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5a一等座:话说太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01:13
刘俊珠 著刘俊珠 著
21
    晋阳古称“龙城”,有两层意思。一是从山势风水看,晋阳北面的系舟山是龙头,晋阳西边的龙山、天龙山是龙身和龙尾,晋阳正是龙身体的中心。二是因为晋阳曾是八位皇帝的发祥之地,人们把唐叔虞神化,将晋祠唐叔虞祠视为晋阳的龙头。
    宋朝的江山本是靠赵匡胤“陈桥兵变”篡夺来的,他们生怕有人再夺走他的政权,对晋阳这座“龙城”特别敏感,因此在焚毁晋阳城以后,又开始了“斩龙头”、“断龙脉”的行动。
    我们先说赵光义的“斩龙头”。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四月,赵光义引汾水、晋水淹了晋阳废墟以后,又派人赴晋阳北面的系舟山,将山顶铲平,以示“去龙头、拔龙角”,同时又对晋祠的唐叔虞祠下手,想把这位曾护佑八位皇帝登上龙庭宝座的唐叔虞赶出晋祠。于是采取了一种“以凤换龙”的手段,偷梁换柱,于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赵光义派人拆掉了处在晋祠中轴线顶端、背靠悬瓮山的“唐叔虞祠”主庙。在原处建起一个名为“女郎祠”的建筑,取代了唐叔虞祠。这位女郎正是唐叔虞的母亲、姜太公之女邑姜。女郎祠里除邑姜之外,还塑了四十二尊侍女像,使整个殿内成了清一色的女人世界,彻头彻尾地把唐叔虞赶出了晋祠,唐叔虞祠堂一时间莫明其妙地变成了不知所云的女郎祠。又过了几百年,赵宋王朝灭亡后的元代,人们才在晋祠一个不显眼的地方又建起了唐叔虞祠,“女郎祠”则改成了“圣母殿”。
    再说赵光义的“断龙脉”。新建太原城时,按照赵光义“断龙脉”的意图,设计者把太原市所有的街道都修成丁字街,不准修十字街。因为“丁”、“钉”同音,用钉子钉破“龙脉”,使这里再也不要出反对赵宋王朝的人物。直至现在人们还可看到太原的丁字老街,原因就在于此。
    说到晋阳保卫战,我们应记住一位英雄——— 杨业。杨业,太原人,本是北汉名将,曾任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人称“杨无敌”。开宝二年赵宋军队第一次攻打晋阳时,宋太祖赵匡胤亲临晋阳城下,当时杨业正是守城将官,他曾出其不意地袭击宋军。宋军围城久攻不下,加上酷暑难耐,宋军许多士兵得了痢疾,无法再战,只好退兵。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军三下河东攻打晋阳,宋太宗赵光义亲临晋阳城下。当时杨业负责晋阳城东南面的防务,直到北汉皇帝刘继元开城投降宋军时,杨业依然在苦战。无能的刘继元在赵光义的威逼下,上城阻止杨业抵抗,此时杨业才在恸哭声中停止了战斗。从此杨业降了宋军。
    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赵光义派潘美为云雁(大同、雁北)路行营都部署,杨业为副,出兵雁门关外,收复失地。按照计划,杨业率部先行出发,诱敌进入陈家谷(今阳方口陈家沟)后,潘美率部设伏于两边夹攻,便可将辽军一举歼灭。但是贪生怕死的潘美见辽兵势大,便置杨业于不顾,自己带着部队撤离了阵地,导致杨业孤军奋战,整整拼杀了一天不见援兵,最后连自己的卫队都牺牲殆尽,在身负重伤十几处的情况下,他还在与辽军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被辽兵俘获,三日不食而死。其实,这等于是赵宋王朝出卖了这位保国忠臣。杨业死后,激起了全国人民对赵宋王朝的不满情绪,民间文人编成小说和戏剧“杨家将”,以弘扬杨家父子的爱国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