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园》巴金在线阅读:郁郁芊芊“自家体”——茅盾行书诗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40:14

 

郁郁芊芊“自家体”——茅盾行书诗轴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笔者所在城市筹办文学内刊,几个编辑凭着青年人的勇气向文坛前辈茅盾索题刊名 “耕耘”。茅盾虽年事已高,仍寄来了他那瘦劲有力的墨迹。当时,文坛复苏,各种刊物如雨后春笋,茅盾十分高兴,因而有求必应。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获悉,收到茅盾题签、题字、作序的单位和个人,为表谢意,纷纷寄去“润笔”,可茅盾分文不取,嘱咐家人按汇款者地址一一退回。

  茅盾是以作家和文学活动家身份著称于世的。所创作的《子夜》、《林家铺子》、《霜叶红似二月花》、《清明前后》等诸多作品,已无可争议地成为现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茅盾和诸多近现代作家一样,以书法见长,“博学余暇,游手于斯,后世慕焉”(见赵壹《非草书》)。

  茅盾在文学艺术上得到家庭熏陶。其祖父是个秀才,虽屡考乡试而未中,却善写大字,为人写匾额、堂名、楼名以至对联,不喜署名,自谓“为人写字,聊以自娱,非以求名” 。茅盾早年丧父,多得母亲启蒙。其母亦通翰墨,曾为丈夫恭书挽联。茅盾在家乡乌镇读小学时,在一位以画遗像为业的师傅指导下专门临摹《芥子园画谱》;在湖州中学求学时又向同学的父亲学习篆刻。18岁那年,茅盾考上北京大学,得著名学者、书法家沈尹默、沈坚士(尹默之弟)亲炙,艺术上更是进步很大。1957年,北京中国画院成立,茅盾以“文艺界一分子,中国书画爱好者”身份欣然撰文:“祝国画的姐妹艺术——书法,在不绝如缕的情况下,恢复青春,发扬光大起来!”

  对自己的书法,茅盾谦称为“自家体,牙牙乎”。其实,他有着很扎实的“童子功”。他从清人陆润庠近似“馆阁体”的楷书入手,进而上溯晋唐,尤其受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影响很大;后来又融入宋徽宗赵佶“瘦金体”的形貌与唐人“写经”的体势,心追手摹,转益多师,逐渐形成个人书风。

  这里所欣赏的是茅盾于1973年创作的《中东风云》行书诗稿。茅盾曾伤感地说,“从1965年至1976年这11年是我写作生涯中的空白,除了偶尔与故旧唱和,写一二首旧体诗外,什么都没有写。”包括这首《中东风云》在内,他在建国后的大量篇什正如其自况为“鼓吹集”那样,毫无“诗”味可言。当它对读者仅有书法欣赏价值时,让人心头涌起阵阵苦涩——这也正是大多数近现代作家晚年共同的遭际吧。

  诗稿采取竖式立轴形式,凡六行(署款年月分两行,此处忽略不计),整幅作品大多字字独立(第五行末“东风”二字偶见牵丝),每字之间,虽无缠绕形迹,却自具映带呼应的内在“血脉”。此作用笔纯熟,线条迅捷而瘦硬;结体多纵向取势,呈颀长姿态;少数则横向取势,左右摇曳,笔随势转,婀娜多姿,正如郑培亮等学者评“茅体”——清瘦而骨肉停匀,内敛而自由舒展,洒脱而起止有度。茅盾十分谙熟“对立统一”规律,就像创作小说一样,善于制造一个个“冲突”,却能举重若轻、化险为夷,丝毫不见经营的痕迹。

  如:每字用笔的劲疾与字与字之间的舒缓(字距疏朗、牵丝较少,给人“舒缓”之感)、字体大小近乎统一而年月款字略小、行书中时时进掺入楷体、相同字体注重变化、章法上齐下不齐、字距疏行矩紧,等等,既充满矛盾又十分和诣,既信手挥洒又浑然天成,既才情勃发又气度从容。纵观此作,其胜人之处是与作者高尚的人品、广博的修养、睿智的识见分不开的。正如唐人张怀瓘所言:“论人才能,先文而后墨。”“字内功夫”靠“字外功夫”而深化,而发扬;“墨”因“文”以精深,以珍贵,以流传。学问之气,溢乎纸上,郁郁芊芊,清逸出尘——这正是学者书法的魅力所在。

  当然,对文人学者来说,书法毕竟是“余事”,其书法创作难免瑕瑜互见。茅盾这幅作品也是如此:用笔不计工拙,出锋尖细,线条纤弱,用笔油滑,妩媚有余,蕴藉不足;章法上也不甚讲究,每字整齐划一,有如“算子”,平淡无奇;落款之处(特别是年月款)拥挤,气短势促。作品中还有个别明显“硬伤”,如:“决”字“两点水”与“三点水”混淆难辨、“万”字草法乖合、“津”字“聿”旁缠绕太多。然而,我们不能据此就否定茅盾书法的价值,但更不能良莠莫辨而嗜痂成癖。

  茅盾(1896—1981),浙江省桐乡人。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别名玄珠等。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后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上世纪20年代后,曾主编《小说月报》、《民国日报》、《文艺阵地》等。1927年创作中篇小说《幻灭》时取名“茅盾”。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职。在去世前将多年积存的25万元稿费捐给中国作协,作为设立长篇小说文学奖金的基金。

  来源:中国书画报