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枕充气:中国诗歌读本 余年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19:42
中国诗歌讲义
景德镇新文学馆序
余年峰
这本诗歌写作教科书,力求从诗歌写作者如何学习诗歌写作的角度进行设计编写,实现诗歌共同基础与发挥作用的统一。每门课,突出一个专题,全面阐述诗歌写作的特色和个性特征,着眼于全面提高诗歌写作者的素养这本诗歌教科书着眼于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提高诗歌写作者的素养,体现诗歌写作课程的基础性目标。
根据课程特点,从不同专题培养诗歌写作者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总之,各门课都力求在读写实践中引发诗歌写作者对诗歌的兴趣,为诗歌写作者的终身学习和写作奠定坚实的诗歌基础。这本诗歌写作教科书注重发挥诗歌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优势,着眼于培养当代诗歌写作者的传统文化底蕴、多元文化视野等,立足于蓄志养气、陶冶心灵、崇美扬善、怡情悦性的人文诗歌素质教育,为诗歌写作者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这本诗歌写作教科书是系统的传授诗歌写作知识的。主要内容有《诗歌绪论》、《诗歌种类》、《诗歌阅读》、《诗歌写作心理》、《诗歌写作习惯》《诗歌写作的表达》、《诗歌写作的语言》、《诗歌写作的构思》、《诗歌鉴赏》、《诗歌评论》十个专题,这些课程,有利于引导诗歌写作者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母语和培育民族精神。根据共同基础与发挥作用相统一的原则,重点在于打基础、授方法、让诗歌写作者更好地有自我发展方向,这本诗歌写作教科书为诗歌写作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学习空间,这就为每个诗歌写作者创设了更好的系统学习基础知识的条件和更广阔的诗歌写作成长空间,有利于促进诗歌写作者发挥特长和谋求个性的发展。
这本诗歌写作教科书,是中国第一本诗歌讲义,是诗歌写作者学习系统的“学本”。它着眼于诗歌写作者的自主学习,引导诗歌写作者积极参与诗歌写作的实践活动。在具体编写中突出以下几点。1.导向性。这本诗歌写作教科书的设计力求在文质兼美的基础上,确保思想内容健康、语言文字规范、适合教学,同时具有比较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时代气息。2.自主性。这本诗歌写作教科书的编写力求知识介绍精要、好懂、有用,丰富多样,贴近实际,可操作性强。同时,还有一些延伸性、拓展性、探究性的思考题目,有利于激发诗歌写作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3.通俗性。这本诗歌写作教科书的编写既考虑到提高诗歌写作者的整体诗歌写作素养,同时又考虑诗歌写作者的生理心理特点,通俗易懂,学以致用,有助于激发诗歌写作者学习的兴趣,呈现方式生动活泼。
2008年9月3日 

目录

 

第一课诗歌绪论

诗歌欣赏
第一节诗歌的概念
第二节诗歌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关于诗人

第二课诗歌种类

诗歌欣赏
第一节古代诗歌的分类
第二节现代诗歌的分类
第三节近体诗
第四节宋词

第三课诗歌阅读

诗歌欣赏
第一节诗歌阅读的意义
第二节诗歌阅读的作用
第三节诗歌阅读的用途
第四节诗歌阅读的方法

第四课诗歌写作心理

诗歌欣赏
第一节诗歌写作心理素质
第二节诗歌写作心理冲动
第三节诗歌写作心理灵感

第五课诗歌写作习惯

诗歌欣赏
第一节诗歌写作习惯的认识
第二节诗歌写作习惯的养成
第三节诗歌写作习惯的兴趣

第六课诗歌写作的表达

诗歌欣赏
第一节诗歌写作的表达结构
第二节诗歌写作的表达技巧
第三节诗歌写作的表达摄取

第七课诗歌写作的语言

诗歌欣赏
第一节诗歌写作语言的含义
第二节诗歌写作语言的修饰方法
第三节诗歌写作语言的艺术

第八课诗歌写作的构思

诗歌欣赏
第一节诗歌写作的构思要义
第二节诗歌写作的构思方法
第三节诗歌写作的构思过程

第九课诗歌鉴赏

诗歌欣赏
第一节诗歌鉴赏的认识
第二节诗歌鉴赏的方法
第三节诗歌鉴赏的能力

第十课诗歌评论

诗歌欣赏
第一节诗歌评论的题意
第二节诗歌评论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诗歌评论的表达事项

第一课  诗歌绪论
【诗歌欣赏 】
可爱的中国(朗诵诗)

/余年峰
我起誓言
为你效劳,献智慧,流汗水
我心甘情愿
我起誓言
为你捐躯,抛头颅,洒热血
我毫不犹豫
可爱的中国
古老的土地
我出身在这片乐园
我生活在这片乐园
我相爱在这片乐园
我劳动在这片乐园
我也将埋葬在这片乐园
我的子孙也将繁衍在这片乐园

可爱的中国
英雄的土地
为了你,多少英雄
冲锋陷阵
战死疆场
为了你,无数勇士
昂首挺胸
断头就义
为了你,新生青年
高举旗帜
任重道远
为了你,快乐儿童
追求知识
时刻准备

可爱的中国
美丽的土地
眷恋你,那壮美的大海
眷恋你,那辽阔的草原
眷恋你,那茂盛的森林
眷恋你,那金黄的沙漠

可爱的中国
红色的土地
难忘你,军旗诞生的南昌
难忘你,红色摇篮的井冈山
难忘你,革命圣地的延安
难忘你,景仰国都的北京

可爱的中国
图画的土地
流连你,那横卧山峦的长城
流连你,那高耸入云的泰山
流连你,那波涛翻滚的黄河
流连你,那日月行地的长江

可爱的中国
诗意的土地
欣赏你,有红桃微笑的春天
欣赏你,有绿荷动人的夏天
欣赏你,有黄菊灿烂的秋天
欣赏你,有白梅浮香的冬天

可爱的中国
悠久的土地
感恩你,不朽的厚重历史
感恩你,博大的丰富语言
感恩你,勤劳的忠实人民
感恩你,肃穆的庄严的纪念碑

可爱的中国
神圣的土地
不论是伟大人物
还是无名豪杰
不管是死去的
还是活着的
我都刻骨铭记
我都崇敬永远

可爱的中国
光荣的土地
我热爱你
以做你的儿女而自豪
我热爱你
定用行动证明我无愧于你
我热爱你
愿把一切奉献给你
仰望苍天
我高声地呼唤你伟大的名字
了瞰群山
我深情地呼唤你亲密的名字
敬礼国旗
我注目地呼唤你温暖的名字
第一节  诗歌的概念
诗歌是一种以言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主要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怎样给诗歌下定义呢?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我以为,诗歌就是一种以文字按一定规则来表达社会生活,反映自然风光和展现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活动。
    我在《生活是文学的土地》中认为,生活是文学的土地。把最优秀的文学作品贡献给人民,贡献给社会,这是每个作家,诗人的最大任务。向生活学习,为人民写作,出时代作品,是每个作家,诗人应有的正确态度和光荣价值。
向生活学习。文学作品是每个作家,诗人向生活学习的主要栽体。作家,诗人是国家和人民的文化代表。在今日的中国,蒸蒸日上的火热生活,欣欣向荣的昌盛时代,是值得每个作家,诗人反映生活,燃烧生活,珍藏生活,流传生活的。每个作家,诗人是建设中国文学事业的骨干,决定了在中国文学事业中的历史进步所应担负的发展使命。向生活学习,每个作家,诗人应从心深入,从身感念,从笔挥写,做先进文化的播种人,做文学事业的开道人,做民族精神的培育人,做优秀作品的生产人。宽广的生活田野,有芳香的文学果实在等待着有心人去丰收。
    为人民写作。每个作家诗人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代表着文学历史的发展方向,代表着繁荣文学事业的主体力量。用为人民写作的创新精神来滋养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实现文学作品的最大价值。人民是依赖文化而生活的,而文学作品是一个主要的阵地。一个民族是以文化的流动而聚集起来的。为人民写作是值得自豪的,因为为人民服务是每个作家,诗人存在社会的最本质的,最伟大的精神。文学作品是每个作家,诗人的劳动结晶,是体力和脑力相融合的心血产物。写人民的生活,表现人民的时代风貌,这是每个作家,诗人当之无愧的任务和责任,也是努力追求的目标。
    出时代作品。每个作家,诗人把最优秀的文学作品贡献给人民,贡献给社会,不仅是繁荣中国文学的需要,还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追求的目的。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体现的是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每个作家,诗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写作的主题意识。努力出融民族性,思想性,时代性,生活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文学作品,每个作家,诗人当有一种与时俱进,与时俱新,与时俱荣的文学精神。努力出优秀的,正面的好文学作品,给社会营造精神向上的文化环境。这是历史赋予的最值得让人民称颂的口碑。
    我在《论诗手的思想素养 》中认为,生活是诗歌之源,而思想则是诗歌之魂。杰出的诗手有着智慧的头脑,敏锐的感官,深刻的思想和澎湃的热情。诗歌所表达的是人民的心愿,是历史的反映和民族的命运。这与诗手的思想素养是分不开的。现在,一些新诗手不太重视思想素养的提高,那种不须思想也能写诗歌的认识是片面的。一个诗手的思想反映着素养的程度。有没有政治性,道德性,审美性和群众性等主要因素,哪是不可能创造出有较高价值的诗歌来的。因此,怎样做一个好诗手?努力提高思想素养是关键。在这里,为了明确思想素养的意义,谈一点个人感悟。
1、思想的政治性
    无论哪个时代的诗手,都不可能回避社会政治,存在于诗歌中的正确的政治灵魂,诗手既可以直接表达,也可以隐藏表达。
诗手是在实际社会生活的和活动的人。“五四”时期的中国诗歌,诗手们的诗歌集中地关注着人的命运、人民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一些诗手为此英勇地献出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先驱的血”。 如郭沫若革命的《前茅》,眷恋祖国的《炉中煤》等。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诗歌,诗手们以先锋队的姿态挺身而起,向着一个民族解放的伟大目标前进。如艾青高擎着《火把》走向延安。戴望舒伸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四人帮”垮台后的中国诗手们,迎来了“十月胜利的欢歌”和“一月哀悼的悲歌”。可以说,热情的政治思想是中国诗手创造诗歌的最大力量。一首诗歌烙上时代的印记,也鲜明地实现了诗手的政治思想意识。
2、思想的道德性
    中国古文人对问德是很重视的。北齐杨遵彦作《文德论》。唐代梁肃提出“先道德而学问”。清人吴定说“道德者,文章之宗也”。诗歌是诗手将思想感情,道德修养以语言文字表达而产生的结晶。文德是人格的体现。也就是诗手的思想态度,生活态度和创造态度的反映。一个好诗手不仅要敢于崇仰真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还要敢于抗争邪恶,揭露邪恶,战胜邪恶。读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诗手们认识了“不公道的世界”。读郭小川的《秋歌》,诗手们懂得了革命者的战斗历程。读洛夫的《边界望乡》,诗手们感应着故乡的情怀。读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手们深爱着祖国的温暖。从他们的诗歌中,诗手们看到了一个胸怀的博大和情操的真挚,也意识到一种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强烈思想道德责感。
3、思想的审美性
    美的诗歌来自美的中心思想。审美是一种艺术地再现思想的方式。诗手歌颂美,反对丑是必然的责任。一首诗歌以怎样的方式表现美,以怎样的方式体现丑,这就需要有一种审视美的眼光。诗手在诗歌中表达思想感情,无不渗透着对生活的审美意识。生活生长着许多美的事物,如同大地上的鲜花一样。若是片面地暴露黑暗,过多地渲染丑恶,和一味地沉湎伤感等等,这是一种对诗歌不和谐的审美态度。要使诗歌给群众传递一种美的信息,诗手应提高感受,判断,捕捉生活中美的事物的能力。比如新的生活习俗,新的事物诞生,新的建设成就等。歌颂社会文明,事业进步所产生的新的美,是诗歌的主流方向。时下网络诗坛中的一些口水诗歌,有一些的确让人难以接受。优秀的诗歌,它的审美价值在于能够美化群众的灵魂,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尊严感,以至推动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
4、思想的群众性
    诗歌一旦在社会上传播,就具有群众性。无论是一本诗刊,还是一张报纸,总得有群众看。所以诗手在创造诗歌的时候,一定要在从诗歌的价值上出发。当然,诗手都希望自己的诗歌在群众中有较高的认同价值,功利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使群众从中得到美的享受。由于群众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一首诗歌想在群众中产生最大的效益,就必须要精构细思,磨练技巧。有哪位诗手不希望群众喜欢自己的 诗歌呢?因此说,诗歌的真正的价值在群众中。离开群众,诗歌毫无价值可言。有些人喜欢读有传统味道的诗歌,有些人喜欢读有探索性质的诗歌,有些人喜欢读实际生活的诗歌,有些人喜欢读富有理想的诗歌,有些人喜欢读新奇的诗歌,有些人......。一个诗手的诗歌,不仅要有喜欢熟悉自己的诗歌群,还要适应这些诗歌群的欣赏口味。以为之创造诗歌而荣幸。
    总之,做一个好诗手,思想素养的内涵是多元化的。在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诗手重视思想素养的提高,对创造诗歌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节诗歌的起源与发展
  诗歌是一种最古老、最流行、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主要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口头民谣。开始诗和歌是不分的,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这样的称呼一直沿用至今。中国诗歌有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精神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而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把诗歌谱成曲,用于口头演唱,我们称之为歌曲。而把诗歌印在纸上,刻在石壁上,用于阅读的,我们称之为诗歌。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中国第一部诗话是《六一诗话》。中国第一部诗歌评论著作是《诗品》。中国第一部词总集是《花间集》。中国第一部韵书是《切韵》。中国第一部断代诗选是《全唐诗》。中国第一部新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中国第一位女诗人是春秋时期的许穆夫人。中国第一位现代(用白话写诗)女诗人是陈衡哲。中国第一座诗城是白帝城。 中国第一首五言体长篇叙事诗是蔡琰的《悲愤诗》。中国古代最长的诗是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国现代最早的散文诗集是鲁迅的《野草》。
    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 我简要介绍一下。最早的诗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诗经》,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称《诗》或《诗三百篇》。其内容有“风,雅,颂”三个部分,这是从音乐角度上分的。在表现手法上有“赋,比,兴”三种。因此前人把“风,雅,颂”和“赋,比,兴”称作《诗》的六义。在语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个字一句。 之后,公元前四世纪,在楚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叫“楚辞”,它的创始人是屈原。后来,汉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写的作品编成一书,叫《楚辞》。《楚辞》突破了《诗经》的四字句,发展为五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四个字一句)变为奇字句(五个字以及七个字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韵律和节奏也更富于音乐性。到了汉代,出现了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诗即“乐府诗”。在语言上有四言,五言,杂言,但多数是五言的。这以后曹操父子以及陶渊明为首的文人们发展了五言诗。同时,七言诗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诗的格律和声韵还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律,只是由作者按照个人的内容需要和声韵感觉来进行写作。到了魏晋,由于受到了印度(古称天竺)的梵音学的影响,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发展。齐梁的周喁和沈约总结了汉字的发音规律,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使诗歌创作由自然的声律发展到讲究追求声律,出现了作诗要注意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在继承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唐代的诗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固定的分类。其分类有两种,一是古体诗,也叫古风;所谓古体诗,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传统诗体,没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长可短,用韵平仄都比较自由,句子的字数有整齐的,也有不整齐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两种。二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这个“今”指的是唐朝),就是我们所说的格律诗;近体诗不象古体诗那样自由,在篇幅,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它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律诗和绝句。律诗和绝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作排律。在唐代中期,由诗派生出新的体裁,这种体裁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由于词是由诗派生出来的,所以词又被称为“诗余”;另外,由于词的句子字数长短不一,古人也称为“长短句”。 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曲可以说是词的另一体。除了咏唱时的伴奏乐器不同以外,在语言上更加接近口语。
    中国现代新诗歌的发展,我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晚清,其形式已不能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于是,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等人发起“诗界革命”的呼吁,黄遵宪又首倡“新派诗”,为随后的“五四”新诗运动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而试验并倡导新诗的杂志是《新青年》。发表了新月诗社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之后,又刊出胡适的白话诗8首。这是中国诗歌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诗。1920年3月,胡适出版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代表新诗创始期最高成就的是创造社的主将﹑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代表作是《女神》。丰富并完成了中国新诗现代形象的改造与更新。提倡浪漫主义诗歌的,还有创造社与太阳社。闻一多是新月派创作和理论全面发展的诗人,著有诗集《红烛》﹑《死水》。20年代后期,象征派诗风兴起。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发展得到发扬,《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等刊物发表了不少以战斗号召为主要形式的革命诗歌。1932年成立的中国诗歌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革命诗歌社团,其机关刊物为《新诗歌》。田间被称为擂鼓的诗人。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成为衡量诗歌的重要标准。在解放区,诗歌为长歌的形式。代表作有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等。在人民解放军和游击队里,“枪杆诗”颇为盛行,尤其是毕革飞的快板诗。在国民党统治区,诗歌的主要形式也遵从了解放区的风尚,即取民谣﹑小调的形式。有“七月”与“九叶”两个诗人群。1949年10月中国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新诗的颂歌题材勃兴,成为50年代中国诗歌的主流。郭小川被誉为“战士──诗人”。自1966至1976年,十年历史悲剧也造成了诗歌的灾难。以天安门诗歌为源头﹐以10月的胜利为起点,新诗进入了历史性转折的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切实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诗歌的主流恢复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传统。中国作家协会于1983年和1986年春天分别进行了两次新诗评奖。获奖的有艾青的《归来的歌》﹑牛汉的《温泉》﹑舒婷的《双桅船》等26部诗集。网络的兴起,给中国诗歌带来了繁荣。网刊即民刊的涌现,有力地推动了民间诗歌。
第三节  关于诗人
所谓诗人,我认为就是以文字按一定规则表达生活和展现思想的人。什么是诗人?是谁最早提出诗人一词。它的来源在战国时期,何以为证,《楚辞.九辩》注释说:"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正字通》注释说:"屈原作离骚,言遭忧也,今谓诗人为骚人。"这便是诗人后一词的最早提法,从此以后,诗人便成为两汉人习用的名词。辞赋兴起之后,又产生辞人一词。杨子云《法言.吾子篇》说:"诗人之赋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用"则"和"淫"来划分诗人与辞人的区别,足见现汉代是把诗人看得很高贵,把辞人看得比较低贱。六朝以后,社会上很看重辞赋,认为上不类诗,下不类赋,以此又创立了"骚人"一词。从战国而至盛唐,诗人、骚人的称号受人尊敬。在当今,也有人将诗人称呼为写手,而我将自己称为诗手,第一次在《论诗手的思想素养》一文中这样写,是因为我与诗人这个称号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一个人之所以谓之诗人,是因为文化。大言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集体性格,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一个诗人的性格正是来源于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熏陶而来。小言之,诗人是一种称呼,如同自己的姓名一样。但是诗人又区别于人,诗人是文化的精神伴音和归依。如果一个中国诗人举手投足都是西方欧美做派,那么从诗歌层上讲,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诗人。因为,一个人的文化认同是他精神自我的本来面目,一个诗人的文化认同也是他精神自我的本来面目。诗人受人尊敬,由于文化的珍贵。诗歌作为文化的一部份,当然也是珍贵的。诗歌不在于是新的还是旧的,只要读者认同的,都是珍贵的。诗人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人。独特的文化塑造独特的人,独特的诗歌塑造独特的诗人。诗人的生存价值在于诗歌的存在价值。这一点有谁会加以否认?如果有,除非他是一个不文明开化的人,诗歌是文化艺术的发展,一个朝代又一个朝代地发展。诗人是发展文化艺术的继承人。一个朝代又一个朝代地延续。虽然在这一过程中,诗歌总是会受到政治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但是,诗人一直活着,为诗歌文化艺术活着。
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敢否认诗歌。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敢否认诗人。屈原就是 屈原。李白就是李白。无论是汉赋楚辞,无论是唐诗宋词,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诗歌文化的独特之处,是中国传统诗歌文化的源头。没有了这些,我们在文化上,在诗歌上将重归于零。中国诗人的文化元气是不可丢失的,我们身为中国诗人理当继承和发扬诗歌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的精神。自鸦片战争以来,在一百多年的遗憾里,中国传统诗歌文化可谓命运坎坷。一个大中国何以在西方列强面前如此不堪一击,导致近代中国的衰落。传统文化被当作替罪羊而加以批判,诗歌也是如此。这不仅是中国人的悲哀,也是中国诗人的悲哀。
    本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崛起,随着对历史反省的加深,对传统文化反省的加深,对传统诗歌文化反省的加深,认识到“继往”必须“开来”。认识到“开来”必须“创新”。把绵延几千年之久的中国诗歌繁荣下去,提升认同感,这是中国诗人不可不干的事情,也的的确确是要干实事的。一个国家只有立正本民族的文化,才有可能自立于全球化大文化环境之下而不迷失自我,一个中国诗人只有立正本民族的诗歌文化,才有可能自立于全球化大诗歌文化环境之下而不迷失自我。大家知道,一个没有主心骨的人,是不可能做到自强自立的。一个没有民族心的中国诗人,又怎能做到自强自立呢?连中国的端午节都被外国人拿去“申遗”了,中国人还有什么话好说。还有某些中国诗人推崇中国诗歌“西化”行为,这种淡薄认同中国传统诗歌文化的念头是不足取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中国诗歌万里行活动是中国诗人彰显中国诗歌的魅力行动,是中国诗人行走中国大地,笔写中国诗歌的历史性的开端。这种行动影响着每一个中国诗人对民族诗歌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如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举办,这是对中国诗歌的一种升温,是构造大中国诗歌圈的行动,也是鼓动中国诗人让中国诗歌走向世界的热情之心。中国诗人就是中国诗人。
【课后思考 】
1.什么是诗歌?
2.怎样理解诗人?
3.为什么说生活是文学的土地,你是如何理解的?

