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形楼盖:桂枝汤方解 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21:09:34

大医精诚

http://blog.sina.com.cn/zj635397244 桂枝汤方解

(2009-10-15 15:51:09) 转载标签:

桂枝汤

伤寒论

伤寒中风

健康

分类: 经方

                        桂枝汤 

 【方名】桂枝汤

  【出处】《伤寒论》

  【分类】解表剂-辛温解表

  【组成】 桂枝(去皮)(9克)芍药(9克) 生姜(9克) 大枣(切)(3枚) 甘草(6克)

  【方歌】药枝枣姜甘(方剂速记法)

  【想象】要支走蒋干;芍药 桂枝大枣 生姜 甘草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本方不单可用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对病后、产后、体弱而致营卫不和。证见时发热自汗出,兼有微恶风寒等,都可酌情使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qian)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

  【用法】水煎服。本方服法也极为讲究,首先是药煎成取汁,“适寒温”服,“服已须臾,啜热稀粥”,借水谷之精气,充养中焦,不但易为酿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复感。同时“稳覆令一时许,”即是避风助汗之意。待其“遍身zhezhe,微似有汗者,”是肺胃之气已合,津液得通,营卫和谐,腠理复固,所以说“益佳”。至于服后汗出病瘥,停后服;不效,再服,“乃服至二、三剂”;以及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尤其是“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是服解表剂后应该注意的通则。

  【禁忌】表实无汗,或表寒里热,不汗出而烦躁,以及温病初起,见发热口渴,咽痛脉数时,皆不宜使用。(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方解】风寒伤人肌表,原应恶寒发热而无汗,今汗自出而发热,恶风不解,且有鼻鸣、干呕,是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之故,所以是表虚证。究其病机,是风寒外感,卫强营弱,即《伤寒论》第五十三条所说:“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风寒在表,当用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所以本方虽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散中有补,正如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李翰清

[方义]

此太阳病解肌和荣卫之主方。所谓解肌,亦属于辛温发汗范围内的一种方法。不过这种发汗是在有汗时进行的,所以不叫作发汗而叫作解肌。从“和荣卫”三字体会,说明这种方法有时候不完全以出汗为目的。

[主治]

(1)太阳病中风,头痛,项强,恶风寒,汗出,脉浮缓。

(2)时发热,自汗出。

(3)常自汗出。

(4)身疼痛。

(5)气上冲。

以上五证,都是荣卫不和的证候,凡见一证,即可使用本方。但必须兼有舌无苔或苔淡白而薄、不喜冷性饮食、咽喉不干燥、小便清白等症方为妥善。

[药品]

桂枝二至三钱 生杭芍二至三钱炙草一至二钱 生姜一至三钱 大枣二至四枚

[加减法]

(1)兼背强者,加葛根(即桂枝加葛根汤)。

(2)兼气喘者,加厚朴、杏仁(即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3)发汗过多,桂枝证仍在,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加附子(即桂枝加附子汤)。

(4)兼腹痛,不拒按者,倍加芍药(即桂枝加芍药汤).

(5)兼腹痛,拒按者,倍加芍药,更加大黄(即桂枝加大黄汤)。

(6)桂枝证误下后,兼脉促胸满者,去芍药(即桂枝去芍药汤)。

(7)桂枝证误下后,兼胸满,脉微,恶寒者,去芍约加附子(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煎服法]

水三茶杯,煎至多半茶杯,去滓温服。服后少停一二分钟,饮热稀粥一碗,以助药力。并用被子温覆取汗。以遍体湿润为度。不可如水淋漓,恐汗出过多,

 

不但病不能除,且容易重感风寒。若一服病已愈,不必再服。如不愈,仍可照前法服之.此药必须早午晚连续服用,时间不可拉长。每服一次,必须检查病情有无变化,最要紧的是必须注意口渴与不渴,或喜冷性饮食与否。如果有口渴,或喜冷现象,可以马上把药停止,或配合石膏一类的寒性药品,以免误犯阳盛之戒。如病情没有变化,可以继续服用,虽二三剂也可。除此以外,注意避风,饮食方面可吃些有营养的流动性食物。忌食生冷、油腻、酒肉、五辛、臭恶等不易消化或带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用药大意]

桂枝发汗解肌,芍药活血敛汗,二药配合起来,有解肌和荣卫的作用。但二药仍嫌力量不足,故加生姜助桂枝以散邪,加大枣、甘草调胃气以补正。更服热粥以助之,覆被以温之,使患者得微汗,邪祛而正不伤。此诚治中风表虚有汗,调和荣卫之主方。

[禁忌证]

(1)口渴喜冷.

