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特有没有水上乐园:关于读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46:56

   

“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

 

    作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项具体举措,2010年4月至7月,中央国家机关广泛开展了以“读书与实践”为主题的群众性征文活动。随后出版了一本这次征文活动的优秀作品集《读书与实践》,编者将这些文章认真梳理,分成启智篇、明理篇、养性篇、博闻篇,记录了中央国家机关部分党员干部读书的心得感悟,字里行间散发着浓郁的书香气息,跳动着思想的火花。通过分享读书心得,相互交流、相互激励、共同提高,正是这次读书征文活动的意义所在。

  加强读书学习,是中央国家机关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履职能力、胜任本职工作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学习是进步的根基。古今中外,一切有作为、有成就的人,无不得益于勤奋学习”。温家宝总理也指出,“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对此,我有几点体会。

  一是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增强读书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志。选择了学习,也就选择了进步。中央国家机关党员干部是否重视学习、认真学习,是否注意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是有没有党性和党性强不强的重要表现。要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态度,把读书当作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端正学习态度,转变学习观念,养成勤奋学习和深入思考的习惯,以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尽量多学一点、学深一点,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不断优化知识结构,通过学习促进工作,通过工作推动学习。

  二是学会把握重点,在读书学习中完善自我提高能力。读书学习是无止境的,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就要着眼于提高理论素养来读书,着眼于做好本职工作来读书,着眼于完善知识结构来读书,着眼于提升精神境界来读书。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党史的学习。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通过深入学习,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全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光辉奋斗历程的记载,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智慧结晶。认真学习党史,深入研究党史,可以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三是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实现读书学习的根本目的。读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思考认识的过程。要重思考,养成边读书学习边思考的习惯,善于带着问题读书学习、结合实际工作读书学习,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读书学习的目的是实现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深刻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认真研究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提高依法行政和应对危机挑战的能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体现学习的成效。

  北宋诗人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中央国家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理应积极主动地读书学习,摒弃浮心躁气,持之以恒,为全社会读书风尚的光大作出表率。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杨衍银

 

 

兴读书之风 做学习表率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学习型党组织。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大兴读书之风,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精心组织者、大力推动者,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领导干部。只有这样,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更有价值、更为精彩的人生。

    一、读书是坚定信念、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

    近两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就读书问题多次发出号召。领导干部承担着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使命,是治国理政的中坚力量。面对社会深刻变革、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的新形势,领导干部只有通过读书学习,始终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才能使自己在政治上成熟起来,自如应对各种风险和复杂局面的挑战与考验。

    书籍是知识的载体,读书是学习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读书,能够帮助我们走出自我的狭小,畅游历史的长河,触摸时代的脉搏,观照广阔的生活。李大钊、邓中夏等中国革命的先驱,正是在阅读《共产党宣言》等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后,才最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今天,我们也只有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通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谛,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自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我们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既要从总体上把握,又要从各个方面进行钻研,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认识水平,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重大政治理论问题上明辨是非,树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

    对一名领导干部来说,道德品质的升华、政治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读书学习。北宋诗人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读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品位。它能使我们开阔眼界、怡情养性、精神充实、智慧丰富,使我们加深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远离低级趣味,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认真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能够产生激浊扬清、清雅脱俗的精神力量;阅读方志敏的《清贫》,能够感受一位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为了追求真理和信仰,可以献出宝贵的生命!有益的阅读能使我们不倦地追求人格的提升,追求廉洁心态,甘于清贫,为民谋利。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兴趣空间是有一定排他性的,不用高雅兴趣去占领,就会被低级趣味所占据。在现实生活中,对读书有浓厚兴趣的干部一般来说都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志趣高雅,不屑于灯红酒绿;而那些纵情声色、腐化堕落的腐败分子则多半对读书学习没有兴趣。放松读书学习,特别是理论学习,淡化或忽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已经成为腐败分子的共性。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很多,只有通过加强读书学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才能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

    阅读是生命的一种光合作用,生命的质量需要用阅读来锻铸。人的精神可以因阅读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却要面临那么多的挑战,这力量从哪里来?就是读书。回首几十年来的工作实践,无论在基层,还是担任领导职务,是读书这一爱好拓展了我人生的宽度,使精神变得更充实,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快乐。我深切体会到:做一个读书的人,就是做一个幸福的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读书对加强自身修养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少一些浮躁喧嚣、多一些笔墨书香,少一些吃喝玩乐、多一些知识文化。要把读书看作是最健康、最高尚的消费,把书籍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坚持以书为伴,通过读书学习来完善领导方法,改进领导作风,提高领导艺术。

    二、读书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的必然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领导干部必须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工作能力。一定程度上说,领导干部的好思路、好办法、好决策,都离不开知识积累。只有加强读书学习,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要求、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态度,才能认清科学发展大势、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统领科学发展全局、创造科学发展业绩。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特别是近50年来,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的书,才能够用一辈子;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辈子学习,否则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有学者指出:“21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原有的知识和本领面临严峻挑战,势必出现“知识恐慌”、“本领恐慌”。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对经济、科技、法律、哲学、历史、文学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做到博采众长、厚积薄发,增加知识储备,拓展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要通过读书学习,显朝气、养才气、生灵气、筑底气,增强战略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要在读书学习中寻找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应对之策,探究深化科学发展的有效之举,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领导干部的视野是否开阔,对于自己分管的工作是否熟悉,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率与效果,甚至影响到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的发展。而读书学习对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学而优则进,学而优则胜。要想跟上时代潮流,掌握工作的主动权,领导干部就必须增强读书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常思能力不足,常找学习差距,扎扎实实地学习履行职责所必需的各种知识。领导干部只有在读书学习上比别人多下功夫,才能用知识的力量推动自己更快进步,才能有工作中的胜任、自信和从容。

    三、领导干部要有好读之心,更要有善读之举

    领导干部既要有好读之心,更要有善读之举,要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真读还是假读,巧读还是死读,效果大不一样。只有静下心来,用心读书,潜心钻研,才会有所收获;反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甚至敷衍了事,就不可能有收获和提高。

    要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和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领导干部在对待读书学习上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强的决心和顽强的意志。要自觉地把读书学习与工作、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统计数据显示,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有较强烈的读书需求,但工作太忙、应酬过多成为影响读书的最主要因素。客观上讲,领导干部忙,应酬多是实情。但是,“没有时间”不应成为借口。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在这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毛泽东同志无论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日理万机的建设岁月,甚至在弥留之际,都手不释卷,让人高山仰止。邓小平同志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曾用功苦读《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一书,十分珍惜读书学习时间。美国总统尼克松有句名言:“所有我认识的伟大领导者几乎都是伟大的读书者。”当读书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生命中的重要事情时,就可以找到读书的时间,就会产生持久、内在的动力。要树立快乐学习的理念,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保持经久不衰的学习热情。

    要有选择、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读书。阅读穿越时空,为人类开辟了一个遥望世界的无限星空。但书籍浩如烟海,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书籍又好比饮食,不同的饮食结构往往造成不同的营养结构,不同的书籍也会造成人不同的精神结构。我们不仅需要全面加强读书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地读书学习。如果看到什么就读,拿起什么就翻,显然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要立足本职岗位,从实际出发,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多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书,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工作能力较强、又富有人格魅力的领导。要在宝贵的读书时间里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要像温家宝总理指出的那样,“读那些有闪光思想和高贵语言的书,读那些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下来的书。”多读那些能够激活感性、启发知性、锤炼理性的好书,多读原著、多读划时代的理论著作、多读经典。对于中国古代和西方的一些书籍,还要注意取其精髓,去其糟粕。

    要善于在读书学习中积累知识、思考问题。读书学习是一个知识、经验、智慧积累的过程。古人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领导干部只有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充实提高,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信手拈来,运用自如,触类旁通。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和思考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边阅读边思考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结合点。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学与思的统一,坚持学以致用,学会用敏锐的眼光洞察新形势、用开放的理念谋划新思路、用务实的态度探索新方法。

    总之,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带头读书学习,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才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读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促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广泛开展,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夯实基础。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苏荣 中共江西省委书记

读书与美容
■王涛

  读书不是美容术,但读书似乎又与美容有关。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然而书籍不是口红摩丝美容霜之类,可以涂抹卷烫,何美容之可言?山谷有说法:“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林语堂先生认为,所谓“面目可憎”不可作面孔不漂亮解,“若欲求美男子小白脸尽可于跑狗场,跳舞场,及政府衙门中求之。有漂亮脸孔,说漂亮话的政客,未必便面目不可憎。”可知“面目可憎”的真正原因是“尘俗生其间”,读书美容的作用自然是祛除俗气了。以读书来涵养性情,展露于外的自然是一种儒雅的书卷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俗气之无是最为难得之美。李笠翁有过给美人打分的戏说: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态等于三四分。我想,这里的姿态当是指气质风韵。容貌爹妈可以给,但气质风韵爹妈却给不了,要想得到就只有通过读书的渠道了。所谓“大家闺秀”绝非就是说模样好,更多的还是指有过较好的文化熏陶。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某些人是模特儿身材,并不乏玉容花貌,只是一与接触,却粗俗不堪,令人作呕。而某些人雍容典雅气质非凡,有的长者年逾花甲而依然风度翩翩卓尔不群,似有一种沉积在身的力量吸引着你感染着你。        

  读书能美容还在于读书的过程具有稳定人的情绪,调节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等作用。《韩诗外传》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的闵子骞拜孔子为师。刚开始时,闵脸色干枯,但过了一段时间竟变得红润起来,使孔子大为奇怪。据闵子骞说,他在没读书之前,一心想着要做达官贵人,因此寝食不安,脸色为之枯槁。如今静心读为人处世之书,能辨是非、知美丑,因而心平气和临事不惊,脸色自然变好。这说明读书能让你纾解愁结、淡化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入到“俯仰终宇宙,不乐复如何”的忘我境界。心情舒畅必然身体健康,于颜面就会像闵子骞那样容光焕发。

读书的确是一种通过治本而达到治表的美容术,尽管当今什么脂什么霜层出不穷,但请君切莫忘了读书是一种受益永久的美容方法。

 

“惟有书色艳比西子”:读书与养颜

 

 读书与养颜本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件事,但按照马克思唯物观的说法——一切事物都是有联系的。其实啊,读书就好像家里老妈子的老火靓汤一样,需慢慢熬,久而久之就会熬出其养颜的功效来了。

梁武帝萧衍说过“三日不读谢玄晖诗,便觉口臭”,可见谢朓的诗有一定的抑制口腔分泌之功效;宋人黄庭坚也说过“三日不读书”就会感觉自己“面目可憎”,明白这个道理后,如果洗面奶生产商还不大量销毁黄庭坚文集就等着倒闭吧;古语曰“腹有诗书气自华”,证明了读书其实还是有潜在的药用疗效的,你不见病入膏肓的人吃了千年灵芝后脸上才能泛出这种难得华丽的光彩吗?

    理想的生活状态应该有其读书规则的,好像使用化妆品饰物一样,也知道头喷发胶,口涂唇膏,脸饰薄粉,身着靓衣,手戴金链,脚踏青云;夏日会涂上防晒霜,冬来会抹上润肤露。那读书当然也有其法门了:朝读刘墉的短小文章,闲淡心境,在百忙的节奏中劳逸结合,有益心肌健康;午餐前可以读读毕淑敏的散文,好像清蒸竹笋,读后胃口大开;午餐后读韩石山的评论,鞭笞丑态,饭后感觉解恨,颇有帮助消化、养胃益脾;下午饭前读读豪放派的词,宛然听一曲《英雄交响乐》,抖擞精神抗拒疲劳;下午饭后适宜引壶细酌,品一篇梁实秋或者林语堂的小品文(当然啰,梁实秋的《男人》首段切不可读,否则会浪费国家粮食),有轻松经脉、舒筋活络之功效;晚上则适合读读归有光的古文,读读蒲松龄的《聊斋》,黄卷青灯,别有一番幽情,帮助睡眠治疗失眠、减轻胸闷心烦和治疗神经衰弱、坐骨神经痛等久治不愈的症状,使人第二天精神焕发、充满活力。

    这样你还敢否认读书和养颜没有必然的联系吗?相信了吧?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许多已步入中年的人为了掩饰衰老,开始花大力气、大投资进行仪表修饰,美容、美体、化妆,常有人一掷千金。人们有能力修饰自己,使生活更美好一些,这本无可厚非,但人们发现,虽然每周去美容院做护理,自己美好的容颜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美容手段只能减缓皮肤表面的衰老,却不能使人的精神面貌保持青春。

    常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读一本好书就等于结识了一位良师益友,在许多良师益友的帮助下,你的人生态度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变得越来越达观,琐碎小事就不会缠绕你的头脑,是是非非也无法扰乱你的心灵,你的脸上就会写满幸福、平和。

 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人,每天揽镜自怜,叹息年华逝去,希望留住青春,却不知青春是留不住的,能留住的只有内心世界所焕发出的光彩——气质。许多人羡慕那些有脱俗气质的人,舍本逐末地在各方面模仿他们,却不知回过头来多读书,才是根本的变化气质之道。

    有人说,现在太忙,以后有时间再读。而人的大脑任何时候都不会处于空白状态,意识活动时,潜意识也在活动,积极的心理意识不去占主导地位,消极的心理意识就会迅速占据优势,一旦诸如懒惰、自卑、猜疑、嫉妒、势利这一类的消极的心理意识占据了优势,那么你就会逐渐习惯这种消极的状态,直至你脸上写满这些东西,甚至于在体态上也表现出来。按唯物辩证法,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所有事物都在变化中,无论人们的主观、客观乃至万事万物,不生长就衰落,若是你爱惜自己的容貌,不想让它衰落得一塌糊涂,那么就通过读书让你的心灵充满生机吧。只要你好读书,读好书,你所获得的将不仅仅是外貌的平和可人,还会有许多许多。

    大凡说到读书,世人都明白它有许多妙处,古今文人骚客妙笔生花各抒高见。但说读书可以养颜,恐怕就没多少人相信了。

    一个人的美,无非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美——容貌,二是内在的美——气质。前者是与生具有,父母给予而无法改变(当然现代人工美容手术什么都可以改变,但失去了自然的美);而后者表现的美感尤其动人。

    读书,修心养性,是培养气质的最佳方法,知识的武装能让一个容貌平平的人光彩照人,而让相貌俊美的人锦上添花。

    不是吗?有的人粗看很平常,是在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海中看一眼就会忘掉的人,但与他(她)熟悉后,其丰富的知识结构,敏捷思辩的谈吐,温文尔雅的性情,真正让人赏心悦目。忍不住再看一眼,发现原来这个人小小的眼睛充满了睿智和灵气,虽身材矮小粗胖,但觉得他(她)很美,俗话说:“一白盖三丑”,而我看读书却可使一个人平添三分清秀,和美容有着妙曲同工之处。

    男人们经过读书熏陶,周身有股书卷气,人皆喜与其交往。岁月如河,人生如歌,境界是神仙般修炼出来的。人生的经历就像是一本书,一个人的神韵就是如此累积而成。

    而女人更需要读书美容,常见貌若天仙下凡的女子口吐秽语,那感觉如同吃了苍蝇让人生厌。像李清照、蔡文姬这般情才俱全的女子,能千古流芳,受世人的仰慕,那都是读书的惠泽。

    我对镜顾影,上天没有赐与自己姣好的容颜,脸上是岁月的打造留下的条条皱纹,还有什么可挽回容颜的逝去?学着读书养颜吧(当然前题一定是好书),躲避都市的尘嚣,避居郊野,也许有一天早上起床,突然发现自己返老还童,变成嫦娥一般,呵呵,醒来原是一梦!

