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微信无法退出:字词辨析(续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4:01:55


字词辨析(续3)

目 

 

78、“大肆”与“大事” 

79、“出生”与“出身”

80、“大约”与“大概” 

81、“单位”与“部门”

82、“耽搁”与“耽误” 

83、“但凡”与“凡是” 

84、“带领”与“率领” 

85、“短促”与“短暂” 

86、“讹诈”与“敲诈” 

87、“遏止”与“遏制” 

88、“发奋”与“发愤” 

89、“妨碍”与“妨害” 

90、“反思”与“反省” 

91、“反映”与“反应” 

92、“服法”与“伏法” 

93、“仿照”与“仿造”

94、“干涉”与“干预” 

95、“勾通”与“沟通” 

96、“贯穿”与“贯串”

97、“国事”与“国是” 

98、“宏大”与“洪大” 

99、“忽然”与“突然” 

100、“机会”与“时机” 

101、“即时”与“及时” 

 

78、“大肆”与“大事”

    “大肆”一词指无所顾忌地(做某事),放肆、放纵或任意妄为,用在一般动词前作修饰。“大肆”从事的事多为坏的、不正当、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后面多与“吹嘘、挥霍、活动、歪曲、攻击、屠杀”等词搭配,含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如“该企业大肆排放污水”、“公司大肆做假账逃税”、“海洋资源被大肆掠夺”等。

    “大事”除了作名词指重大事情外,还可当副词修饰动词,如“大事宣传”、“大事搜集”、“大事挖掘潜在因素”等。“大事”有大力从事(某事)的意思,在语义上似与“大肆”相近,加上读音接近,使用时极易混淆。

    其实,“大肆”与“大事”在语义上有较大差别。“大肆”强调动作主体不考虑其动作的恶劣后果,置道义、法律于不顾地从事不道德行为的事实。“大事”偏重于强调动作的客观性,强调主体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等用于某一事件的进行和实施。“大事”不带有明显贬义,并不强调所从事的事情的道德或合法性,修饰的动词多为“渲染”、“宣传”等中性词语。

 

79、“出生”与“出身”

    “出生”与“出身”并非近义词,它们的意义完全不同。

    “出生”是联合结构,出即生,生即出,“出生”即身体产生或生命诞生,是动词性的,指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如“出生地”、“出生日”、“出生证”等,“生”有生育、产生的意思。

    “出身”是动宾结构,“身”的本义是身躯,又指全身,引申为生命,“出身”指的是一个人的家庭背景或早期的经历,如“家庭出身”。“出身”还可表示人的地位、身份、职业、职务的来历,如“行伍出身”、“科班出身”等。“人生”指人的一生;“人身”指人的身体。两者区别明显,反映出“生”和“身”的不同含义。

 

80、“大约”与“大概”

    “大约”与“大概”都可用于不完全肯定的估计或推断,但“大概”的意义范围要比“大约”广。这两个词作为副词使用时在某种情况下可以互换,但是两者仍有一定区别。

    “大约”多用于对时间、钱款、人或物品等数量的不精确的估计。这个意思与“大概”的一个用法相近,因此用于对数量的估计时两词可互换,如“大约(大概)二十人”、“大约(大概)一万块”、“大约(大概)四十岁”等。“大约”在书面语中表示数量时,常可说成“约”。“大约”用于推测情况的用法较少,多用于书面语。

    “大概”的意思和用法相比之下丰富得多。除了表示数量上的估计(这与“大约”的用法相同)外,更多的是用于对事情或情况的推测,表示可能,如“我想他大概不会来了”、“大概没有问题”、“大概很不错”、“这事大概不难”等。除此以外,“大概”还可当名词和形容词用。作名词时,表示事情的概况或基本情况,如“复述故事大概”、“讲清事故的大概”。作形容词时,是指不十分详尽、大致,如“大概的内容”、“大概的数字”、“他大概地描述了一下当时的情况”等。这里是不能用“大约”的。

