜深宴席散,孙公子被宾客拥入了洞房。一觉醒来,掌珠发现孙公子长了一身绒毛,大吃一惊。原来,孙公子酒醉,现出了猴子原形。掌珠非常恼恨,乘灵猴烂醉熟睡之机,向外逃走,直奔家中。灵猴酒醒后,知道自己露出了原形,惊逃了掌珠,便喝令众猴出洞寻找,追到山下芙蓉岭,也不见新娘的影子。灵猴自从失去了掌珠,朝思暮想,但又没有妙法可想,只得每天攀上洞后的悬岩,坐在石上,朝着东北方向的太平县仙源村呆呆地望着。年深月久,便变成了黄山如今这一石景。   

      梦笔生花的传说

  北海散花坞左侧,有一孤立石峰,形同笔尖朝上的毛笔,峰顶巧生奇松如花,故名“梦笔生花”。传说,有年春天,诗人李白来到黄山,见到北海山峰竞秀,景色奇美,禁不住诗兴大发,便昂首向天,高声吟道:“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这声音惊动了狮子林禅院的长老。他走出山门,细细一看,只见一位白衣秀士,风度潇洒,便上前施礼,请问尊姓大名。这位不凡之客原来是“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诗仙李翰林。长老急忙吩咐小和尚抬来用清泉酿制的米酒,还拿来一些文房四宝。长老急忙盛满了一杯酒,双手捧上,敬给李白。李白慌忙还礼,双手接过,一饮而尽。二人席地而坐,纵谈诗文,开怀畅饮。李白深感长老待人诚恳,意欲草书诗作相赠,以作答谢之礼。长老大喜,小和尚们忙着研墨的研墨,铺纸的铺纸。李白趁着酒兴,奋笔疾书。长老及小和尚们分别站两旁,目睹那遒劲的大字,赞叹不已。李白写毕,还有三分酒意,便将毛笔顺手一掷 ,那毛笔翻翻摇摇,从空中落下插入土中。他这才告辞长老而去。长老送走李白,回过头来,不禁大吃一惊,刚才李白掷下的毛笔已化成一座笔峰,笔尖化成了一棵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这就是如今见到的“梦笔生花”。  

      仙人晒鞋的传说

  排云亭前右侧,有二石如一双鞋,整齐地放在小峰台上,似在晾晒,故名:“仙人晒鞋”和“仙人晒靴”,共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黄山左数峰的仙都观住着老道道玄和徒弟太清,松林峰上的紫霞宫里住着道姑炼玉和徒儿妙真。两座道 宫中间隔着一道 鸿沟-西海峡谷,加上道规森严,他们老不相往来。一年冬天,山中大雪,仙都观里断了火种,道玄只得叫太清到紫霞宫里去借火种。当太清来到紫霞宫里,就见到妙真,两人一见如故,谈起话来,非常亲热。从此,两人每天打柴、担水,便到一起谈心,渐渐地砍的柴就少了。 担的水也少了。这样,事情不久都 被双方师父发现,他俩都受到师父的严厉斥责。还规定今后打柴、担水,以两峰交界的沟涧为界,越界了,就用道鞭、神杖打杀。此后两人在一起说话就很困难了。 一次,趁双方师父都下了山,便偷偷见面,并商定今后;太清在山门前晒靴,晒鞋来幽会。一天,两人正甜蜜幽会,不料双方师父突然回来,事情败露,他俩将要受到严厉惩罚。他俩想来想去,最后横下了一条心:“生不能在一起,就死在一起吧!”两人携起手,从悬岩上纵身一跃,跳进了波浪滔天的云海。太清晒的靴子和妙真晒的一双鞋子都没有来得及收,日子久了,都变成了石靴、石鞋,就是如今黄山的“仙人晒靴”和“仙人晒鞋”。   
   黄山飞来石的传说    相传,宋代有个叫单福的石匠,一生给人家造成了不少桥,心想也在自己家乡门口的江山建造一座,但叹息没有帮手。他膝下只有一女叫小姣,长得美丽,也很聪明。小娇知道父亲的心思,便要求参加帮助干。但那深山采石,百里运石的苦和累,小女子怎么受得了,所以单福就是不答应。小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单福没奈何,才含泪点头。他还把三个徒弟找来帮忙,不久就干起来了。由于开山运石的苦和累实在难受,大徒弟和二徒弟先后悄悄地溜了。单福和女儿,三徒弟为修桥铁了心,继续风里雨里苦干着。但好几年过去了,运到江边的石头只有一小堆,这样累死苦死,桥也建不起来。小姣一咬牙,请人写了“捐身修桥”四个大字,插了个草标,坐到江边石堆旁。一连三天,来看的人无数,但望望滔滔的江水,就都走了。这天,忽然来了个瘸子,身背一把扇子,摘了草标,问小姣愿不愿意跟他走,小姣回答说:“什么时候把大山里的开采的石头全运到江边,就什么时候跟你走。”这瘸子原来是八仙中的铁拐李。他挤出人群,腾云驾雾,很快来到百里外的大山,从背上拿下扇子,对着单福和三徒弟开出的石头就扇。石头竟都飞了起来,又纷纷都落在江边。单福和三徒弟也被从山上扇到造桥工地。铁拐李还怕不够,又对身下立着的一块巨石扇了三扇子,他就站在那巨石上飞到江边。只见底下尽人,未敢让巨石落下。又听单福大声说:“石头够了”他便驾起云头,飘游起来,游到黄山,见黄山风景秀丽,便将石头落下。从此,这飞来石就给黄山增添了绝妙的一景。         黄山仙人下棋石的传说 