    据《韩诗外传》载,春秋时,鲁国闵子骞(qian)拜孔子为师。刚来时,他脸色干枯,过一段时间竟变得红润起来,孔子大为奇怪,问原因,闵子骞说,没读书之前,我一心想做达官贵人,每日寝食不安,脸色就枯槁。如今静心读为人处世之书,辩是非,知美丑,心平气和,临事不惊,脸色自然就好了。

    这个故事说明,读书涵养性情,益志搏德,一种儒雅的书卷气自然展露于外。读书纾解愁结,淡化名利,使人进入忘我境界,心情舒畅,身体健康,颜面必然容光焕发。读书稳定情绪,调节精神,陶冶情操,通过治本来治表,骨子里透出灵气和锐气。语言谈吐流露出香味,精神、气质便透着柔质的美感。

 许多先贤认为读书能够美容,古来就有“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腹有诗书气自华”、“惟有书色,艳比西子”等说法。

    林语堂先生认为,“面目可憎”的原因是“尘俗生其间”,读书美容的作用是祛除俗气。李笠翁先生给美人打分说,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七分,六七分容貌缺乏姿态等于三四分。他说的姿态是指气质风韵,是一种难得的脱俗之美。

    一个人的美表现在多方面,除了相貌和外表,还有更重要的是精神和内在。博览群书,饱学厚识,可以遮掩身体上的缺陷,许多读书人虽然长相不敢恭维,但风度翩翩,卓尔不群,有一种沉积在身的力量吸引和感染着人们,光彩照人。

    古人把美容归功于读书明理,为我们开了个良方。今天,读书仍是获取知识、增广见闻、提高才干的重要途径。多读书,读好书,读出宁静心态,从容心情,理智头脑,开放胸怀,充实人生,照样魅力四射。

    读圣贤经典,到中国文化源头的花园里,品淡淡书香和人生哲理,拉近与人距离,增强凝聚力。读好文艺作品,让思想流淌在形象与抽象的河川上,懂得什么是真善美、假丑恶。读人物传记,与伟人对话,和崇高交流,知晓古今,纵横东西,从伟人身上汲取力量。读科技图书,视通万里,驰骋宇宙,明天地之奥秘,察世事之变幻。读优秀管理图书,使工作方法更有艺术性。结合工作性质,读相关书籍,成为某方面专家。

    读书是最高档的养颜补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饮食珍贵文字,修缮自己灵魂,日益强壮,不再缺钙、孤独和软弱。人只有在书中才能体验出生命滋味,让身体得到运动,大脑得到运转,心灵得到酬劳,改变人生气象,永葆青春活力。

    大仲马说:“人生就是不断的等待与希望。“生命肌体成长会催发脸上皱纹,但读书渐入佳境会变得睿智、豁达、优雅而美丽。尤其是在物质心态喧嚣时代,静下心来,与书为邻,以书为有,直接走入书的灵魂,从中获取知识,开阔眼界,蕴蓄精神,是一种时代美。(鸣翥)

来源: 光明博客

 

读书使人优雅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安徽 金肽频

  毕淑敏有篇文章《读书使人优美》,我觉得她说得还不够,只说出了读书对人七分的作用。使自己变得美好,是每个人的天然愿望,在此方面,唯有读书使然。美好着重于人的心理状态与仪态姿势。我认为,读书带给人们的除了这两点重要之处,它还可以加深人的道德修养与精神内涵,使人变得优美高雅。

  对于女人,读书可能是一种简单而又高效的美容。自古以来,这方面就不乏著名例证。钟离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丑女,然而她饱读经书、贤惠淑德,令齐王折服,被封为后。至今仍传有“无盐娘娘长得丑,她为齐国定邦基”的美谈。历史上读书使丑女变美的经典故事至今仍在影响着现代女性的行为方式,但似乎也变得有限起来。尽管女人的美丽是天生的,但后天的环境也是一个致命的影响。试想,一位女士穿戴高档,涂脂抹粉,珠光宝气,形象足以和明星媲美,但若她一开口,就令人倒胃,那她何谈高雅之有?相反,尽管你眼前的女人相貌平平,甚至丑陋,但若你看到她掩卷而读,睫毛低垂,暗波在眼,你不觉得这样的女人也很可爱么?丑女和美女相论,是需要细节的,是需要精神这个大层面的。古人黄庭坚也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看来,读书是使女人变美的一个不老法宝!

  罗曼·罗兰也曾劝导女人多读些书,说多读好书是女人唯一的美容佳品。但现在一些女人喜欢看的是时装杂志和生活休闲之书,在流行中间行走,读书的方法讲究快速。甚至有些女人把读书当成了气质的时装。这样读书对生活有利,但不一定对精神有益。真正的阅读应该是思想性的,启发式的,一本好书在手,犹如良师在家,与高贵的灵魂促膝交谈,与智者进行着深层的精神对话,从而使人思考问题时能从理性中进出,拓展了女人狭隘的胸怀,把眼界变成了世界。

  如果说,读书能使女人变得优美雅致,那么男人读书,应该变得优美高雅。社会角色的区别,要求男人在读书时,不能仅仅以打发无聊为主。也不能像女人那样,可以用读书为自己美容。因此,男人读书应该增加自己的智慧与幽默,增加心胸的宽度与广度。读书是男人摆脱平庸最好的办法,不会在辽阔的世界与漫长的时间里迷失自己。因此,我读书时,常常喜欢把自己带入一种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关注纷繁的世界对人内心的袭扰,谋求自我的灵魂充实与精神生长,从而追求一个高远的人生信念。

  男人读书比女人读书应更注重选择性。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的大师,只有你在书中与这些大师们建立了真正的友谊,他们才会带你神游其中。你享受到的不但有思想的快乐,还有精神上的上升。要知道,女人最不喜欢的就是不读书的男人。明代诗人于谦曾为此写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他本人就是一位清静读书的实践者。当代的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今寿高九十有余,依然思维敏捷,鹤发童颜,他靠的是哪门秘方?读书。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与豁达。

  读书还是改变人生匮乏、贫弱、苍白状态的好办法。它改变的不但是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而且使你不断地增长职业智慧,使你的事业闪耀着睿智与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对于女人如此,对于男人更是如此,唯有读书能够使你远离平庸,使你呈现出美丽与优雅!  

 

读书与气质●高国春

  气质是一个人内在涵养或修养的外在体现。气质不只是外表,而是内在的不自觉的外露。气质与生俱来,难以改变。曾国藩曾对儿子曾纪泽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可见,读书的作用不只是能获取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

  宋人黄山谷曾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面目可憎,对人语言无味。”这不是说读书多了,便会变成美女俊男。而是不读书,即使美女俊男,与他交谈,眼前的俊美,也变得风韵全失,索然无味,也觉得辜负了一张好脸,并且觉得面目可憎。

  读书是一种精神的跋涉,能造就一种文气,这种文气是靠平时读书滋润出来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一个人的心灵若能得到知识的浸润,就会生出许多灵气和色彩。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管你现在的生活状态如何,读书都是提升魅力的重要路径。读书,使我们的精神不再贫乏,人生不再孤独;读书,使我们成为达事理、明善恶、辨美丑的人;读书,使我们气质脱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我们在感叹、欣赏别人的优雅气质时,心动不如行动,让读书成为自己的自觉选择和终身爱好。自己的长相不能选择,但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润物细无声的滋养来让自己拥有优雅的气质,让自己魅力四射,从而拥有自信,创造美好的未来……

 

读书五要
———与师生共勉
吴绍麟

    书,是人类智慧心血之结晶,经验教训之凝炼,精神生活之财富,言谈举止之指南。提高自我,充实自我,学以致用,指导实践,继承创新,是读书的目的。如何取得好的成效,在于掌握必要的读书方法和窍门,对此,先辈们早有深刻体察和精辟的论述。前人的智慧、经验、教训,是启迪后人少走弯路,多点收获的治学要略。
    前人善于读书的方法、窍门、经验非常丰富,归综起来,大体为“五要”。
    一、要循序渐进
    读书无捷径可走,即使是过目成诵者,也须逐字过目,方有可能成诵。对于循序渐进,早在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就已作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清末学者阮元,不敢恭维一目十行者,他说:“世人每矜一目十行之才,余哂之。夫必十目一行,始是真能读书也。”先贤老子,学者阮元之语,都是对读书要循序渐进的谆谆教诲。循序渐进,是再聪明的人也违背不了的治学规则。一目十行的读书者,不能说绝对没有,即使有,也只会是食而未知其味。欲知其味,就应如阮元所言,须十目一行,深入研读,耐心咀嚼,反复回味,方可“炼成锋锷真关学,历尽艰难始算才。”(清末大臣端方诗句)
    二、要锲而不舍
    有深奥哲理的书,有科学远见的著作,以至诸多文史之类的经典,因受某些因素的制约,可能一时读不懂,难明其意。正确的态度应是迎难而上,敢于攻坚。对此,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况曾作过深刻的比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近代词人冯煦也曾形象生动地把读书比为:“行而不舍,若骥千里;纳无所穷,如海百川。”著名作家林语堂对不爱读书且借口推托时日的行为,曾作过辛辣的评述:“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去,不如等待到来年。”他语重心长地说:“其实读书是四季咸宜,古人所谓‘书淫’之人,无论何时何地读书皆不释卷,这样才是读书的样子。”人生启蒙教育阶段,常念叨的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如囊萤,如映雪”的读书精神;毛泽东主席不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和平建国时期,直到垂暮之年,总是抓住日理万机的点滴余暇,如饥似渴地读书,且做到深钻细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们靠“锲而不舍”的自学而成就了伟大事业,实现了远大抱负。他们可谓“锲而不舍”的典范。
    三、要养成习惯
    俗语道:“懒惰容易勤勉难,习惯成自然。”作为人生,就私而讲:上为父母,中为自身,下为后代子孙;就公而讲: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人类文明事业的发展,都应该立志学习和继承前人积淀起来的知识。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须要志趣作先导,毅力作基础,目标作动力,三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北宋诗人,著名书法家黄庭坚对于懒惰读书者曾作过尖刻的讥讽,他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颜元则说:“余生无过人处,只好读书。忧愁非读书不释;愤怒非读书不解;精神非读书不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
    追溯历史,看看当代,凡有大作为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无不具备良好的读书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是人生成就事业的梯子。
    四、要善于笔记
    人们知识的积累,仅凭脑子去记忆是有限的,要有一定的辅助手段加以帮助。虽然当代人靠电脑这种先进载体储存知识,省了许多功夫,效率提高许多倍,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采用前人作读书笔记以积累知识的办法,还是很有必要的。司马迁从青少年时代就随父游历全国,所见所闻极为丰富,接触到众多的文史资料,随手作轧记;读书阅档亦是摘其所需,日积月累,成了他写《史记》的资料库。可以说《史记》是司马迁对三千年历史资料的综合与艺术加工的奇葩。明代书法家、文学家祝允明则是:“每闻善事心先喜,得见奇书手自抄。”清末学者梁启超对作读书笔记亦深有体会,他概言道:“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有无数小册子或纸片,觉得有用者即抄下,——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多年搜集积累的故事传说汇编。当代文人钱钟书一生所作的笔记,字数远远超过他的著作,平均一天有4页读书笔记,在他的著作中引用了上万本书中的名词警句,就是从他所作的笔记中得手的。
    许多有心之人,笔记本随身带,看到或听到妙词、佳句,顺手记录,以作备忘,天长日久,便有许多知识财富在握,可以减少“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尬尴。
    五、要精博结合
    当代著名文学家梁实秋,他渊博的学识来源于刻苦读书。他结合自身实践,对如何读书曾作过言简意赅的论述:“读书贵专精,专精才能有见地;读书亦贵博广,博广才能有透视。”专精与博广,辩证统一,相得益彰。专精就是前人“读书破一卷”精神:诸如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宋初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宇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曾把数字家耿克逊的《近代代数理论》一书中仅20页的一篇文章,反复读了半个多月;王名秋读《阿Q正传》,读到第十四遍时,才悟出了文中的深刻哲理。他们不亏是读书“专精”的典范。博广,说到底就是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意在知其概要,着眼精彩,摘其所需,日积月累,集腋或裘,分类整理,备用参考。
    上述五要是打开人生成功大门的钥匙,是步入事业殿堂的通道。正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

  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也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我把不得法的概略写出来,可以为前车之鉴。

我的不得法第一是不能专心。我初读书的时候,读的都是旧书,不外乎考据辞章两类。我的嗜好,在考据方面,是偏于诂训及哲理的,对于典章名物,是不大耐烦的;在辞章上,是偏于散文的,对于骈文及诗词,是不大热心的。然而以一物不知为耻,种种都读,并且算学书也读,医学书也读,都没有读通。所以我曾经想编一部说文声系义证,又想编一本公羊春秋大义,都没有成书,所为文辞,不但骈文诗词,没有一首可存的,就是散文也太平凡了。到了四十岁以后我始学德文,后来又学法文,我都没有好好儿做那记生字练文法的苦工,而就是生吞活剥看书,所以至今不能写一篇合格的文章,做一回短期的演说。在德国进大学听讲以后,哲学史、文学史、文明史、心理学、美学、美术史、民族学统统去听,那时候这几类的参考书,也就乱读起来了。后来虽勉自收缩,以美学与美术史为主,辅以民族学,然而他类的书终不能割爱,所以想译一本美学,想编一部比较的民族学,也都没有成书。

我的不得法,第二是不能动笔。我的读书,本来抱一种利己主义,就是书里面的短处,我不大去搜寻它,我正注意于我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这本来不算坏,但是我的坏处,就是我虽读的时候注意于这几点,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若是有时候想起来,除了德文书检目特详,尚易检寻外,其他的书,几乎不容易寻到了。我国现虽有人编“索引”、“引得”等等,专门的辞典,也逐渐增加,寻检自然较易,但各人有各自的注意点,普通的检目,断不能如自己记别的方便。我尝见胡适之先生有一个时期,出门时常常携一两本线装书,在舟车上或其他忙里偷闲时翻阅,见到有用的材料,就折角或以铅笔作记号。我想他回家后或者尚有摘抄的手续。我记得有一部笔记,说王渔洋读书时,遇有新隽的典故或词句,就用纸条抄出,贴在书斋壁上,时时览读,熟了就揭去,换上新得的,所以他记得很多。这虽是文学上的把戏,但科学上何尝不可以仿作呢?我因从来懒得动笔,所以没有成就。

我的读书的短处,我已经经验了许多的不方便,特地写出来,望读者鉴于我的短处,第一能专心,第二能动笔,这一定有许多成效。

《北大学者谈读书》:肖东发、杨承运编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梁实秋:书

 

从前的人喜欢夸耀门第,纵不必家世贵显,至少要是书香人家才能算是相当的门望。书而日香,盖亦有说。从前的书,所用纸张不外毛边连史之类,加上松烟油墨,天长日久密不通风自然生出一股气味,似沉檀非沉檀,更不是桂馥兰薰,并不沁人脾胃,亦不特别触鼻,无以名之,名之日书香。书斋门窗紧闭,乍一进去,书香特别浓,以后也就不大觉得。现代的西装书,纸墨不同,好像有一股煤油味,不好说是书香了。

