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学院网上缴费:中国网山西频道-太原古街巷介绍(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0:29:08
太原古街巷介绍(一) 爱自由旅游网 2006-07-10 15:12:48 星期一

一.坡子街


  形成的确凿年代,已无法知晓,但是,城民父老相传,这里早在隋唐之际,或是更早一些的时期便已形成集镇,是古唐明镇通往三交古城的必由之路。宋太平兴国年间,太原城创建之后,这里又成为太原城北门——怀德门外的城关街巷。直至明初扩建太原城时,其街才并入城中,成为城里的一条街巷。

  据老辈的太原人讲,早在坡子街形成之前,今坡子街一带是一个东北高西南低的黄土坡。后来一个有钱有势的人家,以为此处地形风水颇佳,遂购得此坡,辟建为祖坟,并在坟地安放两只石头雕凿的石狮子为守坟兽。这样,这片土坡便得到一个名字叫做“石狮子坡”。

  因石狮子坡地处南北交通要道之侧,年久日积,坡下渐渐迁来一些酒肆店铺,接待来往路人和行商,遂成一片热闹之所,渐成一道街巷,并将被名引作街名,得名“石狮坡街”,习呼“坡子上”。石狮坡街和坡子上的名谓,也不知叫了多少年,反正隋唐宋金元明,历经数朝数代,一直流传了千百年。

  及至明王朝覆灭,清王朝建立,清军攻占太原之后以为石狮坡街名不吉祥,坡子上习称又不雅,选改其名为平顺街。但是,新取的平顺街,既与人们多年来形成的习惯称呼,格格不久,又脱离了早年自然地理风貌的依托。所以,新街名终究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只能存在于书面文字记载和地方志中。

  民国初年,坡子上做为街名,被搬上反映街巷细貌的“山西省城详图”。民国中叶出版的《太原指南》一书,正式使用坡子街的名称,而后沿用至今。

  从某种意义上讲,时间是最有力量的。随着光阴的流逝,历史的变迁,当年荒凉的石狮子坡,早已被淹没,不为世人所知。而在太原城的发展史上,这条由石狮子坡发展到坡子街的普普通通的小街,则成为古城巨变的一个最好见证。


二.起凤街


  位于五一广场北部街心游园西畔的起凤街,是明初洪武年间扩建太原城后,由城郊圈入城内,开始形成的古老街巷之一。在当时,这条街地处府城的东南隅,其街面就缘南城墙根而自东向西。高大的城墙,斜坡形的马道,太原南门之一的承恩门以及巍峨的门楼,一字而就列于街南,近在咫尺。

  起凤街之名,据说是由唐代王勃《腾王阁序》中“腾蛟起凤”一词引得,因为在该街的东段北侧,即今铁路宿舍和太铁一小所在地,曾经是明清两代、上下五百多年间山西省的贡院。封建时代的帝王们,从山西选拔供自己驱使和服务的人才时,就是通过这里的贡院举行乡试,而山西全省的文人学子,在取得秀才的资格之后,就指望着经过贡院三年一试的秋闱,争得榜上有名,才能获得举人的功名,步入梦寐以求的仕途,完成由鸡变凤的脱胎换骨,产生质的变化,即所谓的“十年寒窗人未知,一朝闻名天下扬”。起凤街之得名,是读书人的一种良好愿望,哪一个参加乡试的人,不想由此得中?这似乎就是街名产生之因吧!

  据地方志书载,明清两代的山西贡院,建筑辉煌,“周围五百六十二步”。它雄踞起凤街头,面对城墙马道和坐落在城头的奎星楼,背负文瀛水,“规则洪敞”。其大门三楹,前立三门四柱石牌坊,坊额“贡院”,门额“开天文运”。

  整个贡院分东、西名点厅,东、西大栅坊,前版楼、明远楼、四座了望楼、大公堂、吏承所、弥封所、对读所、誊录所、受卷所、衡鉴堂、藻鉴堂、东监院、抡材堂、五径房、文昌祠、提调监试馆以及东西号舍八千余座。