      仙人下棋位于黄山始信峰右侧,从曙光亭东眺,在上升、始信两峰间有一排怪石,酷似几位身着道袍、头挽发髻的仙人,其中有两人对坐,如棋手对弈;两者面前一棵冠平如桌的古松,犹如平放的棋枰,是一组由松石组合而成的奇妙景致。这局棋不知下了千年万载,却至今不见输赢。今人有诗戏曰:“二仙对弈坐深山,黑白纷乱心了然。棋逢对手世间少,一局僵持数千年。”

 

      在“仙人下棋”右边,有一石高矗如人,身穿古服,头戴乌纱,为丞相冠服,且背手倒闭立而视,名为“丞相观棋”。清人余鸿有诗曰:“职调金鼎理阴阳,何为负手白云乡;岂甘山中称宰相,不登殿陛侍君王?”多缘伴食羞怀慎,或恐不学鉴霍光?况是治安与战争,浑如山中棋一枰。攻守防拒术俱具,因来壁上如观兵。学得神仙妙绝着,安边定国际升平。

      在“仙人下棋”左边,有一巧石如人,背负一袋定物,称为"仙人背包",亦称"仙人背宝"。因这石人在“丞相”对面,如童负葫芦侍立,故又称“侍童”。据说,丞相是裁判,谁的棋下赢了,仙人就将宝物送给谁。又说,是仙人羡慕人间棋艺,包中是为棋翁送来的酒肴。有诗云:“头戴平冠背负包,山中来去踏云涛。天差也羡人间艺,日为棋翁送酒肴。”

      此三石巧妙地组合成了一幅悠然的仙居生活画面,相得益彰。据传,轩辕黄帝虽以乘龙升天,但时常与隐居黄山的侍臣一同下棋消遣,那下棋的二仙,一是轩辕黄帝,一是容成子;而那背袖双手、观棋不语的,就是浮丘公。二仙下棋的下方不远处,那个背包的仙人又是谁呢?他背的那个沉重而又累赘的大包袱里,究竟有什么宝贝呢?相传,轩辕黄帝和他的两个丞相,经常因下棋而废寝忘食,这位仙人背的是珍肴玉膳,是专为轩辕黄帝和两个丞相送来的。 
     黄山青狮石       青狮石位于玉屏楼左侧,在迎客松旁。巨石如雄狮盘踞,想是因形如文殊菩萨的坐骑而得名。迎客松倚狮石破石而生,枝干如臂,礼迎宾朋。雍容潇洒,姿态奇美。象鼻石在玉屏楼右侧,状如大象蹲伏,头部有石柱竖起,酷似象鼻。想那普贤菩萨恰是骑象。与右侧的象石合称“青狮、白象”。石上有大量题刻,字体不一,书法清湛,细加品赏,情趣自生。            黄山鳌鱼驼金龟石的传说  在光明顶,隔天海观鳌鱼峰,十分形象,只见一条巨大鳌鱼,脖子伸得老长,脊背上有巧石似龟,昂首向前。峰石结合,构成“鳌鱼驮金龟”的奇景。在鳌鱼头下方悬崖处,有几块状若田螺的碎石,得名“鳌鱼吃螺丝”。在金龟的后面有圆形的巧石,名为“金龟生蛋”。 