  不管香不香,开卷总是有益。所以世界上有那么多有书癖的人,读书种子是不会断绝的。买书就是一乐事,旧日北平琉璃厂隆福寺街的书肆最是诱人,你迈进门去向柜台上的伙计点点头便直趋后堂,掌柜的出门迎客,分宾主落座,慢慢地谈生意。不要小觑那位书贾,关于目录版本之学他可能比你精。搜访图书的任务,他代你负担,只要他摸清楚了你的路数,一有所获立刻专人把样函送到府上,合意留下翻看,不合意他拿走,和和气气。书价么,过节再说。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一个读书人很难不染上“书淫”的毛病,等到了四面卷轴盈满,连坐的地方都不容易匀让出来,那时候便可以顾盼自雄,酸溜溜地自叹“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现代我们买书比较方便,但搜访的乐趣,搜访而偶有所获的快感,都相当地减少了。挤在书肆里浏览图书,本来应该是像牛吃嫩草,不慌不忙的,可是若有店伙眼睛紧盯着你,生怕你是一名雅贼,你也就不会怎样的从容,还是早些离开这是非之地好些。更有些书不裁毛边,干脆拒绝翻阅。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日:‘我晒书。’”(见《世说新语》)郝先生满腹诗书,晒书和日光浴不妨同时举行。恐怕那时的书在数量上也比较少,可以装进肚里去。司马温公也很爱惜书的,他告诫儿子说:“吾每岁以上伏及重阳间视天气晴明日,即净几案于当日所,侧群书其上以晒其脑。所以年月虽深,从不损动。”书脑即书的装订之处,翻页之处则日书口。司马温公看书也有考究,他说:“至于启卷,必先向案洁净,借以茵褥,然后端坐看之。或欲行看,即承以方版,未曾敢空手捧之,非惟手污渍及,亦虑触动其脑。每至看竟一版,即侧右手大指面衬其沿,随覆以次指面,捻而夹过,故不至揉熟其纸。每见汝辈多以指爪撮起,甚非吾意。”(见《宋稗类钞》)我们如今的图书不这样名贵,并且装订技术进步,不像宋朝的“蝴蝶装”那样的娇嫩,但是读书人通常还是爱惜他的书,新书到手先裹上一个包皮,要晒,要揩,要保管。我也看见过名副其实的收藏家,爱书爱到根本不去读它的程度,中国书则锦函牙签,外国书则皮面金字,庋置柜橱,满室琳琅,书变成了陈设、古董。

  有人说:“借书一痴,还书一痴。”有人分得更细:“借书一痴,惜书二痴,索书三痴,还书四痴。”大概都是有感于书有借无还的。书也应该深藏若虚,不可慢藏诲盗。最可恼的是全书一套借去一本,久假不归,全书成了残本。明《五杂俎》,记载一位“虞参政藏书数万卷,贮之一楼,在池中央,小木为徇,夜则去之。榜其门日:‘楼不延客,书不借人。’”这倒是个好办法,可惜一般人难得有此设备。

  读书乐,所以有的人一卷在手往往废寝忘食。但是也有人一看见书就哈欠连连的,以看书为最好的治疗失眠的方法。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这也要看所读的是些什么书了。如果读的尽是一些猥屑的东西,其人如何能有书卷气之可言?宋真宗皇帝的劝学文,实在令人难以入耳:“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不过是把书当作敲门砖以遂平生之志,勤读六经,考场求售而已。十载寒窗,其中只是苦,而且吃尽苦中苦,未必就能够进入佳境。倒是英国19世纪的罗斯金,在他的《芝麻与白百合》第一讲里,劝人读书尚友古人,那一番道理不失雅人深致。古圣先贤,成群的名世的作家,一年四季的排起队来立在书架上面等候你来点唤,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行吟泽畔的屈大夫,一邀就到;饭颗山头的李白、杜甫也会连袂而来;想看外国戏,环球剧院的拿手好戏都随时承接堂会;亚里士多德可以把他逍遥廊下的讲词对你重述一遍。这真是读书乐。

  我们国内某一处的人士最好赌博,所以讳言书,因为书与输同音,读书曰读胜。基于同一理由,许多地方的赌桌旁边忌人在身后读书。人生如博弈,全副精神去应付,还未必能操胜算。如要沾染上书癖,势必呆头呆脑,变成书呆,这样的人在人生的战场之上怎能不大败亏输?所以我们要钻书窟,也还要从书窟里钻出来。朱晦庵有句:“书册埋头何日了,不如抛去寻春。”是见道语,也是老实话。 

林语堂:论读书

本篇演讲只是谈谈本人对于读书的意见,并不是要训勉青年,亦非敢指导青年。所以不敢训勉青年有两种理由:第一,因为近来常听见贪官污吏到学校致训词,叫学生须有志操,有气节,有廉耻;也有卖国官僚到大学演讲,劝学生要坚忍卓绝,做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暗讽时事。不幸的是这样的事如今也一样发生。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料想战国的土豪劣绅亦必好训勉当时的青年,所以激起孟子这样不平的话。第二,读书没有什么可以训勉。世上会读书的人,都是书拿起来自己会读。不会读书的人,亦不会因为指导而变为会读。譬如数学,出五个问题叫学生去做,会做的人是自己脑里做出来的,并非教员教他做出,不会做的人经教员指导,这一题虽然做出,下一题仍旧非指导不可,数学并不会因此高明起来。我所要讲的话于你们本会读书的人,没有什么补助,于你们不会读书的人,也不会使你们变为善读书。所以今日谈谈,亦只是谈谈而已。

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向来算为清高。说破读书本质,“心灵”而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读书向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天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写讣闻,做贺联;或为当文牍,抄账簿;或为做相士,占八卦;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亦有人拿父母的钱,上大学,跑百米,拿一块大银盾回家,在我是看不起的,因为这似乎亦非读书的本旨。读书本旨湮没于求名利之心中,可悲。可惜现在也一样。

今日所谈,亦非指学堂中的读书,亦非指读教授所指定的功课,在学校读书有四不可。(一)所读非书。学校专读教科书,而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今日大学毕业的人所读的书极其有限。然而读一部小说概论,到底不如读《三国》、《水浒》;读一部历史教科书,不如读《史记》。(二)无书可读。因为图书馆存书不多,可读的书极有限。(三)不许读书。因为在课室看书,有犯校规,例所不许。倘是一人自晨至晚上课,则等于自晨至晚被监禁起来,不许读书。(四)书读不好。因为处处受训导处干涉,毛孔骨节,皆不爽快。且学校所教非慎思明辨之学,乃记问之学。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礼记早已说过。书上怎样说,你便怎样答,一字不错,叫做记问之学。倘是你能猜中教员心中要你如何答法,照样答出,便得一百分,于是沾沾自喜,自以为西洋历史你知道一百分,其实西洋历史你何尝知道百分之一。学堂所以非注重记问之学不可,是因为便于考试。如拿破仑生卒年月,形容词共有几种,这些不必用头脑,只需强记,然学校考试极其便当,差一年可扣一分;然而事实上与学问无补,你们的教员,也都记不得。要用时自可在百科全书上去查。又如罗马帝国之亡,三大原因,书上这样讲,你们照样记,然而事实上问题极复杂。有人说罗马帝国之亡,是亡于蚊子(传布寒热疟),这是书上所无的。在学校读过书者,皆当会心而笑。然想到教科书规范头脑,湮塞性灵,却又堪哭。

今日所谈的是自由的看书读书,无论是在校,离校,做教员,做学生,做商人,做政客有闲必读书。这种的读书,所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点明读书要能破俗见陋习,复人之灵性。对死读书本固持陈念之人一段讥讽,令人心惊警惕。盖我们也未尝不有鄙俗之时。并且要时时读书,不然便会鄙吝复萌,顽见俗见生满身上,一人的落伍、迂腐、冬烘,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所以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一人在世上,对于学问是这样的: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自认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大学生自以为心理学他也念过,历史地理他亦念过,经济科学也都念过,世界文学艺术声光化电,他也念过,所以什么都懂,毕业以后,人家问他国际联盟在哪里,他说“我书上未念过”,人家又问法西斯蒂在意大利成绩如何,他也说“我书上未念过”,所以觉得什么都不懂。到了中年,许多人娶妻生子,造洋楼,有身分,做名流,戴眼镜,留胡子,拿洋棍,沾沾自喜,那时他的世界已经固定了:女子放胸是不道德,剪发亦不道德,社会主义就是共产党,读《马氏文通》是反动,节制生育是亡种逆天,提倡白话是亡国之先兆,《孝经》是孔子写的,大禹必有其人,……意见非常之多而且确定不移,所以又是什么都懂。其实是此种人久不读书,鄙吝复萌所致。此种人不可与深谈。但亦有常读书的人,老当益壮,其思想每每比青年急进,就是能时时读书所以心灵不曾化石,变为古董。

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黄山谷谓人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须知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人很多,不但商界政界如此,学府中亦颇多此种人。然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在官僚商贾则无妨,在读书人是不合理的。所谓面目可憎,不可作面孔不漂亮解,因为并非不能奉承人家,排出笑脸,所以“可憎”;胁肩谄笑,面孔漂亮,便是“可爱”。若欲求美男子小白脸,尽可于跑狗场、跳舞场,及政府衙门中求之。有漂亮脸孔,说漂亮话的政客,未必便面目不可憎。读书与面孔漂亮没有关系,因为书籍并不是雪花膏,读了便会增加你的容辉。所以面目可憎不可憎,在你如何看法。有人看美人专看脸蛋,凡有鹅脸柳眉皓齿朱唇都叫做美人。但是识趣的人若李笠翁看美人专看风韵,笠翁所谓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态等于三四分。有人面目平常,然而谈起话来,使你觉得可爱;也有满脸脂粉的摩登伽,洋囡囡,做花瓶,做客厅装饰甚好,但一与交谈,风韵全无,便觉得索然无味。“风韵”二字读书而来。性灵可决定面目,此处也说的这个道理。黄山谷所谓面目可憎不可憎亦只是指读书人之议论风采说法。若浮生六记的芸,虽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男子也是如是看法。章太炎脸孔虽不漂亮,王国维虽有一条辫子,但是他们是有风韵的,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简直可认为可爱。亦有漂亮政客,做武人的兔子姨太太,说话虽漂亮,听了却令人作呕三日。

至于语言无味(著重“味”字),都全看你所读是什么书及读书的方法。读书读出味来,语言自然有味,语言有味,做出文章亦必有味。有人读书读了半世,亦读不出什么味儿来,都是因为读不合的书,及不得其读法。读书须先知味。读书知味。世上多少强读人,听到此语否?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所谓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有人自幼嚼书本,老大不能通一经,便是食古不化勉强读书所致。袁中郎所谓读所好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是知味的读法。若必强读,消化不来,必生疳积胃滞诸病。

口之于味,不可强同,不能因我的所嗜好以强人。先生不能以其所好强学生去读。父亲亦不得以其所好强儿子去读。所以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之第一义。有愚人请人开一张必读书目,硬着头皮咬着牙根去读,殊不知读书须求气质相合。人之气质各有不同,英人俗语所谓“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因为听说某书是名著,因为,要做通人,硬着头皮去读,结果必毫无所得。过后思之,如作一场恶梦。甚且终身视读书为畏途,提起书名来便头痛。小时候若非有随时扔掉不喜之书之权,亦几乎堕入此道矣!萧伯纳说许多英国人终身不看莎士比亚,就是因为幼年塾师强迫背诵种下的果。许多人离校以后,终身不再看诗,不看历史,亦是旨趣未到学校迫其必修所致。

所以读书不可勉强,因为学问思想是慢慢胚胎滋长出来。其滋长自有滋长的道理,如草木之荣枯,河流之转向,各有其自然之势。逆势必无成就。树木的南枝遮荫,自会向北枝发展,否则枯槁以待毙。河流遇了矶石悬崖,也会转向,不是硬冲,只要顺势流下,总有流入东海之一日。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不得不读之书。警句。有你所应读,我所万不可读,有此时可读,彼时不可读,即使有必读之书,亦决非此时此刻所必读。见解未到,必不可读,思想发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读。孔子说五十可以学易,便是说四十五岁时尚不可读《易经》。刘知几少读古文《尚书》,挨打亦读不来,后听同学读《左传》,甚好之,求授《左传》,乃易成诵。《庄子》本是必读之书,然假使读《庄子》觉得索然无味,只好放弃,过了几年再读。对庄子感觉兴味,然后读庄子,对马克思感觉兴味,然后读马克思。读书要等兴味来。若有不喜欢之书,搁下几年,未尝不变做喜欢,于我心有戚戚焉。

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以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凡是好书都值得重读的。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譬如我此时重读Lamb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一人背痈,再去读范增的传,始觉趣味。

  由是可知读书有二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足之蹈之者。所以读书必以气质相近,而凡人读书必找一位同调的先贤,一位气质与你相近的作家,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若单就读书,得力一家,失之于简率。然林语堂意思是要人找到师法对象,全心投入、气质浸润。此即读书以“情”读和以“智”读之区别。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庄子亦好,荀子亦好,苏东坡亦好,程伊川亦好。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心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George Eliot自叙读卢骚自传,如触电一般。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因为气质性灵相近,所以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流连忘返,始可深入,深入后,如受春风化雨之赐,欣欣向荣,学业大进。

谁是气质与你相近的先贤,只有你知道,也无需人家指导,更无人能勉强,你找到这样一位作家,自会一见如故,苏东坡初读庄子,如有胸中久积的话,被他说出,袁中郎夜读徐文长诗,叫唤起来,叫复读,读复叫,便是此理。这与“一见倾心”之性爱同一道理。你遇到这样作家,自会恨相见太晚。一人必有一人中意的作家,各人自己去找去,找到了文学上的爱人,“文学上的爱人”,奇语,但极有道理。读书若无爱情,如强迫婚姻,终究无效。他自会有魔力吸引你,而你也乐自为所吸,甚至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亦渐与相似,这样浸润其中,自然获益不少,将来年事渐长,厌此情人,再找别的情人,到了经过两三个情人,或是四五个情人,大概你自己也已受了熏陶不浅,思想已经成熟,自己也就成了一位作家。若找不到情人,东览西阅,所读的未必能沁入魂灵深处,便是逢场作戏,逢场作戏,不会有心得,学问不会有成就。

知道情人滋味便知道苦学二字是骗人的话。苦学误人!警句。只可惜读教科书,却非苦学不可。然如能从浸润各色奇书来长己之才智,未必不能过考卷关。学者每为“苦学”或“困学”二字所误。读书成名的人,只有乐,没有苦。据说古人读书有追月法、刺股法、又丫头监读法。其实都是很笨。读书无兴味,昏昏欲睡,始拿锥子在股上刺一下,这是愚不可当。一人书本摆在面前,有中外贤人向你说极精彩的话,尚且想睡觉,便应当去睡觉,刺股亦无益。叫丫头陪读,等打盹时唤醒你,已是下流,亦应去睡觉,不应读书。而且此法极不卫生,不睡觉,只有读坏身体,不会读出书的精彩来。若已读出书的精彩来,便不想睡觉,故无丫头唤醒之必要。刻苦耐劳,淬励奋勉是应该的,但不应视读书为苦。视读书为苦,第一着已走了错路。天下读书成名的人皆以读书为乐;汝以为苦,彼却沉湎以为至乐。比如一人打麻将,或如人挟妓冶游,流连忘返,寝食俱废,始读出书来。以我所知国文好的学生,都是偷看几百万言的三国水浒而来,决不是一学年读五十六页文选,国文会读好的。试问在偷读三国水浒之人,读书有什么苦处?何尝算页数?好学的人,是书无所不窥,窥就是偷看。于书无所不偷看的人,大概学会成名。

有人读书必装腔作势,或嫌板凳太硬,或嫌光线太弱,这都是读书未入门路,未觉兴味所致。有人做不出文章,怪房间冷,恐蚊子多,怪稿纸发光,怪马路上电车声音太嘈杂,其实都是因为文思不来,写一句,停一句。一人不好读书,总有种种理由。“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知等待到来年。”其实读书是四季咸宜。古所谓“书淫”之人,无论何时何地可读书皆手不释卷,这样才成读书人样子。读书要为书而读,不是为读而读。顾千里裸体读经,便是一例,即使暑气炎热,至非裸体不可,亦要读经。欧阳修在马上厕上皆可做文章,因为文思一来,非做不可,非必正襟危坐明窗净几才可做文章。一人要读书则澡堂、马路、洋车上、厕上、图书馆、理发室,皆可读。而且必办到洋车上、理发室都必读书,才可以读成书。

