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职业体验作文:小悦悦之死:道德与法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4:35:45

小悦悦之死:道德与法治

(2011-11-02 14:49:50)

小悦悦之死:道德与法治

刘胜军,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谁伤了你的幸福》作者

 

      胡适先生说,如果人人都开始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最终会堕落。他的警言值得我们铭记。

      小悦悦之死,为最近关于文化大发展的讨论增添了一个沉重的注脚。而类似的注脚还有不少:婴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地沟油堂而皇之地走进高档餐厅,馒头“黑心”,粉条是塑料的……黑心厂家不断刷新着人们的想象力。

    如果说有关茅台、阳澄湖大闸蟹的假货压倒正品,各种山寨产品风靡全国,挑战的是对知识产权的尊重,那么食品造假和小悦悦事件敲打的却是人们的良知和道德的底线。

    那18个路人当然可以振振有词地为自己开脱,因为好心人被冤枉的事情屡屡见诸报端,其中最有名的案例发生在2007年的南京:一位老太太摔断了腿,一位名叫彭宇的年轻人送她去医院。法院判彭宇为老太太支付四成的医药费,理由是:根据“常理”,如果彭宇对老太太的摔倒没有某种责任的话,他是不会帮她的。

    人之缺“德”,当然与信仰的缺失有关。儒家思想对中国有着长期的影响,但儒家思想具有强烈的“此岸性”。与一般宗教强调来世不同,儒家对彼岸的希望持否定态度,在祈祷时总是希望自己多子多福多寿,“食色,性也”,而不关心来世的命运。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把追求物质和金钱作为唯一的奋斗目标。在这种现实、入世的生活理念驱使下,在信仰缺失的同时,也导致人们没有畏惧之心。

    于是,我们呼唤道德建设。道德是一种追求,但我们绝不能奢望靠“德治”包打天下。黄仁宇先生在其名著《万历十五年》中非常精辟地总结道:以道德代替法治,是两千多年来一切问题的症结。只是空洞地呼吁“德治”,却不能提出有效的制度去防止道德的沦丧,是最大的历史悲剧。

    我们必须意识到,法治是社会信任的根基,而社会信任则是道德的基础。小悦悦的悲剧正是源于社会基本信任的缺失。以道德为主、法治为辅的“德治”,已为历史一再证明此路不通;以道德代替法治,更是危险的选择项。我们必须汲取两千年来的历史教训:道德只是目标,而不是治国的首要有效工具。求解道德难题,必须跳出道德求道德,必须从信仰和法治两个维度切入。

    胡适先生说,如果人人都开始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最终会堕落。他的警言值得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