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体验馆:大豆主产国大豆产业发展对黑龙江省的借鉴与启示|发展与创新|理论研究|期货日报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58:07

大豆主产国大豆产业发展对黑龙江省的借鉴与启示

作者:    发布日期:2011-6-20 10:13:23    来源:黑龙江豆协    浏览:789

    提要: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主产区和重要的大豆加工区,其大豆产业在我国大豆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数量激增,大豆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使大豆定价权基本旁落,豆农利益受损,大豆加工企业难以为继。本文分析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大豆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启示,提出适合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存在问题;启示; 对策

    大豆产业是一个横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集合,产业链条长,相关性较强。该产业和大豆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工业和大豆加工业、食品工业等行业紧密关联。近年来,随着进口大豆的冲击,内外部因素影响,制约了黑龙江大豆产业,出现了黑龙江省大豆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日益萎缩、油脂加工业发展受阻等危机。

    一、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黑龙江省是国家最大的大豆生产区和重要的加工区,由于大豆产业链条长,涉及工业、民用及军工等多个领域。黑龙江省的大豆及其相关产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和无可替代的作用。自1996年起我国从大豆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后,进口数量以每隔3年左右千万吨的速度增长(如表1)。

 


    由图可见,200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为4255.2万吨,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超过了70%,大豆定价权基本旁落,国内豆农利益受损,大豆加工企业难以为继。在进口大豆的冲击下,为保护民族大豆产业,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了大豆良种补贴、大豆加工业补贴及临储收购等一系列的积极政策,仍无法从根本上缓解黑龙江省大豆产业面临的困难。

    (一)大豆种植方面。种植比较效益低下,品种单一。一方面进口大豆利用成本低的优势进入黑龙江大豆市场,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的极端气候影响,使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急剧下降,存在严重的重迎茬问题。据黑龙江大豆协会统计,近年来,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在逐年减少,到2009年大豆种植面积比上一年减少4%,2010年仍在继续减少。同时由于大豆研发投入较低,大豆品种也存在良种及优势品种少等问题。

    (二)大豆加工方面。传统豆制品加工技术较落后,没有突破;大豆蛋白加工缺乏核心技术;加工企业在技术与规模上差距大;加工企业流动资金成本与收储成本高,与大豆产区分离,产业配置格局不合理。

    (三)大豆流通方面。目前黑龙江省大豆流通环节从种植农户经过商贩、批发商再到收购企业,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再加之原料在包装、运输、保管上的各种费用,形成了收购环节多、农户收入少,企业收储成本高的局面。同时国家收储企业成为主要贸易渠道,其他收储企业受政策、资金等制约,仓储设施闲置较多,贸易方式相对减少。

    (四)政府扶持方面。目前政府相应扶持政策体系不完善,主要是补贴政策制定被动,静态的价格补贴无法随时适应动态的市场价格波动;补贴政策宣传力度不足,存在划分不清晰、细节不明确的问题。

    解决黑龙江省目前大豆产业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目前世界大豆生产、加工和贸易集中在少数主要国家,这些国家在大豆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二、主要国家大豆产业发展成功经验与主要做法

    目前,从全球大豆的供需来看,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的大豆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世界前列(见表2)。

 


    (一)美国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出口国之一,大豆的产量与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美国大豆产业的迅猛发展受益于多方面因素:有力的政府补贴政策、丰厚的自然资源、种植面积广产量高、大规模机械作业成本低、推广与科研的支持政策等因素,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政府补贴政策(见表3)。在美国农业庞大的9类政府扶持政策中,大豆补贴只占了其中一项——商品贷款项目,可是却涉及了多方面的补贴内容,以贷款补贴、直接支付、反周期补贴和良种补贴为主。每年全国平均贷款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近5个营销年度价格平均数的85%,上限位每蒲式耳5.26美元,下限为每蒲式耳4.92美元。这种做法直接保护了豆农大豆收入的底线。另外每生产1吨大豆,豆农就可以直接得到不少于37美元的补贴,每年的补贴支出数额要远远高于大豆生产所需费用。

 


    (二)巴西

    巴西联邦共和国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大豆生产与出口居世界第二。巴西大豆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1.利用自然资源优势。除较长的日照时间、充沛的降雨量以外,不断扩大的耕种面积以及采用优良品种,对大豆产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2.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增加科研投入力度培养本国科研人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大豆运输与销售成本;制定最低价格保证及相关税收政策;提供低息贷款给大豆种植农户;针对世界各地不同市场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关质量标准等。

    (三)阿根廷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南部,综合国力较强,是仅次于巴西的拉丁美洲第二大国。因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大豆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也成为了世界主要大豆生产与出口国之一。阿根廷大豆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其大豆产业的发展不仅受益于其地理条件所提供有利的天然屏障,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其自1990年起实施的市场改革:

    1.主要技术方法。大豆被认为能提供氮素和抑制杂草并被选为主要轮作的作物。市场改革后,阿根廷积极采用转基因大豆(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占总种植面积的99%,正在研究的基因涉及抗旱、抗病等形状),结合免耕栽培。转基因大豆的种植大大节省了劳动力与时间,每吨大豆节省40美元,节约成本约20%。

    2.政府的松绑减负政策。降低或豁免农业生产资料的进口关税;可兑换法案的出台有效抑制了通货膨胀;消除农产品(粮食和油料加工产品)出口税;取消农业生产资料的全部进口数量限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运输系统的完善,不仅符合现代化标准、降低了大豆的运输成本,更提高了运输系统的服务和效率。