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说回前面论点,最后一点,也即读书全部之主旨,读出自己性灵来。胆识二字拆不开,要有识,必敢有自己意见,即使一时与前人不同亦不妨。前人能说得我服,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我,是前人非。人心之不同如其面,要脚踏实地,不可舍己耘人。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各人要凭良知,读其所好,然后所谓好,说得好的道理出来。或竟苏韩皆不好,亦不必惭愧,亦须说出不好的理由来,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则或系汝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果然汝是而人非。学力未到,等过几年再读,若学力已到而汝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汝同情之人。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见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此乃刘知几之读书胆识。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入圈套,满口烂调,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作者简介:林语堂(1895~1976),文学家。原名和乐,改名玉堂、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福建龙溪(今漳州)人。毕业于海圣约翰大学。早年留学美国、德国。1923年回国,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支持爱国学生运动。1932年后陆续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推动小品文的创作,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6年旅居美国。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4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1966年定居台北。著有《剪拂集》、《开明英文读本》、《开明英文文法》、《大荒集》、《我的话》、《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无所不读》、《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和《语堂文存》等 

 

黄侃论读书

黄侃是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他在读书治学时,采取“扎硬寨,打死仗”的方法。在研读有关自已研究专业的书时,他总是要反复阅读数十遍,一直达到能举出其篇、页、行数,基本无误差为止。一次他研读孙冶让的《周礼正义》,自限180日读完,凡遇其中与需要计算的地方,他都要一一列小算式加以推算验证。他在读《清史稿》时,全书l00册,从头到尾部一卷一卷地详加评注圈点。黄侃对于随随便便翻阅读书、点读数篇浅尝辄止的读书方法很不赞同,称之为“杀头书”。他反对那种只读所需资料,而不肯一句一字认真读透全书的实用主义态度。

黄侃常说:“学问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

黄侃一生读书治学,最反对某些初学者急功近利,好高骛远,急于求成的治学弊病:“一曰,急于求解;二曰,急于著书;三曰,不能阙疑;四曰,个能服善。”

黄侃这种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追求极致的读书治学精神,是他最终能够学有所成,成为一代宗师的重要因素。

摘录)量守庐论学札记

一.应读之书

★《十三经注疏》、《大戴礼记》、《荀子》、《庄子》、《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通典》(不读《通典》,不能治《仪礼》)、《文选》、《文心雕龙》、《说文》、《广韵》,以上诸书,须趁三十岁以前读毕,收获如盗寇之将至;然持之以恒,七八年间亦可卒业。

★读经次第应先《诗》疏,次《礼记》疏。读《诗》疏,一可以得名物训诂,二可通文法。《礼》疏而后,泛览《左传》、《尚书》、《周礼》、《仪礼》诸疏,而《谷》、《公》二疏为最要,《易》疏则高头讲章而已。陆德明《经典释文》宜时时翻阅,注疏之妙,在不放过经文一字。

二.读书之法

★语言文字之学,为各种学问之预备,舍此则一无可通。

★由小学入经,出经入史,期以十年,必可成就。

★小学之事在乎通,经学之事在乎专,故小学训诂自本文求之,而经文自注疏求之。

★治经之法,先须专主一家之说,不宜旁骛诸家。

★治经须先明家法,明家法自读唐人义疏始。

★治史之要,以人、地、官、年为入门之基;四者亦即历史之小学也。

★读书贵专不贵博,未毕一书,不阅他书。二十岁以上,三十岁以下,须有相当成就;否则,性懦者流为颓废,强梁者化为妄诞。用功之法,每人至少应圈点书籍五部。

★初学之病四:一曰急于求解,一曰急于著书,一曰不能阙疑,一曰不能服善。读古书当择其可解者而解之,以阙疑为贵,不以能疑为贵也。

★凡阅近人书籍,须先调查其材料。

★清人治学之病,知古而不知今;明人治学之病,知今而不知古。

★治中国学问,当接收新材料,不接收新理论。佛经云,依法不依人,即此义。

★汉学之所以可畏者,在不放松一字。

★读天下书,至死不能遍,择其要而已矣。刘申叔年三十五而学成,即得择要之法。

★不有根底之学,而徒事翻书,此非治学之道。然真有根底之学,而不能翻书,亦不免有鄙陋之讥。翻书者因所知以及所未知,其用有二:一、己所不知,翻之而得;二、己所不记,翻之而记。凡临时检查而得之者,必其平时能翻之者也。

三、为学之道

★读书人当以四海为量,以千载为心。

★学术二字应解为“术由师授,学自己成”。戴东原先生学术提纲挈领之功为多,未遑精密;其弟子段懋堂、孔广森、王念孙,靡不过之。

★治学第一当恪守师承,第二当博学多闻,第三当谨于言语。

★凡古今名人学术之成,皆由辛苦,鲜由天才;其成就早者,不走错路而已。

★天下人之所长,非己所能有;己之所长,为天下人所不能有,如是始能有自立。

★学问最高者,语言最简。

★通一经一史,文成一体,亦可以为成人矣。

  

作者介绍:

黄侃(1886.4.3-1935.10.8),学名乔鼐,谱名乔馨,最后改名侃,字季刚。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经学家、音韵训诂学家、文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黄侃自幼聪颖过人,七岁作诗已有可观,九岁读完经书。1900年中秀才,1903年考入武昌文普通学堂,与宋教仁、董必武等为同学,畅谈革命。190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以黄侃为“故人子”,资助官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到日本后加入同盟会,1907年从章太炎学习小学、经学,成为章门大弟子。1910年回国,在蕲春组织孝义会,同时参加“文学社”的反清活动。1911年与友人在汉口创办《大江报》,所撰文《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极大鼓舞了当时的革命士气。1913年被直隶总督赵秉钧任命为秘书长。1914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曾反对刘师培拥护帝制。1917年刘师培任教北大,黄侃师事刘师培,尽得春秋左氏学家法。1919年与刘师培等创办北大《国故月刊》,同年秋辞去北大教职,改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文教授,讲授说文、尔雅、文心雕龙诸课。1925年梁启超任清华国学院导师,邀请黄侃讲授小学。1926年后,历任东北大学、金陵大学国文教授,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1932年应聘为“国难会议”会员。1935年10月8日去世。

黄侃幼承家训,长受名师,毕生精研文字学,尤擅长音韵训诂,在经学、小学、诗赋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建立了独树一帜的古音韵体系。与章太炎、刘师培齐名,被称为“国学大师”,和章太炎被称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对于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黄侃主张“以《说文》为主,而求制字时之声音;以《广韵》为主,而考三代迄于六朝之音变。然后参之以等韵,较之以今世方言;证据具而理亦明。”并主张根据《说文》和古音研究来研读《尔雅》。黄侃治学重视系统和条理,强调从形、音、义三者的关系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他对于上古声韵系统研究的主要成果是:古声十九纽说;古韵二十八部说;古音仅有平入二声说等。章太炎称赞黄侃“尤精治古韵,始从余问,后自为家法。”此外,黄侃在《文心雕龙》、礼学、汉唐玄学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学术之外,尤精古文诗词,文尚澹雅,上法晋宋。

黄侃为学务精习,对于四史、群经义疏及小学基本著作都研读达十几遍、几十遍,对《说文》、《广韵》尤为精熟,多有批注。他治学极为严谨,认为“敦古不暇,无劳于自造”,自言“年五十,当著纸笔矣!”可惜黄侃在五十岁即辞世,其著述多未写定,后经学生整理刊印。解放后有《黄侃论学杂著》整理出版。主要著述有《音略》、《声韵通例》、《说文略说》、《尔雅略说》、《声韵略说》《集韵声类表》、《文心雕龙札记》、《日知录校记》、《汉唐玄学论》、《礼学略说》、《量守居士诗集》、《量守居士词集》等。

顾颉刚:怎样读书 

一个普通人走进了图书馆,看见满屋满架的书,觉得眼睛都花了。这是由于他对世界上的知识没有一方面是有特殊兴趣的所致。研究学问的事固然不必每人都参加,但是一方面的特殊兴趣确为任何人所不可少。譬如看报,有人喜欢看专题新闻,有人喜欢看小说文艺,也有人喜欢看商市行情。只要他能够有一件喜欢的,自然拿到了一份报纸就有办法。我们读书的第一件事,是要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

有人读书,只要随便翻翻就抛开了。有人读书,却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才罢。其实两种方法都有道理,但永久只用一种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可以看的书籍太多了,倘使无论哪一部书都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那么,人的生命有限,一生能够读得多少部书呢?但有几部书是研究某种学问的时候,必须细读的,若只随便翻翻,便不能了解那种学问的意义。读书的第二件事,是要分别书籍缓急轻重,知道哪几部书是必须细读的,哪几部书是只要翻翻的,哪几部书只要放在架上不必动,等到我们用得着它的时候才去查考的。要懂得这个法子,只有多看书目,研究一点目录学。

我们的读书,是要借了书本子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子来管束我们的思想。读书的时候要随处会疑。换句话说,要随处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分出它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这些意思就可以写在书端上,或者写在笔记簿上。逢到什么疑感的地方,就替它查一查。心中起什么问题,就自己研究一下。不怕动手,肯写肯翻,便可以养成自己的创作力。几年之后,对于这一门学问自然有驾驭运用的才干了。我们读书的知三件事,是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只要有了判断力,书本就是给我们使用的一种东西了。宋朝的陆象山说“‘六经’皆我注脚”,就是这个意思。

再有两件事情,也是应当注意的。其一,不可以有成见。以前的人因为成见太深了,只把经史看作最大的学问;经史以外的东西都看作旁门小道。结果,不但各种学问都被抑遏而不得发达,并且由于各种学问都不发达,就是经史的本身也是不能研究得好。近来大家感到国弱民贫,又以为惟有政治经济之学和机械制造之学足以直接救国的,才是有用之学,其余都是无关紧装饰品。这个见解也是错误的。学问的范围何等样大,凡是世界上的事物都值得研究,就是我们人类,再研究一万年也还是研究不尽。至于应用的范围却何等样小,们所需要而走的。昨天需要的东西,今天不要了,就丢了。今天需要的东西,明天不要了,也就丢了。若是为了应用的缘故,一意在应用上着力,把大范围忘了,等到时势一变,需要不同,我们岂不是剩了两只手呢!我们不能一味拿有用无用的标准来判定学问的好坏;就是某种像是没有用的学问,只要我们有研究的兴趣,也是可以研究下去为我们所用的。

其二,是应该多赏识。无论哪种学问,都不是独立的,与它关联的地方非常之多。我们要研究一种学问,一定要对别种学问有些赏识,使得逢到关联的地方可以提出问题,请求这方面的专家解决,或者把这些材料送给这方面的专家。以前有人说过,我们研究学问,应当备两个镜子:一个是显微镜,一个是望远镜。显微镜是对自己专门研究的一科用的;望远镜是对其他各科用的。我们要对自己研究的一科极尽精微,又要对别人研究的各科略知一二。这并不是贪多务博,只因为一种学问是不能独立的缘故。

我从前的读书虽然并不希望博洽,但确是没有宗旨,脑子里只有一堆零碎材料,连贯不起来。经过 章太炎先生的提示,顿时激起我连贯材料的欲望。我想我的为学,无论治什么东西都可以见出它的地位,不肯随便舍弃,因此对着满眼都是的史料彷徨。但自己近情的学问毕竟还是史学,我就丢了其他勉力做史学。那时我很想做一部中国学术史,名为《学览》。粗粗定了一个目录,钉了二百余本的卷子,分类标题,预备聚集材料,撰写成丛书,现在看来,这种治学门径是对头的。

《怎样读书最有效》:黄岳洲穆央 陈振编

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著名的中国现代史学家、民间文艺学家。1913年考入北大预科,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本科哲学门,留北大图书馆任助教做编目工作。在工作期间,草拟出《重编中文书目的办法》,提出了拆散丛书编“书名目录”、进而提出“学派书目”和“分类目录”的见解,并建议编“待访书目”,这些建议对改进图书馆工作起了一定的作用。后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主任,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等职。顾颉刚教授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古史辨学派的创建人,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史学大师。主要论著有《古史辨》、《崔东壁遗书》、《当代中国史学》、《汉代学术史略》等。

 

王兆胜:胡适的读书方法 

大凡读书人都希望从书中获得更多教益,但有时却因读书不得其法,读书不少却收效甚微。中国新文学先驱者胡适的读书方法很值得借鉴。

  胡适曾在《读书》中直言:“我今天根据个人所经验,同诸位谈谈读书的方法。……读书有两个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胡适所谈虽是常识,但却能够不落俗套,常中见奇,自具慧眼。

  中国旧时的私塾教育讲究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和心到,胡适对此表示赞同,并有了新的体味。在胡适看来,所谓“眼到”,就是每个字甚至每字的笔画都不能简单放过,都要认真研究,不然就会闹出笑话。他举例说,西文字母一点之差其意大变,将“p o r t”看成“p o rk”就会变“葡萄酒”为“猪肉”,将“oa ts”看成“oak s”也会改“小草”为“大树”,这真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在中国历史上因一字之差而产生大笑话或铸成大错者,所在不少。所以,胡适告诫人们读书时万不可马虎,关键处一定要做到“眼到”。所谓“口到”就是“诵读”,每一字句都要念出来。这一方法有利于熟悉句子结构,也有利于体会文章的气势、风采和韵致。所谓“心到”是指用心思考和分析研究,力求做到“比较参考”和“融会贯通”。如《诗经》里“于”、“言”二字甚多,在不同地方其用意不同,如果不用心比照就会越来越乱,成了一笔糊涂账。在“心到”中,胡适还非常推崇“会疑”二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读书才会有大提高和大进展。

  只有“三到”读书法还是不够的,胡适认为应有第四到即“手到”。所谓“手到”就是强调多动手,这里主要包括标点分段、查阅字典和资料、作读书笔记。而读书笔记又包括四点:抄录备忘、提纲节要、笔记心得、探讨研究。“动手”不仅会帮助你开阔眼界、增强记忆,还会充分调动你的想象力与创造性,使书本上的知识变活,最终成为你自己的东西。换言之,读书是读者被书牵着走,读者再有主体性也要受到书的限制和规范;而动手时读者是主人,书却成了工具,读者可按照自己的观念思想和审美理想进行选择,这就是为什么经过自己动手的东西往往能够了然于心,甚至终生不忘。

  谈到“博”的读书目的,胡适说:“所以要博学者,只是要加添参考的材料,要使我们读书时容易得‘暗示’;遇着疑难时,东一个暗示,西一个暗示,就不至于呆读死书了。‘致其知而后读’。”至于那些只通一技一艺者,胡适认为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不会太大,也难有大的作为。胡适本人就是一个读书广博的人,几乎各个领域无所不涉,他还自称自己有“书癖”。

  在胡适看来,一个人要有大学问必须“精博双修”,只精不博会一叶障目,而只博不精则好似“一张很大的薄纸,禁不起风吹雨打”。当然,对多数人来说,要做到既精又博那是十分困难的。即便是博学专精的胡适,他也说自己偏于博而失于精。1915年2月3日胡适在日记中说:“学问之道两面而已,一曰广大(博),一曰高深(精),两者须相辅相行。务精者每失之隘,务博者每失之浅,其失一也。余失之浅也,不可不以高深矫正之。”