 

81、“单位”与“部门”

    “单位”和“部门”两个词,区别在于:“单位”指机关、团体或其所属的某一机构。例如:事业单位、直属单位。

    “部门”则指组成某一整体的相对独立的部分。例如:“这件事情要找出版社的发行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已就此事发出通知。”“单位”使用的范围比“部门”广,几乎每一个大大小小的集体组织都可以称为“某某单位”。

    “你是哪个单位的?”是问在哪个机关、团体、企业或事业实体工作。“各单位要及时把报表送上来。”中的“单位”是指某个机构中的部门。

    “部门”总是相对于主管单位来说的。例如,“您是哪个部门的?”是问对方在主管单位下面的哪个机构工作。

 

82、“耽搁”与“耽误”

    “耽搁”与“耽误”是一对近义词,都指事情因时间关系而不能得以正常进行或实现,都指停止进行或有所拖延,但两者在语义和使用上同中有异。两者都有“耽”,意为延误、迟延。在不同的组合中,两者所强调的重点不同。

    “耽搁”可以表示停留、拖延、误事三种意思。其中的“耽”是起因,“搁”是结果。词的重心在“搁”,主要指事情在时间上受到影响,在预期的时间内不能实施而暂时停下进程。被耽搁的可以是时间和事物,包括前途、前程、学习、工作、生产、功课、休息等,如“由于水害影响南下火车被耽搁”、“小麦播种进程几乎没有被耽搁”等。

    “耽误”中“耽”的结果是“误”,强调事情或人由于某种原因被拖延误事、出了毛病,从而造成消极的、不可挽救的后果,语义较重,如“家人迷信耽误抢救”、“彩票热过头耽误了工作”等。

从“耽误”和“耽搁”使用上的区别看,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耽搁”的宾语不能用于指人,只能指事,而“耽误”的宾语除了事还可以是人,如说“我们都属于被文革耽误的一代”。另外,“耽搁”后常可以与“下来、下去”等连用,强调事情在时间上的拖延,而“耽误”却不能说成“耽误下来、耽误下去”。

    如果后面仅是表示时间的词,仅表示因拖延或错过而误了事,这时两者是可以通用的,如“耽误(耽搁)了一天”和“耽误(耽搁)了许多时间”。

 

83、“但凡”与“凡是”

    “但凡”与“凡是”二者的释义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

    “凡是”的意义为总括某个范围里的一切人或事物,它强调指出在一定范围里的所有人或事物都没有例外,多用在句首。同时,句首用了“凡是”,句中一般都要有“都”、“就”或“没有不”等词语配合。如“凡是跟他一起工作过的人,都佩服他的工作效率。”又如“凡是符合规定条件的都可以报名”、“凡是董事会作出的决策没有不执行的”、“凡是劣等生命或东西,其特点就是数量多”等。

    “但凡”有两个意思,一是与上面“凡是”的意思相同,在跟名词性中性语搭配时,“但凡”与“凡是”可以互换。此外“但凡”还有“只要是”的意思,意为只要符合其所述范围内的条件情况就如何,因而它引导的是一个条件关系的从句,后面一般接动词短语,如“但凡是人都会这样处理”、“但凡有一点希望,也要努力争取”。

    由此可见,“但凡”的含义和用法广于“凡是”,可用“凡是”的句子,一般都可以用“但凡”替换,而可用“但凡”的句子,未必都可用“凡是”。

 

84、“带领”与“率领”

    “带领”与“率领”意思极为相近,都有领导、指挥的意思。但其具体词义范围及适用面却有区别。

    “带领”除了指领导、指挥外,还指给众多的人带路、引导,使后面的人跟随着行进,如“老同学带领新同学去办手续”、“家长们带领孩子参观了校区”等。如果仅有一个人,一般说“带”而不说“带领”。另外还指领导或指挥一群人进行集体活动,如“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科技馆”、“新班子带领全体村民致富”等。