  关于贡院的号舍,因明初科举无定年,贡院未问世,所以考场也没有定所,据记载考举的秀才也不太多。每次乡试多借府署或巡署为考场。宣德年间,这种借署为考场的形式,已不能适应太原和山西考生日多的科举需要,便占用都指挥使陈彬的宅地(今起风街铁路宿舍)建起了考场。逮至正统十年(1445年),又在这个地方正式建起宅院,以木板为质建成考舍四千舍座,当时的贡院占地50多亩。又过了一百多年,也就是到隆庆四年(157O年),才改木板考舍为砖石结构达六千多号。

  位于贡院大门两边的是参加乡试者点卯划到之所——东西点名厅。

  东、西大栅场,位于点名厅之后,是检查考生是否藏有夹带的地方。

  大公堂,是主考官对点卯受检查后入场考生宣讲考场纪律和要求的场所。堂阔七间,中是乾隆皇帝御制七律四首匾额。

  大公堂之后,东为供给所,西为吏承所。是专司考场各级监官所需和听候传唤的公务人员办公的场所。之后是封存试卷、领取试卷、核对试卷的弥封所、对读所、誊录所、受卷所。之后是检查、监督考场考生的衡鉴堂、藻鉴堂和东监院、抡材堂。再之后,即为提调试馆和如囚笼似的八千多所考舍(清道光年间号舍增至数)。

  从这些厅、堂、所、号的设置,就可窥见明清两代科举制度森严之一斑。但是,在那考场龌龊、士风日下的封建社会末期,制度尽管森严,程序尽管繁杂,而真正受制于考场规矩的,只是那些无钱无势、没有门道的白衣秀士。至于有钱有势的官宦之后和手眼通天的名门之子,照样上下徇私,相互舞弊,稳操胜券。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3),废除科举之后,五百多年来,“腾蛟起凤”“禹门鱼变辞凡水,乔木莺迁出故林”的贡院,顿失往日的光彩。先是阳曲县及太原府地方人士,在此兴办了“太原府中学堂”。后因太原府辖十县,首县阳曲,末县兴县,遂取首本二县县名的第一字为学堂名,更为“联合阳兴中学”。六年之后,山西省办的“公立中学堂”,亦在贡院创办。因此址原为省贡院,联合阳兴中学为太原府办,遂迁往桥头街。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公立中学堂,改称“晋阳学堂”。民国元年三月,改称“山西省立范模中学堂”,第二年八月又改“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简称“省立

  在原贡院兴起的省立一中,是一所英才辈出的学样。“五四”运之前,该校以“校规森严,秩序良好”饮誉三晋大地。“五四”运动之后,该校经过运动的洗礼,学生思想活跃,形成进取、钻研、理论联系实际的新校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和思想,率先在这里传播;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的第一个党小组,率先在这里诞生;中国共产党的山西第一个支部——中国共产党太原支部,率先在这里成立;山西省的第一个团组织——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率先在这里问世;载入太原史册的“反房税”、“沪案后援会”、“反会考”等革命运动,就从这里兴起。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高君宇,以及贺昌、王瀛、彭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从这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个昔日为封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所谓“腾蛟起凤”的贡院,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在山西的大本营,成为山西共产党人成长的摇篮,成为中国革命者荟萃的地方

  起凤街、贡院、省立一中,这个曾经引起无数人暇想的地方,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似蚊龙摆尾扶摇直上,似凤凰展翅腾空万里。我们祝愿你能为社会主义的建设造就更多的英才。升腾吧!起凤街!  


三.柳溪街


  在太原众多的街巷中,不乏美名,极富诗情画意的柳溪街便是其中之一。柳溪街,地处新建路北段西侧,东起太原动物园西门西侧,西至新建的滨河东路,直达汾河大堤。

  柳溪街的雏形,是太原解放后才形成的。在此之前,这里是旱西门外、旱西关西北的一片荒野坟滩。没人的蒿草,凸起的坟丘,散布于蒿草、坟丘间的狐穴兔窟……,一片荒凉苍夷的凄凉景象。

  是太原钢铁企业急速发展的需求,招得了冶金部第十三冶金建设公司的迁来,是粗矿的东北汉子们在此修房盖舍,辟建职工新居,使这片多年无人问津的荒辟之野,充满了勃勃生机,形成了这一爿土地上最早的街巷“旱西三巷”。当然,旱西三巷的得名,是以其地处旱西关附近而引得的。