  对其来历,还有着一段神话传说:从前东海里居住着一条修炼千年的大鳌鱼。听龙王后说黄山灵芝是仙草,吃一棵就能多活一百岁,它就嘴里不由地流下三尺垂涎.忍不在摇身变成一个黑衣大汉,扯起一朵乌云,直奔黄山而来。它按下云头,落在天海,由于长途奔波,肚子早饿了,伸手就捉住一只松鼠往嘴里送,又抓来一只黄山猴一撕两半,大口咬嚼起来。八音鸟一看,吓得四下逃命,边飞边叫:“来喊了!来妖怪了!”这时,一个腰系青铜宝剑的张氏少年从西海游玩过来,听到八音鸟的叫声,连忙赶来天海。那凶残、贪心的鳌鱼吃饱了肚子,便坐下来观看山景,还起了坏注意:“把黄山变成大海,自己居住在海中宫殿,让这些风景宝物,还有那灵芝草统统归自己享用,这样一定能长生不老。”它一面狂笑,一面卷起乌云,顿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鸟兽逃遁。鳌鱼更加得意,便张开血盆大口,吐水淹山……张氏少年手持青铜宝剑,顶着飞沙走石赶到鳌鱼面前,斩钉截铁地说:“这黄山自古就是百姓所有,怎么让你独霸”说着飞手一剑,鳌鱼慌忙躲闪,宝剑劈在岩石上。岩石四分五裂,变成几个大螺蛳,把鳌鱼吐出的水一下吸干。张氏少年接着用宝剑挑起一块巨石,只见巨石从半空中砸下来,变成一只大海龟紧紧地压在鳌鱼身上,又手起到落,斩断了鳌鱼的头颈。张氏少年擦擦宝剑,把它插在天海“玉池”边.不知过了多少年代,被砍断的鳌鱼头变成了一块大石头,上面还压着一只石龟,就是如今见到的“鳌鱼驮金龟”。当年张氏少年插宝剑的地方,长出了一棵奇松,后人称它“古剑松”。

       黄山仙人指路石的传说 

位于云谷寺到皮篷路口。一怪石屹立峰巅,其状似身着道袍的仙人,他一手举起,似为游客指引进入皮篷之路,故名“仙人指路”,又名“仙人指路峰”。它之所以颇名盛名,不仅仅在于外形酷似,而且因为有一段对世人颇有启发作用的故事。相传很前,有一位两岁能文、四岁会武的神童,只因后来科场失意,擂台负伤,改行经商后又把老本蚀光,在走投无路的时就奔赴黄山来寻师访仙。哪知跑遍了千峰万壑,连一个药农、樵夫的踪影也没见到。干粮吃光了就吞野果,衣服穿烂了就披树皮、树叶。渐渐地变得骨瘦如柴,一天终于昏倒路旁,奄奄一息。不知过了多久,来了一位身背篾篓,脚着山袜芒鞋的老人,把神童救醒过来,问明情况后,老人哈哈一笑说:“你怎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呢?哪里有什么神仙,你快回家去找人力气活干干,免得把一条命丢在这荒山野岭白白喂了豺狼虎豹。”说完还送些野果给神童路上吃。神童心想老人的话是对的,就千恩万谢地辞别了老人。没走多远,猛一下醒悟过来,“我跑遍全山连个人影也没见过,那老汉分明就是仙人。”他回头就追,追上老人后就双膝跪地,苦苦哀求老人给指引一条成仙得道之路。老人说::“我哪里是什么神仙。实有相瞒,我前半生被名利二字害得家破人亡,这才看破红尘,隐匿在此。”神童半信半疑,但见老汉风度不凡,气宇若仙,决心拜老人为师,苦苦哀求不止。谁知等他抬头再看时,这老人却变成了一块高大魁伟的“仙人指路”石。神童又在石头前百拜千叩,忽然石头人肚里发出声音:“踏遍黄山没见仙,只怪名利藏心间,劝君改走勤奋路,包你余生赛神仙。”神童最终还是听信了仙人的话,后半生不但成家立业,而且日子过得很火红。难怪清人曹来复以诗记之:“世事多乖错,投足皆模糊。请君(仙人指路石)出山去,到处指迷途。”