(2)酒客及湿热证的身热汗出。

(3)小便数,心烦,脚挛急。

(4)鼻衄。

(5)脉浮紧,无汗。

口渴喜冷是最主要的禁忌证,占人所谓“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的“阳盛” 二字,正是指这些证候而言,据我的经验,不但有口渴喜冷之症不可用.就是有口干咽燥之症,也不可用,因为这些症状都是有热的现象.除此以外,季节的春夏,我国地区的南方,都应该慎重考虑,因为这些季节和地区热性病较多,或转变为热证较为容易。至于酒客及湿热证,都不是太阳风寒之病,故不用。小便数,心烦:脚挛急。属于阴阳两虚的太阳证。鼻衄不是阴虚,便是内热,所以也不能用。此外,表实无汗之证,绝不可用。

 

祝味菊论桂枝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父(造字)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用简体)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尤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解:本方乃伤寒祖方之首选,为调和营卫之主剂,其组合应以芍药为主药,桂枝为重要副药。盖适用本法之标准在皮肤蒸发机能亢进而自汗出者。故用芍药以调节其亢进之机转,而桂枝则不过补助心脏之作用而已,故麻黄汤中亦用之,其非主药可知矣。它如甘草之和中助液、生姜暖胃、大枣培中,皆所以补偿其自汗之消耗也。

 

《太阳病上》12条、13条,皆为桂枝汤所主之证。《太阳病中》42条、44条、45条、53条、54条、93条、97条,《阳明病》246条,《太阴病》289条,《厥阴病》385条,皆宜桂枝汤之证。《太阳病》15条,为可与桂枝汤之证。

 

煮服法中应注意者有三点:一、用微火煮者,恐伤药力也。二、啜热稀粥者,使胃中水谷之气充分而增加其抵抗也。三、遍身微似有汗不可令如水流漓者,恐大汗伤液而反牵掣其调节之机转也。

 

评按:该方历代医家均以桂枝为君药,祝先生独谓芍药为主。其实争论桂枝汤何药为君、何药为臣,实际价值并不大。因为桂枝汤总是桂、芍并用的,而且一般说来甘草、生姜、大枣均不可少,甚至连将息法都应该遵从。若随意增损药味,或不依法服药,其疗效很可能会降低。邢斌医师把这一类方剂称为精确处方,其正在撰写的《方剂学新思维》有专门章节论述,可供参考。其实,祝先生自己也说“本书重在整个的方,不在单纯药物。苟此方而合于此证,则不问其病之原因如何,皆一例治之,覆杯有效。”可是在这里,为了强调调节皮肤蒸发机能的亢进,把芍药说成主药,未免机械。

 

历代医家把桂、芍割裂开来,确也不乏其人。如程门雪先生用桂枝汤于发汗解表,重桂枝而轻芍药,并配合柴胡、葛根、羌活、防风之类;用于止汗,重芍药而轻桂枝,并配合煅龙骨、煅牡蛎之类。其实,若治太阳伤寒,可用麻黄汤,何必用桂枝汤加辛温解表药呢?若治太阳中风,则用桂枝汤使遍身漐漐(用简体)微似有汗最妙,加辛温解表药反致偾事。至于杂病自汗用桂枝汤,桂、芍等量即可,也不必重芍而轻桂,临床验案颇多。下面介绍邢斌医师用桂枝汤加味治疗的一例较为奇特的汗证医案。

 

患者王某某,女,71岁。曾有数十年眩晕,在邢医师处治疗数周已愈。并有肺气肿病史,行走时气喘,治疗数月不效。2005年10月6日以奇特的出汗异常就诊。

 

病史:3年来患者每在春秋两季会出现坐或行走时全身发冷,皮肤扪之冰冷,行走时还涔涔汗出,坐时不出汗,恶风。但卧睡时无上述症状,进入冬天或夏天也无上述症状。近日因气温下降,坐或行走时全身发冷,皮肤扪之冰冷,行走时汗出,恶风而来求诊。素有肺气肿病史,一直胸闷,行走时气喘。舌淡红带紫,苔薄白,边有齿印,脉沉细。

 

处方: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9克,生姜3片,红枣6枚,厚朴9克,杏仁9克,茯苓15克,白术9克,附子3克,7剂。

 

用法:上方煎汤温服,并啜热稀粥1碗,平躺盖薄被,以微微汗出为度。

 

患者依法服药,3剂后肢冷、出汗、恶风之症大减,服完7剂痊愈。

 

随即改方调治其肺气肿,但以后一直未再来就诊。2006年3月9日以他疾来诊时告知上述出汗异常再未发作。

 

关于桂枝汤方后的将息法不妨再多说几句。近代有医家诋毁本方者,如王清任《医林改错》,咸谓古方不能治今病。张锡纯则力驳王氏之非,认为服桂枝汤有效无效全在方后之将息法中,即服药后啜热稀粥以助药力。因近人多不能遵方旨啜粥,张氏为此特创制“加味桂枝代粥汤”,即桂枝汤中加入黄芪、知母、防风,借诸药之升补走表之力起到啜热稀粥的效果。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紧张,很多人都做不到严格按本方将息,故张氏新方值得临床重视。姜宏军医师最初行医时曾笃信西医,一次受风寒后感冒,恶风、鼻塞、流涕、自汗,为图方便服用西药感冒片、抗病毒药,历经1月竟丝毫无效,乃试服加味桂枝代粥汤(桂枝9克、白芍9克、黄芪15克、知母6克、防风9克、生姜6克、炙甘草6克、大枣6克),服药后只觉周身微热,微有汗出,第二日诸症竟霍然若失,自是深信中医药之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