  据地方史书记载,建国初期的旱西三巷,是在宋代的“柳溪”故址之上建成的。宋初,这一地带是太原城外西北隅的汾河荒滩。汾河常在这里决口,危害城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大约在宋天禧年间前后,并州知州陈尧佐为治理汾河水患,在汾河大坝之东,又套建环坝新堤五里,引汾水贯注其中,把它作为汾河洪汛期间的分洪缓冲地带。为了加固这段新堤,陈氏亲率城民植柳树万株于堤坝之上,建(木大)华堂、彤霞阁于众柳之间,于堤内汾河淤积的沙滩之上种荷植藕,取名“芙蓉洲”。使一个偏僻荒凉、人迹罕至、水患不息的荒滩,变为绿柳婀娜、荷叶田田、水光湖色、亭阁相映的自然园林,获“柳溪”之美称,成为宋金时代太原的风景胜地之一。每逢春和景明的时节,红男绿女,官宦城民,或泛舟于湖面,或涉足于亭阁,或漫步于柳荫,实是一处令人神往的乐土福地。元初太原府有名的和尚小仓月曾有诗赞美柳溪胜景。诗曰:“堤边翠带千株柳,溪上青螺数十峰,海晏河清无个事,画楼朝夕几声钟。”这个令人神往的柳溪一直在太原的大地上存在了300余年。

  元末到明清以来,昔日风景宜人、游人如鲫的柳溪,由于年久失修,战乱不息,湖塘逐渐被汾河的泥沙淤灌壅积,树木花草,亭台楼阁,或被砍伐,或被湮没。明初之时,已是断壁残垣,残花败柳,不堪入目。及至嘉靖年间,洪水冲毁堤坝,由此入城,连那些断壁残垣也冲之一空。

  “十年”动乱后,太原人民在古代柳溪,昔日早西三巷的故址旧地上,新建了宽广的大道、高耸的楼房,并于1982年更旱西三巷之名为“柳溪街”。

  根据即将实施的汾河绿化美化工程方案,将在汾河两岸重新恢复柳溪景区,人们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四.柳巷南路

 

  柳巷是太原城中古老的街巷之一,而由柳巷之名派生衍演的柳巷南路,则是一条问世不久的新街巷,屈指算来也就是四十余年的历史吧。

  柳巷南路成街于1956年,是在原大袁家巷、右字巷、地藏庵、麻绳巷等旧街巷的故址上拓宽、取直、打通的。在柳巷南路问世之前,今呈十字路口的钟楼街、桥头衔一字连通,与柳巷丁字相交。虽为太原的繁华之所,却并不畅通,向南行走极不方便,需东绕海子边,西曲四岔楼,浪费很多时间。柳巷南路打通后,一条北起柳巷南口、南达迎泽大街的交通干道,沟通了商业闹市与南部街巷的联系,为太原商品的流通、经济的发展、行人的方便,起到了积极的作

  柳巷南路,和其名字的内涵一样名符其实,街道内侧植有青一色的柳树。春日,嫩叶鹅黄,争相吐翠;夏日,柳絮袅袅,绿树成荫;秋日,枝条烟娜,迎风起舞;冬日,倩青斑驳,婆娑迷人,比老柳巷更妩媚,更动人。

  说起柳巷南路,离不开“长风剧场”,述及长风剧场,又使人想起晋剧名优筱吉仙和早年的“八旗会馆”。

  八旗会馆问世于清代中叶,那时往来于山西太原的各地旗人颇多,为方便之计,遂在中校尉营——太原府的中心地带,专门辟建了供山东德州、河北沧州、保定以及其它各地旗人,过往太原休息驻足、洽谈生意和集会活动的场所。因其专为满族旗人服务,所以名为“八旗会馆”,更因在这里长往的旗人,多属东北、河北一带的满民,遂别称“旗奉鲁燕会馆”。逮于清王朝覆灭前夕,八旗会馆已不似先前那样显赫,也接待除旗人之外的一些过往行人和商帮等类宾客。于是,晋剧的梨园弟子们便经常出没于此,在这里粉墨登场,唱念作打,成为一处名为会馆、实是剧场的地方。大约在民国17年(1928年),干脆将名不符实的八旗会馆废弃,取名“鸣盛楼”,成为省城名著一时的戏园。曾在这里登台表演的晋剧名派,已无法计算,而独占鳌头、久负盛名者,非筱吉仙莫属。

