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人爬山摔死:玉石各论sz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58:18
玉石各论
3.1 玉
仅包括硬玉和软玉两种,是一般人严格意义上的玉。中国称硬玉叫翡翠,软玉叫新疆和田玉。习惯上,人们将硬玉等同于翡翠,软玉等同于新疆和田玉,而实事上是存在差别的,因而本书认为中国人的习惯称法更为合理。玉是中国人民最喜爱的宝玉石品种。
3.1.1 翡翠
1. 概述
硬玉英文名称为Jadeite,来自西班牙语Piedra de ijade,意指“腰痛之石”,因为西班牙人在入侵墨西哥时看到当地人用此来治疗腰痛,才起了这样的名字。中国人称硬玉为“翡翠”,一般认为其名字来自于翡翠鸟名,《说文解字》中即有“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的解释,即是说:“翡”是一种红色羽毛的小鸟,“翠”是一种绿色羽毛的小鸟。由于翡翠鸟的羽毛很美,因而,中国古代把“翡翠”用来作为玉的名称。然而,当时称翡翠的玉是否就是今天意义上的硬玉? 因为无实物考证而难以定论。从考古出土、宫廷珍藏看,至今尚未发现明朝以前有翡翠。苏联地质学家E.G.基也夫林科认为缅甸翡翠原生矿床发现于1871年,而次生矿的开采最早始于13世纪。这样看来,中国古代的翡翠玉究竟所指为何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矿物学研究表明,翡翠不等同于硬玉。它实际上是一种以硬玉矿物为主的由多种细小矿物组成的矿物集合体。除主要组成矿物硬玉外,其次要矿物有钠铬辉石、透闪石、透辉石、霓石、霓辉石、钠长石以及铬铁矿、磁铁矿、赤铁矿和褐铁矿等。其中钠铬辉石和钠长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成为主要矿物,相对应的品种称为“钠长石翡翠”和“钠铬辉石翡翠”。从岩石学上讲翡翠属辉石类。翡翠的化学成分:理论值为:SiO2 59.45%; Al2O3 25.21%;Na2O 15.34%。但不同产地,不同亚种,其化学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别。几个典型品种的化学成分见下表3-1:
表3-1 几个典型翡翠品种化学成份分析结果表(%)
品种成分
siO2
Al2O3
Cr2O3
FeO
MnO
MgO
CaO
Na2O
K2O
无色翡翠
59.82
24.43
--
0.05
--
0.04
0.14
13.50
0.03
绿色翡翠
9.62
2.73
0.092
0.48
0.51
1.22
1.67
12.75
红色翡翠
59.50
4.42
0.57
1.57
--
0.13
0.83
13.
80
2. 翡翠的物理化学特征
(1)化学成分: 其主要矿物成分硬玉为钠和铝的硅酸盐,化学式为NaAl(SiO3)2。
(2)晶系:其主要矿物成分硬玉为单斜晶系。
(3)结晶习性:粒状到纤维状集合体,致密块状,其原生矿物为块状体,俗称山料;其次生矿物包括两种,一种是经短途搬运的残坡积物,这种翡翠常是巨粒砾,俗称山流水;另一种是经长途搬运而在河床中堆积形成的卵石,俗称仔料。
(4)结构:指组成矿物的颗粒大小、形态及相互关系。经薄片鉴定,硬玉的结构有:粒状纤维交织结构,表现为组成玉石的矿物颗粒较粗,边界平直,没有遭受明显的动力变质和蚀变作用;纤维交织结构,由于强烈构造变形(糜棱-超糜棱岩化)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类型。表现为矿物颗粒通常亚颗粒化,并普遍发生晶界活动、波状消光和动态重结晶等现象;交织结构,是长柱状和纤维状的角闪石、阳起石、透闪石等交代硬玉而形成的纤维粒状变晶结构类型。
(5)硬度:约为7,略有方向性差异。
(6)光泽:玻璃至油脂光泽。
(7)韧度:很强,在玉石中可能仅次于软玉,因而不易破损。
(8)解理:由于是矿物集合体,因而整体不见解理面。但作为硬玉矿物,其具有两组比较发育的解理面。光从这些解理面上反射可形成片状的丝绢状闪光效应,宝石行内人俗称“翠性”。
(9)断口:锯齿状或参差状断口。
(10)透明度:半透明到不透明。
(11)折射率:硬玉矿物为1.65到1.67,但由于是集合体,因而很少能见到两个读数,一般仅在折射仪的1.66附近见到一模糊的阴影边界。
(12)比重:3.30-3.36,平均为3.34
(13)颜色:翡翠的颜色变化较大,范围较广,典型的颜色有:绿、红、蓝、紫、白、黄、青、黑绿色等。
(14)致色原因及吸收光谱:由铬致色的祖母绿绿色翡翠有典型的铬吸收光谱,在红区显示双线,在660nm,630nm可见模糊的带,另在437nm处有一条线,这条线如能见到则有诊断性价值。除绿色和紫红色品种以外,几乎所有的其余颜色均由铁所致,并在蓝紫区显示437nm诊断性谱线。紫红色翡翠由锰致色。
(15)发光:在紫外光下,翡翠的荧光一般为无到极弱的白色,少数可见绿色或黄色荧光。
3. 有关翡翠的俗语或行话
数百年来,由于翡翠的开发、交易和评价等都缺乏科学的知识作指导,因而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形成了一些不科学、不规范但又普遍使用的行话或俗语,由于行内人士已经习惯这些俗语和行话,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很长时间,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某些应用较广的俗语或行话作初步介绍。主要的俗语或行话有:
(1)翡:翡翠中的红色部分。其致色原因可能有两种,其一是由于原生翡翠矿石中含有微量的锰所致,这种翡翠一般是紫红色。其二是由于翡翠原石在风化过程中,其中的铁变成氧化铁(Fe2O3),并沉积在翡翠的裂隙或孔隙中,从而使翡翠呈红色。
(2)翠:指翡翠的绿色部分。绿颜色是由于其中含微量Cr2O3所致。绿色是翡翠之宝,在决定其经济价值时占有很大的比重。根据绿色的色调、亮度和饱和度,绿色可进一步分成许多种类,常见有下列几种(见表3-2):
表3-2 翡翠绿色常见的品种
品种名称
颜色基本特征
观察与评述
玻璃艳绿
绿色浓艳,像玻璃一样纯净
在阳光或白光下观察,像煮熟的白果(银杏)肉一样,色调均匀,透明度高为最上品
艳绿
颜色同上但不够纯净
加工成2-5毫米厚的戒面,在白光下观察透明度差,颜色不均匀,不含其他邪色者为最上品
玻璃绿
绿色鲜而亮,但不够浓艳,色调偏浅
白光下观察,最好能同玻璃艳绿品种对比,透明度高,上品
宝石绿
色似祖母绿宝石
在透明的基底上,虽像祖母绿,但终不及祖母绿那样透明感强,色浅者质量降低
阳俏绿
翠绿色
颜色翠绿不是黄色调,以此与黄杨绿区别,同时翠色不浓
黄杨绿
黄绿色
色如初春黄杨树的嫩叶,亦作黄杨绿,质量不及阳俏绿
浅杨绿
浅黄绿色
色比黄杨绿更浅,质量不及黄杨绿
鹦哥绿
色似鹦哥绿色羽毛
颜色娇艳,但常带有黄绿色调,有的绿中带兰色
葱心绿
色似娇嫩的葱叶
颜色娇艳,也常带有黄绿色调
豆青绿
色绿如豆青色
此品种较多,有“十绿九豆”之说
菠菜绿
色暗绿如菠菜叶
颜色不鲜明,也称菜绿色,由于色暗,与艳绿有很大区别
瓜皮绿
色似绿色瓜皮
绿中微青,色欠纯正
瓜皮青
色似青色瓜皮
青中有绿,色欠纯正
丝瓜绿
色似丝瓜皮绿色
最大特点为有丝络,因而降低了质量
蛤蟆绿
绿中带蓝或带灰色调
可见“瘤状”色斑,亦称“蛙绿”,颜色很不均匀
匀水绿
浅绿色
色浅而鲜,比较均匀,有时仅有绿色感
江水绿
色调暗闷
与匀水绿比较,色虽均匀,但有浑浊感,色不如匀水绿
灰绿
灰中有绿色
首先是灰色调,其中虽有绿色,但色非常不纯正,因而质量差
灰蓝
灰色中有不纯兰色
也是灰色调,其中有不纯正的灰兰色,质量较差
油绿
色绿暗不纯正
可以看到如油浸一样不鲜明,不是好颜色,色邪
油青
色绿暗不纯正
与油绿比较更暗淡,色邪
墨绿
墨绿色
一眼即可看出黑中透绿,有时呈暗黑色
绿颜色在翡翠原料中形状变化亦甚大,常见者有:
带子绿:绿色呈条带状。数条绿带大致沿一个方向平行或断续排列。绿带和底色没有明显的界线,绿色由深至浅逐渐过渡。
团块绿:绿色呈团块状,深浅变化较大。
丝絮绿:象棉花的丝絮,有丝状、丝片状,仔细观察这些丝絮也沿一定的方向延伸。
均匀绿:绿色分布均匀,绿色一般情况下都略浅,多属底子绿。
靠皮绿:绿集中在翡翠仔料的外皮部位,翡翠商界多在靠皮绿处“开门子”,应注意不要上当受骗。
(3)春:指翡翠中的蓝紫部分,又称紫罗兰,是较受人欢迎的颜色品种。
(4)癣:翡翠的黑色部分。主要是由于翡翠含碳(C)或磁铁矿所致。
(5)绺:是指翡翠中的裂纹和裂痕。许多是由地壳构造运动而引起的,但也可产生于开采、搬运、加工和佩带等过程中。
(6)雾:是指翡翠原石中的半透明或不透明部分。