    “率领”只指带领队伍或团体,所带领的人可多可少,但是对象不会只有一两个人,如“市长率领市友好代表团出访”、“主教练率领中国队冲击世界杯”等。这里的“率领”都突出了领头人的作用。“率领”这一动作的发出人是该组织的中心人物---领导人,是这一组织的核心。

    从适用场合分析,“带领”多用于一般的事情或在一般的场合,而“率领”则用于比较重要的事情、比较庄重的场合。

 

85、“短促”与“短暂”

    “短促”与“短暂”二者都含有“短”,都与时间的不长有关。

    “暂”的本义是时间短,与短的意义重合。因此“短暂”只是强调了时间上的短。可以说,“短暂”是“短”的书面语形式。因而时间上可以用很短来形容的事物,都可用“短暂”,如“短暂的一生”、“经过短暂的休息再次上场”等。另外,“短暂”虽是形容词,但也可像副词一样修饰动词,如“货币市场短暂关闭”、“网站因遭黑客攻击短暂关闭”等。

    “促”有“急”的意思,因而“短促”一词的含义除了时间上的“短”以外,还有急促、稍纵即逝、速度或频率较快之义。如可以说“他呼吸开始变得短促”、“他发出两声短促的惨叫”等。但是“短促”不可用在动词之前,如不能说“短促休息”、“短促度过人生”、“发动短促进攻”等。

 

86、“讹诈”与“敲诈”

    “讹诈”常指威胁恫吓,一般用于国家之间或集团之间,也可用于集团与个人之间。并多用于政治方面,同时这种行为又是公开的,如“核讹诈”、“大搞政治讹诈”、“进行战争讹诈”、“绝不允许本国遭到讹诈”等。“讹诈”的另一个意思是强行向人索取财物,这时“讹诈”侧重于寻找某种理由为借口来进行敲诈勒索,如“商业讹诈”、“一对夫妇藏匿孩子讹诈学校,终被警方识破”等。

    “敲诈”指依仗势力索取钱物或用威胁、欺骗手段索取财物,主要指通过威逼利诱的手段,包括掌握他人隐私或抓住对方把柄要挟对方交出钱财、依杖地位等恐吓对方以索取财物等。“敲诈”只与勒索钱财有关,与单纯的军事、政治上的恐吓威胁无关,如“广告公司老板被员工恶意敲诈6万”、“婚外恋引发敲诈案”、“假警察一晚敲诈千余元”等。一般情况下,“讹诈”多用于国家之间或团体之间,有时也用于集团与个人之间,但是不用于个人与个人。“敲诈”用得宽泛一些,常常是为着某种经济利益。

 

87、“遏止”与“遏制”

    “遏止”与“遏制”音义比较接近,都可指用猛力制止。

    “遏止”与“遏制”的共同之处是都有阻止的意思,即对某一现象或事物施以措施或手段,使之不再继续下去。两者的不同在于施加措施后事情或现象所处的状态或结果,这是由“止”和“制”的语素义决定的。

    “止”是指停止、阻止,使不再重复出现或使完全消失。“遏止”指立即用猛力阻止事物的产生、发展,使其完全受阻而不复存在,常跟“潮流、趋势、力量”等配合,多用于对别人,如“极力遏止仇杀和其他犯罪”。此处是希望完全改变仇杀或犯罪的现状,使类似事件停止再次发生。类似句子还有“遏止假文凭黑潮”、“遏止重复建设”、“遏止消费交易上出现的欺骗”等。

    “遏制”的“制”在这里的含义是用强力约束,即控制住、限制住。用于跟“情绪”搭配时多用于自己对自己或对行为者一方。因此“遏制”的含义通常是通过对宾语或对象的作用,使该现象或事物处于受控而不发展的状态,如“他遏制不住胸中的激情”、“她遏制不住心中的得意”。句中的“遏制”是使某事物处在控制之下而不使发展。“遏制”还指通过采取措施或强力约束而不让事态继续扩大或发展下去,如“中国实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等。