 第二课  诗歌种类

【诗歌欣赏】

奥运颂

/余年峰

奥运啊,奥运,
你为中国人带来了欢娱,
你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动力,
你为中国社会带来了和谐。
你从雅典开始,历经百年,
北京终于迎来了你2008年的笑容。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中国人为你激动不已。

奥运啊,奥运,
中国人要为你展示美丽的身姿!
黄河塑造了高尚的皮肤,
健康培育出匀称的人体,
请看吧,中国人是美丽的。
你的体育活动的作用无与伦比,
你使中国人和精神达到和谐统一。
你使中国人在运动中富有节律美。

奥运啊,奥运,
中国人要为你展示忠义的心灵!
长城创造了坚劲的灵魂,
善良培育出真诚的爱心。
请看吧,中国人是忠义的。
你的体育活动的公平无与伦比,
你使中国人敢与任何人竞技。
你使中国人自豪的向取得成功充满斗志。


奥运啊,奥运,
中国人要为你展示青春的勇气!
泰山铸造了不屈的脊梁,
勤奋培育出搏击的英雄。
请看吧,中国人是青春的。
你的体育活动的挑战无与伦比,
你使中国人锻炼得敏捷强健。
你使中国人越来越变成胸有成竹,满面红光。

奥运啊,奥运,
中国人要为你展示生命的荣誉!
金牌塑造了胸怀的光华,
汗水培育出骄傲的冠军。
请看吧,中国人是微笑的。
你的体育活动的友谊无与伦比,
你使中国人赢得扬眉吐气,
你使中国人有朝一日洗雪了曾经的耻辱。

奥运啊,奥运,
中国人要为你展示进步的社会!
梅花创造了繁荣的思想,
智慧培育出快速的发展。
请看吧,中国人是聪明的。
你的体育活动的乐趣无与伦比,
你使中国人养成了良好的生活文明,
你使中国人发挥着人类最大能力。

奥运啊,奥运,
中国人要为你展示和平的力量!
国歌铸造了神圣的主权,
战争培育出和平的春天。
请看吧,中国人是伟大的。
你的体育活动的团结无与伦比,
你使中国人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
你使中国人在世界上提升了威望。

奥运啊,奥运,
你为中国人带来了歌声,
你为中国体育带来了活力,
你为中国社会带来了图画。
中国的福娃多么可爱,
中国的红旗多么艳丽,
在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里,
中国人为你激情沸腾。


                      第一节  古代诗歌的分类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
  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咏史诗

    什么是咏史诗?咏史诗是一种怀古思今的诗歌。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咏物诗

    什么是咏物诗?咏物诗是一种托物言志的诗歌。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什么是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是一种以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什么是战争诗?战争诗是一种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歌。从先秦就有了,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怀人诗

    什么是怀人诗?怀人诗是一种旅居他乡而心生相思的诗歌。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送别诗

    什么是送别诗?送别诗是一种离别时写给亲人朋友表明心志的诗歌。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第二节  现代诗歌的分类


  现代诗歌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的有以下几种:

  (1)叙事诗:

    什么是叙事诗?叙事诗是一种具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诗歌。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抒情诗:

    什么是抒情诗?抒情诗是一种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诗歌。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3)格律诗:

    什么是格律诗?格律诗是一直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4)自由诗:

    什么是自由诗?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5)散文诗:

    什么是散文诗?散文诗是一种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诗歌。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6)哲理诗:

    什么是哲理诗?哲理诗是一种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歌。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新诗则一至四句均有出现。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白居易的《长恨歌》;苏轼的《琴诗》;陈毅的《冬夜杂咏.青松》。

(7)题画诗:

    什么是题画诗?题画诗是一种按图意或者为图配上文字的诗歌。我国题画诗的产生、历来被认为始于唐代,创始者为杜甫。如若说题画诗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以现有的资料看,那是唐代才有的事。若不是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而是把不直接题在画面上的吟画、题画、论画以及题扇画、题壁画、题屏风画都看作是题画诗的话,那么,从现有资料看,在六朝时已经有了题画诗。如《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诗》中,就收有东晋桃叶的《答王团扇歌》三首,其一是:"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喧暑,相忆莫相忘。"特别是由梁至北周的杰出诗人庾信,在梁朝时,曾作《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生动地描绘了屏风上的各优美画面。

                            第三节  近体诗

    近体诗出现在哪个朝代呢?近体诗出现在唐代初期。创造近体诗的是后人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在作品中摆脱了齐梁风气的影响,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杨炯的〈从军行〉等,是人们所熟悉的大作。

    什么是近体诗?唐以前的诗属于古体诗范畴。无所谓格律。唐以后的诗属于近体诗范畴,要讲究格律。近体诗有五/七言绝句和五/七言律诗以及五/七言排律作为形式。近体诗的绝句讲究平仄谐和,一般都押平声韵。律诗是发展的绝句。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排律每首十句以上。近体诗的律诗也讲究平仄谐和,一般也都押平声韵。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规则。而四声又是平仄的基础。

    什么是四声?所谓四声,就是把汉字的读音按音调的高低升降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声调。近体诗中的平是指平声,仄是指上,去,入三声。近体诗之所以富有音乐美,是因为平仄声的相互更替。对偶是律诗句法的重要特征。五/七言律诗中的对偶句不仅要平仄相对,还要词性对偶。即名词对名词,如花对鸟。即动词对动词,如溅对惊。这种把同类的或者对立的慨念并列,具有整齐美。律诗有四联,第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近体诗有怎样的具体表现形式?近体诗的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一、五绝:

(分为四种平仄基本格式。我们只需记住“(一)式“即“仄起仄收式”,即可由此推导出五绝的另外三种平仄格式。)

(一)、仄起仄收式:(在“仄起仄收式”前面标上(一),即“仄起仄收式”我们又可称为“(一)式”。另在该式的四句平仄句式前分别标上“A、B、C、D”等,我们又将其各句式分别称为“A句、B句、C句、D句”。)

A丨丨一一丨

B一一丨丨一

C一一一丨丨

D丨丨丨一一

(二)、仄起平收式:(由“(一)式”即“仄起仄收式”推导出“(二)式”,只需将第一句“A句”即“丨丨一一丨句”变为“D句”即“丨丨丨一一”,其余句式不变,即句式顺序为:D、B、C、D。)

D丨丨丨一一

B一一丨丨一

C一一一丨丨

D丨丨丨一一

(三)、平起仄收式:(由“(一)式”即“仄起仄收式”推导出“(三)式”,只需将句式顺序变为C、D、A、B,即可。)

C一一一丨丨

D丨丨丨一一

A丨丨一一丨

B一一丨丨一

(四)、平起平收式:(由“(三)式”即“平起仄收式”推导出“(四)式”,只需将第一句“C句”即“一一一丨丨”变为“B句”即“一一丨丨一”,其余不变,其句式顺序为:B、D、A、B,即可。)

B一一丨丨一

D丨丨丨一一

A丨丨一一丨

B一一丨丨一

二、七绝:

(分为四种平仄格式。七绝是五绝的扩展,其扩展办法是在五绝的每个五字句的前面分别加上一个相同平仄两字的头,即“仄前加平平,平前加仄仄”。)

(一)、平起仄收式:(由五绝的“(一)式”即“仄起仄收式”的四句前分别加上“一一”、“丨丨”、“丨丨”、“一一”,即句式顺序还是:A、B、C、D。)

[一一]A丨丨一一丨

[丨丨]B一一丨丨一

[丨丨]C一一一丨丨

[一一]D丨丨丨一一

(二)、平起平收式:(由五绝的“(二)式”即“仄起平收式”的四句前同样分别加上“一一”、“丨丨”、“丨丨”、“一一”,即句式顺序为:D、B、C、D。)

[一一]D丨丨丨一一

[丨丨]B一一丨丨一

[丨丨]C一一一丨丨

[一一]D丨丨丨一一

(三)、仄起仄收式:(由五绝的“(三)式”即“平起仄收式”的四句前分别加上“丨丨”、“一一”、“一一”、“丨丨”,即句式顺序为:C、D、A、B。)

[丨丨]C一一一丨丨

[一一]D丨丨丨一一

[一一]A丨丨一一丨

[丨丨]B一一丨丨一

(四)、仄起平收式:(由五绝的“(四)式”即“平起平收式”的四句前同样分别加上“丨丨”、“一一”、“一一”、“丨丨”,即句式顺序为:B、D、A、B。)

[丨丨]B一一丨丨一

[一一]D丨丨丨一一

[一一]A丨丨一一丨

[丨丨]B一一丨丨一

三、五律:

(分为四种平仄格式。五律是五绝的扩展,其扩展办法是将五绝的四种平仄格式各自分别再重复一遍,即可。但其中的七律的“平起平收式”和“仄起平收式”两种平仄格式的第五句,因为“对(相对)”、“黏(相黏)”原理应发生变化外,其余格式不变。)

(一)、仄起仄收式:(由五绝的“(一)式”即“仄起仄收式”重复一遍即得。其句式顺序为:A、B、C、D、A、B、C、D。)

A丨丨一一丨

B一一丨丨一

C一一一丨丨

D丨丨丨一一

A丨丨一一丨

B一一丨丨一

C一一一丨丨

D丨丨丨一一

(二)、仄起平收式:(由五绝的“(二)式”即“仄起平收式”重复一遍即得。由于第四句与第五句相同,结合“对(相对)”、“黏(相黏)”规则,必须将第五句“D句”即“丨丨丨一一”变为“A句”即“丨丨一一丨”,其余不变,其句式顺序变为:D、B、C、D、A、B、C、D。)

D丨丨丨一一

B一一丨丨一

C一一一丨丨

D丨丨丨一一

A丨丨一一丨

B一一丨丨一

C一一一丨丨

D丨丨丨一一

(三)、平起仄收式:(由五绝的“(三)式”即“平起仄收式”重复一遍即得,其句式顺序为:C、D、A、B、C、D、A、B。)

C一一一丨丨

D丨丨丨一一

A丨丨一一丨

B一一丨丨一

C一一一丨丨

D丨丨丨一一

A丨丨一一丨

B一一丨丨一

(四)、平起平收式:(由五绝的“(四)式”即“平起平收式”重复一遍即得。由于第四句与第五句相同,根据“相(相对)”、“黏(相黏)”规则,必须将第五句“B句”即“一一丨丨一”变为“C句”即“一一一丨丨”,其余不变,其句式顺序为:B、D、A、B、C、D、A、B。)

B一一丨丨一

D丨丨丨一一

A丨丨一一丨

B一一丨丨一

C一一一丨|

D丨丨丨一一

A丨丨一一丨

B一一丨丨一

四、七律:

(分为四种平仄格式。七律是五律的扩展,其扩展办法是在五绝的每个五字句的前面分别加上一个相同平仄两字的头,即“仄前加平平,平前加仄仄”。)

(一)、平起仄收式:(由五律的“(一)式”即“仄起仄收式”的八句前分别加上“一一”、“丨丨”、“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丨丨”、“一一”,即得,其句式顺序:其句式顺序为:A、B、C、D、A、B、C、D。)