(7)水头:即透明度。玉石界习惯的标准是:一分水:指3mm厚的材料呈半透明状;二分水:是指6mm厚的材料呈半透明状,具有二分水的翡翠如其他要求达到标准,就为上品了。
(8)照映:指翡翠中的绿色和水之间的相互印染关系。照映晶莹的为“灵”,反之为“死”。
(9)翠性:又称苍蝇翅。指光从硬玉矿物的解理面反射而产生的丝绢状闪光效应。
(10)地(底):即翡翠的质地,主要由结构、透明度和含杂质的情况决定。常见的翡翠质地品种见表3-3:
3-3 翡翠常见的质地
品种名称
基本特征
观察与评述
玻璃地
完全透明,玻璃光泽,无杂质或其他包裹体;结构细腻、韧性强,象玻璃一样均匀而无绵柳或石花;可以无色,不受颜色限制,但地子和颜色之间常有相互影响
观察翡翠透明度与宝石不完全相同,有人以2mm厚度为界,完全透明者像玻璃一样。好的玻璃地,直径1cm的镯子,看上去也是透明如水晶,但平常所见多为半透明,完全透明者罕见,故而是佳品
水地
透明如水,玻璃光泽
与玻璃地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只强调透明,有时可有少量裂纹或其他不纯物,是质量稍差的玻璃地品种
蛋青地
质地如同鸡蛋青,玻璃光泽
是一种稍微浑浊的玻璃地品种,即透明度稍差一些,但比较纯正
鼻涕地
质地如同清鼻涕,玻璃光泽
类似蛋清地,但透明度比其差一些,质量不如蛋清地干净
青水地
质地透明,但泛青绿色
是带青绿色的水地品种,因色干扰,不如水地品种
灰水地
质地半透明,但泛灰色
因有灰色,质量比青水地又差
紫水地
质地半透明,但泛紫色调
与紫罗兰不同的是强调质地透明,实际上是半透明的紫罗兰
浑水地
质地半透明,像浑水
透明度差的水地
细白地
半透明,细腻色白
如果光泽好,也是好的玉器原料
白沙地
半透明,有沙性,白色
不细腻的细白地
灰沙地
半透明,有沙性,灰色
不细腻的灰色白沙地
豆青地
半透明,豆青色地子
实际上是豆青色的半透明品种
紫花地
半透明,有不均匀的紫花
紫花均匀时,即为颜色品种中的紫罗兰
青花地
半透明至不透明,有青色石花
石花呈青色,反映质地不均匀,只能做玉料用,不适宜首饰用料
白花地
半透明至不透明,质粗亦有石花、石瑙
指白色和质地粗糙的翡翠
瓷地
半透明至不透明,白色
质地如同瓷器,使人感到凝滞,死板
干白地
不透明,白色
俗称“水头”差,既不透明,光泽又不强,不受欢迎
糙白地
不透明,粗糙,白色
水头差,比干白地还差的翡翠,很不受欢迎
糙灰地
不透明,粗糙,灰色
比糙白地还要差的翡翠更不受欢迎
狗屎地
褐色,黑褐色
同颜色品种中的“狗屎地”
(12)坑: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起源于开采的矿坑,有的文献中将其说成是表示翡翠在地下埋藏的时间,久的称老坑,新的称新坑。老坑翡翠质量较好,新坑翡翠质量较差。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不科学的。
(13)石花:指翡翠中密集堆积在一起的透明度差的纤维状的白色斑块。
(14)福禄寿:是指一件翡翠的原料或成品上同时有红、绿、紫蓝三色,具有这一特征的翡翠较罕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3.1.2 和田玉
1. 概述
和田玉即软玉,英文名称为Nephrite。在中国其名称是玉或新疆和田玉。世界许多地方都有软玉矿产出,但以中国新疆和田地区产的软玉质量最佳,产出历史最为悠久,故前苏联地球化学家基尔斯曼称软玉为中国玉。
据历史考证,中国人对和田玉的应用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如浙江河姆渡出土的玉器中,就有用软玉制成的品种。但真正广泛使用则主要开始于商代。和田玉色泽优异,产量稀罕,产地昆仑山的神秘性和与中国政治、文化、艺术的密切联系,产生了中国特有的玉文化。在中国悠久的开发、应用玉的历史中,由于各方面的特殊性,而使一些玉种占有突出的地位。中国有四大名玉,即和田玉、绿松石、岫玉和独山玉。和田玉无论玉质和历史文化地位均居四大名玉之首。
和田玉是一种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2(Mg,Fe)5(OH)2(Si4O11)2。它是造岩矿物角闪石族中的透闪石-阳起石系列中的一员。透闪石为白色、灰色,而阳起石则含较深的绿色。这是由于氧化亚铁含量不足引起的。亚铁经氧化成三价铁,颜色变成红棕色,特别是裂缝部位及多多少少有空隙的部位,还有暴露在外的截面部分也容易氧化而成红棕色。由于含铁的缘故,软玉还可呈青、绿、黑等颜色,由此分出各种亚种:即极白者称为羊脂玉,较白者称为白玉,白中带青者称为青白玉,较青者称为青玉,绿色者称为碧玉,黑色者称为墨玉。根据地球化学分析和测试研究,软玉的化学成分理论值应为:SiO2 59.169%,CaO 13.850%,MgO 24.808%,H2O 2.218%,而实际上不同产地或不同亚种,其化学成分各不相同,表3-4就是很好的说明。
表3-4 一些典型产地的软玉的化学成分表(%)
产地/成分
SiO2
TiO2
Al2O3
MnO
CaO
MgO
FeO
Fe2O3
Na2O
K2O2
H2O
中国和田
57.31
--
0.56
--
13.30
22.69
0.73
0.11
0.42
0.12
3.74
俄罗斯
57.00
--
1.42
--
13.19
21.39
1.89
1.76
0.75
0.27
--
新西兰
55.00
0.04
0.90
0.19
11.80
21.80
3.80
1.60
0.20
0.20
4.84
美国
54.10
0.10
3.30
0.20
10.30
20.30
12.30
--
--
0.20
--
比较不同国家所产的软玉,单从成分来讲,含铁量的高低看来是十分重要的,中国的软玉质量最好,其含铁量最低。
2. 软玉的物理化学特征
(1)化学成分:前面已讲过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 化学式为Ca2Mg5(OH)2(Si4O11)2。
(2)晶系:其主要组成矿物透闪石为单斜晶系。
(3)结晶习性:玉本身为显微纤维状晶体的交织体。其原生矿床常为块状,又称山料。次生矿为巨砾或卵石。若是原生矿经剥蚀后被搬运到河流中沉积下来的卵石,称子玉,若原生矿经剥蚀后,仅经短途搬运而呈巨砾产出者,称山流水。
(4)结构:软玉具典型纤维交织结构。
(5)硬度:约为6.5。
(6)比重:2.80-3.10,一般为2.95。
(7)折射率:1.606-1.632,由于属矿物集合体物质,因而很少能同时读到两个数值,通常在折射仪的1.62处可见到一模糊的阴影边界。
(8)双折射率:双折射率晶体的随机定向产生了在正交偏光下所有位置发亮的半透明体。
(9)光泽:玻璃-油脂光泽。
(10)透明度:半透明-不透明。
(11)颜色:变化大,有极白、白、青白、青、黄、绿、黑等,并决定其亚种。
(12)吸收光谱:不明显。一般在蓝绿区509nm处可看到一较明晰的吸收带。
(13)发光性:软玉在紫外光下为荧光惰性,即一般不发光。
(14)包裹体:软玉常含磁铁矿包裹体。
(15)加工:是极好的玉雕材料,也可加工成弧面型宝石和珠子。
3. 软玉的主要品种
(1)白玉(white jade):指颜色呈白色之玉。传统珠宝界对不同白有不同的叫法,如羊脂白、梨花白、雪花白、象牙白、糙米白、鸡骨白等。其中以羊脂白为最佳。这种玉不但白度最高,而且有种刚中带柔的感觉,历史上有“白玉之精”、“玉英”等称呼。目前世界上仅我国新疆有羊脂玉产出,十分稀少,极其名贵。
(2)青白玉和青玉(Grey-white jade - Grey jade):青玉即是色呈青色的软玉。实际上,青玉的“青”是一个比较含糊的颜色,非灰、非青又非绿,是一种不鲜明的淡青绿色。说白又青,说青又白,即为青玉。介于青玉和白玉之间者,则称青白玉,青白玉与白玉和青玉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界限,都是凭肉眼和感觉而定。青白玉和青玉产量较大,中国古代和现代的软玉制品大多以青白玉和青玉为主。
(3)碧玉(Green jade):绿色至暗绿色的软玉,其颜色由含一定的阳起石和含铁较多的透闪石所致。优质的碧玉也比较名贵,但不及羊脂白玉。碧玉与青玉之间的界限虽说也有过渡性,但不象青玉与白玉之间那样模糊,较易区别。但应当注意与矿物学中的碧玉相区别。在中国历代的软玉制品中,碧玉也占一席之地,至少仍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品种。
(4)墨玉(Black jade):黑色和灰黑色的软玉,其黑色如漆者是上等的玉玺用料,价格较高,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黑色并不均匀,既有浸染黑点状、又有云状和纯墨型。墨玉之所以呈黑色,系由青玉中含杂质所致。因此常见青玉上出现墨玉、或在墨玉上出现青玉的现象。