 

88、“发奋”与“发愤”

    “发奋”与“发愤”两词读音相同,意思也接近。

    两者的不同主要来自于“奋”与“愤”的不同。“发奋”强调振作精神,奋力自强;“发愤”突出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取成功。

    “奋”繁体字(奮)为形声字,中部形旁和鸟有关,本义指鸟儿振翅高飞,后来引申为振作、鼓起劲的意思,多用于指精神状态,有积极行动,情绪高涨地行动的意味,如可以说“勤奋、奋勇、奋力、奋勉、激奋、奋起直追”等。因而“发奋”指精神、情绪振作起来,投入某事、某项工作或事业,如“发奋努力”、“发奋有为”、“他发奋学习英语”等。“发奋”的使用范围比较广,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群体或国家。

    “发愤”的“愤”与人的心情有关,指因为不满意而情绪激动,如“气愤、愤怒、愤慨、愤愤不平”等。“发愤”只指个人,强调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某种向上的内动力,着重于下决心、立大志,突出有决心努力做成某事,如“发愤立功、发愤成才、发愤图强”等。

    “发奋”有时还可以说“奋发”,如“发奋努力”可以说成“奋发努力”,但在后接具体事件时多用“发奋”,一般不说“奋发学习”或“奋发攻读”。“发愤”不可能换成“愤发”。“发奋”与“发愤”可以通用的仅有一处:“发奋图强”与“发愤图强”。

 

89、“妨碍”与“妨害”

    “妨碍”与“妨害”两个词都有“妨”,“妨”的本义是伤害、损害,两个词的意义都与此有关,但在意义和用法上仍有差异。

    “妨碍”的“碍”,左边的“石”是形旁,本义为“如石立路中,形成障碍、阻碍”,因此“妨碍”的主要意思是阻碍、障碍,使某事不能顺利进行,“妨碍”的宾语多为“工作、学习、进步、交通”等,程度较轻,如“站在这里会妨碍别人工作”、“请不要妨碍病人休息”、“病人多吃保健品会妨碍服用药物”、“这个旧衣柜放在走廊里妨碍别人走路”等。

    “妨害”的意思是有害于、损害,指使事物某方面的利益受到损害,程度比“妨碍”重,“妨害”的宾语多是抽象的,而非具体的事件,如“妨害健康、妨害自由、妨害爱情、妨害和平、妨害利益、妨害生命、妨害团结”等。

 

90、反思”与“反省”

    “反思”与“反省”是一对意义相近的动词,使用时容易混淆。

    “反思”的意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即回顾已经发生过或出现过的事情的历程,并进行比较深刻的思考以求从中得出对今后有指导意义的结论或见解,如“反思中国股市PT现象”、“反思硅谷管理模式”、“哲学系举办反思人生文化节”等。以上句中的“反思”都是指通过对某一过去事件的思索达到对某一问题的崭新结论或认识。

    “反省”的“省”读“醒”,它的原义是检查错误,以求觉悟,如《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其中“省”为检查以前的错误。与“省”有关的词有“反省、自省、省悟、内省”等。

    “反思”与“反省”的最大不同在于是否犯过错误的前提上,“反思”思考的事情不一定有错误,而“反省”多是思考已经被自己或他人认为有错误的过去或历史。弄清了“反省”与“反思”的差别,我们就可以鉴别和判断句子的含义。如可以说“日本首相反省战争历史”、“数名机关干部停职反省”等,这里不难了解,“作反省的人”都曾是犯过错误的。同样道理,说“一学生对沉溺网吧作反思”和“反省成功与失败”,就不太合适了。

 

91、“反映”与“反应”