[一一]A丨丨一一丨

[丨丨]B一一丨丨一

[丨丨]C一一一丨丨

[一一]D丨丨丨一一

[一一]A丨丨一一丨

[丨丨]B一一丨丨一

[丨丨]C一一一丨丨

[一一]D丨丨丨一一

(二)、平起平收式:(由五律的“(二)式”即“仄起平收式”的八句前同样分别加上“一一”、“丨丨”、“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丨丨”、“一一”,即得。由于第四句与第五句相同,结合“对(相对)”、“黏(相黏)”规则,必须将第五句“D句”即“丨丨丨一一”变为“A句”即“丨丨一一丨”,其余不变,其句式顺序变为:D、B、C、D、A、B、C、D。)

[一一]D丨丨丨一一

[丨丨]B一一丨丨一

[丨丨]C一一一丨丨

[一一]D丨丨丨一一

[一—]A丨丨一一丨

[丨丨]B一一丨丨一

[丨丨]C一一一丨丨

[一一]D丨丨丨一一

(三)、仄起仄收式:(由五律的“(三)式”即“平起仄收式”的八句前分别加上“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丨丨”“一一”、“一一”、“丨丨”,即得。其句式顺序为:C、D、A、B、C、D、A、B。)

[丨丨]C一一一丨丨

[一一]D丨丨丨一一

[一一]A丨丨一一丨

[丨丨]B一一丨丨一

[丨丨]C一一一丨丨

[一一]D丨丨丨一一

[一一]A丨丨一一丨

[丨丨]B一一丨丨一

(四)、仄起平收式:(由五律的“(四)式”即“平起平收式”的八句前同样分别加上“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丨丨”“一一”、“一一”、“丨丨”,即得。由于第四句与第五句相同,根据“相(相对)”、“黏(相黏)”规则,必须将第五句“B句”即“一一丨丨一”变为“C句”即“一一一丨丨”,其余不变,其句式顺序为:B、D、A、B、C、D、A、B。)

[丨丨]B一一丨丨一

[一一]D丨丨丨一一

[一一]A丨丨一一丨

[丨丨]B一一丨丨一

[||]C一一一丨丨

[一一]D丨丨丨一一

[一一]A丨丨一一丨

[丨丨]B一一丨丨一

五、排律:

十句以上的律诗叫“排律”。排律是律诗的扩展,一般是六韵十二句,八韵十六句。句数长短虽然没有具体的规定,但一般喜欢用整数,如:十韵、二十韵、五十韵以至一百韵等。有的虽然不是整数,但必须以韵(两句为一韵)为延长单位,不能出现单句。它的平仄组合也只是依照律诗“对(相对)”、“黏(相黏)”的规则加以延长,因此它也必须遵守律诗运用平仄时所规定的种种要求。排律以五言为常见,七言排律较少。五言排律、七言排律各分为四种平仄格式,即:仄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平起平收式。
    在唐代的近体诗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著名诗人?近体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新品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诗歌艺术经验。初唐时期,有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时期有荣誉诗史上“双子星座”的李白,杜甫。还有山水田园诗派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边塞诗派的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中唐时期有新乐府运动的领导者白居易。有写山水诗的有刘长卿,韦应物。有写边塞诗的李益,卢纶等。晚唐时期有创新者杜牧,李商隐等。有继承新乐府的皮日休,聂夷中,杜荀等。
第四节  宋词

    在中国文学史上,中国宋词是一种独立的存在文学形式,它与唐诗,元曲合并为中国文苑的三朵奇葩之一。中国宋词的词牌有多少?数目难以准确,有说八百多的,有说一千多的。词人有二百多家。中国宋词是一种以长短句为诗体,以格律诗为形式而构成的词。一直流传到今天。许多名篇佳句脍炙人口。中国宋词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其体裁之完美,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远,语言之优美,一直吸引着后人效仿。
    中国宋词都有哪些词派?各有什么特点?中国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最为鼎盛。要说词派,大体上分为四派。一是花间派,二是豪放派,三是婉约派,四是格律派。说到中国宋词,要分北宋和南宋。北宋时期,晏殊的词,承传五代,有花间派的流风。内容多为风月离愁之类。语言婉丽,音调和谐。如《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首词写得淡雅自然,工丽隽永。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历来为人们所赞赏的名句。柳永的词,一改词风,他善写慢词,通晓音律。以铺叙为长,俗语广用。有婉约之风。他通晓音律。他的慢词与小令双峰并峙。如《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晚亭,骤雨初歇。都门帐钦无绪,流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坚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有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首词写得离愁别恨,是他的代表作。围绕一个愁字一笔到底,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苏轼的词,清旷豪放,不拘声律。常以诗赋、典语入词,特别是用散文句法作词,突破了晚唐,五代的窠臼,一扫绮丽之风,开发了词的表现范围,创立了一种独立的豪放派新词风。如《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首词在艺术上笔势开合有致,文势跌宕多姿。触景生情,风格豪放。李清照是第一流的女词人。她的词,意境深远,造语清新,工致自然,融入心情,真切感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世称“易安体”。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有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是有名的重阳词。她将感情融入自然景物,表现了多愁善感,怜花自怜的情态。有非一般的艺术技巧和语言功力。南宋时期,词有了新发展。辛弃疾是一位爱国词人。他的词抚时感事,气魄雄伟,还苍凉沉郁。有深厚的爱国感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在风格上发展了苏轼的特色并成为辛派。如《永遇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首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用典贴切,紧扣题旨,有说服力和意境美。姜夔的词,以清妙秀远的风格见长,用笔清劲峻雅,格调清空高远。是格律派的代表。他在婉约与豪放之间走出一条新路。音调和谐,语句优美,结构完整。对推动中国宋词的成熟有突出的贡献。如《点绛唇》“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这首词风格沉郁,正是他的空灵特征。
    中国宋词的各类词牌有什么讲究?中国宋词最初称为曲子词,是用来配乐歌唱的。所谓“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正是适合乐曲的节拍。词有词牌名,如《浪淘沙》、《水调歌头》、《声声慢》等。每个词牌代表一个格式。词句的长和短,平仄和韵法都因词牌而异。词可以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类。如《虞美人》为小令,《江城子》为中调,《雨霖铃》为长调。词的一段称为阕或者片。按段的多少,词有单调(小令)双调(小令,中调和长调)、三叠和四叠(都是长调)的分别,如《水调歌头》是双调,有上下两阕。每一个词牌都有规定的词谱。要是我们填词,严格地讲,就必须依照词谱的规定。词句基本上律句,对偶比较自由,不一定要以平对仄,以仄对平。讲求的是四声的适当安排。如李清照的《声声慢》采用的是平仄四声错综使用。词句最短的是一个字,最长的是十一个字。
    怎样欣赏词?我认为有四看。一看词的语言艺术。二看词的意境。三看词的声律关系。四看词人生活背景。说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将难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灵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这首词一开头就连用了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写出了寂寞,空虚,复杂和细致的生活感受和心理状况,突出了一个愁字的环境,给人以凄凉的感觉。二,这首词以秋雁,残菊,梧桐,细雨,淡酒,急风等形象的描写,将情感活动和自然景物,生活细节相融合,构成了动人的意境,使人感觉到国破家亡的寂寞与凄婉生活。三,这首词把平仄四声错综使用,更能表达出一腔凄苦之情。起句十四个字平,上,入声交叠,最后连用四个仄声,只有愁字是平声,反映了一种拗怒的声情。四,这首词是李清照在南渡以后而写,当时丈夫逝世,社会动荡,生活贫困,最后饮恨离开人间。联系当时国破家亡的生活情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首词不仅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且对当代人有着警世的作用力。
    中国宋词对当今的中国词有什么影响?在当代,仅我从网络中所知道,中国宋词的影响力很深远,中国词依然传承着中国宋词的词法和词风。大多数人都是按词牌填词。不过当今的中国词表现范围更广了,内容更生活了。有赞美的,有纪念的,有情思的,有写景物的,有叙事情的,有怀旧的,有寄友人的等。在词风上似乎还未出现新的创造者。当代的中国词仍然保持着中国宋词的特色。
    就我的词而言,属于自由派,是以词的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准确地说不能算作词。如果就个性特点来说,举两个例子,如我的《虞美人•无题》“秋在心上为愁字,日月同生明。红线姻缘怎能分?天涯山重水曲梦乡亲。两人并行心相从,女子合成好。问君爱值几多钱?只需一对鸳鸯系深情。”这首词是以折字嵌入的方法而作的词。其中包含的“愁”,“明”,“从”和“好”四个字。造语自然,别具一格。还有一首《减字木兰花.情愁》“行愁坐愁,饮愁饭愁还梦愁。春愁秋愁,无奈天涯思念愁。日愁暮愁,此愁彼愁情缘愁。冷愁热愁,小楼地角期盼愁。”这首词仅一个愁字就用了十六个,这样的句法可以说独创,自成一体,。这两首词作为一种尝试,既体现了艺术特色,又表达了相思情深的意味。这种词法在当今可谓第一人。

【课后思考 】

1.古代诗歌有哪些种类?现代诗歌有哪些种类?
2.近体诗有怎样的具体表现形式?
3.你认为应当怎样欣赏词?
第三课  诗歌阅读

【诗歌欣赏】

黄鹤楼赋

/余年峰

心仰慕黄鹤楼兮,到武汉旅游去。
始建于三国时兮,吴黄武二年簿。
至今有两千春兮,其之间屡折曲。
现在是清蓝本兮,八五年重落土。
号天下绝景色兮,蜚好声中外语。
历史与滕王阁兮,岳阳楼齐名誉。
并江南三大楼兮,最让人留恋处。
曾经有一趣闻兮,湖北四川两族。
客相会在江上兮,攀谈间竞赞许。
美家乡各互比兮,眉舒展胸开叙。
川客说峨眉山兮,离天三尺三许。
湖客道黄鹤楼兮,半截插在云处。
惊川客无言对兮,这故事传广域。
但此楼确壮丽兮,浓文化引人目。
进大厅最引人兮,数《白云黄鹤图》。
取材于古神话兮,昔人已乘鹤去。
看画面这仙者兮,吹玉笛人间俯。
恋在心情难舍兮,谁愿意离乡土。
群人把酒吟诗兮,或轻歌又载舞。
这幅画还传说兮,给此楼添神幕。
古时候有辛人兮,在山头卖酒度。
那一天来老道兮,杉破烂蹒跚步。
向他讨口酒喝兮,辛氏本小利乎。
为人忠厚善良兮,喜乐善好施俗。
见老道很可怜兮,就慷慨应允出。
从以后每日来兮,辛氏则求必壶。
这样过一年多兮,有一天老道呼。
忽然来告别说兮,每日饮酒酬无。
只黄鹤只可借兮,聊表此谢意乎。
他拾起地桔皮兮,在墙上画鹤予。
只要你拍手招兮,鹤便会来跳舞。
为酒客助饮兴兮,说完后老道去。
辛氏拍手一试兮,真果然跃下舞。
消息传引游人兮,生意兴发财路。
十年后老道现兮,对辛氏说心语。
所赚钱够还债兮,这辛氏忙谢与。
见老道取下笛兮,对墙鹤吹妙曲。
黄鹤闻声而下兮,载老道飞天处。
这幅联称绝句兮,意思是如此悟。
爽气自西风来兮,云扫天地憾驱。
大江向东奔腾兮,古今愁波洗去。
一楼半跑马廊兮。请大家注意目。
楼外观为五层兮,但里面九层酷。
9与久同音遇兮,有天长地久俗。
在这个跑马廊兮,列字画供赏趣。
来到楼的二楼兮,可看到楼史具。
这幅《孙权筑城》兮,现当年工程巨。
在赤壁之战后兮,刘备借荆州出。
取四川势力盛兮,却不肯归还处。
东吴大将吕蒙兮,用计杀了关羽。
夺回荆州不久兮,刘备率军伐吴。
孙权知战难免兮,面向魏求和处。
为指挥这大战兮,孙权依山城筑。
建楼作观察望兮,这便是楼最初。
再看《黄鹤楼记》兮,论名楼排首处。
而楼记最无名兮,就当属楼记乎。
它偏重写实景兮,三百字写清楚。
地理位建筑形兮,及传说人情逐。
还展出六模型兮,从侧面解史古。
三楼展文化渊兮,《文人荟萃》板组。
再现文人墨客兮,汇集吟诗作赋。
壁画中红衣人兮,他就是崔颢伫。
虽然很有才气兮,但因奸臣当路。
仕途颇不得意兮,这种怀才不遇。
心境使萌仙念兮,《黄鹤楼》心倾诉。
登四楼活动所兮,专门陈当代书。
游此楼即兴品兮,备有文房四物。
中间为李可染兮,先生山水画幅。
右边是李苦禅兮,大手笔遗作抒。
左边则吴作人兮,《翔千里》屈指数。
有兴趣大家试兮,可挥毫即兴书。
从楼顶放眼望兮,武汉镇尽收目。
或俯瞰或眺望兮,一片绮丽画幅。
黄鹤楼落蛇山兮,列山丘东西突。
形似蛇称蛇山兮,隔江岸龟峰读。
长江桥两岸连兮,武汉地十字举。
黄鹤楼交点旁兮,东望是一番图。
山岭延绵起伏兮,湖泊星罗棋布。
双峰山和洪山兮,是宗教胜地域。
有道观及寺庙兮,人世间名显著。
再往东是东湖兮,这边风景娇妩。
有朋自远方来兮,当不妨登楼赋。
孤帆远影尽空兮,唯长江流天宇。
才子佳人相行兮,留倩影美心住。


                   第一节  诗歌阅读的意义

    我在《论诗》中说;“美文虽好苦难圆,只怨工夫未到深。日写夜思当力取,积学储宝以富身。”诗歌阅读是一个贯穿注意,感觉,积累,记忆,思维,研究的心理过程。它需要人的意念的高度集中,要有一种培养攻读的坚韧品格,顽强意志和非凡毅力的精神。涉浅水者见鱼虾,涉深水者见蛟龙。若是心猿意马驰万里,舞蝶飞蜂一齐来,是收不到好的效果的,关键是要有一种注意力。诗歌阅读要克服盲目性,要有目标性。荀子说;”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如果目迷五色,心神不定,既读这个,又读那个,就往往劳尔无功,终成画饼。诗歌阅读的总目标,是为了全面提高诗歌写作的素养,有利于丰富思想、知识、技巧、语言等方面的基础积累。长期目标是博览众长,利己一专而阅读。由博返约,吸取精华,只有精专,才会有成就。短期目标是为了完成某个具体的写作工作而阅读,如出黑板报,宣传栏等。总的来说,诗歌阅读是人的大脑处理文字信号和获取知识的一种长期手段。因此,我们掌握良好的诗歌阅读方法,善于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鉴赏力、创造力诸因素,努力提高诗歌阅读素养。
    从长远来说,诗歌阅读对于我们的写作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古人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万卷山积。一篇吟成”、“老于读书,逸于作文”揭示的正是个中道理。要想落笔无古人,一字见精神,不加强自身功底,不补充文化营养,何以提高和丰富创作的笔力。
    在《文学是一笔心灵的财富》中,我说,文学应当是一项神圣的事业。看问题应该要站在山顶上看,不要站在低谷里看。文学是一笔心灵的财富。它不属于物质的,它是属于精神的。文学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事。文学只是一份个人清贫的劳动,但清贫的劳动所产生的文学作品却是一笔巨大的心灵的财富。   一个人既然选择了文学,就同时选择了创造。文学是属于生活纯粹的人,文学是属于精神富有的人,文学是属于智慧勃发的人,文学是属于能够把心交给读者的人,文学是对心灵的拷问和触摸,是对生活的反省和社会的透视。文学创作离不开人的心灵的宁静和心态的平和,需要的是思想的明净与灵魂的澄澈。把种子播进土壤里,种子才会发芽,开花,结果。文学创作是需要不断沉淀生活阅历的,是需要不断净化生活污浊的,是需要不断开辟心灵花园的,否则,只能是一种浮华玩世的奢谈。
我以为,文学不仅要的是一种修行,还要的是一种修德。修行来自于个人的生活,更应该回馈于大众的生活。修德来自于个人的心灵,更应该回馈于大众的心灵。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对的。文学看起来是简单的码字,其实是复杂的劳动。社会需要文学,人民需要文学。抗日战争时期,*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其意义就在于解决文学作品“为什么人”和“如何为”的思想问题。“为什么人”讲的就是一种修行,“如何为”讲的就是一种修德。二者缺一不可。文学的责任在于繁荣社会文化,创作质量上乘,思想积极,鼓舞人心的佳作,这才是文学应有的使命和光荣。
    我还认为,文学也是武器,而且是政治武器。不仅是匕首,还是导弹。*同志说:“灵魂是什么?灵魂就是政治。”政治的阶级性必然有文学的阶级性。所以,拿起文学武器为本阶级服务,行是战斗,德是爱国。反之就是别有用心。一个政文合一的国家必然是一个繁荣的国家。历代的道德文章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其影响力以超越文学作品本身的范畴,具有民族气节的感染力。如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到现在还是打不倒的。岳飞的《满江红》,诸葛亮的《出师表》,文天祥的《正气歌》,鲁迅的《呐喊》,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等等。这些菁华的文学作品,所包含的一种激情的思想是能够塑造人们心灵的,是能够陶冶人们精神的,是能够鼓舞人们斗志的。
    当下,在文学圈内,有人把文学分为俗文学和纯文学,大致而言,俗文学具有群众性、流行性、娱乐性,流通性等特征,于是文学批评界称之为"一次性消费"文学,主要阅读面是普通大众族。纯文学则具有学者型、书院型的特征,主要阅读面是"学者"族,当然也不排除大众中文学修养水平较高的人群。我看到有人把纯文学现状称之为文学的边缘化,很明显的是在暗示一种社会心态:社会抛弃了纯文学。但我不这样认为,纯文学之所以遭到读者的冷漠,是因为文学作品本身的可读性。纯文学是一种纯在不考虑读者与市场的文学,在世界范围内来说,当代都没有多少读者,还有什么理由说能流传后世呢?
    文学的路线是从大众中来,又回到大众中去。网络文学其实是一种文学载体。网上文学与纸上文学不过是不同的特色而已。在新世纪里,网络为中国文学带到一丝曙光。网络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希望所在。网络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也在改变着中国文学的命运。许多不会上网的中国作家,还埋头于写了改,改了抄,然后到邮局发信,等消息。当港台的文学作品疯狂袭来时,就象1840年以后的清朝时的长辫子百姓,对外部势力长期处在无反击能力的抵抗状态。我能无言吗?
    时代需要的是精英文学,是有思想意义的文学。我感悟到一种现象,从屈原到鲁迅直到雷锋这一系列有时代意义的形象人物都在被人们否定。1990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失去了价值范本的能力,有主动性地退出了文化的价值建构 文学因为失去对价值的热情而无力创造出自己的具有精神感召力的价值典范。所以,文学必须重新关注社会,关注理想,关注人的精神,关注人的生活。寻找文学的坐标和方向,就该追问我们的行与德,就该思考文学作品的得与失,只有这样,文学才能发挥自身生存的动力与活力。
    所以说,诗歌阅读不应是简单的阅读,机械的阅读。我们既要知古,又要晓今。俗话说:手写一千,眼读一万。诗歌阅读正是我们领悟写作技巧,感悟精神实质,掌握运笔规律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二节  诗歌阅读的作用

