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弘阳地产招标公告:应试教育和培养批判性,创造性思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9:58:43
       布什总统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实施以来,在美国公立学校推动了一场标准化达标考试运动,各学校为了应付州统一标准化考试,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更多围绕标准化考试这根指挥棒转了,很有些模仿我们中国历年盛行不衰的应试教育,许多教育界人士及家长对该教育法令持批评否定态度,我订阅了几份电子教育刊物,最新教育信息,论文,讨论都会自动发送到我的电子邮箱中,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讨论无休无止,总是热门话题。主要反对意见有因为标准考试只考核心课程:阅读/英语,数学,社会课及科学,许多学校放松了艺术类,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及投资,为美国大学输送拔尖人才及未来精英的天才教育也前所未有地受到冲击,增加老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心理压力等等,其中最关键的是许多专家,教育工作者认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实施是美国教育的倒退,使教学更多偏重于pencil and paper work,类似我们所说的题海战术,老师会只注重灌输基本概念,知识技能以帮助学生通过考试,忽略或不愿意下功夫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而美国教育有史以来一直注重这两种思维的培养,认为这两种思维能力比知识本身更能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和学业上成功,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比学习本身更重要“Learn how to learn”。

       教育应该培养的是终生学习者life-long learner,无论一个学生在学校成绩如何出色所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有限的,在二十一世纪信息大爆炸,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再聪明的人所能掌握的知识相比起来都是很微不足道的,另一方面,信息大爆炸,网络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即使你不在学校,或已从学校毕业,没有老师你也有可能学到大量所需的知识,这里很重要的是你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所在,要有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的动机和能够找到有关所需信息的能力,在没有了老师后有能独立思考,探索,分析,研究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技巧。一个长期在应试教育下的被动学习者往往不具备这种独立学习的能力,正如一直被长期喂食的孩子不知自己如何主动去寻觅食物一样。只有思维不受约束,创造力才会最活跃,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擅长干什么),自己的弱点是什么,如何利用自己的长处提高自己的弱点,如何去提高,在这个思考探索的过程中,比知识更有效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显然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应试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是个授学生于“鱼”的过程,二十一世纪知识更新极快,学得透透的知识过一两年也许就过时跟不上趟了,而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提高他们批判性思维,创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授之于“渔”的过程,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能力有什么学不会的知识和技能呢?

        回到要不要标准化考试的话题,我认为标准化考试是必要的,不管何种教育系统必须有个最起码量化的标准来衡量教育教学是否有效,虽然美国教育界许多人抨击标准化考试与个性化教学原则冲突,一张同样的考卷衡量所有的学生,但是设立一个平均值,标准线作为必达到的标准并不和个性化冲突,不管你有多少艺术天赋,多么富有创造力,想像力,最基本的学业技能是必要的。正如不管一个楼房要盖多少层,二十层还是一百层,是用钢筋水泥,还是玻璃钢或是其他建筑材料,不管是要盖成什么形状,什么风格的,扎实的地基基础都是必须的,大同小异,不是吗?美国大学录取学生考核学生全面素质,但SAT考试和高中四年的学分GPA是录取的重要指数之一,必须过的第一关。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需要有知识技能来丰富思维过程,为思维过程提供信息,没有知识技能基础的思考多是白日做梦daydreaming,而没有思考参与其中的知识就更是“恶梦”了nightmare。

        另一方面,基础知识如何传授很关键,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对学习的主动权(ownership),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在学习中不仅能体验成功,也有机会经历失败,这样的学习过程对学生来说更有意义,知识本身也更具意义。

        应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看来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令许多人大惊小怪的美国州标准化统考的标准非常低,确实不需要太多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大都为基础知识机械性的记识复认而已,难怪招来一大堆批判。但美国许多其他能力水平考试比如新版SAT许多方面是挑战学生这两方面思维的,SAT新加的一项就称作为Critical Reading批判性阅读,它检测的不是浅表低层次的阅读理解能力,它更多考察到学生分析,概括,演绎,综合,从字里行间判断推断的能力,包括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背景,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日常教学中如果只注重机械性对阅读材料的回忆,复述,理解是应付不了这样的考试的。

        美国加强标准化考试,尤其是加重了高中阶段的考试,提高高中毕业要求,其原因之一是近年来大学教授们纷纷抱怨大学新生基础知识极差,使大学不得不增设补修课程,学生缺乏必需的写作,阅读及基本科学知识基础,但是教授们更抱怨学生们在高中阶段没有培养出良好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而美国大学的一切学习都是围绕research(研究)进行,缺乏良好的思维能力,research从何谈起呢?

        有专家提议设立更多的教学大纲要求,包括更多挑战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目标(goals),教学目的(objectives)。美国的教学大纲常被戏称为“Mile wide,inch deep”一英里宽,一英尺深,美国中小学的教科书多在800至1000多页之间,比砖头还厚还沉,覆盖面很广,但与中国式教学大纲相比大多数知识是蜻蜓点水,缺乏深度,这样的大纲缺点是学生的基础不扎实,学得比较肤浅,但优点是更显而易见的:覆盖面广帮助学生更有机会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所在,大多数学生不会因太高难度的知识对学习产生畏惧的心理,留有余地的让有兴趣的学生去深入探索,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看上去美国基础教育没有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好,但美国大学仍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原因在于有天资,有潜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选择,有深入学习的机会,美国教育更多培养了会思考,勇于探索的主动学习者。

        根据中国的国情,取消中国式的标准考试,高考甚至中考都是不可行的,但并不见得在中国的教育中就没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一席之地。

        不能取消考试,但我们可以改革考试,在考试中增加,融入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内容,题型更多样,更灵活,更少考查机械记忆可凭“题海战术”提高的纯粹知识部分,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能在一张考卷中体现出来是不是可行呢?得高分的学生可以是,但不一定都是知识学得最多的,但却一定是最会思考,最擅长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试卷如此这般地变了,围着考试指挥棒转的课堂教学不也就相应会变了吗?应试教育不就更接近素质,能力的教育了吗?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学生情感及社交能力方面的需要,挑战学生,让他们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学会在一系列事物和活动中寻找规律,学会分析,归纳结果,这样的学习会让学生更多地得到心理的满足,枯燥机械的知识灌输,题海战术会让学生对学习本身丧失信心,失去对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