    三、主要国家大豆产业发展对黑龙江省启示

    从以上分析并结合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的实际,可以得出以下经验与启示:

    (一)主要国家大豆产业发展的经验

    不难看出,在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国中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而其大豆产业的发展经验则具有共性,主要表现在:

    1.合理利用资源优势。这些国家在大豆生产中,既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长时间的光照、充沛的降雨量、土壤肥沃度等因素),也注重本土的品种资源与人才资源的利用。根据所处地理位置,采用比较优势的方法,选取适合种植的大豆品种。同时加大科研技术力度以培育产量更高、适应性更强的新品种。

    2.政府扶持政策力度大。主要大豆生产国政府扶持大豆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政府补贴,如对耕种机械补贴的扩大、农民直接补贴的提高、税收的减少或取消;科研投入,如对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自主研发创新品种、重视科研人员的培养,逐年增加科研费用。而政府补贴是关键,它不仅贯穿整个大豆产业链,更保护了农户、经销商、加工企业等每一环节的利益。同时还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由政府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来刺激国际需求,建立健全市场信息系统来提升市场竞争力,改善运输路线、运输系统来降低进出口成本。

    (二)主要国家大豆产业发展对黑龙江省的启示

    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内在条件。生产工具不断更新、生产者素质的提高以及科研技术的进步都是发展大豆产业的内在条件。具体包括耕种机械效率的提高,如耕种面积的扩大、耕种时间的减少;定期对农户的生产技能进行培训,提高其在生产上操作的熟练度;引进国外先进科技的同时,更要注重本土科技人才培养与加快科研技术更新。

    2.政府调控力度是外在动力。制定健全的法律体系、全面的资金扶持、优惠的税收政策、直接的农户补贴以及WTO国际框架下对农户的保护措施等,都是发展大豆产业的外在动力。内在条件的实现不仅可以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进一步刺激大豆加工企业的成长,而大豆加工企业的成长在外在动力的推动下又可以激发农户的种植热情,从而形成了大豆产业的良性循环,这也是实现黑龙江省农业尤其是大豆产业由大转强的关键。

    3.走市场为主,政策为辅的发展道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而政府则是通过合理的宏观调控来干预市场,并始终遵循不损害市场机制运行的原则。因此,大豆补贴不是解决问题的目的,而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促使农户与企业发展成为独立主体的手段。适当地加大补贴的力度,充分利用补贴等政策的杠杆作用,将农户、企业内在实力的增强作为根本,促进大豆产业的发展。

    四、加快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的对策

    通过对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对世界其他大豆主产国大豆产业发展经验的借鉴,结合黑龙江省大豆产业自身特点提出相应对策:

    (一)重新定位,突出优势。黑龙江省是世界非转基因大豆的故乡,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40%以上,商品率占80%以上,是全国大豆的供应基地。其地理位置与气候,极其适合大豆的种植与生产。由于黑龙江省土壤肥沃,使富含高蛋白的非转基因大豆成为产业优势,倡导绿色、健康的大豆产品成为必然,因此,将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之间的竞争,重新定位为非转基因大豆与转基因大豆之间的竞争,从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方面将非转基因产品的定价权从转基因产品中分离出来,引领市场,建立自己的价格体系,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行合理轮作倒茬,减少由于重茬迎茬引起的产量减少和品质降低等问题。

    (二)推进技术创新,建立种植基地。加大科研技术的投入,不断改良更新品种,来解决品种单一的问题。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之上,提高农田灌溉率,分别建立高油、高蛋白高产的大豆种植基地,利用适宜政策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来降低大豆生产成本,有效缓解大豆单产量低、总产量增长慢的问题。突破传统豆制品加工技术,加强大豆蛋白等领域应用技术的开发: 如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大豆蛋白酶解技术、豆清废水提取大豆低聚糖和异黄酮技术、大豆肽生产及脱苦技术、乳品蛋白生产技术等。
   
    (三)以龙头带动,发展本土大豆加工企业。目前,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龙头企业以九三油脂集团公司、哈高科大豆食品公司为代表。其具有涉及领域广,加工产品多(包括分离蛋白、组织蛋白、蛋白粉、低聚糖、食用纤维等数十个品种),生产作业和管理规范,设备先进,技术领先(多项研发均为国内首创),综合加工能力强,利用率高等特点。应充分发挥黑龙江省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对濒临倒闭的小企业进行产业整合、行业整顿,形成具有更强实力、更大规模的现代绿色大豆加工企业。对无效益或效益低的企业,要采取积极创新、技术带动、优化组织结构等措施;同时整合企业资源,考虑大豆种植地质适宜条件的同时,兼顾大豆加工企业的地理分布,为降低企业运输成本进行配套服务;建立“企业+科研+基地+农户”企业集团试点,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四)加大政府补贴与扶持力度。在世界贸易组织“绿箱政策”允许范围内,制定更适合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特色的补贴政策。通过加强政府对市场的调控能力,扩大直接补贴范围,完善税收减免政策,减少大豆产业非生产成本因素的制约,对大豆种植给予优惠的贷款支持,让农民直接受益;针对生产者补贴以良种补贴为主,针对企业补贴,则应根据国际市场价格走势,体现动态灵活性和时效性,根据价格变动情况自动启动补贴机制;严禁外来转基因大豆在黑龙江省种植;加大大豆产业种植直接补贴力度,制定相配套的产业政策措施;设立相关农业保险公司或风险基金,以农业风险理赔为主营业务,减少大豆因灾害减产给农户带来的损失;降低农民种植大豆贷款利率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整合大豆产业链,更有利地保护和发展黑龙江省大豆产业,使其走上一条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