    清代诗人袁枚说:“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深;罗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我在《论语》里说“手写一个字,眼读十年书。落笔无古人,学力重苦工。”可见,重视诗歌阅读,是我们要达到的一种写作境界。那么,诗歌阅读有哪些的作用呢?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简单地介绍一下作用。
1、有利于积累思想
    创作诗歌总是有一定的目的。而诗歌阅读能够帮助我们“积理而练识”。阅读别人的诗歌作品,可以给我们以启发,而形成自己的观点。主要是取其思想精华,以增补我们的感受与认识。借别人之高见,开阔我们的眼界,启发我们的思路,帮助我们认识今天的事理,使我们的诗歌作品见解更全面。我之所以强调诗歌阅读,目的就是为了我们立足比别人有更高的思想起点。就像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样。
2、有利于积累知识
    浪涛之所以汹涌澎湃,是因为凭借聊海的威力。高楼之所以耸立不倒,是因为有了坚实的地基。没有知识,就谈不上创作。不能拥有雄厚的知识储备,何以能创作出出类拨萃的诗歌。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手段。也是我们获取创新意义的独到见解的主要方法。知识就是力量。阅读犹如为由源头活水来,不断的阅读,不断的积存知识,我们的大脑才会丰富成一个仓库。
3、有利于积累技巧
    高尔基在《论文学技巧》一文中说过:应当研究文学劳动的手法和技巧,只有在掌握了这种机器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赋予材料以或多或少完美的艺术形式。我在《论语》中说;“射箭对靶心,弹琴动人心。诗从景中出,字从炼中精。”前人与别人的诗歌作品,是我们学习的最好范本。阅读正是帮助我们领悟写作技巧,掌握运笔规律的重要途径。写作技巧是人根据生活所要表现的美学思想,而运用语言表达感情的一种流露技能。比如人与景,情与境,心与思如何结合等问题。我们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够得其要领,悟其真谛。
4、有利于积累语言
    创作诗歌离不开语言。一切名篇佳作,都是美的语言的结晶。诗歌阅读可以帮助我们丰富优美的语汇,了解各种不凡的句式,掌握动人的语言的表现力,以致使我们写作时得心应手。我们阅读时要特别注意吸收那些充满民族特点,时代气息,个性特征和地方色彩的语言,吸收他们的新鲜用语,吸收他们有生命的语言。如警句,丽词,成语,典故等,以养成我们的语言风格。

                     第三节  诗歌阅读的用途

   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为目的的诗歌阅读,最重要的就是与写作实际相结合。那么,诗歌阅读究竟有什么用途呢?我概括地说一下,它的直接意义有以下几种。
1、模仿
    所谓模仿,就是仿照原作的写作思路,语言风格,表现手法和诗体来写作。从写作角度上讲,为了起步,模仿是必然的。但决不能依赖简单的模仿,来代替自己的创造。陆游在回忆自己初学写诗时说:“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后来他之所以能达到“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茅盾曾说:“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只有集各家之所长,吸收多种营养成分,才能受到良好的思维影响,进而融会贯通推陈出新。《水浒传》的写作手法就是模仿《史记》的。
2、借鉴
    所谓借鉴,就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吸收别人的长处。为了提高写作艺术水平,我们需要借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说到,“有了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借鉴是为了自铸新词,独创新意。别出心裁地寻求一种新方式。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柔情似水,以婉约派风格为词宗,填词学周善成和秦少游,学有成效,终于成为杰出代表。可见,有意识地借鉴那些与我们个性相似与相近的名家作品,从而独异自己的风格,方能赢得读者。
3、点化
    所谓点化,就是加工前人或者别人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写作者阅读善于融会贯通时常用的手法。点化有两种,一是全引原句。二是化用原句。点化旧句,又能推新,表现了一种高超的运用语言的艺术手腕。以辛弃疾为例,如《念奴娇•赋白牡丹》:“最忆当年,沉香亭北,无限春风恨。”就是化用李白的《清平调》词句:“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毛主席常巧妙地熔铸前人的名句化入自己的诗词中,如《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句,就是化用李贺《致酒行》中“雄鸡一声天下白”句。
4、撷取
    所谓撷取,就是从别人的作品中采选、吸取有用的养料,融化成为自己文字中的血肉。只有像沙里淘金、花中采蜜那样收集我们写作时,才有丰富的营养。在诗歌阅读中,我们要学会撷取。一是撷取观点,把别人好的认识融入自己的需要中。二是材料撷取,主要是收集有用的资料。三是语汇撷取,将成语,典故,格言,谚语,俗话等直接为我所用。撷取有利于我们读别人的文字,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字。
5、引发
    所谓引发,就是在阅读时,因某个句子,某个片断,某个细节,某个人物而触发我们的思维所产生的顿悟。阅读可以引发我们的写作动机,可以唤醒我们的创作灵感,可以提升我们的艺术构思。只要我们不放弃阅读,眼睛中看到的东西就会转化成大脑里活跃的思想。有时,一篇成功之作品,就来源于阅读时所引发的文思。徐迟的报告文学《在湍流的涡旋中》就是受清代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的艺术构思的引发而就。

                     第四节  诗歌阅读的方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书到用时方恨少。人的阅读是为了某种目的,或者是消遣,或者学习技巧,或者是搜集材料,或者是吸取思想等。诗歌阅读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如何提高我们的诗歌阅读质量?应当掌握好以下几种阅读方法。
1、传统阅读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所谓“因声求气”,就是根据文章的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来朗读。体会作者的气盛言宜,进而体会作者的声中情意,达到烂熟于心,背诵如流。
2、专题阅读法
    专题阅读法也叫筛选阅读法,就是每次只注重一个内容或者一个人的作品而进行的一种阅读方法。比如某个人的作品,集中起来阅读,研究。每次的注意力有所侧重,比一般泛泛而读更细致,更深入,更全面,收获也会更多更大些。
3、比较阅读法
    辨别事物和作品莫如比较,比较阅读法就是把内容类似或者形式相近的不同作品加以比较分析的一种阅读方法。比较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涉及作品的主题,题材,结构,语言,体裁,技巧,风格,流派等。应当放宽眼界,不能光从作品到作品,而忽视作者本人。比如田园诗人陶渊明,将他的作品归类比较,纵观其一生,对他冠以这个称呼是不合适的。
4、置疑阅读法
    学贵有疑,悟在其中。置疑阅读法就是用审视的眼光去阅读,在接受别人知识的同时,敢于并善于提出问题,作进一步探索的一种阅读方法。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更新的。前人认识不到或者无法认识的事物,后人有可能认识或者认识得更全面。如果是错误的,后人可以指出并加以改正。即使是真理,也还需要发展。
5、系统阅读法
    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它的系统性。诗歌也一样。呈现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阶段性和连贯性。系统阅读法就是完整地按学科,按体裁,按历史的连贯性的一种阅读方法。这种系统的阅读,能使我们获得不是片面,不是杂乱的知识。

 

【课后思考 】

1.诗歌阅读有什么意义?
2.诗歌阅读有哪些用途/
3.诗歌阅读的方法有哪些?

第四课  诗歌写作心理

【诗歌欣赏】

我为黄河种棵树

/余年峰

我为黄河种棵树
黄河啊
请接受我的一颗诚心
对你殷勤我愿义无返顾
让绿树遍布黄土高坡上
迷人的清波替代浊浪翻滚

我为黄河种棵树
黄河啊
我自豪地喊你母亲河
因为我读到深刻的历史
无数儿女演义悲壮故事
都与你血脉相系心灵相通

我为黄河种棵树
黄河啊
自从你源出昆仑上起
涛声就不绝地响彻时空
正是你一路九曲向东流
两岸炊烟才这样生生不息

我为黄河种棵树
黄河啊
我常常梦见大树冲天
享受着森林的鸟语花香
这片风卷雨洗的黄土地
定会再现一幅江南山水画

                  第一节  诗歌写作心理素质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但是生活现象只有转换成作者的心理现象,才有可能孕育出一篇作品。我在《论诗》里说“含英咀华精心撷,标新领异妙手得。诗文不让一字空,笔尖在胸力行德。”一首诗歌的产生就是作者心理活动的过程。那么,什么是写作心理呢?心理属于精神现象,是指人的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人对生活感觉、感知、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的总称。从心理学角度说,写作是一个立体的、连续的、综合的一种审美心理活动过程。因而就有因人而异,因时而别,因情而异,因志而别。下面介绍几种最基本的写作心理素质。
1、审美知觉
    知觉是大脑通过感受器官获得的对于外界事物整体的一种认识。审美知觉就是人对外界事物对象的审美认识,是写作的起点与基础。人离开了具体的审美感受,就会使写作寸步难行。当然,人与人的审美知觉的强和弱,同思想倾向,生活经验,道德情操,情感状态有关,特别是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思想,审美语言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戴望舒从《雨巷》的梦境中表现了二十年代后期的旧中国没有找到正确人生道路的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心理的的写照。闻一多从《死水》绝望中表现了对军阀统治下旧中国黑暗现实的愤激心情。郭沫若从《炉中煤》中看到了五四以后的中国,就像一位有进取气象的姑娘,表达了无比热爱祖国的激情。
2、创造思维
    思维是人概括反映生活并探索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写作离不开语言,而语言是保存思维活动的一种手段,而作品就是思维的结果。思维有两种,一是抽象思维,运用概念进行思维。二是形象思维,运用形象进行思维。对作者来说,形象思维是主要的形式。与抽象思维交织一起发挥作用。写作贵在有创造性的思维,要具有独立性与探索性。这是一种创新求异的心理活动过程。宋词没有延续唐诗的形式,是一种可贵的创新求异的精神结晶。创造思维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放开写作视野,扩大写作路子。使思维模式从求同转向求异,从单向转向多向,从封闭转向开放。
3、情绪记忆
    记忆是人的生活经历在大脑中保存的一种难忘的熟记。人离开了记忆过程,任何心理活动都不能维持。对于写作这项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记忆则更是必不可少的。记忆有两种,一是形象记忆,就是对自然或生活中的景象,以及声音、气味等的记忆。二是情绪记忆,就是对心绪、情感、爱憎的保持与复现的记忆。这两种记忆的作用都会无形地表露在我们的作品里。一些生活中具有强烈的、感人的、形象的事,我们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
4、感情积累
    感情是艺术的生命。一首诗歌作品中没有感情的投入,那是没有生命力的。感情是人对事,对人,对景由感受而引起的一种强烈的心理反映。所谓感情积累,就是人在生活积累和认识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某种感情体验。如爱与恨,欢乐与悲哀等。古人讲“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就是指人体验感情很深了,到了非用文字来表现的时候。感情积累,我们不仅要身入生活,还要心入生活。当我们在感情燃烧时,它能够帮助我们构思,给以灵感,推动想象,赋予作品以活泼的生命力。只要我们有一颗善于感受的心灵,就一定能够获得感情积累的机会。
5、艺术想象
    想象是写作的翅膀。想象能够让我们有“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力量。能够让我们“情瞳咙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还能够让我们“规矩虚位,刻镂无形”。因此,艺术想象是保证我们写作成功的重要条件。所谓艺术想象,就是一种渗透着人的主观情志,褒贬倾向和爱憎感情,具有奔放,自由,热烈等特点的想象。生活是想象的土壤,想象是生活的升华。因为生活只有通过想象的加工才能成为作品,就像麻只有经过织造才能成为布一样。


                 第二节  诗歌写作心理冲动

    什么是写作心理冲动?写作心理冲动就是人在写作时产生动机的情绪表现形式,是一种人的实践意志的特殊表现行动。果戈理称为“甜蜜的战栗”。我把它叫做“燃烧的火花”。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突发在四川省汶川的8。0级大地震,当我看了电视新闻后,那些感人的瞬间,深深地打动了我,心中立刻有了冲动,在新华网军事为抗震官兵征集歌曲活动中,我创作了二十多首诗歌。这就是写作心理冲动产生的效果。从心理意义上分析,诱发我们写作动机的,有下面几个因素。
1、内心感情
    巴金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的”。写作是反映生活的,顾炎武说:“文须有益于天下”,“有裨于后代”。那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豪气是难得的。人一旦有了强烈的内心感情,就会有不吐不快的感觉,也就有不得不拿起笔来写的激情。
2、热爱诗歌
    我在《论语》里说:“酿蜜蜂采花,吐丝蚕食桑。世事皆学问,热爱出文章。”人对诗歌滋生了爱情,便会成为有意义的生活的一部分,也就会一往情深。艾青在旧上海法租界的捕房里,望着铁窗外的雪花,写下了长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很多人即使是身处危难时,也不忘记诗歌。可见,热爱是通往成功的道路的最好伴侣。
3、重在交流
    人不仅要抒发思想感情,同时也希望交流感情,进而引起别人和社会的共鸣。叶文玲说;“写作者是无法忽视或者轻视与读者的心灵交流的,也可以说,没有这种交流和感应,就激发不了创作的契机。”我们的作品能够得到读者赞许,这是心灵获得最大的愉快和幸福的兴奋剂。
4、向往荣誉
    荣誉是宝贵的,也是光荣的。在中国,老舍曾荣获“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不可否认,荣誉与利益也是一种引起写作冲动的因素。是人都渴望获得正当的社会荣誉与利益,从而获得鞭策与鼓舞。当然,对待荣誉,我们应当清醒,切不可沉醉。要切记,我们应当把功业心放置在功名心之上。努力出更多的、更美的作品。

                  第三节  诗歌写作心理灵感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而心理灵感就是这种用脑艺术最美丽的玫瑰。什么是心理灵感?晋代陆机在《文赋》中说:“感应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唐代李德裕在《文章论》中说:“文之为物,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清代赵翼在《论诗》里说:“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我认为,灵感是人在大脑中对某个人、某件事或者某种景物所产生的一种思维非常微妙的心理现象。人一旦有心理灵感的到来,就会产生激动昂奋的情感喷涌和思维异常活跃心理态势,使大脑中的记忆被迅速唤起,表象沓来,佳句纵横,感情喷薄。其实灵感的产生是人的生理机制的作用。我们在生活里所获取的信息,都是储存在大脑中的,当某个新信息的获得触动了旧信息,或者贯通,或者点化作用后,从而使人的思维产生兴奋而飞跃。这就是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时的心理过程。那么,我们如何获得心理灵感呢?心理灵感的真正来源在于我们平时的思想积累,生活积累,知识积累,感情积累等过程。在此,我们要创造有利于灵感涌现的条件,以供我们写作。
1、培养心境
    心境是人的内心体验与活动都受到事物感染的一种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灵感与心境是想通的。我在《论诗》里说:“曲意未成情为先,静观默察于一新。一文之美功在境,几度灯花笔下心。”写作心境要求我们的情绪要愉快和饱满。白居易说:“未成曲调先有情”。还有与一定的环境也有关。所谓“立身无傲骨者,笔下必无飞才;胸中具素心者,舌端斯有惊语”。说明动机纯净,情志专一,有利于写作才智的发挥。
2、科学用脑
    在不同的时间里,人的思维效果是不同的。我们要把握好自己的大脑活动规律,科学安排用脑时间,只有掌握好最佳写作时间,才能使自己文采飞扬。有诗云:“奇思常伴暮色来,一夜灯花几度红”。许多美妙的作品都产生在剪灯夜话里。当然,这只是某些人喜欢在夜间写作而已。
3、激发思维
    江河在遇到急落时才浪花飞溅。激发思想的浪花也是我们需要把握的。如一是以物联想,激发灵感。睹物思题,看景吟句。听声悟理等。二是争论触发,激发灵感。与人争论,活跃大脑,从而思维豁然开朗。白藕绿叶红荷花,三者原本是一家。这样可以使认识更全面。三是设问引发,激发灵感。就是说主动置疑,改变思维方向。创新思路,发现矛盾,解决症结。

【课后思考 】

1.什么是灵感?
2.写作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3.产生写作心理冲动有哪些因素?