  胡适还有读书三好。一是夜读。夜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此时正合读书:宁静闲逸、无人打扰、自由自在。中国古人有裸身夜读者,大概深得夜读之乐。夜里时间充裕,可安心读经典大著。夜读还别有一番情调,青灯黄卷伴一杯香茗,那是何等的爽心悦目!二是喜在厕上、电车里读书。胡适读书不择环境,不讲条件,有书即读,他甚至将厕上和电车里的时间也充分利用起来。1914年7月17日胡适日记载:“有人赠我莎士比亚名剧《亨利第五》,全书三百八十余页,用薄纸印之,故全书仅广寸有余半,长二寸,厚不及半寸(英度),取携最便,因以置衣囊中,平日不读之,惟于厕上及电车中读之,约一月而读毕,此亦利用废弃光阴之一法。”三是连贯式读书。有人读书随意性太强,无一定计划,而胡适则强调读书的连贯性,这既包括读书时间不间断,也包括读完一书再换另一本。胡适读书自己规定:每日读书不少于6小时。他还说“读书非毕一书勿读他书”。

  与林语堂追求读书之乐不同,胡适立足实用、追求完美,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他完整、现实和实用的独特读书法。就好像一个志在高峰的登山者,胡适的读书方法是脚踏实地、有章有法、锲而不舍而又易见成效的。

兴读书之风 做学习表率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学习型党组织。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大兴读书之风,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精心组织者、大力推动者,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领导干部。只有这样,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更有价值、更为精彩的人生。

    一、读书是坚定信念、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

    近两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就读书问题多次发出号召。领导干部承担着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使命,是治国理政的中坚力量。面对社会深刻变革、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的新形势,领导干部只有通过读书学习,始终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才能使自己在政治上成熟起来,自如应对各种风险和复杂局面的挑战与考验。

    书籍是知识的载体,读书是学习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读书,能够帮助我们走出自我的狭小,畅游历史的长河,触摸时代的脉搏,观照广阔的生活。李大钊、邓中夏等中国革命的先驱,正是在阅读《共产党宣言》等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后,才最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今天,我们也只有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通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谛,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自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我们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既要从总体上把握,又要从各个方面进行钻研,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认识水平,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重大政治理论问题上明辨是非,树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

    对一名领导干部来说,道德品质的升华、政治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读书学习。北宋诗人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读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品位。它能使我们开阔眼界、怡情养性、精神充实、智慧丰富,使我们加深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远离低级趣味,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认真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能够产生激浊扬清、清雅脱俗的精神力量;阅读方志敏的《清贫》,能够感受一位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为了追求真理和信仰,可以献出宝贵的生命!有益的阅读能使我们不倦地追求人格的提升,追求廉洁心态,甘于清贫,为民谋利。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兴趣空间是有一定排他性的,不用高雅兴趣去占领,就会被低级趣味所占据。在现实生活中,对读书有浓厚兴趣的干部一般来说都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志趣高雅,不屑于灯红酒绿;而那些纵情声色、腐化堕落的腐败分子则多半对读书学习没有兴趣。放松读书学习,特别是理论学习,淡化或忽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已经成为腐败分子的共性。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很多,只有通过加强读书学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才能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

    阅读是生命的一种光合作用,生命的质量需要用阅读来锻铸。人的精神可以因阅读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却要面临那么多的挑战,这力量从哪里来?就是读书。回首几十年来的工作实践,无论在基层,还是担任领导职务,是读书这一爱好拓展了我人生的宽度,使精神变得更充实,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快乐。我深切体会到:做一个读书的人,就是做一个幸福的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读书对加强自身修养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少一些浮躁喧嚣、多一些笔墨书香,少一些吃喝玩乐、多一些知识文化。要把读书看作是最健康、最高尚的消费,把书籍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坚持以书为伴,通过读书学习来完善领导方法,改进领导作风,提高领导艺术。

    二、读书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的必然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领导干部必须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工作能力。一定程度上说,领导干部的好思路、好办法、好决策,都离不开知识积累。只有加强读书学习,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要求、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态度,才能认清科学发展大势、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统领科学发展全局、创造科学发展业绩。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特别是近50年来,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的书,才能够用一辈子;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辈子学习,否则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有学者指出:“21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原有的知识和本领面临严峻挑战,势必出现“知识恐慌”、“本领恐慌”。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对经济、科技、法律、哲学、历史、文学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做到博采众长、厚积薄发,增加知识储备,拓展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要通过读书学习,显朝气、养才气、生灵气、筑底气,增强战略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要在读书学习中寻找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应对之策,探究深化科学发展的有效之举,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领导干部的视野是否开阔,对于自己分管的工作是否熟悉,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率与效果,甚至影响到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的发展。而读书学习对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学而优则进,学而优则胜。要想跟上时代潮流,掌握工作的主动权,领导干部就必须增强读书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常思能力不足,常找学习差距,扎扎实实地学习履行职责所必需的各种知识。领导干部只有在读书学习上比别人多下功夫,才能用知识的力量推动自己更快进步,才能有工作中的胜任、自信和从容。

    三、领导干部要有好读之心,更要有善读之举

    领导干部既要有好读之心,更要有善读之举,要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真读还是假读,巧读还是死读,效果大不一样。只有静下心来,用心读书,潜心钻研,才会有所收获;反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甚至敷衍了事,就不可能有收获和提高。

    要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和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领导干部在对待读书学习上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强的决心和顽强的意志。要自觉地把读书学习与工作、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统计数据显示,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有较强烈的读书需求,但工作太忙、应酬过多成为影响读书的最主要因素。客观上讲,领导干部忙,应酬多是实情。但是,“没有时间”不应成为借口。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在这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毛泽东同志无论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日理万机的建设岁月,甚至在弥留之际,都手不释卷,让人高山仰止。邓小平同志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曾用功苦读《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一书,十分珍惜读书学习时间。美国总统尼克松有句名言:“所有我认识的伟大领导者几乎都是伟大的读书者。”当读书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生命中的重要事情时,就可以找到读书的时间,就会产生持久、内在的动力。要树立快乐学习的理念,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保持经久不衰的学习热情。

    要有选择、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读书。阅读穿越时空,为人类开辟了一个遥望世界的无限星空。但书籍浩如烟海,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书籍又好比饮食,不同的饮食结构往往造成不同的营养结构,不同的书籍也会造成人不同的精神结构。我们不仅需要全面加强读书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地读书学习。如果看到什么就读,拿起什么就翻,显然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要立足本职岗位,从实际出发,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多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书,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工作能力较强、又富有人格魅力的领导。要在宝贵的读书时间里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要像温家宝总理指出的那样,“读那些有闪光思想和高贵语言的书,读那些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下来的书。”多读那些能够激活感性、启发知性、锤炼理性的好书,多读原著、多读划时代的理论著作、多读经典。对于中国古代和西方的一些书籍,还要注意取其精髓,去其糟粕。

    要善于在读书学习中积累知识、思考问题。读书学习是一个知识、经验、智慧积累的过程。古人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领导干部只有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充实提高,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信手拈来,运用自如,触类旁通。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和思考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边阅读边思考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结合点。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学与思的统一,坚持学以致用,学会用敏锐的眼光洞察新形势、用开放的理念谋划新思路、用务实的态度探索新方法。

    总之,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带头读书学习,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才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读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促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广泛开展,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夯实基础。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苏荣 中共江西省委书记

读书与美容
■王涛

  读书不是美容术,但读书似乎又与美容有关。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然而书籍不是口红摩丝美容霜之类,可以涂抹卷烫,何美容之可言?山谷有说法:“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林语堂先生认为,所谓“面目可憎”不可作面孔不漂亮解,“若欲求美男子小白脸尽可于跑狗场,跳舞场,及政府衙门中求之。有漂亮脸孔,说漂亮话的政客,未必便面目不可憎。”可知“面目可憎”的真正原因是“尘俗生其间”,读书美容的作用自然是祛除俗气了。以读书来涵养性情,展露于外的自然是一种儒雅的书卷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俗气之无是最为难得之美。李笠翁有过给美人打分的戏说: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态等于三四分。我想,这里的姿态当是指气质风韵。容貌爹妈可以给,但气质风韵爹妈却给不了,要想得到就只有通过读书的渠道了。所谓“大家闺秀”绝非就是说模样好,更多的还是指有过较好的文化熏陶。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某些人是模特儿身材,并不乏玉容花貌,只是一与接触,却粗俗不堪,令人作呕。而某些人雍容典雅气质非凡,有的长者年逾花甲而依然风度翩翩卓尔不群,似有一种沉积在身的力量吸引着你感染着你。        

  读书能美容还在于读书的过程具有稳定人的情绪,调节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等作用。《韩诗外传》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的闵子骞拜孔子为师。刚开始时,闵脸色干枯,但过了一段时间竟变得红润起来,使孔子大为奇怪。据闵子骞说,他在没读书之前,一心想着要做达官贵人,因此寝食不安,脸色为之枯槁。如今静心读为人处世之书,能辨是非、知美丑,因而心平气和临事不惊,脸色自然变好。这说明读书能让你纾解愁结、淡化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入到“俯仰终宇宙,不乐复如何”的忘我境界。心情舒畅必然身体健康,于颜面就会像闵子骞那样容光焕发。

读书的确是一种通过治本而达到治表的美容术,尽管当今什么脂什么霜层出不穷,但请君切莫忘了读书是一种受益永久的美容方法。

 

“惟有书色艳比西子”:读书与养颜

 

 读书与养颜本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件事,但按照马克思唯物观的说法——一切事物都是有联系的。其实啊,读书就好像家里老妈子的老火靓汤一样,需慢慢熬,久而久之就会熬出其养颜的功效来了。

梁武帝萧衍说过“三日不读谢玄晖诗,便觉口臭”,可见谢朓的诗有一定的抑制口腔分泌之功效;宋人黄庭坚也说过“三日不读书”就会感觉自己“面目可憎”,明白这个道理后,如果洗面奶生产商还不大量销毁黄庭坚文集就等着倒闭吧;古语曰“腹有诗书气自华”,证明了读书其实还是有潜在的药用疗效的,你不见病入膏肓的人吃了千年灵芝后脸上才能泛出这种难得华丽的光彩吗?

    理想的生活状态应该有其读书规则的,好像使用化妆品饰物一样,也知道头喷发胶,口涂唇膏,脸饰薄粉,身着靓衣,手戴金链,脚踏青云;夏日会涂上防晒霜,冬来会抹上润肤露。那读书当然也有其法门了:朝读刘墉的短小文章,闲淡心境,在百忙的节奏中劳逸结合,有益心肌健康;午餐前可以读读毕淑敏的散文,好像清蒸竹笋,读后胃口大开;午餐后读韩石山的评论,鞭笞丑态,饭后感觉解恨,颇有帮助消化、养胃益脾;下午饭前读读豪放派的词,宛然听一曲《英雄交响乐》,抖擞精神抗拒疲劳;下午饭后适宜引壶细酌,品一篇梁实秋或者林语堂的小品文(当然啰,梁实秋的《男人》首段切不可读,否则会浪费国家粮食),有轻松经脉、舒筋活络之功效;晚上则适合读读归有光的古文,读读蒲松龄的《聊斋》,黄卷青灯,别有一番幽情,帮助睡眠治疗失眠、减轻胸闷心烦和治疗神经衰弱、坐骨神经痛等久治不愈的症状,使人第二天精神焕发、充满活力。

    这样你还敢否认读书和养颜没有必然的联系吗?相信了吧?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许多已步入中年的人为了掩饰衰老,开始花大力气、大投资进行仪表修饰,美容、美体、化妆,常有人一掷千金。人们有能力修饰自己,使生活更美好一些,这本无可厚非,但人们发现,虽然每周去美容院做护理,自己美好的容颜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美容手段只能减缓皮肤表面的衰老,却不能使人的精神面貌保持青春。

    常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读一本好书就等于结识了一位良师益友,在许多良师益友的帮助下,你的人生态度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变得越来越达观,琐碎小事就不会缠绕你的头脑,是是非非也无法扰乱你的心灵,你的脸上就会写满幸福、平和。

 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人,每天揽镜自怜,叹息年华逝去,希望留住青春,却不知青春是留不住的,能留住的只有内心世界所焕发出的光彩——气质。许多人羡慕那些有脱俗气质的人,舍本逐末地在各方面模仿他们,却不知回过头来多读书,才是根本的变化气质之道。

    有人说,现在太忙,以后有时间再读。而人的大脑任何时候都不会处于空白状态,意识活动时,潜意识也在活动,积极的心理意识不去占主导地位,消极的心理意识就会迅速占据优势,一旦诸如懒惰、自卑、猜疑、嫉妒、势利这一类的消极的心理意识占据了优势,那么你就会逐渐习惯这种消极的状态,直至你脸上写满这些东西,甚至于在体态上也表现出来。按唯物辩证法,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所有事物都在变化中,无论人们的主观、客观乃至万事万物,不生长就衰落,若是你爱惜自己的容貌,不想让它衰落得一塌糊涂,那么就通过读书让你的心灵充满生机吧。只要你好读书,读好书,你所获得的将不仅仅是外貌的平和可人,还会有许多许多。

    大凡说到读书,世人都明白它有许多妙处,古今文人骚客妙笔生花各抒高见。但说读书可以养颜,恐怕就没多少人相信了。

    一个人的美,无非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美——容貌,二是内在的美——气质。前者是与生具有,父母给予而无法改变(当然现代人工美容手术什么都可以改变,但失去了自然的美);而后者表现的美感尤其动人。

    读书,修心养性,是培养气质的最佳方法,知识的武装能让一个容貌平平的人光彩照人,而让相貌俊美的人锦上添花。

    不是吗?有的人粗看很平常,是在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海中看一眼就会忘掉的人,但与他(她)熟悉后,其丰富的知识结构,敏捷思辩的谈吐,温文尔雅的性情,真正让人赏心悦目。忍不住再看一眼,发现原来这个人小小的眼睛充满了睿智和灵气,虽身材矮小粗胖,但觉得他(她)很美,俗话说:“一白盖三丑”,而我看读书却可使一个人平添三分清秀,和美容有着妙曲同工之处。

    男人们经过读书熏陶,周身有股书卷气,人皆喜与其交往。岁月如河,人生如歌,境界是神仙般修炼出来的。人生的经历就像是一本书,一个人的神韵就是如此累积而成。

    而女人更需要读书美容,常见貌若天仙下凡的女子口吐秽语,那感觉如同吃了苍蝇让人生厌。像李清照、蔡文姬这般情才俱全的女子,能千古流芳,受世人的仰慕,那都是读书的惠泽。

    我对镜顾影,上天没有赐与自己姣好的容颜,脸上是岁月的打造留下的条条皱纹,还有什么可挽回容颜的逝去?学着读书养颜吧(当然前题一定是好书),躲避都市的尘嚣,避居郊野,也许有一天早上起床,突然发现自己返老还童,变成嫦娥一般,呵呵,醒来原是一梦!