(5)黄玉(Yellow jade):呈黄色、米黄色的软玉。其名有蜜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米色黄和黄杨黄等。其中以栗色黄和密蜡黄者为上。黄玉的黄色越浓则越珍贵,其珍贵程度不在羊脂白玉之下,且比羊脂玉更稀罕。
(6)糖玉(Tang jade):是色似红糖的软玉,其色是由软玉经氧化而受铁浸染所致,真正红色者极为少见,多为紫红色或褐红色。
(7)其他品种:除上述常见品种外,尚有其他一些不常见的品种,如虎皮石(Tiger-skin jade),即其外观花似虎皮;花玉(Streak jade),即呈现花斑色的软玉;巧色玉,即具有巧色的软玉。
3.2 玉石
玉石是除硬玉和软玉以外其它的多晶质和隐晶质玉石品种,这些玉石品种在宝玉石市场上较为常见。主要的玉石品种及其特征如下:
3.2.1 绿松石
1.概述:
绿松石的英文名字是Turquoise,来源于法语Pierreturqpise,意思是土耳其石。实际上,土耳其并不产绿松石,大概是因为这种玉石最初是从土耳其运进欧洲而得名的。
绿松石是我国的四大名玉之一,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玉料。据考古发掘,它早在新石器时期就为我国古人所知,在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6500年-4000年)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两枚绿松石的鱼形饰物。
绿松石的主要组成矿物是绿松石,另外还有埃洛石、高岭石、石英、褐铁矿、云母、磷铝石等物质混入,这些物质的混入将不同程度影响绿松石的质量。
2.绿松石的物理化学特征
(1)化学成分: 绿松石的化学分子式为:CuAl6(PO4)4(OH)8·5H2O,即是一种含水的铜铝磷酸盐。Cu离子决定了绿松石的基本颜色为天蓝色,另含Fe、Zn等杂质元素。
(2)晶系:三斜晶系
(3)结晶习性:绿松石单晶体极少见,常见以集合体产出。绿松石在干燥地区以结壳、球葡萄状形式生长,或呈脉状产出,矿脉常产于褐铁矿基质中。
(4)结构、构造:绿松石常具下列一些典型结构和构造,其一是在绿色和蓝色基底上可见一些细小的不规则的白色纹理和斑块,它们是由高岭石和石英等白色矿物聚集而成;其二是常具褐色或褐黑色的纹理和色斑,称铁线,它们是由褐铁矿和炭质物聚集而成;其三是在个别样品中见小蓝色的圆形斑点,它们是由在绿松石经沉积作用而成。
(5)解理:块状绿松石中不见解理。
(6)硬度:5.5-6。
(7)比重:2.4-2.9,具体取决于产地。许多绿松石靠树脂增强其坚固性,从而将改变绿松石的比重。
(8)折射率:1.61-1.65,但通常只能在1.62处见一条阴影线。 正常情况下,绿松石不应接触折射率油。
(9)双折射率:一般是测不到的。
(11)颜色:多是天蓝色、浅蓝色、绿色、带蓝的苍白色。在颜色均一的块体上常有分布不均的白色条纹、斑点或褐黑色铁线。如果是埃及产的绿松石则在淡蓝色背景上出现微小圆形蓝色斑点。
(12)吸收光谱:绿松石的颜色一般由铜所致色,可在420nm和432nm处见吸收谱线。
(13)发光性:一般不具发光性。小数在长波紫外线下显弱的黄绿色荧光。
(14)其它性质:绿松石是一种非耐热的玉石,在高温下绿松石会失水、爆裂,变成一些褐色碎块。在盐酸中绿松石要溶解,但速度很慢。绿松石孔隙发育,所以鉴定中,不宜与有色的溶液接触,以防有色溶液将其污染。
3. 绿松石的主要品种
国内的绿松石的品种是按颜色、质地、产地等进行划分。
(1)按颜色划分:其品种有蓝色绿松石、浅蓝色绿松石、绿色绿松石和白色绿松石(又称泡料)。
(2)按结构构造和质地划分:其品种有透明绿松石,它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绿松石透明晶体,在中国尚未发现,仅产于美国弗吉尼亚州(J.E.Arem,1977);块体绿松石,即由显微鳞片状绿松石矿物构成的致密块状绿松石,根据结晶习性又有块状、肾状、葡萄状、结核状之分;蓝缟松石,是铁质在蓝色绿松石上构成珍奇蜘蛛网状花纹的品种,亦称花边绿松石;铁线绿松石,即是含有黑色铁质花线的绿松石;磁松石,是光亮如上釉的瓷器的绿松石品种,亦称瓷松石或瓷松,质地极优;斑点绿松石是绿松石在高岭土脉石中呈斑点状分布的绿松石品种。
(3)按产地划分:其品种有:湖北绿松石,即产于中国湖北省诸县的绿松石,古称“襄阳甸子”或“荆州石”者;新疆绿松石,即为产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绿松石,也称“河西甸子”;内沙布尔绿松石,即为产于今伊朗北部阿里米塞山上内沙布尔地区的绿松石,中国古代称为“回回甸子”,日本则称“东方绿松石”。此外,国外尚有埃及绿松石,智利绿松石、美国绿松石和澳大利亚绿松石等。
3.2.2 岫玉(蛇纹石玉)
1.概述
岫玉和矿物学名称是蛇纹石玉,其英文名称是Serpentine,因主要产于我国辽宁省岫岩县而得名。据考证,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已开始广泛用这种玉料制作工艺品。新石器时代-西周年间出土的玉龙、马蹄形器、玉蝉、玉龟、玉斧、玉琮、玉璜等都是以岫玉作为原料的。在此之后,虽然其地位逐渐被软玉所取代,但由于其数量较多,分布广泛,时至今日,岫玉仍是我国利用最广泛的玉种,因而它也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
岫玉实质上是主要由微细纤维状蛇纹石集合体构成的。一般而言,蛇纹岩的含量大于95%,除蛇纹石外,还含少量白云石、菱镁矿、绿泥石、滑石、透辉石和铬铁矿等,共占约5%。除此之外,还有下列另外情况:
(1)透闪石岫玉:其中蛇纹石的含量大于70%,而伴生矿物透闪石占20-30%,另有少量碳酸盐矿物等。
(2)绿泥石岫玉:其中蛇纹石的含量大于65%,而伴生矿物绿泥石和碳酸盐岩大约占35%。
(3)蛇纹石透闪石玉:其中蛇纹石的含量小于25%,而伴生矿物透闪石大于75%。
由于其具毡状结构,故韧性较强。虽硬度不如翡翠和软玉,但远大于一般的蛇纹石,且透明度较翡翠和软玉好,质地细腻,易于雕刻,价格低廉,因而受广大人民所欢迎。
2.物理化学特征
(1)化学成分:蛇纹石玉的主要矿物蛇纹石是一种镁质含水硅酸盐,化学分子式为Mg3(OH)4(Si2O5)+Ni。
(2)晶系和结晶习性:蛇纹石是单斜晶系。常见呈隐晶质块状集合体。
(3)结构: 一般为纤维状、毛毡状结构。
(4)断口:平坦到锯齿状。
(5)硬度:2.5-5.0。
(6)比重:2.44-2.80。
(7)折射率:1.555-1.573。一般在1.56处见一模糊的阴影边界。
(8)光泽:蜡状光泽。
(9)透明度:半透明-不透明。
(10)颜色:绿、黄绿、红、褐等,常有白斑。
(11)发光性:一般不具发光性,有时在长波紫外线下可有微弱的绿色荧光。
(12)可溶性:遇盐酸或硫酸而分解。
3. 蛇纹石玉的品种
蛇纹石玉的分类主要根据其产地进行分类,主要的品种有:
(1)酒泉蛇纹石玉:即为产于甘肃省祁连山地区,为一种含有黑色或不规则黑色团块的暗绿色蛇纹石玉。
(2)岫县蛇纹石玉:即为产于辽宁省岫县和蛇纹石玉,其数量最多,市场最常见。
(3)信宜蛇纹石玉:即为产生广东省信宜县的蛇纹石玉,为一种含有美丽的花纹的质地细腻的暗至淡绿色蛇纹石玉。
(4)陆川蛇纹石玉:即为产于广西陆川县的蛇纹石玉,主要有两个品种,其一为带浅白色花纹的翠绿-深绿色,微透明至半透明的较纯的蛇纹石玉;其二为青白-白色,具丝绢光泽、微透明的透闪石蛇纹石玉。
(5)台湾蛇纹石玉:即产于我国台湾省的蛇纹石玉,为一种常含铬铁矿等包裹体、带黑点或黑色条纹、半透明、油脂光泽的草绿-暗绿色蛇纹石玉。
3.2.3 独山玉
1. 概述
独山玉因产在我国河南南阳市郊独山而得名。独山玉是一种黝帘石化斜长岩。属多色玉石类。独山玉也是我国的四大名玉之一,它是我国的特有的玉石品种,至今为止,国际上这种矿床类型达工业要求的仅中国独山玉一矿。它又是我国应用历史最长,且最广泛的玉种之一,从出土文物看,已有5000-6000年以上的历史。著名的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文物中,许多玉器就是由独山玉制成的,现独山脚下的河岗店村,相传汉代又叫“玉街寺”。北魏《水经注》记载:“南阳有弓山,......山出碧玉。”均说明独山玉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独山玉仍是我国玉雕工业主要的原料之一,俏色好的玉器相当受人欢迎。
2. 物理化学特征
(1)矿物和化学组成:独山玉的组成矿物较多,主要矿物是白色斜长石20%─90%,白色黝帘石5%-70%,其它矿物有:翠绿色铬云母5%-15%,浅绿色透辉石1%-5%,黄绿色角闪石、黑云母、深褐色榍石、褐红色金红石、绿色绿帘石、阳起石、白色沸石、葡萄石、绿色电气石、褐铁矿、绢云母等。