第五课  诗歌写作习惯

【诗歌欣赏】

我站在长城上

/余年峰

我站在长城上
站在奴隶们的骨灰筑起的大砖块上
遥望历史
这历经千年风雨的长城啊
我胸中为激情所充裕
四大发明
唐诗宋词
郑和航海
虎门销烟
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
舒展在我的眼前
这便是中华民族

我站在长城上
站在中国人的憧憬筑起的大砖块上
遥望时代
这无数兵刀洗礼的长城啊
我心中为自豪所充裕
八一风暴
抗日战争
开国大典
朝鲜作战
一幅幅开天劈地的画面
汇入我的眼前
这便是中华儿女

我站在长城上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思维线上
一个挺立脊梁的中华民族
正在优秀的中华儿女手中
更加灿烂世界民族之林
第一节  诗歌写作习惯的认识

    一切习惯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而是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养成的活动结果。我们对写作习惯的认识,要有正确的理解心态,以及它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写作习惯所表现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在社会实践中养成的不断学习,不断勤奋,不断写作的能力。
    我在《自警》里说;“水流才不枯,果熟方不绝。求学好勤奋,习惯贵自觉。”习惯犹如物理上的惯性力量一样,对于人的写作行为能够起到一种动力的推动作用。诗人陆游,活了90多岁,写下了一万多首诗歌,最后给子孙的遗书,还是一首诗。郑板桥有诗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青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可见,养成写作习惯的重要性。人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不仅会直接地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性情与为人品格,还会促使一个人养成敏于观察,易于感受,精于思索,善于审视和富于创造的精神。
    正因为如此,我们读到一首首美丽的诗歌,都是诗人常年笔耕不息,手写不倦的汗水结晶。在社会生活里,有不少诗人并非是大学中文系培养出来的,而是他们自学和勤奋写作实践的结果。杜甫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白喝酒助诗兴,也算是一种习惯使然。我们当不可效仿。学习最忌被动,写作也是如此。只有学得主动,才有活力。对于写作来说,只有写得主动,才有创造力的爆发,才有智慧火花的喷涌。主动性写作习惯的养成,要有苦中自乐的坚强心。写作是一种艰苦而又费时和费神的脑力劳动。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我以为,要在多字上下功夫,抓住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多读多看,在读和看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自己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二是要多写多练,在写和练的过程中,不断地领悟写作的真谛,创新自己所要发展的方向。最好的写作习惯就是学与写二者的相结合,并养成一种正确的写作态度。叶圣陶在《略谈学习国文》中讲:“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这是每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记住的。”要知道,无论如何什么人,如果从不读书学习,而想成为一个诗人,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有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才会在写作的道路上如虎添翼。要写作,就不能学那种“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人。艾芜也说过:“我们要经常动笔写,熟能生巧。再会写的人,一个时期不拿笔,手也生了。象给人画像,同样一个人,你画的不象,人家画的象,这是有技巧的。所以,要多实践,多写。”总之,习惯在于自己的养成,多读多看是一种习惯,多写多练又是一种习惯。在写作实践过程中,唯有做到真正的二者结合,我们才会获得有微笑的丰收。


                  第二节  诗歌写作习惯的养成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播种什么,就能收获什么。有好的行为就有好的习惯,有好的习惯就有好的性格,有好的性格就有好的人生。所以说,好的习惯是一种美德。在写作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从严要求自己,真正从写作意义上,去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勤劳含义,以致逐渐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那么,我们如何做好养成呢?需要养成那些良好的写作习惯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1、自我积累的习惯

    蜂采花得蜜,蚕食桑得丝,牛吃草得奶,人动笔得诗。生活是写作材料的仓库。习惯自我积累有利于提高文学素养。积累是多方面的,它包括知识,语言,感情,品德等内容。积累,我们可以从阅读中取得,可以从观察中取得,可以从交谈中取得,可以从争论中取得,可以从实践中取得,总之,一切我们需要的东西都是应该积累的宝贝。唐代诗人李贺,就经常骑着小毛驴出门,背个锦囊,看见优美的景物,心有所思,便随手记下,丢入囊中,回家略加整理,便是好诗。这是最好的笔记,是速写式生活随记,也是观察式生活笔记,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对大众语汇,比如谚语,俗语,俚语,歇后语等群众语言的积累,这对于我们的写作是很有益的。

2、标新立异的习惯

    文贵创新。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北宋诗人黄庭坚诗云:“文章切忌随人后。”无新便无味,所以写作要在新字上多下工夫,多花时间,多动脑筋。从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到朱自清的“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再到叶剑英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这里的新是立意上的新。肖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说;“若无新变,不能代雄。”赵翼在《读杜诗》中说:“不创前未有,焉传后无穷?”那种人云也云的跟屁虫,是没有眼光的,更是没有出息的。标新立异是我们在写作实践过程中的最好目的,是诗歌存在世界的真正的艺术生命。

3、讲求文面的习惯

    人要衣装,文要美貌。讲求文面,那什么是文面呢?文面就是要求我们的文章在文字表现上要整洁,要清晰,要漂亮,要大方,在视觉上给人产生一种眉清目楚的美感。文面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字素养,还表现了一个人的写作态度和为文作风。讲求文面要注意几点:一是文字书写要工整,正确,清晰。写错字,别字,是不好的。所以不能粗心大意。二是行款格式要规范,大方。三是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位置得当。标点符号一共有十四种,其中点号七种 ,标号七种。使用时一定要认真对待。

4、下笔立定的习惯

    叶圣陶在《端正文风》中说:“写的人要养成一种习惯,就是首先要考虑我要告诉读者什么,怎样使人完全明白我所写的,不至于误会。然后考虑用什么材料,什么语言,才可以达到我的目的,表现出文章的主题。想好了,列个提纲,写在纸面上,记载脑子里,都可以。”动笔写作时,谋篇布局相当重要。一般地说,有了提纲就可以下笔立定了,至于提纲的粗细,长短,全在个人的习惯。立定格局后,应当还要有一气呵成的行文习惯,这样做,可以使我们的思维保持在最佳的状态里,能够使我们的文脉贯通,气韵畅达。在历史上称史青五步成章,曹植七步成诗,虽说他们文思敏捷过人,但其实啊,他们是打了腹稿,所以出口成章。苏轼有诗云:“袖手独不言,默稿已在腹。”写作要切记,不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5、精益求精的习惯

    一字一珠,是指唱出来的一个字就像一颗珍珠一样。一字千金,形容诗文的价值极高。一字之师,是指改正一个字的老师。一字褒贬,是指用一个字能体现褒贬,用以形容记事、论人措辞严格而又分寸,这些成语说的都是字的重要性。杜甫有诗云:“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鲁迅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修改是我们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唐代诗僧齐已的《早梅》诗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两句,郑谷认为“数枝”不能算早,就改为“一枝”,齐已非常佩服,当时就称郑谷为“一字师”。我们要获得一首完美的诗歌,就必须精心润饰,认真修改。没有精益求精的写作态度和对读者负责的精神,是不行的,也是不可取的。修改后的文字,我们一定要重新抄写清楚,认真对待。

                  第三节  诗歌写作习惯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主要对象,进而所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行为,态度和情绪。是一个人的意识中一种人格化的指向性活动,它反映了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某项工作的特殊喜爱和偏好。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关注并表现出心驰神往。不管人的兴趣是什么,都是以需要为前提和基础的。我们需要什么也就会对什么产生兴趣。由于我们的需要包括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或者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因此我们的兴趣都是围绕这两个方面而展开的。一个人的兴趣是有意识有意志的一种实践要求,是一个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产生的自觉的精神与扩张的欲望。持之以恒的写作兴趣是难能可贵的,但同时还会受到外部体条件的干扰,或者自觉意志的影响与制约。只有“黄河入海流”,“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不息精神,才会硕果满枝挂。
    为文不已,立志不易。要是对诗歌有兴趣,那么,我们就会一心一意地投入其中。固执而又浓烈地产生一种“我要写”的状态,长期以往,也就会形成一种习惯成自然的写作心态。我们写作应当提倡有目标地,有意义地进行写作。使诗歌写作习惯的兴趣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我们的兴趣还要敏锐地感应时代的新气息,与时代的脉搏相联系,这样才会使写作富有当代精神,才会使诗歌作品呈现朝气蓬勃的生命之光。一旦作品在报刊上发表,在朗诵会上朗读,或者诗集出版,我们都会产生一种荣誉感,一种荣耀感,一种自信感和一种幸福感。
    兴趣是最好的伴侣。比如对一件事,一个人,一个景点,我们对其没有兴趣,也就不会去热爱,去关注,去喜欢。所以,我们要想不放弃已有的兴趣,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生活培养。那么,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培养呢?我们应当把握好以下因素。
1、专注性
    兴趣的专注性,就是一种在观察人与事物时集中注意力,心神专一的思维活动。我们在每次所关注的人与事物时,都要一心一意,凝神集思,目不斜视,耳不旁听,心无他想。如此,我们方能使感兴趣的人与事物变为对写作有益的素材。
2、一贯性
    兴趣的一贯性,就是一种对某件事情,或者某项工作从不改变的思想与作风的行为活动。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决心。当然,这要循序渐进。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对诗歌感兴趣,明天对画画感兴趣,这样左一下,右一下的,是什么事情也干不好的。只有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才能做出应有的成绩来。
3、持续性
    兴趣的持续性,一种对某件事情,或者某项工作延续不断地进行的行为活动。社会是发展的,时间是流动的,季节是变化的。世间的万物无不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一日有一日之景,一日有一日之情,一日有一日之感。比如,我们对西湖有兴趣,就要持续地关注西湖的春夏秋冬的变化。

【课后思考 】

1.怎样养成诗歌写作习惯?
2.什么是写作习惯?
3.如何理解兴趣?

 

第六课  诗歌写作的表达

【诗歌欣赏】

雨巷

/余年峰

想起江南的飘雨,特得意
想起古镇的小巷,极快乐
打工居北方
记忆的画屏全是甜蜜

别了父母和巷民
别了老师和同学
带上她的照片
还有留下的想念

又是三月飘雨时
北方依然冰天雪地
静静地伫立窗前睨视夜空
想必此时她又在写信吗

仿佛看到她准时站在门口
那些相拥雨里的漫步
以及携手月下的呢喃
和小屋中温习功课的情节

她的身影是动人的风景
离别的情丝连着心结
耳边失落了听惯的笑声
呼唤在愁心里油然而生

想起江南的飘雨,特得意
想起古镇的小巷,极快乐
在家多好
日子充满温煦和幸福
第一节  诗歌写作的表达结构

    诗歌是人以语言文字按一定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的一种艺术产物。因此,对于所要表现的形式就是结构。那什么是结构呢?结构就是借助一定的表达形式来反映内容的一种方式。如何将内容表达好呢?就必须懂得运用各种技巧,在结构上巧妙布局。掌握好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基本的语言表达方式。合理的结构布局是诗歌内容表达形式的重要因素。要做到五个美:即严谨美,无懈可击;自然美,行止自如;完整美,首尾圆合;匀称美,浑然一体;音乐美,和谐韵律。那么,我们如何尽可能寻求一个完美的结构形式呢?

1、谋设线索

    主题确定以后,布局结构是主要的。生活中的一个人,一件事,一处景等,都是色彩斑斓的。如果理不出一个清晰的线索,那就无法进行结构,也就不能用语言具体地把深刻的思想表现出来。线索,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事、物、景等。二是意念、感悟、思想。三是时间、空间。因此,我们在布局谋篇时,既可以单线贯穿,又可以双线兼行,既可以多线纵横,又可以网式交织。把纷繁的材料联合一体,使结果严谨,主题鲜明。但是,在安排上一定要巧妙,合理,新奇。使脉络清晰可见。

2、自然开合

    开合是一种有效的表现思想内容的艺术手段。是结构布局的一个方法。开是指笔放得开,如脱缰之马,文思飞扬。合是指笔收得拢,如百鸟归林,紧扣主题。善用开合之笔,可以使我们的写作思路顺畅,文字活泼。出色地运用开合相生的艺术手法,是诗歌的妙笔。一般来说,对情节联想,铺陈展叙,是开。点明题意,归纳结论,是合。在开合结构布局中,有大开大合,或者小开小合之分。大开大合适用于双线兼行,多线纵横,网式交织的线索。如我的朗诵诗《可爱的中国》,具有一种壮美感。小开小合则适用于单线贯穿。如我的抒情诗《雨巷》,则具有一种秀美感。

3、跌宕波澜

    诗歌写作的表达结构布局,要象江水一样,一浪未平,又一浪已起。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大海有涨潮就有落潮,大地有高山就有低洼。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诗歌写作也是由客观事物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多彩性决定的。如果写得一平如水,即使晶光耀眼,还是无味的,让人看了会瞌睡的。诗歌不是小说与散文,但是,诗歌要写得引人入胜,就要在“尺水兴波”上做文章,使之波澜壮阔。人是有感情的,七情俱备,把感情融入“尺水兴波”里,更可以使诗歌波澜叠起。

4、巧布伏应

    伏,是指暗处,埋伏,犹如草中蛇。应,是指明处,回应,犹如空中日。伏应就是一种在行文时首尾圆合,条贯统序的方法。简言之,就是暗伏明应,血脉贯注。所谓伏笔就是在行文时前段为后段所埋设的线索。所谓应笔就是在行文时后段对前段的回应方法。伏应就是我们常说的悬念。伏应常常用在开头。不管是写小说,还是写散文,少不了伏应,其实诗歌也是可以用的。

5、画龙点睛

    眼聚神光,诗歌有了诗眼,才会有神光。所谓诗眼就是指那些最能够体现思想精髓的妙语和佳句。所谓点睛就是指诗眼的巧置与揭示的一种方法。不仅可以使主题得到升华。还可以使主题得到深化。古人有“一字立骨法”之说。“立片言以居要”。白居易在新乐府诗序里说:“卒章显其志”。诗歌点睛之句,常常被安置在末尾,以此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妙境界。我们在写作中使用点睛妙笔,可以使作品完整与统一,感染读者心灵。