    据《韩诗外传》载,春秋时,鲁国闵子骞(qian)拜孔子为师。刚来时,他脸色干枯,过一段时间竟变得红润起来,孔子大为奇怪,问原因,闵子骞说,没读书之前,我一心想做达官贵人,每日寝食不安,脸色就枯槁。如今静心读为人处世之书,辩是非,知美丑,心平气和,临事不惊,脸色自然就好了。

    这个故事说明,读书涵养性情,益志搏德,一种儒雅的书卷气自然展露于外。读书纾解愁结,淡化名利,使人进入忘我境界,心情舒畅,身体健康,颜面必然容光焕发。读书稳定情绪,调节精神,陶冶情操,通过治本来治表,骨子里透出灵气和锐气。语言谈吐流露出香味,精神、气质便透着柔质的美感。

 许多先贤认为读书能够美容,古来就有“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腹有诗书气自华”、“惟有书色,艳比西子”等说法。

    林语堂先生认为,“面目可憎”的原因是“尘俗生其间”,读书美容的作用是祛除俗气。李笠翁先生给美人打分说,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七分,六七分容貌缺乏姿态等于三四分。他说的姿态是指气质风韵,是一种难得的脱俗之美。

    一个人的美表现在多方面,除了相貌和外表,还有更重要的是精神和内在。博览群书,饱学厚识,可以遮掩身体上的缺陷,许多读书人虽然长相不敢恭维,但风度翩翩,卓尔不群,有一种沉积在身的力量吸引和感染着人们,光彩照人。

    古人把美容归功于读书明理,为我们开了个良方。今天,读书仍是获取知识、增广见闻、提高才干的重要途径。多读书,读好书,读出宁静心态,从容心情,理智头脑,开放胸怀,充实人生,照样魅力四射。

    读圣贤经典,到中国文化源头的花园里,品淡淡书香和人生哲理,拉近与人距离,增强凝聚力。读好文艺作品,让思想流淌在形象与抽象的河川上,懂得什么是真善美、假丑恶。读人物传记,与伟人对话,和崇高交流,知晓古今,纵横东西,从伟人身上汲取力量。读科技图书,视通万里,驰骋宇宙,明天地之奥秘,察世事之变幻。读优秀管理图书,使工作方法更有艺术性。结合工作性质,读相关书籍,成为某方面专家。

    读书是最高档的养颜补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饮食珍贵文字,修缮自己灵魂,日益强壮,不再缺钙、孤独和软弱。人只有在书中才能体验出生命滋味,让身体得到运动,大脑得到运转,心灵得到酬劳,改变人生气象,永葆青春活力。

    大仲马说:“人生就是不断的等待与希望。“生命肌体成长会催发脸上皱纹,但读书渐入佳境会变得睿智、豁达、优雅而美丽。尤其是在物质心态喧嚣时代,静下心来,与书为邻,以书为有,直接走入书的灵魂,从中获取知识,开阔眼界,蕴蓄精神,是一种时代美。(鸣翥)

来源: 光明博客

 

读书使人优雅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安徽 金肽频

  毕淑敏有篇文章《读书使人优美》,我觉得她说得还不够,只说出了读书对人七分的作用。使自己变得美好,是每个人的天然愿望,在此方面,唯有读书使然。美好着重于人的心理状态与仪态姿势。我认为,读书带给人们的除了这两点重要之处,它还可以加深人的道德修养与精神内涵,使人变得优美高雅。

  对于女人,读书可能是一种简单而又高效的美容。自古以来,这方面就不乏著名例证。钟离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丑女,然而她饱读经书、贤惠淑德,令齐王折服,被封为后。至今仍传有“无盐娘娘长得丑,她为齐国定邦基”的美谈。历史上读书使丑女变美的经典故事至今仍在影响着现代女性的行为方式,但似乎也变得有限起来。尽管女人的美丽是天生的,但后天的环境也是一个致命的影响。试想,一位女士穿戴高档,涂脂抹粉,珠光宝气,形象足以和明星媲美,但若她一开口,就令人倒胃,那她何谈高雅之有?相反,尽管你眼前的女人相貌平平,甚至丑陋,但若你看到她掩卷而读,睫毛低垂,暗波在眼,你不觉得这样的女人也很可爱么?丑女和美女相论,是需要细节的,是需要精神这个大层面的。古人黄庭坚也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看来,读书是使女人变美的一个不老法宝!

  罗曼·罗兰也曾劝导女人多读些书,说多读好书是女人唯一的美容佳品。但现在一些女人喜欢看的是时装杂志和生活休闲之书,在流行中间行走,读书的方法讲究快速。甚至有些女人把读书当成了气质的时装。这样读书对生活有利,但不一定对精神有益。真正的阅读应该是思想性的,启发式的,一本好书在手,犹如良师在家,与高贵的灵魂促膝交谈,与智者进行着深层的精神对话,从而使人思考问题时能从理性中进出,拓展了女人狭隘的胸怀,把眼界变成了世界。

  如果说,读书能使女人变得优美雅致,那么男人读书,应该变得优美高雅。社会角色的区别,要求男人在读书时,不能仅仅以打发无聊为主。也不能像女人那样,可以用读书为自己美容。因此,男人读书应该增加自己的智慧与幽默,增加心胸的宽度与广度。读书是男人摆脱平庸最好的办法,不会在辽阔的世界与漫长的时间里迷失自己。因此,我读书时,常常喜欢把自己带入一种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关注纷繁的世界对人内心的袭扰,谋求自我的灵魂充实与精神生长,从而追求一个高远的人生信念。

  男人读书比女人读书应更注重选择性。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的大师,只有你在书中与这些大师们建立了真正的友谊,他们才会带你神游其中。你享受到的不但有思想的快乐,还有精神上的上升。要知道,女人最不喜欢的就是不读书的男人。明代诗人于谦曾为此写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他本人就是一位清静读书的实践者。当代的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今寿高九十有余,依然思维敏捷,鹤发童颜,他靠的是哪门秘方?读书。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与豁达。

  读书还是改变人生匮乏、贫弱、苍白状态的好办法。它改变的不但是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而且使你不断地增长职业智慧,使你的事业闪耀着睿智与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对于女人如此,对于男人更是如此,唯有读书能够使你远离平庸,使你呈现出美丽与优雅!  

 

读书与气质●高国春

  气质是一个人内在涵养或修养的外在体现。气质不只是外表,而是内在的不自觉的外露。气质与生俱来,难以改变。曾国藩曾对儿子曾纪泽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可见,读书的作用不只是能获取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

  宋人黄山谷曾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面目可憎,对人语言无味。”这不是说读书多了,便会变成美女俊男。而是不读书,即使美女俊男,与他交谈,眼前的俊美,也变得风韵全失,索然无味,也觉得辜负了一张好脸,并且觉得面目可憎。

  读书是一种精神的跋涉,能造就一种文气,这种文气是靠平时读书滋润出来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一个人的心灵若能得到知识的浸润,就会生出许多灵气和色彩。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管你现在的生活状态如何,读书都是提升魅力的重要路径。读书,使我们的精神不再贫乏,人生不再孤独;读书,使我们成为达事理、明善恶、辨美丑的人;读书,使我们气质脱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我们在感叹、欣赏别人的优雅气质时,心动不如行动,让读书成为自己的自觉选择和终身爱好。自己的长相不能选择,但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润物细无声的滋养来让自己拥有优雅的气质,让自己魅力四射,从而拥有自信,创造美好的未来……

 

读书五要
———与师生共勉
吴绍麟

    书,是人类智慧心血之结晶,经验教训之凝炼,精神生活之财富,言谈举止之指南。提高自我,充实自我,学以致用,指导实践,继承创新,是读书的目的。如何取得好的成效,在于掌握必要的读书方法和窍门,对此,先辈们早有深刻体察和精辟的论述。前人的智慧、经验、教训,是启迪后人少走弯路,多点收获的治学要略。
    前人善于读书的方法、窍门、经验非常丰富,归综起来,大体为“五要”。
    一、要循序渐进
    读书无捷径可走,即使是过目成诵者,也须逐字过目,方有可能成诵。对于循序渐进,早在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就已作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清末学者阮元,不敢恭维一目十行者,他说:“世人每矜一目十行之才,余哂之。夫必十目一行,始是真能读书也。”先贤老子,学者阮元之语,都是对读书要循序渐进的谆谆教诲。循序渐进,是再聪明的人也违背不了的治学规则。一目十行的读书者,不能说绝对没有,即使有,也只会是食而未知其味。欲知其味,就应如阮元所言,须十目一行,深入研读,耐心咀嚼,反复回味,方可“炼成锋锷真关学,历尽艰难始算才。”(清末大臣端方诗句)
    二、要锲而不舍
    有深奥哲理的书,有科学远见的著作,以至诸多文史之类的经典,因受某些因素的制约,可能一时读不懂,难明其意。正确的态度应是迎难而上,敢于攻坚。对此,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况曾作过深刻的比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近代词人冯煦也曾形象生动地把读书比为:“行而不舍,若骥千里;纳无所穷,如海百川。”著名作家林语堂对不爱读书且借口推托时日的行为,曾作过辛辣的评述:“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去,不如等待到来年。”他语重心长地说:“其实读书是四季咸宜,古人所谓‘书淫’之人,无论何时何地读书皆不释卷,这样才是读书的样子。”人生启蒙教育阶段,常念叨的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如囊萤,如映雪”的读书精神;毛泽东主席不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和平建国时期,直到垂暮之年,总是抓住日理万机的点滴余暇,如饥似渴地读书,且做到深钻细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们靠“锲而不舍”的自学而成就了伟大事业,实现了远大抱负。他们可谓“锲而不舍”的典范。
    三、要养成习惯
    俗语道:“懒惰容易勤勉难,习惯成自然。”作为人生,就私而讲:上为父母,中为自身,下为后代子孙;就公而讲: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人类文明事业的发展,都应该立志学习和继承前人积淀起来的知识。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须要志趣作先导,毅力作基础,目标作动力,三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北宋诗人,著名书法家黄庭坚对于懒惰读书者曾作过尖刻的讥讽,他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颜元则说:“余生无过人处,只好读书。忧愁非读书不释;愤怒非读书不解;精神非读书不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
    追溯历史,看看当代,凡有大作为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无不具备良好的读书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是人生成就事业的梯子。
    四、要善于笔记
    人们知识的积累,仅凭脑子去记忆是有限的,要有一定的辅助手段加以帮助。虽然当代人靠电脑这种先进载体储存知识,省了许多功夫,效率提高许多倍,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采用前人作读书笔记以积累知识的办法,还是很有必要的。司马迁从青少年时代就随父游历全国,所见所闻极为丰富,接触到众多的文史资料,随手作轧记;读书阅档亦是摘其所需,日积月累,成了他写《史记》的资料库。可以说《史记》是司马迁对三千年历史资料的综合与艺术加工的奇葩。明代书法家、文学家祝允明则是:“每闻善事心先喜,得见奇书手自抄。”清末学者梁启超对作读书笔记亦深有体会,他概言道:“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有无数小册子或纸片,觉得有用者即抄下,——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多年搜集积累的故事传说汇编。当代文人钱钟书一生所作的笔记,字数远远超过他的著作,平均一天有4页读书笔记,在他的著作中引用了上万本书中的名词警句,就是从他所作的笔记中得手的。
    许多有心之人,笔记本随身带,看到或听到妙词、佳句,顺手记录,以作备忘,天长日久,便有许多知识财富在握,可以减少“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尬尴。
    五、要精博结合
    当代著名文学家梁实秋,他渊博的学识来源于刻苦读书。他结合自身实践,对如何读书曾作过言简意赅的论述:“读书贵专精,专精才能有见地;读书亦贵博广,博广才能有透视。”专精与博广,辩证统一,相得益彰。专精就是前人“读书破一卷”精神:诸如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宋初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宇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曾把数字家耿克逊的《近代代数理论》一书中仅20页的一篇文章,反复读了半个多月;王名秋读《阿Q正传》,读到第十四遍时,才悟出了文中的深刻哲理。他们不亏是读书“专精”的典范。博广,说到底就是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意在知其概要,着眼精彩,摘其所需,日积月累,集腋或裘,分类整理,备用参考。
    上述五要是打开人生成功大门的钥匙,是步入事业殿堂的通道。正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

  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也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我把不得法的概略写出来,可以为前车之鉴。

我的不得法第一是不能专心。我初读书的时候,读的都是旧书,不外乎考据辞章两类。我的嗜好,在考据方面,是偏于诂训及哲理的,对于典章名物,是不大耐烦的;在辞章上,是偏于散文的,对于骈文及诗词,是不大热心的。然而以一物不知为耻,种种都读,并且算学书也读,医学书也读,都没有读通。所以我曾经想编一部说文声系义证,又想编一本公羊春秋大义,都没有成书,所为文辞,不但骈文诗词,没有一首可存的,就是散文也太平凡了。到了四十岁以后我始学德文,后来又学法文,我都没有好好儿做那记生字练文法的苦工,而就是生吞活剥看书,所以至今不能写一篇合格的文章,做一回短期的演说。在德国进大学听讲以后,哲学史、文学史、文明史、心理学、美学、美术史、民族学统统去听,那时候这几类的参考书,也就乱读起来了。后来虽勉自收缩,以美学与美术史为主,辅以民族学,然而他类的书终不能割爱,所以想译一本美学,想编一部比较的民族学,也都没有成书。

我的不得法,第二是不能动笔。我的读书,本来抱一种利己主义,就是书里面的短处,我不大去搜寻它,我正注意于我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这本来不算坏,但是我的坏处,就是我虽读的时候注意于这几点,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若是有时候想起来,除了德文书检目特详,尚易检寻外,其他的书,几乎不容易寻到了。我国现虽有人编“索引”、“引得”等等,专门的辞典,也逐渐增加,寻检自然较易,但各人有各自的注意点,普通的检目,断不能如自己记别的方便。我尝见胡适之先生有一个时期,出门时常常携一两本线装书,在舟车上或其他忙里偷闲时翻阅,见到有用的材料,就折角或以铅笔作记号。我想他回家后或者尚有摘抄的手续。我记得有一部笔记,说王渔洋读书时,遇有新隽的典故或词句,就用纸条抄出,贴在书斋壁上,时时览读,熟了就揭去,换上新得的,所以他记得很多。这虽是文学上的把戏,但科学上何尝不可以仿作呢?我因从来懒得动笔,所以没有成就。

我的读书的短处,我已经经验了许多的不方便,特地写出来,望读者鉴于我的短处,第一能专心,第二能动笔,这一定有许多成效。

《北大学者谈读书》:肖东发、杨承运编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梁实秋:书

 

从前的人喜欢夸耀门第,纵不必家世贵显,至少要是书香人家才能算是相当的门望。书而日香,盖亦有说。从前的书,所用纸张不外毛边连史之类,加上松烟油墨,天长日久密不通风自然生出一股气味,似沉檀非沉檀,更不是桂馥兰薰,并不沁人脾胃,亦不特别触鼻,无以名之,名之日书香。书斋门窗紧闭,乍一进去,书香特别浓,以后也就不大觉得。现代的西装书,纸墨不同,好像有一股煤油味,不好说是书香了。

  不管香不香,开卷总是有益。所以世界上有那么多有书癖的人,读书种子是不会断绝的。买书就是一乐事,旧日北平琉璃厂隆福寺街的书肆最是诱人,你迈进门去向柜台上的伙计点点头便直趋后堂,掌柜的出门迎客,分宾主落座,慢慢地谈生意。不要小觑那位书贾,关于目录版本之学他可能比你精。搜访图书的任务,他代你负担,只要他摸清楚了你的路数,一有所获立刻专人把样函送到府上,合意留下翻看,不合意他拿走,和和气气。书价么,过节再说。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一个读书人很难不染上“书淫”的毛病,等到了四面卷轴盈满,连坐的地方都不容易匀让出来,那时候便可以顾盼自雄,酸溜溜地自叹“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现代我们买书比较方便,但搜访的乐趣,搜访而偶有所获的快感,都相当地减少了。挤在书肆里浏览图书,本来应该是像牛吃嫩草,不慌不忙的,可是若有店伙眼睛紧盯着你,生怕你是一名雅贼,你也就不会怎样的从容,还是早些离开这是非之地好些。更有些书不裁毛边,干脆拒绝翻阅。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日:‘我晒书。’”(见《世说新语》)郝先生满腹诗书,晒书和日光浴不妨同时举行。恐怕那时的书在数量上也比较少,可以装进肚里去。司马温公也很爱惜书的,他告诫儿子说:“吾每岁以上伏及重阳间视天气晴明日,即净几案于当日所,侧群书其上以晒其脑。所以年月虽深,从不损动。”书脑即书的装订之处,翻页之处则日书口。司马温公看书也有考究,他说:“至于启卷,必先向案洁净,借以茵褥,然后端坐看之。或欲行看,即承以方版,未曾敢空手捧之,非惟手污渍及,亦虑触动其脑。每至看竟一版,即侧右手大指面衬其沿,随覆以次指面,捻而夹过,故不至揉熟其纸。每见汝辈多以指爪撮起,甚非吾意。”(见《宋稗类钞》)我们如今的图书不这样名贵,并且装订技术进步,不像宋朝的“蝴蝶装”那样的娇嫩,但是读书人通常还是爱惜他的书,新书到手先裹上一个包皮,要晒,要揩,要保管。我也看见过名副其实的收藏家,爱书爱到根本不去读它的程度,中国书则锦函牙签,外国书则皮面金字,庋置柜橱,满室琳琅,书变成了陈设、古董。

