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院游泳馆客服电话:读叶澜,说叶澜,评叶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43:24

读叶澜,说叶澜,评叶澜

默认分类 2010-05-05 20:13:26 阅读49 评论0   字号: 订阅

 

叶澜简介:

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兼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兼职,并兼任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自1984年以来,先后出版由个人独立撰写或他人合作编写的著作,译著及研究报告共10本,发表论文及研究报告近44篇。近七年来进行的"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究性研究"课题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深入的影响。先后获得过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首届曾先梓优秀教学奖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优秀著作一等奖等奖项。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读了叶澜教授的一些文章书籍,给我的灵魂很大的震撼和启发。如果你也是一名教师的话,不妨也先看一看,读一读她的一些话,再决定是否读她的书。不说能改变你以后的人生,至少能改变你今后的课堂教学吧!以下借用网络上已经整理好的东西与各位分享。

 

叶澜语丝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所所长、上海新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名誉校长叶澜教授主持的一个全国“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的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研究分三个层面展开:一是理论研究,重点在对现有的教育观念进行批判......

“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

 

                                 ——叶澜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叶澜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叶澜

 “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叶澜   “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叶澜,1999年8月25日,新基础学校第一次教学研讨会上

“教师要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叶澜,1999年9月8日,新基础学校第二次教学研讨会上

“让教师感受变化、过渡、发生碰撞,进行反思。”

“上课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状态,课堂组织形式要考虑实效性。”

     ——叶澜,1999年9月21日,新基础学校教学研讨活动

“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

     ——叶澜,1999年9月21日,新基础学校教学研讨活动

“把改革和实验看作我们共同的事业,共享创造,共同克服困难,改变被动、等待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

“反思、探索、创造成为真正改变课堂的动力。”

    ——叶澜,1999年11月16日,新基础学校实验小结会议

  “孩子表现出来的并不完善,但他有他的美,美就美在他的幼拙。”    “课堂是一种生活,怎样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主动地展示生命生命活力,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师生共同创造课堂生活。”

 ——叶澜,2000年1月17日,新基础学校教学研讨活动

“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掌握不同的教学重点,,形成教学的类模式。”

——叶澜,2000年4月10日,新基础学校教学研讨活动

“不研究学生,教师就会变成留声机。”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再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

“让主体选择,感受选择。”

“让孩子们想象时,老师要注意倾听和引导,实现推波助澜,促成动态生成。”

——叶澜,2000年5月8日,新基础学校教学研讨活动

“感受教师职业内在的欢乐、价值和尊严。”

——叶澜,2000年7月5日,新基础学校实验总结会

“教育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业,在创造过程中,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思想都得到发展。”

“每天的工作过程有成功、创造和发现的喜悦,教师的职业生涯才会成为重要的生命体验,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欢乐和享受。”

“学校的每个人都在追求主动发展,学校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在碰撞、痛苦、困惑和改变中,成为有智慧、有风格、有个性的新型教师。”

“让创造的智慧体现在“家常菜”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在永不止息的海浪涌动中,而不是飞溅出的浪花。”

“在新基础教育中,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反思者、群体合作者和自我更新者。”

“墙壁是学生生命的外化。”

 ——叶澜,2000年8月21日,新基础与教师专题报告会

 “我愿意做一个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冲浪者。”

“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新基础的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

“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

——叶澜,2000年11月25日,新基础教育全国研讨会专题报告

 辛勤的“园丁”为了整齐,好看,在修剪掉枝叶的同时,也修剪掉了个性和创造的花蕾。

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叶澜

读叶澜 新基础教育论有感

 

叶澜教授所说的,要用生命的动态生成观念来审视课堂教学。因为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生命意义的有机构成部分,是有个体生命价值。如何促进师生生命多方向的发展,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把人的发展置于中心位置,让教学设计脱下僵硬的外衣,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完全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预定安排,教学进程有时需要灵活改变,同时针对课堂教学中许多生成性的资源,许多闪光点,教师应该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由此,对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改变教育教学观念,不能墨守成规,继续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配合老师完成教学设计这一“剧本”的角色,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增强互动性,让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呈现多元互动。

 

  其次在关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纠正自己在教学设计中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同时对此过程中呈现的新目标实现“生成”。显然没有新过程的“生成”就难有最终体现学生成长上的目标实现“生成”。

 

  由此可见,只有完成教学活动的动态生存性,课堂教学模式才有真正的变革,才能突出教育过程本身的生命性。

 

  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对师生来讲是有无限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不仅仅是教和学,而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的生命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开放,这样的课堂教学是真正地在育人。

 

  教师是学生生命发展的激活者,是学生人生的对话者,只有师生全身心地投入,那么他们的生命才能在课堂上涌动和成长。

 

 

 

 

 

 

 

 

 

 

 

 

 

 

 

读叶澜新基础教育论有感

 

下班时间,我阅读了叶谰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这本书,对“新教育观念是新基础教育之魂”有了全新的认识,它包括三个层面:即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学生观,学校教育活动观。十大性:即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教育活动的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和综合渗透性,概括的讲就是“三观十性”,它看似简单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感悟之一来自于第一层面:即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的教育要“面向未来”。无论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个体的角度看,基础教育永远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所以,在时间的价值取向上,增强未来意识是新基础教育的重要观念。而对“生命性”的理解是:在现实的基础教育中常常忽视了对象是“人”,是具有世界上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的生命,忽视了教育是面对处在人生最重要时期的、具有奠基意义的“发展中的人”——青少年,同时,还忽视教师同样是一个有多种需要和能力、具有发展可能的人。强调基础教育要有远虑,不可只求近利。要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就是基础教育所要体现的“社会性”。