由于不同品种上述矿物的组合不同,化学成分也应存在明显不同,一般含SiO2 42.52%-44.38%,Al2O3 32.15%-34.13%,Cr2O3 0.01%-0.30%,Fe2O3 0-0.56%,MgO 0.28%-1.32%,CaO 14.83%-19.61%,Na2O 0.52%-4.86%,K2O 0.02%-2.64%,H2O 0.23%-2.26%。
(2)结晶特征:由多种矿物(斜长石、黝帘石、透闪石、阳起石、绿帘石、绿泥石、透辉石、铬云母和黑云母等)组成,多晶质结合体,具交织变晶粒状结构,多晶质致密块状集合体。
(3)断口:粒状、参差状或锯齿状。
(4)硬度:6-6.5。
(5)比重:2.73-3.18,平均在2.9左右。
(6)折射率:1.56-1.70。
(7)光泽:玻璃-蜡状光泽。
(8)透明度:半透明-不透明。
(9)颜色:变化十分大,单一色调出现的玉料不多(华文海,1996)。其颜色有白、绿、紫、蓝、黄等色。最大的特征是:往往同一玉料或成品上能同时见多种颜色分布。
3. 独山玉的品种
独山玉按颜色划分成8类10多个品种(表3-5)。
表3-5 独山玉的品种划分
亚 种
白独山玉
水白玉
白玉
芙蓉玉
乌白玉
绿独山玉
绿翠
翠玉
青玉
紫独山玉
紫玉
亮橙玉
黄独山玉
红独山玉
青独山玉
墨独山玉
杂色玉
翠白玉
菜花玉
五花玉
间彩玉
斑玉
黑花玉
各品种的具体特征是:
(1)白独山玉:呈乳白色,主要由斜长石(90%-100%)、黝帘石、少量绿帘石、透辉石和绢云母组成。
(2)绿独山玉:呈翠绿、绿和蓝绿色。主要由斜长石(90%-95%)、铬云母(5%-10%)和黑云母(1%)组成。
(3)紫独山玉:呈谈紫、紫和亮棕色,主要由斜长石(90%-100%)、黝帘石(5%)和黑云母(1%-5%)组成。
(4)黄独山玉:呈黄绿色或橄榄绿色,主要由斜长石(90%-100%)、黝帘石(1-10%)和少量绿帘石、榍石和金红石组成。
(5)红独山玉:呈粉红色或芙蓉色,玉石为强黝帘石化斜长岩,主要由黝帘石(50%-80%)和斜长石(30%-40%)组成。
(6)青独山玉:呈青色或深蓝色,玉石为辉石斜长岩,上要由斜长石(86%)、和辉石(15%)组成。
(7)墨独山玉:呈黑色、黑绿色,为黝帘石化斜长岩,主要由斜长石(45%)、黝帘石(45%)和绿帘石(10%)组成。
(8)杂独山玉:呈白、绿、黄、紫相间的条纹,玉石为黑云母铬云母化斜长岩和绿帘石化斜长岩,主要由斜长石(40%-50%)、黝帘石(4%-45%)和绿帘石等组成。
3.2.4 二氧化硅(SiO2)类玉石
1. 概述
二氧化硅类玉石就是以SiO2为成分或主要成分的玉石品种,包括石英晶质组成的芙蓉石;多晶质的东陵石;隐晶质玉髓组成的碧玉、绿玉髓、玛瑙等;非晶质的含水胶状蛋白石(欧泊);二氧化硅交代角闪石、蛇纹石石棉等而成的木变石、虎晶石;SiO2热水置换交代形成的硅化木和其他硅化石等。
2. 基本性质
(1)化学组成:主要成分是SiO2,另可含有微量的Ca、Mg、Fe、Cr、Mn、Ni等元素。
(2)晶系和结晶习性:主要矿物石英属三方晶系,但构成玉石者一般由多晶质和隐晶质石英组成,部分是非晶质。
(3)断口:粒状、参差状或锯齿状。
(4)硬度:6-6.5。
(5)比重:2.60-2.64。
(6)折射率:1.53-1.54,欧泊为1.40-1.45。
(7)光泽:玻璃-蜡状光泽。
(8)透明度:半透明-不透明。
(9)吸收光谱:一般无特征吸收光谱。
3. 品种分别介绍
(1)非晶质类:主要是欧泊:欧泊是英文Opal的译音,上海人称“月华石”,广东人叫“闪山云”或“闪闪石”。欧泊是能产生变彩的宝石。优质的欧泊集七彩于一身,以其丰富而变幻、耀眼而闪光的色彩牵动着人们的心灵。
欧泊是非晶质胶态物质,通常呈冻状、球葡萄状、钟乳状和结壳状和皮壳状等。化学成分为SiO2·nH2O。一般含水4%-9%,最高达20%。硬度为5-6.5,比重为1.9-2.5,作为玉石者一般为2.00-2.10。具体讲,贵欧泊为2.10;火欧泊为2.00;折射率为1.40-1.45。具体讲,贵欧泊为1.45;火欧泊为1.40,最低可达1.37。透明度为半透明-微透明,光泽为半玻璃-蜡状光泽。其颜色体色有黑、乳白、淡兰、橘红等。光学效应有十分典型的变彩效应。黑色或白色体的欧泊可具中等强弱的白色、浅蓝色、浅绿色和黄色荧光,并可有磷光,有时磷光持续时间还较长。火欧泊可有中等强度的绿褐色荧光,可有磷光。绿色欧泊在660nm和470nm处可见吸收光谱,其他颜色的欧泊吸收光谱不明显。
欧泊的主要品种有贵欧泊,其又按体色进一步分为黑欧泊、白欧泊和杂色欧泊等;火欧泊,是无变彩或少量变彩的半透明-透明品种。
黑色欧泊体色呈黑色或深蓝、深灰、深绿、褐色的品种,以黑色最理想,由于黑色体色的变彩更加鲜明、奇目,显得雍容华贵,最为珍贵。
白欧泊是在白色或浅灰色基底上出现变彩的欧泊,它给人以清丽宜人之感。以较名贵。
火欧泊是一般无变彩或仅有少量变彩的半透明椡该髌分郑话愠食壬⒊群焐⒑焐捎谄渖魅攘遥卸校员淮蠖嗍拦怂舶?/P>
(2)隐晶质类:主要有玛瑙、玉髓、碧玉、木变石等。本系列SiO2玉石均由隐晶质组成,晶形有显微粒状、短纤维状等。其中结构均匀无条纹和条带的称玉髓,有环带、条带的称玛瑙;其中含粉砂及粘土矿物的多彩石 称碧玉;呈密集纤维状结构的称木变石或虎晶石。以下分别对各亚种的特征作简单介绍:
玉髓:英文名称为Chalcedony,是一种以玉髓矿物为主,并含少量蛋白石和微粒石英的矿物集合体,其成分主要为SiO2,隐晶质,硬度为6.5,比重为2.58-2.64,折射率为1.53-1.54,玻璃光泽,颜色变化大,并按颜色分成许多亚种:
A.绿玉髓(Chrysoprase)(亦称澳玉、英卡石),绿玉髓的鲜艳绿色是由于含致色元素Ni所致,含Ni越高,绿色调越深,质量也越好。
B.红玉髓(Cornelian)是呈亮橙或浅红色的玉髓。
C.肉红玉髓(Sard)是具有褐色色调的玉髓。
D.葱绿玉髓(Prase)是由氯化铁致色的绿色玉髓, 含绿泥石和阳起石包体者为深绿色。
E.铬玉髓(Chrome chalcedony)即是含Cr2O3的玉髓,这种玉髓主要发现于津巴布韦。
玛瑙:是一种具条带构造的二氧化硅隐晶质结合体。其组成矿物以玉髓为主,有时含少量蛋白石和微粒石英。呈块状、结核状或脉状产出。玛瑙的物理特征是硬度为6- 7,比重为2.60-2.65,折射率为1.53-1.54,贝壳状断口,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
玛瑙色彩斑斓,纹理奇特,历来为中国人民所喜爱,是我国传统四宝(玉石、水晶、珍珠、玛瑙)之一,至今,珍珠玛瑙仍是宝石的代名词。
“千样玛瑙万种玉”,自古以来,玛瑙的划分很细,划分的依据也不一。根据颜色、花纹、和所含包体等,玛瑙一般可分为下列品种:
A.红玛瑙:即颜色为红色的玛瑙。中国古代称赤玉或赤琼,是玛瑙中的上品。但天然红玛瑙极少,市场上所见红玛瑙大多为天然含铁玛瑙经加热而成。
B.紫玛瑙:即呈紫色的玛瑙。天然者色如紫晶,色泽光亮。染色者虽为紫色,但色泽淡闷。
C.绿玛瑙:即是绿色的玛瑙。这个品种天然的不多见,市场上所见几乎全为染色者。
D.黑玛瑙:即颜色为黑色的玛瑙。天然的罕见,市场所见亦为染色者。
E.白玛瑙:颜色为白色、乳白色或无色的玛瑙。
F.缟玛瑙:颜色通常为黑色或褐色且具直条带状之玛瑙。
G.苔玛瑙或缠丝玛瑙:即为含树枝状矿物质包裹体(大多数是氧化铁或氧化锰)的玛瑙。
H.火玛瑙:这种材料呈层状,在层与层之间有薄层包裹物质,这些薄层将产生干涉现象,产生很好的晕彩(变彩),就是说:火玛瑙就是呈变彩光学效应的玛瑙。
I.水胆玛瑙:是材料中间的空洞内包裹有成矿溶液的玛瑙,是珍贵的玉雕材料。
碧玉:碧玉是一种含粘土矿物的玉髓,硬度为6.5左右,比重为2.58-2.64,折射率为1.53-1.54,半透明到不透明,颜色有红、黄、绿、灰等,工艺美术界称肝石或土玛瑙。碧玉除可以颜色为标准作进一步划分外,(如红肝石、绿肝石等),还有下列一些特殊品种:
A.风景碧玉:即是以不同颜色的混合色产出,能给人一种自然景观现象的碧玉。
B.血滴石:绿色背景基础上带有红点色斑的碧玉。
C.瑞士青金石:被染色来仿青金石的碧玉品种。
木变石和虎晶石:两者均是硅化石棉,即原来的石棉被硅化变成纯SiO2后,但仍保留着石棉纤维的外观。木变石和虎晶石均不透明,硬度为6.5,比重为2.78,折射率为1.53-1.54。
木变石和虎晶石的区别为:木变石为褐黄色,是平直密集排列的纤维状集合体,丝绢光泽。若磨成弧面形宝石,可产生平行移动的“猫眼”闪光。虎晶石石英纤维较木变石短,且方向不规则,市场常见的品种有:
A.虎晶石:即黄色或黄褐色并具猫眼效应的品种。
B.鹰晶石:是以蓝色色调为主并具猫眼效应的品种。
C.斑玛虎晶石;是以褐色和蓝色斑杂在一起的并具猫眼效应的品种。
(3)多晶质品种:主要有东陵玉、密玉、京白玉、贵翠、台湾翠和砂金石等。本系列SiO2玉石均主要由多晶质石英组成,晶形以显晶质粒状为主,含少量片状矿物。下面对主要品种的特征作简要描述。
