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系列电力机车图片:媒体:公车改革收效甚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9:36:45

中国官方称公车治理取得成果 媒体:公车改革收效甚微

(2011-11-02)

fieldset { width: 306px; border: 1px solid #990000; align: center;}legend { font-family: Arial,"宋体"; font-size: 12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990000;} ● 于泽远 北京

  针对中国官方近日宣称公车专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媒体引用调查数据表明,官方推行了17年的公车改革收效甚微。   由中纪委副书记吴玉良任组长的中央公务用车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日前发布消息说,全国党政机关共认定违规车辆17万9500辆,公车专项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法制日报、搜狐网一项调查显示,97.4%受调查者认为,身边存在违规使用公车情况。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光是中国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就已超过200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如果加上党政机关的超编配车以及医院、学校、国企、军队的公车耗费,中国每年用于公车的支出要超过3000亿元。

  早在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文件,规定正部级以上官员才能配备专车,副部级官员只能保证工作用车。但多年来,不仅副部级官员有专车,几乎所有在单位当“一把手”的厅级、处级和股级(乡镇级)官员都配有专车,其中大部分官员还配有专职司机。舆论也因此质疑官方发布的17万9500辆违规公车的数据,认为违规公车远不止这个数。

  而且,一些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公车的使用状况往往是:公务活动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公车私用也因此被民众称为“马路上的腐败”。

  《法制日报》视点版与搜狐网近日发布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近2000名被调查者在回答“你身边是否存在违规使用公车的情况”的问题时,有97.4%的人选择了“是”;而在被问及“你见过的违规使用公车最常见的情形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有70.3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公车私用”,5.49%选择了“超标配车”,24.22%选择了“公车数量太多”。

  在回答“为什么长期以来公车改革收效甚微?”这一问题时,有21.7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领导干部缺乏监督”,41.04%的人选择了“没有采取真正有效的治理手段”,还有37.21%选择了“违规使用公车已成普遍现象”。

  另外,有60.36%的受调查者认为,“取消领导干部专属用车”是治理公车私用的有效手段。

  《法制日报》昨天说,正是因为公车私用之类备受诟病的话题,引发了一轮接一轮的公车改革,但长期以来,形形色色的公车改革收效甚微。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莘认为,公车改革“说了十多年了”,但实际上,因为改革方案是由权力的持有者制定的,并没有局外人充分参与讨论,因此,真正有效的改革方案一直出不来。“让有权享用公车的人来制定改革方案,很难自己割自己的肉,只会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改,这样制定出的方案很难达到让老百姓满意的程度。”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则指出,这些年来,有关部门一直将公车问题当做反腐败的问题来抓,但是很少有因为公车问题而被处理的官员,也没有哪个官员因为公车问题而丧失升迁的机会。“治不住公车实际上就是治不住权力。如果不通过建立制度化的监督机制、实现权力平衡、推动信息的公开,技术再先进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