 

感悟之二是如何看待学生。在这一点上,根据以前的经验,总是把学生看作是接受教育的被动者,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或服从教师。而新基础教育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被动学习上升为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发挥出来,使学生实现智慧和才能的发展。同时,在新基础教育过程中,承认差异,关注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机智,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各自的特长和个性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

 

感悟之三就是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我的理解是“决战课堂”。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新教学理念,就要:1.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包括时间和空间)2.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3.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要求教师学会“倾听”。4.加强“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5.丰富课堂师生的互动关系。6.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搭建展示他们才能的舞台,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最关注的是生命的整体性和人的发展的能动性。可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是把学生当作一个生命体了吗?我以前始终都是把学生看作认知体,从来不会考虑,教育对于学生和教师生命成长的意义是什么。叶教授的话让我真正开始认真思考:怎样的教育活动是最利于生命成长的。首先我认为要改变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关注学生的表现,倾听学生的意见,开放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氛围,改变学生的发言方式,用“我有个建议”“我还想补充”,其次做好自我反思,就是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种种弊端进行思考,然后确定在以后的教学中该如何改进。出了问题,我不能只是一味的寻找学生的问题,也要反思自己。例如课堂上学生思想注意力的不集中,纪律的涣散,不能仅仅从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这个方面去反思,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难道不应该从教学方法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直观性,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上去反思考虑吗?一味地强调学生方面的原因,而忽视了自身的原因。以前我认为只要上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踊跃,看起来热热闹闹,这堂课基本上就算成功了,就可以说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想法。真正意义上的好课,不仅要看这种表面的活,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思维深处真正活起来,学生表面的活是基于他们经过理解而来的,而不是为了纯粹的表现。看来“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真的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在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探索,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悟化新基础教育的真正内涵。

 

 

 

 

 

 

 

读叶澜新基础教育论有感

 

每一次当我捧起“新基础教育”书刊时,我都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与愉悦。因为每读完其中的任何一篇文章,我都有一种被刷新的感觉,有种被提升的感觉,都足以引起我深深的思考,进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她的教育思想对我的教学有直接的引领作用,都是在告诉我怎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怎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体验到课堂焕发出的生命活力。

记得暑假的时候,曾经读过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当时因为没有课堂教学经验,所以感受不是太深,而今当我再次阅读她时,文中的很多观点都让我深有启发。文中的观点不仅新颖,却又实实在在的指出现在课堂上存在的弊端,而且还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想法和建议。我曾经也读过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专著,可是没有哪本书像这本书这样让我觉得这么亲近,从头至尾,她像一位长者一样娓娓道来,却又一针见血地指出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每一次,只要手捧她时,再浮躁的心也会立刻安静下来,潜入其中,感受课堂上生命的活力。

阅读这篇文章时,很多地方让我感同身受,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关于课堂中的情感体验的论述。依稀记得在师范读书的最后一个学期,老师在教我们怎样设计教案时,特别结合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设计三块:一是知识,二是能力,三是情感。于是毕业之后我谨记老师的教诲,每次教学目标总是三方面,缺一不可。可是,上完课我再回过来看看这三块实施得怎么样,却发现前两方面总是可以完成目标,可第三方面情感目标却总是觉得有些勉强,而课堂上似乎总是冷落了它,想得最多的还是前两块目标怎样达成。为了前两块目标达成得更好,我也想办法怎样在课堂上吸引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堂中。用叶澜教授的一句话说:“对情感的重视,实际上只是把它作为服务于学习的手段,是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当我此时读到这句话时,顿悟,相逢恨晚。那么课堂上的情感目标到底是指什么呢?叶澜教授告诉我,课堂上的情感目标指得是:“学生对己,对事,对他人,对群体的情感体验的健康与丰富,以及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这种情感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所以在课堂上,每每能够感觉到的被教师调动起的牵强的兴趣,也能产生勉强的感情,但正如中国一句古语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即使这节课学生按照老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所希望的那样,掌握了要学习的内容和相应的能力,但是总是觉得这节课缺乏生机和活力。原因是他们自发的情感还是没有产生,或者是刚刚萌发,却被老师设计好的教案“泯灭”了。而一节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师应该真正顾及到学生多方面的成长,师生共同活动中生成的资源,根据学生课堂上具体的行进状态及时地加以引导和启发,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会有真正的情感体验和体悟。这时候的课堂,才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这样的课堂才是动态的、有生命体验的、有价值的课堂。

归根结底,一节好课教师既要精心备好课,也要认真观察课堂中学生的状态,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细心感受他们细微的感情变化,不让每一朵智慧的火花擦肩而过,留住每个美丽的心情,让课堂因此焕发生命的活力

 

 

 

 

叶澜教授经典语丝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它能够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一种探索的精神,要有一种自我超越的精神。

“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校准备的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上的返朴归真。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改革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行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三是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叶澜教授对我们的提问

 

今天再次学习叶澜教授的作品。在文章里面,她向我们提出了很有思考意义和实践性的问题:

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

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

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

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

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

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

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

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

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

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

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

 

我也问我自己:这些问题,我都思考过吗?我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是如何处理的?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