                  第二节  诗歌写作的表达技巧

    技巧是人创造的。善于掌握和运用写作的表达技巧,能够使我们的诗歌的思想内容得以充分的表现出来。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情、理是万象千变的,也是异彩纷呈的。如何运用技巧来表达?这就需要一种艺术的手段,即技巧。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与说明五种。叙述的方法有概括叙述与具体叙述之分。还有顺叙、倒叙、插叙与分叙的不同方式。描写的方法有白描与细描,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描写的种类根据对象的不同可分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人物描写有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则可分为自然、社会、场面于居住描写。抒情有因人、因景、因物与因事抒情之分。议论也有因人、因景、因物与因事议论之分。说明有介绍、定义、分类、举例、比较、比喻、解释、引用、数字与图表说明之分。下面从艺术的角度,部分地谈谈这个技巧问题。
1、简
    简就是简单,简要,简洁,简练,精简。简的对立面就是繁。诗歌所需要的就是简,要精炼,要干脆。能用一个字的就决不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诗歌不像小说与散文,但是诗歌用墨要惜字如金,以达到感情奔放,色彩斑斓。诗歌应当以句为简练,字为精炼见长。
2、神
    神是指事物的气质,精神。当然,没有形作基础,也就谈不上神的实质。神是用来揭示事物的精神实质的,写形的目的是为了传神,神形俱现,所以神是诗歌的关键。就拿写景物来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的是梅花,而不是桃花。“无情有恨谁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的是白莲,而不是红莲。
3、藏
    藏就是隐藏。沈祥龙在《论词随笔》里说:“含蓄者,意不浅露,词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思想感情的表达即可坦荡,也可含蓄。诗歌宜藏,不宜露。如鲁迅的《野草》用的是象征手法,含蓄有味。所谓藏笔,就是暗示的描写,就是通过对细小部分的描写,使人去想象那未付诸文字的各种复杂情景,来窥见事物的整体影像。或者说是对一件事物的描写,而让读者产生另一件事物的联想。
4、实
    实就是真实。人为实,情为虚。景物为实,情思为虚。诗歌重在化虚为实。析事明理,解情感心。化虚为实,实际上就是化抽象为具体。诗歌是离不开形象与情感的,然而,诗歌只有凭借外在的形象,诗人的内心情感才能得到艺术地具体的充分表达。如李清照的《武陵春》云:“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是虚的,而用舴艋舟载不动,就具体地写出了愁的份量与无奈,堪称奇句。
5、奇
    奇就是奇特。但不是奇怪。它与平淡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诗歌艺术表现风格。奇是指在写作时所反映的那些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事的艺术表现形式。奇中见平与平中见奇是两种各有千秋的写作方法,运用之妙,在于一心。怎样运笔出奇地描写生活?我们必须匠心经营。奇,不能违背生活的真实。奇,要符合美学的原则。

                 第三节  诗歌写作的表达摄取

    摄取是一种写作的行为。如观察、考察、体验生活等。所谓摄取就是一个人为某种目的而在生活中进行的思维与审美的心理过程的行为活动。要写作,就要学会摄取社会生活中素材。主题是诗歌的灵魂,而材料则是诗歌的血肉。摄取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摄取素材,就是通过耳闻目睹、心感身受所获得的直接素材。比如自然界的山川风物,我们以旅游的方式去亲身目睹感受。另一种是间接摄取素材,就是通过视听媒介所获得的间接素料。比如阅读报刊、资料、与人交往等。在写作诗歌时,摄取主题是根据所摄取来的素材而进行并确定的。主题是主要思想,是人对生活中所摄取来的素材的一种认识与评价。主题需要发现,只有触摸到了,才能使素材发挥应有的光亮。主题的发现,是人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是思维由封闭到贯通的顿悟。所谓顿悟即灵感。
    在素材摄取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几点:一是角度的多位性。因为素材具有多义因素,具有多用因素。比如我们看一棵树,左看不宜入画,而右看则行。看,不能在一个点上,应当要多角度看,即可前后左右看,又可上下仰俯看。这样,我们方可摄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写出来的东西就会别出心裁,高人一等。二是内容的典型性。一首诗歌的存在价值首先就在于是否正确地反映了生活,是否能给读者精神上的享受。典型犹如一滴水,反射出太阳的光芒。所以,典型的内容所指的是那些能够揭示事物内在本质的而又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素材。三是思想的生活性。任何一种思想都是一定生活的与时代的产物。诗歌是生活的艺术再现。展现的是人的生活、事物的、情感的风貌。摄取还有一个“胆”字问题,叶夔在《原诗》里云:“唯胆能生才”。谢榛《四溟诗语》里云:“人不敢道,我则道之,人不肯为,我则为之”。对于摄取诗歌素材能力,是一种首要的写作心理活动过程。它要求我们有独立的、思考的、连续的、立体的多种能力的有机统一。
1、观察能力
    观察是察看,接触,熟悉,了解,发现的一种行为手段。观察要有意识的,有目标的,有目的的去知觉自然和社会生活的事物,还要有感情的,有思考的,有思想的去感觉自然和社会生活的事物。有能力地去发现和认识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相对静止与运动变化的事物。这是我们进行写作思维活动,审美活动的先觉与先决的条件。因此,要进行诗歌写作,首先要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独立思考的观察家和思想家。比如很多人都到过长城,看过长城,有的人却发现的美,是思考的美。有的人却什么也没有发现,看到的只是人工建造的墙。罗丹说:“对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观察能力要与思考能力结合起来,即善于在一般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去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我们观察事物,不仅要察看它的外表特征,还要洞察它的内在特质,以及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相联系的特点。因此,观察要考虑到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要考虑到相对静止与运动变化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到时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认识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如我的诗歌《我站在长城上 》,在构思上就考虑到这些因素。观察不仅要目光生色,更要心灵激荡。观察不仅要有眼力,还要有感情。一做生活的有心人。二做生活的有意人。
2、捕捉能力
    捕捉是搜寻,猎奇,采集的心理活动。在观察的基础上,捕捉美的东西。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从这首诗歌里,我们可以欣赏到两幅图画,一是绚丽暮色,二是朦胧夜色。妙境显示了时空位移的运动过程,把静的景写活了。又如元好问的《山中杂诗》云:“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树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从这首诗歌里,我们看到了动态的树,感到了看不见的风,听到了流动的水。静中有动,活力可感。写出了宁静的山中的景物的动态。善于捕捉,就是要会思考,能思考,勤思考。因为思考能使我们所得的素材活起来。无论我们是在交际中,还是在阅读时,要捕捉就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思一处。不做活的死人,即不思考的人。
3、感受能力
    感受不同于感觉,感觉是一个人的心理反应功能,而感受则是带有主观色彩,因人而异的内省能力。感受是一个人的感官受到客观现象的刺激后而产生的敢于的心理活动。这种感受能力是一个人的情感活动与思维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智能活动能力。如古代有三首咏茱萸的诗歌,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这是一种悲秋叹老的心情。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一种节日思亲的心情。朱放的“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这是一种有力难为的心情。同是写茱萸,由于三个人的生活感受不同,所以立意也就不同。观察室反映客观的事物,感受则是表现事物的感情。不仅是情感的凝聚,还是心灵的回响。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枝头是观察所得,是客观赠与,而春意闹,则是感受的内应,是主观的酬答。又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感伤的心灵写照。花溅泪,鸟惊心。是主观与客观的同化,是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情交融的意境。可见,感受是由物到情的心理过程。

【课后思考 】

1.什么是结构呢?我们如何寻求一个完美的结构形式呢?
2.描写有哪些方法?
3.摄取诗歌素材能力有哪些?


第七课  诗歌写作的语言

【诗歌欣赏】

热爱诗歌

/余年峰

当无情的风雨打湿我的皮鞋
当宝贵的金钱空白我的口袋
我依然执着的前行
用美丽的文字写下我的诗歌

当盛开的鲜花别离我的情怀
当寒冷的冬雪遮盖我的阳春
我依然执着的生活
用温暖的文字写下我的诗歌

当迷途的惆怅带给我的苦痛
当轻蔑的微笑嘲讽我的泪痕
我依然执着的希望
用热情的文字写下我的诗歌

我相信诗歌的未来
如同相信我的眼睛
剥去那些腐烂的皮肉
我等待着时间的评定

我相信诗歌的脊骨
如同相信我的足迹
感动那些早晨的阳光
我迎接着历史的评语

朋友 大胆的热爱诗歌吧
热爱 全心全意的勤奋
热爱 勇往直前的年轻
热爱 福星高照的日子

                   第一节  诗歌写作语言的含义

    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组合在一起的一种表达方式。语言有口头语言和

书面语言两种。口头语言就是说话。而书面语言是写作书面展示与交流的表达方式。
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简练,生动与形象。准确是指语言要有分寸感,科学性。句子要合乎逻辑与语法。简练就是干脆,词语要精选,精用,句子不拖沓。生动
就是要追求语言的意义、色彩、声调与感触。形象就是要恰当地使用修饰方法。
语言与思维是相生的,是密不可分的。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想象中意味容易出色,而用具体的语言表达时却难以做到尽意。高尔基在《和青年谈话》里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因此,语言的表达需要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语言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1、语汇
    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言的构造材料。汉语是世界上语词最丰富,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之一。新华字典所收单字共计一万一千一百左右。常用的汉字只有三千个左右。就是这三千多个字,互相搭配,交错组合而形成的单词,却是无穷变化,千般百态,万状纷繁。如果我们所掌握的词语贫乏,那就在写作时不能很好地表达。只有把词语储存在脑子里,丰富在脑子里,我们在诗歌写作时才能挥洒自如,活泼生动,纤毫毕现,句里传神,字中见心。
2、语感
    语言是受内容的支配的,表达不仅要得之于心,还要得之于手。这就要重视语感,自我把握。语感是我们在诗歌写作时遣词造句最基本的表现方式。俗话说:“一句话,百样说。”所以,遣词造句要富有分寸感、和谐干、情态干与色彩感。更重要的效果是语序的长与变,形体的长与短,组织的紧与松,结构的散与整等,都可以影响到语气、语意、语音、语法、语风和语色的表达效果。
3、语体
    语体是客观存在的。文学语体不同于公文等其他语体。在词汇方面,文学语体有适合自身的词语熟语,如古词语与新词语,方言词语与常用词语。在句法方面,文学语体也有适合自身的句子类型,如长句与短句,完整句与不完整句,简单句与复合句。在词法和语音方面,也有适合自身的特征,如儿化的名词与叠音的形容词
等。文学语体的主要特征是语言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各种描写上。在文学作品里,有的人还独创新词,或者旧词语翻新用。

第二节  诗歌写作语言的修辞方法

    什么是修辞?修辞是一种运用各种特定的表现方式,来修饰文字词句,使所要表达的语言得以准确、鲜明、生动而又有力的方法。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当准确地掌握并学会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等修辞方法,使我们的诗歌作品锦上添花,优美心动。 下面就简地介绍一下修辞方法在具体语言环境里的表达效果。 
1.比喻  
    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一种事物来给另一种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运用比喻能够把抽象的事物或者道理说得更具体,形象,通俗易
懂。比喻的三种类型:即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比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比喻词有似、若、犹、像、等。暗喻将被喻体说成是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是、化为、当作等。借喻即是喻体代被喻体。
2、比拟
    比拟是一种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的修辞方法。比拟有拟人法和拟物法两种。如《前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亮在两个星座之间来回,具有人的恋情和动作,这是拟人法。如《游金山寺》:“飞焰照山栖鸟惊。”将火光当作会飞的东西来写,这是拟物法。
3、 夸张
    夸张是一种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法。有夸大法和缩小法两种。夸张要做到不似真实,又胜似真实。
4.排比  
    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来表达情意的修辞方法。
5.对偶  
    对偶是一种把字数相等,语法结构相同与相似,意思有联系的两个句子或者词组成双作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方法。对偶的种类有三种;正对、反对、串对、 如:墙
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正对)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对)
6.反复 
    反复是一种为了强调某种事物或者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方法。反复的种类: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 
    设问是一种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的修辞方法。
8.反问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修辞方法,如用肯定形式反问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示肯定。
9.引用  
    引用是一种引用别人现成的话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方法。引用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 
    借代是一种不要把所说的人与事物直接讲出来,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与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简言之,即是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种类有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 
    反语是一种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的修辞方法。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12.层递
    层递是一种将语言排成从小到大、从轻到重、从低到高的逐层递进与递退的修辞方法。需要时也可巧妙地综合运用。
13.顶真
    顶真是一种用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使邻接的句子上递下接,首尾蝉联的修辞方法。

                 第三节  诗歌写作语言的艺术

    语言是诗歌写作的基本材料。诗歌是一种用语言表达的艺术。而艺术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感人是诗歌表达的基本功。老舍在《出口成章》里说:“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追求艺术的语言,我们应当把语言的规范性与语言的艺术性结合起来。从而具体的语境为起点,运用灵活的语法修辞手段和情意的修辞手法,力求产生美的艺术语言。
艺术的语言美在那里呢?
一、美在内涵
    言当求简。这是语言运用的准则。美的内涵,贵在意境的秀逸,情趣的生动,哲理的诗意。
1.意境
    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是一种融思想感情和生活环境相统一的语言艺术境界。这种情景交融的境界,需要我们用精炼的语言来创造,并借助联想的翅膀使语言飞翔,使感情澎湃。使灵魂跳跃。
2.情趣
   情趣是语言有无美感的一个标志。情趣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桥梁。袁枚在《随园诗话》里说:“一切诗文,总须字立在纸上,不可卧在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情趣就是要让字化静为动,以情感人,使人心动。让语言情露趣出。
3.哲理
    哲理就是要把诗意的生活升华为形象的思想。诗歌是充满哲学意味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万事纷纭,难辨真貌,只有高瞻远瞩,方才识得真相。要使诗歌艺术语言闪烁出哲理的光芒。
二、美在色彩
    诗歌的艺术语言当以意,神,色为主要。美的色彩,贵在感情的真挚,语体的呼应,时代的潮流。
1、感情
    有色彩的艺术语言的感情是要运用表情手法来表达的。不同的表情手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感情色彩。如有的浓烈,有的沉郁,有的欢快,有的忧愁等。色彩在艺术语言的具体形象的描写中当寄寓感情。
2、语体
   语体指的是艺术语言书面的文体方式。语体不可与内容脱离,艺术语言和表述口气要适应诗歌的宗旨。运用修饰方法使艺术语言充满生动的形象感。
3、时代
    艺术语言在词汇的运用上要有时代色彩。变化的社会会产生大量的新词汇和外来词。反映着新的事物与新的概念。所以,给予艺术语言以鲜明的时代语言,具有朝气的色彩。
三、美在形式
    艺术语言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句法的音韵与节奏上。它能够使情感表达曲折尽意,使语言情韵自然抑扬,回环与整齐。
1、抑扬
    汉字的读音分平声和仄声,平声字为扬,读起来响亮,高昂。仄声字为抑,读起来低回,短促。艺术语言若能做到平仄相间,声调协调,有起有落,节奏鲜明,会使人感受到声情并茂。现代新诗歌虽不能象格律诗那样整齐对仗,但是在句尾平仄协调,也能产生抑扬。
2、回环
    诗歌没有韵脚,就会让人感到分散。因为韵脚可以字音跌宕回环,同声相应。和谐悦耳。用复叠的句式表现可以起到回环复沓的美感。用双声于叠韵也可以产生回环之美。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中的遍,见属于同韵相应,读起来声音回环。
3、整齐
    整齐就是在诗歌行文时,运用一些匀称的语言整句,,以此形成诗歌的表达具有整齐的体式。使诗歌的语言通畅,声音和谐,富有气势,可感节奏。如我的《情寄婺源》“月挂子夜天,笔写乡愁诗。花无百日芳,人有一生期。身在瓷都窗,情把婺源寄。心藏相思路,爱连团圆时。又如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诗歌以发问的手法反复铺排,层层递进。

【课后思考 】

1.修辞方法有哪些?什么是比喻?
2.语言的含义是什么?
3.什么是意境?语言的内涵美包括那些方面?