东陵玉:亦称印度玉,是一种含铬云母的石英岩。整体呈粒状结构,其间可见密集的鳞片状绿色铬云母,硬度为7,比重为2.65,性脆,半透明,玻璃光泽, 参差状断口。按颜色可进一步分为绿色东陵玉、蓝色东陵玉和红色东陵玉。
密玉:亦称河南玉,是一种含铁锂云母的石英岩。物理性质同东陵玉,但颜色只有白-浅绿色。
京白玉:因最早发现于北京市郊区而得名,是一种含白云母的白色石英岩,粒状结构,物理性质同东陵玉,颜色以白色为主。
贵翠:因发现于贵州省晴隆镇大厂而得名,是一种绿色高岭土石英岩。
台湾翠:因产于台湾省而得名,是一种呈蓝色的石英岩。
砂金石:一种含云母片岩或氧化铁矿物细片的石英岩,因其内有金星般的光芒闪耀而得名,又称“金星石”。
(4)晶质类:主要有芙蓉玉和水晶。这是两个比较特殊的但的确较广泛用于玉雕工艺的品种,它们由晶质的SiO2组成。芙蓉石为块状晶质石英,水晶多为单晶体。因而严格的划分,它们是宝石而不是玉石。三方晶系,前者晶体为块状,后者为柱状,通常由六方柱体及两端的正负菱面体组成,晶面常呈明显的水平条纹,硬度为7,比重为2.65,折射率为1.544-1.553,双折射率为0.009,色散为0.013,一轴晶正光性,玻璃光泽。
芙蓉玉:是一种粉红-深红色,半透明-透明的石英块状体,习惯上也称蔷薇石英。
水晶:是具几何外形的单晶质材料,品种很多,如根据颜色可分为水晶、紫晶、黄晶、烟晶;根据所含包体可分为发晶、水胆水晶、乳石英等。
3.2.5 青金岩
1.概述
青金岩的英文名称为Lapis Lazuli,意为“蓝色的宝石”。青金岩是一种古老而神圣的宝石,人类对它的开发和利用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000-6000年,人们就开发和利用阿富汗巴达赫尚省的萨雷散格优质青金岩矿藏,其产品传遍世界各大文明古国。青金岩之所以贵重,亦受历代统治者的青睐,其原因就是它那纯正而深沉的天蓝色,即所谓的“天青”和“帝青色”。古罗马称青金岩为“蓝宝石”,说它含有金子般的斑点。我国清代《清会典图考》载有:“皇帝朝珠杂饰”。青金岩不但用作工艺饰品材料,也用作珍贵颜料。从古希腊和古罗马至文艺复兴时代,人们把青金岩磨成粉末,用来绘制世界名图;在中国甘肃省敦煌莫高窟千佛洞的彩绘全用青金岩作颜料,其珍贵和庄重可见一斑。章鸿钊《石雅》中引述G.F.Kunz语曰:“青金岩色相如天,或夹金屑散乱,光辉灿烂,若众星之丽于天也”。
青金岩主要矿物是蓝色矿物青金石和蓝方石,其次有和方解石、黄铁矿、方钠石、透辉石、云母和角闪石等。
2.青金岩的物理化学性质
(1)化学成分:主要矿物青金石的化学成分为:(Na,Ca)8(AlSiO4)6(SO4),Cl,S)2。
(2)主要矿物青金石为等轴晶系,但青金岩一般为粒状集合体。
(3)断口:不平坦。
(4)硬度:5.5。
(5)比重:2.7-2.9。
(6)折射率:1.50。
(7)光泽:玻璃光泽到树脂光泽。
(8)透明度:可以是半透明的,但多半是不透明的。
(9)颜色:蓝色,粗粒状材料可呈蓝白斑杂色。
(10)发光性:短波紫外光下可发绿色或白色调的荧光,青金岩中的方解石在长波紫外光下可发橙色荧光。
(11)包裹体:几乎总有黄色斑点状的黄铁矿。
3.主要品种:
(1)青金石:是指无黄铁矿和透辉石杂质的致密块体或罕见的单矿物体。
(2)青金:在青金石致密块体中,含有少量白点状方解石、少量透辉石、以及少量星点状黄铁矿的品种。
(3)金格浪:指含有大量黄铁矿的青金石致密块体,一般黄铁矿的含量大于青金石的含量。
(4)催生石:指青金石矿物同方解石混杂在一起和一般不含黄铁矿的品种。传说怀孕要生小孩的妇女,只要见到这一品种的青金石就会起催生的作用,故而得名。
3.2.6 寿山石
1. 概述
寿山石是以地开石为主的矿物集合体,因主要产于福建寿山而得名,是雕琢图章的重要原料,故在中国有“图章石”之称。
2. 寿山石的基本特性
(1)矿物成分:寿山石的主要组成矿物是迪开石,其次是珍珠石、高岭土、伊利石、叶蜡石、滑石、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杂质。
(2)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以田黄石为例,SiO2 45.35%,Al2O3 37.19%,FeO 0.12%, CaO 0.02%, MgO 0.02%, K2O 0.56%, Na2O 0.03%, H2O 5.0%。
(3)结晶习性:隐晶质致密块状集合体。
(4)颜色:寿山石的颜色多种多样,主要有白、乳白、黄、淡黄等颜色。
(5)光泽:蜡状光泽。
(6)透明度:大多不透明-微透明。
(7)硬度:一般为2.0-3.0。
(8)比重:2.569-2.576
(9)成因及产地:寿山石主要是酸性火山岩(如流纹岩、石英斑岩等)蚀变(地开石化、高岭土化、叶蜡石化等)的产物。主要产地有福建、浙江。
3. 寿山石的主要品种及特征
寿山石品种繁多,有的以产地命名,有的以不同的坑命名,有的以石质命名。基本上可归纳为“田坑石”“水坑石”和“山坑石”三大类(方宗圭,1978)。
(1)田坑石是指水田里零星产出的寿山石,其中以黄色的品种最为珍贵,即“田黄石”,简称“田黄”,又称“黄田”。田坑石按产出位置又可划分为上坂田坑石、中坂田坑石、下坂田坑石和碓下坂田坑石四类,其中以中坂田坑石石质最佳,并可作为田坑石的标准。按颜色,田坑石又可划分为黄色、白色、红色和黑色四类,其中以黄色和红色为佳。按质地,田坑石还可划分为田石冻、硬田、搁溜石和溪管独石等品种。田石冻指质地温润、透明高的品种。硬田指质地粗糙、不透明的品种。搁溜石指地表信手可捻的品种。搁管独石指沉积在寿山溪底的田黄石。
(2)水坑石位于寿山溪坑头支流之源。采矿坑垌深入溪涧水下,因而称水坑石。水坑石产地由于地下水丰富,矿石多年受水侵蚀,多半为半透明,而且石质光泽也比较强,故寿山石中的许多“冻”、“晶”品种多产于此。
(3)山坑石:指分布在寿山、月洋两乡方圆几十公里内山坑中的寿山石。一般质地、透明度和颜色均低于田坑石和水坑石。
(4)掘性石:指掘于水坑石和山坑石矿硐附近的松软砂土层或拾于溪水中的块状独石。按具体产状可划分为掘性头石、掘性高山石、掘性都成石、掘性旗降石、寺坪石和溪蛋六类。
3.2.7 鸡血石
1. 概述
鸡血石是中国特有的珍贵玉石,是上等的雕刻材料。因其中的辰砂色泽艳丽,红色如鸡血,因而得名。
2. 鸡血石的基本特征
(1)矿物成分:鸡血石主要由迪开石(85%-95%)、辰砂(5%-15%)组成,并高岭石、珍珠石、明矾石、黄铁矿和石英等。
(2)化学成分:大致为SiO2 42.31%-49.46%, TiO2 0.02%-0.05%, Al2O3 37.03%-41.16%, Fe2O3 0-1.98%, FeO 0-0.18%, MgO 0-0.13%, CaO 0.06%-0.23%, Na2O 0-0.15%, K2O 0 -0.14%等。
(3)结晶习性:鸡血石为隐晶质-微晶质致密块状体,其外观似果冻,因而称冻石。
(4)颜色:鸡血石的颜色包括地的颜色和血的颜色两部分。地的颜色很多,主要决定于Fe2O3的含量,其中Fe2O3<0.13%者为白色,称白冻,0.22-0.34%者为黄色,称黄冻,>0.39%者为乌黑色,称乌冻。其白-黄,黄-乌间还有许多过渡类型。血的颜色常呈鲜红色,主要由血中辰砂的颜色、含量、粒度及分布状态所决定的。鸡血石颜色是否美观,与血的颜色与地的颜色是否协调及地的透明程度都有密切的关系。若地色与血色对比强烈,则血的红以鲜明生动、效果极佳。若地色与红色反差极小,如地呈红色、粉红和紫色等,则会发生“地子吃血”现象。另外,鸡血石地的透明度越高,即地越油润,血就有扩大和增多的趋势,出现“血照映地子”的效果,并使血与地搭配得更加理想。
(5)透明度:半透明-微透明。
(6)光泽:蜡状光泽。
(7)硬度:2-3.5,硅化者为4-6。
(8)比重:大约2.9。
(9)折射率:变化大,其地开石为1.56,鸡血(辰砂)为3.26。
3. 主要品种
鸡血石主要产于浙江昌化和内蒙巴林,故按产地不同又可分为昌化石和巴林石。
(1)昌化石:因产于浙江昌化而得名,其血色鲜活浑厚,纯正无邪,但质地稍差,因而又有“南血”之称。
(2)巴林石:因产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而得名。多数情况下,巴林鸡血石鸡血暗红,不如昌化鸡血石鲜明,即使比较鲜艳的鸡血,经过一段时间后也有变暗的现象。因而一般来讲,巴林鸡血石不如昌化鸡血石珍贵。
另外,鸡血石还可以按照地的成分、颜色、透明度和硬度四因素分为:冻地鸡血石、软地鸡血石、刚地鸡血石和硬地鸡血石。并根据地的颜色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羊脂冻鸡血石、红冻鸡血石、瓜瓤红冻鸡血石、芙蓉冻鸡血石、杨梅冻鸡血石、藕粉冻鸡血石、黄冻鸡血石、黑冻鸡血石、灰冻鸡血石、瓷白地鸡血石、红花地鸡血石、朱砂红地鸡血石、石榴红地鸡血石、刘关张鸡血石、水草花鸡血石、羊脑冻鸡血石、花生糕鸡血石、“大红袍”鸡血石、“红帽子”鸡血石和红云篇鸡血石等亚种,但这些分类在市场上都不常用,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3.2.8 珊瑚