            黄山童子拜观音的传说 在耕云峰侧。立天都进脚,可见“天梯”旁有一石人亭亭玉立,头戴风帽,衣巾飘曳,酷似古装仕女。她的对面又有一石,酷似跪地下拜的童子。两块巧石,构成一幅神话图景——童子拜观音。今人有诗云:“善村童子惯虚心,五十三参道已深。为了洞明微妙法,黄山又拜古观音。” 关于这两块巧石,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很早以前,南海观音赴罢王母娘娘的蟋桃会回南海,途经黄山时,忽然听到一阵“哇哇”的哭声。观音一找,只见山坡桐树边有一个不满两岁的小孩,躺在破袄片中,哭声凄惨,揪人心肠。原来,这小孩父亲不久前得病死了,今早母亲带他上山采药,母亲又失脚落涧身死。观音心想,留下来既能抚养小孩,又能观看黄山美景,岂不一举两得。于是,观音一摇身,变成一个六十多岁、两鬓霜染的老婆婆,手挽竹篮,抱起小孩,在山坡上搭枝为棚,结茅为屋,一祖孙两人过活。那孩子以树得名,叫“桐仔”。他渐渐大了,不论老婆婆干啥。他都抢着做,让老婆婆歇着.一天,老婆婆掐指一算:“啊呀,出外已八天了。”神仙八天日于,人世间便是八个年头一。归期已到,她不能不走啊!她对孩子说:“桐仔,我不是你奶奶!”接着,便把从山坡上拾到他的事说了。然后又说:“桐仔,你也大了,可以自己料理自己啦,让我走吧!”桐仔一听,反而恳切地说:“奶奶,您养我小,我要养你老,不让你走!”第二天,老婆婆来到天都峰前,对桐仔说:“我要走啦!”桐仔一把扯住,跪倒就拜,“奶奶,您不能走广二拜之后,桐仔抬头看,祥云缭绕中站着观世音。桐仔心里明白了,又叩头不已。三拜之后,桐仔又抬头看,只见观音用手一抬,桐仔就跟着她驾云走了.但是,童(桐)子(仔)拜观音的形影化成石头,留在了天都峰前。         黄山百步云梯的传说       在莲花峰西北麓峭壁上。相传古代山下有一黄善人乐善好施,修桥补路。而莲蕊峰与鳌鱼峰间有此悬崖阻隔,前山后山不通,称为断头崖。黄善人欲开此道,但出高价无人肯干,只得与儿子动手。铁拐李得知,来试其心,变作美女迷路来此崖前,求他送出山去。黄善人心想救人重要,答应护送。可女子故意捉弄,定要黄善人背。下山后,女子愿许身结亲表示感谢,要黄善人放弃这件“云中通”险事,求个“人间乐”。黄善人道:“云中无路我来修,人间有乐你去求。”掉头就走。铁拐李见他实心坚定如铁,现出原先乞丐模样,给他送吃喝。一日,铁拐李道:“明日你这百步云梯大功造成,我来接你上天,同列仙班。”笑声过后,铁拐李隐形了。黄善人才知是神仙铁拐李。第二天,他几乎没费力,一连凿出许多级。直腰看时,风轻云淡,云梯直上山顶。铁拐李笑嘻嘻迎来要接他上天。黄善人道:“仙长,容我刻上‘百步云梯铁拐李造’再走。”铁拐李道:“不必不必,仙不留名,人难脱俗,快走吧。”从此黄善人修成百步云梯成仙走了。        黄山关公挡曹石

  在上升峰腰,直立二石如人,上下相峙。上者顶生奇松状若盔缨,形同气宇轩昂的武将;下者头戴平顶官帽,身穿袍服,神色慌张,似一文官.由此,联想到《三国演义》中关羽华容道挡曹操的情节,名之为“关公挡曹”.远看“夫公”居上,威武雄壮,“曹操”处于下风,似欠身说情。两块奇石形神俱备,天成佳景.有诗云。“峰前稳坐手持刀,干载山中演挡曹.头上盔缨风欲动,美髯飞舞伴云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