 
第八课  诗歌写作的构思

【诗歌欣赏】

庄稼

/余年峰

吃着大米饭,我怎能不感激农民
田野上的庄稼啊,永远代代相传
那青禾黄谷,我心尖难忘的生命风景
看这白花花的大米饭,是如此令我激起衷肠

我的身子是母亲给的
我的名字是父亲取的
我的生命是农民的大米喂养的
我是父母的儿女.但更是农民的儿女

看,我朝阳的青春和梦想
如同粗壮的庄稼充满朝气
看,我亲爱的兄弟和姐妹
如同团结的庄稼活泼向上

听,我的歌声散发着稻香
就象谷粒一样感动心灵
听,我的祖国翻滚着稻浪
故乡牵动不死的思念

田野有了庄稼
便是一幅美的图画
我能够站立在时光里
日子才这么甜蜜

田野上的庄稼啊
我常常看见农民的身影
要是没有庄稼
谁也听不到心跳的声音

田野上的农民啊
请接受我深深的鞠躬
要是没有农民
谁还能活得这样潇洒

有人问,我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
我告诉她,我的祖辈就是乡下人
有人问,我是爱城里人,还是爱乡下人
我告诉她,我妻子曾是乡下人

庄稼离不开土地
我离不开庄稼
无论我走到哪里
吃着的都是白花花的大米饭

我还不曾衰老
儿子已经长大
庄稼一茬一茬地成熟着
我一年一年地幸福着

庄稼总是让我激动
因为谷粒是汗水凝结的
农民总令我感动
因为我是农民的后代

第一节  诗歌写作的构思要义

    什么是构思?字典解释为做文章或者制作艺术品时运用心思。从广义上讲,构思是人的大脑对于物质和精神产品创造一种构想活动。从狭义上讲,即从诗歌写作上讲,构思是写作者营思构谋的一种思维活动。是指在写作诗歌前对诗歌作品写什么,怎么写的一种艺术的谋划设想的思维活动。简言之,就是意在笔先。一首诗歌是先在心里想好的,然后再用笔写出来,给大家看。所以说,好诗歌的关键在于构思的完美。诗者的主要笔力就表现在构思的新颖上,动人上,美感上。没有特点的构思就写不出有特点的诗歌。
    那么构思有没有特点呢?回答是肯定的,有。我认为,虽然说构思难,是复杂的思维,但我们可以从中寻求简单的表达方式。当然,构思是会一定的限制的,它与人的性别,年龄,性格,经历,修养,文化,思维习惯的差异有关。它还与写作时的诗体差异有关。在诗歌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构思的什么因素呢?
1、构思要求新
一首诗歌,唯新才能吸引人,感动人。创新是诗歌写作之大要。反之,如雷同,则是大忌。所以,诗歌写作求新则为上策,求同则为下策。因为新是人对一切事物都好奇,感兴趣的探寻,探析的一种动力。所谓喜新厌旧是人的普遍心理。
2、构思要求美
诗歌要有一种对美的追求,即我们常说的至尊、至真、至善、至美、至爱。要弘扬事物、生活和人的真、善、美的一面。要把审美观放在第一位,美是塑造诗歌的灵魂。美的诗歌可以塑造人的灵魂的美。努力塑造美是诗歌有生命的光彩,有意义的色彩,有思想文彩。
3、构思要求深
求深是指内容要有深度。就是说,选材要严格,挖掘要深厚。我们在构思时,当把握好材料的深度与广度的关系。要把诗歌无形的“底气”显存在诗歌的有限容量之中。能够使读者翻箱倒柜。
    在诗歌构思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思维的不良现象。当努力克服之。
1、忌草率动笔
草率构思往往是导致诗歌作品的失败原因之一。我们未有发现,也就不要动笔。只有在构思过程中,在多琢磨上花些时间,花些功夫,才能写出让别人刺眼的上好诗歌作品。
2、忌脱离生活
脱离生活会给人一种虚假感觉。所以,构思不要一味地去追求不切合实际的神奇。因为诗歌不是神话。我们追求的诗歌是不脱离生活的自然的形态,但又要赋予诗歌有意识的想象的思想。
3、忌题材过大
如果我们构思的题材过大,写作起来难免就会难以驾驶。宁可贪小,忽贪大。对题材的选择,应该在身边的事物里去寻找独特的而又最宜于自己表达的角度,不可不自量力。

第二节  诗歌写作的构思方法

    中国诗歌学会曾在《中国诗歌》十五期中刊用过我的《打开创造诗歌的构思方法》一文。现在我把它搬过来用,正好用得着。
写作诗歌离不开创造性的构思。因为构思是诗手营造诗歌的一种思维活动。一首诗歌怎么写?在动笔之前,必须有一个好的构思,只有选择和确立诗歌的角度、境界、情趣、气韵、口气等,才好动笔。说白点,那就是对诗歌的谋划设想,发现是产生灵感的河道,灵感是形成构思的波涛,一个诗手对已经感受到的生活,有没有新的发现?能否创造性的打开创造诗歌的构思方法?这是很重要的。
一首诗歌要象春风一样打动读者的心灵。这样的诗歌才不是僵死的文字。在构思方法中,诗手的失误是难免的。要保证写作成功的诗歌,就应当努力探索构思的特点和规律,多从创造诗歌的构思方法上去开拓,这是对写作诗歌有直接意义的。
如何打开创造诗歌的构思方法呢?在这里向各位诗手列举一些个人想法,仅供在写作诗歌时参考。
1.开放方法:这是一种以一个事物主题为中心,让思维朝可能发展的方向而发展的构思方法。
2.集中方法:这是一种从事物的多方面矛盾向一个中心集中的构思方法。
3.推测方法:这是一种从已知的事物上,按照逻辑推测出未知的事物的构思方法。
4.刨根方法:这是一种寻根问底,探索事物本源的构思方法。
5.组合方法:这是一种将两种以上事物组合成一种新事物的构思方法。
6.截取方法:这是一种从事物的整体上截取一部分事物,以少胜多,以部分代整体的构思方法。
7.逆反方法:这是一种有意识的从反方向明察事物的构思方法。
8.记实方法:这是一种以事物的真实发生过程而写真的构思方法。
9.巧合方法:这是一种让两种以上的事物发生巧合的构思方法。
10.比照方法:这是一种将两种以上事物相仿,相异,相反加以比较,对照的构思方法。
11.借用方法:这是一种借用另类领域的事物为此领域的事物服务的构思方法。
12.显微方法;这是一种把事物的细部加以放大,以小显大的构思方法。
13.变形方法;这是一种为表现事物而将事物加以变化的构思方法。
14.幻化方法:这是一种将实在的事物化为虚幻的事物的沟鼠方法。
15.感想方法:这是一种对一种事物产生思考而得出的一种感想的构思方法。
16.对话方法:这是一种以两个以上的人物对一件事物的看法而进行对话的构思方法。
17.幽默方法:这是一种以幽默的语言来反映一件事物本质的构思方法。
18.点化方法:这是一种用前人的语句为前提,经过重新加工来表达事物的构思方法。
19.矛盾方法:这是一种用矛盾的事物来揭示事物本质的构思方法。
20.撷取方法:这是一种从阅读中吸取他人的观点,提法,典故,事件等融入自己的开拓性思想的构思方法。
21.摹印方法:这是一种仿照原作品的写作思路,风格,体式和表现手法而推成出新的构思方法。
22.创新方法:这是一种以改造与翻新他人旧的作品而创作自己新的作品的构思方法。
23.跳跃方法:这是一种从一件事物跳跃到另一件事物的构思方法。
     一首诗歌,它的社会意义如何?有没有写作价值?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会产生什么样的风格?能否打动读者心灵?等等,这是诗手应当反复酝酿,深思熟虑的.就像一个建筑设计师建造房子一样,在何处建厅,在何处开窗,都是先要在心中构成的。诗手的功力和建筑设计师的功力都体现在整体构思上。构思决定一首诗歌写作的成败。一首诗歌的诞生,首先是在诗手的心里完成的,然后才能把心里所想好的诗歌用笔写在纸上。所以说,巧妙的构思能够使诗歌楚楚动人。
    把我们的构思方法比作工匠建宅不过分。对诗歌的构造既要从宏观上把握整体,又要在微观上考虑经营。要对方法的全盘打算与作品的实用相结合。必须句句要想到,字字要意到,首首要精到。

第三节  诗歌写作的构思过程

诗歌写作的构思过程,是在动笔之前,在大脑里进行一系列的思维孕育的过程。内容包括主题的提炼,体裁的确立,材料的取舍,行文的角度,结构的设想,文字的使用,层次的衔接,立意的定型和书面的书写等  构思的过程大致上有发现、运思、创造、定型四个阶段。
一、发现
所谓发现,是人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经过探索,研究而获得的一种思维认识。在诗歌构思中,发现从生活来源里所获取的感受的内在的涵义,以及具有社会价值与意义的内在思想,是发现诗歌的题中之义。
1、感受
感受是发现的源头。所谓感受是人对事物(材料)的感应。感受是一个有选择的过程,是对事物进行加工的过程。这种有选择的感受是通过人的注意力来进行的。我们所感受的事物,只有经过发现,才能进入写作构思。写作诗歌,我们要有一种“宁可花赶人,莫让花等人”的写作精神。
2、灵感
灵感是发现的升华。灵感也叫做妙悟,神会,味觉。有了突发的灵感,我们的思维就会豁然开朗,进入一片新的桃花源。如,当你在黄昏时散步,有一片树叶沐
着夕照的余辉,在你眼前飘然而落,这是,你会触发到什么?你一定会有许多的联想。
3、判定
判定是发现的结果。判定是对灵感触发到的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和否定的构思思维态度。我们的写作题材是否适宜书面表现,或者该怎样表现,以及所要表现的形式与方法,这都需要我们做出一个判定。如果诗歌发表,得到认同,这就说明我们的判定是正确的。
二、运思
所谓运思,就是我们的思维在运行。是思维在构思时所作的一种运动状态。是一个怎样想的问题。那么,我们应当在构思时怎样想呢?
1、角度
角度的选择是整个构思中重要方面。如果有了好的素材,有了好主题,而没有好的表现角度,就不可能产生好的诗歌作品。我们只有求得好的角度,才能使诗歌作品的表达获得与众不同,以至不同凡响的效果。

2、结构
诗歌的结构有时受到题材的约束,有时受到角度的约束,有时受到词牌的约束等。我们在诗歌构思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在受到制约的情况下,诗歌务必符合生活的逻辑,务必表现最佳的主题,务必做到整体和谐,务必克服落入俗套,务必求得独特新颖。
3、文势
我们常说文贵曲。这就是文势。所谓文势,就是在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表达上所要呈现的平直起伏的一种气势。比如抑扬法,是一种用强烈的反差对比使文势呈现曲折波澜方法。张弛法,是一种以抒情交替使文势出现高潮与低潮方法。阻畅法,是一种以矛盾冲突使文势遇阻转畅的方法。蓄势法,是一种以出其不意使文势狂澜顿生的方法。这些方法在小说里常见,在诗歌中,特别是叙事诗歌,应当是可以借鉴使用的。

三、创造
构思过程的创造,是指在所有材料的运用上要有所新创造。材料应用不宜太多,也不要生硬缝合,要善于配置所需材料。
1、精取
诗歌写作不在材料的多少,不在字的多少,而在于精取材料,精取字。如同战场,打仗不在兵的数量,而在兵的质量。从用字上来说,当有一字师的本领。只有淘尽泥沙才能见真金。能舍方才能取。我们要做剪裁的艺术能手。
2、敢造
敢造就是在字,词语的意思上进行翻新与创造。当然,我们不能违背生活逻辑而胡思乱造。比如,美丽人生。美丽本是名词,而用在美丽人生这句话里,美丽却成为一个动词了。
3、会融
会融是指在材料的利用上,给以加工改造。除生硬缝合外,会融是说要精心地将材料合理配合,穿插无缝,强弱得当,过度照应等。使诗歌作品更有效地体现主题的意图。
四、定型
定型是指用心灵语言在书面上肯定下来,挥毫即成。如用诗体的定型,用律诗就定位律诗等。

【课后思考】

1.如何理解构思?
2.诗歌写作的构思方法有哪些?你还有什么好的构思方法?
3.如何把握构思过程?

第九课  诗歌鉴赏

【诗歌欣赏】

我是香山的一枚红叶

/余年峰

总是让你柔肠寸断
总是令你陶醉不已
香山的秋天为何如此绚烂
因为有血色的红叶
这哪是一枚普通的红叶呵
分明是一颗的赤诚心哦
多少新人把爱情浪漫
成为一见钟情的天堂
珍藏一枚红叶
便是珍藏一片挚爱的盟誓
青春无限美
霜重色愈浓
即便褪尽了红颜
又将翠绿铺满春天
啊,爱人
我是香山的一枚红叶

总是让你心生暗恋
总是给你情系梦怀
香山的秋天为何如此多彩
因为有圣洁的红叶
这哪是一枚普通的红叶呵
分明是一种的痴情魂哦
多少离人把生命光华
成为一见生情的天堂
珍藏一枚红叶
便是珍藏一段珍贵的记忆
青春无限美
霜重色愈浓
即便消尽了芬芳
也将身躯挺立冬雪
啊,爱人
我是香山的一枚红叶

第一节  诗歌鉴赏的认识

    什么是鉴赏?所谓鉴赏,一是感受、体验,也就是欣赏。二是判断、评价,也就是鉴别。鉴赏是一种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 什么是诗歌鉴赏?诗歌鉴赏就是人对诗歌作品进行感受,感情,理解和评判的一种思维活动。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在不同阶段、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乃至同一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段的人,由于思想感情、生活习惯、经历以及艺术修养、艺术感受能力的异同,在鉴赏上也常常出现相异、相反和某些相同、相近的感受和评价。
   鉴赏是人脑对诗歌作品的反映。包括对诗歌作品的感性认识和对诗歌作品的理性认识。是鉴赏发生和发展的基础,是检验鉴赏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也是鉴赏的目的。 鉴赏是同思维和实践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种具体行为。鉴赏是主体收集客体知识的主动行为,是鉴赏意识的表现形式。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掌握好以下几种方式:
1、赏析方式
赏析是指对诗歌作品的鉴赏与分析。包括结构、技法、语言、风格、体裁等。赏析诗歌作品要用正确的立场、观点与情趣来评价鉴别。要赏得含情,析得合理。深得之妙,写得之美。
2、比较方式
比较是力进的基础。于比较中可见差异。在鉴赏诗歌时,通过比较来写分析文章,可以是相同体裁与不同题材的比较,也可以是相同题材不同的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结构艺术的比较等。比较既要揭示它们的共性,更要揭示它们的个性。在比较肯定同中有异的价值,领悟不同的作法。
3、一得方式
在鉴赏诗歌时,要抓住重点,突出某一点来写分析文章。比如分析杜甫的《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这一诗歌 ,就可以抓住“喜”字作文章。全诗喜情喷发,我们就可以以喜为主线,作为抒发感情的爆破点。
4、评注方式
所谓评,是指对诗歌的字、句、段、篇的内容与艺术手法阐发其意,评论解说。所谓注,就是对诗歌的字、句、词加以解释、破疑。评注要力求画龙点睛。可先评后注,也可先注后评。评有句、层、段和篇四种。有则重内容的,有则重形式的,有则重思路的,有则重手法的。当因诗歌而异,择善而从。
第二节  诗歌鉴赏的方法

方法是认识的一种思维活动的手段。它是由一定的典型思维经验构成的一种思维活动的能力。我们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要掌握好这种思维活动方法,这对创造性地进行思维活动是有直接意义的。

一、在诗歌鉴赏时,要有心理准备。

1、厚积博发
厚积博发就是阅读,积累在应用过程中的作用发挥。
(1).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 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2).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意境,联想,咏物,叙事,韵律,虚实,象征,烘托渲染,衬托与修辞。
2、审读作品
审读作品就是对一首诗歌作品,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多角度,多思考的思维活动。
(1).知人论诗 以诗察情
在诗歌鉴赏时,对于历代文学大家,我们当然应该了解掌握其经历 风格。对于非著名诗词曲作家,应充分重视作品朝代和文下注。
(2).发现特色 重点突破
在诗歌鉴赏时,我们一定要把握诗歌的写作特色,理解重点,思维突破,一目了然。
(3).推敲诗题 表明意旨
在诗歌鉴赏时,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着诸多信息,如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 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类型等。如:《枫桥夜泊》可推知诗歌所描绘的为枫桥的夜间景象,“泊”字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
(4)、品味语言 披文入境
在诗歌鉴赏时,我们要养成逐字逐句地去品味语言,去分析形象,去反复诵读,才能把握好诗歌的表现技巧,以及作诗歌的意境。艺术创作往往是藏而不露的。

二、在诗歌鉴赏时,要有讲究方法

在诗歌鉴赏时,方法点拨可概括为: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 ?
1.写了什么内容?
在诗歌鉴赏时,我们要注重内容,因为内容可以是作者的某种感情,如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也可以是作者对生命、社会、生活的某种见解。
2.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
(1)要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确定了诗歌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如《题李凝幽居》,从这个诗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什么内容?那就是描写了李凝的僻静居处。
(2)要仔细推敲关键词句。
(3)要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
诗歌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一句表面上是讲雨后叶子茂盛了花儿凋零了,实际上表达的是什么感情?那就是对春光的无限留恋和惜别。
(4)要调动知识积累。
如一提到岳飞,我们就会想到什么呢?那就是精忠报国的爱国心。一读到戴望舒的《雨巷》,我们就想到了江南,而诗歌的中愁指的什么?你知道吗?