    “反映”与“反应”是一对同音近义词,因而人们很容易将两词混淆,张冠李戴。如“化妆品引起过敏反映”、“影片反应了七十年代人们的思想状况”等。

    “反映”的“映”是形声字,与太阳光线有关,本义是因为光线照射而显示出物体的形象,简单地说是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中的影像。因而“反映”的本义就是反照或反射,后来又用于比喻,表示通过人或事物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或显示出来,如说“本书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变化”、“比赛结果反映了他的真实能力”等。这些句子指某一事物体现了客观事物的状况或本质。此外,“反映”还有一个重要的义项,指把情况或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如“烦请你将下面的情况给反映一下”、“群众向党委反映了不少意见”等。“反映”还可以作名词,如“要及时听取群众的反映”等。

    “反应”的“应”有回答、应答的意思,因而“反应”的本义是人或物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作出的相应动作或发生的相应变化,如“药物过敏反应”、“产生了不良反应”、“说了半天也没什么反应”、“他反应很敏感”等。另一方面,“反应”还可指事情本身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等,如“他的演讲引起了不同的反应”、“大学生们对此事件的反应十分热烈”等。

    可见,“反应”强调的是事件在人身上所产生的影响,而“反映”强调的是事物的现象或事物的本质通过一个中介体表达出来或显现出来,因而两者有着很大区别。另外,“反应”可说“反应不过来”,“反映”则没有这样的用法;“反映”常常有直接宾语,而“反应”一般不带直接宾语。

 

92、“服法”与“伏法”

    “服法”与“伏法”两词都与罪犯有关,但它们之间却有着本质区别。如果将两词混用,有时甚至会酿成大错。

    “服法”从字面上理解,指服从法令,愿意认罪。即罪犯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服从法院的刑事判决等。一切犯罪分子有认罪表现即可称为“服法”。其内容可包括自首、投案、坦白交待罪行、戴罪检举他人以及其他改恶从善的行动等。如司法人员对罪犯说:“你只要认罪服法,接受改造,还是有出路的。”又如:“只有彻底认罪,才能真诚地服法;只有真正服法,才能加深认罪。”值得一提的是,“服法”在句子中常与“认罪”连用,因为认罪与服法是相辅相成的,认罪是基础,服法是行动。

    “伏法”泛指一切犯罪分子难逃法网,被擒拿归案后处以死刑,即“伏于法”。如将上述各句子中的“服法”换成“伏法”,那就错了。“伏法”一般在句中单独充当谓语,如“一批罪大恶极的重犯今天伏法”、“5名黑社会成员于前日伏法”、“邪教复仇者伏法”等。若是“伏法”(被执行死刑),就意味着罪犯已被剥夺生命,不能再说“只有认真伏法才能从轻处置”等。

 

93、“仿照”与“仿造”

    “仿照”与“仿造”都是动词,两者有许多不同。

    “仿照”的两个语素“仿”与“照”在组合方式上是并列的,“仿”是模仿,“照”是按照、依照,合起来即模仿并按照(去做某事)之义,在句子中后面还要接上动词,如“仿照办理”、“仿照范文的结构和要领来编列提纲”、“昆明湖仿照杭州西子湖而建”、“县乡人民代表大会仿照全国人大的做法组建”等。

    “仿造”中的“仿”是模仿,“造”是制造,合起来就是模仿而造的意思,词的中心在“造”。“造”的方式主要是模仿已有的成品,而非按照自己的思路和创见来造,因而模仿造出的商品或物品称为“仿造品”。“仿造”要花工夫制造,多用于大型器物、建筑物或较难做成的东西,如“球迷仿造冠军杯金杯”、“警方截获大批仿造的债券”、“有关部门严查仿造人民币的冥币”、“中国玩具畅销欧美被仿造”等。

 

94、“干涉”与“干预”

    “干涉”多属于强行过问,多用于指不该管而硬管,或要别人完全照自己的意愿去办,语意较重。如“干涉他人自由”、“干涉子女婚姻”、“干涉别国内政”等。进行“干涉”的人或主体多半是自恃具有足够强大的权力和力量的,因此才会强行插手他人的事。“干涉”的宾语多半是指法律上受到保护的,属于某个范围内的事务。因此,“干涉”一词多用于贬义。