  有人说:“借书一痴,还书一痴。”有人分得更细:“借书一痴,惜书二痴,索书三痴,还书四痴。”大概都是有感于书有借无还的。书也应该深藏若虚,不可慢藏诲盗。最可恼的是全书一套借去一本,久假不归,全书成了残本。明《五杂俎》,记载一位“虞参政藏书数万卷,贮之一楼,在池中央,小木为徇,夜则去之。榜其门日:‘楼不延客,书不借人。’”这倒是个好办法,可惜一般人难得有此设备。

  读书乐,所以有的人一卷在手往往废寝忘食。但是也有人一看见书就哈欠连连的,以看书为最好的治疗失眠的方法。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这也要看所读的是些什么书了。如果读的尽是一些猥屑的东西,其人如何能有书卷气之可言?宋真宗皇帝的劝学文,实在令人难以入耳:“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不过是把书当作敲门砖以遂平生之志,勤读六经,考场求售而已。十载寒窗,其中只是苦,而且吃尽苦中苦,未必就能够进入佳境。倒是英国19世纪的罗斯金,在他的《芝麻与白百合》第一讲里,劝人读书尚友古人,那一番道理不失雅人深致。古圣先贤,成群的名世的作家,一年四季的排起队来立在书架上面等候你来点唤,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行吟泽畔的屈大夫,一邀就到;饭颗山头的李白、杜甫也会连袂而来;想看外国戏,环球剧院的拿手好戏都随时承接堂会;亚里士多德可以把他逍遥廊下的讲词对你重述一遍。这真是读书乐。

  我们国内某一处的人士最好赌博,所以讳言书,因为书与输同音,读书曰读胜。基于同一理由,许多地方的赌桌旁边忌人在身后读书。人生如博弈,全副精神去应付,还未必能操胜算。如要沾染上书癖,势必呆头呆脑,变成书呆,这样的人在人生的战场之上怎能不大败亏输?所以我们要钻书窟,也还要从书窟里钻出来。朱晦庵有句:“书册埋头何日了,不如抛去寻春。”是见道语,也是老实话。 

林语堂:论读书

本篇演讲只是谈谈本人对于读书的意见,并不是要训勉青年,亦非敢指导青年。所以不敢训勉青年有两种理由:第一,因为近来常听见贪官污吏到学校致训词,叫学生须有志操,有气节,有廉耻;也有卖国官僚到大学演讲,劝学生要坚忍卓绝,做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暗讽时事。不幸的是这样的事如今也一样发生。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料想战国的土豪劣绅亦必好训勉当时的青年,所以激起孟子这样不平的话。第二,读书没有什么可以训勉。世上会读书的人,都是书拿起来自己会读。不会读书的人,亦不会因为指导而变为会读。譬如数学,出五个问题叫学生去做,会做的人是自己脑里做出来的,并非教员教他做出,不会做的人经教员指导,这一题虽然做出,下一题仍旧非指导不可,数学并不会因此高明起来。我所要讲的话于你们本会读书的人,没有什么补助,于你们不会读书的人,也不会使你们变为善读书。所以今日谈谈,亦只是谈谈而已。

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向来算为清高。说破读书本质,“心灵”而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读书向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天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写讣闻,做贺联;或为当文牍,抄账簿;或为做相士,占八卦;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亦有人拿父母的钱,上大学,跑百米,拿一块大银盾回家,在我是看不起的,因为这似乎亦非读书的本旨。读书本旨湮没于求名利之心中,可悲。可惜现在也一样。

今日所谈,亦非指学堂中的读书,亦非指读教授所指定的功课,在学校读书有四不可。(一)所读非书。学校专读教科书,而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今日大学毕业的人所读的书极其有限。然而读一部小说概论,到底不如读《三国》、《水浒》;读一部历史教科书,不如读《史记》。(二)无书可读。因为图书馆存书不多,可读的书极有限。(三)不许读书。因为在课室看书,有犯校规,例所不许。倘是一人自晨至晚上课,则等于自晨至晚被监禁起来,不许读书。(四)书读不好。因为处处受训导处干涉,毛孔骨节,皆不爽快。且学校所教非慎思明辨之学,乃记问之学。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礼记早已说过。书上怎样说,你便怎样答,一字不错,叫做记问之学。倘是你能猜中教员心中要你如何答法,照样答出,便得一百分,于是沾沾自喜,自以为西洋历史你知道一百分,其实西洋历史你何尝知道百分之一。学堂所以非注重记问之学不可,是因为便于考试。如拿破仑生卒年月,形容词共有几种,这些不必用头脑,只需强记,然学校考试极其便当,差一年可扣一分;然而事实上与学问无补,你们的教员,也都记不得。要用时自可在百科全书上去查。又如罗马帝国之亡,三大原因,书上这样讲,你们照样记,然而事实上问题极复杂。有人说罗马帝国之亡,是亡于蚊子(传布寒热疟),这是书上所无的。在学校读过书者,皆当会心而笑。然想到教科书规范头脑,湮塞性灵,却又堪哭。

今日所谈的是自由的看书读书,无论是在校,离校,做教员,做学生,做商人,做政客有闲必读书。这种的读书,所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点明读书要能破俗见陋习,复人之灵性。对死读书本固持陈念之人一段讥讽,令人心惊警惕。盖我们也未尝不有鄙俗之时。并且要时时读书,不然便会鄙吝复萌,顽见俗见生满身上,一人的落伍、迂腐、冬烘,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所以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一人在世上,对于学问是这样的: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自认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大学生自以为心理学他也念过,历史地理他亦念过,经济科学也都念过,世界文学艺术声光化电,他也念过,所以什么都懂,毕业以后,人家问他国际联盟在哪里,他说“我书上未念过”,人家又问法西斯蒂在意大利成绩如何,他也说“我书上未念过”,所以觉得什么都不懂。到了中年,许多人娶妻生子,造洋楼,有身分,做名流,戴眼镜,留胡子,拿洋棍,沾沾自喜,那时他的世界已经固定了:女子放胸是不道德,剪发亦不道德,社会主义就是共产党,读《马氏文通》是反动,节制生育是亡种逆天,提倡白话是亡国之先兆,《孝经》是孔子写的,大禹必有其人,……意见非常之多而且确定不移,所以又是什么都懂。其实是此种人久不读书,鄙吝复萌所致。此种人不可与深谈。但亦有常读书的人,老当益壮,其思想每每比青年急进,就是能时时读书所以心灵不曾化石,变为古董。

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黄山谷谓人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须知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人很多,不但商界政界如此,学府中亦颇多此种人。然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在官僚商贾则无妨,在读书人是不合理的。所谓面目可憎,不可作面孔不漂亮解,因为并非不能奉承人家,排出笑脸,所以“可憎”;胁肩谄笑,面孔漂亮,便是“可爱”。若欲求美男子小白脸,尽可于跑狗场、跳舞场,及政府衙门中求之。有漂亮脸孔,说漂亮话的政客,未必便面目不可憎。读书与面孔漂亮没有关系,因为书籍并不是雪花膏,读了便会增加你的容辉。所以面目可憎不可憎,在你如何看法。有人看美人专看脸蛋,凡有鹅脸柳眉皓齿朱唇都叫做美人。但是识趣的人若李笠翁看美人专看风韵,笠翁所谓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态等于三四分。有人面目平常,然而谈起话来,使你觉得可爱;也有满脸脂粉的摩登伽,洋囡囡,做花瓶,做客厅装饰甚好,但一与交谈,风韵全无,便觉得索然无味。“风韵”二字读书而来。性灵可决定面目,此处也说的这个道理。黄山谷所谓面目可憎不可憎亦只是指读书人之议论风采说法。若浮生六记的芸,虽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男子也是如是看法。章太炎脸孔虽不漂亮,王国维虽有一条辫子,但是他们是有风韵的,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简直可认为可爱。亦有漂亮政客,做武人的兔子姨太太,说话虽漂亮,听了却令人作呕三日。

至于语言无味(著重“味”字),都全看你所读是什么书及读书的方法。读书读出味来,语言自然有味,语言有味,做出文章亦必有味。有人读书读了半世,亦读不出什么味儿来,都是因为读不合的书,及不得其读法。读书须先知味。读书知味。世上多少强读人,听到此语否?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所谓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有人自幼嚼书本,老大不能通一经,便是食古不化勉强读书所致。袁中郎所谓读所好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是知味的读法。若必强读,消化不来,必生疳积胃滞诸病。

口之于味,不可强同,不能因我的所嗜好以强人。先生不能以其所好强学生去读。父亲亦不得以其所好强儿子去读。所以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之第一义。有愚人请人开一张必读书目,硬着头皮咬着牙根去读,殊不知读书须求气质相合。人之气质各有不同,英人俗语所谓“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因为听说某书是名著,因为,要做通人,硬着头皮去读,结果必毫无所得。过后思之,如作一场恶梦。甚且终身视读书为畏途,提起书名来便头痛。小时候若非有随时扔掉不喜之书之权,亦几乎堕入此道矣!萧伯纳说许多英国人终身不看莎士比亚,就是因为幼年塾师强迫背诵种下的果。许多人离校以后,终身不再看诗,不看历史,亦是旨趣未到学校迫其必修所致。

所以读书不可勉强,因为学问思想是慢慢胚胎滋长出来。其滋长自有滋长的道理,如草木之荣枯,河流之转向,各有其自然之势。逆势必无成就。树木的南枝遮荫,自会向北枝发展,否则枯槁以待毙。河流遇了矶石悬崖,也会转向,不是硬冲,只要顺势流下,总有流入东海之一日。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不得不读之书。警句。有你所应读,我所万不可读,有此时可读,彼时不可读,即使有必读之书,亦决非此时此刻所必读。见解未到,必不可读,思想发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读。孔子说五十可以学易,便是说四十五岁时尚不可读《易经》。刘知几少读古文《尚书》,挨打亦读不来,后听同学读《左传》,甚好之,求授《左传》,乃易成诵。《庄子》本是必读之书,然假使读《庄子》觉得索然无味,只好放弃,过了几年再读。对庄子感觉兴味,然后读庄子,对马克思感觉兴味,然后读马克思。读书要等兴味来。若有不喜欢之书,搁下几年,未尝不变做喜欢,于我心有戚戚焉。

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以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凡是好书都值得重读的。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譬如我此时重读Lamb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一人背痈,再去读范增的传,始觉趣味。

  由是可知读书有二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足之蹈之者。所以读书必以气质相近,而凡人读书必找一位同调的先贤,一位气质与你相近的作家,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若单就读书,得力一家,失之于简率。然林语堂意思是要人找到师法对象,全心投入、气质浸润。此即读书以“情”读和以“智”读之区别。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庄子亦好,荀子亦好,苏东坡亦好,程伊川亦好。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心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George Eliot自叙读卢骚自传,如触电一般。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因为气质性灵相近,所以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流连忘返,始可深入,深入后,如受春风化雨之赐,欣欣向荣,学业大进。

谁是气质与你相近的先贤,只有你知道,也无需人家指导,更无人能勉强,你找到这样一位作家,自会一见如故,苏东坡初读庄子,如有胸中久积的话,被他说出,袁中郎夜读徐文长诗,叫唤起来,叫复读,读复叫,便是此理。这与“一见倾心”之性爱同一道理。你遇到这样作家,自会恨相见太晚。一人必有一人中意的作家,各人自己去找去,找到了文学上的爱人,“文学上的爱人”,奇语,但极有道理。读书若无爱情,如强迫婚姻,终究无效。他自会有魔力吸引你,而你也乐自为所吸,甚至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亦渐与相似,这样浸润其中,自然获益不少,将来年事渐长,厌此情人,再找别的情人,到了经过两三个情人,或是四五个情人,大概你自己也已受了熏陶不浅,思想已经成熟,自己也就成了一位作家。若找不到情人,东览西阅,所读的未必能沁入魂灵深处,便是逢场作戏,逢场作戏,不会有心得,学问不会有成就。

知道情人滋味便知道苦学二字是骗人的话。苦学误人!警句。只可惜读教科书,却非苦学不可。然如能从浸润各色奇书来长己之才智,未必不能过考卷关。学者每为“苦学”或“困学”二字所误。读书成名的人,只有乐,没有苦。据说古人读书有追月法、刺股法、又丫头监读法。其实都是很笨。读书无兴味,昏昏欲睡,始拿锥子在股上刺一下,这是愚不可当。一人书本摆在面前,有中外贤人向你说极精彩的话,尚且想睡觉,便应当去睡觉,刺股亦无益。叫丫头陪读,等打盹时唤醒你,已是下流,亦应去睡觉,不应读书。而且此法极不卫生,不睡觉,只有读坏身体,不会读出书的精彩来。若已读出书的精彩来,便不想睡觉,故无丫头唤醒之必要。刻苦耐劳,淬励奋勉是应该的,但不应视读书为苦。视读书为苦,第一着已走了错路。天下读书成名的人皆以读书为乐;汝以为苦,彼却沉湎以为至乐。比如一人打麻将,或如人挟妓冶游,流连忘返,寝食俱废,始读出书来。以我所知国文好的学生,都是偷看几百万言的三国水浒而来,决不是一学年读五十六页文选,国文会读好的。试问在偷读三国水浒之人,读书有什么苦处?何尝算页数?好学的人,是书无所不窥,窥就是偷看。于书无所不偷看的人,大概学会成名。

有人读书必装腔作势,或嫌板凳太硬,或嫌光线太弱,这都是读书未入门路,未觉兴味所致。有人做不出文章,怪房间冷,恐蚊子多,怪稿纸发光,怪马路上电车声音太嘈杂,其实都是因为文思不来,写一句,停一句。一人不好读书,总有种种理由。“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知等待到来年。”其实读书是四季咸宜。古所谓“书淫”之人,无论何时何地可读书皆手不释卷,这样才成读书人样子。读书要为书而读,不是为读而读。顾千里裸体读经,便是一例,即使暑气炎热,至非裸体不可,亦要读经。欧阳修在马上厕上皆可做文章,因为文思一来,非做不可,非必正襟危坐明窗净几才可做文章。一人要读书则澡堂、马路、洋车上、厕上、图书馆、理发室,皆可读。而且必办到洋车上、理发室都必读书,才可以读成书。

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说回前面论点,最后一点,也即读书全部之主旨,读出自己性灵来。胆识二字拆不开,要有识,必敢有自己意见,即使一时与前人不同亦不妨。前人能说得我服,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我,是前人非。人心之不同如其面,要脚踏实地,不可舍己耘人。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各人要凭良知,读其所好,然后所谓好,说得好的道理出来。或竟苏韩皆不好,亦不必惭愧,亦须说出不好的理由来,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则或系汝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果然汝是而人非。学力未到,等过几年再读,若学力已到而汝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汝同情之人。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见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此乃刘知几之读书胆识。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入圈套,满口烂调,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作者简介:林语堂(1895~1976),文学家。原名和乐,改名玉堂、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福建龙溪(今漳州)人。毕业于海圣约翰大学。早年留学美国、德国。1923年回国,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支持爱国学生运动。1932年后陆续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推动小品文的创作,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6年旅居美国。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4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1966年定居台北。著有《剪拂集》、《开明英文读本》、《开明英文文法》、《大荒集》、《我的话》、《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无所不读》、《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和《语堂文存》等 