1. 概述
珊瑚是一种生物成因的玉石材料,之所以把它作为玉石,是由于它历来就是制作玉雕工艺品的重要材料,经精细雕琢,可表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有时甚至不用雕琢就可作为工艺品。由于珊瑚十分稀少,且具有独特的美感效果,因而历来受达官贵人所珍视。例如:在中国清朝,只有一、二品官员才能佩带红珊瑚顶戴花翎。
2. 基本特征
(1)组成:作珠宝首饰用的珊瑚大多是由碳酸钙组成,其化学成分为CaCO3。黑色和金黄色珊瑚由有机化合物介壳组成,很少含或根本不含碳酸钙。
(2)结构和构造:珊瑚具有由纵向管状通道产生的精细脊状构造,它形成了沿珊瑚枝纵向延伸的精细波纹状构造。对珊瑚表面抛光可使珊瑚特有的这种平行波纹线显示出来,对有机黑色珊瑚则显示同心圆状构造,与树木的年轮相似;金黄色珊瑚则显示清晰的斑点状外观。
(3)硬度:有机品种(黑色和金黄色珊瑚)为2.5-3,碳酸盐品种为3.5
(4)比重:有机品种为1.37,碳酸盐品种为2.65。
(5)光泽:蜡状光泽。
(6)透明度:微透明。
(7)颜色:有机品种为黑色和金黄褐色,碳酸盐品种为蓝色、红色、粉红色、橙色、和白色。
3. 成因及产地
由于珊瑚的外形像树,因而古人一直将此当做是生长在海里的树。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的诗《咏珊瑚》就是这种认识的最好证明。
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
世人何处得,蓬莱石上生。
现代科学证明,过去的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珊瑚虽称树,可它实际上却是一种叫珊瑚虫的生物的分泌物。这种无性繁殖的珊瑚虫以出芽生殖的方式,一代又一代的珊瑚虫生活在一起形成群体。珊瑚虫在生长过程中分泌钙质的骨骼。每个个体又以共同的骨骼相连,呈树枝状、扇状或块状等不同形态。
从前,宝石级的珊瑚材料主要发掘于西地中海。今天,大部分产于日本南部海域和我国台湾省南部海域。有机品种则主要发现于夏威夷群岛外海海域中。
3.2.9 煤玉
1. 概述
煤玉,又称煤精,是一种黑色的宝玉石材料,其应用历史很长,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十分流行,称为黑宝石,也是我国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宝玉石之一。1973年沈阳市新乐文化遗址中发掘出来的文物中就有煤玉的工艺品,为光滑的球形,耳铛(耳饰物)和煤精珠,它距今已有6800-7200年的历史。煤玉作为工艺品原料的要求是色黑、无裂纹、光泽强、致密无杂质。
基本特征
(1)化学成分:C,与煤相同,即为褐煤的一个变种。
(2)硬度:4.0。
(3)断口:贝壳状断口。
(4)比重:1.3。
(5)折射率:1.66,只能读到一个模糊的读数。
(6)光泽:树脂光泽。
(7)透明度:不透明。
(8)颜色:黑色,只有不含斑块的材料才能用作珠宝玉雕材料。
(9)电特性:用力摩擦时生电。
(10)气味:用火红的针接触它时,能发出燃煤的气味。
世界上优质的煤玉主要产在英国英格兰北部约克郡,呈不同大小的团块产出。此外,还有法国的朗格多克省及西班牙的阿拉贡、加利西亚和阿斯图里亚,中国的抚顺、美国的科罗拉多州,德国的府腾保、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等。
3.2.9 琥珀
1. 概述
琥珀是一种棕黄色透明至半透明的有机物,可发出芬芳的香味,其中常含有小昆虫或植物等包裹体,其形态栩栩如生,十分可爱,是自古至今传统的玉料,我国战国时期出土文物中就发现琥珀珠。在欧洲,古罗马人对琥珀更情有独钟,一块琥珀甚至比一个健壮的奴隶的价值还高。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宝石进口量中,琥珀仅次于钻石,居第二位。优质的琥珀可用作雕刻品、项链、挂件、耳坠等饰物。琥珀还是一种名贵的药材,有安神镇惊,活血化瘀,利尿等功效,尤其可用作甲状腺肿大的镇痛剂。
2. 基本特征
(1)化学成分:由碳、氢、氧等物质组成的有机物,其化学分子式为C20H32O2,平均化学成分:碳79%,氢10.5%,氧10.5%,还有少量的硫。
(2)颜色有蜡黄至红褐色,也有罕见的蓝,浅绿、浅紫色。
(3)光泽:树脂光泽。
(4)断口:贝壳状断口。
透明度:透明到半透明 硬度2-2.5。 韧性:较性脆。 比重:1.1-1.16。 折射率:1.539-1.545。 热性:加热到150℃变软,250℃-300℃熔融后燃烧。 可溶性:琥珀能溶于酒精。 导电性:它是良绝缘体,但用力摩擦能生电,从而能吸附小物体,如纸片等。 包裹体:包裹体可含植物碎屑和小昆虫,气泡等。 发光性:在长波中发蓝白色荧光,在短波中发浅绿色。
(15)成因:是古代植物树脂经固化而成。
3. 品种
(1)根椐颜色、透明度、纹饰的不同可分为:
血珀:颜色为赤红色。
金珀:金黄色。
石珀:色黄,重如岩石。
花珀:纹饰如马尾松,红和白相间。
香珀:有香味。
昆虫琥珀:透明的琥珀中含有小昆虫。
上述品种中以无瑕疵、透明者属高档玉石,尤以含有完整昆虫或植物包裹体者为上品。
(2)琥珀又可根椐产地不同分为:
波罗的海琥珀:产于波罗的海南岸,包括淡黄色琥珀及脂状琥珀,其特点不含琥珀酸。
西西里琥珀或高氧琥珀:产于西西里,其色为红色至橙黄色,色调较暗,有时有荧光,
中国琥珀或缅甸硬琥珀:色微褐黄色至暗褐色,有时近于无色至淡黄色或橙黄色,但老化后呈红色。它比波罗的海琥珀硬,并常有许多方解石充填的裂纹,只有淡色变种是透明的。
罗马尼亚琥珀或含硫琥珀:色呈微褐黄色至褐色,也可以是微褐黄色,其含硫量高于波罗的海琥珀。
3.2.10 其他常见玉石
1. 孔雀石(Malachite)
孔雀石是一种含水的碳酸铜矿物,其化学成分为Cu(CO3)(OH)2,单斜晶系,晶体呈针状、柱状、纤维状、丛生晶簇状,常呈皮壳状及同心条带状块体,微透明至半透明,丝绢光泽,贝壳状至参差状断口,硬度为3.5-4.0,比重为3.6-4.0,折射率为1.85,遇酸起泡,颜色呈绿色或孔雀绿色,并因此而得名。
孔雀石按其形态、物质结构、特殊光学效应及用途分为5种,即晶体孔雀石,这种孔雀石极为稀少;块状孔雀石,呈块状、葡萄状、同心层状、放射状和带状等多种形态的致密块体,块体大小不等,大著可达上百吨;青孔雀石,又称“杂蓝铜孔雀石。孔雀石与蓝铜矿紧密共生结合,构成致密块状,使绿色与深蓝色相映成趣,成为名贵的玉雕材料;孔雀石猫眼,是具有猫眼效应的孔雀石;天然艺术孔雀石,指由大自然形成的具奇特形状的孔雀石,即孔雀石观赏石。
孔雀石是近地表铜矿石风化作用的产物,在世界各地均有产出,著名的产地有智利、俄罗斯、澳大利亚、刚果、东非和中国等。
2. 蔷薇辉石(Rhodonite)
蔷薇辉石是辉石的一种,成分为锰硅酸锰,化学式为MnSiO3,并含少量的Fe、Zn和Ca,含钙占优势时称钙蔷薇辉石,含铁占优势时称铁蔷薇辉石,如果含锌则称锌蔷薇辉石。三斜晶系,晶体呈板状,很少呈完全的晶体,常呈致密块状体,半透明至不透明,玻璃-珍珠光泽,贝壳状-参差状断口,两组完全解理,硬度为6,比重为3.5,折射率为1.72-1.74, 颜色为淡红、红、褐、黄褐等。
蔷薇辉石是变质成因,常见于片岩和其它变质岩中,由沉积的锰矿物、蛋白石、石英一起经区域变质而成,与锰铝榴石、菱锰矿共生。著名的产地有德国、罗马尼亚、瑞典、俄罗斯、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和中国等。
3. 菱锰矿(Rhodochrosite)
菱锰矿是一种碳酸锰矿物,化学成分MnCO3,三斜晶系,晶体不常见,常呈粒状集合体或致密块状体,透明至似半透明,玻璃至珍珠光泽,参差状断口,完全的菱面体解理,硬度为4.0,比重为3.5,折射率为1.58-1.84,一轴晶负光性,颜色为淡红、暗红、黄灰、褐色等。块状材料为红色亦常为带状,透明材料呈橙红色。
4. 葡萄石(Prehnite)
葡萄石的化学成分为H2Ca2Al2(SiO4)3,斜方晶系,常呈板状晶群,有时亦呈肾状、球状及有晶面的葡萄状集合体,透明至似半透明,蜡状-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清楚的底面解理,硬度为6.0-7.0,比重为2.88,折射率为1.616-1.649,二轴晶负光性,颜色由白色、绿色、至暗绿色。
葡萄石是热液蚀变的产物,主要产地有法国、瑞士、南非和澳大利亚等.