    “干预”指过问、参与并加以影响,语意较弱,并非“强行”,有时是出于必须而采取的行动,如“政府已对此采取干预行动”、“央行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等。上述句中的“干预”行动并没有超过或越出自己的权限范围,完全是属于己方管辖的本领域事务,是出于客观需要而进行的过问及参与。“干预”一词的语义色彩并不含贬义,而是中性的。因此,对于有关部门履行职责的作法不可随便说成“干涉”。如说“校长课间干涉学生活动”、“董事会干涉员工保守本公司商业秘密的事”等,是不合适的。

 

95、“勾通”和“沟通”

    “勾”由“句”演化而来,最初的字形为两手执一弯曲的钩,后来写法为“句”。弯曲如钩的东西可钩物,“勾”因此就可作动词,又因“勾”中的“厶”是“私”字的本字,“勾”者,钩取私利也。所谓“勾通”,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暗中勾结、串通。

    “沟”从水勾声。原指水道,泛指类似水道的洼地或浅槽,如壕沟、山沟。水在一条沟里总会流到一起,这就是所谓的“沟通”。东汉刘熙《释名》中说:“沟,构也,纵横相交构也。”因此,“沟通”可用来比喻彼此相通。

    “勾通”和“沟通”是一组同义词,它们的基本区别在于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96、“贯穿”与“贯串”

    “贯穿”与“贯串”都是动词,指穿过或通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有时可以换用,如说“一根婚姻问题的主线贯穿(贯串)起几个故事。”但二者之间仍有差别。

    “贯穿”指穿过、连通之意,侧重于通过或穿过事物内部、中间。除了用于抽象事物,还可以用于具体事物,如“这条地铁贯穿整个市中心”、“子弹贯穿了他的头部”、“隧道贯穿座座山岭”、“通信电缆贯穿江底”等。这里的“贯穿”不能换成“贯串”。

    “贯串”的侧重点在于从头到尾连通、连接,串连一系列事物的始终,一般只用于抽象事物,如“亲情贯串上下文”、“作品贯串了众多的历史事件”、“高尔基的每一篇作品都贯串着作者的人格”等。这里的“贯串”不能换成“贯穿”。

 

97、“国事”与“国是”

    “国事”古指国家的政事或国家具体的事,今统指国家大事。一般都是现在的事或已经过去的事情。如“朱总理应邀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国事”的使用范围较广,且口语色彩较浓,中间还可插入其他成分进行扩展,如“国家大事”、“国家政事”等。

    “国是”专指国家大计即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根本大计,就是“国策”,一般是指长远的重要计划,是尚未实现的。如“中央领导邀请民主党派负责人共商国是。”“人大代表共商国是”等。“国是”属于正式的书面语体,使用范围较窄,语义上带有庄重严肃的色彩。“国是”结构紧凑,不能扩展或插入其他词语。因而可说“笑谈国事”而不说“笑谈国是”。

    “国事”除包括“国是”外还包括国家其它大事,如国家领导人变更、重要会议召开、重大灾祸等。

 

98、“宏大”与“洪大”

    “宏大”与“洪大”是一对同音近义词,这两个词的意思都是“大”,也都是形容词,但两者所形容的对象不同。

    “宏大”侧重于形容某物的规模,常用于建筑物、队伍、场面等,如“规模宏大的圆明园含经堂考古发掘现场对外开放”、“宏大的宇宙使人类显得如此渺小”、“国庆盛典的阅兵式气势宏大”等。另外,“宏大”还用于抽象的事物,表示雄壮伟大,如“宏大理想、宏大抱负、宏大计划、宏大的心愿、宏大的蓝图”等。