  筱吉仙,本名张宝魁,十岁从师学艺,初攻河北梆子,拜在名家张吉仙门下。17岁出科时,便名闻张家口、包头一线。20岁时转攻晋剧,熔晋剧、河北梆子、京剧唱腔特色于一炉,集小旦、刀马旦、花旦技艺于一身,文武兼能,神形俱佳,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创立了晋剧中的“筱派”艺术

  筱派艺术的成名,与“鸣盛楼”,即当年的八旗会馆是分不开的。筱氏来到太原后曾借用颓败的会馆自成班社,收徒纳弟,自编自演大批连台本戏,一时哄动太原,饮誉省内外,传为艺苑佳话

  而今的长风剧场,就是在柳巷南路成街的那一年,在原鸣盛楼的故址上重建的。这里曾接待过许多著名的文艺团体和表演艺术家,是五六十年代太原最著名的剧场之一。享有盛誉的梅兰芳剧团、上海京剧院、中国京剧团二团、四团、北京人艺及中央广播说唱团,都曾在这里为省城人民演出。著名的梅兰芳、尚小云、周信芳、马连良、奚啸伯、裘盛戎、李和增、郭兰英、侯保林以及丁果仙等艺术家,都曾在这里作过精湛的表演。柳巷南路及坐落在这里的长风剧场,为太原市、为山西省,接待了如此众多的名优名伶,太原人民是永远不会忘怀的。


五.旱西门街


  明洪武年间扩建的太原府城,共有两座西门,它们相距二华里左右。位于北边的这座就叫做“阜城门”,俗称“旱西门”。那条东起三桥街、坡子街,西穿旱西门遗址的街道,便因旱西门之称得名“旱西门街”。

  旱西门街,老太原们简称其为“西门街”。此街名与实际情况相悖甚远,这里不仅经年累月毫无旱象,而且是水丰泽茂,左右逢源——南濒饮马河,北临黑龙潭。所谓旱西门之称,仅是与比这里地势更低洼的水西门相对而言。

  旱西门街,成街于明洪武初年,原名“阜城门街”、“涂容四轨”,是当时太原诸多街巷中较为宽阔的街巷。后来,随着旱西门俗称的出现,遂逐渐演绎为旱西门街。

  多少年来,旱西门街之北,直到府城墙的西北角,是一片低洼的潮湿之地,城西北的雨水、污水,大多退积于此。荒草横生,积水点点,间或是一些菜田畦地。光绪十二年的水患,更使这里变为水乡泽国。水患之后,积水无法退去,加之后来经年雨水的退积,这里便成为太原城中最大的积水湖。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给这片积水湖取下了名字,南爿的这一片叫做“西泽河”,北爿的那一片叫做“黑龙池”,而将连通两爿之水的狭窄河道,称之为“黄河套”,这似乎是民国初年,或是清王朝与民国交接之际的事情了。

  太原解放之后,这里被辟建为“太原动物园”,往日的草滩积水,成为珍禽争鸣、异兽荟萃的乐园。经过这几十年的建设,太原动物园已经发展成一个汇集各种属科禽兽约140余种1200余只的综合性动物园。

  旱西门街西段南侧是饮马河,关于饮马河名的来源,今有两种说法。其一,明初晋王府护卫军饮马于此,故名。其二,清时为驻军饮马处,故名。何说为准?不得而知。至于饮马河的别称“文漪湖”,则是因此河距县、府学宫颇近,为兴文运而名之。

  时下之饮马河,水势远不及昔日。往日的鱼池,早已被平地而起的民宅楼所取代。在如今这飞速发展、寸土寸金的时代,不能直接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服务的饮马河,已被辟建为一座街形湖园,湖面小桥横跨,湖畔凉亭、水榭毗连,湖环周是高耸的居民楼建筑。这小桥、流水、高楼、亭榭以及往来的游人、高唱的票友,形成一幅新的生动的太原民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