5. 蓝铜矿(Azurite)
化学成分2CuCO3.Cu(OH)2,即含水的铜碳酸盐,单斜晶系,常呈厚板状或纤维状集合体,似半透明到不透明,玻璃光泽至无光泽,贝壳状断口,硬度为3.5-4,比重为3.80,折射率为1.73-1.84,深蓝色至微紫蓝色。蓝铜矿可用来作装饰或工艺品材料。
蓝铜矿是原生的铜矿石由于接近地表,在风化作用过程中与富碳酸盐的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常与孔雀石等铜的一次矿石共生。主要产地有俄罗斯、中国、罗马尼亚、法国、英国、和非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
6. 硅孔雀石(chrysocolla)
化学成分为Cu(SiO3).nH2O,即含水的铜硅酸盐,单斜晶系,隐晶质集合体,常以块状、肾状、葡萄状,皮壳状块体产出,微透明到不透明,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硬度为2-4,比重为2-2.4,折射率为1.50,颜色常呈蓝色至蓝绿色。
硅孔雀石可作观赏石和玉雕工艺品的材料。
硅孔雀石是铜矿物次生风化作用的产物。主要产地有加拿大、智利、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等。
7. 萤石(Fluorite)
化学成分CaF2,即氟化钙。Ca常被Y和Ce等稀土元素替代,此外,还含有少量的Fe2O3、SiO2、Cl、O3、He等。单晶质为等轴晶系,晶体常呈立方体、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常见双晶,也可呈多晶质集合体产出,透明到半透明,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完全的八面体解理,硬度为4,比重为3.18,折射率为1.43,颜色呈黄、紫、蓝、褐、红黑以及无色等。
萤石按工艺用途可分为宝石级萤石和玉石级萤石两大类。宝石级萤石是单晶体较大且颜色又美观的萤石;玉石级萤石为粒状、纤维状集合体的萤石。若按颜色萤石可分为绿、紫、蓝、黄和无色等品种。
萤石太软,单晶体不宜作宝石材料,但单晶较大或呈集合体较大者可作观赏石和玉雕工艺品的原料。
萤石通常是近源区岩浆热液作用的产物,产于世界各地。上要产地有美国、哥伦比亚、加拿大、英国、纳米比亚、意大利、独联体、南非和中国等。
8.石膏(Gypsum)
一种硫酸钙矿物,化学成分为CaSO4,单斜晶系,晶体常发育成板状,也呈扁豆状、雪花状、块状、粒状和纤维状集合体,透明至似半透明,半玻璃光泽至珍珠光泽,参差状断口,完全解理,硬度为2.0,比重为2.30,折射率为1.520-1.529,二轴晶正光性,颜色呈白色、黄色、棕色、蓝色和红色等。
石膏长期以来被作为玉雕材料制成各类工艺品。
石膏是化学沉积作用的产物,在世界各地均有产出,主要产地有美国、中国、俄罗斯等。
9.赤铁矿(Hematite)
化学成分Fe2O3,即铁的氧化物,三方晶系,常呈致密块状、纤维状、 肾状和球状集合体,不透明,金属光泽,参差断口,无解理,硬度为5.5-6.5,比重为5.3,折射率为2.94-3.22,颜色为黑色至灰黑色,条痕红色。
赤铁矿主要用于玉雕材料制作各种工艺品,也加工成宝石。
赤铁矿是在氧化条件下形成,但规模巨大的赤铁矿主要与热液作用和沉积作用有关,产地广泛,主要产地有巴西、英格兰和意大利等。
10.符山石(Idocrase or Vesuvianite)
化学成分Ca6Al2(AlOH)(SiO4)5,即钙铝硅酸盐,四方晶系,常呈发育良好的四方柱状晶体,两端常呈锥形,作宝石的集合体呈致密块状,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参差状至次贝壳状断口,解理不清楚,硬度为6.5,比重为3.40,折射率为1.70- 1.73,一轴晶正光性,多色性强,色散低(0.019),颜色多样,常呈黄、灰、绿和褐色。
符山石单晶因透明度差,不能用来作宝石,但其集合体较美观,且具相当高的韧度,是玉雕的优良材料。
11.天然玻璃(Natrual Glass)
天然玻璃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玻璃。其成分大致与花岗岩相当,含SiO2大约40%-75%,并含钠钾等其他组分,非晶质,透明至不透明,块状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硬度为5.5,比重为2.42,折射率为1.50,颜色从黑色到褐、红、黄、灰等。
天然玻璃有多种类型,但作玉雕和宝石材料用的天然玻璃常见的是黑曜岩、玄武岩玻璃和莫尔道玻陨石3种。
黑曜岩是酸性火山熔岩快速冷凝的产物,含SiO2大约60%-75%。玄武岩玻璃是玄武岩浆喷发时,快速冷凝形成的。与黑曜岩相区别的是,形成玄武岩玻璃的岩浆常为碱性岩浆,玄武岩玻璃的SiO2含量大约40%-50%。玻陨石是陨石成因的天然玻璃。它的成因被认为是石英质陨石在坠入大气层燃烧后快速冷却形成的,即的天外来客,它不但具玉石价值,而且科学收藏价值。
12.叶腊石玉
叶腊石玉的化学成分是Al2[Si4O10](OH)2,含微量的K、Na、Ti、Zn、Pb、Sn、Nb、Cu等。矿物成分以叶腊石为主,有时含高岭石、水铝石、石英、绢云母等杂质矿物,硬度为2-2.5,折射率为1.53-1.60,蜡状光泽或油脂光泽,有滑腻感,透明至半透明,颜色有白、绿、红、灰、紫红、红黑、粉红等。
叶腊石玉色彩瑰丽,石质滋润,易于雕刻。在我国俗称“图章石”,主要用于制作工艺品和图章。
13.方钠石
主要由矿物方钠石组成,方钠石化学成分Na8Al6Si6O24Cl2,其中Na可被K和Ca取代。方钠石属等轴晶系矿物,但很少以晶体形式产出,大多为致密的结核状或浸染状、条带状集合体。硬度5-6,比重为2.25-2.35,折射率1.483,玻璃-油脂光泽,颜色大多为蓝色,通常带有白色或粉红色的条纹和色斑,也可呈紫色、粉红色和白色等。紫外灯下通常有斑杂状橙色荧光。
方钠石外观和青金岩很相似,但一般很少含黄铁矿,且结构较粗,折射率较低。
3.3 彩石
彩石可出现在三大岩类的每一类中,它常常是一些颜色美丽、光泽好、有奇特花纹或形状的岩石。主要作观赏石,雕刻各种工艺品、砚台或用作建筑饰板。玉石学中主要涉及的彩石材料有:大理石、叶腊石、地开石(青田石、寿山石)、滑石、红柱石岩、安山岩、花岗岩、辉绿岩等。对主要品种的特征简述如下:
3.3.1 砚石(Inkstone)
砚石是一种能雕刻砚台的岩石质彩石。砚石是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和日本人)习用毛笔,讲究书法、绘画文明的象征。而今的砚台雕刻品已超过“研墨工具”的实用价值而成了名贵的文化艺术品。
砚石主要是沉积岩和浅变质岩中的绢云母泥质、粉砂质、凝灰质页岩和板岩一类,也有用石灰岩和生物灰岩者。其主要由硬度较低的方解石和粘土矿物组成,还必须含一定比例(5%左右)的硬度较大的次要矿物(石英、黄铁矿、红柱石和赤铁矿等)以利于提高砚的研磨性能。砚石的颜色主要呈黝黑、暗绿、灰绿、紫红、褐黄及灰白等色。光泽一般较暗,主要呈土状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其次为珍珠光泽、丝娟光泽等。硬度一般为3-5,比重为2.9左右。最主要的要求是,质地细腻,粒度均匀(粒径0.005-0.01mm),密实,质坚而柔,柔中透硬(即有一定的韧性),下墨不渗墨(即渗透率极低),发墨不损毫。
中国是生产砚台的主要国家,在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已产生了一些名贵品种,主要的品种有:
兆砚:因产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自治州临潭县(古称兆县)而得名,其原料是一种水云母质板岩。兆砚目前所见遗物最早者为宋代。兆砚以碧绿为主,品质有上、中、下之分。上品即绿如蓝,润如玉的“绿漪石”。这种绿色砚石中含有条条纹理,犹如万般云霞或涟漪的河水,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石中带有黄格的更为珍贵。兆砚石质细腻,肤理莹润,发墨而不损毫,磨而不光,呵气即湿,贮墨经月不涸,且不会变质。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古称端州)而得名,其石质优美,“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温润如玉,磨之无声,贮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可算是砚石之骄者。端砚有许多品种,如鱼脑冻,蕉叶白,金星点,鹧鸪斑等,还有名贵罕见的石眼。端砚因其优异的石质,丰富多彩的造型,以及精致的纹饰雕刻博得了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的赞誉,成为人们收藏观赏的工艺品。
歙砚:因产于安微省婺源(古称歙州)而得名。歙砚从唐代开始开采,南唐时成为朝廷贡品。歙砚有锋芒,易发墨,但不损毫;石理坚密,但不拒墨;石质像瓜肤一样细腻,纹理如丝罗一样美丽,扣之有金属般的声音,其内在质量又如美玉般的温润。这些特征是其他砚类所不能具备的,歙砚的品种有:
眉子:其纹为黑色,酷似人的眉毛,成条状分布于砚石之中,其底色大多为青金色。
罗纹:指砚石的纹理有如丝罗那样的旖旎。
金星:石中有金黄色的颗粒,如粟米谷粒大小,灼灼发光,分布在黑色的砚石中,犹如夜空闪烁的星斗。
金晕:石中发云雾状的金黄色晕,浓淡虚实,形状不一。
鱼子:石中密布如鱼胶内鱼子花纹,色呈青灰、碧绿、膳黄等多种,膳黄纹色酷似膳鱼腹底的肌肤。
澄泥砚:它与歙砚、端砚、兆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它的前身是古代陶砚,产于河南灵宝和山西等地。始用于唐朝,唐宋之间颇为盛行,澄泥砚是用经过滤的细泥,放入适当的添加剂,经过加工雕刻,炼烧而成。澄泥砚质地坚细,耐磨,无石无异,故受人喜爱。
松花石砚:它曾与端砚、歙砚齐名,也是中国的名砚之一。松花石又名松花玉,产于长白山区混同江砥山松花江发源地而得名。该砚石硬度高,敲击声如铜锣,研墨之后,用水冲洗不留痕迹。颜色有紫红色,紫绿相间,深绿和淡绿色等。纹理似大海的波浪,流水的旋涡。以深绿色的刷石纹为上品。