 

黄侃论读书

黄侃是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他在读书治学时,采取“扎硬寨,打死仗”的方法。在研读有关自已研究专业的书时,他总是要反复阅读数十遍,一直达到能举出其篇、页、行数,基本无误差为止。一次他研读孙冶让的《周礼正义》,自限180日读完,凡遇其中与需要计算的地方,他都要一一列小算式加以推算验证。他在读《清史稿》时,全书l00册,从头到尾部一卷一卷地详加评注圈点。黄侃对于随随便便翻阅读书、点读数篇浅尝辄止的读书方法很不赞同,称之为“杀头书”。他反对那种只读所需资料,而不肯一句一字认真读透全书的实用主义态度。

  黄侃常说:“学问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

  黄侃一生读书治学,最反对某些初学者急功近利,好高骛远,急于求成的治学弊病:“一曰,急于求解;二曰,急于著书;三曰,不能阙疑;四曰,个能服善。”

  黄侃这种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追求极致的读书治学精神,是他最终能够学有所成,成为一代宗师的重要因素。

  (摘录)量守庐论学札记

  一.应读之书

  ★《十三经注疏》、《大戴礼记》、《荀子》、《庄子》、《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通典》(不读《通典》,不能治《仪礼》)、《文选》、《文心雕龙》、《说文》、《广韵》,以上诸书,须趁三十岁以前读毕,收获如盗寇之将至;然持之以恒,七八年间亦可卒业。

  ★读经次第应先《诗》疏,次《礼记》疏。读《诗》疏,一可以得名物训诂,二可通文法。《礼》疏而后,泛览《左传》、《尚书》、《周礼》、《仪礼》诸疏,而《谷》、《公》二疏为最要,《易》疏则高头讲章而已。陆德明《经典释文》宜时时翻阅,注疏之妙,在不放过经文一字。

  二.读书之法

  ★语言文字之学,为各种学问之预备,舍此则一无可通。

  ★由小学入经,出经入史,期以十年,必可成就。

  ★小学之事在乎通,经学之事在乎专,故小学训诂自本文求之,而经文自注疏求之。

  ★治经之法,先须专主一家之说,不宜旁骛诸家。

  ★治经须先明家法,明家法自读唐人义疏始。

  ★治史之要,以人、地、官、年为入门之基;四者亦即历史之小学也。

  ★读书贵专不贵博,未毕一书,不阅他书。二十岁以上,三十岁以下,须有相当成就;否则,性懦者流为颓废,强梁者化为妄诞。用功之法,每人至少应圈点书籍五部。

  ★初学之病四:一曰急于求解,一曰急于著书,一曰不能阙疑,一曰不能服善。读古书当择其可解者而解之,以阙疑为贵,不以能疑为贵也。

  ★凡阅近人书籍,须先调查其材料。

  ★清人治学之病,知古而不知今;明人治学之病,知今而不知古。

  ★治中国学问,当接收新材料,不接收新理论。佛经云,依法不依人,即此义。

  ★汉学之所以可畏者,在不放松一字。

  ★读天下书,至死不能遍,择其要而已矣。刘申叔年三十五而学成,即得择要之法。

  ★不有根底之学,而徒事翻书,此非治学之道。然真有根底之学,而不能翻书,亦不免有鄙陋之讥。翻书者因所知以及所未知,其用有二:一、己所不知,翻之而得;二、己所不记,翻之而记。凡临时检查而得之者,必其平时能翻之者也。

  三、为学之道

  ★读书人当以四海为量,以千载为心。

  ★学术二字应解为“术由师授,学自己成”。戴东原先生学术提纲挈领之功为多,未遑精密;其弟子段懋堂、孔广森、王念孙,靡不过之。

  ★治学第一当恪守师承,第二当博学多闻,第三当谨于言语。

  ★凡古今名人学术之成,皆由辛苦,鲜由天才;其成就早者,不走错路而已。

  ★天下人之所长,非己所能有;己之所长,为天下人所不能有,如是始能有自立。

  ★学问最高者,语言最简。

  ★通一经一史,文成一体,亦可以为成人矣。

  

  作者介绍:

  黄侃(1886.4.3-1935.10.8),学名乔鼐,谱名乔馨,最后改名侃,字季刚。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经学家、音韵训诂学家、文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黄侃自幼聪颖过人,七岁作诗已有可观,九岁读完经书。1900年中秀才,1903年考入武昌文普通学堂,与宋教仁、董必武等为同学,畅谈革命。190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以黄侃为“故人子”,资助官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到日本后加入同盟会,1907年从章太炎学习小学、经学,成为章门大弟子。1910年回国,在蕲春组织孝义会,同时参加“文学社”的反清活动。1911年与友人在汉口创办《大江报》,所撰文《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极大鼓舞了当时的革命士气。1913年被直隶总督赵秉钧任命为秘书长。1914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曾反对刘师培拥护帝制。1917年刘师培任教北大,黄侃师事刘师培,尽得春秋左氏学家法。1919年与刘师培等创办北大《国故月刊》,同年秋辞去北大教职,改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文教授,讲授说文、尔雅、文心雕龙诸课。1925年梁启超任清华国学院导师,邀请黄侃讲授小学。1926年后,历任东北大学、金陵大学国文教授,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1932年应聘为“国难会议”会员。1935年10月8日去世。

  黄侃幼承家训,长受名师,毕生精研文字学,尤擅长音韵训诂,在经学、小学、诗赋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建立了独树一帜的古音韵体系。与章太炎、刘师培齐名,被称为“国学大师”,和章太炎被称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对于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黄侃主张“以《说文》为主,而求制字时之声音;以《广韵》为主,而考三代迄于六朝之音变。然后参之以等韵,较之以今世方言;证据具而理亦明。”并主张根据《说文》和古音研究来研读《尔雅》。黄侃治学重视系统和条理,强调从形、音、义三者的关系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他对于上古声韵系统研究的主要成果是:古声十九纽说;古韵二十八部说;古音仅有平入二声说等。章太炎称赞黄侃“尤精治古韵,始从余问,后自为家法。”此外,黄侃在《文心雕龙》、礼学、汉唐玄学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学术之外,尤精古文诗词,文尚澹雅,上法晋宋。

  黄侃为学务精习,对于四史、群经义疏及小学基本著作都研读达十几遍、几十遍,对《说文》、《广韵》尤为精熟,多有批注。他治学极为严谨,认为“敦古不暇,无劳于自造”,自言“年五十,当著纸笔矣!”可惜黄侃在五十岁即辞世,其著述多未写定,后经学生整理刊印。解放后有《黄侃论学杂著》整理出版。主要著述有《音略》、《声韵通例》、《说文略说》、《尔雅略说》、《声韵略说》《集韵声类表》、《文心雕龙札记》、《日知录校记》、《汉唐玄学论》、《礼学略说》、《量守居士诗集》、《量守居士词集》等。

 

顾颉刚:怎样读书 

一个普通人走进了图书馆,看见满屋满架的书,觉得眼睛都花了。这是由于他对世界上的知识没有一方面是有特殊兴趣的所致。研究学问的事固然不必每人都参加,但是一方面的特殊兴趣确为任何人所不可少。譬如看报,有人喜欢看专题新闻,有人喜欢看小说文艺,也有人喜欢看商市行情。只要他能够有一件喜欢的,自然拿到了一份报纸就有办法。我们读书的第一件事,是要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

有人读书,只要随便翻翻就抛开了。有人读书,却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才罢。其实两种方法都有道理,但永久只用一种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可以看的书籍太多了,倘使无论哪一部书都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那么,人的生命有限,一生能够读得多少部书呢?但有几部书是研究某种学问的时候,必须细读的,若只随便翻翻,便不能了解那种学问的意义。读书的第二件事,是要分别书籍缓急轻重,知道哪几部书是必须细读的,哪几部书是只要翻翻的,哪几部书只要放在架上不必动,等到我们用得着它的时候才去查考的。要懂得这个法子,只有多看书目,研究一点目录学。

我们的读书,是要借了书本子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子来管束我们的思想。读书的时候要随处会疑。换句话说,要随处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分出它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这些意思就可以写在书端上,或者写在笔记簿上。逢到什么疑感的地方,就替它查一查。心中起什么问题,就自己研究一下。不怕动手,肯写肯翻,便可以养成自己的创作力。几年之后,对于这一门学问自然有驾驭运用的才干了。我们读书的知三件事,是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只要有了判断力,书本就是给我们使用的一种东西了。宋朝的陆象山说“‘六经’皆我注脚”,就是这个意思。

再有两件事情,也是应当注意的。其一,不可以有成见。以前的人因为成见太深了,只把经史看作最大的学问;经史以外的东西都看作旁门小道。结果,不但各种学问都被抑遏而不得发达,并且由于各种学问都不发达,就是经史的本身也是不能研究得好。近来大家感到国弱民贫,又以为惟有政治经济之学和机械制造之学足以直接救国的,才是有用之学,其余都是无关紧装饰品。这个见解也是错误的。学问的范围何等样大,凡是世界上的事物都值得研究,就是我们人类,再研究一万年也还是研究不尽。至于应用的范围却何等样小,们所需要而走的。昨天需要的东西,今天不要了,就丢了。今天需要的东西,明天不要了,也就丢了。若是为了应用的缘故,一意在应用上着力,把大范围忘了,等到时势一变,需要不同,我们岂不是剩了两只手呢!我们不能一味拿有用无用的标准来判定学问的好坏;就是某种像是没有用的学问,只要我们有研究的兴趣,也是可以研究下去为我们所用的。

其二,是应该多赏识。无论哪种学问,都不是独立的,与它关联的地方非常之多。我们要研究一种学问,一定要对别种学问有些赏识,使得逢到关联的地方可以提出问题,请求这方面的专家解决,或者把这些材料送给这方面的专家。以前有人说过,我们研究学问,应当备两个镜子:一个是显微镜,一个是望远镜。显微镜是对自己专门研究的一科用的;望远镜是对其他各科用的。我们要对自己研究的一科极尽精微,又要对别人研究的各科略知一二。这并不是贪多务博,只因为一种学问是不能独立的缘故。

我从前的读书虽然并不希望博洽,但确是没有宗旨,脑子里只有一堆零碎材料,连贯不起来。经过章太炎先生的提示,顿时激起我连贯材料的欲望。我想我的为学,无论治什么东西都可以见出它的地位,不肯随便舍弃,因此对着满眼都是的史料彷徨。但自己近情的学问毕竟还是史学,我就丢了其他勉力做史学。那时我很想做一部中国学术史,名为《学览》。粗粗定了一个目录,钉了二百余本的卷子,分类标题,预备聚集材料,撰写成丛书,现在看来,这种治学门径是对头的。

《怎样读书最有效》:黄岳洲穆央 陈振编

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著名的中国现代史学家、民间文艺学家。1913年考入北大预科,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本科哲学门,留北大图书馆任助教做编目工作。在工作期间,草拟出《重编中文书目的办法》,提出了拆散丛书编“书名目录”、进而提出“学派书目”和“分类目录”的见解,并建议编“待访书目”,这些建议对改进图书馆工作起了一定的作用。后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主任,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等职。顾颉刚教授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古史辨学派的创建人,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史学大师。主要论著有《古史辨》、《崔东壁遗书》、《当代中国史学》、《汉代学术史略》等。

 

王兆胜:胡适的读书方法 

大凡读书人都希望从书中获得更多教益,但有时却因读书不得其法,读书不少却收效甚微。中国新文学先驱者胡适的读书方法很值得借鉴。

胡适曾在《读书》中直言:“我今天根据个人所经验,同诸位谈谈读书的方法。……读书有两个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胡适所谈虽是常识,但却能够不落俗套,常中见奇,自具慧眼。

中国旧时的私塾教育讲究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和心到,胡适对此表示赞同,并有了新的体味。在胡适看来,所谓“眼到”,就是每个字甚至每字的笔画都不能简单放过,都要认真研究,不然就会闹出笑话。他举例说,西文字母一点之差其意大变,将“p o r t”看成“p o rk”就会变“葡萄酒”为“猪肉”,将“oa ts”看成“oak s”也会改“小草”为“大树”,这真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在中国历史上因一字之差而产生大笑话或铸成大错者,所在不少。所以,胡适告诫人们读书时万不可马虎,关键处一定要做到“眼到”。所谓“口到”就是“诵读”,每一字句都要念出来。这一方法有利于熟悉句子结构,也有利于体会文章的气势、风采和韵致。所谓“心到”是指用心思考和分析研究,力求做到“比较参考”和“融会贯通”。如《诗经》里“于”、“言”二字甚多,在不同地方其用意不同,如果不用心比照就会越来越乱,成了一笔糊涂账。在“心到”中,胡适还非常推崇“会疑”二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读书才会有大提高和大进展。

只有“三到”读书法还是不够的,胡适认为应有第四到即“手到”。所谓“手到”就是强调多动手,这里主要包括标点分段、查阅字典和资料、作读书笔记。而读书笔记又包括四点:抄录备忘、提纲节要、笔记心得、探讨研究。“动手”不仅会帮助你开阔眼界、增强记忆,还会充分调动你的想象力与创造性,使书本上的知识变活,最终成为你自己的东西。换言之,读书是读者被书牵着走,读者再有主体性也要受到书的限制和规范;而动手时读者是主人,书却成了工具,读者可按照自己的观念思想和审美理想进行选择,这就是为什么经过自己动手的东西往往能够了然于心,甚至终生不忘。

谈到“博”的读书目的,胡适说:“所以要博学者,只是要加添参考的材料,要使我们读书时容易得‘暗示’;遇着疑难时,东一个暗示,西一个暗示,就不至于呆读死书了。‘致其知而后读’。”至于那些只通一技一艺者,胡适认为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不会太大,也难有大的作为。胡适本人就是一个读书广博的人,几乎各个领域无所不涉,他还自称自己有“书癖”。

在胡适看来,一个人要有大学问必须“精博双修”,只精不博会一叶障目,而只博不精则好似“一张很大的薄纸,禁不起风吹雨打”。当然,对多数人来说,要做到既精又博那是十分困难的。即便是博学专精的胡适,他也说自己偏于博而失于精。1915年2月3日胡适在日记中说:“学问之道两面而已,一曰广大(博),一曰高深(精),两者须相辅相行。务精者每失之隘,务博者每失之浅,其失一也。余失之浅也,不可不以高深矫正之。”

  胡适还有读书三好。一是夜读。夜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此时正合读书:宁静闲逸、无人打扰、自由自在。中国古人有裸身夜读者,大概深得夜读之乐。夜里时间充裕,可安心读经典大著。夜读还别有一番情调,青灯黄卷伴一杯香茗,那是何等的爽心悦目!二是喜在厕上、电车里读书。胡适读书不择环境,不讲条件,有书即读,他甚至将厕上和电车里的时间也充分利用起来。1914年7月17日胡适日记载:“有人赠我莎士比亚名剧《亨利第五》,全书三百八十余页,用薄纸印之,故全书仅广寸有余半,长二寸,厚不及半寸(英度),取携最便,因以置衣囊中,平日不读之,惟于厕上及电车中读之,约一月而读毕,此亦利用废弃光阴之一法。”三是连贯式读书。有人读书随意性太强,无一定计划,而胡适则强调读书的连贯性,这既包括读书时间不间断,也包括读完一书再换另一本。胡适读书自己规定:每日读书不少于6小时。他还说“读书非毕一书勿读他书”。

与林语堂追求读书之乐不同,胡适立足实用、追求完美,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他完整、现实和实用的独特读书法。就好像一个志在高峰的登山者,胡适的读书方法是脚踏实地、有章有法、锲而不舍而又易见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