    “洪大”的“洪”是形声字,左边从水,它的本义是“大水”,因而“洪大”自然使人联想到滔滔大水,其巨大声响雄浑有力。所以,大而响亮、浑厚的声音即可用“洪大”来形容,如“该乐器用于乐队合奏时音量洪大”、“瀑布水声洪大”等。相对于“宏大”,它的使用范围显得较窄,绝对不可写出“洪大的志愿”之类的句子来。

 

99、“忽然”与“突然”

    “忽然”与“突然”是一对近义词,从词义上说两者接近一致,都表示在短时间内来得非常迅速,而且出人意料。实际上两个词虽然意义基本相同,但在用法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忽然”是副词,只能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前,用法比较单一而有限,如“我正要出去,忽然下起了大雨。”这里强调的是迅速。又如“他连个电话也没打来,忽然就出现在我的面前了。”这儿强调了他的出现迅速而出人意料。再如“这两天天气忽然冷起来了。”这儿着重于短时间内发生。

    “突然”是形容词,用法就宽泛得多,这也决定了它在句子中的多样性。除了在动词前作状语外,还可做定语、谓语和补语,如“突然发生爆炸”、“突然的变故”、“事情突然极了”、“发生得十分突然”等。这里的“突然”都不可换成“忽然”。

    作状语时,除了语意上“突然”比“忽然”稍重外,两者基本等同,可以换用。如“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停电了?”又如“天突然晴了”。“突然”在句子中修饰名词充当定语时,名词前可用“的”,如“情况又发生了突然(的)变化”。“突然”在句子中作谓语时,前面一般有“很”、“太”或者后有“极了”、“得很”等,如“天气变化突然得很”。“突然”还可在动词后作补语,这时前面必须有“得”,如“他的病来得很突然”。以上关于“突然”的这些用法,都是“忽然”所没有的。

 

100、“机会”与“时机”

    “机会”是恰当的、合适的、极好的时候,词义侧重于时间本身,突出是个恰好的时候,适用范围比较广,通用于口语或书面语。“机会”只表示一种可能性的机遇,和具体时间的先后没有直接关系,一般不能改成“时机”,如“千载难逢的机会”、“好机会终于来了”、“机会就在眼前”、“我想借此机会澄清一个事实”等。“机会”可能是别人给的,也可以是自己去寻找、去抓住。

    “时机”侧重于表示具有时间性的某种客观条件,而且一般都指有利的条件,常与“掌握、把握、成熟”等词搭配,口语或书面语都可用,如“掌握最佳时机”、“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切实把握出击的时机”、“耐心等待大盘反弹的时机”等。这里所说的“时机”不仅指适当的机遇,而且还带有时间性的暗示。如果过早或过迟,这个结果就不存在了。

 

101、“即时”与“及时”

    “即时”与“及时”从表面上看意义差别不大,都有立即、马上的意思,如“有问题应即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为你及时报道北京申奥的进展情况”,这里的“即时”跟“及时”完全可以互换。但这种互换并非是绝对的,在使用上有着各自的不同特点的。

    “即时”强调的是某个时间段立即出现、产生或做出的意思,侧重于与当时实际情况同步,如“即时新闻、即时报价、即时行情、即时股评、即时动态、即时消息、即时战略、即时信息、即时赛况”等。股票行情、新闻信息、赛况消息等都是在不断变化、更新和波动的,对它们进行的反馈也应该是不断更新的,而且应该是迅速作出反应的。因此,随着新情况的出现而马上作出反应,这是“即时”,强调的是“当时”,改成“及时”都是不合适的。

    “及时”强调的是不拖延,隐含着如果拖延的话可能会产生不利后果这层意思,如“幸亏我及时赶到了”、“老年人应及时排除悲哀”、“预防并及时查杀电脑病毒”、“及时改正错误”、“及时清除体内垃圾”等。

另外,“及时”还有一个意思是“即时”所不具备的,那就是指正赶上某个时候,正适合某种需要,如“抓得很及时”、“下了一场及时雨”、“你来得很及时”等。这里的“及时”绝对不能用“即时”来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