红丝砚:产于山东青州、临朐,以临朐县老崖崮石质最佳。最早开采于唐中和年间,为唐宋的四大名砚之一。红丝砚的色泽和品种很多,主要有:紫红地灰黄丝纹、紫黄地黄丝纹、猪肝色地灰黄丝纹、紫红色地红丝纹、黄地红丝纹等。红丝砚的纹理千姿百态形状不一,有的似云水、似月晕;有的似花卉、似鸟兽;有的似人物、似山峰;一砚一式,各不相同。有的石中杂夹着石英脉,像断而不裂的冰纹;有的旋转圈丝几十重,而次第不乱。有的具有绿色的石眼或金黄的色带,以及闪闪发光的紫筋。红丝砚石质细润,色泽艳丽,质坚而润,不渗水,不渍墨,发墨且不损毫,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也对红丝砚有过很高评价。
3.3.2 观赏石
1.观赏石的概念和特点
观赏石,又称石玩、雅石、奇石等,指天然形成的具有观赏、玩味、陈列和收藏价值的各种石体,包括一般未经琢磨而直接用于陈列、收藏或装盆、造园的岩石、矿物、化石和陨石等(袁奎荣,邹进福等,1994)。它们以奇特的形状、艳丽的色泽、漂亮的花纹或细腻的质地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观赏石一般要求保持天然状态,不须太多的加工,这是不同于一般玉石的特点。值得指出的是,某些石体外表的可观赏性很差,不能用于陈列、装盆或造园,但具有一定的科学内容或产出数量稀少,被收藏、研究或用于教学,此类石体亦应归于观赏石之列。
根据袁奎荣(1994)的研究,观赏石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1)天然性:观赏石通常是浑然天成且保持天然状态,精雕细刻者,已跨入工艺美术品行列,不属于观赏石范畴。
(2)区域性:某些观赏石代表了浓烈的地方特色、地区风格。如南京雨花石、江苏太湖石,西北风棱石、西南钟乳石、宜昌三峡石等。
(3)稀有性:“物以稀为贵”,部分观赏石独一无二,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4)奇特性:观赏石在色彩、形态、质地、纹理、图案等方面往往表现出妙趣横生或生动形象等特点,成为“新”、“奇”、“美”、“异”、“独”、“特”的奇矿异石。如中华奇石文字石、“阿诗玛”头像造型石、方解石“石花”等。
(5)艺术性:观赏石能给人回味,产生美感、联想和激情等。从赏石中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美学水平,如一块“月亮”石和一块“美女”石组合在一起,就会给人“嫦娥独居月宫伴清寒”的联想,想到“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
(6)科学性:某些观赏石包含深奥的科学道理,反映某一阶段的科学事件,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如陨石,南极石等。
(7)可采性:所有观赏石都应采集于自然界中,并用于室内收藏与装饰或玩赏于股掌之上。宏观的自然景观(如昆明睡美人、石林阿诗玛等)不宜列入观赏石之列。
(8)商品性:部分观赏石作为一种矿产资源,同宝玉石一样,是国家财富。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经济价值,具一般商品的特性,如著名的雨花石年产值达千万元以上。前年美国图桑的展销会上一块印度产的绿色的鱼眼石标本开价达16000美元。
2.中国观赏石的主要类型
我国观赏石的产出形式多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独具风格。在观赏石的欣赏、开发、交流以及销售中,都会接触到观赏石的类别问题。在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观赏石分类方案情况下,对观赏石类型作一初步划分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石质品产出背景、形态特征及所具意义等的不同,将观赏石分为造型石、纹理石、矿物晶体、生物化石、事件石、纪念石和文房石等六类(袁奎荣,1991)。
(1)造型石:通常是一些造型奇特的岩石、矿物晶簇等,以婀娜多姿的造型为特色,求形似,赏其貌。如江苏太湖石、桂林钟乳石、内蒙风棱石等。
(2)纹理石:以具有清晰美丽的纹理或层理、裂理或平面图案为特色,求神似,赏其意。如南京雨花石、宜昌三峡石和广西红河石等。
(3)矿物晶体:漂亮的完整双晶、单晶、连晶、晶簇或稀有品种的小晶体。如雄黄、辰砂、辉锑矿、黑钨矿、水晶和香花石等。
(4)古生物化石: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如三叶虫、菊石、虫痕化石、昆虫、植物化石等。
(5)事件石:外星物质坠落,火山、地震等重大事件遗留下特殊岩石体或在某件历史事件中有特殊意义的石体。如陨石、火山弹等。
(6)纪念石:历史名人、雅士收藏过的石质品或具有特殊纪念意义或科学价值的石体。如苏轼、蒲松龄、曹雪芹、孙中山、朱德、郭沫若收藏过的砚台或雅石,国与国之间对送的月岩、南极石等。
3.3.3 其他彩石品种
1. 大理岩
其化学成分为碳酸钙,化学分子式为CaCO3。它是方解石的多晶质集合体,其组成矿物方解石为三方晶系,完全的菱面体解理,透明至不透明,玻璃至丝绢光泽,参差或锯齿状断口,硬度为3,比重为2.71-2.72,折射率为1.486-1.658。颜色常为白色,且有许多颜色变种,色带及其他构造常见。
大理岩广泛用作雕刻工艺品的材料,也广泛用于建筑物的装饰上,还大量被染色以仿制其他玉石材料。
大理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变质岩,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著名的产地有中国的大理,大理岩因而得名;意大利、希腊雅典等。
2. 石灰岩
石灰岩是一种沉积岩,与大理岩一样,也是由方解石组成,但没有结晶,而且其外观变化也较大,有些以其颜色取胜,一些则以化石或矿物着色的图案取胜,还有一些则是以特殊的形状深得人们的喜爱,主要用于观赏石和建筑物装饰上。
3. 梅花玉
梅花玉致密坚硬,在黑绿底中缀有白、绿、红、黄等各色花点,与棕红色细脉交织在一起,酷似腊梅,故称梅花玉。
据前人研究,梅花玉实质上为一种具杏仁状玻基的粗面岩(严阵,1991)。基质为玻璃质,具明显的羽状脱玻。斑晶约占2%-5%,有时达到30%-35%(李靖英,1991),大小不等,一般0.5-3mm,斑晶矿物成分是纳长石。
梅花玉中含10%-20%的杏仁孔,直径2-5mm,少数更大,杏仁孔是圆形,椭圆形,拉长形,云朵状和不规则状。杏仁孔主要由石英,长石,次为绿帘石、绿泥石和方解石组成。大部分杏仁体边缘可见以硅酸岩为主的次生边,形成双层构造。杏仁蚀变强烈但不均匀,蚀变矿物有绿帘石,绿泥石,方解石,钾长石和硅化矿物。由于梅花玉美丽自然的图案,因而现已将此种作为玉雕材料。
4. 广绿石
广绿石又称“广东绿”,“广宁石”和“广宁冻”,产于广西西部的广宁县。在明末清初已是著名的贡品。其实它是经蚀变而成的绢云母岩和水白云母岩,并由此划分成两个类型:
绢云母石英岩和石英绢云母岩组成。二者常共生在一起,具显微鳞片变晶结构。含绢云母35%-55%,石英50%-60%。前者以白色为主,后者以紫色为主,常含石英粒, 构成工艺品上的“砂丁”。
水白云母型:由水白云母岩,镁水白云母岩组成。为隐晶质的块体,是广绿石中的上品。水白云母岩的颜色繁多,镁水白云母岩的颜色以灰色为主,两者相互混杂,共生在一起构成美丽的多色体。
广绿石被视为“石中瑰宝”,远销欧美各国和日本、香港和东南亚等地,为国外收藏家的珍品。
5. 花岗岩
花岗石是一种花纹新颖,结构美观,颜色鲜艳又坚硬耐磨的彩石,包括基性、超基性、中酸性-酸性的侵入岩、脉岩和喷发岩等,是雕刻制作大中型装饰物、纪念物和工艺品的优质石材,也广泛用于建筑道路交通和室内装潢之中。
6. 乌兰翠
这种彩石是1981年由青海省地质工作者发现的,因块体中含有翠绿色的铬尖晶石斑点和产于乌兰地区而得名。它实际上是一种含铬尖晶石的矽卡岩。其主要矿物组成有钙铝榴石、透辉石、符山石及铬尖晶石。乌兰翠坚硬致密,颜色有白、绿两种,白色者称白乌兰翠,绿色者称绿乌兰翠。硬度6-7,比重3.5左右。
乌兰翠的翠色十分美丽,完全可以与翡翠媲美,但可惜其成片者太少,大都是1mm左右的小翠点。乌兰翠1982年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展出后,引起了玉器行业的极大兴趣,目前,用此制成的工艺品已出现在市场上。
7. 菊花石
菊花石在中国有两种品种,即湖南菊花石和京西菊花石。前者产于湖南浏阳县水和镇浏阳河底,后者产于北京市西山。
湖南菊花石是在石灰岩粘板岩中有方解石和天青石矿物组成的白色菊花状“花瓣”。呈放射状分布,宛如菊花。石质本身多呈灰黑色,衬托出美丽的菊花巧色,稍加雕琢即为人们十分喜爱的工艺品。
北京市京西菊花石则是碳质板岩中用束状和放射状灰白红柱石矿物组成的“花瓣”,因质地疏松,质量远不及湖南菊花石。
8. 莱州玉
是一种绿至黑绿色的彩石品种,产于山东省掖县(古属莱州)而得名。莱州玉是一种绿泥石岩。其组成为绿泥石70%-90%,叶绿泥石10%-20%,滑石5%-10%。莱州玉质地细腻,有滑感,蜡状光泽,不透明至半透明,硬度1-2.5,比重2.65-2.78。
莱州玉虽然硬度很低,但由于历史上已开采利用,加上容易雕琢,颜色美丽,用其制作的工艺品深受海内外人士欢迎。
9. 丁香紫玉
丁香紫玉是一种与花岗伟晶岩有关的致密锂云母岩,因其颜色呈紫丁香色,故而得名(彩图)。目前的产出地有新疆和陕西两地。
丁香紫玉颜色有玫瑰紫色和丁香紫色两种,一般质地细腻,优质者半透明,光泽较强,硬度3.22-3.67,比重2.85。性脆。
10. 密蜡黄玉
是因其色如黄色密蜡而得名的,是一种由白云石组成的白云岩致密块体。是本世纪80年代由新疆地质工作者在新疆哈密地区发现的。在未被评价之前,当地人曾把它当作是一般石料,经砸碎后用来铺砌马路。当被评价可用来做玉雕材料后,其身价突然倍增,经1982年中国地质博物馆展出后,进一步引起了国内许多玉雕厂家的重视。
密蜡黄玉质地较好,经抛光后色泽柔和滋润,有明显的蜡状光泽,硬度4.3-4.5,比重2.6-2.9,一般不透明。用它雕琢的工艺品别具一格,外观可与新疆黄玉媲美,深受日本、东南亚和欧洲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