三、在诗歌鉴赏时,要有思路理清

1.要对典型细节的理解
在诗歌鉴赏时,我们要关注诗歌的细节,因为在细节描写中往往透露着诗歌主人公的感悟、情感等内容,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如“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这一细节,表达了诗歌主人公因约客不来夜过半的烦躁。在分析细节时要注意前后联系。如果不注意上文的“有约不来过夜半”和下文的“落灯花”,很可能把“闲敲”理解为表现诗歌主人公闲适恬淡的心情。
2.要注意全诗的结构
在诗歌鉴赏时,我们要关注诗歌的结构,因为结构的安排总是为了突出主题和作者的情感。结构有总式、层进式、对照式等。
3.要注意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在诗歌鉴赏时,我们要关注诗歌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如《题李凝幽居》,这首的前三联都是对李凝居住环境的描写,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居处的幽静,这是部分。这里的核心是李凝居处的幽静,也就是整体。在理解上面三联时如果忘了这个整体,就很可能把这三联理解成“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另外还要注意诗歌中的典故、神话传说也是部分,是为整体服务的。
4.要注意表达的角度
在诗歌鉴赏时,我们要关注诗歌的表达的角度。因为作者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感悟、情感,往往从多个角度表达,以渲染环境气氛,加深读者的印象。
5.要注意分析诗歌的意境
在诗歌鉴赏时,我们要关注诗歌的意境.要特别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弄清作者是通过哪一些景物来构成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如“湖光秋月两相和”、“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勾画出一种秋夜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6.要注意环境的渲染
在诗歌鉴赏时,我们要关注诗歌的环境。在诗歌中作者往往通过环境描写来调动读者的情绪,使读者在情不自禁中受到作者的影响,接受作者的观点或情绪。如《题李凝幽居》,作者用了草径、荒园、动云根等物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李凝幽居图,使我们情不自禁地赞美李凝居处的僻静。
7.要注意用曲的特点
在诗歌鉴赏时,我们要关注诗歌的用曲的特点。诗词用曲,曲有反常,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明月明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是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是以无声来反衬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渭城朝雨邑yi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是乐人之景,可它却引出了“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心之情;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伤人之景,引出的却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之情。这都是反常用曲的例子。
8.要注意语句的表达
在诗歌鉴赏时,我们要关注诗歌的语句表达。语言表达可从三个角度讲。(1)从整体上说我们要分析作者是直抒胸臆还是一波三折,其他如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等都要注意。(2)从句子的角度我们要注意一些修辞方法。修辞方法总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主题,强化情感表达,常见的如比喻“白银盘里一青螺”。(3)从词语的角度分析,要注意欣赏用词的明确、精当。常见问题有词性开拓,如“应是绿肥红瘦”,绿不能肥,红也不能瘦,肥、瘦本无茂盛、凋零之意,但用在这里别具新意,形象、贴切。

四、在诗歌鉴赏时,要有表达分辨

1.要注意表达过程的完整
在诗歌鉴赏时,一种感悟、一份情感,对它的表达,有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在表达这种感悟、情感时,一定要把过程讲清楚。诗歌赏析的一般的步骤是叙析评。“叙”即概括地引述原句;“析”就是对过程进行简析;而“评”就是要旗帜鲜明的亮出自己的观点。
2.要注意明确表达的重点
在诗歌鉴赏时,分析意境、环境描写、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一定要重点明确,表达才能有的放矢。
3.要注意表达语言的流畅
在诗歌鉴赏时,我们表达要流畅,一是指文句通畅,二是指先后有序,三是反映用语准确。

第三节  诗歌鉴赏的能力

鉴赏能力是我们在诗歌欣赏过程中的一个主观的擅长的本领。感受是一种人的感官因受到客观现象影响而产生的感应的心理活动。鉴赏是一种感受诗歌意境的心理活动。是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情内应力。正如王昌龄在《唐音癸鉴》里所说:“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鉴赏诗歌就是用心感受诗歌而要取得的的一种认识。是心感身受由物到意的活动过程。从诗歌审美心理角度来看,鉴赏是客观与主观的机遇,即诗歌与心灵的契合。鉴赏的能力因人而异,鉴赏的方式也因人而异。诗歌的艺术是有感染力的艺术,而这种感染力的大小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所传达的感情的独特性,二是独特表达的情趣性,三是情趣反映的真挚性。因此,在鉴赏诗歌作品时,我们要注重自身鉴赏能力的培养。
1、敏感
敏感是我们在心理上对诗歌作品的一种反应程度。鉴赏诗歌作品要求我们具有敏锐的感触力,观察力,判断力和审美力,发现和捕捉诗歌作品中的浪花。要象老农,看天上的云彩,就知道将有怎样的气候。要象鱼夫,看水面的波色,就知道鱼群在何处活动。
2、思考
思考是一种人在某种事物进行比较深刻的、周到的思维活动。对诗歌的鉴赏,在敏感的基础上,要对事物,对字,对词语等进行深入的解用思考,从常人易于忽视的细节中,去感悟出内涵,或者暗示深刻的含义。比如一些同题诗歌,只有善于思考,才能得出个性诗歌的意义。
3、眼力
眼力是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诗歌的基本特点是短小。短小的诗歌是重在神聚的,其核心是意。如果我们没有眼力,对诗歌的鉴赏,就不可辨别得出神采。理解诗意,我们的眼睛既要作显微镜,又要作望远镜。要辨别出那些能触动心灵,寓意深刻的美好感情。
4、语汇
语言是由语汇组成的。在诗歌鉴赏时,我们要重点学习,掌握诗歌作品中那些美丽的词语,以此来丰富我们的语汇,以便在今后写作中得到很好地运用,推广。注意的是,要捍卫民族语言的纯洁性,防止产生不良的语言污染。


【课后思考 】

1.什么是诗歌鉴赏?
2.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掌握好哪几种方式?
3.你有什么好的诗歌鉴赏的方法?

第十课  诗歌评论

【诗歌欣赏】

雪色中国

/余年峰

雪啊,飘洒的雪
把莽莽北国
绘成一幅银色的图画
看长城内外
一片白色的海洋
树跳动着白色的火炬
山披着白色的衣裳
河蜿蜒成白色的龙
那凌寒的腊梅花
扭动着火红的腰肢
舞出乾坤万里春光

雪啊,漫洒的雪
这片大好河山
多少英雄辈出
在历史的长河中
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史诗
请看秦王嬴政
把诺大中国统一成大秦的辉煌
请看汉府武帝
文治武功苦铸大汉强大的国家
请看唐朝盛世
造就了封建大帝国的鼎盛
请看宋时江山
清明上河人蚁如云的繁荣
还有那马背上的成吉思汗
东征西战铁蹄踏破欧亚……

雪啊,潇洒的雪
江水让后波向前
后人更比前人强
历史英雄们如烟散去
谁是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在革命的血雨腥风中
在祖国横遭日寇铁蹄的践踏下
中国共产党像雪中的红梅一样
率领人民同仇敌忾
率领军队为民族而战
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中国

第一节  诗歌评论的题意

    什么是评论?评论的解释是批评或者议论。那什么是诗歌评论呢?诗歌评论就是一个人对诗歌作品所发表的批评或者议论。诗歌评论是评论者站在某个立场,运用某种观点,对诗歌作品,诗人,诗歌运动,诗歌思潮,诗歌活动和诗歌遗产所撰写的分析,探讨,评价的文章。
    为什么要进行诗歌评论?进行诗歌评论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诗歌现象,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与教训,探讨与揭示诗歌发展的规律,批评某些不良倾向,肯定某些做法,提倡某种观点,从而更好地为诗人,为诗歌艺术创作的繁荣与发展服务。评论应当象一面镜子一样,既要对诗人的行为与诗歌作品的思想进行正确的指正,又要对读者展示应当对诗人的行为与诗歌作品的思想提倡应当赞美和不宜发扬的作法。诗歌评论,不论是评论者批评某种倾向,还是提倡某种倾向,都应当正确地表达个人的见解,以繁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诗歌创作的健康发展为要旨。评论者对诗歌评论所作的文章,在观点的正确的基础上,还要讲究使用语言的文采,做到文笔流畅,生动形象,活泼鲜明。
    诗歌评论具有哪些特点?这是评论者要首先明确的。
1。诗歌评论的针对性
针对就是评论为题而作。评论者要针对读者所关心,所感兴趣,所疑惑与所欲知的问题发表评析论说。若是背离主题,任何评论都没有现实价值。
2、诗歌评论的时效性
时效就是评论为时而作。评论者要用语言发出与时代气息相同的声音,及时地对诗歌作品,诗人,诗歌运动,诗歌思潮和诗歌活动等现象给予分析、评价、引导和倡导,使诗人和读者以及更多的群众,在认识上紧跟时代步伐,在思想上融合社会变革。
3、诗歌评论的论辩性
论辩就是评论为辩而作。评论者要针对某种思想和某种现象进行评估论判,扬优剔劣,解释剖析,明辨是非。逻辑推理应当严密,论据充分应当确凿,服人心动应当以理。对问题的论辩,观点首要正确,回答决不含糊,道理清楚明白。
4、诗歌评论的真实性
真实就是评论为实而作。评论者要用具体的事实说话,而不要用抽象的事实说话。语言应当具体,举例应当具体,不要有抽象的概念。只有事实具体,评论才能一目了然。只有语言具体,印象才能深刻脑髓,只有感受具体,思想才能情由心动。
诗歌评论的文式主要有评价文,赏析文与随笔文等。不管文式如何,但诗歌评论应当有“神思方远,万涂竞荫。”“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秒境。
评价评论是指对诗歌作品的价值进行评析的一种评论。探讨创作的得失,论述诗歌作品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使读者易于正确地理解诗歌作品的真意。 
赏析评论是指对诗歌作品内容的鉴赏与解析的一种评论。目的在于讲解诗歌作品,要力求见解精秒。如沙子的《谈余年峰的<拜访景德镇>》。
随笔评论是指针对诗人,诗歌运动,诗歌思潮和诗歌活动而进行思考的一种评论。评论时应当择善而从。如余亮的《中国抗震精神与余年峰的抗震诗歌》,就是一篇对诗人所作的随笔评论。
    在评论时,我们要讲究运文的语言,议论的活力与谋篇的文采。内容忌空,评论应当有感而发。说理忌浅,评论应当见解深透。文体忌长,评论应当短而精悍。语言忌枯,评论应当文采动人。要思有所得,写有所感,主旨明确,意到笔活,情在话中,概理精要,说道透彻。
 第二节  诗歌评论的基本要求

郭沫若在《批评与梦》里说“文艺是发明的事业,批评是发现的事业。文艺是在无中创出有,批评是在砂中寻出金。”我们要进行诗歌评论,没有发现,就没有评论。这里所说的发现,就是指在重点细读诗歌作品时,而获得的某些所要评论的见解。发现离不开思考,我们对一首诗歌作品需要思考什么呢?1、这首诗歌说了什么?2、这首诗歌有什么意味?3、这首诗歌是如何表达的?4、这首诗歌有什么价值?5、这首诗歌值得欣赏吗?所以说发现是写作诗歌评论的起点。评论要把握好原诗歌的思想内容,基本精神,感情倾向等,要知人论事,知人议世。
诗歌评论有与小说评论,散文评论等的共性,但是诗歌评论有自己的个性。因此,诗歌评论对诗歌评论者有什么样的基本要求呢?
1、 诗歌理论素养
在政治理论素养的基础上,要重点掌握诗歌理论,以此提高自身素养。不仅要掌握诗歌艺术的基本知识,如诗歌与生活的关系,诗歌与政治的关系,诗歌与思想的问题,诗歌风格与诗歌流派的问题,诗歌现象与社会作用的问题等。还要懂得诗歌的种类,体裁,特点,技巧,意境,构思和表现手法等。总之,诗歌评论在思想上,在艺术上要突破旧套,不可空泛。头脑里若没有理论的武装,我们就难以操起评论的枪。
2、 生活经验积累
诗歌评论是诗歌艺术的概括。诗歌评论者当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否则就不可能对所要
评论的诗歌作品中的环境,事物,时代,意境等有深切的感受,因而也就难以写出有真知高见的评论佳文。诗歌评论者的生活经验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经历,所谓直接经历,就是诗歌评论者对现实生活有着具体的、新鲜的身同感受的行为。有了这种亲身感受,在进行某个诗歌评论时,才能具有思想上的共鸣,情感上的沟通,心灵上的激动。二是间接体验。所谓间接体验,就是诗歌评论者通过积累的知识,生活的阅历,以此来感受诗歌作品中的生活时代与人物。如我们对古代诗歌作品的评论,我们现在是无法亲身去直接体验的。但可以通过阅读有关历史和理论著作,可以从中获得某些间接体验去感受与领悟原诗歌作品。
3.诗歌鉴赏能力
    会鉴赏与不会鉴赏,写出来的评论质量是大不相同的。诗歌鉴赏能力是诗歌评论者对诗歌作品的思维洞察力。是与诗歌评论者的理论素养,艺术修养,生活经验的一种综合体现。如对同一首诗歌作品进行评论,由于诗歌评论者理论素养不同,修养不同,文化不同,经验不同,鉴赏能力不同,当然写出来的诗歌评论也就必然相异。鉴赏要有自己对生活的独到见解,要从生活的本来面貌出发,去评论诗歌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和所获取的思想。
4、评论角度独特
    角度是指议论的出发点,是与主题有联系的。所以在诗歌评论时要选择好的角度,主题是源之水,本之木。我们站在什么角度看水,看木,就会获得什么感受。那么,我们应当怎样选择角度呢?一是要针对时弊,维护公众利益。二是要明确对象,合理公正评论。三是论述要有理有据,立论观点正确。四是语言要适宜分寸,语气婉和善诱。
5、掌握写作文体
   评论,从广义上来讲,是属于一种议论文,因此,我们在进行诗歌评论时,应当懂得议论文的写作常识,以及基本要求。一篇诗歌评论,一是要有正确而鲜明的诗歌论点,褒贬分明。二是要有充分准确的论据,用足说明材料。三是论证方法要科学,或者演绎推理,或者归纳推理,或者类比推理。还要分清立论与驳论。正面评论诗歌用立论法,批驳评论的用驳论法。
6、重点阅读作品
   我们要评论某个人的诗歌作品,就要重点阅读某个人的诗歌作品,以及与之相关的资料。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所将要评论的诗歌作品,更好地让我们去选择所要评论的主题角度 。重点阅读,就是要潜心细读。在反复细读的过程中,感同身受。尽可能的“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
    我们有了基本要求,在进行诗歌评论时,就可以有个性,有特色的展开有独到见解的诗歌评论。要“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向。

第三节  诗歌评论的表达事项

   诗人是精神粮食的生产者。就像厨师一样,烧出的菜要符合吃客的胃口。诗歌评论者也一样,写出的文章要符合读者的胃口。因此,诗歌评论的表达要有的放矢,要切中要害。诗歌评论的表达不同于诗歌,而要让诗歌评论的表达更充分,更完美。我们应当在构思写作时,要把握好表达事项。
1、诗歌评论表达的思路要清晰
   思路是思考的线索,思路清晰,写作起来就不糊涂。诗歌评论的思路开阔,表达起来就会富有思想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一篇诗歌评论的写,总论点应当如何表述?这是影响全文思路发展的制约因素。所以在动笔前,头脑里要有一个清晰的总论点,然后,或者按时间,或者按空间,或者按逻辑以及这三种综合方式有序编排。思路的清晰要提醒在文章的语脉上和语流上。语脉指的是文章语言的条理性。语流指的是文章语气的衔接性。我们在组织语言表达时,要按思维线前后相依,环节相扣以体现出逻辑线索和思想的表达脉络。
2、诗歌评论表达的形式要完美
   形式是指诗歌评论表达的内容所展示的题材、结构、语言、手法等因素的表现体式。如优美的语言,独特的结构,精湛的手法等构成的表达形式,是完美的文体美。是诗歌评论者以个性为主导,以语言,文字作基础的文章整体形式美。表达形式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如评论的抒情式,评论的随笔式等。
3、诗歌评论表达的风格要多样
   风格是指诗歌评论者所具有的写作个性在文章中体现的特色。这是一种独唱的文章的角色。一篇有风格的评论作品会给读者,社会产生持久的艺术活力与心灵的魅力。 在诗歌界,就有杜甫的诗风为沉郁格。苏轼的词风为豪放格。在散文界,杨朔体的文风为玲珑格。刘白羽有政论抒情体等。因此,写作最大的败笔是沿袭别人的路子。我们应该而要闯出自己的新路,写出自己的心风格。
4、诗歌评论表达的手段要综合
   手段在这里指的是修辞方法。诗歌评论要想写出文彩,必须掌握和使用多种笔墨,来表现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以此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议论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表达形式,独到的见解是阐发思想的宗旨。也就是说,议得要透,析得要微,理得要深。把各种手段都用上,能做到清、活、真、透和美,这才是上等文章,写作高手了。

【课后思考 】

1、什么是诗歌评论?
2、诗歌评论对评论者有哪些基本要求?
3、请试写一篇赏析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